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48.以斯帖记

旧约综览(赖桑) by 赖桑

以斯帖记

以斯帖记在各卷圣经之中,是独树一帜的一卷,因为:这卷书的希伯来文经文里,竟没有神或耶和华这名称出现,背景是在波斯冬季行宫书珊而不是以色列:故事中那位犹太英雌的丈夫,是一个外邦的君主:主角解决反闪族(实际上是反犹太)问题的方法,是血腥的自卫行动,而更悲壮的是,这血腥行动按着以斯帖的要求,在翌日再实行一次!犹太学者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才把以斯帖记列入正典之内: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忽略这独特的经卷。

故事及其背景

故事情节。从文学的观点研究,以斯帖记的故事结构十分出色。故事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廷开始(可能就是薛西一世,四八五至四六五),王在一次筵席中,「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显示出来。当他酒意正浓之时,便叫王后瓦实提出来展示她的美貌,她拒绝了,因而被王废弃,于是王要找新的王后。犹太女子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在义父末底改照顾下,与多位女子入宫接受诏选。王见了就喜欢,便纳以斯帖为王后。

哈曼得到高位,但末底改不肯在他面前下跪。哈曼在盛怒中激起杀害末底改的念头,但后来觉得下手害他一人是小事(三6),倒不如把行事作风不同的犹太人全族置于死地。亚哈随鲁王批准这项计划,赐下谕旨,在亚达月十三日(第十二月十三日),处死所有犹太人。末底改知到这项阴谋后,便请求以斯帖,恳求她向王求情,免遭灭族之祸。

以斯帖介入后,形势急转直下。哈曼建了个刑台,本是用来吊死末底改的,怎料我们这位自以为得宠的哈曼,却被推上自己造的刑台上受死。另外,王虽了解实情,但他已下令杀害犹太人一一波斯法律君令如山,不能收回成命:所以,王唯有容让犹太人自卫杀人。在指定的日子,犹太人把前来杀害他们的人大批大批的杀掉。以斯帖要求王在明天再允许他们多杀一日,于是,他们杀死了数以千计的敌人。犹太人大设筵席,互送礼物,作为庆祝,并定此日为普珥日,犹太人每一代都要守这节日作纪念。而未底改亦因此荣升为王的宰相。

历史性。学者就此问题分成两大阵营,一些坚持以斯帖记是确实的历史记录(参十2),一些则认为只是小说故事。我们应走的路,似乎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庸之道:一方面愿意承认故事现有的格局未必是纯历史:一方面也得承认,故事既有如此丰富的细致波斯背景,也一定是建基于历史。以斯帖记很可能是一个历史小说或历史性的短篇故事。如果亚哈随鲁就是薛西一世,他的第三年(一3)便是四八三至四八二年,而他第七年的提别月(二16)便是四七九年十二月或四七八年的一月初。四八三至四八○年间,薛西王所实施的反希腊运动,结果在灾难性的沙林美斯海战才告一段落。按照希罗多德(vii.114:ix.108f)讲法,他的王后是亚美耿,她不可能是瓦实提,但把她当作是以斯帖也不容易。然而,希罗多德却指出王有很多妃嫔,他很可能有不少心爱的王后。

以二5、6作论据来反对以斯帖记的历史性,这尝试简直不值一提。有些学者由此算出末底改有一百二十岁,而以斯帖被形容为他叔叔的女儿(二7),但如此,他们就无可能是同时代的。问题出于代名词who,这些学者认为Who是指末底改。但如果我们把Who指为睚珥(请参考英文译本二6),那么末底改和以斯帖都是被掳之后至少第四代的人:若假设每一代是三十五年,这个讲法也不无道理。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以斯帖记以斯帖记在各卷圣经之中,是独树一帜的一卷,因为:这卷书的希伯来文经文里,竟没有神或耶和华这名称出现,背景是在波斯冬季行宫书珊而不是以色列:故事中那位犹太英雌的丈夫,是一个外邦的君主:主角解决反闪族(实际上是反犹太)问题的方法,是血腥的自卫行动,而更悲壮的是,这血腥行动按着以斯帖的要求,在翌日再实行一次!犹太学者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才把以斯帖记列入正典之内: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忽略这独特的经卷。故事及其背景故事情节。从文学的观点研究,以斯帖记的故事结构十分出色。故事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廷开始(可能就是薛西一世,四八五至四六五),王在一次筵席中,「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显示出来。当他酒意正浓之时,便叫王后瓦实提出来展示她的美貌,她拒绝了,因而被王废弃,于是王要找新的王后。犹太女子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在义父末底改照顾下,与多位女子入宫接受诏选。王见了就喜欢,便纳以斯帖为王后。哈曼得到高位,但末底改不肯在他面前下跪。哈曼在盛怒中激起杀害末底改的念头,但后来觉得下手害他一人是小事(三6),倒不如把行事作风不同的犹太人全族置于死地。亚哈随鲁王批准这项计划,赐下谕旨,在亚达月十
三日(第十二月十三日),处死所有犹太人。末底改知到这项阴谋后,便请求以斯帖,恳求她向王求情,免遭灭族之祸。以斯帖介入后,形势急转直下。哈曼建了个刑台,本是用来吊死末底改的,怎料我们这位自以为得宠的哈曼,却被推上自己造的刑台上受死。另外,王虽了解实情,但他已下令杀害犹太人一一波斯法律君令如山,不能收回成命:所以,王唯有容让犹太人自卫杀人。在指定的日子,犹太人把前来杀害他们的人大批大批的杀掉。以斯帖要求王在明天再允许他们多杀一日,于是,他们杀死了数以千计的敌人。犹太人大设筵席,互送礼物,作为庆祝,并定此日为普珥日,犹太人每一代都要守这节日作纪念。而未底改亦因此荣升为王的宰相。历史性。学者就此问题分成两大阵营,一些坚持以斯帖记是确实的历史记录(参十2),一些则认为只是小说故事。我们应走的路,似乎是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庸之道:一方面愿意承认故事现有的格局未必是纯历史:一方面也得承认,故事既有如此丰富的细致波斯背景,也一定是建基于历史。以斯帖记很可能是一个历史小说或历史性的短篇故事。如果亚哈随鲁就是薛西一世,他的第三年(一3)便是四八三至四八二年,而他第七年的提别月(二16)便是四七九年十二月或
四七八年的一月初。四八三至四八○年间,薛西王所实施的反希腊运动,结果在灾难性的沙林美斯海战才告一段落。按照希罗多德(vii.114:ix.108f)讲法,他的王后是亚美耿,她不可能是瓦实提,但把她当作是以斯帖也不容易。然而,希罗多德却指出王有很多妃嫔,他很可能有不少心爱的王后。以二5、6作论据来反对以斯帖记的历史性,这尝试简直不值一提。有些学者由此算出末底改有一百二十岁,而以斯帖被形容为他叔叔的女儿(二7),但如此,他们就无可能是同时代的。问题出于代名词who,这些学者认为Who是指末底改。但如果我们把Who指为睚珥(请参考英文译本二6),那么末底改和以斯帖都是被掳之后至少第四代的人:若假设每一代是三十五年,这个讲法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