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约书亚记笺记

圣经研究笺记 by 于中旻牧师

  约书亚记笺记
  约书亚记简介
  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为十二卷历史书。
  约书亚原名何西阿(Hoshea),意思是“拯救”。摩西为他改Yeshua,为“耶和华是拯救”。
  主旨:
  神对祂选民拯救的应许,是“领出”为奴之地,又“领入”得业之地(申六:23)。摩西只领百姓出埃及,到约但河,而没有进入应许;神兴起约书亚,继续完成此事工。
  钥节:
  第一章7节:你“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
  书中的基督:
  约书亚的希伯来文名字,等於耶稣在新约中的名。他率领百姓过约但河,得胜进入应许之地,预表基督的“领许多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他如同基督是得胜的元帅,“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林後二:14)。约书亚继续摩西未完成的事工;基督生在律法之下,继续并成全律法未能成就的(约一:17;罗八:2-4;加三:23-25;来七:18-19)。
  在第五章中“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显然是主基督先存的显现。(参申三三:16;出三:2)。耶利哥的妓女喇合,因信接待以色列的探子,把红绳的记号悬在窗口,不与耶利哥城一同灭亡,表明靠宝血得拯救平安(来九:19-22)。奇妙的,这外邦女子,不配蒙恩而蒙恩,竟出现在基督的家谱中,成为基督肉身的先祖。(太一:15)
  约书亚承续摩西的工作,打了胜仗。圣徒们在世的时候,有许多属灵的争战。约书亚并没有使神的子民进入安息;我们必须靠永远的元帅基督,持定神的话,进入安息(来四:11)。
  现在你要起来
  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书一:2)
  如果人会有不能胜任的感觉,约书亚此时应该有这样的心情。只有智慧人才会知道自己;约书亚是智慧人。度德量力,他怎麽会披上了摩西留下的外衣?怎麽配穿摩西踏过的鞋?
  摩西长大在法老的王宫,“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他却是出身奴隶,最多不过是一名辛勤能干的奴隶;当摩西叱吒风云,称雄一世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他约书亚这个人。但现在耶和华晓谕他说:
  “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书一:2-3)
  不过,摩西是神为以色列人所预备的领袖,约书亚也照样是神所预备的领袖。在旷野路上这四十年,他一直是摩西忠实的助手,在摩西身边,学习如何事奉。但现在要他独当一面,实在有他畏怯的理由。神知道他的心情,也告诉他应付之道: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一:8-9)
  神告诉他,虽然摩西不在了,但有神的律法书,要口常诵读,记在心中,昼夜默想,让神的话充满你的思想,就可以遵行神的话,行动自然以神的话为依据,不至违背神的旨意。
  神更告诉他,当遵行神的话,神就与他同在。虽然摩西离开了,但摩西的神继续引导他前行。
  那也正是以色列人需要领袖的时候。虽然他们不是容易带领的百姓,但也向约书亚保证听命效忠(书一:16-18)。在约但河东分得地业的两个半支派,志愿随同过河争战,显然对其余的弟兄起鼓励作用。但神的话给他方向,神同在给他力量。
  这是一个人心空虚的世代。面对着约但河水,瞻顾前途,踌躇莫决,没有把握该如何举步。从何处寻求帮助?我们有时会像约书亚一样,遇到新的局面,新的道路,新的任务,好像要把我们压扁了,傍徨不知如何应付。神也告诉你不要惊惶,信靠神的话,仰望神的同在,在一切事上就可得胜有余。
  拯救的红绳
  你要把这条朱红线绳系在缒我们下去的窗户上(书二:18)
  又是一天的开始,像每天一样。耶利哥城的平静,却是不自然的,有山雨欲来的紧张。天空的阴云,仿佛在聚集着沉厚的不幸;棕树的背後,好像隐藏着危机。
  约但河的对岸,出现了许多以色列人。他们的帐棚连结密集,像是连绵的山峦。他们并没有离去的意向,一切的迹象显示,在预备渡过约但河,虽然还未曾立即有所行动。
  他们在等甚麽?不管怎样,耶利哥城邦的王下令,大家加强戒备。
  那天,妓女喇合的家,来了两个陌生人。虽然他们的衣着跟本地人很相似,但他们的亚兰语音,多少有些不道地。阅人甚多的喇合,看来人有点儿岔眼。
  喇合知道耶利哥王的命令,发现可疑的人,立即要向他报告,也知道违背那残暴的王,会有生命的危险。但她知道,耶利哥王的权势,只能达到这围城的小小圈子内,而且也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同时,她听到了创造并掌管宇宙的神,与以色列人同在,如何摧毁了约但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把他们的地赐给以色列人。显然的,这位神有无比高的权威。因此,她下定了决心,不怕王的忿怒;她知道,王的权威和他的耶利哥,不会存在多久: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喇合改变心意,没有告诉追捕的人,保护那两个以色列探子;并向他们要求得救的保证:
  “现在我既是恩待你们,求你们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也恩待我父家,并给我一个实在的证据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一切属他们的,拯救我们性命不死。”(书二:12-13)
  那两个探子,就给了她一条朱红色线绳,系在缒他们下去的窗户上为记号,告诉她当以色列人进城的时候,全家聚集那屋子里,就必得保守。这样“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来一一:31)
  那条朱红线绳,正像逾越节羔羊的血一样,代表耶稣流血的救恩,因信在祂里面,就得拯救,不至灭亡。
  喇合本来是不配蒙恩的人,但因着信,就蒙了恩典。後来耶稣基督的家谱上记着说:“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生大卫王。”(太一:5-6)作弥赛亚肉身的先祖,是何等大的福分!
  过约但河
  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书三:4)
  以色列人踏上应许之地的时候到了。那是新的土地。在踏上那土地之前,必须先渡过约但河。
  那是初春时节,雨水正多,约但河的水涨过两岸。
  作统帅的约书亚,并没有下令准备渡河的舟楫,也没有积聚材料搭造桥梁。他只吩咐以色列人拔营,在河边集结,等候过河。他在想作甚麽?
  约书亚并没有自己装模作样,扮演英明伟大的领袖。他叫官长吩咐百姓,要跟随约柜,顺从神的引导,“使你们知道当行的路,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书三:3-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验是宝贵的;不过我们要小心,不要用历史的经验埋葬自己。摩西的经验,只是带他到尼波山。约书亚虽然到过以实各谷的经验,但那不能代替所有的人民。不论领袖或会众,每人的脚印,都必须自己踏在应许之地上。那是没有走过的。我们没有人探寻过明天。约柜代表神的同在。虽然前面有敌人盘踞,可能有战争的危险,跟随主,顺从祂的引导,把脚步踏向未来。
  约书亚吩咐百姓:“明天你们要自洁,因为明天耶和华必在你们中间行奇事。”(书三:5)神是全能的神,祂也是圣洁的神,祂不能容忍罪恶污秽。所以神的百姓,必须自洁,除去一切的污秽不义,才可以走神的道路。
  “等到抬普天下主耶和华约柜的祭司,把脚站在约但河水里,约但河的水,就是从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断绝立起成垒。”(书三:13)水是流动的,不会止住立起,显然是神的大能,使河水停流。这是没有人经验过的事,必须使用信心;而且是没有经验过的信心。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法老的军队追近,摩西吩咐百姓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为你们行奇事,叫红海的水分开(出一四:13-29)。现在人不能说,摩西是叫我们站住,让海水分开了,我们才下去走乾地。过约但河的时候,虽然看来水仍然在流,却不能站在那里等候;抬约柜的祭司,要领导百姓,用更进步的信心,把脚踏出去。脚一入水,水流就止住了;奇妙的是水回流了,在极远之地停止,使神的百姓安然过去。这是多麽奇妙的事,是没有走过的约但河底的乾地,是信心的新道路。
  石头的证言
  这些石头在你们中间可以作为证据(书四:6)
  祭司抬着耶和华的约柜,仍然站在约但河中,耶利哥的对面;河水仍然在上流亚当城那里立住。耶和华真是在祂百姓的前头行,全能者作他们的後盾。
  神吩咐约书亚,叫以色列十二支派,每支派一个代表,从“约但河中,祭司脚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块石头,带过去,放在你们今夜住宿的地方。”这些石头,是历史的见证。
  日後你们的子孙问你们说:“这些石头是甚麽意思?”你们就对他们说:“这是因为约但河的水在耶和华的约柜前断绝;约柜过约但河的时候约但河的水就断绝了。这些石头要作以色列人永远的记念。”(书四:6-7)
  人的问题,常是记忆力的失败,不记得神的恩典,“忘记祂所行的,和祂显给他们奇妙的作为。”(诗七八:11)没有得恩典是一回事;人得了神的恩典,却忘了恩,是一切败坏悖逆的起因。
  神叫约书亚吩咐以色列人,把原来在河底的石头,取十二块来,带到吉甲营中,放在那里;另把十二块石头,立在约但河中。这是表明代替的意思。我们本来是该死该灭亡的罪人,神差祂的儿子基督耶稣降世,为我们死;使信祂的人,可以不灭亡,而得进入应许之地。这救恩当时时记念。(书四:9)
  这事不是约书亚一人独断独行的,而是十二支派,每支派一人作代表,每人取一块石头,扛在肩上,从河底带到岸上。这样,他们都有同样的经验,同样的见证;可以彼此提醒,互相印证,记得救恩的真确,见证神大能的实在。
  吉甲是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以後,第一个安营的地方,那十二块石头,就放在那里。不是要放在内地,也不是在後来建都的地方。因为起初蒙恩的经历,是最清楚,最宝贵的。本来在深水淤泥中的石头,现在被救拔出来,得见天日,是多麽不同的改变!(书四:20)
  这样记念神的恩典,有长久的教育意义,不仅是为了当世的人,也是为他们的子孙。我们如果不希望救恩在我们这一代止住,就应该注重对後代的教育,把神大能的作为记载下来。教会应当注意历史,不要作没有根的人。福音的开始,不是在远方,先要将神的大能大德,传给後代的子孙。
  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书五:14)
  军队中常有志愿人员参与,对於战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尽管可以接受志愿人员,但若有人志愿来作统帅,倒是极少有的事;如果有,就值得好好考量。
  约书亚是个卓越的将领。正月初十日,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在吉甲安营,给所有的男丁行了割礼;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了逾越节(书五:2-12)。欢庆的节日过後,第二天早晨起来,按照四十年旷野旅程的老经验,出去收取吗哪,发现供应他们的食物,竟然没有降下来。虽然他们略取了当地人的食物,但作领袖的约书亚,不能不注意二三百万人的供应问题。当前的战略,必须攻下耶利哥。
  约书亚带着凝重的心情,靠近城门紧闭的耶利哥城,去观察那里的地理形势,筹画怎样进攻。他不知沉思了多久,抬起头来的时候,“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了这麽一个人,自然谁都会很为紧张。但约书亚并没有卤莽的动手;他推想,这人非敌即友,而且希望他可以作朋友,所以走上前去问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
  祂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甚麽话吩咐仆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书五:13-15)
  这里记载的语句,和摩西在何烈山荆棘火的经验相同,而神的要求也是一样:“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三:5)“圣地”不是个特定的地理名词,而是神所在的地方。蒙召作神的工作,是圣的工作,必须有神的同在;有神同在所到就是圣地,不能用旧的方法,走旧的道路。
  约书亚的旧观念,是以自己为主,自己筹画作元帅,宵旰夜寐,忧烦不休。现在凡事有主作主,接过领导的责任,是多麽美好的事!约书亚俯伏下拜,也就把重担卸了下来,再也不用自己担当,多麽轻松自在。自己作主,赚来的是重担,却不是对主忠心。现在以主为元帅,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主,跟随主争战,也为主争战,才是打美好的仗。
  过河第一战
  百姓听见角声便大声呼喊,城墙就塌陷(书六:20)
  耶利哥的城门关得严紧,墙高垒坚。以色列人屯顿兵於坚城之下,久之师老兵疲,所有的糗粮会渐渐减少,敌人的联军和外援,会相对的增加。显然这是不利的局面。
  神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七天可以攻下耶利哥。只是所用的战术有些特别:不用预备攻城的战具,不必磨刀砺枪,军队也不必战斗,只要每天去绕城一周,七个祭司拿着七个羊角,跟着军队走在约柜前,一面走,一面吹角。如此绕城六天,百姓都要静默,不呼喊,不出声,也不说一句话。“到第七日,你们要绕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他们吹的角声拖长,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书六:1-5)
  除了喜欢说话的人,静默六天很不简单以外,这个战术听来容易。但是在旧人里,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不对的,我所不知道的都是奇怪的,很难以接受。但神叫人走的信心脚步,每一步都是新的。也许有人说:如此奇怪的绕城行列,给城中的耶利哥人看了,岂不嘲笑为愚拙?不错,圣经是这样说的:“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一:18)
  至於久经战阵的约书亚如何说?他早就把统帅权交出了,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怎样说,他就怎样听从。这是信心的行动。
  如果耶利哥的人嘲笑过,他们尽可以有哀哭的机会。到了第七天,以色列人绕城七次,祭司们同时吹起号角,百姓一齐大声呼喊,城墙塌陷,耶和华把城交在以色列人手中。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属灵的战争。人的心就如同耶利哥城,被撒但魔鬼所占踞,深沟高垒,设防严紧,不接受基督的救恩。我们的目标,是要人信而得救,为主征服人心,是要扩展神的国度,不是为自己争名夺利。
  我们不能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靠人的力量和智慧。因为“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它都顺服基督。”(林後一○:4-5)所以,我们必须让主作祂教会的元帅,引导我们,凭信心靠主得胜。
  亚割谷
  你为甚麽连累我们?…那地方名叫亚割谷(书七:25-26)
  耶利哥的胜利,并不曾如以色列人所预期的在艾城重现。
  以色列人轻易的攻陷了耶利哥,士气如虹,没有把小小的艾城放在心上。他们以为乘战胜余威,派三千人去,取之如同反掌。哪知小艾城却是颇为棘手:派去的军队,竟然在敌人面前转背逃跑,而且损折了三十六人。被杀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对於以色列人所向无敌的声威,却是无情的打击。以色列人的自信,受到严重的伤害;小城都攻不下,怎能希望征服甚麽应许之地?
  作领袖的约书亚,担心的是更远更大的问题:如果当地的居民,知道了以色列人敌不过艾城,会把他们当作是纸老虎,联合起来,“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他向神哀求:“那时,你为你的大名要怎样行呢?”(书七:7-9)
  约书亚果然懂得用兵,他看出这一仗挫败的後果,新领袖不愿见到出兵不利的事;只是他不知道失败的前因。
  神一再要祂的儿女弄清楚:得胜不是靠领袖的运筹帷幄,也不是靠将士用命,而是因为有神的同在;神是圣洁的神,有神同在的先决条件,必须要圣洁;犯罪违背神,就失去神的同在。因此,不论你怎样奋勇,怎样拼命,还是要打败仗。
  奇妙的是,神只指出是有人犯罪,却不指出是谁犯罪。如果你认真想对付罪,要自己去找,自己好好思省:
  “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物放在他们的家具里。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与你们同在了。”(书七:10-12)
  神把话说得很清楚,如果你要保留罪,就必须失去神的同在,就不必想要得胜。约书亚决心对付罪,叫会众自洁,召开大会,找出了犯罪贪污的亚干,清楚查明,人赃俱获。亚干承认不讳,会众就把他用石头打死,又用火焚烧他一切所有的。这真是除恶务尽。以色列人给那地方起名叫亚割谷,就是“连累”的意思,作亚干犯罪使全体受累的监戒。(书七:25-26)
  悔改除罪,神就与以色列人同在,再施恩典,所以“亚割谷作为指望的门”(何二:15)。
  宣读神的话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没有一句不宣读的(书八:35)
  神拣选摩西,也拣选约书亚;但约书亚的工作,跟摩西的工作不同。神只对摩西面对面说话,并没有与约书亚那样的说话;因此,“他要站在祭司以利亚撒面前,以利亚撒要凭乌陵的判断,在耶和华面前为他求问。他和以色列全会众,都要凭以利亚撒的命出入。”(民二七:21)
  神命令约书亚接替摩西为领袖,并没有另外传律法给他,而是特地吩咐他,遵行所吩咐摩西的律法:“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书一:8)
  约书亚不愧为好军人,他的长处,在於会顺服,一切照着神所吩咐摩西的,萧规曹随,绝不违背。当以色列会众北上,来到了示剑附近,在那里,有两座山:基利心山在示剑城的南面(高868公尺);以巴路山在示剑北面(高938公尺)。
  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又“当着以色列人面前,把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然後将会众聚集在约柜旁,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
  随後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约书亚在以色列全会众,和妇女,孩子,并他们中间寄居的外人面前,没有一句不宣读的。(书八:34-35)
  约书亚不是祭司,照今天的看法,算不上专业传道人;但我们看他的事奉,是多麽彻底,认真。
  他不像那些讨人欢喜的人,只讲天堂,不提地狱;只讲说神的慈爱,全不提神的严厉,说最後人人都可以得救。约书亚将祝福和咒诅的话,全部宣读。神忠心的仆人,如同保罗,凡“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二○:27)。
  他也传播得普及所有的人。教导全会众,就不应该有性别的不同,男丁和妇女都在内;包括所有以色列人和外人;包括成人和孩子,他不担心咒诅和地狱的话,会吓坏小孩子,使他们作恶梦,只是违背神的话,会使人进入不止息的痛苦,长在永不会醒转的恶梦中。
  愿我们都效法约书亚,将神全部的话,教导所有的人。
  霉饼求和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的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书九:14)
  神要祂的百姓有忌邪的心,却不是要他们残忍好杀。
  因此,为他们订定战争的条例:如果与远方的敌人争战,而不是神所应许赐给他们的地,要先宣告和平,允许他们有求和的机会;“他们若以和睦的话回答你,给你开了城,城里所有的人都要给你效劳,服事你。”(申二○:10-18)但是对於神赐他们为业之地的居民,则不可存留,免得神圣洁的民,被异教邪淫的风俗所同化。
  基遍等四城联邦的居民,听见了神与以色列人同在,攻克了耶利哥,并毁灭了艾城,就心中惧怕,为了求生存,设下诡计,假作来自远方的求和使者,“拿着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乾的,长霉了。”(书九:1-16)他们甘言卑辞,求跟以色列人立和约。
  以色列人观察他们的外表,看见与他们所说的并无不合;听他们所说的,来得既然那麽远,以至衣敝鞋绽,所带的糗粮也已发霉,真似是不远千里而来,诚意求和,怎忍得下心来拒绝?於是,约书亚和以色列的领袖们,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就接受了他们的食物,跟他们立了和约。
  事实真相不久就显露了。原来基遍不是在甚麽天涯海角,而就在吉甲西方两三天的路程!但首领们既然指着耶和华对他们起了誓,就必须遵守,容他们活着;不过,成了服劳役的人民。用欺骗的手段固然不足取,神的儿女行事不先求问神,而靠赖自己的聪明,跟人立约,也是自陷网罗,不能逃脱。
  四百年过去了。扫罗作了以色列的开国君王,发现民间有一批外族人,就迫害杀灭他们,以为是遵行了神的旨意。结果却惹动神的忿怒,在大卫王的时期,降灾给以色列人,因为违背了誓约,而作事不照神的时间。“原来这基遍人不是以色列人,乃是亚摩利人中所剩的;以色列人曾向他们起誓,不杀灭他们。”(撒下二一:2)是大卫求问神,找出错误的原因,向基遍人赔了罪,灾难才止息。
  多少时候,我们都喜欢听人讲好话,容易被甘言卑辞所吸引,只用理智,看外面,不问神旨,自己作主,受害无穷。我们不比约书亚聪明;以色列人基遍的失败,是我们监戒。
  耶和华争战
  日头啊你要停住,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书一○:12)
  约书亚帅领以色列人,与五王争战。这是进入应许之地以後,一个有决定性的战役。
  南方山地的亚摩利城邦诸王,得知基遍与以色列人媾和,认为对他们将有不利,在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号召之下,发动五王联军,对基遍进攻;一方面是惩膺他们的不忠,并期望获胜之後,高屋建瓴,进而摧毁以色列人。这是以色列胜败的转捩点:或进而占有应许之地,或被逐到约但河外,甚至被敌人消灭。
  在这紧要的形势之下,约书亚感觉到肩负全民安危的重大压力。耶和华勉励他说:“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他们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约书亚完全相信神的应许,就刚强起来,不等敌人来攻,主动的彻夜行军;从吉甲到基遍,要走三十多公里的上坡路,接着,就展开拂晓进袭,使敌人溃败,并且追击到伯和仑。掌管自然界的神,使天降冰雹相助,打死更多的亚摩利人。约书亚深知这不是自己领导有方,而是神的大能,为要成就祂信实的应许,所以向神祷告;他在以色列众人面前祷告,显明信心的坚强,显明他愿神得完全的荣耀:
  “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
  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於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到国民向敌人报仇…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後,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书一○:12-14)
  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於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平原守了逾越节(书五:10);然後,允许基遍人的求和。那地的诸王,仓皇准备应付。但古时的城邦,多没有强大的常备军,因此要趁农忙季节之前出战;何况以色列已经侵入,他们要紧急动员御敌。当时,大约是二月十七日。以色列军清晨到达基遍附近,正是日月交辉:太阳在东方的基遍上空,月亮在西方亚雅仑谷。可见约书亚有坚强受苦的心志,恳求神给他更长的日光时间,可以遵行神的旨意,完成征服。掌管万有的神,站在属祂的人一边。圣经说:“他曾用手为自己争战,你必帮助他攻击敌人。”(申三三:7)神显大能帮助遵行祂旨意的人。
  迦南的争战
  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书一一:18)
  进了神应许的迦南地,并不就是天下太平。要经过争战,而後才可以安息。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占领迦南,不是一战可以成功的事。与南方山地诸王的基遍会战,以至在北方的米伦水边,与以夏琐为首的联军会战,是最重要的战役。神都帮助祂的子民,使他们得胜。
  神使以色列人,在战争中锻炼,成长;在战争中,现出了神所拣选,有忠心的领袖。“耶和华怎样吩咐祂仆人摩西,摩西就照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约书亚没有一件懈怠不去行的。…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书一一:15-18)
  征服应许之地,须要很长的时间。约书亚的事业,大致与迦勒同时;从迦勒的生平,可以看出,从渡约但河开始征服,大约有七年之久:四十岁时由加低斯巴尼亚奉派窥探这地,在旷野飘流三十八年,进入这地该已经七十八岁(申二:14);到他得希伯仑自己的地业时,年八十五岁,其间约有七年的大小争战。(书一四:7,10)
  现在,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已经没有了,但有些较小的城镇,仍然有外族人占住。这是说,没有须要各支派联合军事行动的必要,“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书一一:23),可以将地分给各支派宗族为业,让他们自己去作肃清整建的工作。
  军事上的征服,已经成功,可以说是统一完成,无须再劳师动众;进一步的争战,是文化上的占领,却仍待继续努力。事实上,这种战争,一直没有完成,直到被掳的时候。
  主耶稣给教会的“大使命”,也是两重的:“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是福音的使命;“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是文化的使命。(太二八:19-20)宇宙万有的主宰,不是仅以拯救人的灵魂得救为已足,而仍然任凭人的思想生活,依旧为世界所占据。祂拯救我们全人,祂要我们生命中每一寸一分的主权。这是合理的。使徒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愿我们完全被主的爱所征服,完全归属祂。
  约但河西的胜利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书一二:7)
  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人。在约但河东,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书一二:6-7)。
  不论摩西如何为神重用,他的年日在神手中,神定规他所能征服的地界。他所占领的地,分给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征服约但河西的土地,神定规是约书亚的工作。
  神有一定的旨意,谁应该作哪一部分的工作。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工作,不可比较。并不是摩西的军事天才不如约书亚,也不是说他缺乏统御术。但神叫摩西击杀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却使约书亚击杀约但河西的诸王,共三十一个。在人看来,约书亚建了赫赫战功;实在是神所命定的,人不能更改,更不该比较。
  神照祂的计画,使工作相继相承,是非常重要的。後来的人,往往有更显耀的成就,那不过是因为承续前人的建树。我们能够看得远,不要忘记,是因为站在伟人的肩头上。如果没有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约书亚甚麽都不能作。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建造。
  这是历史的进程。谁也不能作完所有的事工,谁也不能活得比历史更长,每个人只在历史上的轨迹上,画下自己的一小段,那是靠神的恩典。正如人身体上的细胞,在一直不断的更迭;有的存在得久些,有的存在得比较短暂。
  我们看历史上的人和事,如何发生,和在甚麽时候,甚麽地点发生,都是神的手奇妙的编织在一起,没有一点是偶然。既是这样,我们只有称颂那位伟大的设计者,祂的智慧奇妙非常,过於人所能测度的。
  神使摩西忽然而来,谁也不能想得到,一个以色列的男孩子,会在埃及的王宫长大;而那逃到米甸旷野的老牧人,再出现的时候,竟在何烈山接受了耶和华的使命,拯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地。神也叫摩西忽然而去,耶和华亲自把他埋葬,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免得谁敬拜神的器皿,而不敬拜创造的神。选召摩西,使他的牧杖成为权杖的是神;使用约书亚的也是神。
  未得之地
  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书一三:1)
  历史上所有最伟大的英雄所不能征服的敌人,就是时间。
  约书亚从作摩西的助理,与亚玛力人争战,继而统帅以色列人转战各地,由约但河东,到河西,再由南而北;终而白发苍苍,手龟力衰。
  有一天,神对这忠心的仆人说:你老了,你的事工快到尽头了。还有许多地,不是你能完全征服的。该让以色列的众支派,各自负起责任,进占应许给他们的土地。现在把地分给他们吧!
  不论如何忠心,如何英勇,有一天,神的仆人总会有面临“你老了!”的时候。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书一三:1-6)
  我们知道,造就青年人才,培养作育後继的接棒人,是重要的。不过,那不是出於人的选择,不能由人自己拣选,而必须出於神的旨意和安排。摩西从没有考虑过,培植他的儿子接班;神在祂的时候,自然为以色列人兴起约书亚。当亚伦行完了他在世的路程,神叫他上何珥山的时候,神叫他的圣衣,自然落在他儿子以利亚撒身上。(民二○:25-28)扫罗登上以色列的第一任王位不久,就处心积虑,要建立家天下,把王位传给儿子(撒上二○:31)。但神的定旨不是如此,废了扫罗,寻得合祂心意的大卫作王。神的仆人要有信心,放心放手。
  神不要留约书亚在位,一直用汤匙餧以色列人,替他们冲锋陷阵;如果那样,他们永远都不会长大。神叫约书亚,“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各支派要自己去得地,不能再推诿,不能再想倚靠老将军的经验,也不能倚靠别人,各人都有自己的地要去得。神分给你产业,也就给你责任,你自己要去占领。这是圣徒灵命长成的途径。
  神的儿子从天降世,顺从神的旨意,神的圣灵在祂身上是没有限量的;但神只让祂在世工作三年,就是从死里复活之後,也只与门徒同在四十天。为甚麽不更久一些?主说过:“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约一六:7-8),主升天後,赐下保惠师,就是圣灵,与门徒同在;门徒长大了,遵行主的旨意,往普天下传福音,得着地业,扩张神的国度。感谢主。
  老而不衰
  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书一四:12)
  人到临老万事休。一般人到了年高发白,常是壮志消磨,感觉日暮涂穷,而倒行逆施。但犹大支派,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却是到了老年,不想退休享福,颐养天年,偏找艰险的事去作。虽老不衰,何等的雄心壮志!这出埃及硕果仅存的元老,去见当年的同志,现在以色列的统帅约书亚说:
  “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书一四:11-12)
  在四十五年前,约书亚和迦勒都还是四十壮年,他们与其余的十名探子,同去窥探迦南地。他们回来报告,一致同意迦南是个好地方,但大多数人认为去不得,因为有高大可怕的伟人住在那里,会把我们给吃掉,撇下孤儿寡妇无依无靠,就消灭了。只有约书亚与迦勒,相信神的大能,可以胜过任何甚麽伟人而有余。
  现在,以色列人六十万的壮丁都不在了,只剩下约书亚和迦勒还健在。但亚衲族的伟人也还在那里。他们当年曾吓倒以色列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何况八十五岁的老人家?
  实际上迦勒也清楚知道,亚衲族人并不会怕老人,但他知道神仍然在那里;不靠自己,只靠神的大能,不看山高,敌人高,不论城如何宽大坚固,“或者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书一四:12)
  这不是老人家坐下来谈当年勇的故事。信心必然有具体的表现:思想,言语,行动,凝合在一起,改变了历史。伟人亚衲族中最伟大的人名叫亚巴,他的城因而叫“基列亚巴”;那城改名为“希伯仑”,意思是“立约之地”:胆怯懒惰的人,看那是不可攻,不能克的城,会被那里的居民抓去吃掉;但有信心的人看法不同,倚赖信实的神,祂与先祖立约,老迦勒作了许多年轻人不肯作,不敢作,不能作的事,攻克了基列亚巴城,取消了亚巴的名,改名为“立约之地”。从前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曾住在那里,现在成了迦勒的产业;因为他信靠那同一位神,有亚伯拉罕的信心。(书一四:13-15)
  神永远不老。祂仍然与专心信靠,老而不衰的迦勒同在。
  赐福的泉源
  你既把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赐给我水泉(书一五:19)
  在犹大南部的山地,希伯仑的南方,有一座城名叫基列西弗。敌人居高,非常难於攻取。但那地近在属於迦勒的应许之地,他不愿卧榻之旁有别人酣睡,就悬立重赏:不论谁敢去攻城,而首先将城攻取,就将女儿给他为妻。
  迦勒是个信心的勇士,平庸的人,不配作他的女婿。这实在是择婿的妙法:能敢於接受困难的挑战,而有能力可以克服困难的,是天然好领袖的才具。
  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甚麽?”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书一五:15-19)
  犹大的南部地区,多是乾燥少雨的地方,难於生活。俄陀聂和押撒夫妇二人,知道那美好的山地,是神赐给他们的,不问环境如何,甘愿接受。
  押撒是一个顺服的女子,她没有埋怨父亲的决定错误,把他们安置在不理想的环境;她也是智慧的女子,知道单拥有田地,并没有多大价值,除非有足够而可靠的水源,供灌溉作物和群畜饮用,就无法定居发展。当迦勒问她要甚麽陪嫁妆奁,押撒并不求丰厚的物质财富,她只要能产生财富的水泉:原野缺乏的水源,珍贵无价的水源,最重要的天然资源!
  今天,我们在主的事工上,也不能没有这样的智慧。扩张地盘可以暂时满足你的雄心,种植悦目的花草树木,可能给你一时得意;但如果没有水源,这些眼前欢,能够欢乐到几时?东风吹,炎热来,不久就都枯死!就是建造了广厦,又有谁去居住?必不可缺的是水泉;不是随季节乾涸的溪流,而是永久的活水泉源。昔日辉煌教堂,变成了蛛网尘封,教训太多了。
  神的儿女们,要及时向父神切求:把上泉下泉赐给我!圣灵的充满,浇灌,可以止息你的乾渴,把荒漠变成肥田沃野,丰绿遍地,结出美好的果子,使就近的人得到满足。
  神的话应许我们说:“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那时,公平要居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赛三二:15-16)学押撒向天上的父祈求吧!
  不求进取
  他们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书一六:10)
  有很多的问题,是由於人允许它形成的。
  约瑟是雅各儿子们中间,最杰出的一个;是“与弟兄迥别之人”(创四九:26)。在幼年的时候,最得父亲的锺爱;到长成以後,有高洁的品德,最卓越的成就,丰功伟业,作埃及的宰相;在父亲将死的时候,特别为他祝福,赐他双分的产业。
  可是子孙就跟祖先大不相同了。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应许之地,约瑟的子孙以法莲和玛拿西,成为两个支派,各自分得地业。但谁想得到,约瑟的子孙,竟然那麽不成器!产业给了他们,他们却不能照顾。
  得业是一回事,守业是另一回事。箴言第二十四章说:
  我经过懒惰人的田地,无知人的葡萄园,荆棘长满了地皮,刺草遮盖了田面,石墙也坍塌了。我看见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领了训诲。(30-32节)
  智者从废弃荒芜的田园,受到儆戒。他想到:田地长出野草,正是说明人心的情形,是由於人的懒惰造成的现象。所以野草在田园滋生以前,野草的种子,先散播在人心中,从那里长起,发展。
  先人可以把田园留给子孙,却不能叫地面不长野草。要田地收成土产,必须辛勤耕作,除草施肥;野草荆棘却能自然发长起来。如果承受的人不管不理,里面所有的作物,就会被挤住,长不出果实;石墙也倒下去了,野兽随便进入糟蹋,邻人也失去了界限,不妨侵入占来耕作,最後的结果,产业不是被侵占,就是贱价卖掉,归於别人。
  以法莲的子孙分得了产业,但那是纸上的地业,须要用信心去实际占有。神应许“你脚掌所踏之地,要归你为业”,不能闲懒高卧,只每天看日落日出,作缺席的地主。以法莲支派的人,“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却住在以法莲人中间,成为作苦工的仆人,直到今日。”(书一六:10)不难想像以法莲人的满意,现在有了人服事,不必再劳碌追求,不必再辛勤播种,甚麽都不必作,可以消闲度日,每天放假。失去生活目标的人,就是闲懒的奴隶,下一步是效法迦南人的邪淫文化,拜偶像,吃喝玩乐,在自己的地上作了迦南文化的俘虏,为被掳往巴比伦铺路。
  神赐福的问题
  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书一七:17)
  有时候我们过分注意自己的困境,只想到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求解决,忘记了外面还有发展的可能。
  雅各为约瑟祝福说:“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创四九:22)
  摩西为约瑟支派祝福说:“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这角是以法莲的万万,玛拿西的千千。”(申三三:17)
  在进入应许之地以後,约瑟子孙的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分得了地业。不过,他们遇到一项困难:所分得的地,有一些原住民,坚持不肯离开,好像是自然死亡损减也很少,把他们挤在一个角落,显得地方狭小,限制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保守了在旷野发怨言的传统文化,一有问题,不省察自己,向约书亚质问:“你为甚麽?”他们说,耶和华赐福给我们,族大人多,带来了问题;我们不想找神,你为甚麽对我们不住,给我们的地太小。如果忘记分地是神叫他们的,也忘记看看地图,他们两个支派,跨约但河两岸,占的地面有多大,我们会同情他们受了多少委屈。其实,全不是那麽回事!
  约书亚说:地已经分定了,多给你们别人岂不是该减少?“族大人多”,正可以派得上用场,人越多越好,去打仗呀!
  他们说出了真正的困难:山地不够住,平地有敌人,不给我们去住。因此,他们不向外对付敌人,对付自己人容易些。这真是叫人哭笑不得。约书亚听了,回答说:
  “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书一七:17-18)
  今天教会不肯向外发展,总是以环境困难为藉口。他们托辞山上有树林,是天然的问题;平原有可怕的铁车,那时铁器还不普遍,是高度文明的代表,组合成战车群,岂不可怜束手无策?但这些野牛的角,应该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不要对内争地盘,找大家长的麻烦,向他诉苦。正如圣殿驮铜海的十二只牛,如果牛头向内,牛眼瞪得大,牛角相抵,必定问题无穷;但他们是牛尾向内,牛头对外。神赐福不是问题。
  往前得地
  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书一八:3)
  如果我们只仰望人,等别人用汤匙喂养,就要一辈子作婴孩,不用指望长进。约书亚是伟大的领袖,英勇的将才;但跟从他的人,很容易养成躲在伟大领袖荫下的习惯,凡事仰望领袖,不想自己独立进取。正像大树之下,草不沾霜;却也少沾雨露和阳光。
  进到约但河西之後,犹大和约瑟的子孙,已经各自分得产业,还有七个支派,没有踏上自己的领地。
  那时,以色列人还没正式建成联邦,既没有王,也没有国都,示罗地处中央,耶和华的会幕和约柜在那里,情形有些像是临时首都。
  我们难以想像,渡过约但河,进入应许之地,已经六七年了,有那麽多的群众,仍然不知道他们的永久住址在哪里。他们是怎样过活的?难道他们依旧住在帐棚里,过难民营一般的生活?
  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游牧为生,采食当地的果实,无忧无虑,苟安下去,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计画。也可能是好几个支派共聚在那里,感觉过得很满意;而那七个支派,都是比较族小人少,安於现状,没有甚麽雄心大志。既然没有外敌来侵攻,又有甚麽不好?总之,他们如此迁延了好几年。
  那时,十二支派的联邦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约书亚看到这麽多人,如此没有长久的打算,总不是办法,心里着急。
  约书亚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书一八:3)
  约书亚激励他们,每支派派三个代表,去勘察地界,以便正式分地给他们。虽然即将解甲归田,这位年老的统帅,还是鼓励他们,以神的应许为目标,作当作的事。
  人的惰性,使他容易苟且偷安,不知进取。因此,贪恋温暖安全的雏鹰,需要“鹰搅动巢窝”(申三二:11),才肯展翅飞腾。有时,神藉着环境的改变,患难逼迫临到,为的使祂的子民起飞。有时,圣灵感动属灵的领袖,像在埃及地的摩西,像在约但河西的约书亚,激动百姓的心,叫人知道不要坐而不动,要起来前去得地,进展到新的境界。
  不为自己
  分完了地业…将地给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业(书一九:49)
  作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不在如何支配统御别人,而在於控制自己,不作贪心的人,不为自己。
  多数的军事领袖,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荣耀;冒险牺牲,是别人的事,一旦成了功,战利品先归我和我的家族所有。
  无疑的,约书亚是卓越的将领,攻克迦南地,从来未打过败仗。但成功以後,他没有操刀先割,争取自己当得的一分。他是让别人先得,自己退後;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他能等,他能忍耐:
  以色列人按着境界分完了地业,就在他们中间,将地给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业,是照耶和华的吩咐,将约书亚所求的城,就是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城给了他。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书一九:49-50)
  约书亚不自己攘利争先,是等所有的人都分得了地业,以後才想到自己。他也不是自己抢取,是等别人想起他,问他,才提出所要的地方。约书亚论功名,论声望,该配得示罗,伯特利,那样的任何大城巨邑;他却谦让知足,只求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这是何等的风格,何等的襟怀!
  约书亚到了他的地业,并不是退休养老,坐享清福;他所踏到的地方,总会跟他来之前不同:“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他满足於自己所得的分,安心适性,在那里住下来,作为他的家乡。以後到他年满寿终的时候,也就埋葬在那里。但是当他离去的时候,与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来的时候,发现是残颓破落,去的时候,建造得轮奂坚固,可防卫敌人。
  有的人为了叫人纪念自己的功业,就“以自己的名,称自己的地”(诗四九:11);或像“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创四:17)但约书亚全没有想到那些,他安居在亭拿西拉。
  地存留得比人更长久;人不能抓住地。我们应当效法亚伯拉罕,那位信心伟人,能“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一一:10)。惟独有属天盼望的人,才会在地上有所建树。约书亚之所以能那样,是因他看到将来荣耀的盼望,所以他能轻看地上不能持久的事物,而胜过私慾。“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一六:32)我们岂不也当如此?
  设立逃城
  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书二○:3)
  在公义与怜悯之间,必须有一个给人寄足的地方。
  神的律法记着说,故意杀人的,依法必要治死:“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出二一:14)神把杀人的罪,看得那麽认真,处分那麽严重,并不是由於甚麽人的观点,也不是由於惩前庇後,而是因为杀人是得罪神的事。“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的。”(创九:6)因此,律法中,没有定下为杀人献祭赎罪的条例,无论献甚麽祭,都不能够除罪,必须血债血还。
  被杀者最近的亲属,有报血仇的权利和责任,是在各文化中的自然法。通常是被杀者的儿子,可以直接亲手报仇,不必经过法律的审判。在古时,家族维系非常密切,这几乎看作是值得嘉许的事,有时甚至引起家族间的仇杀。这与现在的主张“人权”,维护罪犯的权利,大不相同。
  但神不仅看动作,也看人的动机。因此,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人若不是埋伏着杀人,乃是神交在他的手中,我就设下一个地方,他可以往那里逃跑。”(出二一:13)
  以色列人过到约但河西岸,神要约书亚实施设置逃城:
  “你们要…为自己设立逃城,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这都是为以色列众人和在他们寄居的外人,所分定的城邑,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不死在报血仇人的手中,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书二○:1-3,9)
  神是公义的神,也是慈爱的神。祂把蓄意杀人和误杀分别出来,在约但河东岸有三座逃城,在约但河西岸有三座逃城,位置分配相当,不会太远,给误杀人的,可以有逃亡的机会。
  这不仅是为以色列人,也是为寄居的人预备的。表明神的恩典,临到以色列人,也临到外邦人,并没有分别。这逃城所表明的,是耶稣基督。世人都犯了罪,照律法是要被追杀,没有盼望;但逃到耶稣基督里面,信靠祂,就不至灭亡,而有平安。祂是我们的大祭司;因为基督死了,我们就得以出逃城,恢复自由,不再惧怕,而且得基业。
  慈爱的神,是我们的拯救,是我们的福分。
  利未人的城
  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业中所得的城…(书二一:41)
  爱的实际,是在於肯给。以色列的各支派,在他们自己的地业中,分出城邑和郊野来,给他们的弟兄利未人居住。
  远在四百多年以前,以色列将要离开世界的时候,给自己的儿子们,按着十二个支派祝福。论到利未说:“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创四九:7)
  等到他们承受地业的时候,果然照样成就了。
  神叫利未人,分散在各支派中,不是要管辖他们,而是要服事,教导各支派,在敬拜神的事上帮助他们。神人摩西未死之先,为以色列人祝福,论利未支派的话: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
  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
  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
  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三三:10)
  古时注重宗族世代聚居,同邑共井;利未支派的人,散居全国各地,是不平常的事,既违反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必然带来相当程度的不便。但他们为了事奉神,服事各支派的人民,乐於接受。这种精神,使他们成为最早的本土宣教士,放下了事业和前途,顺从神的安排。
  以色列各支派的人民,因为敬畏神,也对事奉神的利未人相当尊敬。在利未家各族中,又让作祭司的亚伦子孙,首先拈阄,从四十八座城中,得十二座城。其余哥辖,革顺和米拉利族的人,所得的城邑,也是比较大而重要的城镇,不是派他们到穷乡僻壤,就加以忘记,任利未人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他们显然知道实行神的旨意,使在坛前事奉的人,得加倍的敬奉,不是对宗教人另眼看待,以为是些脱离生产的寄生虫。
  所有的六座逃城,也都在利未人分得的地业中。当然这对於各支派误杀人的,可以得到公义安全的保障。利未人被看为明白法律的专业人士,可以在神面前作无私的判断。
  利未人既然分散在各支派中间居住,就应该知道生活上有好榜样,敬虔端正的度日,好教导百姓尊重,而遵从他们所教导的。可惜,利未人似乎没有都作到。生活缺乏好的见证,就失去人民的敬意;而且首次大规模的内战,就是因不端的利未人引起,几乎把一个支派消灭(士一九至二一章)。
  证坛
  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神(书二二:34)
  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决定不进迦南地得业,安置在约但河东。他们派遣武装将兵,帮助完成以色列征服西岸土地的大业。到一切底定之後,约书亚为他们召开欢送大会,分给他们许多战利品;他们从示罗起行,“离开以色列人,回往他们得为业的基列地”(书二二:9)。
  不久,消息传来,河东的人在那里“筑了一座坛,那坛看着高大”。(书二二:10-14)
  以色列人一听到这消息,大家都极为激动:难道这些人才转背走了没有多时,就去建立另外的宗教,明目张胆的跟我们对立?那还得了!那时,经过了七八年的休养生息,旷野飘流的困疲已经过去了,好战的心性和士气又再高涨。於是很多人主张向他们宣战。但有人提议,不问明情节就讨伐,只凭假定有罪,就兴师问罪,绝没有这样的道理;还是该先经过细察。於是决定组成宗教政治联合调查团,由非尼哈率领,因为他不仅是祭司,而且有神忌邪的心,绝对不会容忍异教或与罪恶妥协;又有十个首领跟他同去,每人代表一个支派。
  哪知道查问以後,发现他们筑的坛,原来不是出於搞分裂对立的恶意,也不是要在坛上向甚麽神鬼献祭;而是特意仿照耶和华坛的样式,作为宗教上认同的证据,成为联结的脐带。恐怕约但河地理的界限,造成你我後代之间的隔膜。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听来顺耳,非尼哈宣布,接受他们的解释:“今日我们知道耶和华在我们中间,因为你们没有向祂犯了这罪;现在你们救以色列人脱离耶和华的手了。”回去报告以色列人,全体也都满意,称颂神。(书二二:21-34)
  这样,把“证坛”合法化了。只是从圣经中,我们没有看见证坛发挥其功能的见证,使人更亲近神。其证未见,成了仅有文化上和形式上的认同。示剑有那麽多耶和华的祭坛: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献祭,雅各在那里筑过坛,约书亚也在那里筑坛献祭;而且约瑟和约书亚都在那里埋骨。但这些都不能阻止後人在同一地方大建巴力庙。高大的证坛,像许多高大雄伟的教堂一样,原是帮助人敬畏神的,到现在还不是都成了文化古蹟!只有传扬福音,圣灵把神的话写在人的心版上,留心教育子孙,才是可大可久的见证。
  专靠神
  你们要分外谨慎,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书二三:11)
  约书亚年纪老迈,将要离开世界。他召集以色列的领袖们来,叮嘱他们临别的重要的话。
  这位年老的将军,满头的白发,说明他的经验;一生的勳业,使他的话有权威。他要说些甚麽话?
  如果他长篇大论,述说自己的经历,可以得到他们更多的尊敬;但对於将要离世的人,再高的崇敬有甚麽用?对於留在身後的人,又能有甚麽帮助?
  在他正式就任全民领袖的时候,神吩咐他的话,他以此开始一生的事奉;他以此帅领以色列人渡约但,胜仇敌,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开国的元勳。现在,在应许之地,还有些残余的国民,没有赶出去。神的话曾引导保守他,走过这漫长的人生道路;在即将走完这道路的时候,他用来训勉以色列的领袖:
  “你们要大大壮胆,谨守遵行写在摩西律法书上的一切话,不可偏离左右…你们一人必追赶千人,因耶和华你们的神,照祂所应许的为你们争战。”(书二三:6,10)
  他告诉他们,要专爱神,不要看四围列国的人多势强,为了与他们建立政治联盟,就接受他们的文化宗教。跟着,约书亚就警告他们,不专心靠神的结果:
  你们若稍微转去,与你们中间所剩下的这些国民联络,彼此结亲,互相往来,你们要确实知道,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不再将他们从你们眼前赶出。他们却要成为你们的网罗,机槛,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们在耶和华你们神所赐你们的美地上灭亡。(书二三:12-13)
  爱主靠主必须专一,如果稍微偏差,就像射箭的人视有旁注,必然会越走越远离神,至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神的子民通常不会忽然背离神,但容易被引诱,“稍微转去”,而不加留意,就越流越远。亚哈娶了西顿王的女儿耶洗别为王后,偏离神,拜巴力,以至行恶卖了自己。约沙法是行主道的犹大王,也蒙神的恩典;但他“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代下一八:1),是渐渐走下堕落的道路,到了子孙身上,就由“稍微”而变成严重,悖逆神的恶果,明显可见。
  以色列的败坏,在其不知警觉,由细微而成大患,终於惹动神的忿怒,以至亡国。愿我们不忽略约书亚警诫的话。
  事奉神
  至於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二四:15)
  约书亚将全国领袖召聚到示剑,那古老的通衢要邑,南有基利心山,北有以巴路山,与全民重新立约。
  站在这里有年纪的人,还能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约书亚帅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曾将摩西所写的律法书,抄写在石头上,现在还在那里。记得:祭司在示剑的祭坛上,献过了燔祭和平安祭之後,馨香的气味缭绕,祭物的血还没有乾;群众都环集在约柜的两旁,祭司们宣告祝福和咒诅的话,要他们选择生命的路,敬畏事奉耶和华。(书八:30-35)明显的,两山相对,最能象徵选择,也唤起了长久失去的记忆。
  事奉神的福分
  约书亚在以色列人面前,向他们叙述五百年来的历史:从神选召亚伯拉罕出离两河流域的偶像文化,使他认识真神,敬拜祂,到神领他们进入现在所站的地方,神所应许的福分,都向信靠祂的人成就。(书二四:1-13)
  事奉神的态度
  事奉神必须“诚心实意”,不能虚假,不能心持两意。约书亚向以色列人民挑战:现在你们可以作选择,决定是否要事奉神。在这个历史性的地点,建国的元老,指给他们看不远的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赐福或咒诅,在你们转念之间,大家要向神诚实。(书二四:14-15)
  事奉神的见证
  作为全国的领袖,约书亚没有犹豫,率先表明坚定立场:“至於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身为最高领袖,他必须立下好的榜样。他自己事奉神,也不愿意让家中的儿女们,以及仆婢,财物,归给偶像假神使用。因为必须先齐家,才可以治国。使徒保罗也告诉教会:作监督的,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三:4-5)
  约书亚自己有好见证,也与百姓一同在圣所前立约。二十多年前的祭坛和写着律法的石头,还在那里。约书亚“又将一块大石头,立在橡树下耶和华的圣所旁边”,作永远的见证。
  约书亚,以利亚撒,和从埃及带上来约瑟的骸骨,都葬在示剑,作为忠心圣洁事奉神的见证。(书二四:22-33)
  -- -- --.于中旻 着 by JAMES C M YU.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约书亚记笺记  约书亚记简介  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为十二卷历史书。  约书亚原名何西阿(Hoshea),意思是“拯救”。摩西为他改Yeshua,为“耶和华是拯救”。  主旨:  神对祂选民拯救的应许,是“领出”为奴之地,又“领入”得业之地(申六:23)。摩西只领百姓出埃及,到约但河,而没有进入应许;神兴起约书亚,继续完成此事工。  钥节:  第一章7节:你“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  书中的基督:  约书亚的希伯来文名字,等於耶稣在新约中的名。他率领百姓过约但河,得胜进入应许之地,预表基督的“领许多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他如同基督是得胜的元帅,“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林後二:14)。约书亚继续摩西未完成的事工;基督生在律法之下,继续并成全律法未能成就的(约一:17;罗八:2-4;加三:23-25;来七:18-19)。  在第五章中“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显然是主基督先存的显现。(参申三三:16;出三:2)。耶利哥的妓女喇合,因信接待以色列的探子,把红绳的记号悬在窗口,不与耶利哥城一同灭亡
,表明靠宝血得拯救平安(来九:19-22)。奇妙的,这外邦女子,不配蒙恩而蒙恩,竟出现在基督的家谱中,成为基督肉身的先祖。(太一:15)  约书亚承续摩西的工作,打了胜仗。圣徒们在世的时候,有许多属灵的争战。约书亚并没有使神的子民进入安息;我们必须靠永远的元帅基督,持定神的话,进入安息(来四:11)。  现在你要起来  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书一:2)  如果人会有不能胜任的感觉,约书亚此时应该有这样的心情。只有智慧人才会知道自己;约书亚是智慧人。度德量力,他怎麽会披上了摩西留下的外衣?怎麽配穿摩西踏过的鞋?  摩西长大在法老的王宫,“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七:22)。他却是出身奴隶,最多不过是一名辛勤能干的奴隶;当摩西叱吒风云,称雄一世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他约书亚这个人。但现在耶和华晓谕他说:  “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凡你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书一:2-3)  不过,摩西是神为以色列人所预备的领袖,约书亚也照样是神所预备的领袖。在旷野路上这四十年,他一直是摩西忠实
的助手,在摩西身边,学习如何事奉。但现在要他独当一面,实在有他畏怯的理由。神知道他的心情,也告诉他应付之道: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一:8-9)  神告诉他,虽然摩西不在了,但有神的律法书,要口常诵读,记在心中,昼夜默想,让神的话充满你的思想,就可以遵行神的话,行动自然以神的话为依据,不至违背神的旨意。  神更告诉他,当遵行神的话,神就与他同在。虽然摩西离开了,但摩西的神继续引导他前行。  那也正是以色列人需要领袖的时候。虽然他们不是容易带领的百姓,但也向约书亚保证听命效忠(书一:16-18)。在约但河东分得地业的两个半支派,志愿随同过河争战,显然对其余的弟兄起鼓励作用。但神的话给他方向,神同在给他力量。  这是一个人心空虚的世代。面对着约但河水,瞻顾前途,踌躇莫决,没有把握该如何举步。从何处寻求帮助?我们有时会像约书亚一样,遇到新的局面,新的道路,新的任务,好像要把我们压扁了,傍徨不知如何应付。神
也告诉你不要惊惶,信靠神的话,仰望神的同在,在一切事上就可得胜有余。  拯救的红绳  你要把这条朱红线绳系在缒我们下去的窗户上(书二:18)  又是一天的开始,像每天一样。耶利哥城的平静,却是不自然的,有山雨欲来的紧张。天空的阴云,仿佛在聚集着沉厚的不幸;棕树的背後,好像隐藏着危机。  约但河的对岸,出现了许多以色列人。他们的帐棚连结密集,像是连绵的山峦。他们并没有离去的意向,一切的迹象显示,在预备渡过约但河,虽然还未曾立即有所行动。  他们在等甚麽?不管怎样,耶利哥城邦的王下令,大家加强戒备。  那天,妓女喇合的家,来了两个陌生人。虽然他们的衣着跟本地人很相似,但他们的亚兰语音,多少有些不道地。阅人甚多的喇合,看来人有点儿岔眼。  喇合知道耶利哥王的命令,发现可疑的人,立即要向他报告,也知道违背那残暴的王,会有生命的危险。但她知道,耶利哥王的权势,只能达到这围城的小小圈子内,而且也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同时,她听到了创造并掌管宇宙的神,与以色列人同在,如何摧毁了约但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把他们的地赐给以色列人。显然的,这位神有无比高的权威。因此,她下定了决心,不怕王的忿怒;她知道,王的权威
和他的耶利哥,不会存在多久: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  喇合改变心意,没有告诉追捕的人,保护那两个以色列探子;并向他们要求得救的保证:  “现在我既是恩待你们,求你们指着耶和华向我起誓也恩待我父家,并给我一个实在的证据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一切属他们的,拯救我们性命不死。”(书二:12-13)  那两个探子,就给了她一条朱红色线绳,系在缒他们下去的窗户上为记号,告诉她当以色列人进城的时候,全家聚集那屋子里,就必得保守。这样“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来一一:31)  那条朱红线绳,正像逾越节羔羊的血一样,代表耶稣流血的救恩,因信在祂里面,就得拯救,不至灭亡。  喇合本来是不配蒙恩的人,但因着信,就蒙了恩典。後来耶稣基督的家谱上记着说:“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生大卫王。”(太一:5-6)作弥赛亚肉身的先祖,是何等大的福分!  过约但河  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书三:4)  以色列人踏上应许之地的时候到了。那是新的土地。在踏上那土地之前,必须先渡过约但河。  那是初春时节,雨水正多,约但河的水涨过两岸。  作统帅的约书亚,并没有
下令准备渡河的舟楫,也没有积聚材料搭造桥梁。他只吩咐以色列人拔营,在河边集结,等候过河。他在想作甚麽?  约书亚并没有自己装模作样,扮演英明伟大的领袖。他叫官长吩咐百姓,要跟随约柜,顺从神的引导,“使你们知道当行的路,因为这条路你们向来没有走过。”(书三:3-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验是宝贵的;不过我们要小心,不要用历史的经验埋葬自己。摩西的经验,只是带他到尼波山。约书亚虽然到过以实各谷的经验,但那不能代替所有的人民。不论领袖或会众,每人的脚印,都必须自己踏在应许之地上。那是没有走过的。我们没有人探寻过明天。约柜代表神的同在。虽然前面有敌人盘踞,可能有战争的危险,跟随主,顺从祂的引导,把脚步踏向未来。  约书亚吩咐百姓:“明天你们要自洁,因为明天耶和华必在你们中间行奇事。”(书三:5)神是全能的神,祂也是圣洁的神,祂不能容忍罪恶污秽。所以神的百姓,必须自洁,除去一切的污秽不义,才可以走神的道路。  “等到抬普天下主耶和华约柜的祭司,把脚站在约但河水里,约但河的水,就是从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断绝立起成垒。”(书三:13)水是流动的,不会止住立起,显然是神的大能,使河水停流。这是没有人经验
过的事,必须使用信心;而且是没有经验过的信心。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法老的军队追近,摩西吩咐百姓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为你们行奇事,叫红海的水分开(出一四:13-29)。现在人不能说,摩西是叫我们站住,让海水分开了,我们才下去走乾地。过约但河的时候,虽然看来水仍然在流,却不能站在那里等候;抬约柜的祭司,要领导百姓,用更进步的信心,把脚踏出去。脚一入水,水流就止住了;奇妙的是水回流了,在极远之地停止,使神的百姓安然过去。这是多麽奇妙的事,是没有走过的约但河底的乾地,是信心的新道路。  石头的证言  这些石头在你们中间可以作为证据(书四:6)  祭司抬着耶和华的约柜,仍然站在约但河中,耶利哥的对面;河水仍然在上流亚当城那里立住。耶和华真是在祂百姓的前头行,全能者作他们的後盾。  神吩咐约书亚,叫以色列十二支派,每支派一个代表,从“约但河中,祭司脚站定的地方,取十二块石头,带过去,放在你们今夜住宿的地方。”这些石头,是历史的见证。  日後你们的子孙问你们说:“这些石头是甚麽意思?”你们就对他们说:“这是因为约但河的水在耶和华的约柜前断绝;约柜过约但河的时候约但河的水就断绝了。这些石头要作以色列
人永远的记念。”(书四:6-7)  人的问题,常是记忆力的失败,不记得神的恩典,“忘记祂所行的,和祂显给他们奇妙的作为。”(诗七八:11)没有得恩典是一回事;人得了神的恩典,却忘了恩,是一切败坏悖逆的起因。  神叫约书亚吩咐以色列人,把原来在河底的石头,取十二块来,带到吉甲营中,放在那里;另把十二块石头,立在约但河中。这是表明代替的意思。我们本来是该死该灭亡的罪人,神差祂的儿子基督耶稣降世,为我们死;使信祂的人,可以不灭亡,而得进入应许之地。这救恩当时时记念。(书四:9)  这事不是约书亚一人独断独行的,而是十二支派,每支派一人作代表,每人取一块石头,扛在肩上,从河底带到岸上。这样,他们都有同样的经验,同样的见证;可以彼此提醒,互相印证,记得救恩的真确,见证神大能的实在。  吉甲是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以後,第一个安营的地方,那十二块石头,就放在那里。不是要放在内地,也不是在後来建都的地方。因为起初蒙恩的经历,是最清楚,最宝贵的。本来在深水淤泥中的石头,现在被救拔出来,得见天日,是多麽不同的改变!(书四:20)  这样记念神的恩典,有长久的教育意义,不仅是为了当世的人,也是为他们的子孙。我
们如果不希望救恩在我们这一代止住,就应该注重对後代的教育,把神大能的作为记载下来。教会应当注意历史,不要作没有根的人。福音的开始,不是在远方,先要将神的大能大德,传给後代的子孙。  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书五:14)  军队中常有志愿人员参与,对於战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尽管可以接受志愿人员,但若有人志愿来作统帅,倒是极少有的事;如果有,就值得好好考量。  约书亚是个卓越的将领。正月初十日,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在吉甲安营,给所有的男丁行了割礼;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了逾越节(书五:2-12)。欢庆的节日过後,第二天早晨起来,按照四十年旷野旅程的老经验,出去收取吗哪,发现供应他们的食物,竟然没有降下来。虽然他们略取了当地人的食物,但作领袖的约书亚,不能不注意二三百万人的供应问题。当前的战略,必须攻下耶利哥。  约书亚带着凝重的心情,靠近城门紧闭的耶利哥城,去观察那里的地理形势,筹画怎样进攻。他不知沉思了多久,抬起头来的时候,“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在这样的情况下,忽然出现了这麽一个人,自然谁都会很为紧张。但约书亚并没有卤莽的动手
;他推想,这人非敌即友,而且希望他可以作朋友,所以走上前去问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  祂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甚麽话吩咐仆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书五:13-15)  这里记载的语句,和摩西在何烈山荆棘火的经验相同,而神的要求也是一样:“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三:5)“圣地”不是个特定的地理名词,而是神所在的地方。蒙召作神的工作,是圣的工作,必须有神的同在;有神同在所到就是圣地,不能用旧的方法,走旧的道路。  约书亚的旧观念,是以自己为主,自己筹画作元帅,宵旰夜寐,忧烦不休。现在凡事有主作主,接过领导的责任,是多麽美好的事!约书亚俯伏下拜,也就把重担卸了下来,再也不用自己担当,多麽轻松自在。自己作主,赚来的是重担,却不是对主忠心。现在以主为元帅,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主,跟随主争战,也为主争战,才是打美好的仗。  过河第一战  百姓听见角声便大声呼喊,城墙就塌陷(书六:20)  耶利哥的城门关得严紧,墙高垒坚。
以色列人屯顿兵於坚城之下,久之师老兵疲,所有的糗粮会渐渐减少,敌人的联军和外援,会相对的增加。显然这是不利的局面。  神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七天可以攻下耶利哥。只是所用的战术有些特别:不用预备攻城的战具,不必磨刀砺枪,军队也不必战斗,只要每天去绕城一周,七个祭司拿着七个羊角,跟着军队走在约柜前,一面走,一面吹角。如此绕城六天,百姓都要静默,不呼喊,不出声,也不说一句话。“到第七日,你们要绕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他们吹的角声拖长,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书六:1-5)  除了喜欢说话的人,静默六天很不简单以外,这个战术听来容易。但是在旧人里,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不对的,我所不知道的都是奇怪的,很难以接受。但神叫人走的信心脚步,每一步都是新的。也许有人说:如此奇怪的绕城行列,给城中的耶利哥人看了,岂不嘲笑为愚拙?不错,圣经是这样说的:“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一:18)  至於久经战阵的约书亚如何说?他早就把统帅权交出了,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怎样说,他就怎样听从。这是信心的行动。  如果耶利哥的人嘲笑过,他们
尽可以有哀哭的机会。到了第七天,以色列人绕城七次,祭司们同时吹起号角,百姓一齐大声呼喊,城墙塌陷,耶和华把城交在以色列人手中。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属灵的战争。人的心就如同耶利哥城,被撒但魔鬼所占踞,深沟高垒,设防严紧,不接受基督的救恩。我们的目标,是要人信而得救,为主征服人心,是要扩展神的国度,不是为自己争名夺利。  我们不能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靠人的力量和智慧。因为“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它都顺服基督。”(林後一○:4-5)所以,我们必须让主作祂教会的元帅,引导我们,凭信心靠主得胜。  亚割谷  你为甚麽连累我们?…那地方名叫亚割谷(书七:25-26)  耶利哥的胜利,并不曾如以色列人所预期的在艾城重现。  以色列人轻易的攻陷了耶利哥,士气如虹,没有把小小的艾城放在心上。他们以为乘战胜余威,派三千人去,取之如同反掌。哪知小艾城却是颇为棘手:派去的军队,竟然在敌人面前转背逃跑,而且损折了三十六人。被杀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对於以色列人所向无敌的声威,却是
无情的打击。以色列人的自信,受到严重的伤害;小城都攻不下,怎能希望征服甚麽应许之地?  作领袖的约书亚,担心的是更远更大的问题:如果当地的居民,知道了以色列人敌不过艾城,会把他们当作是纸老虎,联合起来,“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他向神哀求:“那时,你为你的大名要怎样行呢?”(书七:7-9)  约书亚果然懂得用兵,他看出这一仗挫败的後果,新领袖不愿见到出兵不利的事;只是他不知道失败的前因。  神一再要祂的儿女弄清楚:得胜不是靠领袖的运筹帷幄,也不是靠将士用命,而是因为有神的同在;神是圣洁的神,有神同在的先决条件,必须要圣洁;犯罪违背神,就失去神的同在。因此,不论你怎样奋勇,怎样拼命,还是要打败仗。  奇妙的是,神只指出是有人犯罪,却不指出是谁犯罪。如果你认真想对付罪,要自己去找,自己好好思省:  “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物放在他们的家具里。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与你们同在了。”(书七:10-12)  神把话说得很清楚,如果你要保留罪,就必须失去
神的同在,就不必想要得胜。约书亚决心对付罪,叫会众自洁,召开大会,找出了犯罪贪污的亚干,清楚查明,人赃俱获。亚干承认不讳,会众就把他用石头打死,又用火焚烧他一切所有的。这真是除恶务尽。以色列人给那地方起名叫亚割谷,就是“连累”的意思,作亚干犯罪使全体受累的监戒。(书七:25-26)  悔改除罪,神就与以色列人同在,再施恩典,所以“亚割谷作为指望的门”(何二:15)。  宣读神的话  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没有一句不宣读的(书八:35)  神拣选摩西,也拣选约书亚;但约书亚的工作,跟摩西的工作不同。神只对摩西面对面说话,并没有与约书亚那样的说话;因此,“他要站在祭司以利亚撒面前,以利亚撒要凭乌陵的判断,在耶和华面前为他求问。他和以色列全会众,都要凭以利亚撒的命出入。”(民二七:21)  神命令约书亚接替摩西为领袖,并没有另外传律法给他,而是特地吩咐他,遵行所吩咐摩西的律法:“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书一:8)  约书亚不愧为好军人,他的长处,在於会顺服,一切照着神所吩咐摩西的,萧规曹随,绝不违背。当以色
列会众北上,来到了示剑附近,在那里,有两座山:基利心山在示剑城的南面(高868公尺);以巴路山在示剑北面(高938公尺)。  约书亚在以巴路山上,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上燔祭和平安祭;又“当着以色列人面前,把摩西所写的律法,抄写在石头上”。然後将会众聚集在约柜旁,一半对着基利心山,一半对着以巴路山。  随後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摩西所吩咐的一切话,约书亚在以色列全会众,和妇女,孩子,并他们中间寄居的外人面前,没有一句不宣读的。(书八:34-35)  约书亚不是祭司,照今天的看法,算不上专业传道人;但我们看他的事奉,是多麽彻底,认真。  他不像那些讨人欢喜的人,只讲天堂,不提地狱;只讲说神的慈爱,全不提神的严厉,说最後人人都可以得救。约书亚将祝福和咒诅的话,全部宣读。神忠心的仆人,如同保罗,凡“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二○:27)。  他也传播得普及所有的人。教导全会众,就不应该有性别的不同,男丁和妇女都在内;包括所有以色列人和外人;包括成人和孩子,他不担心咒诅和地狱的话,会吓坏小孩子,使他们作恶梦,只是违背神的话,会使人进
入不止息的痛苦,长在永不会醒转的恶梦中。  愿我们都效法约书亚,将神全部的话,教导所有的人。  霉饼求和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的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书九:14)  神要祂的百姓有忌邪的心,却不是要他们残忍好杀。  因此,为他们订定战争的条例:如果与远方的敌人争战,而不是神所应许赐给他们的地,要先宣告和平,允许他们有求和的机会;“他们若以和睦的话回答你,给你开了城,城里所有的人都要给你效劳,服事你。”(申二○:10-18)但是对於神赐他们为业之地的居民,则不可存留,免得神圣洁的民,被异教邪淫的风俗所同化。  基遍等四城联邦的居民,听见了神与以色列人同在,攻克了耶利哥,并毁灭了艾城,就心中惧怕,为了求生存,设下诡计,假作来自远方的求和使者,“拿着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乾的,长霉了。”(书九:1-16)他们甘言卑辞,求跟以色列人立和约。  以色列人观察他们的外表,看见与他们所说的并无不合;听他们所说的,来得既然那麽远,以至衣敝鞋绽,所带的糗粮也已发霉,真似是不远千里而来,诚意求和,怎忍得下心来拒绝?於是,约书亚和以色
列的领袖们,并没有求问耶和华,就接受了他们的食物,跟他们立了和约。  事实真相不久就显露了。原来基遍不是在甚麽天涯海角,而就在吉甲西方两三天的路程!但首领们既然指着耶和华对他们起了誓,就必须遵守,容他们活着;不过,成了服劳役的人民。用欺骗的手段固然不足取,神的儿女行事不先求问神,而靠赖自己的聪明,跟人立约,也是自陷网罗,不能逃脱。  四百年过去了。扫罗作了以色列的开国君王,发现民间有一批外族人,就迫害杀灭他们,以为是遵行了神的旨意。结果却惹动神的忿怒,在大卫王的时期,降灾给以色列人,因为违背了誓约,而作事不照神的时间。“原来这基遍人不是以色列人,乃是亚摩利人中所剩的;以色列人曾向他们起誓,不杀灭他们。”(撒下二一:2)是大卫求问神,找出错误的原因,向基遍人赔了罪,灾难才止息。  多少时候,我们都喜欢听人讲好话,容易被甘言卑辞所吸引,只用理智,看外面,不问神旨,自己作主,受害无穷。我们不比约书亚聪明;以色列人基遍的失败,是我们监戒。  耶和华争战  日头啊你要停住,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书一○:12)  约书亚帅领以色列人,与五王争战。这是进入应许之地以後,一个有决定性的战役。  南方
山地的亚摩利城邦诸王,得知基遍与以色列人媾和,认为对他们将有不利,在耶路撒冷王亚多尼洗德号召之下,发动五王联军,对基遍进攻;一方面是惩膺他们的不忠,并期望获胜之後,高屋建瓴,进而摧毁以色列人。这是以色列胜败的转捩点:或进而占有应许之地,或被逐到约但河外,甚至被敌人消灭。  在这紧要的形势之下,约书亚感觉到肩负全民安危的重大压力。耶和华勉励他说:“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他们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约书亚完全相信神的应许,就刚强起来,不等敌人来攻,主动的彻夜行军;从吉甲到基遍,要走三十多公里的上坡路,接着,就展开拂晓进袭,使敌人溃败,并且追击到伯和仑。掌管自然界的神,使天降冰雹相助,打死更多的亚摩利人。约书亚深知这不是自己领导有方,而是神的大能,为要成就祂信实的应许,所以向神祷告;他在以色列众人面前祷告,显明信心的坚强,显明他愿神得完全的荣耀:  “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  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  於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到国民向敌人报仇…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後,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书一○:12
-14)  以色列人渡过约但河,於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平原守了逾越节(书五:10);然後,允许基遍人的求和。那地的诸王,仓皇准备应付。但古时的城邦,多没有强大的常备军,因此要趁农忙季节之前出战;何况以色列已经侵入,他们要紧急动员御敌。当时,大约是二月十七日。以色列军清晨到达基遍附近,正是日月交辉:太阳在东方的基遍上空,月亮在西方亚雅仑谷。可见约书亚有坚强受苦的心志,恳求神给他更长的日光时间,可以遵行神的旨意,完成征服。掌管万有的神,站在属祂的人一边。圣经说:“他曾用手为自己争战,你必帮助他攻击敌人。”(申三三:7)神显大能帮助遵行祂旨意的人。  迦南的争战  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书一一:18)  进了神应许的迦南地,并不就是天下太平。要经过争战,而後才可以安息。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占领迦南,不是一战可以成功的事。与南方山地诸王的基遍会战,以至在北方的米伦水边,与以夏琐为首的联军会战,是最重要的战役。神都帮助祂的子民,使他们得胜。  神使以色列人,在战争中锻炼,成长;在战争中,现出了神所拣选,有忠心的领袖。“耶和华怎样吩咐祂仆人摩西,摩西就照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行。凡
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约书亚没有一件懈怠不去行的。…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书一一:15-18)  征服应许之地,须要很长的时间。约书亚的事业,大致与迦勒同时;从迦勒的生平,可以看出,从渡约但河开始征服,大约有七年之久:四十岁时由加低斯巴尼亚奉派窥探这地,在旷野飘流三十八年,进入这地该已经七十八岁(申二:14);到他得希伯仑自己的地业时,年八十五岁,其间约有七年的大小争战。(书一四:7,10)  现在,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已经没有了,但有些较小的城镇,仍然有外族人占住。这是说,没有须要各支派联合军事行动的必要,“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书一一:23),可以将地分给各支派宗族为业,让他们自己去作肃清整建的工作。  军事上的征服,已经成功,可以说是统一完成,无须再劳师动众;进一步的争战,是文化上的占领,却仍待继续努力。事实上,这种战争,一直没有完成,直到被掳的时候。  主耶稣给教会的“大使命”,也是两重的:“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是福音的使命;“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是文化的使命。(太二八:19-20)宇宙万有的主宰,不是仅以拯救人的灵魂得救为已足,而仍然任凭人的思
想生活,依旧为世界所占据。祂拯救我们全人,祂要我们生命中每一寸一分的主权。这是合理的。使徒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愿我们完全被主的爱所征服,完全归属祂。  约但河西的胜利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书一二:7)  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人。在约但河东,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和以色列人所击杀的…约书亚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西击杀了诸王”(书一二:6-7)。  不论摩西如何为神重用,他的年日在神手中,神定规他所能征服的地界。他所占领的地,分给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为业。征服约但河西的土地,神定规是约书亚的工作。  神有一定的旨意,谁应该作哪一部分的工作。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工作,不可比较。并不是摩西的军事天才不如约书亚,也不是说他缺乏统御术。但神叫摩西击杀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却使约书亚击杀约但河西的诸王,共三十一个。在人看来,约书亚建了赫赫战功;实在是神所命定的,人不能更改,更不该比较。  神照祂的计画,使工作
相继相承,是非常重要的。後来的人,往往有更显耀的成就,那不过是因为承续前人的建树。我们能够看得远,不要忘记,是因为站在伟人的肩头上。如果没有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约书亚甚麽都不能作。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建造。  这是历史的进程。谁也不能作完所有的事工,谁也不能活得比历史更长,每个人只在历史上的轨迹上,画下自己的一小段,那是靠神的恩典。正如人身体上的细胞,在一直不断的更迭;有的存在得久些,有的存在得比较短暂。  我们看历史上的人和事,如何发生,和在甚麽时候,甚麽地点发生,都是神的手奇妙的编织在一起,没有一点是偶然。既是这样,我们只有称颂那位伟大的设计者,祂的智慧奇妙非常,过於人所能测度的。  神使摩西忽然而来,谁也不能想得到,一个以色列的男孩子,会在埃及的王宫长大;而那逃到米甸旷野的老牧人,再出现的时候,竟在何烈山接受了耶和华的使命,拯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地。神也叫摩西忽然而去,耶和华亲自把他埋葬,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免得谁敬拜神的器皿,而不敬拜创造的神。选召摩西,使他的牧杖成为权杖的是神;使用约书亚的也是神。  未得之地  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书一三:1)  历
史上所有最伟大的英雄所不能征服的敌人,就是时间。  约书亚从作摩西的助理,与亚玛力人争战,继而统帅以色列人转战各地,由约但河东,到河西,再由南而北;终而白发苍苍,手龟力衰。  有一天,神对这忠心的仆人说:你老了,你的事工快到尽头了。还有许多地,不是你能完全征服的。该让以色列的众支派,各自负起责任,进占应许给他们的土地。现在把地分给他们吧!  不论如何忠心,如何英勇,有一天,神的仆人总会有面临“你老了!”的时候。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书一三:1-6)  我们知道,造就青年人才,培养作育後继的接棒人,是重要的。不过,那不是出於人的选择,不能由人自己拣选,而必须出於神的旨意和安排。摩西从没有考虑过,培植他的儿子接班;神在祂的时候,自然为以色列人兴起约书亚。当亚伦行完了他在世的路程,神叫他上何珥山的时候,神叫他的圣衣,自然落在他儿子以利亚撒身上。(民二○:25-28)扫罗登上以色列的第一任王位不久,就处心积虑,要建立家天下,把王位传给儿子(撒上二○:31)。但神的定旨不是如此,废了扫罗,寻得合祂心意的大卫作王。神
的仆人要有信心,放心放手。  神不要留约书亚在位,一直用汤匙餧以色列人,替他们冲锋陷阵;如果那样,他们永远都不会长大。神叫约书亚,“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各支派要自己去得地,不能再推诿,不能再想倚靠老将军的经验,也不能倚靠别人,各人都有自己的地要去得。神分给你产业,也就给你责任,你自己要去占领。这是圣徒灵命长成的途径。  神的儿子从天降世,顺从神的旨意,神的圣灵在祂身上是没有限量的;但神只让祂在世工作三年,就是从死里复活之後,也只与门徒同在四十天。为甚麽不更久一些?主说过:“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约一六:7-8),主升天後,赐下保惠师,就是圣灵,与门徒同在;门徒长大了,遵行主的旨意,往普天下传福音,得着地业,扩张神的国度。感谢主。  老而不衰  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书一四:12)  人到临老万事休。一般人到了年高发白,常是壮志消磨,感觉日暮涂穷,而倒行逆施。但犹大支派,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却是到了老年,不想退休享福,颐养天年,偏找艰险的事去作。虽老不衰,何等的雄心壮志!这出埃及硕果仅存的元老,去见当年的同志,现在以色列的统帅约书亚说: 
 “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争战,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我的这山地给我!…”(书一四:11-12)  在四十五年前,约书亚和迦勒都还是四十壮年,他们与其余的十名探子,同去窥探迦南地。他们回来报告,一致同意迦南是个好地方,但大多数人认为去不得,因为有高大可怕的伟人住在那里,会把我们给吃掉,撇下孤儿寡妇无依无靠,就消灭了。只有约书亚与迦勒,相信神的大能,可以胜过任何甚麽伟人而有余。  现在,以色列人六十万的壮丁都不在了,只剩下约书亚和迦勒还健在。但亚衲族的伟人也还在那里。他们当年曾吓倒以色列四十来岁的壮年人,何况八十五岁的老人家?  实际上迦勒也清楚知道,亚衲族人并不会怕老人,但他知道神仍然在那里;不靠自己,只靠神的大能,不看山高,敌人高,不论城如何宽大坚固,“或者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书一四:12)  这不是老人家坐下来谈当年勇的故事。信心必然有具体的表现:思想,言语,行动,凝合在一起,改变了历史。伟人亚衲族中最伟大的人名叫亚巴,他的城因而叫“基列亚巴”;那城改名为“希伯仑”,意
思是“立约之地”:胆怯懒惰的人,看那是不可攻,不能克的城,会被那里的居民抓去吃掉;但有信心的人看法不同,倚赖信实的神,祂与先祖立约,老迦勒作了许多年轻人不肯作,不敢作,不能作的事,攻克了基列亚巴城,取消了亚巴的名,改名为“立约之地”。从前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曾住在那里,现在成了迦勒的产业;因为他信靠那同一位神,有亚伯拉罕的信心。(书一四:13-15)  神永远不老。祂仍然与专心信靠,老而不衰的迦勒同在。  赐福的泉源  你既把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赐给我水泉(书一五:19)  在犹大南部的山地,希伯仑的南方,有一座城名叫基列西弗。敌人居高,非常难於攻取。但那地近在属於迦勒的应许之地,他不愿卧榻之旁有别人酣睡,就悬立重赏:不论谁敢去攻城,而首先将城攻取,就将女儿给他为妻。  迦勒是个信心的勇士,平庸的人,不配作他的女婿。这实在是择婿的妙法:能敢於接受困难的挑战,而有能力可以克服困难的,是天然好领袖的才具。  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甚麽?”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
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书一五:15-19)  犹大的南部地区,多是乾燥少雨的地方,难於生活。俄陀聂和押撒夫妇二人,知道那美好的山地,是神赐给他们的,不问环境如何,甘愿接受。  押撒是一个顺服的女子,她没有埋怨父亲的决定错误,把他们安置在不理想的环境;她也是智慧的女子,知道单拥有田地,并没有多大价值,除非有足够而可靠的水源,供灌溉作物和群畜饮用,就无法定居发展。当迦勒问她要甚麽陪嫁妆奁,押撒并不求丰厚的物质财富,她只要能产生财富的水泉:原野缺乏的水源,珍贵无价的水源,最重要的天然资源!  今天,我们在主的事工上,也不能没有这样的智慧。扩张地盘可以暂时满足你的雄心,种植悦目的花草树木,可能给你一时得意;但如果没有水源,这些眼前欢,能够欢乐到几时?东风吹,炎热来,不久就都枯死!就是建造了广厦,又有谁去居住?必不可缺的是水泉;不是随季节乾涸的溪流,而是永久的活水泉源。昔日辉煌教堂,变成了蛛网尘封,教训太多了。  神的儿女们,要及时向父神切求:把上泉下泉赐给我!圣灵的充满,浇灌,可以止息你的乾渴,把荒漠变成肥田沃野,丰绿遍地,结出美好的果子,使就近的人得到满足。  神的话应
许我们说:“等到圣灵从上浇灌我们,旷野就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树林。那时,公平要居在旷野,公义要居在肥田。”(赛三二:15-16)学押撒向天上的父祈求吧!  不求进取  他们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书一六:10)  有很多的问题,是由於人允许它形成的。  约瑟是雅各儿子们中间,最杰出的一个;是“与弟兄迥别之人”(创四九:26)。在幼年的时候,最得父亲的锺爱;到长成以後,有高洁的品德,最卓越的成就,丰功伟业,作埃及的宰相;在父亲将死的时候,特别为他祝福,赐他双分的产业。  可是子孙就跟祖先大不相同了。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应许之地,约瑟的子孙以法莲和玛拿西,成为两个支派,各自分得地业。但谁想得到,约瑟的子孙,竟然那麽不成器!产业给了他们,他们却不能照顾。  得业是一回事,守业是另一回事。箴言第二十四章说:  我经过懒惰人的田地,无知人的葡萄园,荆棘长满了地皮,刺草遮盖了田面,石墙也坍塌了。我看见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领了训诲。(30-32节)  智者从废弃荒芜的田园,受到儆戒。他想到:田地长出野草,正是说明人心的情形,是由於人的懒惰造成的现象。所以野草在田园滋生以前,野草的种子,先散播在人心中,从
那里长起,发展。  先人可以把田园留给子孙,却不能叫地面不长野草。要田地收成土产,必须辛勤耕作,除草施肥;野草荆棘却能自然发长起来。如果承受的人不管不理,里面所有的作物,就会被挤住,长不出果实;石墙也倒下去了,野兽随便进入糟蹋,邻人也失去了界限,不妨侵入占来耕作,最後的结果,产业不是被侵占,就是贱价卖掉,归於别人。  以法莲的子孙分得了产业,但那是纸上的地业,须要用信心去实际占有。神应许“你脚掌所踏之地,要归你为业”,不能闲懒高卧,只每天看日落日出,作缺席的地主。以法莲支派的人,“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却住在以法莲人中间,成为作苦工的仆人,直到今日。”(书一六:10)不难想像以法莲人的满意,现在有了人服事,不必再劳碌追求,不必再辛勤播种,甚麽都不必作,可以消闲度日,每天放假。失去生活目标的人,就是闲懒的奴隶,下一步是效法迦南人的邪淫文化,拜偶像,吃喝玩乐,在自己的地上作了迦南文化的俘虏,为被掳往巴比伦铺路。  神赐福的问题  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书一七:17)  有时候我们过分注意自己的困境,只想到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求解决,忘记了外面还有发展的可能。  雅各
为约瑟祝福说:“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创四九:22)  摩西为约瑟支派祝福说:“他为牛群中头生的,有威严;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这角是以法莲的万万,玛拿西的千千。”(申三三:17)  在进入应许之地以後,约瑟子孙的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分得了地业。不过,他们遇到一项困难:所分得的地,有一些原住民,坚持不肯离开,好像是自然死亡损减也很少,把他们挤在一个角落,显得地方狭小,限制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保守了在旷野发怨言的传统文化,一有问题,不省察自己,向约书亚质问:“你为甚麽?”他们说,耶和华赐福给我们,族大人多,带来了问题;我们不想找神,你为甚麽对我们不住,给我们的地太小。如果忘记分地是神叫他们的,也忘记看看地图,他们两个支派,跨约但河两岸,占的地面有多大,我们会同情他们受了多少委屈。其实,全不是那麽回事!  约书亚说:地已经分定了,多给你们别人岂不是该减少?“族大人多”,正可以派得上用场,人越多越好,去打仗呀!  他们说出了真正的困难:山地不够住,平地有敌人,不给我们去住。因此,他们不向外对付敌人,对付自己人容易些。这真是叫
人哭笑不得。约书亚听了,回答说:  “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书一七:17-18)  今天教会不肯向外发展,总是以环境困难为藉口。他们托辞山上有树林,是天然的问题;平原有可怕的铁车,那时铁器还不普遍,是高度文明的代表,组合成战车群,岂不可怜束手无策?但这些野牛的角,应该用以“抵触万邦,直到地极”,不要对内争地盘,找大家长的麻烦,向他诉苦。正如圣殿驮铜海的十二只牛,如果牛头向内,牛眼瞪得大,牛角相抵,必定问题无穷;但他们是牛尾向内,牛头对外。神赐福不是问题。  往前得地  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书一八:3)  如果我们只仰望人,等别人用汤匙喂养,就要一辈子作婴孩,不用指望长进。约书亚是伟大的领袖,英勇的将才;但跟从他的人,很容易养成躲在伟大领袖荫下的习惯,凡事仰望领袖,不想自己独立进取。正像大树之下,草不沾霜;却也少沾雨露和阳光。  进到约但河西之後,犹大和约瑟的子孙,已经各自分得产业,还有七个支派,没有踏上自己的领地。  那时,以色列人还没正式建成
联邦,既没有王,也没有国都,示罗地处中央,耶和华的会幕和约柜在那里,情形有些像是临时首都。  我们难以想像,渡过约但河,进入应许之地,已经六七年了,有那麽多的群众,仍然不知道他们的永久住址在哪里。他们是怎样过活的?难道他们依旧住在帐棚里,过难民营一般的生活?  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聚集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游牧为生,采食当地的果实,无忧无虑,苟安下去,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计画。也可能是好几个支派共聚在那里,感觉过得很满意;而那七个支派,都是比较族小人少,安於现状,没有甚麽雄心大志。既然没有外敌来侵攻,又有甚麽不好?总之,他们如此迁延了好几年。  那时,十二支派的联邦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约书亚看到这麽多人,如此没有长久的打算,总不是办法,心里着急。  约书亚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所赐给你们的地,你们耽延不去得,要到几时呢?”(书一八:3)  约书亚激励他们,每支派派三个代表,去勘察地界,以便正式分地给他们。虽然即将解甲归田,这位年老的统帅,还是鼓励他们,以神的应许为目标,作当作的事。  人的惰性,使他容易苟且偷安,不知进取。因此,贪恋温暖安全的雏鹰,需要“鹰搅动巢窝”(申三二:
11),才肯展翅飞腾。有时,神藉着环境的改变,患难逼迫临到,为的使祂的子民起飞。有时,圣灵感动属灵的领袖,像在埃及地的摩西,像在约但河西的约书亚,激动百姓的心,叫人知道不要坐而不动,要起来前去得地,进展到新的境界。  不为自己  分完了地业…将地给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业(书一九:49)  作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不在如何支配统御别人,而在於控制自己,不作贪心的人,不为自己。  多数的军事领袖,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荣耀;冒险牺牲,是别人的事,一旦成了功,战利品先归我和我的家族所有。  无疑的,约书亚是卓越的将领,攻克迦南地,从来未打过败仗。但成功以後,他没有操刀先割,争取自己当得的一分。他是让别人先得,自己退後;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他能等,他能忍耐:  以色列人按着境界分完了地业,就在他们中间,将地给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业,是照耶和华的吩咐,将约书亚所求的城,就是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城给了他。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书一九:49-50)  约书亚不自己攘利争先,是等所有的人都分得了地业,以後才想到自己。他也不是自己抢取,是等别人想起他,问他,才提出所要的地方。约书亚论功名,论声望,该配得
示罗,伯特利,那样的任何大城巨邑;他却谦让知足,只求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这是何等的风格,何等的襟怀!  约书亚到了他的地业,并不是退休养老,坐享清福;他所踏到的地方,总会跟他来之前不同:“他就修那城,住在其中”。他满足於自己所得的分,安心适性,在那里住下来,作为他的家乡。以後到他年满寿终的时候,也就埋葬在那里。但是当他离去的时候,与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来的时候,发现是残颓破落,去的时候,建造得轮奂坚固,可防卫敌人。  有的人为了叫人纪念自己的功业,就“以自己的名,称自己的地”(诗四九:11);或像“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将那城叫作以诺。”(创四:17)但约书亚全没有想到那些,他安居在亭拿西拉。  地存留得比人更长久;人不能抓住地。我们应当效法亚伯拉罕,那位信心伟人,能“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一一:10)。惟独有属天盼望的人,才会在地上有所建树。约书亚之所以能那样,是因他看到将来荣耀的盼望,所以他能轻看地上不能持久的事物,而胜过私慾。“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一六:32)我们岂不也当如此?  设立逃城  这些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
(书二○:3)  在公义与怜悯之间,必须有一个给人寄足的地方。  神的律法记着说,故意杀人的,依法必要治死:“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出二一:14)神把杀人的罪,看得那麽认真,处分那麽严重,并不是由於甚麽人的观点,也不是由於惩前庇後,而是因为杀人是得罪神的事。“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的。”(创九:6)因此,律法中,没有定下为杀人献祭赎罪的条例,无论献甚麽祭,都不能够除罪,必须血债血还。  被杀者最近的亲属,有报血仇的权利和责任,是在各文化中的自然法。通常是被杀者的儿子,可以直接亲手报仇,不必经过法律的审判。在古时,家族维系非常密切,这几乎看作是值得嘉许的事,有时甚至引起家族间的仇杀。这与现在的主张“人权”,维护罪犯的权利,大不相同。  但神不仅看动作,也看人的动机。因此,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人若不是埋伏着杀人,乃是神交在他的手中,我就设下一个地方,他可以往那里逃跑。”(出二一:13)  以色列人过到约但河西岸,神要约书亚实施设置逃城:  “你们要…为自己设立逃城,使那无心而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这些
城可以作你们逃避报血仇人的地方…”这都是为以色列众人和在他们寄居的外人,所分定的城邑,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不死在报血仇人的手中,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书二○:1-3,9)  神是公义的神,也是慈爱的神。祂把蓄意杀人和误杀分别出来,在约但河东岸有三座逃城,在约但河西岸有三座逃城,位置分配相当,不会太远,给误杀人的,可以有逃亡的机会。  这不仅是为以色列人,也是为寄居的人预备的。表明神的恩典,临到以色列人,也临到外邦人,并没有分别。这逃城所表明的,是耶稣基督。世人都犯了罪,照律法是要被追杀,没有盼望;但逃到耶稣基督里面,信靠祂,就不至灭亡,而有平安。祂是我们的大祭司;因为基督死了,我们就得以出逃城,恢复自由,不再惧怕,而且得基业。  慈爱的神,是我们的拯救,是我们的福分。  利未人的城  利未人在以色列人的地业中所得的城…(书二一:41)  爱的实际,是在於肯给。以色列的各支派,在他们自己的地业中,分出城邑和郊野来,给他们的弟兄利未人居住。  远在四百多年以前,以色列将要离开世界的时候,给自己的儿子们,按着十二个支派祝福。论到利未说:“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
。”(创四九:7)  等到他们承受地业的时候,果然照样成就了。  神叫利未人,分散在各支派中,不是要管辖他们,而是要服事,教导各支派,在敬拜神的事上帮助他们。神人摩西未死之先,为以色列人祝福,论利未支派的话: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  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  他们要把香焚在你面前,  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三三:10)  古时注重宗族世代聚居,同邑共井;利未支派的人,散居全国各地,是不平常的事,既违反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必然带来相当程度的不便。但他们为了事奉神,服事各支派的人民,乐於接受。这种精神,使他们成为最早的本土宣教士,放下了事业和前途,顺从神的安排。  以色列各支派的人民,因为敬畏神,也对事奉神的利未人相当尊敬。在利未家各族中,又让作祭司的亚伦子孙,首先拈阄,从四十八座城中,得十二座城。其余哥辖,革顺和米拉利族的人,所得的城邑,也是比较大而重要的城镇,不是派他们到穷乡僻壤,就加以忘记,任利未人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他们显然知道实行神的旨意,使在坛前事奉的人,得加倍的敬奉,不是对宗教人另眼看待,以为是些脱离生产的寄生虫。  所有的六座逃城,也都在利未人分得的地业中。
当然这对於各支派误杀人的,可以得到公义安全的保障。利未人被看为明白法律的专业人士,可以在神面前作无私的判断。  利未人既然分散在各支派中间居住,就应该知道生活上有好榜样,敬虔端正的度日,好教导百姓尊重,而遵从他们所教导的。可惜,利未人似乎没有都作到。生活缺乏好的见证,就失去人民的敬意;而且首次大规模的内战,就是因不端的利未人引起,几乎把一个支派消灭(士一九至二一章)。  证坛  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神(书二二:34)  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决定不进迦南地得业,安置在约但河东。他们派遣武装将兵,帮助完成以色列征服西岸土地的大业。到一切底定之後,约书亚为他们召开欢送大会,分给他们许多战利品;他们从示罗起行,“离开以色列人,回往他们得为业的基列地”(书二二:9)。  不久,消息传来,河东的人在那里“筑了一座坛,那坛看着高大”。(书二二:10-14)  以色列人一听到这消息,大家都极为激动:难道这些人才转背走了没有多时,就去建立另外的宗教,明目张胆的跟我们对立?那还得了!那时,经过了七八年的休养生息,旷野飘流的困疲已经过去了,好战的心性和士气又再高涨。於是很多人主张向他们宣战。但
有人提议,不问明情节就讨伐,只凭假定有罪,就兴师问罪,绝没有这样的道理;还是该先经过细察。於是决定组成宗教政治联合调查团,由非尼哈率领,因为他不仅是祭司,而且有神忌邪的心,绝对不会容忍异教或与罪恶妥协;又有十个首领跟他同去,每人代表一个支派。  哪知道查问以後,发现他们筑的坛,原来不是出於搞分裂对立的恶意,也不是要在坛上向甚麽神鬼献祭;而是特意仿照耶和华坛的样式,作为宗教上认同的证据,成为联结的脐带。恐怕约但河地理的界限,造成你我後代之间的隔膜。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听来顺耳,非尼哈宣布,接受他们的解释:“今日我们知道耶和华在我们中间,因为你们没有向祂犯了这罪;现在你们救以色列人脱离耶和华的手了。”回去报告以色列人,全体也都满意,称颂神。(书二二:21-34)  这样,把“证坛”合法化了。只是从圣经中,我们没有看见证坛发挥其功能的见证,使人更亲近神。其证未见,成了仅有文化上和形式上的认同。示剑有那麽多耶和华的祭坛: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献祭,雅各在那里筑过坛,约书亚也在那里筑坛献祭;而且约瑟和约书亚都在那里埋骨。但这些都不能阻止後人在同一地方大建巴力庙。高大的证坛,像许多高大雄伟的教堂一
样,原是帮助人敬畏神的,到现在还不是都成了文化古蹟!只有传扬福音,圣灵把神的话写在人的心版上,留心教育子孙,才是可大可久的见证。  专靠神  你们要分外谨慎,爱耶和华你们的神(书二三:11)  约书亚年纪老迈,将要离开世界。他召集以色列的领袖们来,叮嘱他们临别的重要的话。  这位年老的将军,满头的白发,说明他的经验;一生的勳业,使他的话有权威。他要说些甚麽话?  如果他长篇大论,述说自己的经历,可以得到他们更多的尊敬;但对於将要离世的人,再高的崇敬有甚麽用?对於留在身後的人,又能有甚麽帮助?  在他正式就任全民领袖的时候,神吩咐他的话,他以此开始一生的事奉;他以此帅领以色列人渡约但,胜仇敌,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开国的元勳。现在,在应许之地,还有些残余的国民,没有赶出去。神的话曾引导保守他,走过这漫长的人生道路;在即将走完这道路的时候,他用来训勉以色列的领袖:  “你们要大大壮胆,谨守遵行写在摩西律法书上的一切话,不可偏离左右…你们一人必追赶千人,因耶和华你们的神,照祂所应许的为你们争战。”(书二三:6,10)  他告诉他们,要专爱神,不要看四围列国的人多势强,为了与他们建立政治联盟,就接
受他们的文化宗教。跟着,约书亚就警告他们,不专心靠神的结果:  你们若稍微转去,与你们中间所剩下的这些国民联络,彼此结亲,互相往来,你们要确实知道,耶和华你们的神,必不再将他们从你们眼前赶出。他们却要成为你们的网罗,机槛,肋上的鞭,眼中的刺,直到你们在耶和华你们神所赐你们的美地上灭亡。(书二三:12-13)  爱主靠主必须专一,如果稍微偏差,就像射箭的人视有旁注,必然会越走越远离神,至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神的子民通常不会忽然背离神,但容易被引诱,“稍微转去”,而不加留意,就越流越远。亚哈娶了西顿王的女儿耶洗别为王后,偏离神,拜巴力,以至行恶卖了自己。约沙法是行主道的犹大王,也蒙神的恩典;但他“大有尊荣资财,就与亚哈结亲”(代下一八:1),是渐渐走下堕落的道路,到了子孙身上,就由“稍微”而变成严重,悖逆神的恶果,明显可见。  以色列的败坏,在其不知警觉,由细微而成大患,终於惹动神的忿怒,以至亡国。愿我们不忽略约书亚警诫的话。  事奉神  至於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二四:15)  约书亚将全国领袖召聚到示剑,那古老的通衢要邑,南有基利心山,北有以巴路山,与全民重新立约。  
站在这里有年纪的人,还能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约书亚帅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曾将摩西所写的律法书,抄写在石头上,现在还在那里。记得:祭司在示剑的祭坛上,献过了燔祭和平安祭之後,馨香的气味缭绕,祭物的血还没有乾;群众都环集在约柜的两旁,祭司们宣告祝福和咒诅的话,要他们选择生命的路,敬畏事奉耶和华。(书八:30-35)明显的,两山相对,最能象徵选择,也唤起了长久失去的记忆。  事奉神的福分  约书亚在以色列人面前,向他们叙述五百年来的历史:从神选召亚伯拉罕出离两河流域的偶像文化,使他认识真神,敬拜祂,到神领他们进入现在所站的地方,神所应许的福分,都向信靠祂的人成就。(书二四:1-13)  事奉神的态度  事奉神必须“诚心实意”,不能虚假,不能心持两意。约书亚向以色列人民挑战:现在你们可以作选择,决定是否要事奉神。在这个历史性的地点,建国的元老,指给他们看不远的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赐福或咒诅,在你们转念之间,大家要向神诚实。(书二四:14-15)  事奉神的见证  作为全国的领袖,约书亚没有犹豫,率先表明坚定立场:“至於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身为最高领袖,他必须立下好的榜样
。他自己事奉神,也不愿意让家中的儿女们,以及仆婢,财物,归给偶像假神使用。因为必须先齐家,才可以治国。使徒保罗也告诉教会:作监督的,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提前三:4-5)  约书亚自己有好见证,也与百姓一同在圣所前立约。二十多年前的祭坛和写着律法的石头,还在那里。约书亚“又将一块大石头,立在橡树下耶和华的圣所旁边”,作永远的见证。  约书亚,以利亚撒,和从埃及带上来约瑟的骸骨,都葬在示剑,作为忠心圣洁事奉神的见证。(书二四:22-33)  -- -- --.于中旻 着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