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喻道故事六十一则 by 未知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经文:“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你知道吗?在镜子尚未问世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代替镜子呢?说来有趣得很,古代人为了要明了自己的长相,所以想出一个办法,常是趴在河边,从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经风一吹,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啦!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才发明青铜为镜。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冈上市的一个古墓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十三个圆圆的金属盘子,经过最后一番考证,人们才最后弄清楚;原来这些金属圆盘,是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的确,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着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正因为青铜镜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玻璃镜子。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威尼斯诞生。他们是用水银(汞)来制造玻璃镜;先往玻璃上贴上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的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镜子作为贺礼;也许读者会认为,这太过于寒酸。岂不知在当时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据说这面镜子的价值达十五万法郎!

后来又因为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要整整花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镜又是有毒,镜面也不太亮,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喜用的镜子。以上看到镜子的演变,从水面到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到现在的镀银的玻璃镜子,确实是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将近两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镜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基督徒应加上一句“以《圣经》为镜可以察心灵善恶”。雅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听道是为了行道。正如我们为何要照镜子?无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无污点?有则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齐?否则立刻改正之。同样,信徒听道也好,读经也好。应当是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当作的去作,不当作的不作,这样才是听道读经所起”镜子“的作用。记得我小时候常喜欢拿一面镜,朝着阳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睁不开眼,以取乐。如今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好用《圣经》上的话对照别人,只知他人眼中有刺,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这就是“忘了自己相貌如何”。

保罗对哥林多弟兄姊妹也用镜子打另外一种比方:“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信徒一生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坷不平。只因知识有限,见识不足,理解能力差,观点又局限,宛如在水面观看模糊不清,以致产生迷茫,苦闷,困惑,疑虑,但深信有朝一日,与主面对面,胜如在镜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时恍然大悟,势必悔不该当初,自寻不必要的烦恼,自讨苦吃。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经文:“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你知道吗?在镜子尚未问世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代替镜子呢?说来有趣得很,古代人为了要明了自己的长相,所以想出一个办法,常是趴在河边,从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经风一吹,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啦!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才发明青铜为镜。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冈上市的一个古墓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十三个圆圆的金属盘子,经过最后一番考证,人们才最后弄清楚;原来这些金属圆盘,是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的确,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着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正因为青铜镜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玻璃镜子。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威尼斯诞生。他们是用水银(汞)来制造玻璃镜;先往玻璃上贴上一张锡
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的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镜子作为贺礼;也许读者会认为,这太过于寒酸。岂不知在当时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据说这面镜子的价值达十五万法郎! 后来又因为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要整整花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镜又是有毒,镜面也不太亮,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喜用的镜子。以上看到镜子的演变,从水面到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到现在的镀银的玻璃镜子,确实是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将近两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镜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基督徒应加上一句“以《圣经》为镜可以察心灵善恶”。雅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听道是为了行道。正如我们为何要照镜子?无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无污点?有则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齐?否则
立刻改正之。同样,信徒听道也好,读经也好。应当是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当作的去作,不当作的不作,这样才是听道读经所起”镜子“的作用。记得我小时候常喜欢拿一面镜,朝着阳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睁不开眼,以取乐。如今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好用《圣经》上的话对照别人,只知他人眼中有刺,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这就是“忘了自己相貌如何”。 保罗对哥林多弟兄姊妹也用镜子打另外一种比方:“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信徒一生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坷不平。只因知识有限,见识不足,理解能力差,观点又局限,宛如在水面观看模糊不清,以致产生迷茫,苦闷,困惑,疑虑,但深信有朝一日,与主面对面,胜如在镜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时恍然大悟,势必悔不该当初,自寻不必要的烦恼,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