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五、如何依照神的方法来管教?

望子成龙 by 萨拉博士

报章专作家安•兰德斯女士讲到有次她看见一个十一岁大的男孩和他母亲在争吵,男孩要吃蛋糕,嫣说不行,但那男孩不听,吵着一定要蛋糕,而且叫声愈来愈大,最後还居然咒骂他的妈妈。

终於男孩大吼一声:「你这该死的!」然後抓起一块蛋糕跑了出屋外这位母亲只有转向安•兰德斯求教说:「他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每当他这样时,我真的要拿出极大的容忍才能不发脾气•这年头的孩子太聪明了,要教养他们真是不容易,你说是吗?」

安•兰德斯并不同意这种理论,她不同意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抚养方式,她如此写道:「我认为这种一味对子女娇纵的理论————乱了方寸的父母所紧紧抓住的一套理论,其实是最有害的。它所造成心理失调、被宠壤了的小家伙,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震惊。」

这三十年来,许多父母都以放纵的方式来养育子女,他们以为管教孩子只会压抑他的个性。结果怎样呢?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守法的精神则落到空前的最低点。自二次大战以来,我们看到了教育史上犯罪与破坏学校财产事件的最快速增长率,十几岁的孩子对其他同学、老师、警察及政府官员的暴力行为也十分猖獗。

难怪近几年来,行为心理学家又开始呼吁要恢复「旧式的」管教方式,作为教育训练过程的一部分。但曾几何时,这些管教方式被一些所谓「先进」教育的支持者忽视到一个可悲的地步。
精神病学科的爱德华李丁医生 Dr. Edward Litin说:「长期以来,父母不敢封孩子说[不]•不敢处罚子女,因为他们怕失去孩子的爱。」然而,许多心理学家已逐渐反对这种放纵的态度,詹姆斯•道布森医生(Dr: James Dobson说说:「管教与爱二者并没有矛盾,反之,是相辅相成的。」

在精神病医学中,首创「实体疗法」的心理医生威廉•格拉斯(Dr. William Glasser)说:「负责任的父母会恰当地结合爱与管教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在人的一生中,孩子若果不能在某一时期(尤其是幼年时期)得到亲人的关怀、爱与管教,他就永远学不到责任感,从此也就一生受害。」

爱,可以没有管教吗?

在很大程度上,管教是爱的一部分。你可以管教孩子却不爱他,这其实只能算是处罚;然而,你说爱孩子,却不管教他,才真令人怀疑。

虽然「养育孩子亦要管教」这观念对於现代心理学来说还是相当新,但管教本身却是个非常古老的概念。几千年前圣经的一位作者就称管教是父母对子女真爱的表现,正如因为神爱我们,关心我们的生命,祂才管教我们。

所罗门写道:「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1-12)

新约里更加强调这种观念:「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一二56)
英文中「管教」 discipline)一词来自拉丁文的 discere,意思是「学习」。圣经中一贯把管教视为教学过程中最有力的巩固。以下经节告诉我们管教的重要性: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一九18)

「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箴一二1)

「舍正路的,必受严刑;恨贲备的,必致死亡。」(箴一五10)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一三24)

「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 戒养育他们。」(弗六4)

管教并不是因为父母要找一个途径把自己的怒气及挫折感发泄在孩子身上,它乃是由神而来的。神定意要我们透过管教来帮助孩子,使他们长大後成为身心协调的人,晓得孝顺父母,并遵守社会秩序。神指示做父母的,尤其是父亲,要管教孩子,以免日後伤心痛苦。今天有许多父亲都可以将亲身经历的折磨讲上几个小时;如果他们当初能了解管教的重要性,这种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位母亲听了我的电台节目之後’写信告诉我说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管教过她。今天这个女儿不但不尊重母亲’不接受传统的道德观念并且和一个男人同居。这位母亲写道:「在她出生以前,我一直祈求能有一个女儿,但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现在竟会带给我们这麽大的耻辱。」

管教有何果效?

管敩能培养出快乐丶适应力强的孩子。一个不受管教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相反,他灰心丧气,终日闷闷不乐,只是个宠壤了的孩子!他会变成易怒的小暴君,一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为所欲为,随手抓到甚麽就扔甚么。

艾蓓德 Ethel barrett在一同美容院裹就碰过这样的一个小孩。这个四岁的男孩在美容院裹尖叫起来,煞像征战中的土人,几分钟之後,一位灰发的女士粗声喝道:「坐下!」

孩子非但不听,反而拿起一本志向她扔过去。

她重新命令他:「坐下!」不过这次她把孩子一把抱起来,按在一张椅子上•孩子挥拳踢腿,他的尖叫声几乎引来警察;女士抬起那本刚才孩子扔来的雕志•开始一页一页地翻起来,指着一幅圆片问道:「这是甚麽?」孩子根本不理她,仍在拼命尖叫。

她继绩一页一页地翻着,试图以杂志上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直至他的脾气渐消,最後终於安静下来,开始指认每幅图中实物的名称。轮到这位女士做头发时,孩子已经擦乾了眼泪,心满意足地坐在那裹。
「你就坐在这裹看书。」她吩咐道,这回孩子可听话了。艾蓓德在经过这位女士的身边时,就对她说:「天啊,你的孩子可真聪明」
「我的孩子?」女士回答说:「才不是呢!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小家伙•只是看到他需要一点管教,於是决定来管教他一下。」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後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一二11)

管教可以给行为定出规范,使孩子有安全感。管教能消除孩子的困惑,使他明白甚麽是可以做的,甚麽是不可以做的。父子之间》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书的作者海姆•吉诺特博士D. Haim ginott E说:「当孩子知道行为可被接纳的界限时,他们会更有安全感。」

德克萨斯州有几家世上最大的牧牛场,假如你有机会到那儿,不妨请工人带你去看牧场的边界。他会带你走上好几十哩,当你到了边界时,你会发现最少有一头牛伸着脖子想吃围墙外的青草。就算脚下有成千上万坪的牧草,牛儿都不满足,牠就是要稍稍越界去吃界外的青草。

从天性来看,人类也是一样。不论界限在哪裹,我们总要试图越界一点•我们的子女又怎会例外呢?

【十点半一定要回到家裹。】

「别这样吧,妈妈’我真的不能十一点才回来吗?」

如果你的孩子知道十点半就是十点半,而不是十点五十分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适应力强的人。不明确的界限和不致的标凖会令孩子缺乏安全感,更会造成孩子以後忽视父母制定的任何标准。不明确的界限——即定义不明、执行不力的要求—一也会令孩子对生命本身欠缺明确的定义,从而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

管敩产生服从。你当记得,耶稣基督是在一个家庭的体制下长大的,那木匠店裹众多的兄弟姊妹不时在拿撒勒的田野和街道上追逐游戏。尽管耶稣知道自己的使命与目标跟其他家庭成员不同,祂仍然服从约瑟与马利亚的管教,如路加福音二章五十一节所记载的「顺从他们」。

说到更大的管教——耶稣在祂家中所学习得来的结果,圣经作者後来说:「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五8)

【少年挑战】机构的创办人大衡•威尔克森 David Wilkerson相 信今天大多数吸毒的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都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没有为他们制定标准,并坚持那些标准,只是一味的放纵他们。

许多父母说:「不准这样!」但他们并非真心如此,孩子的放他们知道他们并非认真,因此当父母说「如果你这样,我就……:」 时,孩子就认定即使事情真的发生了,爸妈也不会照所说的去做。那麽,为甚麽要听话呢?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中,知道即使抗命了,父母也只会让步。请记住:姑息绝不能产生顺服!

若是每个父母说出「如果你这样,就……」,就真的说到做到的话,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会有多大的不同啊!这是个绝对正常的小男孩——上了床却无法在床上老老实实躺下来,不管他是午觉睡得太久,还是他根本就睡不着,总之对他来说,晚上上床睡觉已经成为了一种游戏。一天晚上,爸爸第五次把他抱上床後,说道:「听着,小子,如果你再起来一次,或者再说一句话,我就要打你屁股了,知道吗?」

小家伙回答:「知道!爸爸。」

但过了几分钟之後,小孩又口渴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喝了两杯水,听了两首歌,有过三次晚安的亲吻,上了一趟厕所也听到了父亲那种「我说过要打你屁股就是真的会打」」的警告,父亲一向言出必行。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会儿,但是再也忍不住了。「爸爸?」

「儿子,你知道我跟你是怎麽说的!」

「我知道,爸爸,但是当你起来打我屁股时,可不可以顺便给我端杯水来?」

在孩子能够自己判断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之前,管教给他提供了指引。在孩子还未明白一件事情背後的道理时,他必须学习顺服父母而不问为甚麽。立刻听从父母的吩咐,已经不只一次救了孩子的性命

大多数小孩在三岁左右都会习惯性地问:「为甚麽要这样做?」大多数父母就因为以成人的标准来回答孩子这问题,而陷入困局之中,最後小孩还是无法明白。有一次,一个小孩问他的父亲「为甚麽」,父亲就给他解释了足足有三分钟之久但孩子根本无法明白。於是,孩子又大声问道:「为甚麽?」这次不但声音提高了而且显得不耐烦,父亲也有点生气了,就说:「没有甚麽为甚麽!」

「好吧,爸爸。」男孩说,然後便照父亲所说的去做。不要以为每次你吩咐孩子做事时,都得向他解释一番,这简直是自寻烦恼,记住,管教会产生服从,并有助孩子发展出良好的品格。

管教可以使孩子学习承担责任。威廉•格拉斯医生说「如果父母能够忍受痛苦,不管孩子如何大发雷霆,也坚持要他负责任的话•其实是给孩子教导了一项终身受益的功课。父母若不加管教孩子将来只会不负责任…」

一个从管教严厉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少会因为睡过了头或不可靠而丢了差事,或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欠了他的,他理该不劳而获。反之,在管教严厉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是永远不会缺乏机会的,因为他的成功是来自他的可靠、言行一致和肯负责任。

试看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一——那些在生命中创下了不朽事业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项共同特质:能够约束自己,这就是他们从小接受管教所得来的结果。

成功管教的十个秘诀

第一:树立明确的行为准则。海姆•吉诺特博士认为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清楚告诉他们,怎样的行为是不容接受而怎样的行为又是可被接受的。这准则必须坚定、明确以致它所传递的信息只有一个:『这个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儿的。』」
若你今天说「不行,你不能这样做」,然後一转身,第二天又让他通过了,但两天之後,却因同样的事情处罚他。这样,孩子又怎麽会真正懂得甚麽是可以接受的,甚麽是不能接受的呢?

假如你告诉孩子「绝对不能在客厅吃东西」,但是当你太累的时候,你又放宽了限制,说:「今天可以吧」,那麽,你只会向孩子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有时可以,有时不行这得看我的心情而定。」结果,小孩被搞得糊裹糊涂,以致他作事也随心所欲。你一旦处罚他,他就会认为你不公平,因为其他时候他是可以这样做的。

孩子天生就具有一种像雷达般惊人的侦察力,他对你的情绪通常可以摸得一清二楚。对孩子来说,贯彻始终的原则能够消除他的混淆感。在另一方面,如果你习惯性地要提高嗓门才表示当真的,那不用说,以後也非得提高嗓门或大发脾气,孩子才会有反应。

有一次,我和某家人一起吃晚饭,他们的小宝贝一味在扔食物而不是吃食物,当她抓起一把豆子往桌子那边扔去的时候,她父亲说:「你要是再扔,我就打了。」

结果呢?她又来了一次,父亲再度警告:「你再这样的我可要打了」

第三次扔,第三次警告,第四次扔,第四次警告,终於,做父亲的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女孩一手抱到另一房间去打了一顿。几分钟後,小女孩又被带回饭桌上,这下她坐下来,乖乖地吃饭,像个小天使了。

小女孩知道父亲虽然在说:「你再这样的话,我可要打了!」其实不是当真的,所以她就趁机会放肆趄来。

孩子受处分前得先警告多少次呢?只要一次就够了。这样可以划清界限,使他明白甚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还有,你最好也要说到做到。

不要用发脾气和提高嗓门来表达你的情绪!如果你能贯彻到底地只说一遍:「爸妈不会容忍的,我们是当真的」,孩子很快就会晓得爸妈说话不是闹着玩儿的。

第二:在执行管教时,父母必须准则一致。在这一点上,父母不是意见相同,便是背道而驰。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无法在管教方法上意见一致,你的孩子马上就会发觉得到,然後可能乘势使你们闹翻,自己坐收渔利。

有一位父视写信给我说:「亲爱的萨拉博士,过去三十年来,内人和我对管教孩子的看法一直不一致,现在虽然已经太迟,但我仍然希望得到你在这方面的意见…再过几年,我
十三岁的幼女便高中毕业了,之後我打算离开这个家,因为那时我的任已经完了。」在这个家庭中,夫妇二人正因为到管教问题无法意见一致’终至家庭不和,夫妻反目。

「分而攻之」是军事作战的传统术语,同时也适用於那些在管教儿女问题上意见不一的父母。有个原则是父母应该遵守的:一旦父母任何一方在孩子可不可行的事上制定了规则时,另一方最好采取百分之百的支援立场,否则一定後患无穷。

如果父母二人在采取对策时稍有一点分歧,孩子定能发现、若然他趁机使二人失和,自己坐收渔利,结果便会不堪设想。母亲如果对该怎麽办存有疑问时,她应该回答说:「让我和你父亲商量一下再告诉你」,父亲也一样。然而,一旦有一方说了「不行」,另一方却说「可以」时,孩子肯定就会趁机所欲为,父母的权威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削弱。

我建议你,假使你的配偶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你却不同意的话,你也先要支持他的决定,然後私下裹再和配偶讨论,但不要让孩子听到。父母意见相左,不但会伤害孩子,也会破坏夫妻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父母过分纵容子女,身心疲累之余亦要承受许多压力,有时思想上已经不再有精力去施行管教,然而,我们必须鼓起勇气坚决地对自己说:「这样绝对不行!」无可否认,放纵孩子往往要比强制执行命令、施以管教要来得省事。比如,自己洗盘子要比提醒女儿这是她的职责「容易」得多;自己推剪草机去割草,要比罗唆儿子去做来得「容易」;要叫孩子整理床铺或收拾脏衣服,还不如「乾脆」自己动手。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热衷与心力,管教的事很容易就被丢在一边了,但我们这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

第三:私下施行管教。管教并不是全家人的事,它可说是父亲或母亲和孩子个人之间的私事,管教的目的是要加强「教与学」的功效,帮助孩子培养是非观念,而不是要丢他的脸侮辱他或是惹他生气。但是公开管教小孩,却会造成以上三种负面效果。

保罗写信给以弗所教会时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

用拳头揍孩子•赏他耳光•恶言相加•扭他耳朵,或是以其他方法来凌辱他•都绝对不是施行管教的适当方法•反之,这些惩罚方式只会羞辱和激怒孩子,并且使他在长大後,内心充满怨恨。

第四:训练孩子在做错事时要勇於负责。若你在怒气中施行管教,孩子可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甚麽,只知道因为做错了事而「罪有应得」。比较好的方法,是把孩子带到一边,尽可能平心静气地和他谈,直到他明白为甚麽自己的行为令人无法接受。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使孩子晓得,他是因做错事而受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承认做错了•但你得小心,千万别让他有机会再编造谎言来为自己辩护。

不要问:「你拿钱了吗?」要问:「你为甚麽从我的钱包裹拿了钱呢?」然後稍停片刻,给他时间去回答你的问题•继而再问:「你知道拿别人的钱是不应该的,是吗?」

要问:「你知不知道你在离开我们这个街区之前先要问准爸妈吗?」而不是问:[你是不是自己过马路到别个街区去了?]

还有一个好的问法,就是[儿子,你做了甚麽?]男该回答说:「他老是烦我!」【你做了甚麽?】最後男孩终於承认;「我给他面上打了一记,但是是他先来烦我的•」

第五:要对处罚表示难遇•【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对孩子来说并没有甚麽意义,他才不在乎你心裹多痛,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皮肉将要受苦。虽然如此,明智的父母应让孩子晓得他们做错事时会令父母心痛,正如我们不顺服天父旨意时,也会使天父不悦。

几分钟的默想可以让孩子反思所发生的事,也可以让他察觉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家长没有必要在每次打完孩子之後都坐下来难过半天,难过的应该是孩子;但是对必须要惩罚他而表示难过,还是个明智之举。

必须强调的是,当你惩罚孩子时,你要让他知道,你所不接受的,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不顺从的行为。因为你爱孩子,才不厌其烦地将他带到一旁去管教,告诉他错在哪裹。但是,管教应该采用甚麽方式呢?到甚麽程度?为时多久?

第六:管教要坚决且彻底。如果孩子必须受管教,就要好好给他管教,让他明白究竟是怎麽回事。做父母的,如果随手就给孩子敲一记棍子或打一记耳光,这并不算是彻底的管教。如果有必要管教,就要打得够重够久,使他终生难忘,但不可打到瘀伤或损伤。箴言十三章二十四节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圣经中把「杖」说成是用於管教的工具(参箴二九15;撒下七14;赛一一4),根据希伯来语 shebet一词的用法,我们有理由肯定,杖即用於责罚的棍子。但是,有时杖又是牧羊人手中的棍子(通常用於引领群羊),我们知道用於管教的杖或棍子是件中性的物体。

今天,有些儿童心理学家不主张用手去打孩子的屁股,因为他们觉得手是抹去眼泪丶表达爱意的,不应同时当作管教的工具。如果用手去执行管教确有不利效果的话,那麽,这些心理学家所说的,正好就符合圣经的教训。若是手边一时没有棍子,可以用变刷、尺子或用那些足以使孩子得到教训但又不至留下永久伤害的束西。

第七:允许孩子发泄他的情绪•然後再同他好好谈。若打了孩子的屁股,还对他说:「不许哭,不然就再打你!」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如果伤了他的自尊,又打痛了他的屁股就要让他发泄出来——至少是合理程度的发泄。别把他关在屋裹,而要陪伴他在一起,直到他停止抽泣,然後再和他谈谈为甚麽会受此责罚。

我则鼓励你抱住孩子,和他一同祷告,请求天父帮助你的孩子做对的事情,并且顺从天父,鼓励
孩子和你一起祷告请求神的宽恕和帮助。

需要提出警告的是:千万不要把神当作「大棒」来惩罚做错事的孩子,这样做的话,只会从情感上•灵性上伤害孩子以致他长大了就合认为神是专门来惩罚我们的。但是可以利用情况•向孩子解释不顺从是罪,犯罪是要受到惩罚的。

第八:事情一旦处理完了就该当作是被宽恕了的。显然,圣经把管教看作是教育,把天父的管教比作是我们生父的管教,并指出因为爱,才有管教(来一二5-13)。

当神免了我们,我们的过犯便如同东离西那麽远了(诗一O三12),也不被记念了(赛四三25)。同样,做错了事孩子因此被责罚过了•事情就该放到一边去了。家中其他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许嘲笑或欺负被管教的那个。

第九:根据孩子的年龄及错误来进行适当的管教。想想,儿子十六岁,比母亲还高出五寸,母亲却要去打他屁股,是不是很滑稽?圣经中清楚地说明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打他屁股。箴言十三章二十四节说到刑杖,也说到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但是照字义应该是「在清晨管教他」。释经家认为作者指的是生命的早期,即在孩子还小,可塑性还大时就要管教。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坚定地、始终如一地、充满爱地去管教他,因为当他长大了,力气大到能把你按倒在他膝盖上的时候你就没有必要让他趴在你膝上打他屁股了。

孩子渐渐长大後,对他施以约束比对他施行体罚来得有效。我们的儿子在十二岁前後一直沈迷电子仪器,那时对他最有效的惩罚便是拔去焊枪的插头,让他无法焊东西。对於少年人,可以限制他用电话,限制他活动或运动;而且一旦实行了,无论孩子多麽大声的作出抗议都要坚持你的决定。

第十:对孩子的管敦与关怀要互相平衡。有必要进行管教的时候,明智的家长就会问自己:「为甚麽必须如此呢?」通常,孩子到了非管教不可的时候,红灯就已经亮起了,这表明孩子盼望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即使他必须受点皮肉之苦才能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也在所不惜。

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跟孩子的坏行为,二者是有绝对关系的。就我们的三个孩子而言,我们发现在孩子犯错受罚之後,再同他们单独在一起,要比去附近店裹给他们买糖吃,更能改进他们的态度。对孩子来说,你才是最好的礼物,是世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也没有甚麽比你更能帮助他改善自己的行为。

一位父亲的忠言

要认识到管教是从你自己的生活开始。安娜•摩(AnnaMow说过:「多数子女抗拒管教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本身在自已的生活上,没有好好约束自己。」如果父母不自律。他就不可能成功地管教孩子。假设你自己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紧紧盯住萤光幕•你还能够教导孩子在学校要勤奋学习吗?对孩子有限制,我们自己也得先要学会自律才行。

你的情绪如何?能够自我控制吗?抑或你让自已勃然大怒,在怒气中管教你的孩子呢?当然,要是建议家长在管教孩子时绝对不动气•是不合理的,但是不要把怒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你可以这样表达:「你做那种事情,实在令我心裹很气愤」或「你老是说谎,真让我心痛。我们家裹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但是不要以体罚或痛骂来发泄你的怒气,那样只会有害处而没有益处。

当神约束你的时候,你又作何反应?你是不是因为不喜欢所处环境而心裹叛逆?孩子所作不可接受的行为:会不会是你的情绪的反映?或是你的叛逆的反映?如果你还未发现的话你会发现孩子根本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正如当你感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把壤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虽然不明白为甚麽,却仍会受罚。

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学会在圣经的应许中享安息,相信圣经中【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这句话你的孩子也不会惶惶终日,动辄得咎。

若你在孩子们面前见证你的信仰,他们是永速不会忘记的。虽然少年人不会喜欢你定下的「极端严谨的」限制,但他们不会忘记你对他们的爱与关心。也许有一天,当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回顾过去一切的时候,会因为有你这样一位世上「最严厉」的家长而感谢神。

给父亲们的忠告:你若是真的想以圣经的教导来作为管教子女的指引,就必须牢记圣经一贯地指出,管教孩子是父亲的职责。我想鼓励你把箴言从头至尾读一周,把凡是提到父亲与管教的地方都划出来。对於管教子女,你是责无旁贷的。

那是不是说妻子就不应管教孩子呢?不是的,但是她必须管教孩子的时候,是因为你给她授权如此作。神还是让为人父的你施行管教,来加强这种教与学的果效。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应由父亲来施行管教,但是,如果事情发生之後到处理问题时,中间相隔太长时间的话,管教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最好是由母亲即时处理,而不要总是说:「你爸爸晚上回来便会收拾你!

但是,作父亲的,如果你们是敬畏神的话,就不要放下管去让你的妻子独自担负惩戒纠过的重责。神希望你成关心的形象——尽管不能完美。你不能就这样让你的娇妻来处理家中所有养育儿女的问题。

结语:要记着,神应许遵行祂的旨意、对子女加以管教的,必得奖赏,也就是孩子得以在神的恩典中平稳地成长,并发展其个性。希伯来书十二章十一节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後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若想有效地自小教导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以上所说的都是必经之途。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报章专作家安•兰德斯女士讲到有次她看见一个十一岁大的男孩和他母亲在争吵,男孩要吃蛋糕,嫣说不行,但那男孩不听,吵着一定要蛋糕,而且叫声愈来愈大,最後还居然咒骂他的妈妈。终於男孩大吼一声:「你这该死的!」然後抓起一块蛋糕跑了出屋外这位母亲只有转向安•兰德斯求教说:「他正在经历这个阶段,每当他这样时,我真的要拿出极大的容忍才能不发脾气•这年头的孩子太聪明了,要教养他们真是不容易,你说是吗?」安•兰德斯并不同意这种理论,她不同意不重视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抚养方式,她如此写道:「我认为这种一味对子女娇纵的理论————乱了方寸的父母所紧紧抓住的一套理论,其实是最有害的。它所造成心理失调、被宠壤了的小家伙,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震惊。」这三十年来,许多父母都以放纵的方式来养育子女,他们以为管教孩子只会压抑他的个性。结果怎样呢?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守法的精神则落到空前的最低点。自二次大战以来,我们看到了教育史上犯罪与破坏学校财产事件的最快速增长率,十几岁的孩子对其他同学、老师、警察及政府官员的暴力行为也十分猖獗。难怪近几年来,行为心理学家又开始呼吁要恢复「旧式的」管教方式,作为教育训练过程的一部分。但曾
几何时,这些管教方式被一些所谓「先进」教育的支持者忽视到一个可悲的地步。精神病学科的爱德华李丁医生 Dr. Edward Litin说:「长期以来,父母不敢封孩子说[不]•不敢处罚子女,因为他们怕失去孩子的爱。」然而,许多心理学家已逐渐反对这种放纵的态度,詹姆斯•道布森医生(Dr: James Dobson说说:「管教与爱二者并没有矛盾,反之,是相辅相成的。」在精神病医学中,首创「实体疗法」的心理医生威廉•格拉斯(Dr. William Glasser)说:「负责任的父母会恰当地结合爱与管教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在人的一生中,孩子若果不能在某一时期(尤其是幼年时期)得到亲人的关怀、爱与管教,他就永远学不到责任感,从此也就一生受害。」爱,可以没有管教吗?在很大程度上,管教是爱的一部分。你可以管教孩子却不爱他,这其实只能算是处罚;然而,你说爱孩子,却不管教他,才真令人怀疑。虽然「养育孩子亦要管教」这观念对於现代心理学来说还是相当新,但管教本身却是个非常古老的概念。几千年前圣经的一位作者就称管教是父母对子女真爱的表现,正如因为神爱我们,关心我们的生命,祂才管教我们。所罗门写道:「我儿,你不可
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1-12)新约里更加强调这种观念:「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一二56)英文中「管教」 discipline)一词来自拉丁文的 discere,意思是「学习」。圣经中一贯把管教视为教学过程中最有力的巩固。以下经节告诉我们管教的重要性:「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一九18)「喜爱管教的•就是喜爱知识:恨恶责备的,却是畜类。(箴一二1)「舍正路的,必受严刑;恨贲备的,必致死亡。」(箴一五10)「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一三24)「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 戒养育他们。」(弗六4)管教并不是因为父母要找一个途径把自己的怒气及挫折感发泄在孩子身上,它乃是由神而来的。神定意要我们透过管教来帮助孩子,使他们长大後成为身心协调的人,晓得孝顺父母,并遵守社会秩序。神指示做父母的,尤其是父亲,要管教孩子,以免日後伤心痛苦。今天有许多父亲都可以将亲身
经历的折磨讲上几个小时;如果他们当初能了解管教的重要性,这种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有一位母亲听了我的电台节目之後’写信告诉我说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人管教过她。今天这个女儿不但不尊重母亲’不接受传统的道德观念并且和一个男人同居。这位母亲写道:「在她出生以前,我一直祈求能有一个女儿,但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现在竟会带给我们这麽大的耻辱。」管教有何果效?管敩能培养出快乐丶适应力强的孩子。一个不受管教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相反,他灰心丧气,终日闷闷不乐,只是个宠壤了的孩子!他会变成易怒的小暴君,一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为所欲为,随手抓到甚麽就扔甚么。艾蓓德 Ethel barrett在一同美容院裹就碰过这样的一个小孩。这个四岁的男孩在美容院裹尖叫起来,煞像征战中的土人,几分钟之後,一位灰发的女士粗声喝道:「坐下!」孩子非但不听,反而拿起一本志向她扔过去。她重新命令他:「坐下!」不过这次她把孩子一把抱起来,按在一张椅子上•孩子挥拳踢腿,他的尖叫声几乎引来警察;女士抬起那本刚才孩子扔来的雕志•开始一页一页地翻起来,指着一幅圆片问道:「这是甚麽?」孩子根本不理她,仍在拼命尖叫。她继绩一页一页地翻着,试
图以杂志上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直至他的脾气渐消,最後终於安静下来,开始指认每幅图中实物的名称。轮到这位女士做头发时,孩子已经擦乾了眼泪,心满意足地坐在那裹。「你就坐在这裹看书。」她吩咐道,这回孩子可听话了。艾蓓德在经过这位女士的身边时,就对她说:「天啊,你的孩子可真聪明」「我的孩子?」女士回答说:「才不是呢!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小家伙•只是看到他需要一点管教,於是决定来管教他一下。」「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後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一二11)管教可以给行为定出规范,使孩子有安全感。管教能消除孩子的困惑,使他明白甚麽是可以做的,甚麽是不可以做的。父子之间》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书的作者海姆•吉诺特博士D. Haim ginott E说:「当孩子知道行为可被接纳的界限时,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德克萨斯州有几家世上最大的牧牛场,假如你有机会到那儿,不妨请工人带你去看牧场的边界。他会带你走上好几十哩,当你到了边界时,你会发现最少有一头牛伸着脖子想吃围墙外的青草。就算脚下有成千上万坪的牧草,牛儿都不满足,牠就是要稍稍越界去吃
界外的青草。从天性来看,人类也是一样。不论界限在哪裹,我们总要试图越界一点•我们的子女又怎会例外呢?【十点半一定要回到家裹。】「别这样吧,妈妈’我真的不能十一点才回来吗?」如果你的孩子知道十点半就是十点半,而不是十点五十分的话,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适应力强的人。不明确的界限和不致的标凖会令孩子缺乏安全感,更会造成孩子以後忽视父母制定的任何标准。不明确的界限——即定义不明、执行不力的要求—一也会令孩子对生命本身欠缺明确的定义,从而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管敩产生服从。你当记得,耶稣基督是在一个家庭的体制下长大的,那木匠店裹众多的兄弟姊妹不时在拿撒勒的田野和街道上追逐游戏。尽管耶稣知道自己的使命与目标跟其他家庭成员不同,祂仍然服从约瑟与马利亚的管教,如路加福音二章五十一节所记载的「顺从他们」。说到更大的管教——耶稣在祂家中所学习得来的结果,圣经作者後来说:「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五8)【少年挑战】机构的创办人大衡•威尔克森 David Wilkerson相 信今天大多数吸毒的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都是因为从小父母就没有为他们制定标准,并坚持那些标准,只是一味的放纵他们。
许多父母说:「不准这样!」但他们并非真心如此,孩子的放他们知道他们并非认真,因此当父母说「如果你这样,我就……:」 时,孩子就认定即使事情真的发生了,爸妈也不会照所说的去做。那麽,为甚麽要听话呢?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中,知道即使抗命了,父母也只会让步。请记住:姑息绝不能产生顺服!若是每个父母说出「如果你这样,就……」,就真的说到做到的话,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会有多大的不同啊!这是个绝对正常的小男孩——上了床却无法在床上老老实实躺下来,不管他是午觉睡得太久,还是他根本就睡不着,总之对他来说,晚上上床睡觉已经成为了一种游戏。一天晚上,爸爸第五次把他抱上床後,说道:「听着,小子,如果你再起来一次,或者再说一句话,我就要打你屁股了,知道吗?」小家伙回答:「知道!爸爸。」但过了几分钟之後,小孩又口渴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喝了两杯水,听了两首歌,有过三次晚安的亲吻,上了一趟厕所也听到了父亲那种「我说过要打你屁股就是真的会打」」的警告,父亲一向言出必行。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了一会儿,但是再也忍不住了。「爸爸?」「儿子,你知道我跟你是怎麽说的!」「我知道,爸爸,但是当你起来打我屁股时,可不可以顺便给我端杯水来
?」在孩子能够自己判断出一个正确的决定之前,管教给他提供了指引。在孩子还未明白一件事情背後的道理时,他必须学习顺服父母而不问为甚麽。立刻听从父母的吩咐,已经不只一次救了孩子的性命大多数小孩在三岁左右都会习惯性地问:「为甚麽要这样做?」大多数父母就因为以成人的标准来回答孩子这问题,而陷入困局之中,最後小孩还是无法明白。有一次,一个小孩问他的父亲「为甚麽」,父亲就给他解释了足足有三分钟之久但孩子根本无法明白。於是,孩子又大声问道:「为甚麽?」这次不但声音提高了而且显得不耐烦,父亲也有点生气了,就说:「没有甚麽为甚麽!」「好吧,爸爸。」男孩说,然後便照父亲所说的去做。不要以为每次你吩咐孩子做事时,都得向他解释一番,这简直是自寻烦恼,记住,管教会产生服从,并有助孩子发展出良好的品格。管教可以使孩子学习承担责任。威廉•格拉斯医生说「如果父母能够忍受痛苦,不管孩子如何大发雷霆,也坚持要他负责任的话•其实是给孩子教导了一项终身受益的功课。父母若不加管教孩子将来只会不负责任…」一个从管教严厉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很少会因为睡过了头或不可靠而丢了差事,或是认为这个世界是欠了他的,他理该不劳而获。反之,在管教
严厉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是永远不会缺乏机会的,因为他的成功是来自他的可靠、言行一致和肯负责任。试看历史上的一些伟人一——那些在生命中创下了不朽事业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项共同特质:能够约束自己,这就是他们从小接受管教所得来的结果。成功管教的十个秘诀第一:树立明确的行为准则。海姆•吉诺特博士认为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清楚告诉他们,怎样的行为是不容接受而怎样的行为又是可被接受的。这准则必须坚定、明确以致它所传递的信息只有一个:『这个禁令是真的,不是闹着玩儿的。』」若你今天说「不行,你不能这样做」,然後一转身,第二天又让他通过了,但两天之後,却因同样的事情处罚他。这样,孩子又怎麽会真正懂得甚麽是可以接受的,甚麽是不能接受的呢?假如你告诉孩子「绝对不能在客厅吃东西」,但是当你太累的时候,你又放宽了限制,说:「今天可以吧」,那麽,你只会向孩子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有时可以,有时不行这得看我的心情而定。」结果,小孩被搞得糊裹糊涂,以致他作事也随心所欲。你一旦处罚他,他就会认为你不公平,因为其他时候他是可以这样做的。孩子天生就具有一种像雷达般惊人的侦察力,他对你的情绪通常可以摸得一清二楚。对孩子来
说,贯彻始终的原则能够消除他的混淆感。在另一方面,如果你习惯性地要提高嗓门才表示当真的,那不用说,以後也非得提高嗓门或大发脾气,孩子才会有反应。有一次,我和某家人一起吃晚饭,他们的小宝贝一味在扔食物而不是吃食物,当她抓起一把豆子往桌子那边扔去的时候,她父亲说:「你要是再扔,我就打了。」结果呢?她又来了一次,父亲再度警告:「你再这样的我可要打了」第三次扔,第三次警告,第四次扔,第四次警告,终於,做父亲的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女孩一手抱到另一房间去打了一顿。几分钟後,小女孩又被带回饭桌上,这下她坐下来,乖乖地吃饭,像个小天使了。小女孩知道父亲虽然在说:「你再这样的话,我可要打了!」其实不是当真的,所以她就趁机会放肆趄来。孩子受处分前得先警告多少次呢?只要一次就够了。这样可以划清界限,使他明白甚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还有,你最好也要说到做到。不要用发脾气和提高嗓门来表达你的情绪!如果你能贯彻到底地只说一遍:「爸妈不会容忍的,我们是当真的」,孩子很快就会晓得爸妈说话不是闹着玩儿的。第二:在执行管教时,父母必须准则一致。在这一点上,父母不是意见相同,便是背道而驰。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无法在管教方法上意
见一致,你的孩子马上就会发觉得到,然後可能乘势使你们闹翻,自己坐收渔利。有一位父视写信给我说:「亲爱的萨拉博士,过去三十年来,内人和我对管教孩子的看法一直不一致,现在虽然已经太迟,但我仍然希望得到你在这方面的意见…再过几年,我十三岁的幼女便高中毕业了,之後我打算离开这个家,因为那时我的任已经完了。」在这个家庭中,夫妇二人正因为到管教问题无法意见一致’终至家庭不和,夫妻反目。「分而攻之」是军事作战的传统术语,同时也适用於那些在管教儿女问题上意见不一的父母。有个原则是父母应该遵守的:一旦父母任何一方在孩子可不可行的事上制定了规则时,另一方最好采取百分之百的支援立场,否则一定後患无穷。如果父母二人在采取对策时稍有一点分歧,孩子定能发现、若然他趁机使二人失和,自己坐收渔利,结果便会不堪设想。母亲如果对该怎麽办存有疑问时,她应该回答说:「让我和你父亲商量一下再告诉你」,父亲也一样。然而,一旦有一方说了「不行」,另一方却说「可以」时,孩子肯定就会趁机所欲为,父母的权威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削弱。我建议你,假使你的配偶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你却不同意的话,你也先要支持他的决定,然後私下裹再和配偶讨论,但不
要让孩子听到。父母意见相左,不但会伤害孩子,也会破坏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今的父母过分纵容子女,身心疲累之余亦要承受许多压力,有时思想上已经不再有精力去施行管教,然而,我们必须鼓起勇气坚决地对自己说:「这样绝对不行!」无可否认,放纵孩子往往要比强制执行命令、施以管教要来得省事。比如,自己洗盘子要比提醒女儿这是她的职责「容易」得多;自己推剪草机去割草,要比罗唆儿子去做来得「容易」;要叫孩子整理床铺或收拾脏衣服,还不如「乾脆」自己动手。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热衷与心力,管教的事很容易就被丢在一边了,但我们这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第三:私下施行管教。管教并不是全家人的事,它可说是父亲或母亲和孩子个人之间的私事,管教的目的是要加强「教与学」的功效,帮助孩子培养是非观念,而不是要丢他的脸侮辱他或是惹他生气。但是公开管教小孩,却会造成以上三种负面效果。保罗写信给以弗所教会时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用拳头揍孩子•赏他耳光•恶言相加•扭他耳朵,或是以其他方法来凌辱他•都绝对不是施行管教的适当方法•反之,这些惩罚方式只会羞辱和激怒孩子,并且使他在长大後,内心充
满怨恨。第四:训练孩子在做错事时要勇於负责。若你在怒气中施行管教,孩子可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甚麽,只知道因为做错了事而「罪有应得」。比较好的方法,是把孩子带到一边,尽可能平心静气地和他谈,直到他明白为甚麽自己的行为令人无法接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使孩子晓得,他是因做错事而受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承认做错了•但你得小心,千万别让他有机会再编造谎言来为自己辩护。不要问:「你拿钱了吗?」要问:「你为甚麽从我的钱包裹拿了钱呢?」然後稍停片刻,给他时间去回答你的问题•继而再问:「你知道拿别人的钱是不应该的,是吗?」要问:「你知不知道你在离开我们这个街区之前先要问准爸妈吗?」而不是问:[你是不是自己过马路到别个街区去了?]还有一个好的问法,就是[儿子,你做了甚麽?]男该回答说:「他老是烦我!」【你做了甚麽?】最後男孩终於承认;「我给他面上打了一记,但是是他先来烦我的•」第五:要对处罚表示难遇•【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对孩子来说并没有甚麽意义,他才不在乎你心裹多痛,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皮肉将要受苦。虽然如此,明智的父母应让孩子晓得他们做错事时会令父母心痛,正如我们不顺
服天父旨意时,也会使天父不悦。几分钟的默想可以让孩子反思所发生的事,也可以让他察觉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家长没有必要在每次打完孩子之後都坐下来难过半天,难过的应该是孩子;但是对必须要惩罚他而表示难过,还是个明智之举。必须强调的是,当你惩罚孩子时,你要让他知道,你所不接受的,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不顺从的行为。因为你爱孩子,才不厌其烦地将他带到一旁去管教,告诉他错在哪裹。但是,管教应该采用甚麽方式呢?到甚麽程度?为时多久?第六:管教要坚决且彻底。如果孩子必须受管教,就要好好给他管教,让他明白究竟是怎麽回事。做父母的,如果随手就给孩子敲一记棍子或打一记耳光,这并不算是彻底的管教。如果有必要管教,就要打得够重够久,使他终生难忘,但不可打到瘀伤或损伤。箴言十三章二十四节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圣经中把「杖」说成是用於管教的工具(参箴二九15;撒下七14;赛一一4),根据希伯来语 shebet一词的用法,我们有理由肯定,杖即用於责罚的棍子。但是,有时杖又是牧羊人手中的棍子(通常用於引领群羊),我们知道用於管教的杖或棍子是件中性的物体。今天,有些儿童心理学家不主张用手
去打孩子的屁股,因为他们觉得手是抹去眼泪丶表达爱意的,不应同时当作管教的工具。如果用手去执行管教确有不利效果的话,那麽,这些心理学家所说的,正好就符合圣经的教训。若是手边一时没有棍子,可以用变刷、尺子或用那些足以使孩子得到教训但又不至留下永久伤害的束西。第七:允许孩子发泄他的情绪•然後再同他好好谈。若打了孩子的屁股,还对他说:「不许哭,不然就再打你!」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如果伤了他的自尊,又打痛了他的屁股就要让他发泄出来——至少是合理程度的发泄。别把他关在屋裹,而要陪伴他在一起,直到他停止抽泣,然後再和他谈谈为甚麽会受此责罚。我则鼓励你抱住孩子,和他一同祷告,请求天父帮助你的孩子做对的事情,并且顺从天父,鼓励孩子和你一起祷告请求神的宽恕和帮助。需要提出警告的是:千万不要把神当作「大棒」来惩罚做错事的孩子,这样做的话,只会从情感上•灵性上伤害孩子以致他长大了就合认为神是专门来惩罚我们的。但是可以利用情况•向孩子解释不顺从是罪,犯罪是要受到惩罚的。第八:事情一旦处理完了就该当作是被宽恕了的。显然,圣经把管教看作是教育,把天父的管教比作是我们生父的管教,并指出因为爱,才有管教(来一二5-1
3)。当神免了我们,我们的过犯便如同东离西那麽远了(诗一O三12),也不被记念了(赛四三25)。同样,做错了事孩子因此被责罚过了•事情就该放到一边去了。家中其他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许嘲笑或欺负被管教的那个。第九:根据孩子的年龄及错误来进行适当的管教。想想,儿子十六岁,比母亲还高出五寸,母亲却要去打他屁股,是不是很滑稽?圣经中清楚地说明该在孩子小的时候打他屁股。箴言十三章二十四节说到刑杖,也说到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但是照字义应该是「在清晨管教他」。释经家认为作者指的是生命的早期,即在孩子还小,可塑性还大时就要管教。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坚定地、始终如一地、充满爱地去管教他,因为当他长大了,力气大到能把你按倒在他膝盖上的时候你就没有必要让他趴在你膝上打他屁股了。孩子渐渐长大後,对他施以约束比对他施行体罚来得有效。我们的儿子在十二岁前後一直沈迷电子仪器,那时对他最有效的惩罚便是拔去焊枪的插头,让他无法焊东西。对於少年人,可以限制他用电话,限制他活动或运动;而且一旦实行了,无论孩子多麽大声的作出抗议都要坚持你的决定。第十:对孩子的管敦与关怀要互相平衡。有必要进行管教的时候,明智的家长就会问自己
:「为甚麽必须如此呢?」通常,孩子到了非管教不可的时候,红灯就已经亮起了,这表明孩子盼望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即使他必须受点皮肉之苦才能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也在所不惜。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跟孩子的坏行为,二者是有绝对关系的。就我们的三个孩子而言,我们发现在孩子犯错受罚之後,再同他们单独在一起,要比去附近店裹给他们买糖吃,更能改进他们的态度。对孩子来说,你才是最好的礼物,是世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也没有甚麽比你更能帮助他改善自己的行为。一位父亲的忠言要认识到管教是从你自己的生活开始。安娜•摩(AnnaMow说过:「多数子女抗拒管教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本身在自已的生活上,没有好好约束自己。」如果父母不自律。他就不可能成功地管教孩子。假设你自己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紧紧盯住萤光幕•你还能够教导孩子在学校要勤奋学习吗?对孩子有限制,我们自己也得先要学会自律才行。你的情绪如何?能够自我控制吗?抑或你让自已勃然大怒,在怒气中管教你的孩子呢?当然,要是建议家长在管教孩子时绝对不动气•是不合理的,但是不要把怒气发泄到孩子的身上。你可以这样表达:「你做那种事情,实在令我心裹很气愤」或「你老是说谎,真让我心痛。
我们家裹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但是不要以体罚或痛骂来发泄你的怒气,那样只会有害处而没有益处。当神约束你的时候,你又作何反应?你是不是因为不喜欢所处环境而心裹叛逆?孩子所作不可接受的行为:会不会是你的情绪的反映?或是你的叛逆的反映?如果你还未发现的话你会发现孩子根本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正如当你感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把壤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虽然不明白为甚麽,却仍会受罚。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学会在圣经的应许中享安息,相信圣经中【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这句话你的孩子也不会惶惶终日,动辄得咎。若你在孩子们面前见证你的信仰,他们是永速不会忘记的。虽然少年人不会喜欢你定下的「极端严谨的」限制,但他们不会忘记你对他们的爱与关心。也许有一天,当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回顾过去一切的时候,会因为有你这样一位世上「最严厉」的家长而感谢神。给父亲们的忠告:你若是真的想以圣经的教导来作为管教子女的指引,就必须牢记圣经一贯地指出,管教孩子是父亲的职责。我想鼓励你把箴言从头至尾读一周,把凡是提到父亲与管教的地方都划出来。对於管教子女,你是责无旁贷的。那是不是说妻子就不应管教孩子呢?不是
的,但是她必须管教孩子的时候,是因为你给她授权如此作。神还是让为人父的你施行管教,来加强这种教与学的果效。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应由父亲来施行管教,但是,如果事情发生之後到处理问题时,中间相隔太长时间的话,管教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最好是由母亲即时处理,而不要总是说:「你爸爸晚上回来便会收拾你!但是,作父亲的,如果你们是敬畏神的话,就不要放下管去让你的妻子独自担负惩戒纠过的重责。神希望你成关心的形象——尽管不能完美。你不能就这样让你的娇妻来处理家中所有养育儿女的问题。结语:要记着,神应许遵行祂的旨意、对子女加以管教的,必得奖赏,也就是孩子得以在神的恩典中平稳地成长,并发展其个性。希伯来书十二章十一节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後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若想有效地自小教导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以上所说的都是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