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四、 极度可悲的少数

布道要诀 by 傅礼敦

老实的说,前章的结论未免太理想化了,从理想来说,布道工作确是全教会的责任。但责任是一件事,实际上是否可信赖,是另外一件事。我们必须面对事实。忠心而又能干的见证人,实在太少,这样的见证人,是完全奉献与主的人中的优秀分子。实际布道的工作,要倚赖"教会中的教会",即伊利奥(T.S.Elliot)所谓"团结的基督徒"与基督徒的团体有异。

亚兰说道:他在苏格兰当牧师的时候,与他的会众情意不投,陷入僵局,无论如何努力,总不能唤起他们对于布道的兴趣,只有极少数的人与他同心。有一天在极度失望中,他从地下铁路的车中,望见一张广告,介绍时装式样的杂志,上面有一句话,触动他的深思:"研究时装式样的人,是极度可悲的少数!"他便对自己说,神工作的进展,历代以来,岂不是赖着少数忠心的人,如基甸的三百人,耶稣的十二门徒么?

我们时常说(恐怕太少祈祷)要于我们的时代中看见复兴。但是何种的复兴?我们等候什么?神若给我们复兴,我们能否说这真是我们盼望的么?只怕我们根本不晓得我们所需要和所等候的复兴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不过在脑海中回忆一些过去好景象。我们都会读过复兴史,说起许多城市,因着神的同在,知罪悔改,全区震动的事迹。我不是说复兴临到我们的时候,这样的事不会发生。我本人新自经历过像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我还记得很清楚,在一九五0年,那时我还在惠敦大学读书,我们坐在学校的大礼堂中,卅六小时之久,圣灵把我们打碎,叫我们认罪,旋即洁净我们,叫我们重新得力,最难忘记的印象,就是全堂严肃与安静的气氛,我在那时所得的恩典,叫我一生感激不尽。

可是这些复兴的景象,进化论是近代所见的,或是远代所经历的,都是发现在闻道有素,信仰相同的社会里。今日的社会已大不同,我们的文化背景何等复杂,我们的宗教观念又人人各殊,要全区震动,如同芬尼在纽约木业区背后的树林里所见的,似乎不太容易,若我们的观察不对,我所说的乃我信心薄弱的缘故,事实上这样的复兴仍是可能的,我要最先引为快慰!

我想我们时代的复兴,乃在于每个教会,或每个团体里面,就是那些完全奉献的中坚份子的复兴。我们所寻求与我们所切祷的,不是地方,乃是团体,就是信主并顺他主的信徒所集合的团体,望他们先复兴起来,在教会中似"酵"一般,影响教会,并在教会外面,广播福音的美种。他们的团体,好象是"属天的殖民地",但他们认为这一"殖民地"是合乎神的旨意,他们谦卑的,并尽心的遵行。

这个比喻――"属天的殖民地"――乃慕法(Moddat)译腓比书3:20节所用的名词,在今日的确是很生动的,但我们要谨慎,不要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混为一谈。魏伯佐治(GeorgeWebber)在他所着――"神在人间的殖民地"――的那部书里面说:教会可比一方的殖民地,是天堂的最前线,又是新世界的边沿。殖民地有三件事非常要紧:(一)与祖国时时保持交通,使节互相往来,好叫祖国的供应,指导,与勉励,可以源源来到。(二)要内部团结,抵·共同的仇敌――疾病,饥饿,和无理的土人。(三)要向殖民地以外发展,为祖国开拓土宇,这是殖民地存在的独一的理由。

教会就是神的殖民地,照样有三方面的关系:(1)立体方面――与神的关系;(2)圆周方面――与主里弟兄姊姐的关系;(3)水平线方面――与世界的关系。布道的策略,要求教会,在此三方面,时时调整,不得脱节。

我们在立体方面,与神的关系,必须复兴。正如一方的殖民地需要祖国时时的供应;若我们与神失了联络,我们的见证在此世界,还有什么力量?

姑用摩登的无线电收音机来作比方。每架无线电收音机的上面必定要有天线;里面必定要有灯泡;然后才能收音并发音,天线代表信徒的信心;电灯泡代表信徒因着信心所得的神的恩惠;发音代表信徒向世界所作的见证。倘若电灯泡失了功用,内部发生毛病,当然无音发出;照样教会里面的奥运会,若没有调和,必不能为神作见证。

教会果能复兴么?鉴于里面的冷淡,纷争,贪变物质……真是一片荒凉,如同以西结所见充满枯骸的山谷。许多牧师和爱主的信徒与以西结一同叹息说:"骸骨甚多,而且极其枯干。”主问以西结说:"这些骸骨能复活么?"以西结回答的话,等于说:"天知道!"但神命以西结向这些骸骨说预言,以西结说了预言。骨与骨便互相联络,骨上有筋,又长了肉。于是神的气息进入,“骸骨便活了,并且站立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结37:10)

复兴岂不是如此来的么?我们先要深深觉悟自己如死一般的没有灵力,并诚诚实实的承认自己毫无办法;我们一切的尝试,就如我们的决志,设计,与我们的技术以及我们如流水一样滔滔不绝的言语,都归于失败。此际主的命令到来――"说预言";我们照着主的命令说预言――"于是我遵命说预言"(西37:7),就是忠诚的传扬神的话。”正说预言的时候,不料有响声,有地震……"不再是可怕的死静,没有灵气,乃是有反应,有感动!

神眷顾我们的时候,乃在我们饥渴的时候,破碎的时候,撒种的时候,安息等候的时候,末了就到收成的时候(可4:26~29)。自撒种到收成,时间似乎很久,但收成是必然的!

西缅查理(GharlesSimeon)是圣公会里一位笃信福音的人,在剑桥大学留下强有力的见证,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给我们看见神样用一位忠诚的见证人。他开始工作的时候,许多人反对他。他的会众不接纳他为他们的牧师。十年之久,礼拜堂里的座位,皆被封锁,要听他讲道的人,只得站在礼拜堂中央的通路上。反对他的人在礼拜堂的大钟上写着:"荣耀归于神,咒诅归于狂热者。”敌对的意·,随时随处可见。但是在那些年间,他专讲圣经,高举主耶稣基督,对于往外宣传福音仍表示十分热切;他的布道与讲学,与每礼拜五茶会里同尚未卒业的大学生的查经与讨论,卒在圣公会里发起了一个有力的布道运动,感动了数百个青年,其中一个就是马丁亨利(HenryMartin),我们都知道马丁亨利不但行遍全英国,且行遍全世界。

魏尔琳牧师(MakWarren)述说东非洲教会的大复兴,经过卅年的··,然后总实现。他说复兴的开始是"极安静,几乎无人觉得",到了后来,总有大聚会,聚会人数在一万五千人以上,来自各地各支派。他指明复兴的原因有二――(一)是打好根基,积年累月传神的话,或宣讲,或教训,或藉着仪式;(二)圣灵的工作,叫人知罪;又藉着这些知罪的人,叫更多的人知罪。

魏尔琳说起一件事,证明复兴来到,可分两个时期,一是平淡无奇的时期,一是剧烈紧张的时期。事实是这样:有一次他和两位非洲的领袖谈话:其中一痊自述他早期的经历,说他虽已经受洗,并受坚信礼,但实丰没有得救,后来复兴来到,才真实得救。魏牧师问他们,早期的宣教师是否忠诚的传福音?他们都坚决的说,早期的宣教师把福音传得十分清楚,但他们继续说,“可是神的时候尚未到;及神的时候到,神就开我们的眼睛。”魏牧师以他们所说的为极有经验的话,圣灵凭他的旨意,拣选他作工的时候他未作工之前,也有他预备的时期。他作工的时候,不免剧烈紧张;预备的时候,却平淡无奇。这两个时期有联带的关系。

所以神命我们去忠诚的传神的话,直到神的圣灵吹气息,而那些枯骨就要开始转动,并有响声,神的教会就将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

布道的策略亦要求我们在圆周方面,就是我们与我们的弟兄姊妹的关系上要调整,居于殖民地的人的确是合而为一的,因为他们正似"同舟共济",他们面临的危险是相同的,今天教会提倡合一的运动,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基督徒的合一每不在国内显着;等到我们赴了前线,感到自己是在海外布道的一员,就要与其它的同工合而为一,其合一的程度,远胜于在国内的时候。

圆周的关系,更是指着我们在基督里的生命的合一。我们在基督里是一体的。我们同蒙基督赦宥,既与基督相交,岂不亦彼此相交?基督是我们的中心(加拉太3:28,歌罗西3:11)。耶稣为我们祈祷,使我们合一,好叫世人会相信他(约17:21)

在上面我已经说过,我们布道的策略要凭圣灵的引导,如徒13所记的。那时圣灵分别保罗与巴拿巴作他所要他们去作的工。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谁受了圣灵的引导?是那些正在交通的人。这些人是谁?"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徒13:1)试看这一班的人:巴拿巴乃从居比路来的;西面(或就是可15:21所说的"西门"是非洲人,“尼结就是"黑"的意思;路求亦古利奈人,来自非洲的北部;马念大约是罗马人。扫罗来自大数,是个犹太人。这一班人里面,有两个犹太人,两个非洲人,一个罗马人。在主里面种族与社会的地位,是不成问题的。马念是希律王的同养兄弟,是生长在皇宫里的,当然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但他的名与其它的名列在一起,并没有为他的名特别鼓吹,钟斯(E.StanleyJones)说:"现今有一个新的计算法,不计你是谁,乃计你是谁的!"

若一个团体为着种族与地位的分别,或次要道理上不同的见解,或行为上不关紧要的习惯而发生分裂,我相信圣灵必大受限制,不会在救人的工作上引导他们;或重用他们,因为分裂否认了基督降世成就和平的工作。

保罗在弗2:14说过一句话,对于基督徒的合一,有极大的关键。他所说的是:"他是我们的和平。”这句话是以弗所书的要点,也是全部圣经的要点,也是基督徒生命的要点,“他是我们的和平"。基督徒的信仰是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不同之处。基督不但"给"和平",不但"显出"和平,也不但"成就"和平,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中心的真理――"他是我们的和平"。他是神与我们之间的和平――罪的战争已经停息。他是我们与我们良心之间的和平――天良的亏欠已经洗净;他是我们与世上万事之间的和平――因万事都在他管理中;他是我们与人之间的和平――因我们都在他面前,一样是罪人,一样需要他的拯救。

保罗又说,我们合一是因为我们有个新的关系。基督为了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关系,他叫"两下合而为一"。他们中间的冤仇完全消灭了,不因他们的问题得了解决,不因他们的分歧得了统一,乃因两下同有一个新的,更高的,更主要的本分,叫他们要向着这一个本分尽忠;一个新的中心,新的关怀,把前此的分歧都看为小可,而无意义。男仍为男,女仍为女,不识字的仍不识字,教授仍为教授;黑人仍为黑人,高加索人(白种人)仍为高加索人;但现念都成了基督徒――"若有人在基督里,“一切的分别都过去了,“都变成新的了";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外貌认人了,为着这个缘故,无怪有释放黑奴的举动;无怪今日世上势利的成见也要被消除。

耶稣"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不是看得见的犹太圣殿的墙,乃是看不见的,属灵的墙,属于心理的间隔,就是叫人世三分五裂的隔膜,耶稣把这些墙都拆毁了,因耶稣把他们――犹太人与外邦人――放在同一的地位,两下同有罪(弗2:2~3),同一位救主(弗2:5),同一个身体(弗3:16),同一个福音信息(弗2:17)同被一位圣灵所感,来到神面前(弗2:18),同一家(弗2:19),同一个根基(弗2:20)。

到了以弗所书第四章,保罗尚讲论这个题目。他在此所说的,与基督徒的合一,亦有极大的关系。他说合一的两种;一是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一种合一,我们要竭力保守――"凡事谦卑,温柔,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就是指着上面所说,“基督是我们的和平"(弗2:14)。

但还有一种的合一,就是天天正在长进的合一――"直到我们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这种长进的合一,要藉着"彼此用爱心说诚实的话",总能达到目的,结果就是"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由此可见;我们在得救的时候,已经有了圣灵所赐的合一,但我们还要追求在信心与知识上的合一,好叫我们长大成人。因此我们有·重的本分:一是彼此接纳,虽然我们是不完全的,是多方错误的罪人,“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罗15:7);此外还要在信心与行为上彼此勉励,好叫我们一同长进,满有基督的身量。

在布道上同工的问题,特别是在信仰与习惯不同的人中合作的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的讨论与检讨;我所希望的,不是妥协,不在根本真理上,就是以基督与其救赎为中心的真理上有何妥协,但我们需要分辨什么是最重要的真理,什么是次要的真理;同时我们要效法卫斯理约翰,在最重要的事上要同心;在次要的事上可以自由;在一切的事上,要有爱心。

一七二二年波非亚与摩拉维亚遭逼迫的信徒,受辛盛卓(CountNicolaiZinxen-dorf)伯爵的邀请,避难于杜勒斯登附近之伯特斯卓,就是他私人的地界内,于是他们自成一村,叫做煦合地(Herrnhut)。但辛盛卓不久发觉这些信徒不能和睦同居,甚至不能同心敬拜神,引以为忧;不得已召集他们的领袖,以所忧的相告,并提议一连几个礼拜,在他们不同的聚会中,单单宣传并默想主耶稣的十字架。经过几个礼拜之后,他们同集一处,邻受圣餐,圣餐毕,全会众竟默然,无动静,历数小时之久,个个都深深受感。自从那时起,他们共同敬拜神,并同心为主作见证,他们的团体即名为马摩拉维亚,后业卫斯理约翰就是从他们得帮助。照我所知,只有这一个教会,宣教士的人数,比较会友的人数更多。

惟有和睦相处的团契,总能宣传和平的福音!

在水平线方面,就是对处的关系,我们也须注意调整。”殖民地"的目的,是要为国家扩充地土。每到晚上,殖民主义者,为着休息与安全,退至他们的界内,他们便冲出界外,去开劈新的疆域。

照样,基督的教会,为基督的身体,在世上的目的,是要继续基督所开始的工作。基督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教会的使命,不是单单建立自己的信心,更不是为自己求权利。耶稣来是羊舍命,我们蒙召是为在基督以外的人舍命。

教会要小心,不要成为一个派系,给一般信徒退藏在里面。好象数年前,在密芝根省安阿堡,有一个中国学生匿在一间美以美会礼拜堂的顶楼上四年之久,他的头发长至两肩,他的皮肤呈青白色,如犯人的皮肤;因为他在大学里屡试不及格,不知如何对付将来,逐逃避世界,藏匿在礼拜堂楼顶,这事实在太惨,我们不必过量的发挥。

试问我们怎样能出我们的地界,去从事有力的布道呢?

让一位教会的负责人,先审察他自己对于布道的看法与负担,然后藉着祈祷,与宣传,并实际的行动,与个人的榜样,将这负担放在他会众的心里。这数年来,讨论布道法的书藉,出版了不少,我不想重复申说,只题议三个可能的方法:

一、从会众着手组织大规模布道会,注重讲道或探访,或二者并重,策励会友参加,可能成为会友脱离害怕与慵懒的机会;一次参加大布道会可养成继续布道的动力。有一位牧师,聚集数十位工人,为葛培理的大布道会作准备。每个工人,或每两个工人,他都给他们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八十家或九十家的姓名地址,都是从来不上礼拜堂的人,叫他们特别负责他们的灵魂。他要分别对他们说:"你与某家相隔不远,你和你一家的人,可否以他们为你们工作的对象,与他们为友,为他们祈祷,并请他们与你们同来听道呢?"这一位智能的牧师知道他的会众若不给他们目标,他们是不会出动的。他们必先有他们工作的对象,与他们的对象建立友谊,然后向他们作见证。每个教会都应该有这一类布道的程序――或一连数日的布道会,或主日早晨为初来者特别聚会,或晚间经题讨论,或慕道班,或逐家探访――总求要向基督徒挑战,要他们向着目标,即他们工作的对象,负起全部的责任。

二、从小团体着手司布真牧师会如此祈祷说:"给我十二人,恳切的人,爱灵魂的人,什么都不怕,只怕罪恶;什么都不爱,只爱神,我就要看见整个伦敦震动。”若我们得不到大团体,让我们从小团体开始。我常听葛培理这样说,若他是一个牧师,第一件他要作的事,就是寻找八个或十个祈祷的人,时常与他们来往,建立他们,训练他们,并差派他们出去作工。许多教会已经发现小团体对于布道工作是最令人满意的。虽然是小团体,但常在牧师指导之下,时时聚集,先寻求他们自己灵性的苏醒,并体会他们对于布道的责任;他们同心聚集,每礼拜一次或两次,互相勉励,天天读经,彼此代祷,时常有一定的奉献,并为神作见证,以及其它的事奉。{为着这一类的小团体,古曼李孟(LymanColeman)预备了很多适用的材料,好叫这些团体能长进。李孟研究过小团体的好处与危险,照着他研究所得,预备独出心裁的材料,既合布道用,又合造就用。}

三、从个人着手有时可从一人着手,有一个牧师极望在他教会附近作探访的工作。一主日早晨,他恳切的传说基督徒为主作见证的责任,说毕就宣布凡对于探访有兴趣的,可于礼拜四晚来礼拜堂与他晤谈。三个人来了――牧师自己,牧师的太太并看堂的工人――虽然失望,但没有绝望;于是牧师往见他年青的助手,牧师说:"佐治,你今晚与我们同去探访数小时么?"佐治很勉强的应承。他们探访了几家从来不上礼拜堂的人,其中有一家因而接受了主耶稣为救主。佐治非常的高兴,对牧师说:"牧师,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事,今晚是我最快乐的一晚!"

牧师提议下礼拜再去,佐治立方赞同。一连六个礼拜,每礼拜去探访一次,然后牧师对佐治说:"佐治,你已经学会了一切,你应该晓得自己出去,我今后要和威廉同去,你可另请一人与你同去;在六礼拜之后,我们四个人可同另四个人同去。”这一个教会只从一个人着手,布道的工作,就这样发展。

海员布道运动(NavigatorsMovement)教我们要注意"一个领一个"的原则。他们的原则是根据保罗吩咐提摩太的话:"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属灵繁殖的计算法,应用加法,亦应用乘法。

先从加法来说。设一个牧师一年引领一百二十人信主,十年后,他的教会人数将为一千二百人;廿年后,二千四百人。再从乘法来说。设一个牧师训练一人作个人布道的工作。这一个人在第一年中,引领一人归主,并帮助他在主里长进。到了第二年,这两个人又各领一人归主,成了四人。到了第三年,这四个人又各领一人归主……如此推算,到了第十年,信主的人超过一千;到了第二十年,将为一百零三万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几乎令人不敢置信。

这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设计。因着软弱与背逆,可能中途挫折。毕竟为主作证的发展,不会像数学式的演进,乃赖属灵的成熟。我们的教会必定无法像这样做。但是这样计算可给我们一些亮光,看见教会里面隐藏着无限量的力量,若开始运用,必见非常的成就。

现在尚有一个问题,就是以上所说的立体方面,圆周方面,水平线方面所代表的复兴,合而为一与布道,三者要从那一方面开始?这三方面实在是不可分开的。复兴与布道是绝对要并行的。”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作我的见证"。(徒1:8)"得着"与"见证"是基督徒的命脉;若没有见证,复兴就停滞在人里面渐成陈旧而发酸。若没有复兴,见证要成机械化,不是叫人重生,乃是叫人改换宗教。

那么,“复兴"与"布道",或"见证",那个要在先呢?是否要等基督徒都复兴了,然后开始布道呢?关于这一点,亚兰(TOMAllan)有很好的意见:"普通人都说,我们自己若没有准备好,布道有什么用呢?这似乎是很明显的。但我们不可不知,最好准备布道的方法,莫过于实行布道。”

这是南印度会督亚撒利亚(BishopAzariah)的经历。在他的教区中,四分之三的信徒,每年要在他们附近的乡村布道一礼拜,或问他结果如何?会督说:他年年叫他们这样做,不但是要领人信主,同时也要信徒自己重新得力,更会祈祷,更明白真理。

复兴与重新得力,当然是布道成功的要决。但顺服主,实行布道的教会,内部未有不复兴的。照样内部若不合一,见证必没有能力;可是我们若一同起来为主作见证,圣灵就要叫我们合而为一。所以不必去定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因为复兴,合一,布道,三者都是复活之主所给的恩赐。在主里我们合一。主是最好的布道家。顺服主的命令。倚靠主的同在,我们要动员全教会,在此破碎的世界,为主作见证。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老实的说,前章的结论未免太理想化了,从理想来说,布道工作确是全教会的责任。但责任是一件事,实际上是否可信赖,是另外一件事。我们必须面对事实。忠心而又能干的见证人,实在太少,这样的见证人,是完全奉献与主的人中的优秀分子。实际布道的工作,要倚赖教会中的教会,即伊利奥(T.S.Elliot)所谓团结的基督徒与基督徒的团体有异。 亚兰说道:他在苏格兰当牧师的时候,与他的会众情意不投,陷入僵局,无论如何努力,总不能唤起他们对于布道的兴趣,只有极少数的人与他同心。有一天在极度失望中,他从地下铁路的车中,望见一张广告,介绍时装式样的杂志,上面有一句话,触动他的深思:研究时装式样的人,是极度可悲的少数!他便对自己说,神工作的进展,历代以来,岂不是赖着少数忠心的人,如基甸的三百人,耶稣的十二门徒么? 我们时常说(恐怕太少祈祷)要于我们的时代中看见复兴。但是何种的复兴?我们等候什么?神若给我们复兴,我们能否说这真是我们盼望的么?只怕我们根本不晓得我们所需要和所等候的复兴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不过在脑海中回忆一些过去好景象。我们都会读过复兴史,说起许多城市,因着神的同在,知罪悔改,全区震动的事迹。我不是说
复兴临到我们的时候,这样的事不会发生。我本人新自经历过像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我还记得很清楚,在一九五0年,那时我还在惠敦大学读书,我们坐在学校的大礼堂中,卅六小时之久,圣灵把我们打碎,叫我们认罪,旋即洁净我们,叫我们重新得力,最难忘记的印象,就是全堂严肃与安静的气氛,我在那时所得的恩典,叫我一生感激不尽。 可是这些复兴的景象,进化论是近代所见的,或是远代所经历的,都是发现在闻道有素,信仰相同的社会里。今日的社会已大不同,我们的文化背景何等复杂,我们的宗教观念又人人各殊,要全区震动,如同芬尼在纽约木业区背后的树林里所见的,似乎不太容易,若我们的观察不对,我所说的乃我信心薄弱的缘故,事实上这样的复兴仍是可能的,我要最先引为快慰! 我想我们时代的复兴,乃在于每个教会,或每个团体里面,就是那些完全奉献的中坚份子的复兴。我们所寻求与我们所切祷的,不是地方,乃是团体,就是信主并顺他主的信徒所集合的团体,望他们先复兴起来,在教会中似酵一般,影响教会,并在教会外面,广播福音的美种。他们的团体,好象是属天的殖民地,但他们认为这一殖民地是合乎神的旨意,他们谦卑的,并尽心的遵行。 这个比喻――属天的殖
民地――乃慕法(Moddat)译腓比书3:20节所用的名词,在今日的确是很生动的,但我们要谨慎,不要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混为一谈。魏伯佐治(GeorgeWebber)在他所着――神在人间的殖民地――的那部书里面说:教会可比一方的殖民地,是天堂的最前线,又是新世界的边沿。殖民地有三件事非常要紧:(一)与祖国时时保持交通,使节互相往来,好叫祖国的供应,指导,与勉励,可以源源来到。(二)要内部团结,抵·共同的仇敌――疾病,饥饿,和无理的土人。(三)要向殖民地以外发展,为祖国开拓土宇,这是殖民地存在的独一的理由。 教会就是神的殖民地,照样有三方面的关系:(1)立体方面――与神的关系;(2)圆周方面――与主里弟兄姊姐的关系;(3)水平线方面――与世界的关系。布道的策略,要求教会,在此三方面,时时调整,不得脱节。 我们在立体方面,与神的关系,必须复兴。正如一方的殖民地需要祖国时时的供应;若我们与神失了联络,我们的见证在此世界,还有什么力量? 姑用摩登的无线电收音机来作比方。每架无线电收音机的上面必定要有天线;里面必定要有灯泡;然后才能收音并发音,天线代表信徒的信心;电灯泡代表信
徒因着信心所得的神的恩惠;发音代表信徒向世界所作的见证。倘若电灯泡失了功用,内部发生毛病,当然无音发出;照样教会里面的奥运会,若没有调和,必不能为神作见证。 教会果能复兴么?鉴于里面的冷淡,纷争,贪变物质……真是一片荒凉,如同以西结所见充满枯骸的山谷。许多牧师和爱主的信徒与以西结一同叹息说:骸骨甚多,而且极其枯干。”主问以西结说:这些骸骨能复活么?以西结回答的话,等于说:天知道!但神命以西结向这些骸骨说预言,以西结说了预言。骨与骨便互相联络,骨上有筋,又长了肉。于是神的气息进入,“骸骨便活了,并且站立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结37:10) 复兴岂不是如此来的么?我们先要深深觉悟自己如死一般的没有灵力,并诚诚实实的承认自己毫无办法;我们一切的尝试,就如我们的决志,设计,与我们的技术以及我们如流水一样滔滔不绝的言语,都归于失败。此际主的命令到来――说预言;我们照着主的命令说预言――于是我遵命说预言(西37:7),就是忠诚的传扬神的话。”正说预言的时候,不料有响声,有地震……不再是可怕的死静,没有灵气,乃是有反应,有感动! 神眷顾我们的时候,乃在我们饥渴的时候,破碎的时候,撒种的时候
,安息等候的时候,末了就到收成的时候(可4:26~29)。自撒种到收成,时间似乎很久,但收成是必然的! 西缅查理(GharlesSimeon)是圣公会里一位笃信福音的人,在剑桥大学留下强有力的见证,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给我们看见神样用一位忠诚的见证人。他开始工作的时候,许多人反对他。他的会众不接纳他为他们的牧师。十年之久,礼拜堂里的座位,皆被封锁,要听他讲道的人,只得站在礼拜堂中央的通路上。反对他的人在礼拜堂的大钟上写着:荣耀归于神,咒诅归于狂热者。”敌对的意·,随时随处可见。但是在那些年间,他专讲圣经,高举主耶稣基督,对于往外宣传福音仍表示十分热切;他的布道与讲学,与每礼拜五茶会里同尚未卒业的大学生的查经与讨论,卒在圣公会里发起了一个有力的布道运动,感动了数百个青年,其中一个就是马丁亨利(HenryMartin),我们都知道马丁亨利不但行遍全英国,且行遍全世界。 魏尔琳牧师(MakWarren)述说东非洲教会的大复兴,经过卅年的··,然后总实现。他说复兴的开始是极安静,几乎无人觉得,到了后来,总有大聚会,聚会人数在一万五千人以上,来自各地各
支派。他指明复兴的原因有二――(一)是打好根基,积年累月传神的话,或宣讲,或教训,或藉着仪式;(二)圣灵的工作,叫人知罪;又藉着这些知罪的人,叫更多的人知罪。 魏尔琳说起一件事,证明复兴来到,可分两个时期,一是平淡无奇的时期,一是剧烈紧张的时期。事实是这样:有一次他和两位非洲的领袖谈话:其中一痊自述他早期的经历,说他虽已经受洗,并受坚信礼,但实丰没有得救,后来复兴来到,才真实得救。魏牧师问他们,早期的宣教师是否忠诚的传福音?他们都坚决的说,早期的宣教师把福音传得十分清楚,但他们继续说,“可是神的时候尚未到;及神的时候到,神就开我们的眼睛。”魏牧师以他们所说的为极有经验的话,圣灵凭他的旨意,拣选他作工的时候他未作工之前,也有他预备的时期。他作工的时候,不免剧烈紧张;预备的时候,却平淡无奇。这两个时期有联带的关系。 所以神命我们去忠诚的传神的话,直到神的圣灵吹气息,而那些枯骨就要开始转动,并有响声,神的教会就将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 布道的策略亦要求我们在圆周方面,就是我们与我们的弟兄姊妹的关系上要调整,居于殖民地的人的确是合而为一的,因为他们正似同舟共济,他们面临的危险是相同的,今
天教会提倡合一的运动,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理由。基督徒的合一每不在国内显着;等到我们赴了前线,感到自己是在海外布道的一员,就要与其它的同工合而为一,其合一的程度,远胜于在国内的时候。 圆周的关系,更是指着我们在基督里的生命的合一。我们在基督里是一体的。我们同蒙基督赦宥,既与基督相交,岂不亦彼此相交?基督是我们的中心(加拉太3:28,歌罗西3:11)。耶稣为我们祈祷,使我们合一,好叫世人会相信他(约17:21) 在上面我已经说过,我们布道的策略要凭圣灵的引导,如徒13所记的。那时圣灵分别保罗与巴拿巴作他所要他们去作的工。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谁受了圣灵的引导?是那些正在交通的人。这些人是谁?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徒13:1)试看这一班的人:巴拿巴乃从居比路来的;西面(或就是可15:21所说的西门是非洲人,“尼结就是黑的意思;路求亦古利奈人,来自非洲的北部;马念大约是罗马人。扫罗来自大数,是个犹太人。这一班人里面,有两个犹太人,两个非洲人,一个罗马人。在主里面种族与社会的地位,是不成问题
的。马念是希律王的同养兄弟,是生长在皇宫里的,当然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但他的名与其它的名列在一起,并没有为他的名特别鼓吹,钟斯(E.StanleyJones)说:现今有一个新的计算法,不计你是谁,乃计你是谁的! 若一个团体为着种族与地位的分别,或次要道理上不同的见解,或行为上不关紧要的习惯而发生分裂,我相信圣灵必大受限制,不会在救人的工作上引导他们;或重用他们,因为分裂否认了基督降世成就和平的工作。 保罗在弗2:14说过一句话,对于基督徒的合一,有极大的关键。他所说的是:他是我们的和平。”这句话是以弗所书的要点,也是全部圣经的要点,也是基督徒生命的要点,“他是我们的和平。基督徒的信仰是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不同之处。基督不但给和平,不但显出和平,也不但成就和平,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中心的真理――他是我们的和平。他是神与我们之间的和平――罪的战争已经停息。他是我们与我们良心之间的和平――天良的亏欠已经洗净;他是我们与世上万事之间的和平――因万事都在他管理中;他是我们与人之间的和平――因我们都在他面前,一样是罪人,一样需要他的拯救。 保罗又说,我们合一是因为我们有个
新的关系。基督为了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关系,他叫两下合而为一。他们中间的冤仇完全消灭了,不因他们的问题得了解决,不因他们的分歧得了统一,乃因两下同有一个新的,更高的,更主要的本分,叫他们要向着这一个本分尽忠;一个新的中心,新的关怀,把前此的分歧都看为小可,而无意义。男仍为男,女仍为女,不识字的仍不识字,教授仍为教授;黑人仍为黑人,高加索人(白种人)仍为高加索人;但现念都成了基督徒――若有人在基督里,“一切的分别都过去了,“都变成新的了;所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外貌认人了,为着这个缘故,无怪有释放黑奴的举动;无怪今日世上势利的成见也要被消除。 耶稣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不是看得见的犹太圣殿的墙,乃是看不见的,属灵的墙,属于心理的间隔,就是叫人世三分五裂的隔膜,耶稣把这些墙都拆毁了,因耶稣把他们――犹太人与外邦人――放在同一的地位,两下同有罪(弗2:2~3),同一位救主(弗2:5),同一个身体(弗3:16),同一个福音信息(弗2:17)同被一位圣灵所感,来到神面前(弗2:18),同一家(弗2:19),同一个根基(弗2:20)。 到了以弗所书第四章,保罗尚讲论这个题目。他在此所
说的,与基督徒的合一,亦有极大的关系。他说合一的两种;一是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一种合一,我们要竭力保守――凡事谦卑,温柔,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就是指着上面所说,“基督是我们的和平(弗2:14)。 但还有一种的合一,就是天天正在长进的合一――直到我们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这种长进的合一,要藉着彼此用爱心说诚实的话,总能达到目的,结果就是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由此可见;我们在得救的时候,已经有了圣灵所赐的合一,但我们还要追求在信心与知识上的合一,好叫我们长大成人。因此我们有·重的本分:一是彼此接纳,虽然我们是不完全的,是多方错误的罪人,“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罗15:7);此外还要在信心与行为上彼此勉励,好叫我们一同长进,满有基督的身量。 在布道上同工的问题,特别是在信仰与习惯不同的人中合作的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的讨论与检讨;我所希望的,不是妥协,不在根本真理上,就是以基督与其救赎为中心的真理上有何妥协,但我们需要分辨什么是最重要的真理,什么是次要的真理;同时我们要效法卫斯理约翰,在最重要的事上要同心;在次要的事上
可以自由;在一切的事上,要有爱心。 一七二二年波非亚与摩拉维亚遭逼迫的信徒,受辛盛卓(CountNicolaiZinxen-dorf)伯爵的邀请,避难于杜勒斯登附近之伯特斯卓,就是他私人的地界内,于是他们自成一村,叫做煦合地(Herrnhut)。但辛盛卓不久发觉这些信徒不能和睦同居,甚至不能同心敬拜神,引以为忧;不得已召集他们的领袖,以所忧的相告,并提议一连几个礼拜,在他们不同的聚会中,单单宣传并默想主耶稣的十字架。经过几个礼拜之后,他们同集一处,邻受圣餐,圣餐毕,全会众竟默然,无动静,历数小时之久,个个都深深受感。自从那时起,他们共同敬拜神,并同心为主作见证,他们的团体即名为马摩拉维亚,后业卫斯理约翰就是从他们得帮助。照我所知,只有这一个教会,宣教士的人数,比较会友的人数更多。 惟有和睦相处的团契,总能宣传和平的福音! 在水平线方面,就是对处的关系,我们也须注意调整。”殖民地的目的,是要为国家扩充地土。每到晚上,殖民主义者,为着休息与安全,退至他们的界内,他们便冲出界外,去开劈新的疆域。 照样,基督的教会,为基督的身体,在世上的目的,是要继续基督所开始的工作。基督说:父怎样差
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教会的使命,不是单单建立自己的信心,更不是为自己求权利。耶稣来是羊舍命,我们蒙召是为在基督以外的人舍命。 教会要小心,不要成为一个派系,给一般信徒退藏在里面。好象数年前,在密芝根省安阿堡,有一个中国学生匿在一间美以美会礼拜堂的顶楼上四年之久,他的头发长至两肩,他的皮肤呈青白色,如犯人的皮肤;因为他在大学里屡试不及格,不知如何对付将来,逐逃避世界,藏匿在礼拜堂楼顶,这事实在太惨,我们不必过量的发挥。 试问我们怎样能出我们的地界,去从事有力的布道呢? 让一位教会的负责人,先审察他自己对于布道的看法与负担,然后藉着祈祷,与宣传,并实际的行动,与个人的榜样,将这负担放在他会众的心里。这数年来,讨论布道法的书藉,出版了不少,我不想重复申说,只题议三个可能的方法: 一、从会众着手组织大规模布道会,注重讲道或探访,或二者并重,策励会友参加,可能成为会友脱离害怕与慵懒的机会;一次参加大布道会可养成继续布道的动力。有一位牧师,聚集数十位工人,为葛培理的大布道会作准备。每个工人,或每两个工人,他都给他们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八十家或九十家的姓名地址,都是从来不上礼拜堂的人,
叫他们特别负责他们的灵魂。他要分别对他们说:你与某家相隔不远,你和你一家的人,可否以他们为你们工作的对象,与他们为友,为他们祈祷,并请他们与你们同来听道呢?这一位智能的牧师知道他的会众若不给他们目标,他们是不会出动的。他们必先有他们工作的对象,与他们的对象建立友谊,然后向他们作见证。每个教会都应该有这一类布道的程序――或一连数日的布道会,或主日早晨为初来者特别聚会,或晚间经题讨论,或慕道班,或逐家探访――总求要向基督徒挑战,要他们向着目标,即他们工作的对象,负起全部的责任。 二、从小团体着手司布真牧师会如此祈祷说:给我十二人,恳切的人,爱灵魂的人,什么都不怕,只怕罪恶;什么都不爱,只爱神,我就要看见整个伦敦震动。”若我们得不到大团体,让我们从小团体开始。我常听葛培理这样说,若他是一个牧师,第一件他要作的事,就是寻找八个或十个祈祷的人,时常与他们来往,建立他们,训练他们,并差派他们出去作工。许多教会已经发现小团体对于布道工作是最令人满意的。虽然是小团体,但常在牧师指导之下,时时聚集,先寻求他们自己灵性的苏醒,并体会他们对于布道的责任;他们同心聚集,每礼拜一次或两次,互相勉励,天天读经,
彼此代祷,时常有一定的奉献,并为神作见证,以及其它的事奉。{为着这一类的小团体,古曼李孟(LymanColeman)预备了很多适用的材料,好叫这些团体能长进。李孟研究过小团体的好处与危险,照着他研究所得,预备独出心裁的材料,既合布道用,又合造就用。} 三、从个人着手有时可从一人着手,有一个牧师极望在他教会附近作探访的工作。一主日早晨,他恳切的传说基督徒为主作见证的责任,说毕就宣布凡对于探访有兴趣的,可于礼拜四晚来礼拜堂与他晤谈。三个人来了――牧师自己,牧师的太太并看堂的工人――虽然失望,但没有绝望;于是牧师往见他年青的助手,牧师说:佐治,你今晚与我们同去探访数小时么?佐治很勉强的应承。他们探访了几家从来不上礼拜堂的人,其中有一家因而接受了主耶稣为救主。佐治非常的高兴,对牧师说:牧师,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事,今晚是我最快乐的一晚! 牧师提议下礼拜再去,佐治立方赞同。一连六个礼拜,每礼拜去探访一次,然后牧师对佐治说:佐治,你已经学会了一切,你应该晓得自己出去,我今后要和威廉同去,你可另请一人与你同去;在六礼拜之后,我们四个人可同另四个人同去。”这一个教会只从一个人着手,布道的工作,就这样
发展。 海员布道运动(NavigatorsMovement)教我们要注意一个领一个的原则。他们的原则是根据保罗吩咐提摩太的话: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2)属灵繁殖的计算法,应用加法,亦应用乘法。 先从加法来说。设一个牧师一年引领一百二十人信主,十年后,他的教会人数将为一千二百人;廿年后,二千四百人。再从乘法来说。设一个牧师训练一人作个人布道的工作。这一个人在第一年中,引领一人归主,并帮助他在主里长进。到了第二年,这两个人又各领一人归主,成了四人。到了第三年,这四个人又各领一人归主……如此推算,到了第十年,信主的人超过一千;到了第二十年,将为一百零三万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几乎令人不敢置信。 这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设计。因着软弱与背逆,可能中途挫折。毕竟为主作证的发展,不会像数学式的演进,乃赖属灵的成熟。我们的教会必定无法像这样做。但是这样计算可给我们一些亮光,看见教会里面隐藏着无限量的力量,若开始运用,必见非常的成就。 现在尚有一个问题,就是以上所说的立体方面,圆周方面,水平线方面所代表的复兴,合而为一与布道,三者要从那一方面开始?
这三方面实在是不可分开的。复兴与布道是绝对要并行的。”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作我的见证。(徒1:8)得着与见证是基督徒的命脉;若没有见证,复兴就停滞在人里面渐成陈旧而发酸。若没有复兴,见证要成机械化,不是叫人重生,乃是叫人改换宗教。 那么,“复兴与布道,或见证,那个要在先呢?是否要等基督徒都复兴了,然后开始布道呢?关于这一点,亚兰(TOMAllan)有很好的意见:普通人都说,我们自己若没有准备好,布道有什么用呢?这似乎是很明显的。但我们不可不知,最好准备布道的方法,莫过于实行布道。” 这是南印度会督亚撒利亚(BishopAzariah)的经历。在他的教区中,四分之三的信徒,每年要在他们附近的乡村布道一礼拜,或问他结果如何?会督说:他年年叫他们这样做,不但是要领人信主,同时也要信徒自己重新得力,更会祈祷,更明白真理。 复兴与重新得力,当然是布道成功的要决。但顺服主,实行布道的教会,内部未有不复兴的。照样内部若不合一,见证必没有能力;可是我们若一同起来为主作见证,圣灵就要叫我们合而为一。所以不必去定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因为复兴,合一,布道,三者都是复活之主所给的恩赐
。在主里我们合一。主是最好的布道家。顺服主的命令。倚靠主的同在,我们要动员全教会,在此破碎的世界,为主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