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八章、爱是永不止息

心归何处 by 风之色彩

第八章、爱是永不止息

引言:有人说:“本来以为自己知道时间是什么,可当人一问时才发现我原来不知道时间是什么。”同样本来我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爱,可当人一问时,才发现我原来不知道爱是什么。我只能说,付出、牺牲、怜悯等等是爱的表现,是处处可见的。如人间的母爱和亲情友情。动物界的哺育幼子、互助、团结。我想问,这处处可见的爱之源头在哪里呢?其实没有任何活物可以独立自存,都需要依靠与供养才能存留。谁使地球有序运转?谁使太阳发光发热?谁是动植物成长?谁赐下空气和雨水?又是谁创造与护理万有?上帝就是一切恩典的总源头,我们从上帝厚赐百物的恩典中,看见他完全、无限、满溢、圣洁、不能测度的大爱。世上最伟大的爱,不过是上帝之爱的微小反映。而上帝才是爱的本体和源头。为什么人人都在追求那完全的爱?因人有着上帝的形象样式,而上帝就是爱!所以人唯有回到上帝里面,才能找到那完全永恒的真爱。然而可悲的是,堕落的人类一方面渴望真爱,一方面有找错了爱的对象,落入虚空、痛苦与黑暗。

1、上帝藉着人心对爱的渴望催使人寻求他

爱是人类内心极深处的渴望,人渴望被爱,也迫切地寻求爱的对象。假如人一生仅仅得着领受他人的爱,却没有一个他投入爱的对象。也将是一件悲惨的事。人人都渴望真挚、稳固、美好的感情,而爱必须是背后的基础。当人些微得享真爱时,便会觉得幸福,渴望永不止息。可当人不得不面对物质世界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爱,自己也终必失去一切爱时。虚空与忧伤便会油然而生。有人说:人人都在追求永恒的爱,可为什么爱的对象却是暂时与可变的呢?而如果永恒之爱根本不存在,那为什么永恒之爱却是人心最深的渴望呢?事实上,人在得着永恒之爱前,心是不会满足与安息的。

奥古斯丁说的好:人心还没有拳头大,可全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都不能填满。因物质世界都是暂时的,不能满足人心对永生及永恒之爱的渴求。每个人(包括最恶之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柔软之处。当人在生活、艺术、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经历或看见,美好纯洁的感情时,往往便会触动心弦,即人心的柔软之处,甚至使人感动落泪。虽然因着罪的污染,人心已变得冷漠与自私。但无可否认的是人心中都有一柔软之处。我们为什么常常被一切的美善、真诚、爱所感动呢?这是因人有着上帝的形象样式,可因着堕落人背弃了上帝,远离了这位圣洁、至善与爱的本体和源头。失去了上帝本赋予人的良善圣洁。于是人心便渴望回到原初未曾堕落时的美好。渴望再次进入上帝至圣至善的永恒之爱里。所以人心若不回到上帝那里,他是永远不会安息的。

每个人都渴求一种稳固不变的真爱对象,可全心彻底投入的爱与被爱。这种内在的渴望是如此执着与强烈,超乎了人的想象。我们看到人心多么的盼望投入感情,但可悲的是,世上却并无一个绝对、可靠、不变的爱之对象。于是人就落在了无助的矛盾中,一方面渴望投入全部的爱(感情),一方面又因着发现人性的败坏、易变与不可靠,不敢投入爱与感情,不得不自我保护。然而很多人认为一生中如果没有真诚投入的去爱一场,便是枉费了今生。还有人说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人会因爱之对象的改变与转离,受到极深伤害。可是人心就是那样执着的渴望真爱,使之宁可被伤害也要去寻求。

有人说自己一直打着把小伞,一面遮挡风雨,一面在人海中寻觅那完全可依靠的膀臂。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宽阔的臂膀,于是便丢掉了自己的那把小伞,只身投入了那臂膀。可不久这个她以为可倚靠的膀臂却无情的抛弃了她,使她再次只身面对人群与风雨。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丢弃的那把小伞,却早已无处可寻。那把小伞就是她的自我保护,与不轻易全心投入全部感情的谨慎。为什么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感情投向一个对象又失去的时候,便会绝望痛苦甚至会自杀呢?这是因他把爱的对象当作了生活的目的与意义,成了他心中最高举、渴慕与思想的偶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最看为宝贵、重要、最所牵所系,并甘愿为之付出的事物。除了爱情、友情,还有如钱权、地位、享乐及科学、艺术、哲学等等。总之,每个愿意继续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他所认为盼望和生活的目的与意义。假若一个人彻底失去了生活的目的、意义和盼望,那他即便不自杀,也必如行尸走肉一般了。

谁才是值得我们付出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不变与可靠对象呢?既然我们必失去今生的一切,那生命又何谈意义与价值呢?既然今生一切都是暂时、脆弱、易变与不可靠的,那人又为什么不能接受人生无意义与价值呢?既然如此,人就没有一样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事物。那为什么人们又如此渴望得着那永不止息,永不改变的爱,并那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呢?原来上帝早已把对永恒不变之爱,及生命是有意义与价值的意识与渴望,放置在人心中。目的是要人寻求上帝,并催促吸引他们回到上帝那里。因惟独自有永有的永生上帝,才能够赐人永生。人唯独有了永生才能承载那永不止息的爱。而上帝就是爱、真理、良善的本体与源头!

很久以来我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渴望,就是得享触及心灵的感动和那份能够使我泪流的爱。在这周围人都在追求物质满足的时代,我却梦想着得到浪漫又感性的心灵感动。于是我便执着去寻了。从生活的点滴到大自然,从散文小说到艺术与电影,从世界地理与历史到科学与哲学我找到了吗?是的,在这过程中我是有些感动经历,也看到了很多能感动震撼我心,并开拓眼界的伟大作品。但那种我梦想触及心灵的爱与感动,却依然遥不可及。我一直在找寻渴望着心灵感动,可却有一颗刚硬如石的心。你知道我在影院里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为剧情感动的落泪时在想什么吗?我在想为什么这几乎使所有人都落泪的电影,却仍然不能触动我的心呢?我真是献羡慕他们啊!因为我想流泪都流不出来。渐渐的我感到,将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份爱与感动,因为它不存在于人间,甚至不存在于我的幻想中。

多年以后上帝使我来到他面前,开始读《圣经》和听道。后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听道时,我突然心里满了这种我一直找寻又找不到的心灵感动。心中的柔软之处被深深触动了,第一次因着感动流泪了。从此我便常常为上帝的爱深深震撼与感动,以致我常在日光下人群中热泪盈眶。因我在基督耶稣里面找到了,自己在幻想中都找不到,却又深深渴求的大爱与感动。他是太初与上帝同在的道,是上帝荣耀所发出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万物都是藉着他也是为他造的,他是完全的上帝,又是完全的人

主耶稣啊,你为我一生受尽贫穷、苦难、屈辱,最后甚至替我这个本应灭亡的罪人舍命十架!主啊,没有人可以将你的命夺去,是你甘愿为我们舍得!主啊,我的心又怎能不为你那超越万有,无以言表的大爱,而感动的泪如雨下呢?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信靠你,我说: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也从没有想象到,还有象主耶稣这样完全、至极的大爱!如果这份爱不可信,那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我的心早已为你替我舍命十架的大爱感动的破碎了!不为别的,只为你的这份爱,我也要跟随你到永远!!

2、惟上帝是人当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诗16:4)你心中再看重高举的;你所靠赖得救的;你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所在;你为之生为之死的人生首要目的,就是你的上帝。这样看来大多数,包括很多自称基督徒的人心中的上帝,都不是真的上帝——这位创造掌管万有的独一真神。这样他的愁苦就必加增。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绝对可信靠交托,使人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惟独上帝才是人配得也是应当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因惟独上帝的爱是无限与完全的。这世界的爱无论多么伟大、执著、热烈,也都是有限、暂时、易变、自私甚至伤害人的。其实这世界的爱是不能满足我们心灵的,难道不是吗?你我心中真正渴求的这份爱,只能来自天上,来自上帝那里。因为只有在上帝那里,你我才能找到那永恒不变,永不止息的大爱!

如果我们在上帝之外,找寻那完全爱之对象或生命的首要,便会加增痛苦,必有隐隐的恐惧与担忧。哎呀,我已经把我全部的爱与感情都投向了他(它),有一日要是失去了他(它),我就不能活了!所以人必会因害怕失去而没有平安,也会因心中知道终必失去而愁苦万分。然而人却在知道以上事实的情况下,依然把上帝以外的事物当作上帝,以致失去时落入极度的哀伤绝望。当我看到人在得到爱情、金钱、物质成就时,所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兴奋,我深深体会理解他们的喜乐。我也深切同情痛惜那因着失恋或丧失产业而伤痛自杀的人。今日我终于知道,他们都是因着找错了人生的意义与首要目的,也就是说找错了上帝。

注意:我不是说你不可以去追求爱情,不去努力工作学习。而是说把当上帝当做你的上帝,当做人生意义和首要目的。你在今世一切所行的,便是为着或归于此首要目的。基督徒啊,你应当把自己全部的爱与感情放心的投向上帝。也惟独上帝是值得你投入整个生命去爱的。惟独上帝永不改变、绝对信实,以永远的爱爱你,上帝是爱的本体和源头。他是创造你、保守你,赐你生命气息的,更赐你在基督里的赦罪永生,使你一生与他同行,他必不撇弃你,丢下你,直到永远!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说:上帝啊,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都给了你,把全部的爱都投向了你,如果有一**离开了我怎么办。

3、上帝之爱的力量

a、给我们带来痛苦与伤害的到底是什么?

有限有罪的人类凭着自身的聪明,总是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却看不到问题的实质与根本。在罪恶与苦难面前,总是天真的以为,可以透过法律、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却看不见罪恶与苦难的根本是人类自身里面,有一催使与捆绑人犯罪的罪性,即原罪。于是人类的愚拙就像不顾燃烧的炭火,却只想要透过压制,使壶里的水不滚沸。在追求平安满足时,也愚蠢的以为,只要外在环境好了,疾病患难过去了,就会有平安满足。却看不见因罪恶所致伤害的普遍性、永生在人心中,良心中对上帝审判的感知,及生命与今生一切事物的脆弱匆促。都在使人拥有越多,越多不平安,不满足。却看不见,病好了还会在病,脱离死亡危险也只是暂时。每个人都终必只身面对死亡与上帝的审判。所以疾病得医与危险暂时过去,都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却丝毫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人忽略了人生命的本质是属灵的,也就是说,人是有灵的活人。前面谈到:“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承受外在和肉体痛苦,而人却要承受双重痛苦,即不单承受肉体,更要承受心灵的痛苦。比如;同样病重的动物与人,后者将痛苦的多。因人会忧虑恐惧疾病所致的后果,如失去美容、活动自由、亲人、利益地位、等等。更会害怕疾病所致终极结果——死亡,害怕死亡会使他失去世上所恋慕的一切。而真正使人无法承受与恐惧的是,因着他在良心里面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且必要面对上帝永远刑罚,所致的极度恐惧与痛苦。就是说地狱刑罚尚未临到,仅仅是对地狱的恐惧,就已是极度的痛苦了。正如《圣经》箴言书所说:“身体有病心灵可担当,心灵有病谁可担当呢?”

给我们带来痛苦与伤害的到底是什么?其实不是人们所遭遇的苦难、疾病甚至死亡本身,而是这一切在我们心里所投射的影像。这就是说,苦难与痛苦实际上并不是临到人的环境或事情。而是人如何看待和面对自己所遭遇的,也就是说,人在患难中有无确实稳固的依靠与盼望。所以无论痛苦、恐惧、忧虑、哀伤还是喜乐、平安、幸福、满足,都取决于人心中感受的反映。而这一切的感受本质上都是属灵的,超越物质界的。所以可说世人也是通过物质满足,来达到其属灵感受(如安全感和优越感)的满足。所以人喜乐与痛苦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其外在的环境或所临到的一切。而是人心对这一切的看法与态度。当你心接受与喜爱时,那一切就是轻省与享受。反之就是痛苦与重担。

当年我上中学时非常讨厌学习,于是学业便成为了我的重担痛苦,使我疲惫不堪,甚至连提到,都会非常难受。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成绩也是差极了。然而实际上,我是个非常渴慕寻求真理知识的人,只是极讨厌在学校里的那种学习。于是出校门后我便开始了真正的学习和寻求。而我却丝毫没有在学校里的压力与疲惫,反而是轻松和充满乐趣的。甚至学习成为了我的享受与快乐之源。因为我变得热爱学习和读书。原来走出校门的那一天,才是我真正学习的开始!事实上就在此后短短的几年,我在没有任何老师教授,也好像未付多大代价的情况下,所学到的就远远超越了在学校里的所学。

我惊奇的发现当一个人热爱或喜欢他所从事或面对的,就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工作或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并把在他人眼中视为艰巨和痛苦的事情,视为获得享受、满足和快乐的途径。而当人们持相反的态度时,一切又都会变成他的重担或刑罚。比如两个同是做苦工的人,一个因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觉得非常的享受和有力。一个因不喜欢此工作,便会觉得痛苦与疲乏。同样的两个患绝症将死之人,一个满有喜乐平安,一个哀号绝望,痛苦至极。使他们如此不同的是,前者因有基督里坚固的信仰,而生的永远盼望、安慰、满足而喜乐满怀。我终于明白,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外在的平安稳妥,问题或病痛的拿去与解决。而是内在的根本问题———罪及所致的后果与结局的解决。

所以我在上帝面前祈求,天父啊,求你坚固我在基督里的信心,使我知道你已经赦免了我一切的罪,已赐我永生。使我因信基督而更加认识你上帝,晓得你必与我同在,直到生命结束,直到永远!并认识你完全的慈爱、良善、信实、全知、全能也就因此在一切的患难、疾病甚至在死亡来临时,依然平安喜乐,依然得胜!主啊,除你以外,再无真神,除主基督以外,再无拯救,只有你是创造我保守我存留的上帝,只有你是能够拯救我,赦免我一切罪的主。除你以外,一切都不能安慰我,除你以外,再无我可全然信靠和投向的怀抱。只有你能使我在患难与疾病中越发喜乐满足,只有你能使终极恐惧绝望的死亡,变成进入永生和荣美天国的大门。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能有谁?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的

b、上帝之爱使十字架的道路变得轻省、喜乐与荣耀

当我们热爱某事物时,那我们为其所负的劳苦,便会成享受和喜乐。反之当我们厌恶时,一丁点所负的劳苦都是难以承受的重担。同样的事物却因着人心爱与恶,变成了截然相反的状况。例如,当人心中爱他的亲人时,每一次对亲人的付出与爱顾,便是她的甘愿与幸福,甚至是盼望与期待。这样他便不会觉得重担与负累,反会觉得轻省愉快。反之,哪怕是一点点对亲人的付出,都会成为他的重担与痛苦,以致为他所尽量逃避。我确实的看见,人心中对事物的爱与恶,可使完全相同的境遇,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或果效。

同样,人因不信而不认识上帝,不承认上帝对人无限的爱。又怎会真爱上帝?而人心中若无爱上帝之心,又谈何爱上帝及遵行上帝的道?如此遵行上帝的道,不但会成为人最大的重担与痛苦,而且更因着遵行上帝的的道,为人罪恶的本性所深深恨恶,而一丁点都不能遵行。反之,当人因上帝所赐之真信,使他透过《圣经》,尤其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而认识并经历上帝的无限与完全的爱时,他才会真的爱上帝。这样由爱上帝之心而出的,爱上帝的行动与付上,便不再是重担与痛苦。更会因着确知自己的罪已得赦,已得永生,所生的永恒盼望,而得着胜过一切苦难,得胜死亡的力量!上帝即这样爱我,我当怎样爱上帝?主耶稣为拯救我,为我舍命十架,我就当一生为主而活,走舍己背十架的道路。惟独上帝赦我一切罪,赐我永生。那荣耀上帝,并一生与他同行,便是我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如此所有不信基督者,都根本不能遵行的和无力担当的重担,今日因信主耶稣,都成为轻省喜乐。更是我的荣耀与满足!因上帝已使我在基督里重生,赐我新心新灵。使我这本来恨恶上帝的心,变**上帝之心;逃避上帝之的心,变作渴望遵行上帝之道的心

上帝之爱,会使我们在遭遇逼迫毁谤时,能够仍耐得住。因知道为主受苦,是蒙主喜悦和有永恒意义的,也会在天上蒙主更大的赏赐。上帝之爱,会使看来艰难沉重的事奉劳苦,变得喜乐与轻省。因这正是基督徒生命意义与目的所在。上帝之爱,会使我们更渴慕上帝,以致更认识与信靠他。当世人热爱关注某事物时,就必会对其有更多认识与了解。同样当我们真的渴慕与爱上帝时,上帝也必使我们更多认识他。更多得享主恩的甘甜和美善。上帝之爱,使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黑暗、危险,甚至濒临死亡,任何时候,一想到主与自己同在,就甘甜无比,就满得安慰满足

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8-30)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重担,而罪是人类一切重担痛苦的总根源。罪使人远离了上帝这至善与平安的源头,一生劳苦愁烦,活在追求肉体私欲满足的罪恶之中,活在对死亡与上帝审判的恐惧之下,以致还不如动物!而今日凡真的听从主耶稣这伟大邀请的人,都会告诉你,主耶稣已经担当了他一切的重担。十字架本是最可怕的刑具和羞辱,然而因着耶稣基督舍命十字架,所成就的宝贵救赎,成为所有基督徒的荣耀与盼望的标记。因着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们出死入生,罪担得脱,得享安息。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第八章、爱是永不止息 引言:有人说:“本来以为自己知道时间是什么,可当人一问时才发现我原来不知道时间是什么。”同样本来我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爱,可当人一问时,才发现我原来不知道爱是什么。我只能说,付出、牺牲、怜悯等等是爱的表现,是处处可见的。如人间的母爱和亲情友情。动物界的哺育幼子、互助、团结。我想问,这处处可见的爱之源头在哪里呢?其实没有任何活物可以独立自存,都需要依靠与供养才能存留。谁使地球有序运转?谁使太阳发光发热?谁是动植物成长?谁赐下空气和雨水?又是谁创造与护理万有?上帝就是一切恩典的总源头,我们从上帝厚赐百物的恩典中,看见他完全、无限、满溢、圣洁、不能测度的大爱。世上最伟大的爱,不过是上帝之爱的微小反映。而上帝才是爱的本体和源头。为什么人人都在追求那完全的爱?因人有着上帝的形象样式,而上帝就是爱!所以人唯有回到上帝里面,才能找到那完全永恒的真爱。然而可悲的是,堕落的人类一方面渴望真爱,一方面有找错了爱的对象,落入虚空、痛苦与黑暗。 1、上帝藉着人心对爱的渴望催使人寻求他 爱是人类内心极深处的渴望,人渴望被爱,也迫切地寻求爱的对象。假如人一生仅仅得着领受他人的
爱,却没有一个他投入爱的对象。也将是一件悲惨的事。人人都渴望真挚、稳固、美好的感情,而爱必须是背后的基础。当人些微得享真爱时,便会觉得幸福,渴望永不止息。可当人不得不面对物质世界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爱,自己也终必失去一切爱时。虚空与忧伤便会油然而生。有人说:人人都在追求永恒的爱,可为什么爱的对象却是暂时与可变的呢?而如果永恒之爱根本不存在,那为什么永恒之爱却是人心最深的渴望呢?事实上,人在得着永恒之爱前,心是不会满足与安息的。 奥古斯丁说的好:人心还没有拳头大,可全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都不能填满。因物质世界都是暂时的,不能满足人心对永生及永恒之爱的渴求。每个人(包括最恶之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柔软之处。当人在生活、艺术、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经历或看见,美好纯洁的感情时,往往便会触动心弦,即人心的柔软之处,甚至使人感动落泪。虽然因着罪的污染,人心已变得冷漠与自私。但无可否认的是人心中都有一柔软之处。我们为什么常常被一切的美善、真诚、爱所感动呢?这是因人有着上帝的形象样式,可因着堕落人背弃了上帝,远离了这位圣洁、至善与爱的本体和源头。失去了上帝本赋予人的良善圣洁。于是人心便渴望回到原初未曾堕
落时的美好。渴望再次进入上帝至圣至善的永恒之爱里。所以人心若不回到上帝那里,他是永远不会安息的。 每个人都渴求一种稳固不变的真爱对象,可全心彻底投入的爱与被爱。这种内在的渴望是如此执着与强烈,超乎了人的想象。我们看到人心多么的盼望投入感情,但可悲的是,世上却并无一个绝对、可靠、不变的爱之对象。于是人就落在了无助的矛盾中,一方面渴望投入全部的爱(感情),一方面又因着发现人性的败坏、易变与不可靠,不敢投入爱与感情,不得不自我保护。然而很多人认为一生中如果没有真诚投入的去爱一场,便是枉费了今生。还有人说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人会因爱之对象的改变与转离,受到极深伤害。可是人心就是那样执着的渴望真爱,使之宁可被伤害也要去寻求。 有人说自己一直打着把小伞,一面遮挡风雨,一面在人海中寻觅那完全可依靠的膀臂。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宽阔的臂膀,于是便丢掉了自己的那把小伞,只身投入了那臂膀。可不久这个她以为可倚靠的膀臂却无情的抛弃了她,使她再次只身面对人群与风雨。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丢弃的那把小伞,却早已无处可寻。那把小伞就是她的自我保护,与不轻易全心投入全部感情的谨慎。为什么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感情投向
一个对象又失去的时候,便会绝望痛苦甚至会自杀呢?这是因他把爱的对象当作了生活的目的与意义,成了他心中最高举、渴慕与思想的偶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最看为宝贵、重要、最所牵所系,并甘愿为之付出的事物。除了爱情、友情,还有如钱权、地位、享乐及科学、艺术、哲学等等。总之,每个愿意继续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他所认为盼望和生活的目的与意义。假若一个人彻底失去了生活的目的、意义和盼望,那他即便不自杀,也必如行尸走肉一般了。 谁才是值得我们付出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不变与可靠对象呢?既然我们必失去今生的一切,那生命又何谈意义与价值呢?既然今生一切都是暂时、脆弱、易变与不可靠的,那人又为什么不能接受人生无意义与价值呢?既然如此,人就没有一样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事物。那为什么人们又如此渴望得着那永不止息,永不改变的爱,并那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呢?原来上帝早已把对永恒不变之爱,及生命是有意义与价值的意识与渴望,放置在人心中。目的是要人寻求上帝,并催促吸引他们回到上帝那里。因惟独自有永有的永生上帝,才能够赐人永生。人唯独有了永生才能承载那永不止息的爱。而上帝就是爱、真理、良善的本体与源头!
很久以来我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渴望,就是得享触及心灵的感动和那份能够使我泪流的爱。在这周围人都在追求物质满足的时代,我却梦想着得到浪漫又感性的心灵感动。于是我便执着去寻了。从生活的点滴到大自然,从散文小说到艺术与电影,从世界地理与历史到科学与哲学我找到了吗?是的,在这过程中我是有些感动经历,也看到了很多能感动震撼我心,并开拓眼界的伟大作品。但那种我梦想触及心灵的爱与感动,却依然遥不可及。我一直在找寻渴望着心灵感动,可却有一颗刚硬如石的心。你知道我在影院里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为剧情感动的落泪时在想什么吗?我在想为什么这几乎使所有人都落泪的电影,却仍然不能触动我的心呢?我真是献羡慕他们啊!因为我想流泪都流不出来。渐渐的我感到,将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份爱与感动,因为它不存在于人间,甚至不存在于我的幻想中。 多年以后上帝使我来到他面前,开始读《圣经》和听道。后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听道时,我突然心里满了这种我一直找寻又找不到的心灵感动。心中的柔软之处被深深触动了,第一次因着感动流泪了。从此我便常常为上帝的爱深深震撼与感动,以致我常在日光下人群中热泪盈眶。因我在基督耶稣里面找到了,自己
在幻想中都找不到,却又深深渴求的大爱与感动。他是太初与上帝同在的道,是上帝荣耀所发出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万物都是藉着他也是为他造的,他是完全的上帝,又是完全的人 主耶稣啊,你为我一生受尽贫穷、苦难、屈辱,最后甚至替我这个本应灭亡的罪人舍命十架!主啊,没有人可以将你的命夺去,是你甘愿为我们舍得!主啊,我的心又怎能不为你那超越万有,无以言表的大爱,而感动的泪如雨下呢?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信靠你,我说: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也从没有想象到,还有象主耶稣这样完全、至极的大爱!如果这份爱不可信,那还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我的心早已为你替我舍命十架的大爱感动的破碎了!不为别的,只为你的这份爱,我也要跟随你到永远!! 2、惟上帝是人当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诗16:4)你心中再看重高举的;你所靠赖得救的;你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所在;你为之生为之死的人生首要目的,就是你的上帝。这样看来大多数,包括很多自称基督徒的人心中的上帝,都不是真的上帝——这位创造掌管万有的独一真神。这样他的愁苦就必加增。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绝对可信靠交
托,使人可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惟独上帝才是人配得也是应当投入全部爱与感情的对象。因惟独上帝的爱是无限与完全的。这世界的爱无论多么伟大、执著、热烈,也都是有限、暂时、易变、自私甚至伤害人的。其实这世界的爱是不能满足我们心灵的,难道不是吗?你我心中真正渴求的这份爱,只能来自天上,来自上帝那里。因为只有在上帝那里,你我才能找到那永恒不变,永不止息的大爱! 如果我们在上帝之外,找寻那完全爱之对象或生命的首要,便会加增痛苦,必有隐隐的恐惧与担忧。哎呀,我已经把我全部的爱与感情都投向了他(它),有一日要是失去了他(它),我就不能活了!所以人必会因害怕失去而没有平安,也会因心中知道终必失去而愁苦万分。然而人却在知道以上事实的情况下,依然把上帝以外的事物当作上帝,以致失去时落入极度的哀伤绝望。当我看到人在得到爱情、金钱、物质成就时,所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兴奋,我深深体会理解他们的喜乐。我也深切同情痛惜那因着失恋或丧失产业而伤痛自杀的人。今日我终于知道,他们都是因着找错了人生的意义与首要目的,也就是说找错了上帝。 注意:我不是说你不可以去追求爱情,不去努力工作学习。而是说把当上帝当做你的上帝
,当做人生意义和首要目的。你在今世一切所行的,便是为着或归于此首要目的。基督徒啊,你应当把自己全部的爱与感情放心的投向上帝。也惟独上帝是值得你投入整个生命去爱的。惟独上帝永不改变、绝对信实,以永远的爱爱你,上帝是爱的本体和源头。他是创造你、保守你,赐你生命气息的,更赐你在基督里的赦罪永生,使你一生与他同行,他必不撇弃你,丢下你,直到永远!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说:上帝啊,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都给了你,把全部的爱都投向了你,如果有一**离开了我怎么办。 3、上帝之爱的力量 a、给我们带来痛苦与伤害的到底是什么? 有限有罪的人类凭着自身的聪明,总是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却看不到问题的实质与根本。在罪恶与苦难面前,总是天真的以为,可以透过法律、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却看不见罪恶与苦难的根本是人类自身里面,有一催使与捆绑人犯罪的罪性,即原罪。于是人类的愚拙就像不顾燃烧的炭火,却只想要透过压制,使壶里的水不滚沸。在追求平安满足时,也愚蠢的以为,只要外在环境好了,疾病患难过去了,就会有平安满足。却看不见因罪恶所致伤害的普遍性、永生在人心中,良心中对上帝审判的感知,及生命与今生一切事物的
脆弱匆促。都在使人拥有越多,越多不平安,不满足。却看不见,病好了还会在病,脱离死亡危险也只是暂时。每个人都终必只身面对死亡与上帝的审判。所以疾病得医与危险暂时过去,都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却丝毫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人忽略了人生命的本质是属灵的,也就是说,人是有灵的活人。前面谈到:“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承受外在和肉体痛苦,而人却要承受双重痛苦,即不单承受肉体,更要承受心灵的痛苦。比如;同样病重的动物与人,后者将痛苦的多。因人会忧虑恐惧疾病所致的后果,如失去美容、活动自由、亲人、利益地位、等等。更会害怕疾病所致终极结果——死亡,害怕死亡会使他失去世上所恋慕的一切。而真正使人无法承受与恐惧的是,因着他在良心里面知道自己是个罪人,且必要面对上帝永远刑罚,所致的极度恐惧与痛苦。就是说地狱刑罚尚未临到,仅仅是对地狱的恐惧,就已是极度的痛苦了。正如《圣经》箴言书所说:“身体有病心灵可担当,心灵有病谁可担当呢?” 给我们带来痛苦与伤害的到底是什么?其实不是人们所遭遇的苦难、疾病甚至死亡本身,而是这一切在我们心里所投射的影像。这就是说,苦难与痛苦实际上并不是临到人的环境或事情。而是人如何看待和
面对自己所遭遇的,也就是说,人在患难中有无确实稳固的依靠与盼望。所以无论痛苦、恐惧、忧虑、哀伤还是喜乐、平安、幸福、满足,都取决于人心中感受的反映。而这一切的感受本质上都是属灵的,超越物质界的。所以可说世人也是通过物质满足,来达到其属灵感受(如安全感和优越感)的满足。所以人喜乐与痛苦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其外在的环境或所临到的一切。而是人心对这一切的看法与态度。当你心接受与喜爱时,那一切就是轻省与享受。反之就是痛苦与重担。 当年我上中学时非常讨厌学习,于是学业便成为了我的重担痛苦,使我疲惫不堪,甚至连提到,都会非常难受。可想而知当时我的成绩也是差极了。然而实际上,我是个非常渴慕寻求真理知识的人,只是极讨厌在学校里的那种学习。于是出校门后我便开始了真正的学习和寻求。而我却丝毫没有在学校里的压力与疲惫,反而是轻松和充满乐趣的。甚至学习成为了我的享受与快乐之源。因为我变得热爱学习和读书。原来走出校门的那一天,才是我真正学习的开始!事实上就在此后短短的几年,我在没有任何老师教授,也好像未付多大代价的情况下,所学到的就远远超越了在学校里的所学。 我惊奇的发现当一个人热爱或喜欢他所从事或
面对的,就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工作或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并把在他人眼中视为艰巨和痛苦的事情,视为获得享受、满足和快乐的途径。而当人们持相反的态度时,一切又都会变成他的重担或刑罚。比如两个同是做苦工的人,一个因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觉得非常的享受和有力。一个因不喜欢此工作,便会觉得痛苦与疲乏。同样的两个患绝症将死之人,一个满有喜乐平安,一个哀号绝望,痛苦至极。使他们如此不同的是,前者因有基督里坚固的信仰,而生的永远盼望、安慰、满足而喜乐满怀。我终于明白,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外在的平安稳妥,问题或病痛的拿去与解决。而是内在的根本问题———罪及所致的后果与结局的解决。 所以我在上帝面前祈求,天父啊,求你坚固我在基督里的信心,使我知道你已经赦免了我一切的罪,已赐我永生。使我因信基督而更加认识你上帝,晓得你必与我同在,直到生命结束,直到永远!并认识你完全的慈爱、良善、信实、全知、全能也就因此在一切的患难、疾病甚至在死亡来临时,依然平安喜乐,依然得胜!主啊,除你以外,再无真神,除主基督以外,再无拯救,只有你是创造我保守我存留的上帝,只有你是能够拯救我,赦免我一切罪的主。除你以外,一切都不能
安慰我,除你以外,再无我可全然信靠和投向的怀抱。只有你能使我在患难与疾病中越发喜乐满足,只有你能使终极恐惧绝望的死亡,变成进入永生和荣美天国的大门。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能有谁?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的 b、上帝之爱使十字架的道路变得轻省、喜乐与荣耀 当我们热爱某事物时,那我们为其所负的劳苦,便会成享受和喜乐。反之当我们厌恶时,一丁点所负的劳苦都是难以承受的重担。同样的事物却因着人心爱与恶,变成了截然相反的状况。例如,当人心中爱他的亲人时,每一次对亲人的付出与爱顾,便是她的甘愿与幸福,甚至是盼望与期待。这样他便不会觉得重担与负累,反会觉得轻省愉快。反之,哪怕是一点点对亲人的付出,都会成为他的重担与痛苦,以致为他所尽量逃避。我确实的看见,人心中对事物的爱与恶,可使完全相同的境遇,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或果效。 同样,人因不信而不认识上帝,不承认上帝对人无限的爱。又怎会真爱上帝?而人心中若无爱上帝之心,又谈何爱上帝及遵行上帝的道?如此遵行上帝的道,不但会成为人最大的重担与痛苦,而且更因着遵行上帝的的道,为人罪恶的本性所深深恨恶,而一丁点都不能遵行。反之,当人因上帝所赐之真信,
使他透过《圣经》,尤其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而认识并经历上帝的无限与完全的爱时,他才会真的爱上帝。这样由爱上帝之心而出的,爱上帝的行动与付上,便不再是重担与痛苦。更会因着确知自己的罪已得赦,已得永生,所生的永恒盼望,而得着胜过一切苦难,得胜死亡的力量!上帝即这样爱我,我当怎样爱上帝?主耶稣为拯救我,为我舍命十架,我就当一生为主而活,走舍己背十架的道路。惟独上帝赦我一切罪,赐我永生。那荣耀上帝,并一生与他同行,便是我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如此所有不信基督者,都根本不能遵行的和无力担当的重担,今日因信主耶稣,都成为轻省喜乐。更是我的荣耀与满足!因上帝已使我在基督里重生,赐我新心新灵。使我这本来恨恶上帝的心,变**上帝之心;逃避上帝之的心,变作渴望遵行上帝之道的心 上帝之爱,会使我们在遭遇逼迫毁谤时,能够仍耐得住。因知道为主受苦,是蒙主喜悦和有永恒意义的,也会在天上蒙主更大的赏赐。上帝之爱,会使看来艰难沉重的事奉劳苦,变得喜乐与轻省。因这正是基督徒生命意义与目的所在。上帝之爱,会使我们更渴慕上帝,以致更认识与信靠他。当世人热爱关注某事物时,就必会对其有更多认识与了解。同样当我们真的渴慕与
爱上帝时,上帝也必使我们更多认识他。更多得享主恩的甘甜和美善。上帝之爱,使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黑暗、危险,甚至濒临死亡,任何时候,一想到主与自己同在,就甘甜无比,就满得安慰满足 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8-30)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重担,而罪是人类一切重担痛苦的总根源。罪使人远离了上帝这至善与平安的源头,一生劳苦愁烦,活在追求肉体私欲满足的罪恶之中,活在对死亡与上帝审判的恐惧之下,以致还不如动物!而今日凡真的听从主耶稣这伟大邀请的人,都会告诉你,主耶稣已经担当了他一切的重担。十字架本是最可怕的刑具和羞辱,然而因着耶稣基督舍命十字架,所成就的宝贵救赎,成为所有基督徒的荣耀与盼望的标记。因着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们出死入生,罪担得脱,得享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