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章、寻求的动机

心归何处 by 风之色彩

第三章、寻求的动机

引言:人的寻求都有各自的动机与目的,所谓无利不起早。那今日我们寻求上帝的动机是什么?其实正确答案很多人都知道——【赦罪与永生】。如上一章所说,如果我们确知人真正渴望和需要的就是永生,并建基在其上的绝对安全、喜乐与幸福。那我们就会把得着上帝在基督里的所赐的赦罪与永生,当做人生最重要、最严肃与最紧迫的事。然而却少有人能够持守此单纯正确的动机。寻求上帝的动机错误,实际上就不是寻求上帝!这就是说一个人寻求上帝的动机正确与否,是他得救前提。可如此重要、基本、原初的问题,却常被我们忽略了。

1、你寻求的是上帝吗

很多人寻求上帝只是为得着今世一切的利益,如健康、能力、尊贵、钱权等。那他实际所寻求的就不是上帝,而是【今世利益】。有人作见证说信了耶稣以后,病得医治、车祸未伤、事业成功、多子多孙、全家顺利并为得着以上的好处而喜乐满足。请问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有人信主后,更多患难与不顺利,或反而病更加重了的等等。请问上述今世好处,会不会临到反对上帝的人身上?如果有人信主后非但未得反而失去今世利益,是否上帝就不可信?我相信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今世的好处是上帝的普遍恩典,因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他也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见:太5:45,路6:35)基督徒当感谢上帝赐的普遍恩典,并把荣耀归于上帝。更当知道上帝所赐的无限宝贵的特殊恩典,即在基督里永远的赦罪与永生,却不会临到基督徒之外的人。

主耶稣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太6:21)人的罪性总会使他把一切今世利益当做财宝,而轻看他真正需要的救主耶稣基督。忘记了惟在耶稣基督里才有赦罪和永生并真平安满足。人人都会在外在环境平安稳妥时喜乐,然而只有到了危难和生死攸关的时刻,才会显出一个人信仰是否真实正确。这就是说,真正见证上帝,使上帝得名的荣耀,并不是无病无灾时,反而是在患难危险时。例如:两个年轻人都得了绝症将要死去,一个终日哀号、绝望、恐惧,极其痛苦。而另一个虽然肉体也承受着一样的病痛,但他却与前者恰恰相反,非常的平安、稳妥、且满心盼望与喜乐。因他是一个确信自己已得着赦罪与永生的基督徒,他的表现强有力的见证,是上帝与他同在,并赐给他得胜死亡的力量。

人的罪性总使人把自己的平安与幸福,愚蠢的建立在易变、暂时、且必要永远失去的今世利益之上。却不知人越是追求与抓住今世利益,便会越因此落入互相争竟、伤害、诡诈等罪恶与苦痛。反更会失去与远离,他所看为自己平安幸福基石的今世利益。我们当以在基督里面的赦罪和永生当做我们的财宝,当以主耶稣为我们最为看重且一生追求的至宝!因他是永不改变的上帝,他赐你的爱、生命、平安、幸福都是永远的,不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但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位。你心中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就是你的上帝。请问你的上帝是这位创造掌管万有的独一上帝吗?如果不是,那请你现在就悔改在上帝面前,因这实在是你最重要紧迫的事!如果你的财宝在地上,那你寻求的动机就偏了,你的上帝就不是上帝。那你就太危险了,因你正在走向地狱!

这样看来寻求上帝,就是为要单单得着赦罪与永生。这才是正确的动机与目的,也就是真正寻求上帝。因这正是上帝应许赐给一切信主耶稣之人最大最终的应许。(见:约3:16)透过《圣经》我们知道,人生首要目的就是要荣耀上帝,并以他为乐。然而如果没了赦罪与永生,人还是在上帝永远忿怒与审判之下。所以荣耀上帝的首要目的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真正的幸福、平安、盼望与喜乐,都是以得着在基督里的赦罪与永生为前提的。

上帝赐给人类《圣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要我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见:约11:42,20:31)是的,上帝赐给人很多的应许,但却都服在最大的应许之下,也最终归于这最大的应许——永生。上帝在基督徒身上,不单藉着《圣经》启示,也藉着他赐予人的普遍恩典,与他们在生活中的各样经历,达到此目的。人的有限与败坏总使人不能看见自己的真实光景。上帝就藉着《圣经》启示与我们生活中的各样经历,给我们显明出来。如藉病痛患难使人看见自己全然软弱、悲惨与败坏,或使人奇妙的绝症得愈,急难得脱,使之看见上帝的大能与掌管一切。最终使基督徒寻求认识上帝,并信《圣经》与耶稣基督。这就是经上说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上帝更藉着我们在各样事情中有无敬畏顺服上帝,使我们看见自己的信仰是否真实。就如上帝要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献为燔祭,不是要知道他是否顺服敬畏上帝,因上帝是全知的。而是为要使他看见并知道自己对上帝的信心、敬畏与顺服。也就是说,要他更确知自己对上帝信仰是真的,并因此经历信心更加坚固。从而更多的上帝的祝福、力量与安慰。同样主耶稣不但藉着彼得三次跌倒不认主,使彼得看见自己全然败坏软弱的真实。也藉着三次问彼得是否爱主,使他看见上帝赐他的真信并爱主的心。

人性的罪恶败坏却常把上帝的普遍恩典(如重病得医、急难得脱等)当做了目的来寻求,却忽略了这不过只是上帝使人看见自己真实光景,并归向主耶稣的途径或方法。所以很多神学(对上帝的认识)落入混乱、肤浅、繁杂也就不足为奇了。没有寻求上帝,怎会认识上帝?上帝说:“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赛51:12)是要我们确知一件事,那就是人的真安慰绝对从物质世界得不到,而惟独在上帝那里。纵然绝症得愈、万事顺利、得享长寿,却没有因真信耶稣基督,得着上帝赐的赦罪与永生,依然都是枉然。因病好了还会再病,万事顺利、长命百岁,终究还是面对死亡,还是归入地狱永远极重的痛苦!这样人生无论多少爱与恨、喜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都将归于虚空,都将毫无意义。惟有在耶稣基督里面,上帝一次性的,永远的解决了罪恶与死亡,这人类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人的安慰满足唯独由此而来,人生的一切苦难与经历的意义与价值也在于此。所以当把自己的心和眼,不再定锁于重担、患难和环境中。而是转向那唯一能安慰我们的上帝。不再以地上的好处,而是以得着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

2、每个真寻求上帝的人,所求的都不是今世利益

感谢上帝!一直以来我都在找寻,我到底为什么活着?应当怎样活着?什么是我应走的道路?我如此迫切的找寻,是因着噩梦醒来后的心无所依;是因着看到生命的匆促与死的无可避免,以及人的罪恶、虚空与痛苦;是因自己软弱的根本无力面对人生,却又那么惧怕死亡的来临。然而刚硬败坏的我却曾一度故意忽略自己内心的痛苦。转而立定心志一生竭力逃脱贫穷去追逐金钱。然而我却蒙上帝的恩典,使我天天面对死亡达多年,由此刻骨铭心的亲历了死亡真实。我都要死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死亡威胁更使我落入了极重的心灵恐惧,其痛苦胜于生不如死。

当人心中有真正可交托依靠的时,就可以承受极重的患难甚至死亡。而当人没有可依靠和盼望的时,一颗极轻的稻草就足以把他压垮。人为什么会害怕、忧愁、痛苦呢?是因为人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的软弱,是那么容易就会受伤甚至逝去。更因为在物质世界我们,根本找不到可以真正交托和靠赖的!难道不是吗?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害怕?因为人出于尘土,仍必归于尘土,怎样空空的来,也必怎样空空的去。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哀愁?因为人心中有永生,却活在一个转瞬即逝的物质世界。我的心哪,你为什么痛苦?因为心无所依,知道自己是当受地狱永刑的罪人。

感谢上帝!他使我经历了死亡的真实,今天仍然幸运的存留于世。亲历死亡真实的我,终于知道,我比自己认为的要软弱的多!原来对死亡痛苦的恐惧,要比死亡本身可怕的多。我想选择死亡,却不是因我肉体所受的伤害,而是长时间对死亡恐惧的重担使我实在无力承受。我因怕死才不得不承受死亡恐惧的重担,又因无力承受这重担而巴不得立刻死亡,可是我又不能死,因为有比肉体死亡更可怕的事情在前方。我从[约翰.本仁]笔下的那个承受了诸多灾难,被重担压的失掉生活指望,又不愿去死的天路客身上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人生既有诸多苦难,为什么又不愿意死呢?因为我怕我背上的重担会使我坠入比坟墓更深之处,掉进地狱里。可是我连至轻的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哪能经得住死后审判和地狱的永刑呢?原来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肉体死亡后的结局。

记得那一刻我流泪了,为着自己的罪恶与痛苦,更因着上帝使我回到了他的面前。我第一次真诚的向上帝祈求:“上帝啊,求你是我在生命消逝时,非但没有恐惧和心灵痛苦,反大有喜乐,大有平安。”我曾立定心志逃离贫穷追逐金钱,而今我再次立志一生逃离与得胜死亡。因死亡是人真正惧怕且无可避免的。原来我内心真正惧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死亡,是地狱。于是我开始竭尽全力的追求得着耶稣基督,因惟有他能赦免我一切罪,赐我永生,从而使我逃离与胜过死亡。继而使我在生命消逝时,非但没有恐惧和心灵痛苦,反大有喜乐、平安与盼望。因主耶稣已使本令人绝望哀号的死亡,变成通向永生,得享永远喜乐、幸福、圣洁的大门。简而言之,我信耶稣基督就是为了赦罪与永生。这也正是我认识真理,认识上帝的基础、出发点与动力。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同样是坐在死荫之地,承受极重苦难,却又满有喜乐、平安和盼望呢?为什么那曾经被一颗稻草就可以压垮的人,现在却可以承受万斤重担呢?这都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真正可完全交托信靠的,就是造天造地的耶和华上帝!!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喜乐?因为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因为我因信靠耶稣基督,而罪得赦免。我的心哪,你为什么满了平安?因为那爱我,甚至为我舍命的主耶稣,时时刻刻与我同在,他爱顾我,怀抱我。而他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充满了盼望?因为不久我就要和无限爱我的主耶稣,在完全圣洁美好的天国永远同住

3、你要保守己心,胜于保守一切

上帝使我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他使我拥有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身份‘基督徒’。使我开始了逃离死亡恐惧,竭力追求得着耶稣基督的生命历程。可慢慢的我看见自己的败坏刚硬。因我如此的确知自己的真需惟有耶稣基督,却又那么容易的偏离,转而注目于一切今生暂时的事物,即如地位、能力、钱权、情欲等类。哦,人性竟如此的黑暗愚蠢与罪恶败坏!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人落在这样的光景中竟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是在追求耶稣基督,在侍奉上帝。然而这正还是这时代的光景。上帝慈爱宝贵的话语在我耳边不断地响起:“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上帝要我们保守怎样的心呢?就是一颗从始至终真心寻求上帝的心,即以基督里的赦罪与永生,为自己最大满足盼望的心。

我们应当常常自问:我的心哪,你到底想要什么?一个人对自己真需的认识与持守,惟独从敬畏认识上帝而来。而人认识上帝又只能从上帝启示的《圣经》而来。首先《圣经》启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与护理者,人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万有不能离开上帝护理保守一刻而存留。这就是人活着的每一刻完全都在上帝手中,都是他的恩典,生命或长或短也都在他所定的时间里。没有人能够留住和掌管生命,也没有人可确定明日自己能活着。第二、人人都要死,都要进入永恒,都要面对上帝完全公义的审判。而每个人在上帝眼里都是罪人,都应受地狱永刑。而且人都死在罪中,根本不能自救,更不能够以善行来换取上帝的赦免与拯救。这就是说人是全然黑暗与绝望的。第三、然而上帝居然要定意拯救全然绝望的世人,甚至把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给了他们。

人的生命完全在上帝手中,没有人可确定明天自己一定还活着。然而人只有在他活着时才有机会因信主耶稣得救,否则他将万劫不复!归入身体灵魂都受痛苦到极处,且是永永远远的地狱。所以一个人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在他生命气息还存留时,得着上帝在耶稣基督里面所赐的赦罪和永生。这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主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2)你有没有第一时间的追求、仰望、敬拜耶稣基督呢?你有没有得着在基督里面得救的确信呢?有没有常常省查自己到底有否真信?假如以上问题你稍有疑惑,就请当竭尽全力追求得着耶稣基督,而不停歇一刻。否则,对《圣经》真理的知晓,非但不会使你有任何喜乐平安,反会使你因看见上帝公义的忿怒与人的败坏悲惨而更加恐惧战兢。让我再说,人必要归入地狱,完全绝望,且根本无力自救。除非你得着上帝在基督里的赦罪才能逃脱上帝的忿怒(审判)。所以除非你真正得着在基督里得救的确信,确知自己的罪已得赦,是属上帝的儿女。否则你的心灵就不能得享平安、喜乐与安息。你也就无力去担当与胜过患难、病痛与死亡。

上帝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按人的本性人们都愿意到宴乐的家去,却不愿往遭丧的人家去。每个人都知道有一日要面对死亡,可他们实际生活的却好像自己可以永远活着一样。可死亡却在人想不到时悄然而至,把人推向永远的哀哭切齿、黑暗与绝望。当你看见那些濒死者,因在良心里隐隐望见地狱的审判,而极力的不想死去,却无力留住生命时的极度恐惧、无助、哀号。你就知晓自己不知何时,也会如眼前的他们一样去面对和经历死亡。所以上帝要我们在遭丧之家思想生命的匆促与软弱。思想有一日死亡临到自己时,怎样才能不至落入这样可怕无比的悲惨光景中。这样我们才会把死亡这事放在心上,才会去认真面对与思想人生最重要的现实——死亡。

有很多人说基督徒是一群活在幻想与自我安慰中的弱者,是逃避现实者。实际上却恰恰相反。上帝开恩使基督徒真正认识到,人生在世必遇困苦患难。如同有火燃烧,就会有火星。正如圣经所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而人又是那么无力与软弱,是那么难以承受和担当。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最终都要必遇,且无一人能够担当的患难‘死亡’。既然上述一切是人必遇,必须面对,且是无人能够承受担当的。那为什么不乘着患难与死亡还未来到时,就早些面对,早些胜过呢?基督徒就是一群积极主动面对上述根本问题的人。

上帝开恩使他们知道,上帝是惟一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赐他们永生的主。于是催使他们去竭力追求上帝在基督里面,所预备的赦罪与永生。因有了赦罪与永生,便胜过了人生最大的患难‘死亡’,继而也就可以得胜一切的患难疾病。既然除上帝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使你担当患难死亡的力量。为什么不早些回到上帝面前呢?为什么你说基督徒是逃避现实者,却不知逃避现实的恰恰是你自己呢?亲爱的,请你现实一些,现在就回到基督面前,竭尽全力的追求信靠与认识上帝,因惟有上帝在基督里赐的赦罪与永生,才能使你在这一切事情未来以前就先得胜了。

上帝叫人因这看见上帝完全的公义圣洁和人的罪恶、绝望与悲惨,而生出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懊悔。如此他便会迫切渴慕上帝赦罪的恩典。从而开始寻求仰望上帝。上帝正是藉此来挑旺催促人信心的成长,并对《圣经》真理,对上帝的更进深的认识。一个人信心的成长与坚固,是他确知自己得救,而得平安的必经之路。这样看来一个人对上帝与真理的认识,并不是好奇心与理性思辨的结果,而是上帝使他在追求得救确信的过程中,随之获得的。可见在上帝面前保守己心是何等重要。

这一点在其他层面也是如此。比如,那些在科学、哲学、艺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或世界性影响力的人物,都不是以追求地位、尊荣、钱权等目的而达成的。他们都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并以单纯的存心去追求发现,上帝彰显在受造界中的真理与美善才达成的。可当人以达到地位、金钱、权力、尊荣等目的去追求知识。就是说,他所从事的领域本身并不是他所热爱与追求的,甚至工作或研究成果也不是他们的目地。他们的工作与研究,不过是他们获得上述属世目地的途径或手段。那么他将难有重大发现与突破。因为他们寻求的动机与目的是错误与偏离的。这也正是那些只活在当下,不思永恒与来世之人群中,不能产生伟大科学与艺术家的根本原因。这就如以今世利益为目的的恋爱或交友,不能得享与明白真正甘美的爱情友情一样。同样,当人把上帝当作达到他们所寻求,属世利益(私欲)满足的途径和方法时。是不会真的认识上帝和明白真理的,因上帝就是真理的本体,因他们和不信上帝者一样,寻求的都不是上帝。

我们回望教会历史回到《圣经》时,便会发现历代众圣徒如:保罗、奥古斯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他们都是在上帝面前存单纯存心,单单寻求和仰望上帝的人。就如保罗所说:“我也将万事都当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见:腓3:8-9)上帝使他们看见自己的罪恶与因此引致的悲惨绝望,催使他们真的寻求仰望主耶稣基督。所以他们寻求上帝最根本的目的与动机,就是与上帝和好,逃脱上帝将来的忿怒。继而得着临终时的安慰与满足。

奥古斯丁曾是个拥有非凡才华,却又**败坏的人。一方面他为自己超人的才华自豪,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污秽**,羞愧痛苦不已。他常常思想,为什么如此有能力的他,却在自己的罪面前这样的无力软弱。上帝正是藉着他在罪恶中的挣扎与软弱,使他开始寻求真理,最终认识到惟独耶稣基督,才能拯救他脱离罪与死。改教运动的先驱马丁.路德,给后人留下的是为罪得赦免,而苦苦挣扎的印象。可上帝正是藉此使他看见《圣经》中“因信称义”的宝贵真理。继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教运动,把基督信仰重又带回《圣经》。

巴文克写道:“对慈运理与加尔文来说,他们宗教改革的工作在路德停止的地方再度恢复起来。他们改革的重点【也象路德】一样,并非是凭藉着理性上的辩论,乃是凭着【罪恶与和好】的经历。这个经历乃是他们的出发点,但却不是他们的终结点。可是他们却进一步地深入,且回顾以往。在上帝恩典的背后,看到了罪孽得赦,有上帝的主权在其间,且在上帝荣美与完全中,看到他无限与可敬拜的属性。他们看到上帝在救赎的工作上有主权,那么不论在什么事上上帝都有主权——在创造之工以及再造(指使人重生)上。如果上帝成为人心中的王,那么他就在人的头脑中,人的手上、家庭、办公室、田野、政府与社会中、艺术与科学中为王。人怎么能得救,这问题还不够,必须要追溯另一个更高、更深并包罗万象的问题:即上帝如何得到他当得的荣耀?因此,对慈运理,特别是对加尔文来说,当他们在基督十字架宝血中得到平安的时候,宗教改革的行动仅仅是一起步而已。”

华菲德说:“路德主义是在信心里找到平安,这平安是由负罪之人寻求与神和好的痛苦中得到的,但就停止了。特别为由信心所得到的祝福而快乐,但未追问这信心是从何而来。除了得称为义的平安以外,则毫无所知。加尔文主义也和路德主义一样热心,问这大问题:【我当作什么才可以得救?】所回答的正如路德主义一样,但并未停止在那里。接着追问更深一层的问题:‘我得称为义的那信心是从何而来?’这深远的回答,使整个的心灵充满了赞美:惟独从神的白白恩典而来,为要叫祂恩典的荣耀得著称赞。”

上帝藉着他们对罪得赦免的渴望与追求,与真心寻求上帝的单纯动机与存心。把他们带回《圣经》。使他们认识到《圣经》完全是上帝真确无谬的启示。因此惟独《圣经》才是最高与最终的依据与权威。改教运动需要一强固的出发点。一可靠的标准,与一积极的原则。改教运动在上帝话语中找到了这些原则。因上帝的话是绝对值得接受的!因此巴文克又写道:“宗教改革所以得到此积极的原则,并非凭藉科学的调查与反应,乃是凭着被罪**之内心的经历,最后在神白白的恩典中得到复和与赦免。宗教改革并非一哲学或科学的运动。在性格上来说,它乃是宗教的与道德的运动。正如时常在分门结党、离异上所发生的事件看来,有许多人是出于不纯洁、无知的动机而委身于宗教改革的运动,但那些从内心中从事宗教改革的人,乃是【那些在罗马教重轭之下劳苦担重担而叹息的人,以及那些在救主脚前为自己找到安息的人】。”(——引自巴文克著:<基督教神学>,华菲德著<神学家加尔文与今日的加尔文主义>)

以上给我们带来一个深切的思考,基督教会历史上那些圣徒对上帝的认识,或说神学体系的建立健全,其基础与核心动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单单理性的思辨与神学的学习,不能使人认识上帝?首先,上帝使这些圣徒们看见死亡问题的终极性与极端严重性。人人都犯了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死是人类最大的,最终的且必要面对的仇敌。今生的一切无论安逸还是苦难,都是暂时的。而死后人将面对最终也是永恒的结局,或在天堂永远幸福喜乐,或在地狱永远痛哭哀号。当你感到死亡迫近,却还不确定,自己是否得救,是否会进入天堂,那你将会怎样的恐惧战惊呢?你将会落入难以形容的软弱与痛苦!没有得蒙上帝的拯救,意味着今生所作的一切,及所有理想、追求、努力都是徒然与虚空;意味着一切智慧、荣华、赞誉的幻灭;意味着万劫不复,永远无止境痛苦的开始。

第二、上帝又开恩使他们看见自身的全然败坏与软弱。原来他们的里面往往是比众人更加软弱与罪恶的。原来他们更多恐惧忧虑,比众人更悖逆,更难以相信上帝。第三、上帝藉着以上认识,使他们看见自己若不在基督里,若有一日弃绝了上帝,那结局将是何等的悲惨与可怕!因自己即蒙了上帝如此大的恩典,就必会临到上帝更重的公义刑罚。也就是说,本来就比众人更软弱无力的他们,却要面对更重,更痛苦的永刑。

上帝就藉以上使他们从心底生出,无论如何也要跟随上帝,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的追求得着耶稣基督的最大动力与意志。因他们比众人更软弱、更无力担当上帝永远的忿怒。上帝藉着病痛与忧患,使他们不断思考面对罪恶与死亡问题,看见自己全然的败坏、无力与软弱;又藉着他们的悖逆不信,使他们看见由此所致,无限悲惨痛苦的结局。继而发现除上帝以外,世上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拯救、安慰他们的。这便激励催促他们一生,一刻不停的追求在基督里确实的信心,并由此得着安慰满足。不仅如此,上帝也正是这样使他们逐渐建立坚固,对上帝与真理的认识,继而成长为上帝的仆人。得以有机会把上帝施予他们的恩典分享给其他人。

上帝奇妙的使他们的罪恶软弱,反成为寻求上帝的最大动力。因他们越软弱,越寻求上帝;愈看见自己的败坏,就会越依靠、祈求与仰望上帝的救恩。正如保罗所说:“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9-10)所以当他们在基督救赎的恩典中得平安的时候,他们便软弱变刚强,便靠主基督胜过了自身的罪恶。这样便把一切荣耀归于了上帝!

我感谢上帝,因当我仔细观察周围的基督徒和教会历史人物时,发现自己与他们的信仰历程是一致的。“主啊,我连至轻的打针吃药的小痛都承受不了,又怎能担得了地狱的刑罚?!”于是我便更加清楚地确知:认识上帝的基础与核心动力,是因着对上帝完全公义与自身全然败坏的深知,而生发的一心追求在基督里赦罪与永生的单纯动机。原来对上帝信心和认识的成长进深,是单单通过神学学习和理性思辨所不能达到,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会越学神学越反对上帝,不信上帝,不懂真理。注意:我绝不是否定神学,而是说在上帝面前保守己心,单单寻求仰望上帝,追求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才是信靠认识上帝的出发点。这就是说,如果人偏离了寻求上帝的单纯存心,一切都将是徒然,而且会倒塌的很大。

4、寻求上帝之心,是上帝赐的

整个人类社会与历史,都显明所有人都试图寻求上帝。无论是人类学还是社会学的研究都表明:世界上没有无上帝观念的种族和人民,宗教性存在于每个人,无论人如何看待理解上帝(神),人心中对上帝的需要却是不可消灭的!一位历史学家说道:“各个时代中所有国家的人,都坚信上帝的存在,这一信念对他们来说,似乎已不可能在感性或理性上,加以辩驳”。事实上,人类与生具来的宗教性,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性!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刚硬与罪恶,还是被外力强加的教育和压制都不能使之消灭。正如加尔文所言:上帝把宗教的种子放在了每个人的里面。然而人的罪性却使得无一人按正途寻求和敬拜上帝。又如巴文克所言:人们却不按正当方法,也不在正当地方寻求他,他们是在下面求,而上帝却是高高在上。他们是在地上寻求,但上帝却是在天上。他们是远远的寻求,而上帝却近在咫尺。他们在金钱、产业、名誉、权势、情欲上寻求上帝,而上帝却是在高处、圣洁之处才被寻见,他与忧伤懊悔的心同居。他们想要寻求上帝,同时他们也逃避上帝,对于上帝的道路毫无兴趣。

首先,人的罪性使人看不见自己的真需,虽然他们在心里知道物质世界的暂时与虚空,但却依然刚硬无知的以为,可在今生暂时的事物中找到满足。所以他们寻求上帝的动机就是要得到这些暂时‘好处’。那么他们的上帝便是这些‘好处’,而上帝不过是他们寻求目标的途径和工具罢了。你不可就此推论说,‘基督徒的上帝也不是上帝,而是赦罪永生。’因基督徒追求最终目的是与上帝的和好,即恢复未堕落前的关系。而赦罪与永生便是与上帝和好的前提。第二、人们都无知的以为靠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救自己。实际上整个人类都在试图通过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钱权、地位及个人努力、行为、恪守宗教律例等等各样方法与途径,想要拯救自己,即解决自身罪、苦难与死亡的根本问题。那么他们的上帝便是他们的行为与能力。因为:【人心中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就是他的上帝。人所靠赖得拯救的,就是他的上帝,就是他的救主。】然而《圣经》早已清楚又雷霆万钧宣告:惟独耶和华是上帝,惟独耶稣基督是救主!

请问,有多少人的上帝真是这位创造天地,掌管万有的上帝呢?其实在人的罪恶本性里面,他们都以一切物质利益为最看重与渴慕的,以自己行为与能力为得救的方法与阶梯,也就是说这些才是他们所寻求与敬拜的上帝。总之,人有很多上帝,很多救主然而人心中的上帝或救主,都不是这位创造天地的独一上帝,都不是耶稣基督。所以《圣经》的话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3:10-12)

寻求上帝的前提是看见自己的真需与对自身的绝望。人若不看见自己的真需就是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他就不会真的回到上帝面前。人若不看见自己的全然败坏软弱,及人的一切自救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彻底失败了,他就不会对自身的绝望。这就是说,人若还未意识到他必要归入地狱的悲惨而对自己绝望,就不会寻求上帝。人是极端败坏刚硬的,只要有任何一条可选择的路,那怕明知是死亡之路,他也不会真心的寻求上帝,他宁可拣选死亡,也不会拣选生命。也就是说,败坏的人性都是爱黑暗与罪恶,恨恶真理与光明的。除非上帝使我们在耶稣基督里重生;除非上帝把那些死亡之路都给我们封死,只赐给我们一条来到耶稣基督这里的路。否则,我们便不会真的把上帝,当作我们的上帝,不会真的认识耶稣基督是人类惟一的救主。

加尔文写道:“我们的贫乏更显出上帝的无限丰富。尤其是我们因罪而陷入可悲的败坏,使我们不得不仰视上帝,不仅如饥馑之需要饮食,而且因恐惧而学习谦卑。因为人既受诸般愁苦所制,被剥夺了神圣的衣饰,畸形残废暴露无余,每人因深感自己的不幸,而多少得着一些对上帝的认识。我们因感到自己的无知、空虚、贫乏、软弱,邪恶与败坏,于是叫我们察觉而且承认,只有在主里才找得着真实的智慧,坚强的力量,完全的仁慈,与无疵的公义,这样,我们因为自己的不完全,而想念及上帝的完全。直到我们对自己开始不满,我们才能真心仰望上帝。因为有谁不愿意依靠自己呢?当人还不明了自己的真处境,而以自己的禀赋为满足,忘记了或茫然不知自己的不幸之时,有谁不自满自得呢?另一方面,人若不先想念上帝的性格,继而观察自己,即得不着真正的自我认识,这是很明显的。我们因与生俱来的骄傲,总以为自己是公正、无辜、圣洁和聪明的;除非我们因证据确凿而深知自己的不义、邪恶、愚蠢和卑污的话,我们若只注意自己而不注意主,就不能有这种判断,因为惟有上帝是这种判断的准绳。”——<基督教要义>

钟马田说得好:“人里面必须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需要。睚鲁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发去见耶稣的。他的女儿病入膏亡,危在旦夕。他匆忙上路,实在刻不容缓。新约让我们看见,所有蒙主祝福的人都是抱着这种态度。他们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你是否要领受祂的祝福?首先你必须面对另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需要吗?你想到祂、接近祂,是为了什么?你知道自己濒临绝境吗?你意识到你的情况比睚鲁还危急吗?我们多么容易看到肉体和外表的需要,却对更重要的灵魂方面之需求视而不见。对睚鲁的女儿来说,那仅仅是身体的死亡。但灵魂若永远灭亡又怎么办?睚鲁深知情况的险恶和紧急。他知道死亡的阴影正逐渐迫近他的女儿。你知道你也处于相同的景况吗?你是否已预备妥当?因为我们在死亡之后必须面对审判。”——<新约福音讲章>

《圣经》一面说没有寻求上帝的,连一个都没有。一面上帝又在《圣经》里应许:如果真心寻求上帝的,就必寻得见。(申4:29,耶29:13,太7:7-8)这便显明:一个人真正寻求上帝的心,是上帝赐的。因为按人罪恶的本性,不会有一人寻求上帝。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3:3)而重生完全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死在了罪中,是上帝使我们重生(活过来)(见:弗2:1,5)罪使人断绝了与上帝美好的关系,并由此失去了看见自己真需,并寻求与认识上帝的能力。就是说上帝若不使人重生,人就不能认识《圣经》真理,不能认识上帝,更不会寻求上帝。

请问:你看见由自己必要归入地狱且无力自救的悲惨了吗?有没有因此由心生出那‘积极的绝望’?你看见并深知自己的真需,就是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的赦罪与永生吗?你确信耶稣基督是惟一能够拯救你的主吗?请问:你有没有第一时间的转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并切切的祈求他的赦罪之恩呢?你有没有努力去追求,信靠认识上帝的意志与行动,就如祷告、听道、读圣经,靠主耶稣基督逃避胜过罪恶,并由此有了敬虔圣洁的生活呢?再请问:你以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的赦罪与永生,为最大满足与盼望吗?你心中的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是不是上帝呢?你所靠赖得拯救的惟一救主,是不是主耶稣基督呢?如果心中上述答案是都肯定的,你才会(才是)真的寻求上帝。最后请问:你有一颗真寻求上帝的心吗?如果有,你当俯地感谢并把荣耀都归给上帝。因这样一颗心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你当受安慰,因这是上帝拣选你的最重要标记,而上帝既拣选了你,他就不会后悔,必保守你到底。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第三章、寻求的动机 引言:人的寻求都有各自的动机与目的,所谓无利不起早。那今日我们寻求上帝的动机是什么?其实正确答案很多人都知道——【赦罪与永生】。如上一章所说,如果我们确知人真正渴望和需要的就是永生,并建基在其上的绝对安全、喜乐与幸福。那我们就会把得着上帝在基督里的所赐的赦罪与永生,当做人生最重要、最严肃与最紧迫的事。然而却少有人能够持守此单纯正确的动机。寻求上帝的动机错误,实际上就不是寻求上帝!这就是说一个人寻求上帝的动机正确与否,是他得救前提。可如此重要、基本、原初的问题,却常被我们忽略了。 1、你寻求的是上帝吗 很多人寻求上帝只是为得着今世一切的利益,如健康、能力、尊贵、钱权等。那他实际所寻求的就不是上帝,而是【今世利益】。有人作见证说信了耶稣以后,病得医治、车祸未伤、事业成功、多子多孙、全家顺利并为得着以上的好处而喜乐满足。请问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有人信主后,更多患难与不顺利,或反而病更加重了的等等。请问上述今世好处,会不会临到反对上帝的人身上?如果有人信主后非但未得反而失去今世利益,是否上帝就不可信?我相信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中,今世的好处是上帝的普遍恩典,因
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他也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见:太5:45,路6:35)基督徒当感谢上帝赐的普遍恩典,并把荣耀归于上帝。更当知道上帝所赐的无限宝贵的特殊恩典,即在基督里永远的赦罪与永生,却不会临到基督徒之外的人。 主耶稣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太6:21)人的罪性总会使他把一切今世利益当做财宝,而轻看他真正需要的救主耶稣基督。忘记了惟在耶稣基督里才有赦罪和永生并真平安满足。人人都会在外在环境平安稳妥时喜乐,然而只有到了危难和生死攸关的时刻,才会显出一个人信仰是否真实正确。这就是说,真正见证上帝,使上帝得名的荣耀,并不是无病无灾时,反而是在患难危险时。例如:两个年轻人都得了绝症将要死去,一个终日哀号、绝望、恐惧,极其痛苦。而另一个虽然肉体也承受着一样的病痛,但他却与前者恰恰相反,非常的平安、稳妥、且满心盼望与喜乐。因他是一个确信自己已得着赦罪与永生的基督徒,他的表现强有力的见证,是上帝与他同在,并赐给他得胜死亡的力量。 人的罪性总使人把自己的平安与幸福,愚蠢的建立在易变、暂时、且必要永远失去的今世利益之上。却不知人越是追求
与抓住今世利益,便会越因此落入互相争竟、伤害、诡诈等罪恶与苦痛。反更会失去与远离,他所看为自己平安幸福基石的今世利益。我们当以在基督里面的赦罪和永生当做我们的财宝,当以主耶稣为我们最为看重且一生追求的至宝!因他是永不改变的上帝,他赐你的爱、生命、平安、幸福都是永远的,不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帝,但真正的上帝只有一位。你心中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就是你的上帝。请问你的上帝是这位创造掌管万有的独一上帝吗?如果不是,那请你现在就悔改在上帝面前,因这实在是你最重要紧迫的事!如果你的财宝在地上,那你寻求的动机就偏了,你的上帝就不是上帝。那你就太危险了,因你正在走向地狱! 这样看来寻求上帝,就是为要单单得着赦罪与永生。这才是正确的动机与目的,也就是真正寻求上帝。因这正是上帝应许赐给一切信主耶稣之人最大最终的应许。(见:约3:16)透过《圣经》我们知道,人生首要目的就是要荣耀上帝,并以他为乐。然而如果没了赦罪与永生,人还是在上帝永远忿怒与审判之下。所以荣耀上帝的首要目的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真正的幸福、平安、盼望与喜乐,都是以得着在基督里的赦罪与永生为前提的
。 上帝赐给人类《圣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要我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见:约11:42,20:31)是的,上帝赐给人很多的应许,但却都服在最大的应许之下,也最终归于这最大的应许——永生。上帝在基督徒身上,不单藉着《圣经》启示,也藉着他赐予人的普遍恩典,与他们在生活中的各样经历,达到此目的。人的有限与败坏总使人不能看见自己的真实光景。上帝就藉着《圣经》启示与我们生活中的各样经历,给我们显明出来。如藉病痛患难使人看见自己全然软弱、悲惨与败坏,或使人奇妙的绝症得愈,急难得脱,使之看见上帝的大能与掌管一切。最终使基督徒寻求认识上帝,并信《圣经》与耶稣基督。这就是经上说的:““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上帝更藉着我们在各样事情中有无敬畏顺服上帝,使我们看见自己的信仰是否真实。就如上帝要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献为燔祭,不是要知道他是否顺服敬畏上帝,因上帝是全知的。而是为要使他看见并知道自己对上帝的信心、敬畏与顺服。也就是说,要他更确知自己对上帝信仰是真的,并因此经历信心更加坚固。从而更多的上帝的祝福、力
量与安慰。同样主耶稣不但藉着彼得三次跌倒不认主,使彼得看见自己全然败坏软弱的真实。也藉着三次问彼得是否爱主,使他看见上帝赐他的真信并爱主的心。 人性的罪恶败坏却常把上帝的普遍恩典(如重病得医、急难得脱等)当做了目的来寻求,却忽略了这不过只是上帝使人看见自己真实光景,并归向主耶稣的途径或方法。所以很多神学(对上帝的认识)落入混乱、肤浅、繁杂也就不足为奇了。没有寻求上帝,怎会认识上帝?上帝说:“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赛51:12)是要我们确知一件事,那就是人的真安慰绝对从物质世界得不到,而惟独在上帝那里。纵然绝症得愈、万事顺利、得享长寿,却没有因真信耶稣基督,得着上帝赐的赦罪与永生,依然都是枉然。因病好了还会再病,万事顺利、长命百岁,终究还是面对死亡,还是归入地狱永远极重的痛苦!这样人生无论多少爱与恨、喜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都将归于虚空,都将毫无意义。惟有在耶稣基督里面,上帝一次性的,永远的解决了罪恶与死亡,这人类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人的安慰满足唯独由此而来,人生的一切苦难与经历的意义与价值也在于此。所以当把自己的心和眼,不再定锁于重担、患难和环境中。而是转向那唯一能安慰我们
的上帝。不再以地上的好处,而是以得着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 2、每个真寻求上帝的人,所求的都不是今世利益 感谢上帝!一直以来我都在找寻,我到底为什么活着?应当怎样活着?什么是我应走的道路?我如此迫切的找寻,是因着噩梦醒来后的心无所依;是因着看到生命的匆促与死的无可避免,以及人的罪恶、虚空与痛苦;是因自己软弱的根本无力面对人生,却又那么惧怕死亡的来临。然而刚硬败坏的我却曾一度故意忽略自己内心的痛苦。转而立定心志一生竭力逃脱贫穷去追逐金钱。然而我却蒙上帝的恩典,使我天天面对死亡达多年,由此刻骨铭心的亲历了死亡真实。我都要死了!要钱还有什么用?死亡威胁更使我落入了极重的心灵恐惧,其痛苦胜于生不如死。 当人心中有真正可交托依靠的时,就可以承受极重的患难甚至死亡。而当人没有可依靠和盼望的时,一颗极轻的稻草就足以把他压垮。人为什么会害怕、忧愁、痛苦呢?是因为人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何等的软弱,是那么容易就会受伤甚至逝去。更因为在物质世界我们,根本找不到可以真正交托和靠赖的!难道不是吗?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害怕?因为人出于尘土,仍必归于尘土,怎样空空的来,也必怎样空空的去。我的心哪,你为什
么哀愁?因为人心中有永生,却活在一个转瞬即逝的物质世界。我的心哪,你为什么痛苦?因为心无所依,知道自己是当受地狱永刑的罪人。 感谢上帝!他使我经历了死亡的真实,今天仍然幸运的存留于世。亲历死亡真实的我,终于知道,我比自己认为的要软弱的多!原来对死亡痛苦的恐惧,要比死亡本身可怕的多。我想选择死亡,却不是因我肉体所受的伤害,而是长时间对死亡恐惧的重担使我实在无力承受。我因怕死才不得不承受死亡恐惧的重担,又因无力承受这重担而巴不得立刻死亡,可是我又不能死,因为有比肉体死亡更可怕的事情在前方。我从[约翰.本仁]笔下的那个承受了诸多灾难,被重担压的失掉生活指望,又不愿去死的天路客身上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人生既有诸多苦难,为什么又不愿意死呢?因为我怕我背上的重担会使我坠入比坟墓更深之处,掉进地狱里。可是我连至轻的皮肉之苦都受不了,哪能经得住死后审判和地狱的永刑呢?原来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肉体死亡后的结局。 记得那一刻我流泪了,为着自己的罪恶与痛苦,更因着上帝使我回到了他的面前。我第一次真诚的向上帝祈求:“上帝啊,求你是我在生命消逝时,非但没有恐惧和心灵痛苦,反大有喜乐,大有平安。”
我曾立定心志逃离贫穷追逐金钱,而今我再次立志一生逃离与得胜死亡。因死亡是人真正惧怕且无可避免的。原来我内心真正惧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死亡,是地狱。于是我开始竭尽全力的追求得着耶稣基督,因惟有他能赦免我一切罪,赐我永生,从而使我逃离与胜过死亡。继而使我在生命消逝时,非但没有恐惧和心灵痛苦,反大有喜乐、平安与盼望。因主耶稣已使本令人绝望哀号的死亡,变成通向永生,得享永远喜乐、幸福、圣洁的大门。简而言之,我信耶稣基督就是为了赦罪与永生。这也正是我认识真理,认识上帝的基础、出发点与动力。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同样是坐在死荫之地,承受极重苦难,却又满有喜乐、平安和盼望呢?为什么那曾经被一颗稻草就可以压垮的人,现在却可以承受万斤重担呢?这都是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真正可完全交托信靠的,就是造天造地的耶和华上帝!!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喜乐?因为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因为我因信靠耶稣基督,而罪得赦免。我的心哪,你为什么满了平安?因为那爱我,甚至为我舍命的主耶稣,时时刻刻与我同在,他爱顾我,怀抱我。而他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的心哪,你为什么充满
了盼望?因为不久我就要和无限爱我的主耶稣,在完全圣洁美好的天国永远同住 3、你要保守己心,胜于保守一切 上帝使我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他使我拥有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身份‘基督徒’。使我开始了逃离死亡恐惧,竭力追求得着耶稣基督的生命历程。可慢慢的我看见自己的败坏刚硬。因我如此的确知自己的真需惟有耶稣基督,却又那么容易的偏离,转而注目于一切今生暂时的事物,即如地位、能力、钱权、情欲等类。哦,人性竟如此的黑暗愚蠢与罪恶败坏!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人落在这样的光景中竟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是在追求耶稣基督,在侍奉上帝。然而这正还是这时代的光景。上帝慈爱宝贵的话语在我耳边不断地响起:“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上帝要我们保守怎样的心呢?就是一颗从始至终真心寻求上帝的心,即以基督里的赦罪与永生,为自己最大满足盼望的心。 我们应当常常自问:我的心哪,你到底想要什么?一个人对自己真需的认识与持守,惟独从敬畏认识上帝而来。而人认识上帝又只能从上帝启示的《圣经》而来。首先《圣经》启示:上帝是万有的创造与护理者,人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万有不能
离开上帝护理保守一刻而存留。这就是人活着的每一刻完全都在上帝手中,都是他的恩典,生命或长或短也都在他所定的时间里。没有人能够留住和掌管生命,也没有人可确定明日自己能活着。第二、人人都要死,都要进入永恒,都要面对上帝完全公义的审判。而每个人在上帝眼里都是罪人,都应受地狱永刑。而且人都死在罪中,根本不能自救,更不能够以善行来换取上帝的赦免与拯救。这就是说人是全然黑暗与绝望的。第三、然而上帝居然要定意拯救全然绝望的世人,甚至把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给了他们。 人的生命完全在上帝手中,没有人可确定明天自己一定还活着。然而人只有在他活着时才有机会因信主耶稣得救,否则他将万劫不复!归入身体灵魂都受痛苦到极处,且是永永远远的地狱。所以一个人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在他生命气息还存留时,得着上帝在耶稣基督里面所赐的赦罪和永生。这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主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太8:22)你有没有第一时间的追求、仰望、敬拜耶稣基督呢?你有没有得着在基督里面得救的确信呢?有没有常常省查自己到底有否真信?假如以上问题你稍有疑惑,就请当竭尽全力追求得着耶稣基督,而不停歇一刻。否则
,对《圣经》真理的知晓,非但不会使你有任何喜乐平安,反会使你因看见上帝公义的忿怒与人的败坏悲惨而更加恐惧战兢。让我再说,人必要归入地狱,完全绝望,且根本无力自救。除非你得着上帝在基督里的赦罪才能逃脱上帝的忿怒(审判)。所以除非你真正得着在基督里得救的确信,确知自己的罪已得赦,是属上帝的儿女。否则你的心灵就不能得享平安、喜乐与安息。你也就无力去担当与胜过患难、病痛与死亡。 上帝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按人的本性人们都愿意到宴乐的家去,却不愿往遭丧的人家去。每个人都知道有一日要面对死亡,可他们实际生活的却好像自己可以永远活着一样。可死亡却在人想不到时悄然而至,把人推向永远的哀哭切齿、黑暗与绝望。当你看见那些濒死者,因在良心里隐隐望见地狱的审判,而极力的不想死去,却无力留住生命时的极度恐惧、无助、哀号。你就知晓自己不知何时,也会如眼前的他们一样去面对和经历死亡。所以上帝要我们在遭丧之家思想生命的匆促与软弱。思想有一日死亡临到自己时,怎样才能不至落入这样可怕无比的悲惨光景中。这样我们才会把死亡这事放在心上,才会去认真
面对与思想人生最重要的现实——死亡。 有很多人说基督徒是一群活在幻想与自我安慰中的弱者,是逃避现实者。实际上却恰恰相反。上帝开恩使基督徒真正认识到,人生在世必遇困苦患难。如同有火燃烧,就会有火星。正如圣经所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而人又是那么无力与软弱,是那么难以承受和担当。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最终都要必遇,且无一人能够担当的患难‘死亡’。既然上述一切是人必遇,必须面对,且是无人能够承受担当的。那为什么不乘着患难与死亡还未来到时,就早些面对,早些胜过呢?基督徒就是一群积极主动面对上述根本问题的人。 上帝开恩使他们知道,上帝是惟一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赐他们永生的主。于是催使他们去竭力追求上帝在基督里面,所预备的赦罪与永生。因有了赦罪与永生,便胜过了人生最大的患难‘死亡’,继而也就可以得胜一切的患难疾病。既然除上帝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使你担当患难死亡的力量。为什么不早些回到上帝面前呢?为什么你说基督徒是逃避现实者,却不知逃避现实的恰恰是你自己呢?亲爱的,请你现实一些,现在就回到基督面前,竭尽全力的追求信靠与认识上帝,因惟有上帝在基督里赐的赦罪与永生,才能使你
在这一切事情未来以前就先得胜了。 上帝叫人因这看见上帝完全的公义圣洁和人的罪恶、绝望与悲惨,而生出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懊悔。如此他便会迫切渴慕上帝赦罪的恩典。从而开始寻求仰望上帝。上帝正是藉此来挑旺催促人信心的成长,并对《圣经》真理,对上帝的更进深的认识。一个人信心的成长与坚固,是他确知自己得救,而得平安的必经之路。这样看来一个人对上帝与真理的认识,并不是好奇心与理性思辨的结果,而是上帝使他在追求得救确信的过程中,随之获得的。可见在上帝面前保守己心是何等重要。 这一点在其他层面也是如此。比如,那些在科学、哲学、艺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或世界性影响力的人物,都不是以追求地位、尊荣、钱权等目的而达成的。他们都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并以单纯的存心去追求发现,上帝彰显在受造界中的真理与美善才达成的。可当人以达到地位、金钱、权力、尊荣等目的去追求知识。就是说,他所从事的领域本身并不是他所热爱与追求的,甚至工作或研究成果也不是他们的目地。他们的工作与研究,不过是他们获得上述属世目地的途径或手段。那么他将难有重大发现与突破。因为他们寻求的动机与目的是错误与偏离的。这也正是那些只活在当下,不思
永恒与来世之人群中,不能产生伟大科学与艺术家的根本原因。这就如以今世利益为目的的恋爱或交友,不能得享与明白真正甘美的爱情友情一样。同样,当人把上帝当作达到他们所寻求,属世利益(私欲)满足的途径和方法时。是不会真的认识上帝和明白真理的,因上帝就是真理的本体,因他们和不信上帝者一样,寻求的都不是上帝。 我们回望教会历史回到《圣经》时,便会发现历代众圣徒如:保罗、奥古斯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他们都是在上帝面前存单纯存心,单单寻求和仰望上帝的人。就如保罗所说:“我也将万事都当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见:腓3:8-9)上帝使他们看见自己的罪恶与因此引致的悲惨绝望,催使他们真的寻求仰望主耶稣基督。所以他们寻求上帝最根本的目的与动机,就是与上帝和好,逃脱上帝将来的忿怒。继而得着临终时的安慰与满足。 奥古斯丁曾是个拥有非凡才华,却又**败坏的人。一方面他为自己超人的才华自豪,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污秽**,羞愧痛苦不已。他常常思想,为什么如此有能力的他,却在自己的罪面前这样的无力软弱。上帝正是藉着他在罪恶中的挣扎与软弱,使他开始寻求
真理,最终认识到惟独耶稣基督,才能拯救他脱离罪与死。改教运动的先驱马丁.路德,给后人留下的是为罪得赦免,而苦苦挣扎的印象。可上帝正是藉此使他看见《圣经》中“因信称义”的宝贵真理。继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教运动,把基督信仰重又带回《圣经》。 巴文克写道:“对慈运理与加尔文来说,他们宗教改革的工作在路德停止的地方再度恢复起来。他们改革的重点【也象路德】一样,并非是凭藉着理性上的辩论,乃是凭着【罪恶与和好】的经历。这个经历乃是他们的出发点,但却不是他们的终结点。可是他们却进一步地深入,且回顾以往。在上帝恩典的背后,看到了罪孽得赦,有上帝的主权在其间,且在上帝荣美与完全中,看到他无限与可敬拜的属性。他们看到上帝在救赎的工作上有主权,那么不论在什么事上上帝都有主权——在创造之工以及再造(指使人重生)上。如果上帝成为人心中的王,那么他就在人的头脑中,人的手上、家庭、办公室、田野、政府与社会中、艺术与科学中为王。人怎么能得救,这问题还不够,必须要追溯另一个更高、更深并包罗万象的问题:即上帝如何得到他当得的荣耀?因此,对慈运理,特别是对加尔文来说,当他们在基督十字架宝血中得到平安的时候,宗教改革的
行动仅仅是一起步而已。” 华菲德说:“路德主义是在信心里找到平安,这平安是由负罪之人寻求与神和好的痛苦中得到的,但就停止了。特别为由信心所得到的祝福而快乐,但未追问这信心是从何而来。除了得称为义的平安以外,则毫无所知。加尔文主义也和路德主义一样热心,问这大问题:【我当作什么才可以得救?】所回答的正如路德主义一样,但并未停止在那里。接着追问更深一层的问题:‘我得称为义的那信心是从何而来?’这深远的回答,使整个的心灵充满了赞美:惟独从神的白白恩典而来,为要叫祂恩典的荣耀得著称赞。” 上帝藉着他们对罪得赦免的渴望与追求,与真心寻求上帝的单纯动机与存心。把他们带回《圣经》。使他们认识到《圣经》完全是上帝真确无谬的启示。因此惟独《圣经》才是最高与最终的依据与权威。改教运动需要一强固的出发点。一可靠的标准,与一积极的原则。改教运动在上帝话语中找到了这些原则。因上帝的话是绝对值得接受的!因此巴文克又写道:“宗教改革所以得到此积极的原则,并非凭藉科学的调查与反应,乃是凭着被罪**之内心的经历,最后在神白白的恩典中得到复和与赦免。宗教改革并非一哲学或科学的运动。在性格上来说,它乃是宗教的与道
德的运动。正如时常在分门结党、离异上所发生的事件看来,有许多人是出于不纯洁、无知的动机而委身于宗教改革的运动,但那些从内心中从事宗教改革的人,乃是【那些在罗马教重轭之下劳苦担重担而叹息的人,以及那些在救主脚前为自己找到安息的人】。”(——引自巴文克著:<基督教神学>,华菲德著<神学家加尔文与今日的加尔文主义>) 以上给我们带来一个深切的思考,基督教会历史上那些圣徒对上帝的认识,或说神学体系的建立健全,其基础与核心动力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单单理性的思辨与神学的学习,不能使人认识上帝?首先,上帝使这些圣徒们看见死亡问题的终极性与极端严重性。人人都犯了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死是人类最大的,最终的且必要面对的仇敌。今生的一切无论安逸还是苦难,都是暂时的。而死后人将面对最终也是永恒的结局,或在天堂永远幸福喜乐,或在地狱永远痛哭哀号。当你感到死亡迫近,却还不确定,自己是否得救,是否会进入天堂,那你将会怎样的恐惧战惊呢?你将会落入难以形容的软弱与痛苦!没有得蒙上帝的拯救,意味着今生所作的一切,及所有理想、追求、努力都是徒然与虚空;意味着一切智慧、荣华、赞誉的幻灭;意味着万劫
不复,永远无止境痛苦的开始。 第二、上帝又开恩使他们看见自身的全然败坏与软弱。原来他们的里面往往是比众人更加软弱与罪恶的。原来他们更多恐惧忧虑,比众人更悖逆,更难以相信上帝。第三、上帝藉着以上认识,使他们看见自己若不在基督里,若有一日弃绝了上帝,那结局将是何等的悲惨与可怕!因自己即蒙了上帝如此大的恩典,就必会临到上帝更重的公义刑罚。也就是说,本来就比众人更软弱无力的他们,却要面对更重,更痛苦的永刑。 上帝就藉以上使他们从心底生出,无论如何也要跟随上帝,无论如何也要竭尽全力的追求得着耶稣基督的最大动力与意志。因他们比众人更软弱、更无力担当上帝永远的忿怒。上帝藉着病痛与忧患,使他们不断思考面对罪恶与死亡问题,看见自己全然的败坏、无力与软弱;又藉着他们的悖逆不信,使他们看见由此所致,无限悲惨痛苦的结局。继而发现除上帝以外,世上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拯救、安慰他们的。这便激励催促他们一生,一刻不停的追求在基督里确实的信心,并由此得着安慰满足。不仅如此,上帝也正是这样使他们逐渐建立坚固,对上帝与真理的认识,继而成长为上帝的仆人。得以有机会把上帝施予他们的恩典分享给其他人。 上帝奇妙的
使他们的罪恶软弱,反成为寻求上帝的最大动力。因他们越软弱,越寻求上帝;愈看见自己的败坏,就会越依靠、祈求与仰望上帝的救恩。正如保罗所说:“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9-10)所以当他们在基督救赎的恩典中得平安的时候,他们便软弱变刚强,便靠主基督胜过了自身的罪恶。这样便把一切荣耀归于了上帝! 我感谢上帝,因当我仔细观察周围的基督徒和教会历史人物时,发现自己与他们的信仰历程是一致的。“主啊,我连至轻的打针吃药的小痛都承受不了,又怎能担得了地狱的刑罚?!”于是我便更加清楚地确知:认识上帝的基础与核心动力,是因着对上帝完全公义与自身全然败坏的深知,而生发的一心追求在基督里赦罪与永生的单纯动机。原来对上帝信心和认识的成长进深,是单单通过神学学习和理性思辨所不能达到,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会越学神学越反对上帝,不信上帝,不懂真理。注意:我绝不是否定神学,而是说在上帝面前保守己心,单单寻求仰望上帝,追求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才是信靠认识上帝的出发点。这就
是说,如果人偏离了寻求上帝的单纯存心,一切都将是徒然,而且会倒塌的很大。 4、寻求上帝之心,是上帝赐的 整个人类社会与历史,都显明所有人都试图寻求上帝。无论是人类学还是社会学的研究都表明:世界上没有无上帝观念的种族和人民,宗教性存在于每个人,无论人如何看待理解上帝(神),人心中对上帝的需要却是不可消灭的!一位历史学家说道:“各个时代中所有国家的人,都坚信上帝的存在,这一信念对他们来说,似乎已不可能在感性或理性上,加以辩驳”。事实上,人类与生具来的宗教性,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性!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刚硬与罪恶,还是被外力强加的教育和压制都不能使之消灭。正如加尔文所言:上帝把宗教的种子放在了每个人的里面。然而人的罪性却使得无一人按正途寻求和敬拜上帝。又如巴文克所言:人们却不按正当方法,也不在正当地方寻求他,他们是在下面求,而上帝却是高高在上。他们是在地上寻求,但上帝却是在天上。他们是远远的寻求,而上帝却近在咫尺。他们在金钱、产业、名誉、权势、情欲上寻求上帝,而上帝却是在高处、圣洁之处才被寻见,他与忧伤懊悔的心同居。他们想要寻求上帝,同时他们也逃避上帝,对于上帝的道路毫无兴趣。
首先,人的罪性使人看不见自己的真需,虽然他们在心里知道物质世界的暂时与虚空,但却依然刚硬无知的以为,可在今生暂时的事物中找到满足。所以他们寻求上帝的动机就是要得到这些暂时‘好处’。那么他们的上帝便是这些‘好处’,而上帝不过是他们寻求目标的途径和工具罢了。你不可就此推论说,‘基督徒的上帝也不是上帝,而是赦罪永生。’因基督徒追求最终目的是与上帝的和好,即恢复未堕落前的关系。而赦罪与永生便是与上帝和好的前提。第二、人们都无知的以为靠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救自己。实际上整个人类都在试图通过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钱权、地位及个人努力、行为、恪守宗教律例等等各样方法与途径,想要拯救自己,即解决自身罪、苦难与死亡的根本问题。那么他们的上帝便是他们的行为与能力。因为:【人心中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就是他的上帝。人所靠赖得拯救的,就是他的上帝,就是他的救主。】然而《圣经》早已清楚又雷霆万钧宣告:惟独耶和华是上帝,惟独耶稣基督是救主! 请问,有多少人的上帝真是这位创造天地,掌管万有的上帝呢?其实在人的罪恶本性里面,他们都以一
切物质利益为最看重与渴慕的,以自己行为与能力为得救的方法与阶梯,也就是说这些才是他们所寻求与敬拜的上帝。总之,人有很多上帝,很多救主然而人心中的上帝或救主,都不是这位创造天地的独一上帝,都不是耶稣基督。所以《圣经》的话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3:10-12) 寻求上帝的前提是看见自己的真需与对自身的绝望。人若不看见自己的真需就是在基督里与上帝和好。他就不会真的回到上帝面前。人若不看见自己的全然败坏软弱,及人的一切自救或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彻底失败了,他就不会对自身的绝望。这就是说,人若还未意识到他必要归入地狱的悲惨而对自己绝望,就不会寻求上帝。人是极端败坏刚硬的,只要有任何一条可选择的路,那怕明知是死亡之路,他也不会真心的寻求上帝,他宁可拣选死亡,也不会拣选生命。也就是说,败坏的人性都是爱黑暗与罪恶,恨恶真理与光明的。除非上帝使我们在耶稣基督里重生;除非上帝把那些死亡之路都给我们封死,只赐给我们一条来到耶稣基督这里的路。否则,我们便不会真的把上帝,当作我们的上帝,不会真的认识耶稣
基督是人类惟一的救主。 加尔文写道:“我们的贫乏更显出上帝的无限丰富。尤其是我们因罪而陷入可悲的败坏,使我们不得不仰视上帝,不仅如饥馑之需要饮食,而且因恐惧而学习谦卑。因为人既受诸般愁苦所制,被剥夺了神圣的衣饰,畸形残废暴露无余,每人因深感自己的不幸,而多少得着一些对上帝的认识。我们因感到自己的无知、空虚、贫乏、软弱,邪恶与败坏,于是叫我们察觉而且承认,只有在主里才找得着真实的智慧,坚强的力量,完全的仁慈,与无疵的公义,这样,我们因为自己的不完全,而想念及上帝的完全。直到我们对自己开始不满,我们才能真心仰望上帝。因为有谁不愿意依靠自己呢?当人还不明了自己的真处境,而以自己的禀赋为满足,忘记了或茫然不知自己的不幸之时,有谁不自满自得呢?另一方面,人若不先想念上帝的性格,继而观察自己,即得不着真正的自我认识,这是很明显的。我们因与生俱来的骄傲,总以为自己是公正、无辜、圣洁和聪明的;除非我们因证据确凿而深知自己的不义、邪恶、愚蠢和卑污的话,我们若只注意自己而不注意主,就不能有这种判断,因为惟有上帝是这种判断的准绳。”——<基督教要义> 钟马田说得好:“人里面必须深深意
识到自己的需要。睚鲁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发去见耶稣的。他的女儿病入膏亡,危在旦夕。他匆忙上路,实在刻不容缓。新约让我们看见,所有蒙主祝福的人都是抱着这种态度。他们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你是否要领受祂的祝福?首先你必须面对另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的需要吗?你想到祂、接近祂,是为了什么?你知道自己濒临绝境吗?你意识到你的情况比睚鲁还危急吗?我们多么容易看到肉体和外表的需要,却对更重要的灵魂方面之需求视而不见。对睚鲁的女儿来说,那仅仅是身体的死亡。但灵魂若永远灭亡又怎么办?睚鲁深知情况的险恶和紧急。他知道死亡的阴影正逐渐迫近他的女儿。你知道你也处于相同的景况吗?你是否已预备妥当?因为我们在死亡之后必须面对审判。”——<新约福音讲章> 《圣经》一面说没有寻求上帝的,连一个都没有。一面上帝又在《圣经》里应许:如果真心寻求上帝的,就必寻得见。(申4:29,耶29:13,太7:7-8)这便显明:一个人真正寻求上帝的心,是上帝赐的。因为按人罪恶的本性,不会有一人寻求上帝。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3:3)而重生完全是上帝的工作。我们死在了罪中,是上帝使我们重生(活过
来)(见:弗2:1,5)罪使人断绝了与上帝美好的关系,并由此失去了看见自己真需,并寻求与认识上帝的能力。就是说上帝若不使人重生,人就不能认识《圣经》真理,不能认识上帝,更不会寻求上帝。 请问:你看见由自己必要归入地狱且无力自救的悲惨了吗?有没有因此由心生出那‘积极的绝望’?你看见并深知自己的真需,就是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的赦罪与永生吗?你确信耶稣基督是惟一能够拯救你的主吗?请问:你有没有第一时间的转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并切切的祈求他的赦罪之恩呢?你有没有努力去追求,信靠认识上帝的意志与行动,就如祷告、听道、读圣经,靠主耶稣基督逃避胜过罪恶,并由此有了敬虔圣洁的生活呢?再请问:你以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的赦罪与永生,为最大满足与盼望吗?你心中的最看重、最高举、最渴慕、最所牵所系者,是不是上帝呢?你所靠赖得拯救的惟一救主,是不是主耶稣基督呢?如果心中上述答案是都肯定的,你才会(才是)真的寻求上帝。最后请问:你有一颗真寻求上帝的心吗?如果有,你当俯地感谢并把荣耀都归给上帝。因这样一颗心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你当受安慰,因这是上帝拣选你的最重要标记,而上帝既拣选了你,他就不会后悔,必保守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