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3)因怕死而为奴仆

跨越死亡 by 计文

因怕死而为奴仆(来2:15)死亡,是众人的结局,但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结局;死亡,是每一个人生的终点,但它是一个似乎神秘的终点。

医学关注死亡,但无法医治死亡;文化关注死亡,但无法跨越死亡;哲学关注死亡,但无法解释死亡;人人都在思考死亡,但没有人不感到恐惧和困惑。死亡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每一个人的头

上,以致死亡意识犹如一张巨网紧紧笼罩着那些人生旅途日趋终点或垂暮老人的整个心房。本能的求生欲总是试图避开种种生命障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为生命的延续苦苦挣扎、奋斗。甚至想与这些难以逃脱的死亡进行“讨价还价”。

也许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求生本能的趋势。可什么是“本能”呢?《心理学词典》这样说:“本能是动物遗传的、具有保证个体和种族生存的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活动”。

如果解释人为什么不想死,原来是因为“无条件反射活动”,那这个答案是否过于简单、抽象?因为这实质上是犯了“循还定义”的逻辑错误,等于没有说。其实,人所以畏死,有许多可以具体体验或推知的各种因

素。首先,人有一种寻求“悬念”结局的心理需要。人生如戏,活着时往往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好像没什么变化似的。一旦重病缠身,进入弥留之际而不久于人世,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可

20能成为令人不可捉摸的“悬念”。至于对身后世界究竟如何更是把握全无。小孙子是否依然淘气?中国何时才能申办奥运会成功?这么多下岗职工怎么办?等等,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

的问题在他十分衰弱的心灵中涌起。活着时,可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人死了,好像是一个只看了半场电影的人,无法明了这“悬念丛生”的结局,真叫人受不了,更令他困扰不安的是,虽然,偶而也听见别人说过,死后可去什么“西方极乐世

界”,又有说是“天堂乐园”,活着健康时赚钱都来不及,谁会理睬这玩意儿,可人到了现在这地步,不想去想这个问题。但时不时偏偏从脑海里冒出来。真后悔当初该打听个清楚!现在倒好,假如死后真有灵魂,我不知该去何方?没有着落,没有归

处,这悬着的灵魂不知去向,怎能使其死而瞑目呢?莎翁在《恶有恶报》一剧中,让歌地奥叹露这样的心声:“死是多么恐怖,死后不知要去何方。僵硬躺卧的身体不能动弹,直到完全腐化,温暖的身躯化作粘土……”

即将从人生舞台上下台的人,对生命的“幕后”的迷惆常常是他们拒死的一大原因。这也难怪,有谁的家一旦被洪水冲走了而又一点不为自身的去向忧虑呢?在封建时代,有一位名叫叶衡的人。曾任过朝中宰相。到

了晚年,因故而被罢免。回到浙江金华,结交了许多朋友,日夜谈古论今,作乐畅饮,借此消愁。有一天,他郁郁寡欢,朋友就问:“何事惹你不乐?”叶衡答道:“昨晚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人死后的问题,以致一夜难眠,心中好生忧闷!”朋友便道:“死是

人人必经关口,所谓有生必有死,愁又何用?”叶衡说:“我已年逾古稀,发落牙脱。自知不久于人世,但不知死后好不好?”在座中~位好友应声就说:“死后一定很好!”叶衡转头便问:“何21

以见得?”好友答:“假若死后不好,那么谁都一定会逃回来,可是人死后都一去不复返啊!”这自然是一个无稽与怪诞的回答,实际上显出人类对来世的无知,这是人自己对自己的嘲弄而已!

从前有一位青年病重垂危,在弥留之际,忽然问身边母亲:“妈,唐诗上有一首诗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低头思故乡’阿,你怎么忘了呢?”当母亲再要与他说话时,不料,他已与世长辞了。母亲悲

痛欲绝:“伤心欲拍灵床问,儿往何处是故乡?”面对人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以及死后归宿问题,人的知识显得多么苍白!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可是何时结束却由不得自己作主。

又有一位比较算是有学识的人。在病势严重,生命垂危时,一改他健康时那种傲慢盛气的状态,显得极度焦虑和惧怕,也许此时弥漫在他心头的是一片漆黑和恐怖不安,因此,当“死的请柬”接到手里时,他忽然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大呼三

声:“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就在极度悲痛和恐惧中息了他的气。今天活在世上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奋斗,实际上也是为了怕死而挣扎。劳力,为糊口,事实就是怕饿死;辛苦,为衣暖,最

终也是怕冻死;奔忙,为求医,到底还是怕病死……人的执着是挽留生命,可生命还是不理睬人的热情。相反,死亡并没有被邀请,可它却狰狞地破门而入。都说那些没有骨气苟且偷生的人是“贪生怕死”者,可是,

平心而论,除了少数对生活极度失望,感到无所归属的人,谁会去“贪死怕生”呢?22

有一位村妇十分泼辣,要是夫妻吵架,她常用寻死来威胁丈夫,吓得大男人连连求饶!可是此方法用多了,也就不那么灵了。丈夫也不再被对方的“不想活了”而受到震慑。不料,有一天妇人真病了,医院检查结果令医生摇头,这下,妇人整天

哭得像个泪人。丈夫在百般安抚无效后便埋怨地叹道:“你不是常说‘不想活了’么?怎么现在也没有……”妇人大嚷:“谁说我不怕死,那是我说给你这个没良心的人听的……”难怪有哲人说:“自杀的人是最怕死的人”。话的确有理,

要是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他还有什么可怕?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好:“人畏惧死,是因为爱惜生的缘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维持现有社会关系的

基础。活着时,人总有一定的社会角色。例如,是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部下的上司等等。可以享受因特定角色所带来的种种关怀、尊重和爱。但倘若人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无法再收到生日贺卡了,无法再听到朋友的称赞和属下的拥戴了,无

法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了。死亡,是最大的孤独,永远被逐出了生活的“伊甸园”。单就这种失落感所带来的悲信已经够人难受了!这也就是那些身居高位或生活富有者比一般不被人尊重下流社会普通平民更畏死恋生的原因吧!

余光中说:“凡是天才,没有不怕死的,愈是天才,便越活得热烈,也愈怕丧失它。”还得再提秦始皇,他身历百战,统一中国后,仍要面对三

种敌人:第一是知识分子。这班读书人因太有头脑,很可能成为他霸权的威胁。于是,就有了“焚书坑儒”的恶剧。第二是外23

寇。他怕外敌入侵中原,于是就不惜巨资修筑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为把外敌挡在墙外。按理,他可高枕无忧了吧!谁知还有第三类大敌虎视眈眈:每逢夜深人静,他总是隐约听闻死亡的脚步声在渐渐逼近。这是他千军万马所无法抵御的。这可

恨的死会夺去他的宝座,嘶噬他的权力和享受,想到此,但巴不得马上采到长生丹。然而,历史的事实记载是,他专政共三十七年,终于被死掳去,崩于沙丘。“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

春秋时代,齐景公和他的三个侍从官正在谈天之时,忽而相对大哭。号陶的声音惊动了晏子,问他们因何而哭?景公说:“我想到百年之后,锦绣江山,不能享受,不禁悲从心来;他们也是怕将来一瞑不视,舍不得离妻别子,于是陪我同泪。”晏子

哈哈大笑,景公问他为啥而笑,晏子说:“我笑一个怕死的傻王和三个迎逢主人的官员,死有何可怕?好人有死,可以安息;坏人有死,好受报应;有什么可哭的呢?你爱江山,舍不得死,但若是前王不死,你祖你父哪有齐国江山?你祖你父不死,你又

怎能坐这王位?”不知晏子这一顿话有否唤醒景公那班人面对死亡的悲泣?事隔二千多年,怕死的人不但无减而且有增。腰缠万贯有家有室的人怕死,贫困潦倒无牵无挂的人也同样爱生。身体壮

健者不想死去,病入膏肓者又何尝想去?“今天虽疲累病痛、困扰,但比起那死亡的恐怖,宁视今生的苦恼为天堂”。说它珍爱生命也好,说它是十足的“好死不如懒活”也罢,

总之,死是要被下逐客令的。有人时常感到生活在这世界上有种种烦恼痛苦,觉得生24

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甚至有时也会爆出一句:不如死算了!但是,一旦真要是与这“苦海”决别;登上死亡的列车,他又觉得活着真好!这世界的阳光、小鸟、花草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生命大珍贵了!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当俄底修斯和希腊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冥界相会,俄因阿在冥界享有崇高威望而向他表示祝贺。可是,阿喀琉斯说:“不,不,伟大的俄底修斯啊!

不要那么轻松愉快地向我谈论死亡吧!我宁愿在人世做一个帮工,跟随没土地、没财产的穷人干活,也不愿在所有死者中掌大权”。

神话毕竟是人创作的,其中所要透露的信息也不过是人的心声而已。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会觉得自己活得很平庸,死到临头时才会想到自己白白来世一趟,如许多名着还没读过,不少风

景名胜也只有在电视上才见过。一生中没有留下值得骄傲的回忆……似乎~下子就跑出大多的遗憾来。是的,活着可以纠正以往一切错误,尽管再延长某个人的生命,他也不一定就会履行临死前的意愿,但更新愿望或说延长生命的欲望在临死

前强烈地表现出来。“当我们告别这世界时,我们这颗备受折磨的心会颤抖起来,发出叹息,乞求活下去。甚至低声下气地说,对这世界还没有看够,还想再看一遍”。(《一本浅蓝色的书》)

歌德在《浮士德》中,描写浮士德进入狱中准备搭救甘泪卿时,她在精神恍惚惚之中,把他当成了刽子手,于是甘泪卿痛25

苦哀号:“啊!啊!他们来了,痛苦的死!”其哀求苦苦之声,嘶碎人的心肠:“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吧!

难道不能等到明天早晨吗?我还这么年轻,这么年轻,可是已经不得不死……”报载一位死刑犯人,法院允许他在枪决前十天内可提出

上诉。这犯人觉得自己确实罪该万死,已没有上诉必要了。可是到了第十天,明天就要执行了,他忽然号淘大哭,叫嚷着非要上诉不可。其目的十分明显,因为只要他提出还要上诉,法院就得再延长10天时间。对一个不久告别人间的人,10天是

多么宝贵啊!因此他是非争取不可的。曾看过一部描写死刑犯人枪决前心理状态的电影,发现一个等待死亡即将来临的人,他的恐惧感是何等强烈,为了延长那怕只有几分几秒,都会付出任何代价。完全听不到那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的“豪言壮语”了!正如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说的:“宁愿每小时忍受着死亡的惨痛,也不愿一下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赖生畏死似乎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心态。当《圣经>>人物旧约中的希西家王得知自己“必死不能存活”的“噩耗”时,便转脸朝墙,向神苦求,不失皇帝尊严而涕泣成声,此情此景委实叫人感叹不已。约翰逊在一本叫《人类欲望的虚幻》中写道:

“给我寿命增添岁月吧!无论是健康的,还是多病的。祈求者这样祷告,他讳言自己的状况,而且不想知道延长了寿命26

正是延长了痛苦。”诗人海涅晚年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念,即:“宁为活狗,莫为死狮”。他在他的一首诗中道:“上界最苦的农奴,也强似冥河的阎罗”。有人说,这是海

涅及时行乐观念的表露。及时行乐,倒可以看作是挚爱生命的一种形式,古人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即是一例。暮年的海涅从根本上失去了享受生命的能力。51岁的时候,他患了脊髓病,完全瘫痪。一张铺有

6层垫子的床,成了他永无宁日的“坟墓”。此后,他又活8年,这大约只能算作是贪恋生命,或曰:“苟延残喘”。其实他早已感受到了困于“床褥墓穴”的不幸。他写道:“死亡并非不幸,死亡前长达数年的折磨,才是真正不幸。”可

是,他宁可备尝不幸,也不愿自动地退出生活的舞台。这位一度曾是风流倜悦的才子,后来成了辗转床塌形容憔悴枯槁的老弱病人。有传记作家形容他是“面如白蜡,一目已闭,一目黯然无神,鼻子尖尖的,嘴角因疼痛扭歪了,脖颈伸得长长的,以

便透过几乎无法睁开,只有一条细缝的只眼向外望。”(路德维希·马库塞:《海涅>>)“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重要的规律”。(卢梭《新爱洛崎丝》)

在农村早年在过春节时,各家门前都爱贴春联,示兆吉祥。有一个穷秀才,文才不缺,但缺钱财。过年时,他自拟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门前:(上联)“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

(下联)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这无疑是~副好对子!诙谐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悲喜两面。27

是啊!人最穷也不致于过不了年,“年关”易闯。可最有办法的人也难越“死关”啊!也许正是因为死威如此厉害,死就显得更让人心惊肉跳!一位叫剑拔的诗人在论到死亡时,爽性向生命的赐于者

发出追问,甚至用有些埋怨的口吻道:“既赐生,何赐死?死既来,何太速?”一个渺小浮生又怎能理解死亡的意义呢?就是一个被神称为“义人”的约伯,当其遭受人生风霜雨

雪的吹打时,也曾一度沮丧得欲求死来了却自己一生,并以诅咒自己生日来发泄心中的愤愤不平。可是,真的想到死亡时,却又寒意丛生:“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象幽暗。”(<<圣经·约伯记》10:18一22)

死亡的恐怖触目惊心,它掠夺走人生一切欢乐、友谊。每一个人的身后,始终伫立着一个狰狞可怕的东西,人生旅途的荒野上,处处可能满布了死亡的荆棘,致使人一生有可能在死的恐惧中度过,心灵上始终背负着死亡的焦虑在茫茫征途中

踯躅独行。在佩里亚耶夫的一本书上,有这样一则趣闻。19世纪中叶莫斯科有一个地主N,由于平日里颇有点傻乎乎的样子,于是有一个着名的占卜者玛丽亚·列诺尔曼便

借机嘲笑捉弄他。虽然N还年轻,但玛丽亚预言说:“你必死在自己的床上”。“什么时候?”N惊恐地问。“在你躺上床的时28

候”。占卜者狡黠地笑了笑回答了他。从此,地主N就把舒适的厚厚的褥子、天鹅绒枕头、鸭绒枕头、丝绸被子全扔出了房间……他的朋友当面笑他、怪他轻信,并不止一次地向他解释,你这样有钱,不会有别的死法,何

况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环境中,在家人仆人陪同下死去——有什么不好?可是朋友的劝说无济于事,相反占卜者的话且日夜萦绕心头,想起来比丧钟还可怕。于是,N不论在何种场合,做客、戏院,只要不在自己床上,他就昏昏欲睡,甚至晚上要求

一伙人一起过,因为他蜷伏着休息1个多小时,既感到无聊,也觉得难受。白天要求女仆陪他一起坐马车满城乱转,可是他根本无法欣赏风景,而是处于半睡眠状态。后来由于仆人给他开了一个可恶的玩笑,使他大吃一惊,神经受到刺激,不久就

呜呼哀哉了。就在他奄奄一息之时,还坐在圈椅上打瞌睡。医生劝他躺到床上去,可他还是抱怨地蹶着腿。快咽气时已十分虚弱,所以尽管他眼泪汪汪哀求,人们最后还是违背他的意愿把他弄到了床上。占卜者玛丽亚的预言至终还是应验了——

地主N自找自受遭了50年的罪之后果真死在自己的床上。好一个“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对死亡的禁忌,中国历来是十分讲究的。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死,居然有上百种不同说法。如皇帝之死,就说是“驾崩”、

“登假”、“殂落”等。死意味着告别人世,故有“逝世”、“谢世”、“殁世”等婉语。还把“棺材”说成“寿材”,把“停尸房”说成“太平间”。更有趣的是,一些垂危病人临终时刻,同病榻边亲友交待后事时总是说“我恐怕不行了”,“我要走了”,“我要去见×

XX了”等,绝不肯用一个“死”字,绝口不说。“我要死了”。说穿了,这都是对死亡的美化,是一种畏惧、讳避死亡的“文饰”29

心理而已。可是,回避“死”宇,却回避不了死亡。不希望死去,可并无办法使自己长生。这是人类若干困惑中首当其冲的困惑。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死亡,在心理上极力避开死亡,在

生活上无法洞悉死亡。眼见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变成僵冷冷的躯体,其中感想怎能不心潮澎湃?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这样说道:“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戴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

之中天天有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

熙来攘往,芸芸众生。时时在聆听丧钟的哀鸣,处处会碰见死亡的幽灵。救护车的警笛声长鸣过市,殡仪馆的安魂曲撕心裂肺。死亡的恐惧、茫然、不安犹如狂风一般每每袭击赢弱而又乏力自救的人们,他们在那“离死不过一步”(<<圣经·撒母

耳记上>>20:3)的羊肠小道上不住地挣扎、呻吟、呐喊:“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圣经·诗篇>>89:48)

30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因怕死而为奴仆(来2:15)死亡,是众人的结局,但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结局;死亡,是每一个人生的终点,但它是一个似乎神秘的终点。 医学关注死亡,但无法医治死亡;文化关注死亡,但无法跨越死亡;哲学关注死亡,但无法解释死亡;人人都在思考死亡,但没有人不感到恐惧和困惑。死亡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悬在每一个人的头 上,以致死亡意识犹如一张巨网紧紧笼罩着那些人生旅途日趋终点或垂暮老人的整个心房。本能的求生欲总是试图避开种种生命障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为生命的延续苦苦挣扎、奋斗。甚至想与这些难以逃脱的死亡进行“讨价还价”。 也许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求生本能的趋势。可什么是“本能”呢?《心理学词典》这样说:“本能是动物遗传的、具有保证个体和种族生存的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活动”。 如果解释人为什么不想死,原来是因为“无条件反射活动”,那这个答案是否过于简单、抽象?因为这实质上是犯了“循还定义”的逻辑错误,等于没有说。其实,人所以畏死,有许多可以具体体验或推知的各种因 素。首先,人有一种寻求“悬念”结局的心理需要。人生如戏,活着时往往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好像没什么
变化似的。一旦重病缠身,进入弥留之际而不久于人世,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可 20能成为令人不可捉摸的“悬念”。至于对身后世界究竟如何更是把握全无。小孙子是否依然淘气?中国何时才能申办奥运会成功?这么多下岗职工怎么办?等等,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 的问题在他十分衰弱的心灵中涌起。活着时,可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人死了,好像是一个只看了半场电影的人,无法明了这“悬念丛生”的结局,真叫人受不了,更令他困扰不安的是,虽然,偶而也听见别人说过,死后可去什么“西方极乐世 界”,又有说是“天堂乐园”,活着健康时赚钱都来不及,谁会理睬这玩意儿,可人到了现在这地步,不想去想这个问题。但时不时偏偏从脑海里冒出来。真后悔当初该打听个清楚!现在倒好,假如死后真有灵魂,我不知该去何方?没有着落,没有归 处,这悬着的灵魂不知去向,怎能使其死而瞑目呢?莎翁在《恶有恶报》一剧中,让歌地奥叹露这样的心声:“死是多么恐怖,死后不知要去何方。僵硬躺卧的身体不能动弹,直到完全腐化,温暖的身躯化作粘土……” 即将从人生舞台上下台的人,对生命的“幕后”的迷惆常常是他们拒死的一大原因。这也难怪,有谁的家一
旦被洪水冲走了而又一点不为自身的去向忧虑呢?在封建时代,有一位名叫叶衡的人。曾任过朝中宰相。到 了晚年,因故而被罢免。回到浙江金华,结交了许多朋友,日夜谈古论今,作乐畅饮,借此消愁。有一天,他郁郁寡欢,朋友就问:“何事惹你不乐?”叶衡答道:“昨晚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人死后的问题,以致一夜难眠,心中好生忧闷!”朋友便道:“死是 人人必经关口,所谓有生必有死,愁又何用?”叶衡说:“我已年逾古稀,发落牙脱。自知不久于人世,但不知死后好不好?”在座中~位好友应声就说:“死后一定很好!”叶衡转头便问:“何21 以见得?”好友答:“假若死后不好,那么谁都一定会逃回来,可是人死后都一去不复返啊!”这自然是一个无稽与怪诞的回答,实际上显出人类对来世的无知,这是人自己对自己的嘲弄而已! 从前有一位青年病重垂危,在弥留之际,忽然问身边母亲:“妈,唐诗上有一首诗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低头思故乡’阿,你怎么忘了呢?”当母亲再要与他说话时,不料,他已与世长辞了。母亲悲 痛欲绝:“伤心欲拍灵床问,儿往何处是故乡?”面对人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以及死
后归宿问题,人的知识显得多么苍白!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可是何时结束却由不得自己作主。 又有一位比较算是有学识的人。在病势严重,生命垂危时,一改他健康时那种傲慢盛气的状态,显得极度焦虑和惧怕,也许此时弥漫在他心头的是一片漆黑和恐怖不安,因此,当“死的请柬”接到手里时,他忽然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大呼三 声:“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指示我一条光明大道呢?谁能……”就在极度悲痛和恐惧中息了他的气。今天活在世上有的人为了生存而奋斗,实际上也是为了怕死而挣扎。劳力,为糊口,事实就是怕饿死;辛苦,为衣暖,最 终也是怕冻死;奔忙,为求医,到底还是怕病死……人的执着是挽留生命,可生命还是不理睬人的热情。相反,死亡并没有被邀请,可它却狰狞地破门而入。都说那些没有骨气苟且偷生的人是“贪生怕死”者,可是, 平心而论,除了少数对生活极度失望,感到无所归属的人,谁会去“贪死怕生”呢?22 有一位村妇十分泼辣,要是夫妻吵架,她常用寻死来威胁丈夫,吓得大男人连连求饶!可是此方法用多了,也就不那么灵了。丈夫也不再被对方的“不想活了”而受到震慑。不料,有一天妇人真病了,医院检查结果令医生
摇头,这下,妇人整天 哭得像个泪人。丈夫在百般安抚无效后便埋怨地叹道:“你不是常说‘不想活了’么?怎么现在也没有……”妇人大嚷:“谁说我不怕死,那是我说给你这个没良心的人听的……”难怪有哲人说:“自杀的人是最怕死的人”。话的确有理, 要是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他还有什么可怕?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好:“人畏惧死,是因为爱惜生的缘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维持现有社会关系的 基础。活着时,人总有一定的社会角色。例如,是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部下的上司等等。可以享受因特定角色所带来的种种关怀、尊重和爱。但倘若人死了,一切都化为乌有,无法再收到生日贺卡了,无法再听到朋友的称赞和属下的拥戴了,无 法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了。死亡,是最大的孤独,永远被逐出了生活的“伊甸园”。单就这种失落感所带来的悲信已经够人难受了!这也就是那些身居高位或生活富有者比一般不被人尊重下流社会普通平民更畏死恋生的原因吧! 余光中说:“凡是天才,没有不怕死的,愈是天才,便越活得热烈,也愈怕丧失它。”还得再提秦始皇,他身历百战,统一中国后,仍要面对三 种敌人:第一是知识分子。这班
读书人因太有头脑,很可能成为他霸权的威胁。于是,就有了“焚书坑儒”的恶剧。第二是外23 寇。他怕外敌入侵中原,于是就不惜巨资修筑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为把外敌挡在墙外。按理,他可高枕无忧了吧!谁知还有第三类大敌虎视眈眈:每逢夜深人静,他总是隐约听闻死亡的脚步声在渐渐逼近。这是他千军万马所无法抵御的。这可 恨的死会夺去他的宝座,嘶噬他的权力和享受,想到此,但巴不得马上采到长生丹。然而,历史的事实记载是,他专政共三十七年,终于被死掳去,崩于沙丘。“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 春秋时代,齐景公和他的三个侍从官正在谈天之时,忽而相对大哭。号陶的声音惊动了晏子,问他们因何而哭?景公说:“我想到百年之后,锦绣江山,不能享受,不禁悲从心来;他们也是怕将来一瞑不视,舍不得离妻别子,于是陪我同泪。”晏子 哈哈大笑,景公问他为啥而笑,晏子说:“我笑一个怕死的傻王和三个迎逢主人的官员,死有何可怕?好人有死,可以安息;坏人有死,好受报应;有什么可哭的呢?你爱江山,舍不得死,但若是前王不死,你祖你父哪有齐国江山?你祖你父不死,你又 怎能坐这王位?”不知晏子这一顿
话有否唤醒景公那班人面对死亡的悲泣?事隔二千多年,怕死的人不但无减而且有增。腰缠万贯有家有室的人怕死,贫困潦倒无牵无挂的人也同样爱生。身体壮 健者不想死去,病入膏肓者又何尝想去?“今天虽疲累病痛、困扰,但比起那死亡的恐怖,宁视今生的苦恼为天堂”。说它珍爱生命也好,说它是十足的“好死不如懒活”也罢, 总之,死是要被下逐客令的。有人时常感到生活在这世界上有种种烦恼痛苦,觉得生24 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甚至有时也会爆出一句:不如死算了!但是,一旦真要是与这“苦海”决别;登上死亡的列车,他又觉得活着真好!这世界的阳光、小鸟、花草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生命大珍贵了!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当俄底修斯和希腊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冥界相会,俄因阿在冥界享有崇高威望而向他表示祝贺。可是,阿喀琉斯说:“不,不,伟大的俄底修斯啊! 不要那么轻松愉快地向我谈论死亡吧!我宁愿在人世做一个帮工,跟随没土地、没财产的穷人干活,也不愿在所有死者中掌大权”。 神话毕竟是人创作的,其中所要透露的信息也不过是人的心声而已。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会觉得自己活得很平庸,死到临头时才会想到自己
白白来世一趟,如许多名着还没读过,不少风 景名胜也只有在电视上才见过。一生中没有留下值得骄傲的回忆……似乎~下子就跑出大多的遗憾来。是的,活着可以纠正以往一切错误,尽管再延长某个人的生命,他也不一定就会履行临死前的意愿,但更新愿望或说延长生命的欲望在临死 前强烈地表现出来。“当我们告别这世界时,我们这颗备受折磨的心会颤抖起来,发出叹息,乞求活下去。甚至低声下气地说,对这世界还没有看够,还想再看一遍”。(《一本浅蓝色的书》) 歌德在《浮士德》中,描写浮士德进入狱中准备搭救甘泪卿时,她在精神恍惚惚之中,把他当成了刽子手,于是甘泪卿痛25 苦哀号:“啊!啊!他们来了,痛苦的死!”其哀求苦苦之声,嘶碎人的心肠:“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吧! 难道不能等到明天早晨吗?我还这么年轻,这么年轻,可是已经不得不死……”报载一位死刑犯人,法院允许他在枪决前十天内可提出 上诉。这犯人觉得自己确实罪该万死,已没有上诉必要了。可是到了第十天,明天就要执行了,他忽然号淘大哭,叫嚷着非要上诉不可。其目的十分明显,因为只要他提出还要上诉,法院就得再延长10天时间。对一个不久告别人间的人
,10天是 多么宝贵啊!因此他是非争取不可的。曾看过一部描写死刑犯人枪决前心理状态的电影,发现一个等待死亡即将来临的人,他的恐惧感是何等强烈,为了延长那怕只有几分几秒,都会付出任何代价。完全听不到那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的“豪言壮语”了!正如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说的:“宁愿每小时忍受着死亡的惨痛,也不愿一下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赖生畏死似乎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心态。当《圣经>>人物旧约中的希西家王得知自己“必死不能存活”的“噩耗”时,便转脸朝墙,向神苦求,不失皇帝尊严而涕泣成声,此情此景委实叫人感叹不已。约翰逊在一本叫《人类欲望的虚幻》中写道: “给我寿命增添岁月吧!无论是健康的,还是多病的。祈求者这样祷告,他讳言自己的状况,而且不想知道延长了寿命26 正是延长了痛苦。”诗人海涅晚年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念,即:“宁为活狗,莫为死狮”。他在他的一首诗中道:“上界最苦的农奴,也强似冥河的阎罗”。有人说,这是海 涅及时行乐观念的表露。及时行乐,倒可以看作是挚爱生命的一种形式,古人所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即是一例。暮年
的海涅从根本上失去了享受生命的能力。51岁的时候,他患了脊髓病,完全瘫痪。一张铺有 6层垫子的床,成了他永无宁日的“坟墓”。此后,他又活8年,这大约只能算作是贪恋生命,或曰:“苟延残喘”。其实他早已感受到了困于“床褥墓穴”的不幸。他写道:“死亡并非不幸,死亡前长达数年的折磨,才是真正不幸。”可 是,他宁可备尝不幸,也不愿自动地退出生活的舞台。这位一度曾是风流倜悦的才子,后来成了辗转床塌形容憔悴枯槁的老弱病人。有传记作家形容他是“面如白蜡,一目已闭,一目黯然无神,鼻子尖尖的,嘴角因疼痛扭歪了,脖颈伸得长长的,以 便透过几乎无法睁开,只有一条细缝的只眼向外望。”(路德维希·马库塞:《海涅>>)“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重要的规律”。(卢梭《新爱洛崎丝》) 在农村早年在过春节时,各家门前都爱贴春联,示兆吉祥。有一个穷秀才,文才不缺,但缺钱财。过年时,他自拟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门前:(上联)“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 (下联)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这无疑是~副好对子!诙谐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悲喜两面。27
是啊!人最穷也不致于过不了年,“年关”易闯。可最有办法的人也难越“死关”啊!也许正是因为死威如此厉害,死就显得更让人心惊肉跳!一位叫剑拔的诗人在论到死亡时,爽性向生命的赐于者 发出追问,甚至用有些埋怨的口吻道:“既赐生,何赐死?死既来,何太速?”一个渺小浮生又怎能理解死亡的意义呢?就是一个被神称为“义人”的约伯,当其遭受人生风霜雨 雪的吹打时,也曾一度沮丧得欲求死来了却自己一生,并以诅咒自己生日来发泄心中的愤愤不平。可是,真的想到死亡时,却又寒意丛生:“你为何使我出母胎呢?不如我当时气绝,无人得见我 ……我的日子不是甚少吗?求你停手宽容我,叫我在往而不返之先,就是往黑暗和死荫之地以先,可以稍得畅快。那地甚是幽暗,是死荫混沌之地,那里的光好象幽暗。”(<<圣经·约伯记》10:18一22) 死亡的恐怖触目惊心,它掠夺走人生一切欢乐、友谊。每一个人的身后,始终伫立着一个狰狞可怕的东西,人生旅途的荒野上,处处可能满布了死亡的荆棘,致使人一生有可能在死的恐惧中度过,心灵上始终背负着死亡的焦虑在茫茫征途中 踯躅独行。在佩里亚耶夫的一本书上,有这样一则趣闻。19世
纪中叶莫斯科有一个地主N,由于平日里颇有点傻乎乎的样子,于是有一个着名的占卜者玛丽亚·列诺尔曼便 借机嘲笑捉弄他。虽然N还年轻,但玛丽亚预言说:“你必死在自己的床上”。“什么时候?”N惊恐地问。“在你躺上床的时28 候”。占卜者狡黠地笑了笑回答了他。从此,地主N就把舒适的厚厚的褥子、天鹅绒枕头、鸭绒枕头、丝绸被子全扔出了房间……他的朋友当面笑他、怪他轻信,并不止一次地向他解释,你这样有钱,不会有别的死法,何 况在自己家里,在熟悉环境中,在家人仆人陪同下死去——有什么不好?可是朋友的劝说无济于事,相反占卜者的话且日夜萦绕心头,想起来比丧钟还可怕。于是,N不论在何种场合,做客、戏院,只要不在自己床上,他就昏昏欲睡,甚至晚上要求 一伙人一起过,因为他蜷伏着休息1个多小时,既感到无聊,也觉得难受。白天要求女仆陪他一起坐马车满城乱转,可是他根本无法欣赏风景,而是处于半睡眠状态。后来由于仆人给他开了一个可恶的玩笑,使他大吃一惊,神经受到刺激,不久就 呜呼哀哉了。就在他奄奄一息之时,还坐在圈椅上打瞌睡。医生劝他躺到床上去,可他还是抱怨地蹶着腿。快咽气时已十分虚弱,所以尽
管他眼泪汪汪哀求,人们最后还是违背他的意愿把他弄到了床上。占卜者玛丽亚的预言至终还是应验了—— 地主N自找自受遭了50年的罪之后果真死在自己的床上。好一个“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对死亡的禁忌,中国历来是十分讲究的。不同场合不同人物的死,居然有上百种不同说法。如皇帝之死,就说是“驾崩”、 “登假”、“殂落”等。死意味着告别人世,故有“逝世”、“谢世”、“殁世”等婉语。还把“棺材”说成“寿材”,把“停尸房”说成“太平间”。更有趣的是,一些垂危病人临终时刻,同病榻边亲友交待后事时总是说“我恐怕不行了”,“我要走了”,“我要去见× XX了”等,绝不肯用一个“死”字,绝口不说。“我要死了”。说穿了,这都是对死亡的美化,是一种畏惧、讳避死亡的“文饰”29 心理而已。可是,回避“死”宇,却回避不了死亡。不希望死去,可并无办法使自己长生。这是人类若干困惑中首当其冲的困惑。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死亡,在心理上极力避开死亡,在 生活上无法洞悉死亡。眼见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变成僵冷冷的躯体,其中感想怎能不心潮澎湃?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这样说道:“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戴锁
,都被判了死刑,他们 之中天天有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 熙来攘往,芸芸众生。时时在聆听丧钟的哀鸣,处处会碰见死亡的幽灵。救护车的警笛声长鸣过市,殡仪馆的安魂曲撕心裂肺。死亡的恐惧、茫然、不安犹如狂风一般每每袭击赢弱而又乏力自救的人们,他们在那“离死不过一步”(<<圣经·撒母 耳记上>>20:3)的羊肠小道上不住地挣扎、呻吟、呐喊:“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圣经·诗篇>>89:4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