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记笺记

圣经研究笺记 by 于中旻牧师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记笺记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简介
  以色列人犯罪的结果,受神的审判,终於被掳到异邦七十年。神在最黑暗的时候作工,於日期满足,兴起古列王,准许犹太人的余民,归回耶路撒冷建殿。那并不是复国,只能称为“回归时期”;因为他们没有主权,没有王。要等到基督再临,在地上执掌王权,才是“万物复兴的时候”(徒三:21)。
  以斯拉的意思是“神是帮助者”;尼希米的意思是“神安慰”;以斯帖的意思是“星”。三人的名字,恰合他们所扮演的历史性角色,和三卷书的意义。
  主旨:
  神掌管历史,成就祂的旨意;“王的心在耶和华的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一:1)。一切政治的运作,以至人的忿怒,人的谋算,都有助於成全神的计画。
  钥节:
  以斯拉记第一章1及5节:“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
  尼希米记第八章10节:“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以斯帖记第九章26节:“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太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
  书中的基督:
  所罗巴伯是王的谱系(太一:12-13),也预表基督(亚四:7)。尼希米离高位回归,预表基督的降卑。以斯帖在王面前的代求,也代表基督的职事,并且因以保存弥赛亚的统系,预备主的降生。
  神的儿女应该就神所安排的位分,尽自己的力量:不问是文士,祭司,官员,王后,不论在甚麽地方,都要照神所给的机会,不顾自己利益,投入主的事工。
  神的预备
  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拉一:5)
  从历史的进程上,可以看见神的手运行。在最黑暗的长夜里,神静默的作无人之工。
  犹大人亡国被掳,已经两代过去了。人民的感情似乎麻木了,忘记了神的应许,只是过着许多个同样的昨天。在离耶路撒冷遥远的地方,神却藉一个外邦人的王,改变了历史。
  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拉一:1,5)
  没有谁能想得到,神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就知道他们将来要被掳,并且得以归回。
  一定的时间
  神在时间之外,却定规历史事件的发生,像巧匠度量长短裁制衣服一样准确。“这就应验耶和华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地享受安息;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被掳七十年之後,神的话在神定的时间成就。(代下三六:21)
  一定的人物
  在许多年以前,先知以赛亚预言说:“论古列说: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悦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命立稳圣殿的根基。”又说:“我耶和华所膏的古列…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赛四四:26,四五:1-7)一百七十多年後,古列读到写在书卷上的话,动了敬畏的心,神激动他成就神的旨意。
  神也激动被掳的以色列人的心:他们已经在那里落地生根了,只有神的激动,才会使他们甘於牺牲。(拉一:5-6)他们的邻舍也乐於帮助,而且奉献,印证神的工作,坚固他们的手。
  那感动摩西的神,也感动亚伦来迎接他。感动扫罗的神,也感动亚拿尼亚。感动哥尼流的神,也感动使徒彼得,显明了神的计画和工作。(出四:14;徒九:10,一○:5-6,17-23)
  一定的数量
  被掠圣殿的器皿,有一定的数量,归还也有一定的数量,不会缺少(拉一:7-11)。
  一致的行动
  在神的统筹运作之下,所有的各部分,都指向神的旨意,互相效力。这是历史的轨迹,你也该归从神。
  谨慎的决定
  寻查察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因此算为不洁(拉二:62)
  有些事可以不必太认真计较,有些事却必须要认真。对於今世的事,只是短暂的,不必过分注意;对於属神的事,是关於生命敬虔的事,不能不认真,因为是永恒的事。对於能以价格估算的事,可以不必太看重;对於只能以价值衡量的,则不能不看重。
  古人的智慧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在事奉神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择其人。
  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率领四万二千余名被掳的人回到犹大。人力那麽单薄,要建造的事情很多,谁都该想得到的,人多好办事,应该是来者不拒,合力参与复兴运动。但他们却在清查人数,寻究谱系!特别是作祭司的,必须要查明白。结果,发现有哈巴雅,哈哥斯,和巴西莱的三家子孙,谱系有问题:
  这三家的人,在族谱中寻查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因此,算为不洁,不准供祭司的职任。省长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拉二:62-63)
  这些人,长途跋涉,从巴比伦回来,却受到这样的冷遇!如果看他们的劳苦牺牲,奉献的精神,真不该拒绝给他们服事的机会。这岂不给有心奉献的人失望?
  何况遇到存疑的事,总该从对人有利的方面想:为甚麽不算为洁净,等到有证明不洁的把柄,再行查究?
  再说祭司家族,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特别是巴西莱家族,代表约但河东的基列人,又是出身望族,他们的外祖是对大卫忠心支持的人(王上二:7),在这用人孔亟的时期,绝对得罪不得,以免失去团结。
  虽然这些都应该考虑,但神注重的是生命的问题,不能马虎。在王国分裂的时候,耶罗波安创设的金拧≠宗教,“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只要出得起牛羊的代价,又自己志愿出来服事,“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但神的旨意是只有利未支派亚伦的子孙,可以作祭司(代下一三:8-11)。
  人是看天才,重才干;神所要的是生命。教会必须要求事奉的人有重生的新生命,自然神会装备他们属灵的恩赐,而且蒙神选召,在神面前作圣洁的事奉。谨慎从事,才有复兴。
  原有的根基
  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立耶和华殿根基(拉三:3,10)
  根基是建筑的最重要部分。复兴的意义,就是在原有的根基上,复旧兴衰,不是另起炉灶。
  以色列亡国被掳,是由於他们背离神的话,犯罪行恶。人错了,神没有错。他们以前所有的太多了,把外邦的东西搬进圣殿,必须除去。归回以後,不是要增多,只需要恢复。
  在原基上筑坛
  圣殿的祭坛,被恶王亚哈斯移走(王下一六:14),继而同圣殿被毁。现在首先“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拉三:3)
  祭坛是敬拜的中心,以色列人藉着祭物的血,才可以亲近神。敌人的威胁是实际存在的;但与神恢复了交通,有了神的同在,就可以面对敌人,胜过敌人。
  在原基上建殿
  所罗门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所指定的地方”(代下三:1-2),建造神的殿。那正是神试验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神在圣山上预备了那只羔羊,代替他的儿子以撒为祭物,所以称为耶和华以勒(创二二:1-14)。
  圣殿的根基,是用山中凿成的巨大石头,长达十公尺,殿虽毁坏,根基仍存无损。照着所罗门建殿的日子,他们在原有“耶和华殿的根基”上建造。(拉三:10-11)
  教会的根基
  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主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太一六:18)。对神儿子的认信,就是教会的永远根基。
  圣经说:“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八:32)这是说一切丰富的恩典,都在十字架的救恩里面。
  “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12)
  教会不是地上物质的建筑物,而是重生得救有属天生命的信徒;都是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献上了自己为祭,才得以亲近父神。我们当靠主坚立在这磐石的根基上。
  敌乎?友乎?
  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拉四:3)
  在作工作的时候,总希望有人来帮忙;但要看是甚麽样的人,他们的存意如何。
  在反对神的工作上,人会很容易同心;但在神的工作上,就不那麽容易同心了。其实,人的同心固然重要,却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照神的旨意,而且同心工作,这就更加难得了。必须是有神生命的人,才能行神的旨意。
  当余民归回建殿的时候,当地有一些人,看来是很友善,志愿参加帮忙。他们的话讲得很动听,但被称为“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拉四:1-2)。那时,从巴比伦归回的人数不多,要作的工却很多。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艰难,多些朋友总比敌人好,接受人家的好意合作,岂不是好?
  但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余以色列的族长,对他们说:
  “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我们自己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协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吩咐的。”(拉四:3)
  这样措辞严峻的答覆,是否必要呢?
  那时,十九世纪的国家意识型态,还没有诞生。而且以色列已经不再成国,只是波斯王国大河西省的一部分;所罗巴伯是社区和族群的领袖。那麽,相近的邻舍,岂不该和睦相处?
  那些被称为“那地的民”,於所罗巴伯等从被掳之地回归前,已经在那里多年:北国以色列亡国时(主前722年),亚述王即推行迁徙移民政策,以後继续多年。那些人民被迁移到撒玛利亚,崇拜偶像和耶和华的混合宗教,所以从居住地和宗教来看,也可以说是自家人。他们把重建圣殿,看作是社区建设,所以要求参加,那是自然的。为甚麽拒人千里之外?
  这看来是种族问题,实在是信仰的差别。如果让那些人参与圣殿的重建,他们就会以为也有分於圣殿,在敬拜,礼仪上面,都要参加意见,甚至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你要遵行神的旨意,他会问:“是哪一位神?”这样,日後必然有数不尽的烦恼和争议。所以及早划分清楚:“与你们无分”,并不是心地狭窄不能容人,更不是制造仇敌的不智行动,而是神的旨意。
  今天教会也是如此。如果不问信仰,轻易接受没有属灵生命的“同工”,不仅在建造上不能同心,後来必将变成同室相攻。既已从巴比伦出来,就不该再混杂。
  真正的同工
  起来动手建造…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里帮助(拉五:2)
  出於神感动的工作,神必兴起人同工。
  圣殿的重建,因为遭受反对,被强迫停工了多年。百姓很是失望,後来即使从那里经过,看到废墟,也不再感觉甚麽,各人顾自己的事。神的时候到了,兴起先知来劝勉他们。
  於是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都起来动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里帮助他们。(拉五:1-2)
  拒绝了“那地的民”的帮助,因为他们生命不同,动机自然不对。虽然似乎是因此树敌结怨,那是坚持神的原则;遭受了控告,工程停止,时间没有浪费。神的灵感动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来挑旺人民心中的火焰,更新努力,继续建造工程。
  工作是神的。神感动属祂的人来同心合力作成。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路上,奉神的旨意建造会幕。神提名召比撒列,以圣灵充满了他,也“分派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河利阿伯,与他同工。凡心里有智慧的,我更使他们有智慧,能作我一切所吩咐的。”(出三一:1-11)
  在新约教会中,神拣选并以圣灵充满巴拿巴,也感动他往大数去找扫罗(保罗),一同建立安提阿教会(徒一一:24-26)。保罗和彼得,同受主的托付:主托保罗“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加二:7-8),同一圣灵感动人分工合作。在哥林多教会,则是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林前三:6),是神安排他们先後同工。
  保罗说:“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9),神能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作成祂的工作。
  神也使用不信的人,间接助成祂的工作。在波斯王亚哈随鲁王的时候,省长利宏等是反对建殿的人(拉四:6-16),奏告恶言,强迫他们停工。但到了大利乌王的时候,时变势移,宝座上换了新人,河西总督也换成了达乃:这人态度中立,而且对犹大人有些亲善,让他们继续工程进行,直等王有禁止的话才停工;如果迟延日久,甚麽都作成了。(拉五:5)
  可见我们照遵行神的旨意,在人看来是暂时眼前吃亏,但时候到了,神会使环境转变,万事互相效力,终究使神的子民和神的事工得着益处。
  非常的帮助
  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拉六:7)
  有一天,大利乌王的回谕来到。王并没有禁止建造圣殿,而是支持建造。
  据约瑟法说:大利乌王早年曾发过愿,要重建神的圣殿,又与所罗巴伯是旧识(犹太古史,XI:3-5)。收到了河西总督的奏章,寻查典籍库,在玛代故都亚马他城,找到了古列王原来的谕旨;也可能因而得知,神提名召古列王的事,是在圣殿被毁前一百多年,就藉先知以赛亚预言的。无论是谁,都会因此对神的话起敬畏的心。王的谕旨说:
  “你们当远离他们,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任凭犹大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神的这殿。我又降旨吩咐你们…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作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献燔祭所需用的…每日供给他们。” (拉六:3-12)
  这里更表现出王敬畏神的心:谕旨特地申明,更改或违背的人,要判处死刑;而且加上说:“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祂名居所的神,将他们灭绝。”这样严重的咒诅,给建殿的事工加强保护。
  神的百姓建造神的殿,并没有向王申请物质的供应,并没有要求保护,不需要,也不应该那样作;古列王的原旨中,也只提到供应建造的经费,归还圣殿被掳的器皿。是仇敌反对的结果,使大利乌王锦上添花,更加上供应献祭的需用,和祭司的需要。仇敌是要阻挡建造的工作;王反而使建殿的工作,加快了进行的速度,增进了稳固的保守。何等的奇妙,神藉着仇敌的手,作成了这一切的事,对选民的信心,是何等的鼓舞!
  建殿的工程恢复以後四年,“大利乌王第六年,亚达月初三日”(主前515年3月12日),圣殿修理完成(该一:5)。事工的顺利,完全是神的恩典(拉六:15-16)。被掳归回的人,奉献圣殿归神,距主前586年圣殿被毁,几乎正七十年。
  多少时候,仇敌的势力嚣张,阻挡神的圣工,看来无法突破。但有上面来的非常帮助,会忽然临到。在想不到的时候,神感动君王的心,成就祂的旨意。更奇妙的是,像讽刺一般,竟然是仇敌促成这帮助的来临。如果神的子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妥协退缩了,或设法去寻求人,就失去看神的大能彰显的机会。我们当仰望神,行在祂的旨意中。
  以斯拉的智慧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七:10)
  神拣选祂的人,作祂的事工。
  圣殿修成了,也奉献了。献祭的礼仪恢复了。但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百姓必须有神的律法,明白并且遵行,才可以蒙神的赐福。为了这目的,神兴起了祭司以斯拉。以斯拉的父亲是被掳时的大祭司西莱雅(王下二五:18),生在巴比伦。可见神在最黑暗的日子,预备祂的器皿。
  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七:6,10)
  犹太人非常尊重以斯拉,认为是他建立了犹太人的文化特色,若不是神先藉摩西传律法给以色列人,他可以有摩西的地位。波斯王亚达薛西,对以斯拉有同样的尊重,差他去耶路撒冷,并且赋予全权。以斯拉的手里,有“诸王之王”的诏书,似乎是签了字的空白支票,可以任意填写数额。其中包括:
  财物的支配:交给他王和大臣奉献的金银,他自己和巴比伦的犹太人所奉献的财物,当然可以带去;如有需要,并且授权他可以支取王府库的钱财为经费。(拉七:14-20)
  无限的供应:王降旨给河西的各库官,不得拒绝以斯拉的任何需求,无限的供应物资,而且要尽快办理。简单说,要把以斯拉的吩咐,当作神的吩咐遵行。(拉七:21-23)
  人事的决定:他可以随意任用宗教和行政人员,而且对於在神殿服事的人,有权给予免税优待。(拉七:24-25)
  法律的执行:他可以解释律法,并且有司法权,可以判决违法的人刑罚,甚至执行死刑。(拉七:26)
  如果说,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败坏,以斯拉有这样广泛的权力,甚麽能保守他免於败坏?亚达薛西王只有半句话:“总要遵着你们神的旨意”(拉七:18),要作在神旨意中。
  以斯拉不仅是一个懂得律法字句的人,不是能说不能行的人。他在教训别人以先,他自己已经遵行;他不是考究了律法就满足了,他还要自己遵行,才教导别人遵行。
  神的仆人应该把神的话存在心里,“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五:16),才是忠心可信托的人,不至羞辱主名。
  单仰望神
  我求王…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拉八:22)
  神的儿女不是孤儿,需要向世人见证出来,使同世代的人可以认识我们的神。
  复兴的领袖,不仅需要有才能,足以担当加在他们身上的重任,更必须有独特的品格,神才会把这样的重任,托付在他们身上。以斯拉就是这样的领袖。
  以斯拉所率领归回犹大地的,有一大群的人,有的且是富有的人,却并没有武装;他们带着数量甚大的金银,要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路上岂没有安全问题?他应该想得到。如何去应付?他的办法是宣告禁食,祈求神;禁食是不靠自己力量,祈求是靠神的力量。他相信,大能的神可以保守祂的百姓。别人可以求王派兵保护,王任命的官员可以求王派兵保护;神的仆人靠赖神的大能。他对王这样说过,必须以行动见证。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祂使我们…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祂的。(拉八:21-22)
  有王派的卫队随扈,正可以显示权势和得王的亲信,世人看来是何等的荣耀;但以斯拉以为并没有甚麽值得显示的,而且以为是羞耻的事!有的人以为跟当权的人作朋友,为作“太监神学家”,宫廷祭司,而不惜出卖真理,降低圣职的尊严;以斯拉基本的看法不同,是认识神的证明。
  神仆人的另一重要品格,是在金钱上的清楚,而且谨慎,连可议论,似乎是问题的,都应该竭力避免。以斯拉派祭司长十二人,和他们的弟兄十人,将王和大臣的奉献,一一过秤登记,对他们说:“你们归耶和华为圣,器皿也为圣,金银是甘心献给耶和华你们列祖之神的,你们当警醒看守,直到你们在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库内,在祭司长和利未族长,并以色列的各族长面前过了秤。”这样负责,谆谆嘱咐,表示对神对人的公开。到耶路撒冷三天後,即尽快点清交出去,详明登记在册上。(拉八:24,34)这临财不苟,认真的态度,正如使徒保罗一样:“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神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林後八:21)对神全信靠,对人不谄媚,对财不苟且,是神真仆人的徽记,是信仰的表现。
  感恩与圣别
  叫我们复兴…使我们…有墙垣(拉九:9)
  神知道人的悖逆,却仍然爱我们。
  生在巴比伦的以斯拉,从小就听到人述说耶路撒冷的事,受了祭司的教育,他的心一直深深的向往那古老的圣城,代表着神的赐福。现在,他的脚终於踏在了它的门内。
  蒙神的恩典,受外邦君王的善待,以斯拉率领以色列的余民,从被掳之地归回。那时,圣殿已经修造好了,颇具规模。以斯拉把带来的金银和圣殿的器皿,送入了殿库,也献上了祭物。他看到耶路撒冷人民的生活,和巴比伦一样的平静,战争的创痕早已消失了。也许,是因为他带来王的诏书,当地的官员,周围的各族人,都不再对他们表现甚麽敌意。宗教生活,又照常进行。不过,几天之後,首领们就来报告:在这一切照常的外衣下面,罪恶腐蚀着人民的心灵:是首领们带头,从上到下坏起,他们和儿子们,娶了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搀杂”(拉八:1-2)。
  多少的年月,严谨考究律法,多少个晨昏,在神面前的祷告,长久的等候,才看见重建的圣殿;而悖逆的百姓,竟然又回到过去的覆辙!以斯拉的心悲伤泣血;他越明白神的话,越为了他们所作的忧愁惧怕。他向神认罪,撕裂衣服,拔了头发和胡须,撕裂心肠一般的祷告:
  “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神仍没有丢弃我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恩,叫我们复兴,能重建我们神的殿,修其毁坏之处,使我们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墙垣…我们在你面前有罪恶…”(拉九:6-15)
  圣殿是敬拜神,与神相交的地方;人如果违背神的话,只剩下空的宗教外壳,有献祭礼仪而犯罪,怎能与神相交?心殿破坏了,才是最大的问题 垣是使内外分开的;如果把外邦女子娶进家里来,思想,文化,宗教,都混合了,心灵如同毁坏的城邑,空存墙垣又有甚麽作用?神所要的是真正的复兴,是要谦卑忧伤痛悔,顺服神,遵行祂的旨意,洁净自己,分别为圣,才可以与所蒙的恩相称。
  今天教会的问题,也是出在不分别为圣,把世俗接进了心里,跟外邦观念结了婚,被同化:“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雅四:4)。让我们跟以斯拉一同忧伤祷告。
  认罪与复兴
  以斯拉祷告认罪哭泣…众民无不痛哭(拉一○:1)
  认罪不止是口头承认有罪,更是要认识罪的可恶可怕。
  耶路撒冷本来该有大会,欢迎以斯拉等自远方来的人,却成了一场好哭,全民举哀。又值雨季,天空阴暗,气氛益加凄绝,好像耶和华含怒,就要降罚一样。
  以斯拉祷告,认罪,哭泣,俯伏在神殿前的时候,有以色列中的男女孩童,聚集到以斯拉那里,成了大会,众民无不痛哭…示迦尼对以斯拉说:“我们…干犯了我们的神,然而以色列人还有指望。”(拉一○:1-2)
  违背神犯杂婚罪的人,共有113人,并不算是很普遍;但其中有祭司17人,利未人10人,平民86人,而且是首领们领首犯罪(拉九:2),所以有扩大的可能。幸而人民对这罪的感觉很为敏锐,看见他们的领袖以斯拉伤痛的情形,都大受了感动,觉得扎心,也来一同痛哭,是知罪的表现。
  有人在认罪的时候,哭泣一场,过後依然故我,不是真正的复兴。在会众以拦子孙中,有耶歇的儿子示迦尼,虽不是他父亲,却有族亲娶了外邦女子(拉一○:2,26),他起来提议:“以色列人还有指望”,但在认罪之外,必须对付罪。“你起来,这是你当办的事,我们必帮助你,你当奋勉而行。”
  领袖应当坚持立场,不与罪妥协,领头承认全民的罪。但个别的认罪,对付罪,必须有圣灵感动,叫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不是强迫承认的事。
  在另一方面,神的子民犯罪,不仅是个人的事,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结构,是关乎信仰和文化,必需要清楚查明办理。因此,他们按着宗族,指派领袖查办:不仅是要确定是谁犯罪,不能凭道听途说,就轻率从事,定人的罪,也不是背後批评一番就算事;还要面对他,辅导他,让他自己知罪,认罪,还要商定如何处理(太一八:15-18)。不过,外邦女子也是人,况且有的生了儿女,总不能因不是神的旨意,轻易丢在欣嫩子谷中,应该为他们安排生活。而悔改的祭司,利未人,该如何恢复事奉,都要在公义和爱心的原则下,作适当的处理。因此,前後用了一百天的时间,修复这社区的破口,可见罪蔓延的广泛,处理该谨慎。(拉一○:9,16-17)对付罪虽然麻烦,只是不对付麻烦更多。但“还有指望”,悔改行神旨意可以蒙福。
  身受之痛
  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尼一:3)
  尼希米得到波斯王的宠信,身在王宫,耶路撒冷的苦难离他甚为遥远,毁灭的火烧不到他身边。
  但尼希米不是隔岸观火的人。他时时在关心耶路撒冷的景况,听到有人来,就探听那边的消息,想知道那些被掳归回的人处境如何。
  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一:2-3)
  尼希米不是祭司,却有祭司的爱心;不是先知,却有先知的远见和负担;不是君王,却有君王的威严。他是神特别兴起的器皿,作中保和牧人,给他的世代带来复兴。
  有社群的意识
  尼希米的身分,跟一般的难民不同;但他与他们有深切的认同感,与他们同忧共苦,对他们的患难如同自己的患难。他不是独善其身,站在圈子外面,指责甚至讥笑,说是我比你们好,你们的痛苦是自己犯罪的报应;他承认自己是他们的一部分,与弟兄相同(尼一:6;来二:11),他肯说:“我们”。
  是祷告的勇士
  尼希米为了本族同胞,在神面前悲哀,禁食,昼夜在神的面前,为了神的“众仆人以色列民祈祷”。他是恒切的祷告,从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基斯流月(主前446年11至12月),至尼散月(主前445年3至4月),持续达四个月之久,以至面容憔悴,虽然没有故意表示,王也看得出来(拉一:6,二:1)。
  深知神的话语
  他不是随自己的意思妄求,而是根据神的话祷告。尼希米向神说:“求你记念”(申九:27;尼一:8,五:19);这绝不是说神健忘,需要谁提醒,而是完全相信神的信实。他提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并在那约的根基上,藉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申三○:1-5,四:31)。蒙神应允的祷告,是抓住神的话祷告。因此,会祷告的人,必然是熟悉神的话的人。
  人在优裕的环境,要记念受苦的肢体(来一三:3),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因我们是同为了这国受苦(帖後一:5)。
  为神的心事
  我们起来建造吧!(尼二:18)
  人都喜夸扬自己所作的事,有时只是想作的事,就先广为宣传,为要叫人知道自己有猷有为。
  尼希米一向关心耶路撒冷,使他宁愿放弃王宫舒适的生活环境,到残破多事的耶路撒冷,与神的百姓同受苦难。
  上面的帮助
  这个在宫廷任职近臣的人,知道王的权威;不过,他更认识在万有之上的神。
  尼希米祷告,经过了四个月,从基斯流月,到了尼散月,内心的忧伤掩抑不住,表现在脸面上。他失去了常有的喜乐,背似乎弯了,脚步也没有那麽轻快了。王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个人,会忽然老了那麽多;问他为甚麽有愁容。这可解释为王少有的仁慈关怀,也可能是王的怀疑和不悦。尼希米默祷掌管王心意的神。他诚实的说出心愿,要求王准他长假:要求供应修殿筑城的材用,和他自己久住的房屋。王不仅欣然照准,还加派军兵护送。这显然是由於神施恩的手帮助(尼二:1-9,18)。
  心中的力量
  神绝不会用浅薄煽动的人。神使他为耶路撒冷要作的事,尼希米存在心里,并没有告诉人。他夜间先去巡察,然後告诉群众:“起来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受凌辱。”这样,大家就奋勇作这善工。可见是神亲自在人的心中动工,正如祂感动王修正前旨(拉四:24),支持尼希米,并不在乎巧言佞色,而是神自己感动人,成就祂的旨意(尼二:11-18)。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
  周围的仇敌
  尼希米所处的,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可说处处荆棘:北面有参巴拉,是撒玛利亚的领袖;东边有亚扪人多比雅,是以色列人的世仇;南边是亚拉伯人基善(尼二:10,19),他们也知道些属神的事,却老是寻机会攻击破坏,嗤笑藐视。在同族当中,还有内部的妥协分子,时时想出卖真理,背弃原则,得自己的利益,到了时候就显明出来。尼希米却仰望神,信心持定真理,为了神绝不退让。(尼二:20)
  我们需要复兴。愿神先兴起祂合用的器皿。
  建造城墙
  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尼三:10)
  在许多年以前,被掳的人回到耶路撒冷。当时,大家一股热诚,都愿意奉献自己,为主作些事,修复圣殿和城墙。他们真的相信,有主的同在,必然可以作成。
  但他们没有想到,行主的旨意,有主的同在,并不就是完全没有困难;而且有时巨大的困难临到,仿佛大山,没有超越的希望。时间一久,人老了,力衰了,心中的火焰渐渐熄灭,当年的热诚,随着青春逝去,不再返回。苟延的习惯接着也来了:没有城墙,还不是住下去了?昨天过得,今天凑合,明天又有甚麽不同?尼希米来到,使他们忽然醒觉:人家能够撇下王宫的享受,到耶路撒冷跟咱们共患难,难道我们就不是人?而且他能够成行,这件事就是神施恩手帮助的见证:神并没有丢弃祂的百姓,我们怎能丢弃神的工作?
  在尼希米号召之下,大家想起所受的凌辱,忽然变成了实在的事,心中再度燃起了复兴的火,一同来建造城墙。
  首领领首
  大祭司以利亚实,是耶书亚的孙子,祖父同着所罗巴伯归回。他不仅出身望族,而且居於宗教领袖的地位,自然应该带头建造(尼三:1)。在教会中,作领袖的要知道主把你放在现在的地位,要凡事“作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像保罗一样(徒二○:35)。
  不看别人
  建造城墙无论如何重要,总须出於自愿,从来没有不建造而被下监的事。灵命的追求也是如此。在那麽多的人中间,有的人没有负担,“不用肩担他们主的工作”,出於领袖,更是难堪。但不要看人,别人接过去就是。(尼三:5,27)
  各自负责
  门对青山久而久之,也会视而不见。过去只看见自己的房屋,现在看见了城墙的破口,就当动手工作,及时建造仍然不晚:各人“对着自己的房屋建造”(尼三:10,28,30)。
  共同联合
  大家都作工还是不够,加倍努力,仍然会有破口;必须同心合意,手牵手,连接起来,成为坚城,共同防御仇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的心志,使断垣残壁,成为长城!
  城防与心防
  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尼四:17)
  从久远开始,宗教跟慈善连在一起。更有些人以为,宗教是与世无争的,不愿意听甚麽“战争”之类的话。
  圣徒确实应该是“和平之子”。但圣经也说:“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1)。在我们所仰望的和平之王基督再来之前,我们不能不争战。
  尼希米和被掳归回的人民,住在耶路撒冷,他们最不愿想到的事就是争战。理由不难明白:没有争战,就没有失败,就没有被掳受苦。他们受的苦已经够了。敌人知道他们心理上的弱点。那麽,不愿有麻烦,就得听我们的:与我们联合,给我们吃下去,就再没有争战了。
  神的仆人认识这个问题。合作的建议遭到拒绝,仇敌就嗤笑,为了要使神的子民灰心。尼希米把他们的话带到神面前。百姓专心作工,不理他们(尼四:1-6)。
  嗤笑无效,就继以恫吓。这一次,他们又拉拢了西面的亚实突人,北有撒玛利亚的参巴拉,加上东方的亚扪人,南方的亚拉伯人,神的百姓真成为“四面受敌”;但敌人总不能遮断我们向上的路:能够祷告,就“不被困住”(林後四:8)。
  那实在是昼夜紧张,又要艰苦工作,倍加容易感到劳苦,力气衰败(尼四:9-10)。尼希米分派百姓持兵器防守,并且自己去察看,勉励众人,叫他们知道有主的同在,工作是有意义的:“不要怕他们。当记念主是大而可畏的。你们要为弟兄,儿女,妻子,家产争战。”(尼四:14,参代上二九:11-12)
  这样的措施,收到双重的效果:对外,仇敌知道神儿女有备,不能突袭杀少数人,而造成恐慌,他们知道尼希米得王的信任,不能正面宣战,就不来侵犯了。对内,百姓受了鼓励,一面作工,一面执兵器备战,却更加强奉献精神:“从天亮,直到星宿出现的时候”(尼四:13-23)。他们不是按时上班,到时就散;是日出而作,日入不息,延长到披星戴月的工作。
  今天教会急切需要复兴。我们要认识时代,殷勤工作,同时要谨防仇敌,用真理装备自己,打美好的仗。我们不能像平时一样,按时当差;而是要被主的大爱激励,因为仇敌总不休假,我们要不舍昼夜,尽心尽力,直到耶路撒冷被建立。
  敬畏神与爱邻舍
  我们的身体与我们弟兄的身体一样(尼五:5)
  爱邻舍是神的命令,对神的子民来说,是当行的事。在强敌环伺的境况下,也是智慧的事。因为爱邻舍,可以彼此同心合力,与个别的安全有关。
  建造耶路撒冷城墙的人,同时要面对仇敌攻击的危险,现在还有了後顾之忧: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问题。说来很不属灵,但却是实在的:“我们的身体与我们弟兄的身体一样,我们的儿女与他们的儿女一般;现在我们将要使儿女作人的仆婢,我们的女儿已经有为婢的。我们并无力拯救,因为我们的田地,葡萄园已经归了别人!”(尼五:1-5)自己在作主的工作,却生活困难:为主工作而借债,没有信心;儿女给外邦人作仆婢,岂不羞辱主名?修造了城墙,并不防止借贷契约的合法性。就算城墙修好了,享受安全和保护的,只限於富人,并没有把我们圈在里面,有甚麽意义?难怪其发怨言,说不属灵的话了。
  尼希米怎麽说?他可以推说:“我只管属灵的事,这些事我不管!”他可以责备那些发怨言的人:“爱主不能後人!有力应该出力!”虽贫穷人没财没势,但神的仆人为他们说话,公正的敢说富人也会有错,不是有钱有理。他责备借钱的人:
  我对他们说:“我们尽力赎回我们的弟兄,就是卖与外邦的犹大人;你们还要卖弟兄,使我们赎回来吗?…你们所行的不善!你们行事不当敬畏我们的神吗?不然,难免我们的仇敌外邦人毁谤我们。”(尼五:8-9)
  尼希米为此召集大会,向他们指出:不要怪人发怨言,要追究造成的原因。弟兄缺乏应该帮补;你们倒乘人之厄,放债取利,压榨穷人。他更看深一层:肢体不关心肢体,是与元首出了问题;因此,不关心肢体,是不敬畏神的表现;我们对弟兄没有爱心,外邦人看见了,就会毁谤,说我们的的信仰是假的,没有价值。他要求大家遵行神的旨意,不向弟兄收利息。
  神的仆人说话有力量,不在他有权势,而在於有美好的榜样。他不把作领袖为发财的途径,而是自己牺牲,“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尼五:14-19;林後一二:15)。
  主耶稣教训门徒彼此相爱:祂自己先作了榜样,“我怎样爱你们”;门徒能有爱心而实行出来,“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的信仰(约一三:34-35)。这是“圈内人”的实际。
  谨防破口
  像我这样的人岂要逃跑呢?(尼六:11)
  神的工作越接近成功,仇敌越加紧破坏。其破坏的策略,是攻击领袖。
  城墙再坚固,只能保守在里面的人,出了城,城墙的保守就无效了。当然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在尼希米亲自督导之下,城墙修好了,没有破口。但仇敌并不就此罢手,他们极力的寻找漏洞。现在,他们的策略是施行心理战术。
  你出来吧:伤害身体
  仇敌不能攻入城内,就引诱尼希米出城相会,是设计用手段伤害他。尼希米知道他们的诡计,拒绝停工去见他们;他们竟然四番五次的写信来,恫吓说他存心谋反,罗织罪名。其实王深信他的忠心,尼希米不为所动,识破他们捏造这些话,不过是要阻碍神的工作。如果他们说修城墙不对,你就不敢修城墙,那麽还能作甚麽,岂不是要全受人控制?(尼六:1-9)
  要保性命:伤害声誉
  仇敌利用在圈内而不同心的人,建议:“不如在神的殿里会面”(尼六:10-11)。如果尼希米不察,贸然去了,就表明他是畏怯,要到圣所保护性命;而且他不是祭司,如果擅入了圣所,就是破坏律法而保全自己,他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渗透分化:伤害团结
  修造城墙完成了,只用了五十二天的时间,可见以色列人奉献的心志,尽心尽力的工作。敌人看见神的同在,就愁眉不展,但不会停止攻击。这一次,他们渗透到城里面来,多比雅与犹大的贵胄通信,进而通婚,再而通报;“有许多人与多比雅结盟”,不仅城内的信息泄漏出城外,而且有多比雅的传声筒,在播放他的善行。这样,敌人的势力,就悄悄的进了城,打入了人心,主身体的团结,自然受到伤害(尼六:15-19)。
  今天仇敌撒但,照样对神的教会进行攻击。他们最怕神的百姓团结,所以先阻挠城墙的建造;见不成功,就引诱领袖,或使教会失去领袖,或使领袖失去教会的信任;然後用诡计打进人的心里,分化破坏,得着部分的人心,进而占据宗教的中心。我们应该谨慎,知道仇敌的可怕,留心防备,坚固心防,不让撒但的计谋得逞。
  集体安全
  是忠信的,又敬畏神过於众人(尼七:2)
  品格是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所在,是个人的事。在公众事务上,是否应该注意个人品格呢?
  公众团体与个人,不是对立的。这是说,团体是个人的集合体,没有个人就没有团体;所以只有团体里的个人,不是团体或个人。
  城墙建造好了,也安了门。但城的安全可靠,在於管理人的可靠。尼希米是神忠心的仆人,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他和跟随的人,夜间睡觉都不脱衣服,已经坚持了相当的时间,至少有五十二天(尼四:23六:15),不能无限期的延展下去。
  尼希米知道,仇敌的多次破坏,并没有成功,决不会停止,为长久之计,有必要拣选领袖,组成防卫系统。
  我就派我的弟兄哈拿尼和营楼的宰官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因为哈拿尼雅是忠信的,又敬畏神过於众人。我吩咐他们说:“等到太阳上升,才可开耶路撒冷的城门,人尚看守的时候就要关门上闩。也当派耶路撒冷的居民,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对面之处。”(尼七:2-3)
  负责人的品德
  尼希米在宫廷日久,自然晓得如何组织动员;建立了防卫的营堡,有驻守的人,统领的司令更为重要,如果所任非人,通敌叛国,或发动兵变,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尼希米派胞弟亚拿尼管耶路撒冷的行政,派亚拿尼雅任防卫长官。他们适任的条件是诚实可靠,而且在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敬畏神。
  注意全城安全
  一般是天亮即开城门,但为了安全起见,耶路撒冷是等到太阳升起温暖了才开城。信徒要先早起灵修祷告,开门出去工作,才可以安全,能得胜仇敌。
  人人当尽责任
  防守全城,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更不能轻托雇佣,必须全民皆兵,人人看守自己房屋对面之处,不要等人告诉有警。
  查明生命根源
  有了城墙,还要动员人力,住在城内,才可以防守。但住耶路撒冷的人,必须生命来源清楚,不许异类混杂其中。今天教会也是要注意有属天的生命的人,才可放心任其负担圣工。
  喜乐与力量
  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
  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误意,就是以不快乐为敬虔,以悲苦为圣洁的表现;发现谁有欢乐的迹象,就以为是属世。其实,照圣经的教导,喜乐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22)。
  不过,这里所说的,不同於属世的欢乐,不是像拜偶像的节庆,“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出三二:6)。真正的喜乐不反对吃喝,但不是吃喝产生喜乐:“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一四:17)
  归回的以色列人,住在有城墙,有圣殿的耶路撒冷,现在建筑物有了,人也有了,但请不要满足,也不可误会,因为那不是神赐福的条件。神的子民必须明白神的话,遵行神的话。
  七月初一日,他们在水门前宽阔的地方,一同聚集,预备了一个木台,“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宣读给会众听。神的圣言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会众却大半只懂通用的亚兰语,因此需要经过翻译,才可以达到所有的人听了明白的效果(尼八:1-8)。
  以斯拉在众民眼前,一展开书卷,众民就都站起来,表明他们对神的话的敬畏。许多年以後,他们在宣读神的话时,总是肃立恭听。圣经说:“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听了神律法的人,才知道罪是那样可恶,省察自己犯罪的情形,就失声痛哭起来,一时圣会变成集体举哀。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9-10)
  神的话打开,人才会认罪悔改。但不是一直悲哀哭泣;应该产生赦罪的喜乐。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一○:10)丰盛生命的表现,是满有喜乐,满有力量。这是蒙恩的记号。丰盛的生命,是满而溢出的生命,因此,自己蒙恩,也必分给缺乏的人。
  於是,大会由宣读神的话,而认罪,而守住棚节,那是记念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旷野住在棚里,表明神与人同住:离开罪,才有神的同在,而有喜乐。
  立约的神
  你见他在你面前心里诚实就与他立约(尼九:8)
  神拣选某些人,与他们立约,要他们成就神的旨意。这是说,把他们分别出来,使他们和别人不一样。
  神是分别的神。祂从文化发达的吾珥,领亚伯兰出来,与他立约,是神要照所定的条件施恩(创一二:1-3,一五:7)。不过,以色列人的问题,就是常违背神的旨意,与外邦人混杂,以致被赶出应许之地。他们听了神的律法,知道了神的旨意和他们的问题,认识罪的严重,是蒙恩的阻碍,“就与一切外邦人离绝,站着承认自己的罪恶,和列祖的罪孽。”(尼九:2)於是利未人领会众祷告,向神倾吐心声,特地提到神的约:
  你是耶和华神,曾拣选亚伯兰,领他出迦勒底的吾珥,给他改名叫亚伯拉罕。你见他在你面前心里诚实,就与他立约,应许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後裔,且应验了你的话,因为你是公义的。(尼九:7-8)
  在神一方面,他照公义信实的应许,成就了祂的话: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经过旷野;虽然以色列人悖逆,不顺服,一路得罪神,神仍然照祂的恩典和怜悯,长久的忍耐,不灭绝他们,供应他们一切的需要,领他们进入迦南(尼九:9-23)。人的败坏真到了使我们难以相信的地步:那个世代的人,经历过神使红海的水分开,他们从海床的乾地走过;他们也看见过神在火焰中显现,听过祂威严的声音;他们吃过历来没有人认识的吗哪充饥,喝过神使磐石中流出的活水。照我们想:人一生只要见过任何一件这样的神蹟,必然终身难忘;但对於以色列人并不难,他们都经历过这一切的神蹟,竟然还会忘记!他们故意违背神,所以神使那一代的人,全都倒毙在旷野。
  出埃及的新生一代,蒙神的恩典,在约书亚率领下,进入应许之地。可惜,军事上的征服,伴随着道德上的失败。以色列在迦南地的历史,同样的可耻。他们被迦南文化掳去,跟随他们的恶风俗,甘心作崇拜偶像的奴隶。神“多年宽容他们,又用神的灵藉众先知劝戒他们,他们仍不听从”(尼九:30)。他们既然不愿分别为圣,跟从列国,神就将他们交在列国之民的手中。现在被掳归来的百姓,所遭遇的,是因为犯罪,神就派仇敌来辖制他们(尼九:36-37),知道在神恩典中的可贵。
  我们在神创造的奇妙中生活,有神赐的健康,就当感恩。
  不离弃神的殿
  这样我们就不离弃我们神的殿(尼一○:39)
  归回的以色列民,当然是心系残破的故国,为了爱国的热诚,愿意放下一切。想不到归来後所经历到的是,困难多於鼓励,四围是惧怕,加上不息的劳力。有的人则把贪婪的饥渴,带到这创痕未复的土地上,丑恶的嘴脸,真使人憎厌。
  以斯拉把神的话带到他们面前,当人面对律法的镜子,知道了自己的亏欠,由领袖们签名,全民乐意悔改,遵行神的旨意,形成了普遍的复兴。
  由领袖开始
  古时的法律,都是由统治者颁定的,但他们自己常不受限制,为所欲为。如华人社会,则以不守法为光荣,以善走法律漏隙为智慧。神是最高的颁定律法者,祂是信实守约的,愿意人照祂的旨意行事,而且对领袖要求特别严格,希望他们作百姓的表率。所以复兴是由领导阶层开始的,其余的民“都随从他们贵胄的弟兄”(尼一○:28-29)。人民性格如羊群一样,看到领袖那样作,才相信是真实的,爱主需在於领袖的表现。
  有相应行动
  复兴不止是喊一阵子口号,唱唱诗歌,也不止於情感的表露,而是有相应的实际行动。教会历来的复兴,都在历史上留下深切而长久的痕迹。以色列民的复兴,先改变了身边的生活习惯,分别为圣;再有更新的宗教生活,“照律法上所写的,将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尼一○:36)
  使神得荣耀
  复兴与一般社会运动不同,是在於人心灵的觉醒,更新了对神的敬畏,有爱主的具体表现。奉献不是仅为了供应日常的开支,维持一些专业人员的生活需用,更是表现尊荣神。“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醡有新酒盈溢。”(箴三:9-10)尼希米没有规定,不奉献十分之一就关在监里,圣经也没有这样的记载;但那是表明敬畏神:人为了吃饱而事奉教会是羞耻,教会不给事奉的人吃饱是罪恶。要大家不离弃神的殿。(尼一○:39)
  今天教会需要复兴,我们也祷告求复兴;但我们当思想:是否遵行神的话,从领袖,到个人,尽上自己的责任?
  住耶路撒冷
  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尼一一:2)
  奉献的意义,就是牺牲。
  被掳的以色列人,归回的时候,耶路撒冷是注意的焦点,也是争议的中心,可说是时代的前线。那里是行政的中枢,也是圣殿的所在,全民都到那里敬拜,自然需要有人看管服事;但住在耶路撒冷,危险很大,责任极重,发展却受限制,报酬微小。所以尽管不少人称赞他们的热心,欣赏他们的服务,轮到要他住在耶路撒冷,他则敬谢不敏。
  曾几何时,在复兴的热潮中,人人应许“不离弃我们神的殿”(尼一○:39)。现在热潮退了,代之而现的是人力危机。
  在战争中,如果不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懦夫。所以应该鼓励人参与,作人所不愿作,不能作,不敢作的工作。
  住在耶路撒冷的,不都是祭司,但都是分别出来,作各种事奉工作的人,包括行政人员。因为人力不足,尼希米当然要住在耶路撒冷,并使百姓十分取一,住在城中(尼一一:1-2)。
  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信徒不仅在财物上当奉献十分之一,人也当献十分之一。
  尼希米在此提出“圣城”的观念,并不是像一般以为那里有特别效应,而是说,离开自己的行业,而作公众事务,是分别出来的,是荣耀的,就如现在的公职人员,称为Your Honour,或The Honourable,表示尊敬,为他们祝福。不仅有圣殿,有圣器皿,也有服事的圣职及帮助的人,共同联合组成圣城。
  这些人中,首领必须领首,作众人的榜样(3节);他们不是无能无勇的人,而是有才干或“大能的勇士”(6,14节);在神殿事奉的人,祭司共1,192名,利未人则缺少(10-16节);
  还有祈祷称谢的人员(17节),有关敬拜礼仪;守门的(19节),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职务;尼提宁是在殿中服役的(21节);并有歌唱的(23节),不是为了给人消闲,而是为歌颂神。这些不能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却是敬拜上重要的人物。
  圣经说:“那善於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五:17)教会不仅要为专以祈祷传道为事的人祝福,还要供应他们的需要。
  奉献城墙
  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尼一二:27)
  建造城墙是一件大事。
  称为“圣”的基本条件,是从不圣,或俗当中分别出来。在古时,显然可见的记号,就是一道画分圈内,圈外的城墙。城墙不仅分开,还有保守的作用;在现代武器和飞行器没有发明以前,造在山上的城,有坚固的城墙,婴城固守,敌人很难有方法进来,攻取要付极大的代价,还不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当城墙建造好了,人民的安全感和信心都增加了,也提高了社群感,能分别“我”和“非我”。
  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众民就把各处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称谢,歌唱,敲钹,鼓瑟,弹琴,欢欢喜喜的行告成之礼…祭司和利未人就洁净自己,也洁净百姓和城门,并城墙。(尼一二:27,30)
  奉献城墙的礼仪,是为了向神感恩称谢。在这典礼中,需要照神所命定的,由利未人执行(代上二三:28)。
  不过,人必须先经过血的洁净,才可以到神面前。利未人多已离开事奉的岗位,回到自己的田业;必须先洁净自己,然後洁净众民(利一六:14-30)。虽然是奉献城门和城墙,却必须先有奉献的人。在新约时代,不是用牛羊的血洁净,而是相信主,认罪悔改,“凭着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9),使罪人得蒙赦免,成为神的儿女;现在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作神的真教会,而且将来得以进入新耶路撒冷(启二一:27),与神永远同住。
  奉献并洁净之後,称谢的会众分作两大队,在城墙上反方向而行,在神的殿前会集(尼一二:31-42)。这显明神的子民要合作,有秩序,有共同的目标:以圣殿为中心,不可随私意偏行。到殿里在坛上献祭,是我们有同一十字架,主耶稣是我们称义的根基,也是喜乐的泉源。
  教会合一的标识,是洋溢的欢乐;但不同於肉体的欢乐,而是“神使他们大大的欢乐”。他们也派定管理库房的人,显明神家的丰富充足,百姓乐意奉献,利未人和祭司,也都得到供应,能够事奉尽职。(尼一二:43-47)
  愿神的圣灵在教会动工,使祂的子民合一,欢乐,能见证神的丰盛荣耀。
  不比所罗门
  然而连他〔所罗门〕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尼一三:26)
  如果谁说,他不如所罗门有智慧,算不得特别的谦卑;但如果谁说,他胜过所罗门,则是出奇的骄傲,自大狂,或许是精神不正常。但有许多人,学所罗门的榜样,却自蹈覆辙。
  尼希米见犹大一切事务,都上了轨道,就回波斯王那里;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他再回故国,发现竟变得面目全非,在信仰上走调离谱。罪是互相连结的,灵性的低落,影响普遍而深远:管库房的祭司以利亚实,为他的亲家亚扪人多比雅,在圣殿的旁屋预备了一间大房,它本来是收存祭物的库房。为甚麽库房空了呢?因为没有人再奉献了,利未人的肚子也空了;也许这跟管库的人不忠诚有关,本来不该有田产的利未人,为了使胃有工作,就放弃了圣殿的工作(申一八:1),下放到田间的老行业工作。(尼一三:4-13)最痛心的,人民这麽快又犯了杂婚的老毛病,作领袖的祭司儿子,既娶了亚扪人,怎能禁止百姓娶摩押人和亚实突女子?大祭司的孙子,竟门当户对,作了撒玛利亚省长参巴拉的快婿,兼有政治联盟的意义,却带头违背了神的律法(民一八:21-32;利二一:14),更是公然与仇敌结了亲(尼二:19,四:1,六:1)!作为神忠心的仆人,尼希米不能不严加警责。
  我又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吗?在多国中没有一王像他,且蒙他神所爱,神立他作以色列全国的王;然而连他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如此我岂听你们行这大恶,娶外邦女子干犯我们的神呢?”(尼一三:26-27)
  所罗门以政治联盟开始,妻子们带来了妃嫔,也许他爱那些奇装异服,奇风异俗,後来也接受他们的奇异信仰。尼希米特别指出,人的软弱败坏,和罪恶牵缠延伸的可怕,连最智慧英明的王也不能免:“然而连他”!人民都知道悲惨的结局。
  据说:参巴拉的女婿,名叫玛拿西,因为深爱恋他的妻子Nicaso,不肯离弃她,而被逐离大祭司圣职。他岳父为他在基利心山上,比锡安山更高,建了一座“圣殿”,开始了撒玛利亚宗教,玛拿西是创立大祭司(见Josephus:犹太古史,XI:8)。由私慾开始,而导致邪恶的异端,是违背神的混合宗教。
  尼希米的改革,主旨在於分别为圣,对神忠贞。这是神的旨意,是真复兴的根本。
  明哲人
  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斯一:14)
  在主纪元前四九○年九月,波斯大军进侵希腊。雅典人以人数上居劣势的军队抵抗;在一个下午的激战中,於马拉松平原(Marathon Plain),击溃最精锐的敌军。Pheidippides跑到雅典宣布战胜的信息,成为马拉松长跑的起源。
  亚哈随鲁登上了波斯王的宝座,他觉得也继承了马拉松兵败的耻辱,有湔雪国耻的义务。到第三年,国事安定之後,他预备远征希腊。照波斯人的往例,在准备出战之前,常有连日的大欢宴,以团结袍泽,激励士气。王在首都书珊城,举行盛大的宴会,随後,王与文武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酒後的智慧人,常比清醒的时候更多;而许多军国大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决定的。
  在宴饮的第七日,王与大臣喝足了美酒,就吩咐太监去请王后,戴上冠冕,身上却不穿衣服,到席前让大臣们欣赏王后的美貌。大臣们见过王后,但没有这样见识过;王后瓦实提虽然不是甚麽端正的品德,但却以为那是羞辱,而且也可能有些不方便(在被贬後不久,即产下王子亚达薛西),因此身孕渐重而影响体态,使她不得已而拒绝王的召命。(斯一:3-12)
  但君王不习惯给人有说“不”的自由。实际上,王见王后没有应命来到,就怒火中烧了。他不是为了失去向臣仆展现王后美貌的机会,而是不容任何人违背他的意旨。本来王只是习惯听人奉承他英明,现在气令智昏,更不知该如何处理。於是向七位咨政大臣询问,怎样下台。
  明哲的米母干,把个别事件渲染成非常严重,好像王后的违背丈夫,会影响到乾纲坤维的混乱,造成社会秩序败坏,人类文化堕落。可能是为了与王后的派系政治恩怨,他说:
  “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斯一:18-19)
  这一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论,得到了王和众首领的赞同,不久前还在欢宴臣民的王后瓦实提,就这样失去了冠冕。(斯一:12-22)。
  这偶然的宫廷事件,不仅是后位的得失,更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前途,显明是神的手真正在掌管历史。
  顺从智慧的指教
  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斯二:20)
  以地位和权势骄夸,是一般人的通病。
  寒冬的冰雪,冻死了虫蛹,却滋润花木的根,使它在春来的时候绽放,结出美好的果实。
  以斯帖的特点,是性情平易,接受安排,不张狂,也不为自己利益要求甚麽。虽然掌管女子的太监,从一见面就喜悦,恩待她,她并不利用机会需索;就是到召入见王之前,住在女院,“凡所要的,都必给她”,她并不贪心要甚麽装饰品,也不凭人工,增加美貌,求中选的机会。直到“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爱她。”(斯二:9,13,15)这是说,她相信有神的安排,不用自己努力挣扎;如果神的手拉着她,提高她,哪用得着踏着别人头顶往上爬!
  瓦实提被贬,另选立新后,使一名被掳遗民的孤女,骤然成为显贵的王后。在没被选为王后之前,末底改警觉处境的危险,叫以斯帖不可泄漏身分;并没有追问理由,更不曾争辩,她就接受了:“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斯二:10)只是因为末底改的话,她就遵从。因为末底改知道,时间没有到,必须隐藏自己。
  以斯帖贵为王后,地位升高了,并没有得意忘形。末底改在她眼中的地位,却没有因而降低。
  时间过去了。“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斯二:20)
  时间的考验,最能显出人的品质。有的人是因患难困苦变了质,有的人是因富贵荣华改了心。
  以斯帖听末底改的话,隐藏自己,一时看不出甚麽道理,却成为重要的关键。
  时间过了许久。到第二次召聚处女的时候,以斯帖的身世和跟末底改的关系,仍未给人知道。因此,两名守门太监辟探和提列,讨论阴谋弑王的时候,并没特地避忌,末底改得以知情报信,後来成为危难中的转机。(斯二:19-23)
  别无所求,如前一样,是甘於顺从神的表现,使人能听从智慧的劝教,行在神的旨意里。
  掣普珥
  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斯三:7)
  神从来不退避人向祂的挑战,而是带着微笑接受,并且宽容的让他选择所定的条件,向他说:“好吧,你可以选一个最好的时间!”这样,好叫见证的人心服。
  在遵行神旨意的人,每一日都是吉日。要择吉日的人,显明他对所要作的事心存疑问,才去问卜。吉人比吉日更要紧。
  亚哈随鲁王抬举哈曼,使他高升。当人得意的时候,最容易现出他真正的品质。圣经说:“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二七:21)称赞会使人觉得飘飘然,被捧得高,是人的不幸,往往造成虚假的自信,因而失败。如果地位升高了,而品格和才能并没有升高,也将造成不幸。“智慧人必承受尊荣;愚昧人高升也成为羞辱。”(箴三:35)
  自从以斯帖入宫以来,末底改就每天出现在朝门,只是没有谁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末底改也从未向人表示,自己就是新王后的养父。已经有四五年了。就像天黑了,星儿在夜空出现那样自然。还好,有的人是耐得富贵。
  哈曼在朝门出入,时间自然更久。他不会没见过末底改,只是没打过招呼。但这一天,情形不一样了:
  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斯三:1-2)
  有些好心人,劝告末底改:不管个人对哈曼印象如何,或哈曼人格如何,总该顺从王的命令。但末底改因为哈曼属於亚甲族,是亚玛力人的後裔(出一七:8-16;申二五:17-19;撒上一五:1-35),是犹大人的世仇,所以末底改绝不拜他。
  那些人把这消息告诉了哈曼。哈曼现在是大人物,虽然怒气填胸,却不跟末底改计较,而要显大手笔,消灭全犹大族。哈曼不求问该不该作这事,不怀疑王听不听他的话,而只掣签择定吉日,可见这人的心态如何。王不照他的话盖印,而把盖印的戒指交给他,表明对他信任之深。哈曼自觉有把握!
  骰子掷下了。哈曼以为犹大民族的命运决定了。只等十二月十三日那一天到来,他就可以快意报仇了。“王同哈曼坐下饮酒”(斯三:5-15)。把全个民族的血,当作他们的欢乐。
  这是哈曼自己掣签决定的日期。但定事由耶和华。
  现今的机会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四:14)
  神把人安排在一定的地位,都是照祂预定的计画,巧妙的布署,有祂的理由。
  以斯帖能有今天的地位,从各国佳丽中脱颖而出,赢得王后的冠冕,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不过,如果君王一怒,她不但会失去金冠,连戴冠冕的头颅,也将不保,更不用说王宫的满眼富贵了。
  但末底改就是要她作这样的事:冒牺牲一切的危险,为了拯救犹大全族的生命。
  末底改和所有的犹大人,知道了哈曼的恶毒计画,意识到那是对自己不跪不拜哈曼的报复行动。现在已来不及後悔了。他也并不後悔。为了坚持原则,为了神的真理!
  追想过去几年来的事,他深信在一切事上,有神的主权,都是神的手在引导安排。现在,他更必须相信,神的手在继续引导保守。他相信神会拯救祂立约的民,脱离仇敌的危害。
  末底改把事情发生的始末,告诉以斯帖,要她去见王,设法解救本族人的性命。但以斯帖婚後五年,没有给王生育一个男嗣,而且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已经没有蒙王召幸,不是最适当的时候。如果王在宝座上,有人未蒙召命而就近王,除非王伸出手中的金杖,旁边的执斧武士,依照法律会把她砍碎!
  末底改托人回覆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四:13-14)
  全知全能的神,从来不会智穷力尽。别处的解救,可能是包括外敌忽然倾覆王朝,也可能是内部的政变,如果只向王靠拢,抓紧王的权势,那时,就会一同灭亡。知道王宫的荣华是不可依恃的,该倚靠神。听从末底改,就是要违背法律。
  五年来,以斯帖没有表现出她的信仰。她吩咐人回报末底改,召聚书珊城的犹大人同心禁食三昼三夜,她自己也这样禁食;然後,冒死违例进去见王。(斯四:15-17)这是专心倚靠神,向神祷告,仰望神的拯救(参拉八:21-23)。
  圣徒应相信神,坚守祂的命令,不向恶势力低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麽样呢?”(来一三:6)
  恶人夸胜
  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都述说给他们听(斯五:11)
  “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伯二○:4-5)这似乎是对遭受苦难者虚空的安慰,但却是真实的。
  世人不知道甚麽是暂时,甚麽是永恒;更不知道从暂时进入永恒,是那麽相近。只有永生的神,全然知道,也计画安排一切。
  亚哈随鲁王并没有出征远方,竟然一个多月未见到王后。说来真是荒唐。这些日子,有不少是同哈曼在一起混过的。他发现哈曼有语言天才,说些动听的话,挺会讨人的欢心。现在王后找他来了!王有些歉疚,又对她怜惜,不等她走近,就伸出手中的金杖,表明向她施恩。以斯帖上前摸杖头上的雕像。
  危险就这样轻易过去了。王像是特别欢喜,问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麽,你求甚麽,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王看着美貌的以斯帖,穿着朝服,那麽郑重其事的前来,却只是要跟他谈论和同享旨酒美食,而且还请了王的宠臣哈曼相陪,多麽体贴入微!王自然欣然答应了,叫太监去唤哈曼照王后的话行,赴王后午後的筵席。(斯五:1-5)
  在王后的席间,王再问以斯帖,有甚麽请求。想不到王后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王后这样的高深莫测,更增加了王的兴趣,接受了以斯帖的邀请。哈曼当然欢喜不迭。(斯五:7-8)
  哈曼知道王完全信任他,想不到王后竟然也这样看重他,愿意同他接近,可能是有甚麽政治上的要求,需要他在王跟前美言支持;也许是王后记得大臣们反对瓦实提的往事。他不怀疑自己在王心中的分量。他愿意跟王后结为奥援。
  筵後回家,哈曼得意之极,把今天难得的际遇,讲给朋友和妻子儿女听。只是他没想出,为甚麽王后以斯帖会对他这麽好,也不曾想,神在他身上有甚麽旨意。至於在朝门遇到末底改,对他不理不睬,使他的胃一阵子不舒服;朋友们的处方是一棵七十五尺的高树,求王把末底改给吊起来。(斯五:9-14)
  恶人只想到自己,在得意时,不曾想到意外事会发生。
  不眠夜
  那夜,王睡不着觉(斯六:1)
  该是“春眠不觉晓”的时节。
  以斯帖禁食三天过了,却仍然在寝宫中祷告。日理万机的亚哈随鲁王,虽然忧劳终日,却就枕而不能成眠。那不是常有的事。也许,他在思想,为甚麽王后以斯帖,会那麽郑重的请王和哈曼赴她的筵席?或是该给她甚麽合宜的赏赐?
  专制君王爱率性而行,只求自己满意,很少会自己省察,也不需要对谁负疚。但他竟然例外的,叫人拿王室的纪事来,读给他听;当然,六七年前征伐希腊惨败的事,不会留在光荣的历史上。史官偶然读到了不久前的事:
  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甚麽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甚麽。”(斯六:1-2)
  就在这时候,另一个深宵不眠人来了。哈曼想到王后给他的特殊宠遇,在广大的王国中,有几人能得到?真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欢喜得睡不着觉,更感觉那个煞风景的末底改难以忍受。仗着自己得王的宠幸,不管时候对不对,就连夜去见王。他应该後悔:这麽非紧急的事务,尽可等到天亮!但神的时候催迫着他,作这种不合体制的冒失事:他一生服事王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那样的深宫大院,王在寝宫里,竟然会听到外院的声音。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吵扰王?是来人低微的语声?是寂寞空庭的跫音?王就在这当口,觉察到外面有人:“谁在院子里?”
  侍从叫进了哈曼来。王劈头问:“王所喜悦尊荣的人怎样待他?”却没说出那人是谁。哈曼以为是自己,回答说:
  “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斯六:5-9)
  王同意他设想周到,少不得加以奖勉,就派他去向救王有功的末底改行。哈曼劳心劳思设计的,都归到末底改身上。当然,哈曼知道,那不是要求把末底改挂在木架上的适当时候。
  神并不睡觉。祂听人的祷告。
  哈曼的木架
  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斯七:10)
  是哈曼的妻子细利斯和他朋友们的设计,哈曼满怀欢喜的吩咐人执行,哈曼从王宫赴宴归来,天色已将薄暮,入夜就作成了五丈高的木架!(斯五:9-14)人心中强烈的仇恨,藉权势转化成效力,是多麽可怕的事。
  那夜见王回来,识时明理的哈曼,知道精心设计的木架,很少有给末底改使用的机会。但他到现在还未曾领悟,把末底改同以斯帖连在一起的可怕。那天早晨,他向御马厩牵了马,服事了末底改乘马游行书珊城的街市。他没有忘记,回家後,洗澡换衣,宫中来的太监,已经来催哈曼去赴王后的筵席。
  这两项应酬,一辱一荣,相差有多远!但谁能梦想得到,会连在一道?
  如果在筵席间,哈曼表现得神思不属,应对有些木讷,该不算意外的事。不过,亚哈随鲁王并没有在意,王后依然笑靥迎人,举止娴雅。哈曼可能在想,如果王万一对他恩眷衰减,王后是有力的靠山。不是麽?他手上还戴着王盖印的权戒!
  酒,还是那麽醇;人,还是那麽美。王举杯邀哈曼共饮。哈曼尽量使自己相信:一切还是同昨天一样。
  可是,这思想停留不了多久。急性情的王,为了表现他对以斯帖的爱和关心,再问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麽,我必赐给你;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当然,这只是王者情感的语词,不能真个照字面接受。(斯七:2,参可六:23)
  但以斯帖似乎很注重这“国”的意义。她说:性命比国还重要;如果生命没有了,得甚麽都没有用。现在,她向王求保全自己和族人的生命;因为犹大全族被灭,会是王国有损失。
  在以前,哈曼并没有向王提过“那一种民”(斯三:8,11)是甚麽民,到现在王才发觉,人可以用语词欺蒙,作出甚麽样的恶事!在羞怒之下,王忽然离席冲到花园里。到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哈曼伏在王后的靠榻上求救命。这忽略礼制和言语的行动,又激起了王的烈怒,一句话就决定了哈曼的禄命终止。哈曼计画经营,赶工制造的七十五尺高木架,用在自己身上。
  亚哈随鲁才明白哈曼的狂妄:他不但以为自己就是王,简直以为自己就是神。他一切的计画,都以为没有神,正现出自己的愚昧,作架自毙,是何等的讽刺!
  传
  谕旨…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斯八:10)
  王的谕旨盖了印,代表王的权威,在王的国土上,凡传到的地方,都必须奉行。
  哈曼奉王的名所下的谕旨,是死亡的信息,吩咐在十二月十三日,毁灭犹大人,是在正月十三日发出的。(斯三:12)末底改奉王的名所写的谕旨,是生命的信息,给犹大人,准他们在那一天,聚集自卫,并为保护自己可以杀戮仇敌;谕旨在三月二十三日才发出。显然的,迟了七十天。也许,这是有意的代表犹太人被掳七十年,神必然要胜利,成就祂的旨意。
  为了赎回失去的时间,要有相应的行动:
  必须注重效力。要补救起步迟的缺点,“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斯八:10)那时最快的方法是用马,而御马圈的马,不轻易动用,但看到时迫势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有最有效的方法,就不能不用。今天,我们传福音的信息,除非不想作得好,否则就必须不惜运用最好的工具,以达成主交托的使命;如果不如此,就是对主不忠心,低估人灵魂的价值。经济的意义不是价值最低,而是效力最高。
  必须使用文字。圣经一贯的注重文字的使用。哈曼和今世之子,比光明之子更聪明,一直在使用文字,作灭命的工作。神的子民不能甘落人後,必须急起直追。明显的,末底改不花工夫跟哈曼的同情者争辩,不只在书珊城的街头穿麻衣行走,哀哭也不够;他使用文宣,传达生命之道。今天,教会亟应注意,善用大众传播,用文字的道,传扬成为肉身的道。
  必须普遍的传。波斯王国有一百二十七省,要翻译,要录写复制,用各种不同的方言,普遍发行到各地各方。神救人的恩惠福音,也必须“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3,25,28)。
  必须尽快的传。“於是骑快马的驿卒,被王命催促,急忙起行。”(斯八:14)传好信息的使者,不必须谨守每天八小时的规律,不论天时好坏,不管地形难易,不惜人力困倦,要把每一分热力,为主焚烧发光。圣徒当有末底改的热诚:如将亡的人传福音给将亡的人。
  照着普珥的名字
  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大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斯九:26)
  不必费时寻求,名字已经有了:“普珥日”(Purim)。波斯文“掣签”的意思。
  在以斯帖记全卷中,读者可以清楚看到,神的手在工作。祂使事件的发展,彼此交织牵系,却有条不紊,正如在神创造的万物,互相关连,显然可见是全智全能的神,工作的印记。
  哈曼要除灭神的子民,他的眼中没有神。不过神在那里作工。有些事是出於人的恶意,却成就了神的美意。正如使徒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论到犹太人钉耶稣十字架说:“祂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於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祂复活,因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二:23-24)他在“教会生日”宣讲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说明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哈曼的恶意看来没有甚麽能阻止,就要成功了。但神使亚哈随鲁王的心意转变了。这改变王心意,也改变了历史的事,早已写在书上,就是破获二名太监阴谋弑王的事;不早不晚,到了适当的时候,这预伏的布局,才发挥作用(斯六:1-10)。
  哈曼…掣普珥,就是掣签,为要杀尽灭绝他们。这事报告於王,王便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大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照着普珥的名字…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斯九:24-26)
  哈曼从计画杀害犹大全族,到他自食其果,只有七十天的时间。他本想为杀害末底改的木架,反而成为他自己就刑的工具,不必再旁求;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自己挂在木架上,用“普珥”为名,是极好的讽刺。
  十字架的奥秘,也是如此。在十字架上,“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恶者的本意是要钉死神的儿子;但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全人类的救恩,信者可得永生。三天三夜之後,主复活了:在十字架上,死亡被钉死。
  犹太人记念普珥日,以禁食开始,继之是欢乐的节庆。在会堂中,读以斯帖记,社区中互相赠送礼物,并周济贫穷。
  常有人以为神不应该容许罪恶的存在;但有与罪恶争战,才有胜利;人的恶意,成就神的美意。
  历史的主
  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斯一○:2)
  神是自隐的神。祂隐名作事,但显然是出於至高者的手。
  神创造了宇宙,却没有留下一纸蓝图,用任何人类的文字签名。如果真的那样作,“一一都写出来…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二一:25)万有至大,这样说,绝不是夸张。因此,“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一:20)不过,神的可知,人能晓得神,绝不是像一本书那样。
  神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作者,虽没有在任何篇页上留下祂的名字。背逆的人,在历史着述中很少提到神的名,只夸扬自己的英雄作为。历史是得胜的人写的。但智者可以说:“王的心在耶和华的手中,如同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一:1)看到在恰当的时候,各个人的际会,和事的发展,除了神的精心布置运作,不能有别的解释。
  圣经是神的书。但以斯帖记中,没有提到神的名。但如果没有神的介入,哈曼的计画得逞,犹大族真个被灭绝了,那麽弥赛亚将无从降生,基督的救赎将无从实现,堕落的人类,也将永远没有盼望。全人类的一线希望,竟系於亚哈随鲁王的权杖的金头!这才是真实的危机。假设纳粹德国凶恶的种族灭绝成功了,并不影响人类救恩;哈曼的计谋成功,更是可怕。但神的选民在掌握历史的神手中,是无比的稳妥。
  在恶人看来,神子民是一群待宰杀的羔羊,没有谁保护,他们的命运,可以轻易的掷骰子决定。掣普珥就是掷骰子。骰子掷下了,在那里旋转。恶人在狞笑。他们看来似乎控制了全局,但控制不了骰子的转停。神并不玩骰子;祂的手掌握着掷骰子的人的心,和在他们之上君王的心。
  神古老的仇敌撒但,无时不在想法破坏神的工作。它的灵在悖逆之子的心中运行。它看神的子民是将宰的羊,随时预备消灭他们。不过,他们不曾仰望天上,没有看到群羊的大牧。不管哈曼的後代有多少,总有一个普珥节。
  愿我们的眼睛,透过钩心斗角的殿堂,纷乱争杀的营帐,看到历史的真正作者:祂是全智全能的神,不论哈曼如何精心设计,纷繁的世局如何运作,我们在危难中,要效法以斯帖和末底改的禁食祷告,打败那恶者,神的旨意必然成就。阿们。
  -- -- --.于中旻 着 by JAMES C M YU.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记笺记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简介  以色列人犯罪的结果,受神的审判,终於被掳到异邦七十年。神在最黑暗的时候作工,於日期满足,兴起古列王,准许犹太人的余民,归回耶路撒冷建殿。那并不是复国,只能称为“回归时期”;因为他们没有主权,没有王。要等到基督再临,在地上执掌王权,才是“万物复兴的时候”(徒三:21)。  以斯拉的意思是“神是帮助者”;尼希米的意思是“神安慰”;以斯帖的意思是“星”。三人的名字,恰合他们所扮演的历史性角色,和三卷书的意义。  主旨:  神掌管历史,成就祂的旨意;“王的心在耶和华的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一:1)。一切政治的运作,以至人的忿怒,人的谋算,都有助於成全神的计画。  钥节:  以斯拉记第一章1及5节:“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  尼希米记第八章10节:“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  以斯帖记第九章26节:“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太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  书中的基督:  所罗巴伯是王的谱系(太一:12-13),也预表基
督(亚四:7)。尼希米离高位回归,预表基督的降卑。以斯帖在王面前的代求,也代表基督的职事,并且因以保存弥赛亚的统系,预备主的降生。  神的儿女应该就神所安排的位分,尽自己的力量:不问是文士,祭司,官员,王后,不论在甚麽地方,都要照神所给的机会,不顾自己利益,投入主的事工。  神的预备  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拉一:5)  从历史的进程上,可以看见神的手运行。在最黑暗的长夜里,神静默的作无人之工。  犹大人亡国被掳,已经两代过去了。人民的感情似乎麻木了,忘记了神的应许,只是过着许多个同样的昨天。在离耶路撒冷遥远的地方,神却藉一个外邦人的王,改变了历史。  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拉一:1,5)  没有谁能想得到,神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前,就知道他们将来要被掳,并且得以归回。  一定的时间  神在时间之外,却定规历史事件的发生,像巧匠度量长短裁制衣服一样准确。“这就应验耶和华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地享受安息;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被掳七十年之後,神的话在神定的时间成
就。(代下三六:21)  一定的人物  在许多年以前,先知以赛亚预言说:“论古列说: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悦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命立稳圣殿的根基。”又说:“我耶和华所膏的古列…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赛四四:26,四五:1-7)一百七十多年後,古列读到写在书卷上的话,动了敬畏的心,神激动他成就神的旨意。  神也激动被掳的以色列人的心:他们已经在那里落地生根了,只有神的激动,才会使他们甘於牺牲。(拉一:5-6)他们的邻舍也乐於帮助,而且奉献,印证神的工作,坚固他们的手。  那感动摩西的神,也感动亚伦来迎接他。感动扫罗的神,也感动亚拿尼亚。感动哥尼流的神,也感动使徒彼得,显明了神的计画和工作。(出四:14;徒九:10,一○:5-6,17-23)  一定的数量  被掠圣殿的器皿,有一定的数量,归还也有一定的数量,不会缺少(拉一:7-11)。  一致的行动  在神的统筹运作之下,所有的各部分,都指向神的旨意,互相效力。这是历史的轨迹,你也该归从神。  谨慎的决定  寻查察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因此算为不洁(拉二:62)  有些事可以不必太认真计较,有些事却必须要认真。对於今世的事,只是
短暂的,不必过分注意;对於属神的事,是关於生命敬虔的事,不能不认真,因为是永恒的事。对於能以价格估算的事,可以不必太看重;对於只能以价值衡量的,则不能不看重。  古人的智慧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在事奉神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择其人。  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率领四万二千余名被掳的人回到犹大。人力那麽单薄,要建造的事情很多,谁都该想得到的,人多好办事,应该是来者不拒,合力参与复兴运动。但他们却在清查人数,寻究谱系!特别是作祭司的,必须要查明白。结果,发现有哈巴雅,哈哥斯,和巴西莱的三家子孙,谱系有问题:  这三家的人,在族谱中寻查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因此,算为不洁,不准供祭司的职任。省长对他们说:“不可吃至圣的物,直到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拉二:62-63)  这些人,长途跋涉,从巴比伦回来,却受到这样的冷遇!如果看他们的劳苦牺牲,奉献的精神,真不该拒绝给他们服事的机会。这岂不给有心奉献的人失望?  何况遇到存疑的事,总该从对人有利的方面想:为甚麽不算为洁净,等到有证明不洁的把柄,再行查究?  再说祭司家族,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特别是巴西莱家族,代表约但河东的基列人,又是
出身望族,他们的外祖是对大卫忠心支持的人(王上二:7),在这用人孔亟的时期,绝对得罪不得,以免失去团结。  虽然这些都应该考虑,但神注重的是生命的问题,不能马虎。在王国分裂的时候,耶罗波安创设的金拧≠宗教,“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只要出得起牛羊的代价,又自己志愿出来服事,“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但神的旨意是只有利未支派亚伦的子孙,可以作祭司(代下一三:8-11)。  人是看天才,重才干;神所要的是生命。教会必须要求事奉的人有重生的新生命,自然神会装备他们属灵的恩赐,而且蒙神选召,在神面前作圣洁的事奉。谨慎从事,才有复兴。  原有的根基  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立耶和华殿根基(拉三:3,10)  根基是建筑的最重要部分。复兴的意义,就是在原有的根基上,复旧兴衰,不是另起炉灶。  以色列亡国被掳,是由於他们背离神的话,犯罪行恶。人错了,神没有错。他们以前所有的太多了,把外邦的东西搬进圣殿,必须除去。归回以後,不是要增多,只需要恢复。  在原基上筑坛  圣殿的祭坛,被恶王亚哈斯移走(王下一六:14),继而同圣殿被毁。现在首先“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
早晚献燔祭。”(拉三:3)  祭坛是敬拜的中心,以色列人藉着祭物的血,才可以亲近神。敌人的威胁是实际存在的;但与神恢复了交通,有了神的同在,就可以面对敌人,胜过敌人。  在原基上建殿  所罗门王第四年,二月初二日,“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所指定的地方”(代下三:1-2),建造神的殿。那正是神试验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神在圣山上预备了那只羔羊,代替他的儿子以撒为祭物,所以称为耶和华以勒(创二二:1-14)。  圣殿的根基,是用山中凿成的巨大石头,长达十公尺,殿虽毁坏,根基仍存无损。照着所罗门建殿的日子,他们在原有“耶和华殿的根基”上建造。(拉三:10-11)  教会的根基  教会的根基是耶稣基督。主耶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太一六:18)。对神儿子的认信,就是教会的永远根基。  圣经说:“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八:32)这是说一切丰富的恩典,都在十字架的救恩里面。  “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林前三:
12)  教会不是地上物质的建筑物,而是重生得救有属天生命的信徒;都是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献上了自己为祭,才得以亲近父神。我们当靠主坚立在这磐石的根基上。  敌乎?友乎?  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拉四:3)  在作工作的时候,总希望有人来帮忙;但要看是甚麽样的人,他们的存意如何。  在反对神的工作上,人会很容易同心;但在神的工作上,就不那麽容易同心了。其实,人的同心固然重要,却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照神的旨意,而且同心工作,这就更加难得了。必须是有神生命的人,才能行神的旨意。  当余民归回建殿的时候,当地有一些人,看来是很友善,志愿参加帮忙。他们的话讲得很动听,但被称为“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拉四:1-2)。那时,从巴比伦归回的人数不多,要作的工却很多。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艰难,多些朋友总比敌人好,接受人家的好意合作,岂不是好?  但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余以色列的族长,对他们说:  “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我们自己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协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吩咐的。”(拉四:3)  这样措辞严峻的答覆,是否必要呢?  那时,十九世纪的国家意识型态,还没有诞生。而且以
色列已经不再成国,只是波斯王国大河西省的一部分;所罗巴伯是社区和族群的领袖。那麽,相近的邻舍,岂不该和睦相处?  那些被称为“那地的民”,於所罗巴伯等从被掳之地回归前,已经在那里多年:北国以色列亡国时(主前722年),亚述王即推行迁徙移民政策,以後继续多年。那些人民被迁移到撒玛利亚,崇拜偶像和耶和华的混合宗教,所以从居住地和宗教来看,也可以说是自家人。他们把重建圣殿,看作是社区建设,所以要求参加,那是自然的。为甚麽拒人千里之外?  这看来是种族问题,实在是信仰的差别。如果让那些人参与圣殿的重建,他们就会以为也有分於圣殿,在敬拜,礼仪上面,都要参加意见,甚至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你要遵行神的旨意,他会问:“是哪一位神?”这样,日後必然有数不尽的烦恼和争议。所以及早划分清楚:“与你们无分”,并不是心地狭窄不能容人,更不是制造仇敌的不智行动,而是神的旨意。  今天教会也是如此。如果不问信仰,轻易接受没有属灵生命的“同工”,不仅在建造上不能同心,後来必将变成同室相攻。既已从巴比伦出来,就不该再混杂。  真正的同工  起来动手建造…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里帮助(拉五:2)  出於神感动的工作,神必兴起
人同工。  圣殿的重建,因为遭受反对,被强迫停工了多年。百姓很是失望,後来即使从那里经过,看到废墟,也不再感觉甚麽,各人顾自己的事。神的时候到了,兴起先知来劝勉他们。  於是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和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都起来动手建造耶路撒冷神的殿,有神的先知在那里帮助他们。(拉五:1-2)  拒绝了“那地的民”的帮助,因为他们生命不同,动机自然不对。虽然似乎是因此树敌结怨,那是坚持神的原则;遭受了控告,工程停止,时间没有浪费。神的灵感动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来挑旺人民心中的火焰,更新努力,继续建造工程。  工作是神的。神感动属祂的人来同心合力作成。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路上,奉神的旨意建造会幕。神提名召比撒列,以圣灵充满了他,也“分派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河利阿伯,与他同工。凡心里有智慧的,我更使他们有智慧,能作我一切所吩咐的。”(出三一:1-11)  在新约教会中,神拣选并以圣灵充满巴拿巴,也感动他往大数去找扫罗(保罗),一同建立安提阿教会(徒一一:24-26)。保罗和彼得,同受主的托付:主托保罗“传福音给那未受割礼的人,正如托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加二:7-8),同一
圣灵感动人分工合作。在哥林多教会,则是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林前三:6),是神安排他们先後同工。  保罗说:“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9),神能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作成祂的工作。  神也使用不信的人,间接助成祂的工作。在波斯王亚哈随鲁王的时候,省长利宏等是反对建殿的人(拉四:6-16),奏告恶言,强迫他们停工。但到了大利乌王的时候,时变势移,宝座上换了新人,河西总督也换成了达乃:这人态度中立,而且对犹大人有些亲善,让他们继续工程进行,直等王有禁止的话才停工;如果迟延日久,甚麽都作成了。(拉五:5)  可见我们照遵行神的旨意,在人看来是暂时眼前吃亏,但时候到了,神会使环境转变,万事互相效力,终究使神的子民和神的事工得着益处。  非常的帮助  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拉六:7)  有一天,大利乌王的回谕来到。王并没有禁止建造圣殿,而是支持建造。  据约瑟法说:大利乌王早年曾发过愿,要重建神的圣殿,又与所罗巴伯是旧识(犹太古史,XI:3-5)。收到了河西总督的奏章,寻查典籍库,在玛代故都亚马他城,找到了古列王原来的谕旨;也可能因而得知,神提名召古列王的事,是在圣殿被毁前一百多年,
就藉先知以赛亚预言的。无论是谁,都会因此对神的话起敬畏的心。王的谕旨说:  “你们当远离他们,不要拦阻神殿的工作,任凭犹大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神的这殿。我又降旨吩咐你们…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作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献燔祭所需用的…每日供给他们。” (拉六:3-12)  这里更表现出王敬畏神的心:谕旨特地申明,更改或违背的人,要判处死刑;而且加上说:“若有王和民伸手更改这命令,拆毁这殿,愿那使耶路撒冷的殿作祂名居所的神,将他们灭绝。”这样严重的咒诅,给建殿的事工加强保护。  神的百姓建造神的殿,并没有向王申请物质的供应,并没有要求保护,不需要,也不应该那样作;古列王的原旨中,也只提到供应建造的经费,归还圣殿被掳的器皿。是仇敌反对的结果,使大利乌王锦上添花,更加上供应献祭的需用,和祭司的需要。仇敌是要阻挡建造的工作;王反而使建殿的工作,加快了进行的速度,增进了稳固的保守。何等的奇妙,神藉着仇敌的手,作成了这一切的事,对选民的信心,是何等的鼓舞!  建殿的工程恢复以後四年,“大利乌王第六年,亚达月初三日”(主前515年3月12日),圣殿修理完成(该一:5)。事工的顺利
,完全是神的恩典(拉六:15-16)。被掳归回的人,奉献圣殿归神,距主前586年圣殿被毁,几乎正七十年。  多少时候,仇敌的势力嚣张,阻挡神的圣工,看来无法突破。但有上面来的非常帮助,会忽然临到。在想不到的时候,神感动君王的心,成就祂的旨意。更奇妙的是,像讽刺一般,竟然是仇敌促成这帮助的来临。如果神的子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妥协退缩了,或设法去寻求人,就失去看神的大能彰显的机会。我们当仰望神,行在祂的旨意中。  以斯拉的智慧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拉七:10)  神拣选祂的人,作祂的事工。  圣殿修成了,也奉献了。献祭的礼仪恢复了。但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百姓必须有神的律法,明白并且遵行,才可以蒙神的赐福。为了这目的,神兴起了祭司以斯拉。以斯拉的父亲是被掳时的大祭司西莱雅(王下二五:18),生在巴比伦。可见神在最黑暗的日子,预备祂的器皿。  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七:6,10)  犹太人非常尊重以斯拉,认为是他建立了犹太
人的文化特色,若不是神先藉摩西传律法给以色列人,他可以有摩西的地位。波斯王亚达薛西,对以斯拉有同样的尊重,差他去耶路撒冷,并且赋予全权。以斯拉的手里,有“诸王之王”的诏书,似乎是签了字的空白支票,可以任意填写数额。其中包括:  财物的支配:交给他王和大臣奉献的金银,他自己和巴比伦的犹太人所奉献的财物,当然可以带去;如有需要,并且授权他可以支取王府库的钱财为经费。(拉七:14-20)  无限的供应:王降旨给河西的各库官,不得拒绝以斯拉的任何需求,无限的供应物资,而且要尽快办理。简单说,要把以斯拉的吩咐,当作神的吩咐遵行。(拉七:21-23)  人事的决定:他可以随意任用宗教和行政人员,而且对於在神殿服事的人,有权给予免税优待。(拉七:24-25)  法律的执行:他可以解释律法,并且有司法权,可以判决违法的人刑罚,甚至执行死刑。(拉七:26)  如果说,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败坏,以斯拉有这样广泛的权力,甚麽能保守他免於败坏?亚达薛西王只有半句话:“总要遵着你们神的旨意”(拉七:18),要作在神旨意中。  以斯拉不仅是一个懂得律法字句的人,不是能说不能行的人。他在教训别人以先,他自己已经遵
行;他不是考究了律法就满足了,他还要自己遵行,才教导别人遵行。  神的仆人应该把神的话存在心里,“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五:16),才是忠心可信托的人,不至羞辱主名。  单仰望神  我求王…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拉八:22)  神的儿女不是孤儿,需要向世人见证出来,使同世代的人可以认识我们的神。  复兴的领袖,不仅需要有才能,足以担当加在他们身上的重任,更必须有独特的品格,神才会把这样的重任,托付在他们身上。以斯拉就是这样的领袖。  以斯拉所率领归回犹大地的,有一大群的人,有的且是富有的人,却并没有武装;他们带着数量甚大的金银,要经过四个月的长途跋涉,路上岂没有安全问题?他应该想得到。如何去应付?他的办法是宣告禁食,祈求神;禁食是不靠自己力量,祈求是靠神的力量。他相信,大能的神可以保守祂的百姓。别人可以求王派兵保护,王任命的官员可以求王派兵保护;神的仆人靠赖神的大能。他对王这样说过,必须以行动见证。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祂使我们…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
助一切寻求祂的。(拉八:21-22)  有王派的卫队随扈,正可以显示权势和得王的亲信,世人看来是何等的荣耀;但以斯拉以为并没有甚麽值得显示的,而且以为是羞耻的事!有的人以为跟当权的人作朋友,为作“太监神学家”,宫廷祭司,而不惜出卖真理,降低圣职的尊严;以斯拉基本的看法不同,是认识神的证明。  神仆人的另一重要品格,是在金钱上的清楚,而且谨慎,连可议论,似乎是问题的,都应该竭力避免。以斯拉派祭司长十二人,和他们的弟兄十人,将王和大臣的奉献,一一过秤登记,对他们说:“你们归耶和华为圣,器皿也为圣,金银是甘心献给耶和华你们列祖之神的,你们当警醒看守,直到你们在耶路撒冷耶和华殿的库内,在祭司长和利未族长,并以色列的各族长面前过了秤。”这样负责,谆谆嘱咐,表示对神对人的公开。到耶路撒冷三天後,即尽快点清交出去,详明登记在册上。(拉八:24,34)这临财不苟,认真的态度,正如使徒保罗一样:“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神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林後八:21)对神全信靠,对人不谄媚,对财不苟且,是神真仆人的徽记,是信仰的表现。  感恩与圣别  叫我们复兴…使我们…有墙垣(拉九:9)  神知道人
的悖逆,却仍然爱我们。  生在巴比伦的以斯拉,从小就听到人述说耶路撒冷的事,受了祭司的教育,他的心一直深深的向往那古老的圣城,代表着神的赐福。现在,他的脚终於踏在了它的门内。  蒙神的恩典,受外邦君王的善待,以斯拉率领以色列的余民,从被掳之地归回。那时,圣殿已经修造好了,颇具规模。以斯拉把带来的金银和圣殿的器皿,送入了殿库,也献上了祭物。他看到耶路撒冷人民的生活,和巴比伦一样的平静,战争的创痕早已消失了。也许,是因为他带来王的诏书,当地的官员,周围的各族人,都不再对他们表现甚麽敌意。宗教生活,又照常进行。不过,几天之後,首领们就来报告:在这一切照常的外衣下面,罪恶腐蚀着人民的心灵:是首领们带头,从上到下坏起,他们和儿子们,娶了外邦女子为妻,“以致圣洁的种类和这些国的民搀杂”(拉八:1-2)。  多少的年月,严谨考究律法,多少个晨昏,在神面前的祷告,长久的等候,才看见重建的圣殿;而悖逆的百姓,竟然又回到过去的覆辙!以斯拉的心悲伤泣血;他越明白神的话,越为了他们所作的忧愁惧怕。他向神认罪,撕裂衣服,拔了头发和胡须,撕裂心肠一般的祷告:  “我们是奴仆,然而在受辖制之中,我们的神仍没有丢弃我
们,在波斯王眼前向我们施恩,叫我们复兴,能重建我们神的殿,修其毁坏之处,使我们在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墙垣…我们在你面前有罪恶…”(拉九:6-15)  圣殿是敬拜神,与神相交的地方;人如果违背神的话,只剩下空的宗教外壳,有献祭礼仪而犯罪,怎能与神相交?心殿破坏了,才是最大的问题 垣是使内外分开的;如果把外邦女子娶进家里来,思想,文化,宗教,都混合了,心灵如同毁坏的城邑,空存墙垣又有甚麽作用?神所要的是真正的复兴,是要谦卑忧伤痛悔,顺服神,遵行祂的旨意,洁净自己,分别为圣,才可以与所蒙的恩相称。  今天教会的问题,也是出在不分别为圣,把世俗接进了心里,跟外邦观念结了婚,被同化:“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雅四:4)。让我们跟以斯拉一同忧伤祷告。  认罪与复兴  以斯拉祷告认罪哭泣…众民无不痛哭(拉一○:1)  认罪不止是口头承认有罪,更是要认识罪的可恶可怕。  耶路撒冷本来该有大会,欢迎以斯拉等自远方来的人,却成了一场好哭,全民举哀。又值雨季,天空阴暗,气氛益加凄绝,好像耶和华含怒,就要降罚一样。  以斯拉祷告,认罪,哭泣,俯伏在神殿前的时候,有以色列中的男女孩童,聚集到以斯拉那
里,成了大会,众民无不痛哭…示迦尼对以斯拉说:“我们…干犯了我们的神,然而以色列人还有指望。”(拉一○:1-2)  违背神犯杂婚罪的人,共有113人,并不算是很普遍;但其中有祭司17人,利未人10人,平民86人,而且是首领们领首犯罪(拉九:2),所以有扩大的可能。幸而人民对这罪的感觉很为敏锐,看见他们的领袖以斯拉伤痛的情形,都大受了感动,觉得扎心,也来一同痛哭,是知罪的表现。  有人在认罪的时候,哭泣一场,过後依然故我,不是真正的复兴。在会众以拦子孙中,有耶歇的儿子示迦尼,虽不是他父亲,却有族亲娶了外邦女子(拉一○:2,26),他起来提议:“以色列人还有指望”,但在认罪之外,必须对付罪。“你起来,这是你当办的事,我们必帮助你,你当奋勉而行。”  领袖应当坚持立场,不与罪妥协,领头承认全民的罪。但个别的认罪,对付罪,必须有圣灵感动,叫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不是强迫承认的事。  在另一方面,神的子民犯罪,不仅是个人的事,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结构,是关乎信仰和文化,必需要清楚查明办理。因此,他们按着宗族,指派领袖查办:不仅是要确定是谁犯罪,不能凭道听途说,就轻率从事,定人的罪,也不
是背後批评一番就算事;还要面对他,辅导他,让他自己知罪,认罪,还要商定如何处理(太一八:15-18)。不过,外邦女子也是人,况且有的生了儿女,总不能因不是神的旨意,轻易丢在欣嫩子谷中,应该为他们安排生活。而悔改的祭司,利未人,该如何恢复事奉,都要在公义和爱心的原则下,作适当的处理。因此,前後用了一百天的时间,修复这社区的破口,可见罪蔓延的广泛,处理该谨慎。(拉一○:9,16-17)对付罪虽然麻烦,只是不对付麻烦更多。但“还有指望”,悔改行神旨意可以蒙福。  身受之痛  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尼一:3)  尼希米得到波斯王的宠信,身在王宫,耶路撒冷的苦难离他甚为遥远,毁灭的火烧不到他身边。  但尼希米不是隔岸观火的人。他时时在关心耶路撒冷的景况,听到有人来,就探听那边的消息,想知道那些被掳归回的人处境如何。  他们对我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我听见这话,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一:2-3)  尼希米不是祭司,却有祭司的爱心;不是先知,却有先知的远见和负担;不是君王,却有君王的威严。
他是神特别兴起的器皿,作中保和牧人,给他的世代带来复兴。  有社群的意识  尼希米的身分,跟一般的难民不同;但他与他们有深切的认同感,与他们同忧共苦,对他们的患难如同自己的患难。他不是独善其身,站在圈子外面,指责甚至讥笑,说是我比你们好,你们的痛苦是自己犯罪的报应;他承认自己是他们的一部分,与弟兄相同(尼一:6;来二:11),他肯说:“我们”。  是祷告的勇士  尼希米为了本族同胞,在神面前悲哀,禁食,昼夜在神的面前,为了神的“众仆人以色列民祈祷”。他是恒切的祷告,从亚达薛西王第二十年基斯流月(主前446年11至12月),至尼散月(主前445年3至4月),持续达四个月之久,以至面容憔悴,虽然没有故意表示,王也看得出来(拉一:6,二:1)。  深知神的话语  他不是随自己的意思妄求,而是根据神的话祷告。尼希米向神说:“求你记念”(申九:27;尼一:8,五:19);这绝不是说神健忘,需要谁提醒,而是完全相信神的信实。他提到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并在那约的根基上,藉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申三○:1-5,四:31)。蒙神应允的祷告,是抓住神的话祷告。因此,会祷告的人,必然是熟悉神的话的人。  人
在优裕的环境,要记念受苦的肢体(来一三:3),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因我们是同为了这国受苦(帖後一:5)。  为神的心事  我们起来建造吧!(尼二:18)  人都喜夸扬自己所作的事,有时只是想作的事,就先广为宣传,为要叫人知道自己有猷有为。  尼希米一向关心耶路撒冷,使他宁愿放弃王宫舒适的生活环境,到残破多事的耶路撒冷,与神的百姓同受苦难。  上面的帮助  这个在宫廷任职近臣的人,知道王的权威;不过,他更认识在万有之上的神。  尼希米祷告,经过了四个月,从基斯流月,到了尼散月,内心的忧伤掩抑不住,表现在脸面上。他失去了常有的喜乐,背似乎弯了,脚步也没有那麽轻快了。王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个人,会忽然老了那麽多;问他为甚麽有愁容。这可解释为王少有的仁慈关怀,也可能是王的怀疑和不悦。尼希米默祷掌管王心意的神。他诚实的说出心愿,要求王准他长假:要求供应修殿筑城的材用,和他自己久住的房屋。王不仅欣然照准,还加派军兵护送。这显然是由於神施恩的手帮助(尼二:1-9,18)。  心中的力量  神绝不会用浅薄煽动的人。神使他为耶路撒冷要作的事,尼希米存在心里,并没有告诉人。他夜间先去巡察,然後告诉群众:“起来
吧!我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免得受凌辱。”这样,大家就奋勇作这善工。可见是神亲自在人的心中动工,正如祂感动王修正前旨(拉四:24),支持尼希米,并不在乎巧言佞色,而是神自己感动人,成就祂的旨意(尼二:11-18)。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  周围的仇敌  尼希米所处的,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可说处处荆棘:北面有参巴拉,是撒玛利亚的领袖;东边有亚扪人多比雅,是以色列人的世仇;南边是亚拉伯人基善(尼二:10,19),他们也知道些属神的事,却老是寻机会攻击破坏,嗤笑藐视。在同族当中,还有内部的妥协分子,时时想出卖真理,背弃原则,得自己的利益,到了时候就显明出来。尼希米却仰望神,信心持定真理,为了神绝不退让。(尼二:20)  我们需要复兴。愿神先兴起祂合用的器皿。  建造城墙  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尼三:10)  在许多年以前,被掳的人回到耶路撒冷。当时,大家一股热诚,都愿意奉献自己,为主作些事,修复圣殿和城墙。他们真的相信,有主的同在,必然可以作成。  但他们没有想到,行主的旨意,有主的同在,并不就是完全没有困难;而且有时巨大的困难临到,
仿佛大山,没有超越的希望。时间一久,人老了,力衰了,心中的火焰渐渐熄灭,当年的热诚,随着青春逝去,不再返回。苟延的习惯接着也来了:没有城墙,还不是住下去了?昨天过得,今天凑合,明天又有甚麽不同?尼希米来到,使他们忽然醒觉:人家能够撇下王宫的享受,到耶路撒冷跟咱们共患难,难道我们就不是人?而且他能够成行,这件事就是神施恩手帮助的见证:神并没有丢弃祂的百姓,我们怎能丢弃神的工作?  在尼希米号召之下,大家想起所受的凌辱,忽然变成了实在的事,心中再度燃起了复兴的火,一同来建造城墙。  首领领首  大祭司以利亚实,是耶书亚的孙子,祖父同着所罗巴伯归回。他不仅出身望族,而且居於宗教领袖的地位,自然应该带头建造(尼三:1)。在教会中,作领袖的要知道主把你放在现在的地位,要凡事“作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像保罗一样(徒二○:35)。  不看别人  建造城墙无论如何重要,总须出於自愿,从来没有不建造而被下监的事。灵命的追求也是如此。在那麽多的人中间,有的人没有负担,“不用肩担他们主的工作”,出於领袖,更是难堪。但不要看人,别人接过去就是。(尼三:5,27)  各自负责  门对青山久而久之,也会视而
不见。过去只看见自己的房屋,现在看见了城墙的破口,就当动手工作,及时建造仍然不晚:各人“对着自己的房屋建造”(尼三:10,28,30)。  共同联合  大家都作工还是不够,加倍努力,仍然会有破口;必须同心合意,手牵手,连接起来,成为坚城,共同防御仇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的心志,使断垣残壁,成为长城!  城防与心防  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尼四:17)  从久远开始,宗教跟慈善连在一起。更有些人以为,宗教是与世无争的,不愿意听甚麽“战争”之类的话。  圣徒确实应该是“和平之子”。但圣经也说:“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1)。在我们所仰望的和平之王基督再来之前,我们不能不争战。  尼希米和被掳归回的人民,住在耶路撒冷,他们最不愿想到的事就是争战。理由不难明白:没有争战,就没有失败,就没有被掳受苦。他们受的苦已经够了。敌人知道他们心理上的弱点。那麽,不愿有麻烦,就得听我们的:与我们联合,给我们吃下去,就再没有争战了。  神的仆人认识这个问题。合作的建议遭到拒绝,仇敌就嗤笑,为了要使神的子民灰心。尼希米把他们
的话带到神面前。百姓专心作工,不理他们(尼四:1-6)。  嗤笑无效,就继以恫吓。这一次,他们又拉拢了西面的亚实突人,北有撒玛利亚的参巴拉,加上东方的亚扪人,南方的亚拉伯人,神的百姓真成为“四面受敌”;但敌人总不能遮断我们向上的路:能够祷告,就“不被困住”(林後四:8)。  那实在是昼夜紧张,又要艰苦工作,倍加容易感到劳苦,力气衰败(尼四:9-10)。尼希米分派百姓持兵器防守,并且自己去察看,勉励众人,叫他们知道有主的同在,工作是有意义的:“不要怕他们。当记念主是大而可畏的。你们要为弟兄,儿女,妻子,家产争战。”(尼四:14,参代上二九:11-12)  这样的措施,收到双重的效果:对外,仇敌知道神儿女有备,不能突袭杀少数人,而造成恐慌,他们知道尼希米得王的信任,不能正面宣战,就不来侵犯了。对内,百姓受了鼓励,一面作工,一面执兵器备战,却更加强奉献精神:“从天亮,直到星宿出现的时候”(尼四:13-23)。他们不是按时上班,到时就散;是日出而作,日入不息,延长到披星戴月的工作。  今天教会急切需要复兴。我们要认识时代,殷勤工作,同时要谨防仇敌,用真理装备自己,打美好的仗。我们不能像平时一样
,按时当差;而是要被主的大爱激励,因为仇敌总不休假,我们要不舍昼夜,尽心尽力,直到耶路撒冷被建立。  敬畏神与爱邻舍  我们的身体与我们弟兄的身体一样(尼五:5)  爱邻舍是神的命令,对神的子民来说,是当行的事。在强敌环伺的境况下,也是智慧的事。因为爱邻舍,可以彼此同心合力,与个别的安全有关。  建造耶路撒冷城墙的人,同时要面对仇敌攻击的危险,现在还有了後顾之忧: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问题。说来很不属灵,但却是实在的:“我们的身体与我们弟兄的身体一样,我们的儿女与他们的儿女一般;现在我们将要使儿女作人的仆婢,我们的女儿已经有为婢的。我们并无力拯救,因为我们的田地,葡萄园已经归了别人!”(尼五:1-5)自己在作主的工作,却生活困难:为主工作而借债,没有信心;儿女给外邦人作仆婢,岂不羞辱主名?修造了城墙,并不防止借贷契约的合法性。就算城墙修好了,享受安全和保护的,只限於富人,并没有把我们圈在里面,有甚麽意义?难怪其发怨言,说不属灵的话了。  尼希米怎麽说?他可以推说:“我只管属灵的事,这些事我不管!”他可以责备那些发怨言的人:“爱主不能後人!有力应该出力!”虽贫穷人没财没势,但神的仆人为他们说话
,公正的敢说富人也会有错,不是有钱有理。他责备借钱的人:  我对他们说:“我们尽力赎回我们的弟兄,就是卖与外邦的犹大人;你们还要卖弟兄,使我们赎回来吗?…你们所行的不善!你们行事不当敬畏我们的神吗?不然,难免我们的仇敌外邦人毁谤我们。”(尼五:8-9)  尼希米为此召集大会,向他们指出:不要怪人发怨言,要追究造成的原因。弟兄缺乏应该帮补;你们倒乘人之厄,放债取利,压榨穷人。他更看深一层:肢体不关心肢体,是与元首出了问题;因此,不关心肢体,是不敬畏神的表现;我们对弟兄没有爱心,外邦人看见了,就会毁谤,说我们的的信仰是假的,没有价值。他要求大家遵行神的旨意,不向弟兄收利息。  神的仆人说话有力量,不在他有权势,而在於有美好的榜样。他不把作领袖为发财的途径,而是自己牺牲,“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尼五:14-19;林後一二:15)。  主耶稣教训门徒彼此相爱:祂自己先作了榜样,“我怎样爱你们”;门徒能有爱心而实行出来,“众人因此就认出”我们的信仰(约一三:34-35)。这是“圈内人”的实际。  谨防破口  像我这样的人岂要逃跑呢?(尼六:11)  神的工作越接近成功,仇敌越加紧破坏。
其破坏的策略,是攻击领袖。  城墙再坚固,只能保守在里面的人,出了城,城墙的保守就无效了。当然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在尼希米亲自督导之下,城墙修好了,没有破口。但仇敌并不就此罢手,他们极力的寻找漏洞。现在,他们的策略是施行心理战术。  你出来吧:伤害身体  仇敌不能攻入城内,就引诱尼希米出城相会,是设计用手段伤害他。尼希米知道他们的诡计,拒绝停工去见他们;他们竟然四番五次的写信来,恫吓说他存心谋反,罗织罪名。其实王深信他的忠心,尼希米不为所动,识破他们捏造这些话,不过是要阻碍神的工作。如果他们说修城墙不对,你就不敢修城墙,那麽还能作甚麽,岂不是要全受人控制?(尼六:1-9)  要保性命:伤害声誉  仇敌利用在圈内而不同心的人,建议:“不如在神的殿里会面”(尼六:10-11)。如果尼希米不察,贸然去了,就表明他是畏怯,要到圣所保护性命;而且他不是祭司,如果擅入了圣所,就是破坏律法而保全自己,他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损害。  渗透分化:伤害团结  修造城墙完成了,只用了五十二天的时间,可见以色列人奉献的心志,尽心尽力的工作。敌人看见神的同在,就愁眉不展,但不会停止攻击。这一次,他们渗透到城里面
来,多比雅与犹大的贵胄通信,进而通婚,再而通报;“有许多人与多比雅结盟”,不仅城内的信息泄漏出城外,而且有多比雅的传声筒,在播放他的善行。这样,敌人的势力,就悄悄的进了城,打入了人心,主身体的团结,自然受到伤害(尼六:15-19)。  今天仇敌撒但,照样对神的教会进行攻击。他们最怕神的百姓团结,所以先阻挠城墙的建造;见不成功,就引诱领袖,或使教会失去领袖,或使领袖失去教会的信任;然後用诡计打进人的心里,分化破坏,得着部分的人心,进而占据宗教的中心。我们应该谨慎,知道仇敌的可怕,留心防备,坚固心防,不让撒但的计谋得逞。  集体安全  是忠信的,又敬畏神过於众人(尼七:2)  品格是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所在,是个人的事。在公众事务上,是否应该注意个人品格呢?  公众团体与个人,不是对立的。这是说,团体是个人的集合体,没有个人就没有团体;所以只有团体里的个人,不是团体或个人。  城墙建造好了,也安了门。但城的安全可靠,在於管理人的可靠。尼希米是神忠心的仆人,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他和跟随的人,夜间睡觉都不脱衣服,已经坚持了相当的时间,至少有五十二天(尼四:23六:15),不能无限期的延展下去。 
 尼希米知道,仇敌的多次破坏,并没有成功,决不会停止,为长久之计,有必要拣选领袖,组成防卫系统。  我就派我的弟兄哈拿尼和营楼的宰官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因为哈拿尼雅是忠信的,又敬畏神过於众人。我吩咐他们说:“等到太阳上升,才可开耶路撒冷的城门,人尚看守的时候就要关门上闩。也当派耶路撒冷的居民,各按班次,看守自己房屋对面之处。”(尼七:2-3)  负责人的品德  尼希米在宫廷日久,自然晓得如何组织动员;建立了防卫的营堡,有驻守的人,统领的司令更为重要,如果所任非人,通敌叛国,或发动兵变,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尼希米派胞弟亚拿尼管耶路撒冷的行政,派亚拿尼雅任防卫长官。他们适任的条件是诚实可靠,而且在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敬畏神。  注意全城安全  一般是天亮即开城门,但为了安全起见,耶路撒冷是等到太阳升起温暖了才开城。信徒要先早起灵修祷告,开门出去工作,才可以安全,能得胜仇敌。  人人当尽责任  防守全城,不只是少数人的事,更不能轻托雇佣,必须全民皆兵,人人看守自己房屋对面之处,不要等人告诉有警。  查明生命根源  有了城墙,还要动员人力,住在城内,才可以防守。但住耶路撒冷的人,必须生命来
源清楚,不许异类混杂其中。今天教会也是要注意有属天的生命的人,才可放心任其负担圣工。  喜乐与力量  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  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误意,就是以不快乐为敬虔,以悲苦为圣洁的表现;发现谁有欢乐的迹象,就以为是属世。其实,照圣经的教导,喜乐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22)。  不过,这里所说的,不同於属世的欢乐,不是像拜偶像的节庆,“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出三二:6)。真正的喜乐不反对吃喝,但不是吃喝产生喜乐:“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一四:17)  归回的以色列人,住在有城墙,有圣殿的耶路撒冷,现在建筑物有了,人也有了,但请不要满足,也不可误会,因为那不是神赐福的条件。神的子民必须明白神的话,遵行神的话。  七月初一日,他们在水门前宽阔的地方,一同聚集,预备了一个木台,“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宣读给会众听。神的圣言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会众却大半只懂通用的亚兰语,因此需要经过翻译,才可以达到所有的人听了明白的效果(尼八:1-8)。  以斯拉在众民眼前,一展开书卷,众民就都站起来,表明他们
对神的话的敬畏。许多年以後,他们在宣读神的话时,总是肃立恭听。圣经说:“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听了神律法的人,才知道罪是那样可恶,省察自己犯罪的情形,就失声痛哭起来,一时圣会变成集体举哀。  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众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你们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预备的就分给他;因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9-10)  神的话打开,人才会认罪悔改。但不是一直悲哀哭泣;应该产生赦罪的喜乐。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一○:10)丰盛生命的表现,是满有喜乐,满有力量。这是蒙恩的记号。丰盛的生命,是满而溢出的生命,因此,自己蒙恩,也必分给缺乏的人。  於是,大会由宣读神的话,而认罪,而守住棚节,那是记念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在旷野住在棚里,表明神与人同住:离开罪,才有神的同在,而有喜乐。  立约的神  你见他在你面前心里诚实就与他立约(尼九:8)  神拣选某些人,与他们立约,要他们成就神的旨意。这是说,把他们分别出来,使他们和别人不一样。
  神是分别的神。祂从文化发达的吾珥,领亚伯兰出来,与他立约,是神要照所定的条件施恩(创一二:1-3,一五:7)。不过,以色列人的问题,就是常违背神的旨意,与外邦人混杂,以致被赶出应许之地。他们听了神的律法,知道了神的旨意和他们的问题,认识罪的严重,是蒙恩的阻碍,“就与一切外邦人离绝,站着承认自己的罪恶,和列祖的罪孽。”(尼九:2)於是利未人领会众祷告,向神倾吐心声,特地提到神的约:  你是耶和华神,曾拣选亚伯兰,领他出迦勒底的吾珥,给他改名叫亚伯拉罕。你见他在你面前心里诚实,就与他立约,应许把迦南…地赐给他的後裔,且应验了你的话,因为你是公义的。(尼九:7-8)  在神一方面,他照公义信实的应许,成就了祂的话: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经过旷野;虽然以色列人悖逆,不顺服,一路得罪神,神仍然照祂的恩典和怜悯,长久的忍耐,不灭绝他们,供应他们一切的需要,领他们进入迦南(尼九:9-23)。人的败坏真到了使我们难以相信的地步:那个世代的人,经历过神使红海的水分开,他们从海床的乾地走过;他们也看见过神在火焰中显现,听过祂威严的声音;他们吃过历来没有人认识的吗哪充饥,喝过神使磐石中流出的活水。照我们想
:人一生只要见过任何一件这样的神蹟,必然终身难忘;但对於以色列人并不难,他们都经历过这一切的神蹟,竟然还会忘记!他们故意违背神,所以神使那一代的人,全都倒毙在旷野。  出埃及的新生一代,蒙神的恩典,在约书亚率领下,进入应许之地。可惜,军事上的征服,伴随着道德上的失败。以色列在迦南地的历史,同样的可耻。他们被迦南文化掳去,跟随他们的恶风俗,甘心作崇拜偶像的奴隶。神“多年宽容他们,又用神的灵藉众先知劝戒他们,他们仍不听从”(尼九:30)。他们既然不愿分别为圣,跟从列国,神就将他们交在列国之民的手中。现在被掳归来的百姓,所遭遇的,是因为犯罪,神就派仇敌来辖制他们(尼九:36-37),知道在神恩典中的可贵。  我们在神创造的奇妙中生活,有神赐的健康,就当感恩。  不离弃神的殿  这样我们就不离弃我们神的殿(尼一○:39)  归回的以色列民,当然是心系残破的故国,为了爱国的热诚,愿意放下一切。想不到归来後所经历到的是,困难多於鼓励,四围是惧怕,加上不息的劳力。有的人则把贪婪的饥渴,带到这创痕未复的土地上,丑恶的嘴脸,真使人憎厌。  以斯拉把神的话带到他们面前,当人面对律法的镜子,知道了自己的亏欠
,由领袖们签名,全民乐意悔改,遵行神的旨意,形成了普遍的复兴。  由领袖开始  古时的法律,都是由统治者颁定的,但他们自己常不受限制,为所欲为。如华人社会,则以不守法为光荣,以善走法律漏隙为智慧。神是最高的颁定律法者,祂是信实守约的,愿意人照祂的旨意行事,而且对领袖要求特别严格,希望他们作百姓的表率。所以复兴是由领导阶层开始的,其余的民“都随从他们贵胄的弟兄”(尼一○:28-29)。人民性格如羊群一样,看到领袖那样作,才相信是真实的,爱主需在於领袖的表现。  有相应行动  复兴不止是喊一阵子口号,唱唱诗歌,也不止於情感的表露,而是有相应的实际行动。教会历来的复兴,都在历史上留下深切而长久的痕迹。以色列民的复兴,先改变了身边的生活习惯,分别为圣;再有更新的宗教生活,“照律法上所写的,将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尼一○:36)  使神得荣耀  复兴与一般社会运动不同,是在於人心灵的觉醒,更新了对神的敬畏,有爱主的具体表现。奉献不是仅为了供应日常的开支,维持一些专业人员的生活需用,更是表现尊荣神。“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
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醡有新酒盈溢。”(箴三:9-10)尼希米没有规定,不奉献十分之一就关在监里,圣经也没有这样的记载;但那是表明敬畏神:人为了吃饱而事奉教会是羞耻,教会不给事奉的人吃饱是罪恶。要大家不离弃神的殿。(尼一○:39)  今天教会需要复兴,我们也祷告求复兴;但我们当思想:是否遵行神的话,从领袖,到个人,尽上自己的责任?  住耶路撒冷  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尼一一:2)  奉献的意义,就是牺牲。  被掳的以色列人,归回的时候,耶路撒冷是注意的焦点,也是争议的中心,可说是时代的前线。那里是行政的中枢,也是圣殿的所在,全民都到那里敬拜,自然需要有人看管服事;但住在耶路撒冷,危险很大,责任极重,发展却受限制,报酬微小。所以尽管不少人称赞他们的热心,欣赏他们的服务,轮到要他住在耶路撒冷,他则敬谢不敏。  曾几何时,在复兴的热潮中,人人应许“不离弃我们神的殿”(尼一○:39)。现在热潮退了,代之而现的是人力危机。  在战争中,如果不奔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懦夫。所以应该鼓励人参与,作人所不愿作,不能作,不敢作的工作。  住在耶路撒冷的,不都是祭司,但都是分别出来,作各种事奉工作
的人,包括行政人员。因为人力不足,尼希米当然要住在耶路撒冷,并使百姓十分取一,住在城中(尼一一:1-2)。  百姓的首领住在耶路撒冷;其余的百姓掣签,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别的城邑。凡甘心乐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为他们祝福。  信徒不仅在财物上当奉献十分之一,人也当献十分之一。  尼希米在此提出“圣城”的观念,并不是像一般以为那里有特别效应,而是说,离开自己的行业,而作公众事务,是分别出来的,是荣耀的,就如现在的公职人员,称为Your Honour,或The Honourable,表示尊敬,为他们祝福。不仅有圣殿,有圣器皿,也有服事的圣职及帮助的人,共同联合组成圣城。  这些人中,首领必须领首,作众人的榜样(3节);他们不是无能无勇的人,而是有才干或“大能的勇士”(6,14节);在神殿事奉的人,祭司共1,192名,利未人则缺少(10-16节);  还有祈祷称谢的人员(17节),有关敬拜礼仪;守门的(19节),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职务;尼提宁是在殿中服役的(21节);并有歌唱的(23节),不是为了给人消闲,而是为歌颂神。这些不能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却是敬拜上重要的人物。
  圣经说:“那善於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五:17)教会不仅要为专以祈祷传道为事的人祝福,还要供应他们的需要。  奉献城墙  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尼一二:27)  建造城墙是一件大事。  称为“圣”的基本条件,是从不圣,或俗当中分别出来。在古时,显然可见的记号,就是一道画分圈内,圈外的城墙。城墙不仅分开,还有保守的作用;在现代武器和飞行器没有发明以前,造在山上的城,有坚固的城墙,婴城固守,敌人很难有方法进来,攻取要付极大的代价,还不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当城墙建造好了,人民的安全感和信心都增加了,也提高了社群感,能分别“我”和“非我”。  耶路撒冷城墙告成的时候,众民就把各处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称谢,歌唱,敲钹,鼓瑟,弹琴,欢欢喜喜的行告成之礼…祭司和利未人就洁净自己,也洁净百姓和城门,并城墙。(尼一二:27,30)  奉献城墙的礼仪,是为了向神感恩称谢。在这典礼中,需要照神所命定的,由利未人执行(代上二三:28)。  不过,人必须先经过血的洁净,才可以到神面前。利未人多已离开事奉的岗位,回到自己的田业;必须先洁净自己,然後
洁净众民(利一六:14-30)。虽然是奉献城门和城墙,却必须先有奉献的人。在新约时代,不是用牛羊的血洁净,而是相信主,认罪悔改,“凭着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9),使罪人得蒙赦免,成为神的儿女;现在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作神的真教会,而且将来得以进入新耶路撒冷(启二一:27),与神永远同住。  奉献并洁净之後,称谢的会众分作两大队,在城墙上反方向而行,在神的殿前会集(尼一二:31-42)。这显明神的子民要合作,有秩序,有共同的目标:以圣殿为中心,不可随私意偏行。到殿里在坛上献祭,是我们有同一十字架,主耶稣是我们称义的根基,也是喜乐的泉源。  教会合一的标识,是洋溢的欢乐;但不同於肉体的欢乐,而是“神使他们大大的欢乐”。他们也派定管理库房的人,显明神家的丰富充足,百姓乐意奉献,利未人和祭司,也都得到供应,能够事奉尽职。(尼一二:43-47)  愿神的圣灵在教会动工,使祂的子民合一,欢乐,能见证神的丰盛荣耀。  不比所罗门  然而连他〔所罗门〕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尼一三:26)  如果谁说,他不如所罗门有智慧,算不得特别的谦卑;但如果谁说,他胜过所罗门
,则是出奇的骄傲,自大狂,或许是精神不正常。但有许多人,学所罗门的榜样,却自蹈覆辙。  尼希米见犹大一切事务,都上了轨道,就回波斯王那里;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他再回故国,发现竟变得面目全非,在信仰上走调离谱。罪是互相连结的,灵性的低落,影响普遍而深远:管库房的祭司以利亚实,为他的亲家亚扪人多比雅,在圣殿的旁屋预备了一间大房,它本来是收存祭物的库房。为甚麽库房空了呢?因为没有人再奉献了,利未人的肚子也空了;也许这跟管库的人不忠诚有关,本来不该有田产的利未人,为了使胃有工作,就放弃了圣殿的工作(申一八:1),下放到田间的老行业工作。(尼一三:4-13)最痛心的,人民这麽快又犯了杂婚的老毛病,作领袖的祭司儿子,既娶了亚扪人,怎能禁止百姓娶摩押人和亚实突女子?大祭司的孙子,竟门当户对,作了撒玛利亚省长参巴拉的快婿,兼有政治联盟的意义,却带头违背了神的律法(民一八:21-32;利二一:14),更是公然与仇敌结了亲(尼二:19,四:1,六:1)!作为神忠心的仆人,尼希米不能不严加警责。  我又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吗?在多国中没有一王像他,且蒙他神所爱,神立他作以色列全国的王
;然而连他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如此我岂听你们行这大恶,娶外邦女子干犯我们的神呢?”(尼一三:26-27)  所罗门以政治联盟开始,妻子们带来了妃嫔,也许他爱那些奇装异服,奇风异俗,後来也接受他们的奇异信仰。尼希米特别指出,人的软弱败坏,和罪恶牵缠延伸的可怕,连最智慧英明的王也不能免:“然而连他”!人民都知道悲惨的结局。  据说:参巴拉的女婿,名叫玛拿西,因为深爱恋他的妻子Nicaso,不肯离弃她,而被逐离大祭司圣职。他岳父为他在基利心山上,比锡安山更高,建了一座“圣殿”,开始了撒玛利亚宗教,玛拿西是创立大祭司(见Josephus:犹太古史,XI:8)。由私慾开始,而导致邪恶的异端,是违背神的混合宗教。  尼希米的改革,主旨在於分别为圣,对神忠贞。这是神的旨意,是真复兴的根本。  明哲人  按王的常规,办事必先询问知例明法的人(斯一:14)  在主纪元前四九○年九月,波斯大军进侵希腊。雅典人以人数上居劣势的军队抵抗;在一个下午的激战中,於马拉松平原(Marathon Plain),击溃最精锐的敌军。Pheidippides跑到雅典宣布战胜的信息,成为马拉松长跑的起源。  亚哈随鲁登上了
波斯王的宝座,他觉得也继承了马拉松兵败的耻辱,有湔雪国耻的义务。到第三年,国事安定之後,他预备远征希腊。照波斯人的往例,在准备出战之前,常有连日的大欢宴,以团结袍泽,激励士气。王在首都书珊城,举行盛大的宴会,随後,王与文武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酒後的智慧人,常比清醒的时候更多;而许多军国大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决定的。  在宴饮的第七日,王与大臣喝足了美酒,就吩咐太监去请王后,戴上冠冕,身上却不穿衣服,到席前让大臣们欣赏王后的美貌。大臣们见过王后,但没有这样见识过;王后瓦实提虽然不是甚麽端正的品德,但却以为那是羞辱,而且也可能有些不方便(在被贬後不久,即产下王子亚达薛西),因此身孕渐重而影响体态,使她不得已而拒绝王的召命。(斯一:3-12)  但君王不习惯给人有说“不”的自由。实际上,王见王后没有应命来到,就怒火中烧了。他不是为了失去向臣仆展现王后美貌的机会,而是不容任何人违背他的意旨。本来王只是习惯听人奉承他英明,现在气令智昏,更不知该如何处理。於是向七位咨政大臣询问,怎样下台。  明哲的米母干,把个别事件渲染成非常严重,好像王后的违背丈夫,会影响到乾纲坤维的混乱,造成社会秩序败坏
,人类文化堕落。可能是为了与王后的派系政治恩怨,他说:  “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斯一:18-19)  这一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论,得到了王和众首领的赞同,不久前还在欢宴臣民的王后瓦实提,就这样失去了冠冕。(斯一:12-22)。  这偶然的宫廷事件,不仅是后位的得失,更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前途,显明是神的手真正在掌管历史。  顺从智慧的指教  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斯二:20)  以地位和权势骄夸,是一般人的通病。  寒冬的冰雪,冻死了虫蛹,却滋润花木的根,使它在春来的时候绽放,结出美好的果实。  以斯帖的特点,是性情平易,接受安排,不张狂,也不为自己利益要求甚麽。虽然掌管女子的太监,从一见面就喜悦,恩待她,她并不利用机会需索;就是到召入见王之前,住在女院,“凡所要的,都必给她”,她并不贪心要甚麽装饰品,也不凭人工,增加美貌,求中选的机会。直到“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爱她。”(斯二:9,
13,15)这是说,她相信有神的安排,不用自己努力挣扎;如果神的手拉着她,提高她,哪用得着踏着别人头顶往上爬!  瓦实提被贬,另选立新后,使一名被掳遗民的孤女,骤然成为显贵的王后。在没被选为王后之前,末底改警觉处境的危险,叫以斯帖不可泄漏身分;并没有追问理由,更不曾争辩,她就接受了:“以斯帖未曾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末底改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斯二:10)只是因为末底改的话,她就遵从。因为末底改知道,时间没有到,必须隐藏自己。  以斯帖贵为王后,地位升高了,并没有得意忘形。末底改在她眼中的地位,却没有因而降低。  时间过去了。“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斯二:20)  时间的考验,最能显出人的品质。有的人是因患难困苦变了质,有的人是因富贵荣华改了心。  以斯帖听末底改的话,隐藏自己,一时看不出甚麽道理,却成为重要的关键。  时间过了许久。到第二次召聚处女的时候,以斯帖的身世和跟末底改的关系,仍未给人知道。因此,两名守门太监辟探和提列,讨论阴谋弑王的时候,并没特地避忌,末底改得以知情报信,後来成为危难中的转机
。(斯二:19-23)  别无所求,如前一样,是甘於顺从神的表现,使人能听从智慧的劝教,行在神的旨意里。  掣普珥  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斯三:7)  神从来不退避人向祂的挑战,而是带着微笑接受,并且宽容的让他选择所定的条件,向他说:“好吧,你可以选一个最好的时间!”这样,好叫见证的人心服。  在遵行神旨意的人,每一日都是吉日。要择吉日的人,显明他对所要作的事心存疑问,才去问卜。吉人比吉日更要紧。  亚哈随鲁王抬举哈曼,使他高升。当人得意的时候,最容易现出他真正的品质。圣经说:“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箴二七:21)称赞会使人觉得飘飘然,被捧得高,是人的不幸,往往造成虚假的自信,因而失败。如果地位升高了,而品格和才能并没有升高,也将造成不幸。“智慧人必承受尊荣;愚昧人高升也成为羞辱。”(箴三:35)  自从以斯帖入宫以来,末底改就每天出现在朝门,只是没有谁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末底改也从未向人表示,自己就是新王后的养父。已经有四五年了。就像天黑了,星儿在夜空出现那样自然。还好,有的人是耐得富贵。  哈曼在朝门出入,时间自然更久。他不会没见过末底改,只是没
打过招呼。但这一天,情形不一样了:  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斯三:1-2)  有些好心人,劝告末底改:不管个人对哈曼印象如何,或哈曼人格如何,总该顺从王的命令。但末底改因为哈曼属於亚甲族,是亚玛力人的後裔(出一七:8-16;申二五:17-19;撒上一五:1-35),是犹大人的世仇,所以末底改绝不拜他。  那些人把这消息告诉了哈曼。哈曼现在是大人物,虽然怒气填胸,却不跟末底改计较,而要显大手笔,消灭全犹大族。哈曼不求问该不该作这事,不怀疑王听不听他的话,而只掣签择定吉日,可见这人的心态如何。王不照他的话盖印,而把盖印的戒指交给他,表明对他信任之深。哈曼自觉有把握!  骰子掷下了。哈曼以为犹大民族的命运决定了。只等十二月十三日那一天到来,他就可以快意报仇了。“王同哈曼坐下饮酒”(斯三:5-15)。把全个民族的血,当作他们的欢乐。  这是哈曼自己掣签决定的日期。但定事由耶和华。  现今的机会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四:14)  神把人安排在一定的地
位,都是照祂预定的计画,巧妙的布署,有祂的理由。  以斯帖能有今天的地位,从各国佳丽中脱颖而出,赢得王后的冠冕,实在不是容易的事。不过,如果君王一怒,她不但会失去金冠,连戴冠冕的头颅,也将不保,更不用说王宫的满眼富贵了。  但末底改就是要她作这样的事:冒牺牲一切的危险,为了拯救犹大全族的生命。  末底改和所有的犹大人,知道了哈曼的恶毒计画,意识到那是对自己不跪不拜哈曼的报复行动。现在已来不及後悔了。他也并不後悔。为了坚持原则,为了神的真理!  追想过去几年来的事,他深信在一切事上,有神的主权,都是神的手在引导安排。现在,他更必须相信,神的手在继续引导保守。他相信神会拯救祂立约的民,脱离仇敌的危害。  末底改把事情发生的始末,告诉以斯帖,要她去见王,设法解救本族人的性命。但以斯帖婚後五年,没有给王生育一个男嗣,而且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已经没有蒙王召幸,不是最适当的时候。如果王在宝座上,有人未蒙召命而就近王,除非王伸出手中的金杖,旁边的执斧武士,依照法律会把她砍碎!  末底改托人回覆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
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斯四:13-14)  全知全能的神,从来不会智穷力尽。别处的解救,可能是包括外敌忽然倾覆王朝,也可能是内部的政变,如果只向王靠拢,抓紧王的权势,那时,就会一同灭亡。知道王宫的荣华是不可依恃的,该倚靠神。听从末底改,就是要违背法律。  五年来,以斯帖没有表现出她的信仰。她吩咐人回报末底改,召聚书珊城的犹大人同心禁食三昼三夜,她自己也这样禁食;然後,冒死违例进去见王。(斯四:15-17)这是专心倚靠神,向神祷告,仰望神的拯救(参拉八:21-23)。  圣徒应相信神,坚守祂的命令,不向恶势力低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麽样呢?”(来一三:6)  恶人夸胜  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都述说给他们听(斯五:11)  “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伯二○:4-5)这似乎是对遭受苦难者虚空的安慰,但却是真实的。  世人不知道甚麽是暂时,甚麽是永恒;更不知道从暂时进入永恒,是那麽相近。只有永生的神,全然知道,也计画安排一切。  亚哈随鲁王并没有出征远方,竟然一个多月未见到王后
。说来真是荒唐。这些日子,有不少是同哈曼在一起混过的。他发现哈曼有语言天才,说些动听的话,挺会讨人的欢心。现在王后找他来了!王有些歉疚,又对她怜惜,不等她走近,就伸出手中的金杖,表明向她施恩。以斯帖上前摸杖头上的雕像。  危险就这样轻易过去了。王像是特别欢喜,问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麽,你求甚麽,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王看着美貌的以斯帖,穿着朝服,那麽郑重其事的前来,却只是要跟他谈论和同享旨酒美食,而且还请了王的宠臣哈曼相陪,多麽体贴入微!王自然欣然答应了,叫太监去唤哈曼照王后的话行,赴王后午後的筵席。(斯五:1-5)  在王后的席间,王再问以斯帖,有甚麽请求。想不到王后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王后这样的高深莫测,更增加了王的兴趣,接受了以斯帖的邀请。哈曼当然欢喜不迭。(斯五:7-8)  哈曼知道王完全信任他,想不到王后竟然也这样看重他,愿意同他接近,可能是有甚麽政治上的要求,需要他在王跟前美言支持;也许是王后记得
大臣们反对瓦实提的往事。他不怀疑自己在王心中的分量。他愿意跟王后结为奥援。  筵後回家,哈曼得意之极,把今天难得的际遇,讲给朋友和妻子儿女听。只是他没想出,为甚麽王后以斯帖会对他这麽好,也不曾想,神在他身上有甚麽旨意。至於在朝门遇到末底改,对他不理不睬,使他的胃一阵子不舒服;朋友们的处方是一棵七十五尺的高树,求王把末底改给吊起来。(斯五:9-14)  恶人只想到自己,在得意时,不曾想到意外事会发生。  不眠夜  那夜,王睡不着觉(斯六:1)  该是“春眠不觉晓”的时节。  以斯帖禁食三天过了,却仍然在寝宫中祷告。日理万机的亚哈随鲁王,虽然忧劳终日,却就枕而不能成眠。那不是常有的事。也许,他在思想,为甚麽王后以斯帖,会那麽郑重的请王和哈曼赴她的筵席?或是该给她甚麽合宜的赏赐?  专制君王爱率性而行,只求自己满意,很少会自己省察,也不需要对谁负疚。但他竟然例外的,叫人拿王室的纪事来,读给他听;当然,六七年前征伐希腊惨败的事,不会留在光荣的历史上。史官偶然读到了不久前的事:  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
了这事,赐他甚麽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甚麽。”(斯六:1-2)  就在这时候,另一个深宵不眠人来了。哈曼想到王后给他的特殊宠遇,在广大的王国中,有几人能得到?真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欢喜得睡不着觉,更感觉那个煞风景的末底改难以忍受。仗着自己得王的宠幸,不管时候对不对,就连夜去见王。他应该後悔:这麽非紧急的事务,尽可等到天亮!但神的时候催迫着他,作这种不合体制的冒失事:他一生服事王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那样的深宫大院,王在寝宫里,竟然会听到外院的声音。谁会在这个时候来吵扰王?是来人低微的语声?是寂寞空庭的跫音?王就在这当口,觉察到外面有人:“谁在院子里?”  侍从叫进了哈曼来。王劈头问:“王所喜悦尊荣的人怎样待他?”却没说出那人是谁。哈曼以为是自己,回答说:  “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斯六:5-9)  王同意他设想周到,少不得加以奖勉,就派他去向救王有功的末底改行。哈曼劳心劳思设计的,都归到末底改身上
。当然,哈曼知道,那不是要求把末底改挂在木架上的适当时候。  神并不睡觉。祂听人的祷告。  哈曼的木架  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斯七:10)  是哈曼的妻子细利斯和他朋友们的设计,哈曼满怀欢喜的吩咐人执行,哈曼从王宫赴宴归来,天色已将薄暮,入夜就作成了五丈高的木架!(斯五:9-14)人心中强烈的仇恨,藉权势转化成效力,是多麽可怕的事。  那夜见王回来,识时明理的哈曼,知道精心设计的木架,很少有给末底改使用的机会。但他到现在还未曾领悟,把末底改同以斯帖连在一起的可怕。那天早晨,他向御马厩牵了马,服事了末底改乘马游行书珊城的街市。他没有忘记,回家後,洗澡换衣,宫中来的太监,已经来催哈曼去赴王后的筵席。  这两项应酬,一辱一荣,相差有多远!但谁能梦想得到,会连在一道?  如果在筵席间,哈曼表现得神思不属,应对有些木讷,该不算意外的事。不过,亚哈随鲁王并没有在意,王后依然笑靥迎人,举止娴雅。哈曼可能在想,如果王万一对他恩眷衰减,王后是有力的靠山。不是麽?他手上还戴着王盖印的权戒!  酒,还是那麽醇;人,还是那麽美。王举杯邀哈曼共饮。哈曼尽量使自己相信:一切还是同昨天一样。  可是
,这思想停留不了多久。急性情的王,为了表现他对以斯帖的爱和关心,再问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麽,我必赐给你;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当然,这只是王者情感的语词,不能真个照字面接受。(斯七:2,参可六:23)  但以斯帖似乎很注重这“国”的意义。她说:性命比国还重要;如果生命没有了,得甚麽都没有用。现在,她向王求保全自己和族人的生命;因为犹大全族被灭,会是王国有损失。  在以前,哈曼并没有向王提过“那一种民”(斯三:8,11)是甚麽民,到现在王才发觉,人可以用语词欺蒙,作出甚麽样的恶事!在羞怒之下,王忽然离席冲到花园里。到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哈曼伏在王后的靠榻上求救命。这忽略礼制和言语的行动,又激起了王的烈怒,一句话就决定了哈曼的禄命终止。哈曼计画经营,赶工制造的七十五尺高木架,用在自己身上。  亚哈随鲁才明白哈曼的狂妄:他不但以为自己就是王,简直以为自己就是神。他一切的计画,都以为没有神,正现出自己的愚昧,作架自毙,是何等的讽刺!  传  谕旨…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斯八:10)  王的谕旨盖了印,代表王的权威,在王的国土上,凡传到的地方,都必须奉行。  哈曼奉王的名所
下的谕旨,是死亡的信息,吩咐在十二月十三日,毁灭犹大人,是在正月十三日发出的。(斯三:12)末底改奉王的名所写的谕旨,是生命的信息,给犹大人,准他们在那一天,聚集自卫,并为保护自己可以杀戮仇敌;谕旨在三月二十三日才发出。显然的,迟了七十天。也许,这是有意的代表犹太人被掳七十年,神必然要胜利,成就祂的旨意。  为了赎回失去的时间,要有相应的行动:  必须注重效力。要补救起步迟的缺点,“末底改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谕旨,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骑御马圈快马的驿卒传到各处。”(斯八:10)那时最快的方法是用马,而御马圈的马,不轻易动用,但看到时迫势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有最有效的方法,就不能不用。今天,我们传福音的信息,除非不想作得好,否则就必须不惜运用最好的工具,以达成主交托的使命;如果不如此,就是对主不忠心,低估人灵魂的价值。经济的意义不是价值最低,而是效力最高。  必须使用文字。圣经一贯的注重文字的使用。哈曼和今世之子,比光明之子更聪明,一直在使用文字,作灭命的工作。神的子民不能甘落人後,必须急起直追。明显的,末底改不花工夫跟哈曼的同情者争辩,不只在书珊城的街头穿麻衣行走,哀哭也
不够;他使用文宣,传达生命之道。今天,教会亟应注意,善用大众传播,用文字的道,传扬成为肉身的道。  必须普遍的传。波斯王国有一百二十七省,要翻译,要录写复制,用各种不同的方言,普遍发行到各地各方。神救人的恩惠福音,也必须“传与普天下万人听…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一:23,25,28)。  必须尽快的传。“於是骑快马的驿卒,被王命催促,急忙起行。”(斯八:14)传好信息的使者,不必须谨守每天八小时的规律,不论天时好坏,不管地形难易,不惜人力困倦,要把每一分热力,为主焚烧发光。圣徒当有末底改的热诚:如将亡的人传福音给将亡的人。  照着普珥的名字  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大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斯九:26)  不必费时寻求,名字已经有了:“普珥日”(Purim)。波斯文“掣签”的意思。  在以斯帖记全卷中,读者可以清楚看到,神的手在工作。祂使事件的发展,彼此交织牵系,却有条不紊,正如在神创造的万物,互相关连,显然可见是全智全能的神,工作的印记。  哈曼要除灭神的子民,他的眼中没有神。不过神在那里作工。有些事是出於人的恶意
,却成就了神的美意。正如使徒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论到犹太人钉耶稣十字架说:“祂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於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祂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祂复活,因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二:23-24)他在“教会生日”宣讲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说明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哈曼的恶意看来没有甚麽能阻止,就要成功了。但神使亚哈随鲁王的心意转变了。这改变王心意,也改变了历史的事,早已写在书上,就是破获二名太监阴谋弑王的事;不早不晚,到了适当的时候,这预伏的布局,才发挥作用(斯六:1-10)。  哈曼…掣普珥,就是掣签,为要杀尽灭绝他们。这事报告於王,王便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大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照着普珥的名字…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斯九:24-26)  哈曼从计画杀害犹大全族,到他自食其果,只有七十天的时间。他本想为杀害末底改的木架,反而成为他自己就刑的工具,不必再旁求;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自己挂在木架上,用“普珥”为名,是极好的讽刺。  十字架的奥秘,也是如此。在十字架上,“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我们脱离律法的
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恶者的本意是要钉死神的儿子;但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全人类的救恩,信者可得永生。三天三夜之後,主复活了:在十字架上,死亡被钉死。  犹太人记念普珥日,以禁食开始,继之是欢乐的节庆。在会堂中,读以斯帖记,社区中互相赠送礼物,并周济贫穷。  常有人以为神不应该容许罪恶的存在;但有与罪恶争战,才有胜利;人的恶意,成就神的美意。  历史的主  岂不都写在玛代和波斯王的历史上吗?(斯一○:2)  神是自隐的神。祂隐名作事,但显然是出於至高者的手。  神创造了宇宙,却没有留下一纸蓝图,用任何人类的文字签名。如果真的那样作,“一一都写出来…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二一:25)万有至大,这样说,绝不是夸张。因此,“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一:20)不过,神的可知,人能晓得神,绝不是像一本书那样。  神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作者,虽没有在任何篇页上留下祂的名字。背逆的人,在历史着述中很少提到神的名,只夸扬自己的英雄作为。历史是得胜的人写的。但智者可以说:“王的心在耶和华
的手中,如同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一:1)看到在恰当的时候,各个人的际会,和事的发展,除了神的精心布置运作,不能有别的解释。  圣经是神的书。但以斯帖记中,没有提到神的名。但如果没有神的介入,哈曼的计画得逞,犹大族真个被灭绝了,那麽弥赛亚将无从降生,基督的救赎将无从实现,堕落的人类,也将永远没有盼望。全人类的一线希望,竟系於亚哈随鲁王的权杖的金头!这才是真实的危机。假设纳粹德国凶恶的种族灭绝成功了,并不影响人类救恩;哈曼的计谋成功,更是可怕。但神的选民在掌握历史的神手中,是无比的稳妥。  在恶人看来,神子民是一群待宰杀的羔羊,没有谁保护,他们的命运,可以轻易的掷骰子决定。掣普珥就是掷骰子。骰子掷下了,在那里旋转。恶人在狞笑。他们看来似乎控制了全局,但控制不了骰子的转停。神并不玩骰子;祂的手掌握着掷骰子的人的心,和在他们之上君王的心。  神古老的仇敌撒但,无时不在想法破坏神的工作。它的灵在悖逆之子的心中运行。它看神的子民是将宰的羊,随时预备消灭他们。不过,他们不曾仰望天上,没有看到群羊的大牧。不管哈曼的後代有多少,总有一个普珥节。  愿我们的眼睛,透过钩心斗角的殿堂,纷乱争杀的营帐
,看到历史的真正作者:祂是全智全能的神,不论哈曼如何精心设计,纷繁的世局如何运作,我们在危难中,要效法以斯帖和末底改的禁食祷告,打败那恶者,神的旨意必然成就。阿们。  -- -- --.于中旻 着 by JAMES C M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