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申命记(一)

旧约纵览 by 大卫鲍森

  申命记(一)
  如果你有机会进到犹太会堂,可以看到会堂里面有个大柜子,这个大柜子通常会用帘幕遮住。我这里有一个迷你的模型,如果他们允许你打开柜子的话,你会看到里面收藏了许多经卷,通常是用美丽的刺绣布料包住。这些小经卷就是摩西的律法,也就是圣经头五卷书,犹太称为“妥拉”,就是律法书。
  我手上拿的这个是用希伯来文印出的经卷,字体很小,每卷经书都是以头几个字来命名。当他们从柜子里拿出经卷的时候,会拉开一小段,看看是哪一卷经书,比如《创世记》这卷书,我们称做“创世记”,但是他们称做“起初”;而《申命记》这卷书,他们称做“话语”。因为在希伯来原文中,这卷书第一句是:这些话语……,第一个名词是“话语”,所以犹太拉比把这卷书称为“话语”,但是我们称它作“申命记”。
  当初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的时候,必须另外取一个书名,所以就用两个希腊字来取书名,其中的一个是deutero,这个字就是“第二”的意思;一个是nomos这个字,就是“律法”的意思。所以《圣经》第五卷书后来就叫做《申命记》,也就是“第二组律法。”
  读这卷书的时候,首先会惊讶地发现,不只是《出埃及记》有十诫,这卷书也再度提到了十诫。《出埃及记》二十章和《申命记》五章,两次提到了十诫。所以这卷书才会取名为“第二组律法”。为什么要再一次提到十诫呢?而且不只十诫,全部613条摩西的律法都再度提到,这些律法在《出埃及记》和《申命记》都重复出现,会什么呢?答案可以在《民数记》中找到。
  《申命记》是《出埃及记》之后40年才写的,出埃及之后40年,在那40年的期间,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离开埃及、走过红海,来西乃山扎营,第一次听到十诫的成年人全都死了,因为他们很快就违背律法,上帝说:“你们不能进应许之地,你们要在旷野漂流40年,直到全部的人都死亡。”所以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过红海、在西乃山扎营的新一代都还是小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记得上一代离开埃及的这段历史,所以现在,新的一代必须要重新听到这些律法,新的一代必须自己再一次跟上帝立约。
  今天也是一样,我们的子女必须自己面对上帝,自己跟上帝立约。因为上帝没有孙儿女,应许不能继承,你必须要自己进入上帝的应许。你的父母、祖父母或祖先,也许已经进入上帝的约,但这不表示你已在上帝的约中,所以摩西必须重新宣布律法。
  当年离开埃及的人,只有三个人还在,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这三个人就是约书亚、迦勒还有摩西,现在约书亚80岁了,摩西已经是120岁。摩西知道这一代的以色列百姓当初没有亲自和上帝立约,没有亲口对上帝说愿意。当初在西乃山的仪式,就像婚礼一样,他们对上帝说:“我们愿意。”上帝要求他们,要按照祂的吩咐去做,那些百姓都说愿意,结果却没有做到,所以失去了进应许之地的机会。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危机,不只是时间变迁来到下一代,空间上也有变迁。现在他们在约旦河的东岸扎营,准备要进入应许之地了。这是第二个危机,因为他们已经在旷野独立生活了40年,现在却要面对已经被敌人占领的土地,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危机。
  最惨的是,摩西不能跟他们进去,摩西自己也失去了进应许之地的机会。他当时120 岁,知道自己只能够再活一个礼拜,这是上帝告诉他的,再过一个礼拜他就要死了。面对他带出埃及的新一代以色列人,他只剩下一个礼拜而已,他必须把全部的律法重新覆述一遍。而且这新的一代,将要亲眼看到水分开的神迹。这次不是红海,而是约旦河,彷佛上帝在说:“我要重头来过,让你们亲眼看见我大能的手,分开河水,带领你们进入应许之地。你们进去后,行事为人要遵照我的命令。”
  各位,我画了一张简图,这是当时的地理状况,很抱歉,这张图十分简略,我来解释一下好了。小小的蓝绿色部分是约旦河,四周都是树木,那里叫做约旦丛林,旧约时代有狮子和熊住在那里,约旦河蜿蜒穿越这个小丛林,来到死海。这山谷是地球表面最深的裂口,一直延伸到非洲的大裂谷,但是起点在应许之地。这部分大约是在海平面下方一千英尺,如果你有飞行员执照的话,可以借一架飞机从上面飞过去,就可以在海平面下方飞行。
  这里就是那个很深的裂口,两边都有山,一边是摩押山,这边是尼波山,摩西即将死在这座山上,他死前会坐在尼波山上的一块石头上,眺望山谷对面,位在山上的应许之地,但是他不能进去。以色列人就是扎营在这里,重新聆听律法,会幕在中央,他们就在河边。对面是他们必须要占领的第一座城耶利哥,也在山谷下方,往山上是艾城、示罗,还有伯特利。但是在犹大山地那边只有沙漠而已,因为是在山的背风处,一片空旷贫瘠,雨水全部都是降在山的另外一边,地中海那边。你可以看到这上面有一点绿意,但是从这里到耶利哥,只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往耶路撒冷的山上有座干谷。
  有一次我从耶路撒冷走下耶利哥的时候,经过那座干谷,感觉很诡异,很安静,没有人烟,山谷上方是橄榄山,耶路撒冷就在另一边。
  再来要注意的是北方有两座山,北边那座是以巴路山,南边那座是基利心山,百姓必须聚集在那两座山上,重新跟上帝立约。摩西吩咐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之后要到这两座山上,分成两群,各站在一座山上,对着彼此高声喊出这盟约里的祝福和咒诅。这样做有重大的含意,因为上帝先带他们过红海,然后才在西乃山和他们立约。祂先拯救他们,才吩咐他们如何行事为人,祂先救赎他们,给他们自由,然后才吩咐他们如何行事为人。这是整卷《圣经》的模式,上帝先向我们施恩,拯救我们,然后要我们以感恩的心,遵照祂的命令生活。所以接下来上帝要带领新一代的子民过约旦河,当时正是约旦河涨潮的季节,不可能涉水过河。但是在山谷上涨潮的河川曲流,造成了决堤的情形,因为河堤塌陷,堵住了河水几个小时,于是上帝就是利用这个方法。为了让他们过河,上帝必须在河的上方动工,让河堤塌陷,堵住河水几个小时,他们就趁机过了河。他们看见这个神迹之后,也必须来到他们的西乃山,重新宣告上帝的祝福和咒诅。
  我们再次看见上帝先行动,然后才告诉我们该如何来回应祂的作为。所以40年后,这新的一代,有点像是重演当年的情景。这就是《申命记》的背景,就在约旦河这边的营地写成,并且朗读出来,当时摩西还活着,还跟他们在一起。
  《申命记》中有几个重要的词句,出现了将近40次,有一句是:“上帝赐给你们的地。”以色列百姓不断不断地被提醒,这块地是上帝给的,是他们不配得到的,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如果你到伦敦的皇家证券大楼,会发现石头上刻着这句话:“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当我们争辩这一小块地属谁的时候,应该先说这是上帝的,祂定意要赐给谁,就赐给谁。
  《使徒行传》十七章,保罗在雅典的亚略巴古说:“一个国家的疆界和年限,是由上帝预定的,上帝有绝对的主权,全地都是上帝的,祂定意要赐给谁,就赐给谁。”
  “上帝赐给你们的地”这句话,在《申命记》中不断地出现,但是还有一句话出现的次数一样多,那就是“进去得那地为业”。这个功课很重要,你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一切,都是白白得来的礼物,但你必须去拿,否则就拿不到。
  几年前,有一次我讲道的时候,在讲台上放了一条巧克力,我说哪个小朋友先上来拿,就可以给他。接下来所有的小朋友都没有在听我讲道,眼睛全都盯着那条巧克力,但是没有人拿出行动来,最后有个小男孩跑上来,抓了巧克力,还没有下去就急着撕掉包装纸,然后一面吃一面走下去,其他小朋友都恨得牙痒痒的。大家都好嫉妒他,好气他,可是他们本来也有机会的。
  各位,救恩是上帝白白赐下的礼物,但你必须去拿,你要配合才行,上帝不会强迫你接受。祂说:“我要把这块递给你们,现在你们进去占有吧。”去占有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需要争战,他们需要打仗。
  所以上帝把一切福分赐给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得去拿才行。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就是这样配合的,两者都很重要,这是上帝白白赐给你的,但你必须去拿才行,只要你去拿,就可以白白得到。我当时用那条巧克力就是要教导这个功课。
  这块土地是要给他们持有的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你仔细读《申命记》,会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叫无条件的所有权;第二个结论叫有条件的居住。这两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于以色列,这两个结论仍然存在。无条件的所有权,上帝说:“我要把这块地永远赐给你们。”但这不表示你们能够永远住在那里,想住在那里是有条件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重要。这块地无论如何都是你们的,你们可以永远拥有,但能不能在那里安居乐业,那就要看你们的生活态度了。
  我们会看到《申命记》的信息非常简单,只要你们遵守我的律法,就能保有这块地;但是如果你们不遵行我的律法,即使这块地是你们的,你们也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了解这两者的差别吗?无条件的所有权和有条件的居住。虽然这块地永远属于他们,但有可能被别人占据,因为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对。各位,这两者的差别很重要。
  旧约的先知不断地提醒他们这点,先知说:“这块地是你们的,但是如果你们继续作恶,就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和上帝立的约连结了这块地和上帝的律法。直到今天,上帝的应许仍然有条件,应许是给你的,但你的生活态度将决定你能不能享受这应许。
  《申命记》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我希望这些艰难的生字,不会让你反感。第一个字你们可能没听过,这是牛津字典上的字,这是古代历史常出现的字。每次有国王征服别的国家,扩展了自己的疆土,那么就会和那个国家订立条约,这个条约就叫做苏赛伦条约,也就是宗主权条约。如果你去过海峡群岛上的萨克岛,就知道治理那个小岛的家族姓苏赛伦,是同一个字。苏赛伦条约是宗主国的国王,跟臣属国所订立的。简单的说来,条约是一种协定,只要臣属国遵守协定,宗主国就会保护他们、供应他们;可是臣属国如果不遵守协定的话,宗主国就会惩罚他们。
  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古文明当中,有很多这种例子,尤其是埃及。每当埃及征服别的国家时,法老就会和被征服的国家订定苏赛伦条约,同意让他们仍然维持适度的自治权和自由,但是他们必须遵守一些规定,这种条约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模式。有意思的是,古代这些宗主权条约,也就是宗主国和臣属国之间的条约,条约的大纲就跟申命记一样。在埃及大学受过教育的摩西,一定看过并且研究过这种条约,现在摩西他用条约的形式,向以色列百姓呈现这个约,等于是在说,现在上帝是你们的王,你们是祂的百姓,这是祂和你们订定的条约,你们要遵守这些规范。
  古代的条约形式,就像这里所列出来的,各位可以看到。先有一小段前言,介绍这是法老和某个国家所订的条约。再来是一小段渊源的介绍,简单的说明双方为什么会订立这个条约。陈述完了历史渊源之后,接下来就会列出整个条约的基本原则。再接下来是详细的行为规范。然后是奖惩办法,就是奖赏跟惩罚,臣属国如果遵守协定,宗主国国王会怎么做,如果没有遵守,又会怎么做。接下来条约会找一个见证人来签名背书,通常是请神明来见证,由神明见证,所以他们通常会用宗教的仪式来见证这个条约,用宗教仪式来见证。再来是谈到续约条款,如果宗主国的国王驾崩怎么办呢?这时候会写下来继任者的名字,臣属国仍然必须向他效忠。在订约仪式的最后,他们会写下所有的条款,然后签名表示双方都同意这个条约。
  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古代条约,大纲竟然跟《申命记》一样。所以在大学修过埃及历史的摩西,用了这种大家都明白的形式来呈现盟约的内容,要让百姓知道,现在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应该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只要我们遵守祂的律法,就会平安无事。这就带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他们没有遵守律法,上帝会怎么惩罚他们呢?奖和惩是一体两面。
  我顺带提一下,《申命记》的基本原则是十诫,然后还有一些详细的律法,那惩罚呢?如果他们没有遵守律法,上帝会怎么惩罚他们?上帝会给两个惩罚,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在天灾方面,如果你们不遵守,天就不下雨。以色列人要进去的这块地,就在地中海和阿拉伯沙漠之间。气候是上帝在掌管的,西风会从地中海带来水气,然后降雨在应许之地上。但是如果吹的是东风,带来的就是沙漠干热的风,到今天还有,称做焚风,焚风所到之处会造成一片枯干,那就变成了沙漠,上帝说:“这是我给你们的一个惩罚,我会先用这个惩罚,如果你们不遵守规定,天就不下雨。”记不记得在以利亚的时代,曾经三年半没有下雨,就是因为以色列人不顺服上帝。这是上帝表示奖惩的一个方式,如果这个惩罚没有效,上帝祂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祂会借着人的手来攻击他们。
  你们有些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圣经》说,上帝带以色列百姓从东边过约旦河到应许之地的时候,同时也带领另外一群人从西边来到这里,那群人来自革哩底岛,他们叫做非利士人,以前就注意这一点的人请举手,只有少数几个人,读《圣经》的时候要仔细。在《阿摩司书》九章,上帝透过阿摩司说:“我岂不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吗?”迦斐托就是革哩底,所以上帝同时带领以色列最大的敌人进同一个地方,但是祂让以色列人住在山上,让非利士人住在沿岸的平原,也就是今天的迦萨走廊,所以巴勒斯坦人自称他们是非利士人的后代。所以上帝带领两个民族到同一个地方,祂说:“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就会平安无事,否则我就叫非利士人来对付你们。”就是这么简单,这些都记载在旧约圣经中。
  你也许会觉得很奇怪,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上帝怎么会让两个国家在一条狭长的土地上为邻,而且还用其中一国来惩罚另外一国呢?各位,其实上帝主要的用意,是要带敌人来对付住在应许之地的人,因为上帝祂打算赶出原本住在那里的居民。当时应许之地并不是没有人居住,那个时候已经住了很多人,主要是亚摩利人和迦南人,他们早就住在那块应许之地。上帝叫以色列人去赶出那些人,占领那块地。
  我们这里要谈到一般人对《圣经》感到反感的一点。最近有人说,教会应该要扔掉旧约圣经,因为旧约圣经带给基督徒很多的麻烦。如果不看旧约圣经,只看新约圣经的话,反对基督教的理由,大多都可以排除。因为大多数的反对理由都跟旧约圣经有关。什么?你还在相信世界是在六天内造成的?很多人都会这样讲。你一说自己是基督徒,那么他们就会立刻指出,旧约圣经上的某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能够相信这种上帝呢?祂叫以色列人杀光住在应许之地的人,这样做实在是太不道德了,很不公平,这样根本就不对嘛。很多人对这点有意见,上帝带以色列人进应许之地,叫他们杀光那里的居民,赶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土地,这算是慈爱的天父吗?但是上帝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们必须说出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那地的居民的确是罪该万死。上帝早就告诉亚伯拉罕这件事,你去读《创世记》十五章就知道,上帝对亚伯拉罕说:“我要让你的家人和后代子孙在别的国家寄居400年,直等到亚摩利人恶贯满盈的日子。”很多人质疑上帝不公平,我要说他们其实根本就搞错了,上帝已经等了400年,直等到他们恶贯满盈,等到他们根本就不配住在那里,甚至于根本就不配活着。我们要搞清楚,上帝的地球,是要给好人住的,祂的圣地是要给圣民住的。我告诉各位,这正是《圣经》要传达的信息,上帝迟早不会再让人类住在祂的地球上。上帝真的对他们很有耐心,祂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祂是有意等到亚摩利人恶贯满盈,直到这个时候,上帝才对以色列人说:“我可以带你们出埃及了,而且你们必须杀光应许之地的居民。”
  考古学家发现当时那地的人真的是罪大恶极,越了解以色列人进去前亚摩利人的景况,就越清楚他们根本不配活着,如果让这种人活着,实在是很不安全。在以色列人准备进去的时候,性病在迦南各地蔓延,那个地方实在是非常的不安全的一个地方,想象要去一个人人得艾滋病的地方居住,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他们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景况。
  现在我来读《申命记》的一两节经文给大家听一下:“耶和华——你的上帝,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着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着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上帝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
  你知不知道丘吉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担任海军大臣,那天晚上他感到洋洋得意,他自信满满的认为他一定能够把德国人给赶出去。二次大战的时候,他也有同样的感觉。有趣的是,那天晚上他住在英国乡间的一家饭店里,房间里有一本基甸会赠送的《圣经》,就放在祂的床边。他就拿起来结果翻到我刚刚读的那段经文,上帝对丘吉尔说:你能赶走德国人,不是因为你比他们好,而是因为他们太坏了。这彻底改变了丘吉尔的态度,让他谦卑下来,不再以为是、自以为义,而且永远忘不了《申命记》那段经文。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去杀死他们,把他们赶出去,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上帝为什么不亲自毁灭他们?为什么要以色列人去做?答案很清楚,因为上帝要藉这个告诉他们,你们如果像他们那样,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们。你们怎样对待他们,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们。
  现在我要回头问一个问题,我需要喝一点水,可以吗?谢谢。你读《申命记》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好像是在读迦南人的生活一样,各位了解吗?上帝告诫以色列人不能做的事,那地的人早就习以为常。仔细读《申命记》就会晓得,以色列人进去之前,那地的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可以用三个词归纳出来,第一个是淫乱。《申命记》中禁止各种淫乱的事,因为淫乱正是应许之地居民的生活写照,到处充斥婚前性行为、外遇、杂交、乱伦、同性恋、变装癖、男扮女、女扮男,男同性恋的性行为,以及人兽相交等,离婚、再婚非常普遍,还有我前面所说过的,到处有性病蔓延。各位,《申命记》告诉以色列人,他们不可以去做那样的事。第二点是社会不公平,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许多人骄傲、贪婪、自私、剥削贫穷人,受苦的是谁呢?就是瞎眼的、耳聋的,还有贫苦无依的,尤其是孤儿寡妇,这些弱势族群,他们往往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大家都想抢第一。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不能这么做,你们必须照顾瞎眼的、耳聋的,必须照顾孤儿寡妇。迦南地的第三个现象就是偶像崇拜。他们沾染邪教、喜爱迷信、占星、招魂、通灵,以及向死人求神问卜等灯,最糟的是膜拜多产之神,也就是膜拜大地之母,大自然之母,藉着性仪式来求得多产。在迦南地的异教庙宇中,有妓男还有妓女,想膜拜多产之神的时候,就进到庙中和他们行淫,难怪庙中常常人山人海,各地都竖立着《圣经》所说的亚舍拉像,其实就是象征生殖器的雕像。各位,今天在贝辛斯托克市就有一座八尺高,像男性生殖器的大理石雕像,迦南全地都立有这种雕像。所以邪教、迷信、招魂是非常普遍的事。《申命记》说在上帝眼中,那地都被这一切玷污了,那是属上帝的地,如今却彻底被玷污,严重地受到玷污,大大地蒙羞,上帝不能容许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想,今天全世界都是朝这个方向走,上帝将来会怎么做呢?各位,以上就是《申命记》的背景。
  你们进去之后,绝对不可以过那种生活,否则我会差别人来灭掉你们,就像我现在差你们去灭掉他们,这不是因为你们很好,而是因为他们太坏了,我才不得已要这样做。
  现在我们要来看一下摩西。上一代的以色列人,当年因为犯了错,无法进入神应许赐给他们祖先的这块地。摩西现在看着他们的下一代,心里想:他们做得到吗?他们办得到吗?他们会活出正道吗?现在进去要面对的试探可大了,比较起来,过去他们在旷野遇到的试探算是很少。现在他们要进去面对这一切的败坏,他们会洁净那块地吗?他们会毫不留情地除掉一切败坏的事吗?还是会妥协呢?摩西知道自己不能跟他们进去,他只能再活一个礼拜,实在为他们感到担心。以色列人一方面要打仗,想进去得那块地势必要打仗。另外一方面要胜过强大的试探,摩西已经带他们走这么远的路,如今要跟他们道别了,所以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周,他向百姓讲了三次话,整卷《申命记》就是三段很长的讲话,恐怕要用一整天来讲才能讲得完。
  但是《申命记》的文体既像演讲又像文章,像演讲是因为有亲切感,你必须大声朗读出来才能够感受得到,你如果大声的朗读出来,就会发现这是摩西对他们讲的话,他在苦劝他们,像父亲对孩子说话,像临终的父亲留下遗言一样:儿子啊,我走了之后,你要把这些话牢记在心。这是他讲话的语气,非常亲切、动人,又充满感情。但是《申命记》也是一卷文学佳作,摩西在他人生尽头,这最后的一个礼拜当中,我觉得他有可能一天演讲、一天写作,一、三、五这三天,摩西他向百姓讲话,二、四、六这三天,他把内容写下来,也许是根据写好的讲章大纲来讲。摩西他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读写,所以我认为他用三天讲话,三天写作,讲话和写作很可能是交叉进行的,先用一整天讲话,或者整个早上,讲完了以后,回到他的帐棚里,把内容写下来,然后把写好的讲稿,交给祭司,吩咐他们存放在约柜旁边:绝对不要忘记我说过的话,而且一个字都不能更改,你们必须要好好保存,每七年都要拿出来向以色列人宣读一遍。《申命记》这卷书就是这样来的。
  有三段讲话,是摩西他在约旦河另一边的营中讲的。第一段(1:1-4:43)是回顾过去四十年和之前的历史,回顾先祖的事迹。第二段是谈到现在(4:44-26:19),再度向他们宣布律法,在四到十一章说明基本原则是专心爱神,在十二到二十六章则说出详细的内容。再来是第三段讲话(27:1-34:12),是摩西他在死前不久说的,为他们的未来作打算,谈到指定约书亚作接班人。摩西说:我带你们出埃及,约书亚会带你们进应许之地,你们进去后,要站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这两座山上,宣读这些律法而且好好遵守,上帝会带你们进去。
  各位,这就是《申命记》这卷书的大纲,很容易理解。每一段讲话都可以分成两部分,我这里用次标标出来,接下来我们会一个一个来谈。
  摩西他在第一段讲话中,回顾了当年初埃及的情形,谈到当时的以色列人,也就是他们的父母,当初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摩西说:你们的父亲犯了错,所以你们千万不要犯同样的错。
  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个单元再继续谈。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申命记(一)  如果你有机会进到犹太会堂,可以看到会堂里面有个大柜子,这个大柜子通常会用帘幕遮住。我这里有一个迷你的模型,如果他们允许你打开柜子的话,你会看到里面收藏了许多经卷,通常是用美丽的刺绣布料包住。这些小经卷就是摩西的律法,也就是圣经头五卷书,犹太称为“妥拉”,就是律法书。  我手上拿的这个是用希伯来文印出的经卷,字体很小,每卷经书都是以头几个字来命名。当他们从柜子里拿出经卷的时候,会拉开一小段,看看是哪一卷经书,比如《创世记》这卷书,我们称做“创世记”,但是他们称做“起初”;而《申命记》这卷书,他们称做“话语”。因为在希伯来原文中,这卷书第一句是:这些话语……,第一个名词是“话语”,所以犹太拉比把这卷书称为“话语”,但是我们称它作“申命记”。  当初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的时候,必须另外取一个书名,所以就用两个希腊字来取书名,其中的一个是deutero,这个字就是“第二”的意思;一个是nomos这个字,就是“律法”的意思。所以《圣经》第五卷书后来就叫做《申命记》,也就是“第二组律法。”  读这卷书的时候,首先会惊讶地发现,不只是《出埃及记》有十诫,这卷书也再度提到了十诫。《
出埃及记》二十章和《申命记》五章,两次提到了十诫。所以这卷书才会取名为“第二组律法”。为什么要再一次提到十诫呢?而且不只十诫,全部613条摩西的律法都再度提到,这些律法在《出埃及记》和《申命记》都重复出现,会什么呢?答案可以在《民数记》中找到。  《申命记》是《出埃及记》之后40年才写的,出埃及之后40年,在那40年的期间,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离开埃及、走过红海,来西乃山扎营,第一次听到十诫的成年人全都死了,因为他们很快就违背律法,上帝说:“你们不能进应许之地,你们要在旷野漂流40年,直到全部的人都死亡。”所以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过红海、在西乃山扎营的新一代都还是小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记得上一代离开埃及的这段历史,所以现在,新的一代必须要重新听到这些律法,新的一代必须自己再一次跟上帝立约。  今天也是一样,我们的子女必须自己面对上帝,自己跟上帝立约。因为上帝没有孙儿女,应许不能继承,你必须要自己进入上帝的应许。你的父母、祖父母或祖先,也许已经进入上帝的约,但这不表示你已在上帝的约中,所以摩西必须重新宣布律法。  当年离开埃及的人,只有三个人还在,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这三个
人就是约书亚、迦勒还有摩西,现在约书亚80岁了,摩西已经是120岁。摩西知道这一代的以色列百姓当初没有亲自和上帝立约,没有亲口对上帝说愿意。当初在西乃山的仪式,就像婚礼一样,他们对上帝说:“我们愿意。”上帝要求他们,要按照祂的吩咐去做,那些百姓都说愿意,结果却没有做到,所以失去了进应许之地的机会。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危机,不只是时间变迁来到下一代,空间上也有变迁。现在他们在约旦河的东岸扎营,准备要进入应许之地了。这是第二个危机,因为他们已经在旷野独立生活了40年,现在却要面对已经被敌人占领的土地,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危机。  最惨的是,摩西不能跟他们进去,摩西自己也失去了进应许之地的机会。他当时120 岁,知道自己只能够再活一个礼拜,这是上帝告诉他的,再过一个礼拜他就要死了。面对他带出埃及的新一代以色列人,他只剩下一个礼拜而已,他必须把全部的律法重新覆述一遍。而且这新的一代,将要亲眼看到水分开的神迹。这次不是红海,而是约旦河,彷佛上帝在说:“我要重头来过,让你们亲眼看见我大能的手,分开河水,带领你们进入应许之地。你们进去后,行事为人要遵照我的命令。”  各位,我画了一张简图,这是当时的地理
状况,很抱歉,这张图十分简略,我来解释一下好了。小小的蓝绿色部分是约旦河,四周都是树木,那里叫做约旦丛林,旧约时代有狮子和熊住在那里,约旦河蜿蜒穿越这个小丛林,来到死海。这山谷是地球表面最深的裂口,一直延伸到非洲的大裂谷,但是起点在应许之地。这部分大约是在海平面下方一千英尺,如果你有飞行员执照的话,可以借一架飞机从上面飞过去,就可以在海平面下方飞行。  这里就是那个很深的裂口,两边都有山,一边是摩押山,这边是尼波山,摩西即将死在这座山上,他死前会坐在尼波山上的一块石头上,眺望山谷对面,位在山上的应许之地,但是他不能进去。以色列人就是扎营在这里,重新聆听律法,会幕在中央,他们就在河边。对面是他们必须要占领的第一座城耶利哥,也在山谷下方,往山上是艾城、示罗,还有伯特利。但是在犹大山地那边只有沙漠而已,因为是在山的背风处,一片空旷贫瘠,雨水全部都是降在山的另外一边,地中海那边。你可以看到这上面有一点绿意,但是从这里到耶利哥,只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往耶路撒冷的山上有座干谷。  有一次我从耶路撒冷走下耶利哥的时候,经过那座干谷,感觉很诡异,很安静,没有人烟,山谷上方是橄榄山,耶路撒冷就在另一边。 
 再来要注意的是北方有两座山,北边那座是以巴路山,南边那座是基利心山,百姓必须聚集在那两座山上,重新跟上帝立约。摩西吩咐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之后要到这两座山上,分成两群,各站在一座山上,对着彼此高声喊出这盟约里的祝福和咒诅。这样做有重大的含意,因为上帝先带他们过红海,然后才在西乃山和他们立约。祂先拯救他们,才吩咐他们如何行事为人,祂先救赎他们,给他们自由,然后才吩咐他们如何行事为人。这是整卷《圣经》的模式,上帝先向我们施恩,拯救我们,然后要我们以感恩的心,遵照祂的命令生活。所以接下来上帝要带领新一代的子民过约旦河,当时正是约旦河涨潮的季节,不可能涉水过河。但是在山谷上涨潮的河川曲流,造成了决堤的情形,因为河堤塌陷,堵住了河水几个小时,于是上帝就是利用这个方法。为了让他们过河,上帝必须在河的上方动工,让河堤塌陷,堵住河水几个小时,他们就趁机过了河。他们看见这个神迹之后,也必须来到他们的西乃山,重新宣告上帝的祝福和咒诅。  我们再次看见上帝先行动,然后才告诉我们该如何来回应祂的作为。所以40年后,这新的一代,有点像是重演当年的情景。这就是《申命记》的背景,就在约旦河这边的营地写成,并且朗读出
来,当时摩西还活着,还跟他们在一起。  《申命记》中有几个重要的词句,出现了将近40次,有一句是:“上帝赐给你们的地。”以色列百姓不断不断地被提醒,这块地是上帝给的,是他们不配得到的,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如果你到伦敦的皇家证券大楼,会发现石头上刻着这句话:“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当我们争辩这一小块地属谁的时候,应该先说这是上帝的,祂定意要赐给谁,就赐给谁。  《使徒行传》十七章,保罗在雅典的亚略巴古说:“一个国家的疆界和年限,是由上帝预定的,上帝有绝对的主权,全地都是上帝的,祂定意要赐给谁,就赐给谁。”  “上帝赐给你们的地”这句话,在《申命记》中不断地出现,但是还有一句话出现的次数一样多,那就是“进去得那地为业”。这个功课很重要,你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一切,都是白白得来的礼物,但你必须去拿,否则就拿不到。  几年前,有一次我讲道的时候,在讲台上放了一条巧克力,我说哪个小朋友先上来拿,就可以给他。接下来所有的小朋友都没有在听我讲道,眼睛全都盯着那条巧克力,但是没有人拿出行动来,最后有个小男孩跑上来,抓了巧克力,还没有下去就急着撕掉包装纸,然后一面吃一面走下去,其他小朋友都
恨得牙痒痒的。大家都好嫉妒他,好气他,可是他们本来也有机会的。  各位,救恩是上帝白白赐下的礼物,但你必须去拿,你要配合才行,上帝不会强迫你接受。祂说:“我要把这块递给你们,现在你们进去占有吧。”去占有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需要争战,他们需要打仗。  所以上帝把一切福分赐给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得去拿才行。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就是这样配合的,两者都很重要,这是上帝白白赐给你的,但你必须去拿才行,只要你去拿,就可以白白得到。我当时用那条巧克力就是要教导这个功课。  这块土地是要给他们持有的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你仔细读《申命记》,会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叫无条件的所有权;第二个结论叫有条件的居住。这两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于以色列,这两个结论仍然存在。无条件的所有权,上帝说:“我要把这块地永远赐给你们。”但这不表示你们能够永远住在那里,想住在那里是有条件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重要。这块地无论如何都是你们的,你们可以永远拥有,但能不能在那里安居乐业,那就要看你们的生活态度了。  我们会看到《申命记》的信息非常简单,只要你们遵守我的律法,就能保有这块地;但是如果你们不遵行我的律法,即使这块
地是你们的,你们也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了解这两者的差别吗?无条件的所有权和有条件的居住。虽然这块地永远属于他们,但有可能被别人占据,因为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对。各位,这两者的差别很重要。  旧约的先知不断地提醒他们这点,先知说:“这块地是你们的,但是如果你们继续作恶,就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和上帝立的约连结了这块地和上帝的律法。直到今天,上帝的应许仍然有条件,应许是给你的,但你的生活态度将决定你能不能享受这应许。  《申命记》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我希望这些艰难的生字,不会让你反感。第一个字你们可能没听过,这是牛津字典上的字,这是古代历史常出现的字。每次有国王征服别的国家,扩展了自己的疆土,那么就会和那个国家订立条约,这个条约就叫做苏赛伦条约,也就是宗主权条约。如果你去过海峡群岛上的萨克岛,就知道治理那个小岛的家族姓苏赛伦,是同一个字。苏赛伦条约是宗主国的国王,跟臣属国所订立的。简单的说来,条约是一种协定,只要臣属国遵守协定,宗主国就会保护他们、供应他们;可是臣属国如果不遵守协定的话,宗主国就会惩罚他们。  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古文明当中,有很多这种例子,尤其是埃及。每当埃及征服别的国家时
,法老就会和被征服的国家订定苏赛伦条约,同意让他们仍然维持适度的自治权和自由,但是他们必须遵守一些规定,这种条约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模式。有意思的是,古代这些宗主权条约,也就是宗主国和臣属国之间的条约,条约的大纲就跟申命记一样。在埃及大学受过教育的摩西,一定看过并且研究过这种条约,现在摩西他用条约的形式,向以色列百姓呈现这个约,等于是在说,现在上帝是你们的王,你们是祂的百姓,这是祂和你们订定的条约,你们要遵守这些规范。  古代的条约形式,就像这里所列出来的,各位可以看到。先有一小段前言,介绍这是法老和某个国家所订的条约。再来是一小段渊源的介绍,简单的说明双方为什么会订立这个条约。陈述完了历史渊源之后,接下来就会列出整个条约的基本原则。再接下来是详细的行为规范。然后是奖惩办法,就是奖赏跟惩罚,臣属国如果遵守协定,宗主国国王会怎么做,如果没有遵守,又会怎么做。接下来条约会找一个见证人来签名背书,通常是请神明来见证,由神明见证,所以他们通常会用宗教的仪式来见证这个条约,用宗教仪式来见证。再来是谈到续约条款,如果宗主国的国王驾崩怎么办呢?这时候会写下来继任者的名字,臣属国仍然必须向他效忠。在订约仪
式的最后,他们会写下所有的条款,然后签名表示双方都同意这个条约。  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古代条约,大纲竟然跟《申命记》一样。所以在大学修过埃及历史的摩西,用了这种大家都明白的形式来呈现盟约的内容,要让百姓知道,现在上帝是我们的王,我们应该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只要我们遵守祂的律法,就会平安无事。这就带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他们没有遵守律法,上帝会怎么惩罚他们呢?奖和惩是一体两面。  我顺带提一下,《申命记》的基本原则是十诫,然后还有一些详细的律法,那惩罚呢?如果他们没有遵守律法,上帝会怎么惩罚他们?上帝会给两个惩罚,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在天灾方面,如果你们不遵守,天就不下雨。以色列人要进去的这块地,就在地中海和阿拉伯沙漠之间。气候是上帝在掌管的,西风会从地中海带来水气,然后降雨在应许之地上。但是如果吹的是东风,带来的就是沙漠干热的风,到今天还有,称做焚风,焚风所到之处会造成一片枯干,那就变成了沙漠,上帝说:“这是我给你们的一个惩罚,我会先用这个惩罚,如果你们不遵守规定,天就不下雨。”记不记得在以利亚的时代,曾经三年半没有下雨,就是因为以色列人不顺服上帝。这是上帝表示奖惩的
一个方式,如果这个惩罚没有效,上帝祂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祂会借着人的手来攻击他们。  你们有些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圣经》说,上帝带以色列百姓从东边过约旦河到应许之地的时候,同时也带领另外一群人从西边来到这里,那群人来自革哩底岛,他们叫做非利士人,以前就注意这一点的人请举手,只有少数几个人,读《圣经》的时候要仔细。在《阿摩司书》九章,上帝透过阿摩司说:“我岂不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吗?”迦斐托就是革哩底,所以上帝同时带领以色列最大的敌人进同一个地方,但是祂让以色列人住在山上,让非利士人住在沿岸的平原,也就是今天的迦萨走廊,所以巴勒斯坦人自称他们是非利士人的后代。所以上帝带领两个民族到同一个地方,祂说:“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就会平安无事,否则我就叫非利士人来对付你们。”就是这么简单,这些都记载在旧约圣经中。  你也许会觉得很奇怪,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上帝怎么会让两个国家在一条狭长的土地上为邻,而且还用其中一国来惩罚另外一国呢?各位,其实上帝主要的用意,是要带敌人来对付住在应许之地的人,因为上帝祂打算赶出原本住在那里的居民。当时应许之地并不是没有人居住,那个时候已经住了很多人
,主要是亚摩利人和迦南人,他们早就住在那块应许之地。上帝叫以色列人去赶出那些人,占领那块地。  我们这里要谈到一般人对《圣经》感到反感的一点。最近有人说,教会应该要扔掉旧约圣经,因为旧约圣经带给基督徒很多的麻烦。如果不看旧约圣经,只看新约圣经的话,反对基督教的理由,大多都可以排除。因为大多数的反对理由都跟旧约圣经有关。什么?你还在相信世界是在六天内造成的?很多人都会这样讲。你一说自己是基督徒,那么他们就会立刻指出,旧约圣经上的某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你怎么能够相信这种上帝呢?祂叫以色列人杀光住在应许之地的人,这样做实在是太不道德了,很不公平,这样根本就不对嘛。很多人对这点有意见,上帝带以色列人进应许之地,叫他们杀光那里的居民,赶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土地,这算是慈爱的天父吗?但是上帝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们必须说出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那地的居民的确是罪该万死。上帝早就告诉亚伯拉罕这件事,你去读《创世记》十五章就知道,上帝对亚伯拉罕说:“我要让你的家人和后代子孙在别的国家寄居400年,直等到亚摩利人恶贯满盈的日子。”很多人质疑上帝不公平,我要说他们其实根本就搞错了,上帝已经等了
400年,直等到他们恶贯满盈,等到他们根本就不配住在那里,甚至于根本就不配活着。我们要搞清楚,上帝的地球,是要给好人住的,祂的圣地是要给圣民住的。我告诉各位,这正是《圣经》要传达的信息,上帝迟早不会再让人类住在祂的地球上。上帝真的对他们很有耐心,祂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祂是有意等到亚摩利人恶贯满盈,直到这个时候,上帝才对以色列人说:“我可以带你们出埃及了,而且你们必须杀光应许之地的居民。”  考古学家发现当时那地的人真的是罪大恶极,越了解以色列人进去前亚摩利人的景况,就越清楚他们根本不配活着,如果让这种人活着,实在是很不安全。在以色列人准备进去的时候,性病在迦南各地蔓延,那个地方实在是非常的不安全的一个地方,想象要去一个人人得艾滋病的地方居住,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他们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景况。  现在我来读《申命记》的一两节经文给大家听一下:“耶和华——你的上帝,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着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着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上帝将他们从你
面前赶出去。”  你知不知道丘吉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担任海军大臣,那天晚上他感到洋洋得意,他自信满满的认为他一定能够把德国人给赶出去。二次大战的时候,他也有同样的感觉。有趣的是,那天晚上他住在英国乡间的一家饭店里,房间里有一本基甸会赠送的《圣经》,就放在祂的床边。他就拿起来结果翻到我刚刚读的那段经文,上帝对丘吉尔说:你能赶走德国人,不是因为你比他们好,而是因为他们太坏了。这彻底改变了丘吉尔的态度,让他谦卑下来,不再以为是、自以为义,而且永远忘不了《申命记》那段经文。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去杀死他们,把他们赶出去,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上帝为什么不亲自毁灭他们?为什么要以色列人去做?答案很清楚,因为上帝要藉这个告诉他们,你们如果像他们那样,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们。你们怎样对待他们,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们。  现在我要回头问一个问题,我需要喝一点水,可以吗?谢谢。你读《申命记》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好像是在读迦南人的生活一样,各位了解吗?上帝告诫以色列人不能做的事,那地的人早就习以为常。仔细读《申命记》就会晓得,以色列人进去之前,那地的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可以用三个词归纳出来,第一个是淫乱。《
申命记》中禁止各种淫乱的事,因为淫乱正是应许之地居民的生活写照,到处充斥婚前性行为、外遇、杂交、乱伦、同性恋、变装癖、男扮女、女扮男,男同性恋的性行为,以及人兽相交等,离婚、再婚非常普遍,还有我前面所说过的,到处有性病蔓延。各位,《申命记》告诉以色列人,他们不可以去做那样的事。第二点是社会不公平,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许多人骄傲、贪婪、自私、剥削贫穷人,受苦的是谁呢?就是瞎眼的、耳聋的,还有贫苦无依的,尤其是孤儿寡妇,这些弱势族群,他们往往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大家都想抢第一。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不能这么做,你们必须照顾瞎眼的、耳聋的,必须照顾孤儿寡妇。迦南地的第三个现象就是偶像崇拜。他们沾染邪教、喜爱迷信、占星、招魂、通灵,以及向死人求神问卜等灯,最糟的是膜拜多产之神,也就是膜拜大地之母,大自然之母,藉着性仪式来求得多产。在迦南地的异教庙宇中,有妓男还有妓女,想膜拜多产之神的时候,就进到庙中和他们行淫,难怪庙中常常人山人海,各地都竖立着《圣经》所说的亚舍拉像,其实就是象征生殖器的雕像。各位,今天在贝辛斯托克市就有一座八尺高,像男性生殖器的大理石雕像,迦南全地都立有这种雕像。所以邪教、迷信、招
魂是非常普遍的事。《申命记》说在上帝眼中,那地都被这一切玷污了,那是属上帝的地,如今却彻底被玷污,严重地受到玷污,大大地蒙羞,上帝不能容许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想,今天全世界都是朝这个方向走,上帝将来会怎么做呢?各位,以上就是《申命记》的背景。  你们进去之后,绝对不可以过那种生活,否则我会差别人来灭掉你们,就像我现在差你们去灭掉他们,这不是因为你们很好,而是因为他们太坏了,我才不得已要这样做。  现在我们要来看一下摩西。上一代的以色列人,当年因为犯了错,无法进入神应许赐给他们祖先的这块地。摩西现在看着他们的下一代,心里想:他们做得到吗?他们办得到吗?他们会活出正道吗?现在进去要面对的试探可大了,比较起来,过去他们在旷野遇到的试探算是很少。现在他们要进去面对这一切的败坏,他们会洁净那块地吗?他们会毫不留情地除掉一切败坏的事吗?还是会妥协呢?摩西知道自己不能跟他们进去,他只能再活一个礼拜,实在为他们感到担心。以色列人一方面要打仗,想进去得那块地势必要打仗。另外一方面要胜过强大的试探,摩西已经带他们走这么远的路,如今要跟他们道别了,所以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周,他向
百姓讲了三次话,整卷《申命记》就是三段很长的讲话,恐怕要用一整天来讲才能讲得完。  但是《申命记》的文体既像演讲又像文章,像演讲是因为有亲切感,你必须大声朗读出来才能够感受得到,你如果大声的朗读出来,就会发现这是摩西对他们讲的话,他在苦劝他们,像父亲对孩子说话,像临终的父亲留下遗言一样:儿子啊,我走了之后,你要把这些话牢记在心。这是他讲话的语气,非常亲切、动人,又充满感情。但是《申命记》也是一卷文学佳作,摩西在他人生尽头,这最后的一个礼拜当中,我觉得他有可能一天演讲、一天写作,一、三、五这三天,摩西他向百姓讲话,二、四、六这三天,他把内容写下来,也许是根据写好的讲章大纲来讲。摩西他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读写,所以我认为他用三天讲话,三天写作,讲话和写作很可能是交叉进行的,先用一整天讲话,或者整个早上,讲完了以后,回到他的帐棚里,把内容写下来,然后把写好的讲稿,交给祭司,吩咐他们存放在约柜旁边:绝对不要忘记我说过的话,而且一个字都不能更改,你们必须要好好保存,每七年都要拿出来向以色列人宣读一遍。《申命记》这卷书就是这样来的。  有三段讲话,是摩西他在约旦河另一边的营中讲的。第一段(1:1-4:
43)是回顾过去四十年和之前的历史,回顾先祖的事迹。第二段是谈到现在(4:44-26:19),再度向他们宣布律法,在四到十一章说明基本原则是专心爱神,在十二到二十六章则说出详细的内容。再来是第三段讲话(27:1-34:12),是摩西他在死前不久说的,为他们的未来作打算,谈到指定约书亚作接班人。摩西说:我带你们出埃及,约书亚会带你们进应许之地,你们进去后,要站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这两座山上,宣读这些律法而且好好遵守,上帝会带你们进去。  各位,这就是《申命记》这卷书的大纲,很容易理解。每一段讲话都可以分成两部分,我这里用次标标出来,接下来我们会一个一个来谈。  摩西他在第一段讲话中,回顾了当年初埃及的情形,谈到当时的以色列人,也就是他们的父母,当初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摩西说:你们的父亲犯了错,所以你们千万不要犯同样的错。  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个单元再继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