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中国人起源的Y染色体研究

科学之思 by

中国人起源的Y染色体研究

timo

1999年年底联合报系刊登出来一则新闻及一篇访谈,新闻的来源是发表在本期(The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题目是Y-ChromosomeEvidenceforaNorthwardMigrationofModernHumansintoEasternAsiaduringtheLastIceAge(Y染色体的证据,现代东亚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进入东亚并向北迁移),访谈的对象是领导这项研究的和他的主要助手。在这篇论文上列名参加研究的学者还有很多,见文尾附注。(大概没有谁认得他们,只是列出做个参考罢了。)

这篇报导中比较有兴趣的是他们用以东亚卅个人种,和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人种,共九百廿五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来分析证实了亚洲的人种是发源于非洲,跟我们以前提过的结果相符。

现代智人(Homosapiens)的起源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多区起源论」,一个是「非洲起源论」。「多区起源论」,认为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包括中国人在内,都是从当地的「直立人」(Homoerectus)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这种论证的主要根据是化石证据,是坚持人类进化说的中国大陆学术界所一向坚持的,不过他们现在也开始承认错误。「非洲起源论」是以世界各地人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推测现在生活于世界各地的人群,都是单一起源于非洲。

金力他们的研究报告不但再一次确定了「非洲起源论」的可靠性,也让坚持人类唯物进化的中国大陆学术界不得不修改人类学教材。以分子生物学为依据的「非洲起源论」已经在学术界取代了以考古学为依据的「多区起源论」成为主流,不过台湾的学术界似乎还是有人不情愿接受。

他们的研究另外还有一项也是很有兴趣的发现,就是现今世界各地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断层」,在距今十万年前至五万年前。在这持续长达五万年之久的时段中,没有任何人类化石出土。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东亚人的化石,世界各地的化石也都出现这个断层。在中断五万年之后,世界各地又有新的化石出现了。

当记者问到"这种人类历史中断又再续,岂不是与圣经讲诺亚方舟不谋而合?"的时候,金力回答说"这跟诺亚方舟实际上有它的时间上的重合点:诺亚方舟在整个(化石)断层的最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了解是一非科学性的,冰河来临时世界各地结冰,冰河在距今七万年前开始溶化,世界各地到处出现大洪水,造成人类大量每天不停往内地逃,诺亚方舟记载了冰河溶化的某一个时期,由于水面迅速上涨而造成各地洪水。"

我们不知道那位记者和金力的宗教信仰,也不会把这个化石断层当作圣经洪水的主要证据,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记者和金力只是把诺亚方舟当成一种象征性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断言自达尔文以降的人类起源说面临到了一个严苛的考验,考古学和化石证据要从主要证人的地位渐渐隐退了。虽然进化论在此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挑战,但有关人类进化史的检讨与改写可能会对它产生后续的影响。以往依赖考古学所作的演化推论,将来在对生物做过大规模的遗传研究之后将会如何,是我们很有兴趣知道的。

附录论文列名作者名单及服务单位

BingSu(1),JunhuaXiao(2),PeterUnderhill(5),RanjanDeka(7),WeilingZhang(2),JoshuaAkey(1),WeiHuang(3,4),DiShen(1),DaruLu(2),JingchunLuo(2),JiayouChu(8),JiazhenTan(2),PeidongShen(5),RonDavis(5,6)LucaCavalli-Sforza(5),RanajitChakraborty(1),MomiaoXiong(1),RuofuDu(9)PeterOefner(5,6),ZhuChen(3,4),andLiJin(1,2,3)

1.1HumanGeneticsCenter,UniversityofTexas-Houston,Houston;

2.2Morgan-TanInternationalCenterforLifeSciencesandInstituteofGenetics,FudanUniversity,

3.3NationalHumanGenomeCenteratShanghai,and

4.4Rui-JinHospital,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

5.5DepartmentofGenetics,StanfordUniversity,and

6.6StanfordDNASequencingandTechnologyCenter,PaloAlto;

7.7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Health,UniversityofCincinnati,Cincinnati;

8.8InstituteofMedicalBiology,Th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Kunming,Yunnan,China;and

9.9InstituteofGenetics,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

该论文是1999年8月6日投稿,11月2日刊发电子版,12月2日刊发印刷版。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上一页
中国人起源的Y染色体研究timo1999年年底联合报系刊登出来一则新闻及一篇访谈,新闻的来源是发表在本期(The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题目是Y-ChromosomeEvidenceforaNorthwardMigrationofModernHumansintoEasternAsiaduringtheLastIceAge(Y染色体的证据,现代东亚人在最后一次冰河期进入东亚并向北迁移),访谈的对象是领导这项研究的和他的主要助手。在这篇论文上列名参加研究的学者还有很多,见文尾附注。(大概没有谁认得他们,只是列出做个参考罢了。)这篇报导中比较有兴趣的是他们用以东亚卅个人种,和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人种,共九百廿五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来分析证实了亚洲的人种是发源于非洲,跟我们以前提过的结果相符。现代智人(Homosapiens)的起源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多区起源论」,一个是「非洲起源论」。「多区起源论」,认为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包括中国人在内,都是从当地的「直立人」(Homoerectus)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这种论证的主要根据是化石
证据,是坚持人类进化说的中国大陆学术界所一向坚持的,不过他们现在也开始承认错误。「非洲起源论」是以世界各地人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推测现在生活于世界各地的人群,都是单一起源于非洲。金力他们的研究报告不但再一次确定了「非洲起源论」的可靠性,也让坚持人类唯物进化的中国大陆学术界不得不修改人类学教材。以分子生物学为依据的「非洲起源论」已经在学术界取代了以考古学为依据的「多区起源论」成为主流,不过台湾的学术界似乎还是有人不情愿接受。他们的研究另外还有一项也是很有兴趣的发现,就是现今世界各地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断层」,在距今十万年前至五万年前。在这持续长达五万年之久的时段中,没有任何人类化石出土。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东亚人的化石,世界各地的化石也都出现这个断层。在中断五万年之后,世界各地又有新的化石出现了。当记者问到"这种人类历史中断又再续,岂不是与圣经讲诺亚方舟不谋而合?"的时候,金力回答说"这跟诺亚方舟实际上有它的时间上的重合点:诺亚方舟在整个(化石)断层的最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了解是一非科学性的,冰河来临时世界各地结冰,冰河在距今七万年前开始
溶化,世界各地到处出现大洪水,造成人类大量每天不停往内地逃,诺亚方舟记载了冰河溶化的某一个时期,由于水面迅速上涨而造成各地洪水。"我们不知道那位记者和金力的宗教信仰,也不会把这个化石断层当作圣经洪水的主要证据,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记者和金力只是把诺亚方舟当成一种象征性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断言自达尔文以降的人类起源说面临到了一个严苛的考验,考古学和化石证据要从主要证人的地位渐渐隐退了。虽然进化论在此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挑战,但有关人类进化史的检讨与改写可能会对它产生后续的影响。以往依赖考古学所作的演化推论,将来在对生物做过大规模的遗传研究之后将会如何,是我们很有兴趣知道的。附录论文列名作者名单及服务单位BingSu(1),JunhuaXiao(2),PeterUnderhill(5),RanjanDeka(7),WeilingZhang(2),JoshuaAkey(1),WeiHuang(3,4),DiShen(1),DaruLu(2),JingchunLuo(2),JiayouChu(8),JiazhenTan(2),PeidongShen(5),RonDavis(5,6)LucaC
avalli-Sforza(5),RanajitChakraborty(1),MomiaoXiong(1),RuofuDu(9)PeterOefner(5,6),ZhuChen(3,4),andLiJin(1,2,3)1.1HumanGeneticsCenter,UniversityofTexas-Houston,Houston;2.2Morgan-TanInternationalCenterforLifeSciencesandInstituteofGenetics,FudanUniversity,3.3NationalHumanGenomeCenteratShanghai,and4.4Rui-JinHospital,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5.5DepartmentofGenetics,StanfordUniversity,and6.6StanfordDNASequencingandTechnologyCenter,PaloAlto;7.7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Health,Universityof
Cincinnati,Cincinnati;8.8InstituteofMedicalBiology,Th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Kunming,Yunnan,China;and9.9InstituteofGenetics,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该论文是1999年8月6日投稿,11月2日刊发电子版,12月2日刊发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