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9)释放仆人安然去世

跨越死亡 by 计文

释放仆人安然去世(路2:29)“我是长途行路客人,如飞岁月匆匆去,辛苦时光危险时光,谁愿将它挽留住。

来日纵使惨淡幽阴,我众歌声仍不停;转眼得享完全和平,静听天使奏乐声。任凭化危风波震荡,任凭尘缘如绳断;闻主呼声招我归家,天家快乐真永远。

[副歌]我众同站约旦河边,先渡朋友已进前;前途不远仿佛之间,光明之岸已涌现。”这是一首题为《光明之岸》的诗歌,描写信徒即将离世时的心情。这歌里丝毫没有犹豫的不安,有的就是信心和盼望。

千千万万的信徒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个结论:“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从远处望见,……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参《圣经·希伯来书》11:13一16)

故此,一个基督徒面对死亡的来临,其态度与其他人必然有所不同。约举数例:德国第二任大总统兴登堡氏,84岁时病重于床上。医生见他没有好转可能,便幽默地说;“死亡快走到门口了!”兴登

堡氏听后不慌不忙,伸手摸着放在枕边的圣经,翻到约翰福音第十四章就吃力地慢读:“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读完了,对医生说:“快请死亡先生进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76

苏格兰小说家史各脱爵士(SirWalterScott)临终前一天早晨,坐在病车上叫仆人把他推到书房,他女婿陆克哈特坐在他身边。他对女婿说;“请你把那本书读给我听。”陆克哈特看看图书室里几万册精装书籍,不知所措,便问:“您要我读哪一

本书呢?”司各脱答:“还有哪一本书比那本书更伟大更值得我需要读么?”女婿恍然大悟,连忙打开《圣经》,将其中关于生命信息的经文读给这位小说家听。慢慢地、慢慢地,司各脱爵士闭上了眼睛,安然离世。

陈崇桂牧师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爱主的人。某一天,他突然对家人说:“主耶稣明天要接我回家了,你们快打电报给我大儿子,叫他回来。”开始家人们都以为这一定是老人年岁高了在说糊话,便劝他说:“您老身体很好,主不会接你去的。”可

是,这位陈老先生还是认真地说:“唉!你们不知道,昨晚上主耶稣亲自告诉我的,你们快去通知我大儿子,并请去买来白衣白裤给我穿好。”最后,家人都说服不了他,就按着他吩咐的去办妥了。

第二天晚上九时,他还吃了一大碗面,又加二个荷包蛋。家人说:“你看,你看,主怎么会马上接你去呢?”接着,老人把所有家人都叫到床前,好好劝导一番,并为他们祝福。之后,他靠在床上,双目闭找,面带笑容。用手指着

说:“主耶稣来接我了,他身穿白衣,手里拿着一把钥匙……”。正说着时,就平安地离开了人世。笔者有一位邻居(女,60左右),信主还不到半年,因为患乳癌长期躺在床上,曾去各大医院求治,不见好转。但她信仰

77

很认真,祈祷恳切。有一天她梦见耶稣对她说话:“明天要接你回天家!”在梦中她还对主说:“主啊,我还想做人。”主说:“你在世生病很痛苦,还是到天家好!”梦醒后,她便对身边家人和主内肢体讲述这梦经过。其中有一位信徒来告诉笔者,当时我

对她的梦也有些将信将疑。可是,下午三时,她要求家人为她洗澡更衣之后便躺在床上,接着就十分安详地离世了。(有一位与她同一类病,年龄相仿的没有信仰的人,与她相差不多时候离世,但临终时十分疼痛,苦不堪言!)这奇妙事,竟使好些

看见的人信了耶稣。在诸多见证中,要算下面这个最令人感动:1912年4月15日晚二十三点四十分,世界上最大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银星公司超级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

在其驶往美国纽约的**航途中撞上一座冰山,次日清晨二点二十分沉入洋底。其中六百九十五人(多为妇女儿童)靠救生艇得以生还外,另外一千五百一十三名乘客与船员葬身汪洋之中。

当船将倾斜下沉时,有一支乐队,七位音乐家在甲板上演奏着赞美诗,直到水漫双膝。最后一首是《更加与上帝接近》!在乐师们的感染下,甲板上都唱起了这首古老的圣歌。这悲壮的场景令人感叹不已。

“更愿与主接近,与主接近!黑暗笼罩我身,依然歌咏,……欣看天使招迎,更愿与主接近!更愿与主接近,与主接近。”

信徒即便走向死亡,因为他们知道将去向何方,因而真正78

能够“视死如归”!以下是几首描写信徒离世归家时安然之情景的诗。从中你不可能听见凄凉与哀婉的音调。{1)“朋友别为我哭泣,要为我欢欣!

从此我永别痛苦,一去不回,在地上少了一个人,在天上你又多了一位良朋。我经过了死亡的门,

如果你再听见门声响了,可用不着惊慌,我已看见门那边的远景!”——朗贵罗(logfellow)诗意。

{2)进入安息之地,那里再没有风暴冲击,那里再没有黑暗阴翳,也没有哭泣悲啼,

没有恐惧惊疑进入安息和爱的境地,圣鸽之灵静静地吹气——永远是晴明的天气!

变迁不能动摇,没有记忆力的嘘唏。啊,光明的胜利!来啊,我灵,进入那永恒的美地,亲近你的上帝。

——述赫缪斯(H.Hemaus)诗意<3>生命的火星啊,79

脱离这个将残的凡躯吧!战颤——期望——弥留——飞腾!这难耐的痛苦——死的永福!可爱的自然啊,停止你的挣扎

让我憔悴进入永生!听啊,天使的微音,呼召我灵快来,这美妙的音乐,

使我的灵魂倾听忘返,使我麻木、屏息,告诉我吧,灵啊,这便是死亡?世界消退了,不见了,

我顿见天火辉煌,天乐声喧!请假我以天使的羽翼,好让我向天飞腾!

坟墓啊,你的权势在哪里?死啊,哪里是你的毒钩?——述蒲柏(PoPe)诗意这些与其说是诗歌,倒不如说是凯歌!多么味亮,唱出了

喜乐,唱出了信心。他们似乎都曾听闻那来自天上来的声音:“……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经·启示录》14:13)美国着名的“石墙”将军杰克逊在阵亡时说:“让我们渡过这条河,坐在对岸的树荫下”。

对基督徒来说,死亡真如一条“冷河”。信徒都能唱:“死亡冷河我不怕过,因有耶稣亲手领我”。(<<赞美诗·耶80

稣领我》288)掌管生命的主他对每一个信徒应许过:“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圣经·以赛亚书)43:2)

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在生命临终时安然!81

[附」②生与死——在Y同道追思礼拜上的讲道经文:约14:1一4林前15:19、35一38、42一44、50一57。今天我们怀着沉重心情,来到了一个不大乐意来的地方,

来面对一个不太情愿面对的事实。Y同道的意外事故对今天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说心里话,当初听到这噩耗时,真希望是个误传。可今天当你我走进这殡仪馆“天国厅”时,事实由不得你我不信!

从人的情感上说,我们真希望他有更多的时光留于世上,使他在地上的工作有更大成就,为社会可以作出更大贡献,就信仰上说,他可以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教会生活,以便使他的属灵生命更趋长大。但生命权柄不是由人掌握,人有义务尊重生

命之主的决定。在万分悲激之余,我们也应时刻想到,人生活于世上不该单单“今生有指望”。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死亡不是坠入虚无黑暗的深渊,也不是人生终结的“句号”,一个与神生命有份的

人,死亡仅是一个“逗号”,是从有限进到无限的一扇大门,是从一个境界进入到另一个境界。所以,《圣经》凡说到信徒去世时,总是称作“睡了”,而不是“死了”,更不是说“完了”、“算了”!他向这个活在世界上的信徒或说信徒对这“睡了之人”的

离别总是一种“暂别”而不是“永别”。对每一个迟早总必走向坟墓的人,信徒所怀的是永生的盼望而不是悲哀的绝望。耶稣他说,他已经为每一个跟随他的人预备了居所在天上。这应许足以告慰今天我们中间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十分悲伤的心灵。

感谢神!Y同道的父母——我们亲爱的弟兄和姐妹,面对这沉重的打击,却因为有主的同在及信心的力量,使他们变得82

异常的理智和平静。就这一点已经显明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是的,西方有句俗语:“无法挽回的事,哭也无益。”耶稣曾经也对死了孩子的父母说:“他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今天这

话同样临到我们的弟兄和姐妹。狂风暴雨中的镇定才是真正的平安,漆黑夜晚中的歌声才显出真正信心。作为父母能抑制肉体亲情中强烈的失子之痛,以极其深沉的敬神信仰,不但接受常人难以接受的现实,而且亲自用手帕擦干别人的眼泪,又

用其十分郑重的语调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圣经·约伯记》1:21)我们知道,这句话原来是信心伟人约伯说过的。引用这些

话,使本来欲来安慰丧家的人反得到了无上安慰!信靠主的人是何等的有福。上海曾有一位青年同道,因患重病,英年早逝。他的母亲悲恸欲绝,痛不欲生。死者的生前好友,一位主内同道为了安

慰他母亲那颗几近破碎的心,就以死者的名义和口吻写了这样一首诗,寄给他母亲,旨在希望他母亲能走出泪水的沼泽地。我引用它,希望今天能安慰我们中间伤心的人。(题目):《我已到了荣美家乡》

“我有一个荣美家乡,在天那边,妈妈啊!它超出了你我的视线。但,在那里——耶稣他永伴于我的身边。

放心吧!妈妈,我就在那里——在我们时时怀念的荣美家乡。83

耶稣基督,他救我,也救你,主万能之手把我带回故里。妈妈啊!不必悲伤,不要哭泣,

我呀!将会在这儿永享安息。哦!我一个荣美家乡,——我们将来相聚在天堂,。”(摘自《讲台事奉》——沈以想主教文集)

我们有限的理性看不透人生种种奥秘,有许多青年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如朝日初升的晨辉,忽然之间,跨过了人生的门槛,进入永恒的安息之中去了,但我们知道,上帝的事工奇妙无穷,他手所造决不落空,他手所造的都必蒙爱。但求安慰

之神用神奇温暖的手去抚摸一颗颗破碎心怀,使它完整和刚强。使我们每一个人能从痛苦的诀别中,领会他慈爱的恩惠与保全。感悟他藉着万事向我们所要暗示的教训。作为一个牧师,我已记不清已经为了多少人举行了追思

礼拜。不知道已经把多少人送别于这个世界。但每一次我都有类似的想法。芸芸丛生都好像坐在一列奔驰向前的时间列车上。每一个小站都会有人“下车”,有年老的、也有年轻的。谁也难以预料我将在何站跳下,但每个人似乎都可能站在车门

口,需要随时准备告别这辆喧嚷的人世列车。巧的是今天刚好是Y同道三十岁的生日,也就是他在地上正好走完了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依人看来,这似乎太短了些,他在这趟人世列车的上下车的时间也就太早了些。但好在

神的眼光中,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生命的“长度”,而在乎他人生的“密度”。文章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是否精彩。据我所84知,Y同道在学校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又是个

知礼尽孝的好孩子;在单位他更是一个学有专长、踏实肯干的好青年;(注:他的一项住宅设计已在申请国家专利)在教会里,他也曾义务帮助堂里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为了这一切美好的事,我们感谢神!

Y同道的突然蒙召,对所有人都是个“打击”,这打击的不仅是因为我们的亲情、友情,而是对我们每一个忙忙碌碌,追逐物质享受的人的当头棒喝!逼使每一个生命对自身生存的意义作重新认真的思考。

既然生命是那么脆弱而又短暂,既然每个人总有一天要“下车”,既然人无法违避这个人人都忌讳的话题;那么,作为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就不能不去想一想:跳下这列火车以后你将何去何从?既然下车的时间并不由人自己选定,而且也不

是依人的年龄为次序。那么,不论你今天如何年轻,身体多么强壮,权力何等伟大,事业非常发达,人就没有理由不考虑属于自己的将来,人必须在信仰这么严肃的大问题上作个抉择!人没有理由继续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人没有资格可以夸夸

其谈自己的本领,人需要对自己负责,尤其是对自己的灵魂负责!我想,这也许正是Y同道的突然离世给我们带来思考。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有两句诗概括了人的生与死,他说:“愿生如春花之灿烂,

愿死如秋叶之宁静。”这二句诗表达了人生深刻的哲理。春天的花朵,悄悄开放,发出美丽与芳香。秋天的金叶,宁静地躺在大地上。

这正是生与死的写照,85

这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当追求的境界。1997.10

86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释放仆人安然去世(路2:29)“我是长途行路客人,如飞岁月匆匆去,辛苦时光危险时光,谁愿将它挽留住。 来日纵使惨淡幽阴,我众歌声仍不停;转眼得享完全和平,静听天使奏乐声。任凭化危风波震荡,任凭尘缘如绳断;闻主呼声招我归家,天家快乐真永远。 [副歌]我众同站约旦河边,先渡朋友已进前;前途不远仿佛之间,光明之岸已涌现。”这是一首题为《光明之岸》的诗歌,描写信徒即将离世时的心情。这歌里丝毫没有犹豫的不安,有的就是信心和盼望。 千千万万的信徒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个结论:“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从远处望见,……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参《圣经·希伯来书》11:13一16) 故此,一个基督徒面对死亡的来临,其态度与其他人必然有所不同。约举数例:德国第二任大总统兴登堡氏,84岁时病重于床上。医生见他没有好转可能,便幽默地说;“死亡快走到门口了!”兴登 堡氏听后不慌不忙,伸手摸着放在枕边的圣经,翻到约翰福音第十四章就吃力地慢读:“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读完了,对医生说:“快请死亡先生进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76
苏格兰小说家史各脱爵士(SirWalterScott)临终前一天早晨,坐在病车上叫仆人把他推到书房,他女婿陆克哈特坐在他身边。他对女婿说;“请你把那本书读给我听。”陆克哈特看看图书室里几万册精装书籍,不知所措,便问:“您要我读哪一 本书呢?”司各脱答:“还有哪一本书比那本书更伟大更值得我需要读么?”女婿恍然大悟,连忙打开《圣经》,将其中关于生命信息的经文读给这位小说家听。慢慢地、慢慢地,司各脱爵士闭上了眼睛,安然离世。 陈崇桂牧师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爱主的人。某一天,他突然对家人说:“主耶稣明天要接我回家了,你们快打电报给我大儿子,叫他回来。”开始家人们都以为这一定是老人年岁高了在说糊话,便劝他说:“您老身体很好,主不会接你去的。”可 是,这位陈老先生还是认真地说:“唉!你们不知道,昨晚上主耶稣亲自告诉我的,你们快去通知我大儿子,并请去买来白衣白裤给我穿好。”最后,家人都说服不了他,就按着他吩咐的去办妥了。 第二天晚上九时,他还吃了一大碗面,又加二个荷包蛋。家人说:“你看,你看,主怎么会马上接你去呢?”接着,老人把所有家人都叫到床前,好好劝导一番,并为他们祝福
。之后,他靠在床上,双目闭找,面带笑容。用手指着 说:“主耶稣来接我了,他身穿白衣,手里拿着一把钥匙……”。正说着时,就平安地离开了人世。笔者有一位邻居(女,60左右),信主还不到半年,因为患乳癌长期躺在床上,曾去各大医院求治,不见好转。但她信仰 77 很认真,祈祷恳切。有一天她梦见耶稣对她说话:“明天要接你回天家!”在梦中她还对主说:“主啊,我还想做人。”主说:“你在世生病很痛苦,还是到天家好!”梦醒后,她便对身边家人和主内肢体讲述这梦经过。其中有一位信徒来告诉笔者,当时我 对她的梦也有些将信将疑。可是,下午三时,她要求家人为她洗澡更衣之后便躺在床上,接着就十分安详地离世了。(有一位与她同一类病,年龄相仿的没有信仰的人,与她相差不多时候离世,但临终时十分疼痛,苦不堪言!)这奇妙事,竟使好些 看见的人信了耶稣。在诸多见证中,要算下面这个最令人感动:1912年4月15日晚二十三点四十分,世界上最大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银星公司超级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 在其驶往美国纽约的**航途中撞上一座冰山,次日清晨二点二十分沉入洋底。其中六百九十五人(多为妇
女儿童)靠救生艇得以生还外,另外一千五百一十三名乘客与船员葬身汪洋之中。 当船将倾斜下沉时,有一支乐队,七位音乐家在甲板上演奏着赞美诗,直到水漫双膝。最后一首是《更加与上帝接近》!在乐师们的感染下,甲板上都唱起了这首古老的圣歌。这悲壮的场景令人感叹不已。 “更愿与主接近,与主接近!黑暗笼罩我身,依然歌咏,……欣看天使招迎,更愿与主接近!更愿与主接近,与主接近。” 信徒即便走向死亡,因为他们知道将去向何方,因而真正78 能够“视死如归”!以下是几首描写信徒离世归家时安然之情景的诗。从中你不可能听见凄凉与哀婉的音调。{1)“朋友别为我哭泣,要为我欢欣! 从此我永别痛苦,一去不回,在地上少了一个人,在天上你又多了一位良朋。我经过了死亡的门, 如果你再听见门声响了,可用不着惊慌,我已看见门那边的远景!”——朗贵罗(logfellow)诗意。 {2)进入安息之地,那里再没有风暴冲击,那里再没有黑暗阴翳,也没有哭泣悲啼, 没有恐惧惊疑进入安息和爱的境地,圣鸽之灵静静地吹气——永远是晴明的天气! 变迁不能动摇,没有记忆力的嘘唏。啊,光明的胜利!来
啊,我灵,进入那永恒的美地,亲近你的上帝。 ——述赫缪斯(H.Hemaus)诗意<3>生命的火星啊,79 脱离这个将残的凡躯吧!战颤——期望——弥留——飞腾!这难耐的痛苦——死的永福!可爱的自然啊,停止你的挣扎 让我憔悴进入永生!听啊,天使的微音,呼召我灵快来,这美妙的音乐, 使我的灵魂倾听忘返,使我麻木、屏息,告诉我吧,灵啊,这便是死亡?世界消退了,不见了, 我顿见天火辉煌,天乐声喧!请假我以天使的羽翼,好让我向天飞腾! 坟墓啊,你的权势在哪里?死啊,哪里是你的毒钩?——述蒲柏(PoPe)诗意这些与其说是诗歌,倒不如说是凯歌!多么味亮,唱出了 喜乐,唱出了信心。他们似乎都曾听闻那来自天上来的声音:“……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经·启示录》14:13)美国着名的“石墙”将军杰克逊在阵亡时说:“让我们渡过这条河,坐在对岸的树荫下”。 对基督徒来说,死亡真如一条“冷河”。信徒都能唱:“死亡冷河我不怕过,因有耶稣亲手领我”。(<<赞美诗·耶80 稣领我》288)掌管生命的主他对每一个信徒应许过:“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
江河,水必不漫过你。”(圣经·以赛亚书)43:2) 因此,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在生命临终时安然!81 [附」②生与死——在Y同道追思礼拜上的讲道经文:约14:1一4林前15:19、35一38、42一44、50一57。今天我们怀着沉重心情,来到了一个不大乐意来的地方, 来面对一个不太情愿面对的事实。Y同道的意外事故对今天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说心里话,当初听到这噩耗时,真希望是个误传。可今天当你我走进这殡仪馆“天国厅”时,事实由不得你我不信! 从人的情感上说,我们真希望他有更多的时光留于世上,使他在地上的工作有更大成就,为社会可以作出更大贡献,就信仰上说,他可以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教会生活,以便使他的属灵生命更趋长大。但生命权柄不是由人掌握,人有义务尊重生 命之主的决定。在万分悲激之余,我们也应时刻想到,人生活于世上不该单单“今生有指望”。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死亡不是坠入虚无黑暗的深渊,也不是人生终结的“句号”,一个与神生命有份的 人,死亡仅是一个“逗号”,是从有限进到无限的一扇大门,是从一个境界进入到另一个境界。所以,《圣经》凡说到信徒去世时,总是称作
“睡了”,而不是“死了”,更不是说“完了”、“算了”!他向这个活在世界上的信徒或说信徒对这“睡了之人”的 离别总是一种“暂别”而不是“永别”。对每一个迟早总必走向坟墓的人,信徒所怀的是永生的盼望而不是悲哀的绝望。耶稣他说,他已经为每一个跟随他的人预备了居所在天上。这应许足以告慰今天我们中间因为失去了亲人而十分悲伤的心灵。 感谢神!Y同道的父母——我们亲爱的弟兄和姐妹,面对这沉重的打击,却因为有主的同在及信心的力量,使他们变得82 异常的理智和平静。就这一点已经显明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是的,西方有句俗语:“无法挽回的事,哭也无益。”耶稣曾经也对死了孩子的父母说:“他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今天这 话同样临到我们的弟兄和姐妹。狂风暴雨中的镇定才是真正的平安,漆黑夜晚中的歌声才显出真正信心。作为父母能抑制肉体亲情中强烈的失子之痛,以极其深沉的敬神信仰,不但接受常人难以接受的现实,而且亲自用手帕擦干别人的眼泪,又 用其十分郑重的语调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圣经·约伯记》1:21)我们知道,这句话原来是信心伟人约伯
说过的。引用这些 话,使本来欲来安慰丧家的人反得到了无上安慰!信靠主的人是何等的有福。上海曾有一位青年同道,因患重病,英年早逝。他的母亲悲恸欲绝,痛不欲生。死者的生前好友,一位主内同道为了安 慰他母亲那颗几近破碎的心,就以死者的名义和口吻写了这样一首诗,寄给他母亲,旨在希望他母亲能走出泪水的沼泽地。我引用它,希望今天能安慰我们中间伤心的人。(题目):《我已到了荣美家乡》 “我有一个荣美家乡,在天那边,妈妈啊!它超出了你我的视线。但,在那里——耶稣他永伴于我的身边。 放心吧!妈妈,我就在那里——在我们时时怀念的荣美家乡。83 耶稣基督,他救我,也救你,主万能之手把我带回故里。妈妈啊!不必悲伤,不要哭泣, 我呀!将会在这儿永享安息。哦!我一个荣美家乡,——我们将来相聚在天堂,。”(摘自《讲台事奉》——沈以想主教文集) 我们有限的理性看不透人生种种奥秘,有许多青年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如朝日初升的晨辉,忽然之间,跨过了人生的门槛,进入永恒的安息之中去了,但我们知道,上帝的事工奇妙无穷,他手所造决不落空,他手所造的都必蒙爱。但求安慰 之神用神奇温暖的
手去抚摸一颗颗破碎心怀,使它完整和刚强。使我们每一个人能从痛苦的诀别中,领会他慈爱的恩惠与保全。感悟他藉着万事向我们所要暗示的教训。作为一个牧师,我已记不清已经为了多少人举行了追思 礼拜。不知道已经把多少人送别于这个世界。但每一次我都有类似的想法。芸芸丛生都好像坐在一列奔驰向前的时间列车上。每一个小站都会有人“下车”,有年老的、也有年轻的。谁也难以预料我将在何站跳下,但每个人似乎都可能站在车门 口,需要随时准备告别这辆喧嚷的人世列车。巧的是今天刚好是Y同道三十岁的生日,也就是他在地上正好走完了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依人看来,这似乎太短了些,他在这趟人世列车的上下车的时间也就太早了些。但好在 神的眼光中,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生命的“长度”,而在乎他人生的“密度”。文章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是否精彩。据我所84知,Y同道在学校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又是个 知礼尽孝的好孩子;在单位他更是一个学有专长、踏实肯干的好青年;(注:他的一项住宅设计已在申请国家专利)在教会里,他也曾义务帮助堂里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为了这一切美好的事,我们感谢神! Y同道的突然蒙召,
对所有人都是个“打击”,这打击的不仅是因为我们的亲情、友情,而是对我们每一个忙忙碌碌,追逐物质享受的人的当头棒喝!逼使每一个生命对自身生存的意义作重新认真的思考。 既然生命是那么脆弱而又短暂,既然每个人总有一天要“下车”,既然人无法违避这个人人都忌讳的话题;那么,作为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就不能不去想一想:跳下这列火车以后你将何去何从?既然下车的时间并不由人自己选定,而且也不 是依人的年龄为次序。那么,不论你今天如何年轻,身体多么强壮,权力何等伟大,事业非常发达,人就没有理由不考虑属于自己的将来,人必须在信仰这么严肃的大问题上作个抉择!人没有理由继续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人没有资格可以夸夸 其谈自己的本领,人需要对自己负责,尤其是对自己的灵魂负责!我想,这也许正是Y同道的突然离世给我们带来思考。印度诗人泰戈尔,曾有两句诗概括了人的生与死,他说:“愿生如春花之灿烂, 愿死如秋叶之宁静。”这二句诗表达了人生深刻的哲理。春天的花朵,悄悄开放,发出美丽与芳香。秋天的金叶,宁静地躺在大地上。 这正是生与死的写照,85 这也是每一个基督徒当追求的境界。1997.10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