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10 温馨家庭秘笈

温馨家庭之旅 by 苏颖智

引言(见组员本部分)
  化冰问题
  1. 这题主要目的是让组员分享他们心目中的“基督化家庭”是怎样的。组员所说的,组长可记在心中,而在查经过程中再问组员,那跟圣经的原则是否有分别?圣经中的基督化家庭又是怎样的?如何可建立?
  2. 据Richard Rahe列出人焦虑主因的报告显示:人的焦虑与怒气,百分之七十以上源自人际关系的破裂。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同意,若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睦,大部分的痛苦是可以消除的。你认为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共处的原因是什么?
  查经(赛十四12-15;诗一二七 、 一二八)
  1. 据以赛亚书十四12-15的记载,那位主角极其痛苦,因他属于“阴间”,在“坑中极深之处”,不独他自己痛苦,他的族人亦同样痛苦。经文记载:“因为你败坏你的国,杀戮你的民”(赛十四20),可能他只是间接令国民遭殃,但很多时,这样的人会直接将痛苦带给自己最亲的人。
  (a) 很多人认为,人与人不能和睦相处,主要是先天的性格合不来,是无法改变的,但圣经却有不同的看法。赛十四12-15说明了那“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之所以堕落阴间,在“坑中极深之处”,而且将自己的族人亦陷在痛苦中(赛十四20),主因是他的“自我中心”,经文中(赛十四13-14)先后出现了五次“我要”。
  这种“我要”的态度不独令自己痛苦(当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与要求),也会令自己所爱的人痛苦(因无 形中将压力加在他们身上)。家中若有一位完美主义者,将会鸡犬不宁。因人的自我中心,也就是圣经所说的“罪”(“SIN”:“I in the middle”),乃是人与人关系破裂的主因,所以当两人有嫌隙,圣经吩咐我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五16)。圣经告诉我们如何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并教导我们如何积极在家中建立家庭祭坛,成为蒙神赐福之居所。
  (b) 这是给组员反省及回应的机会,组长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2. 诗篇一二七及一二八篇常被放在一起,主题很明显都是指向家庭。诗一二八1,据希伯来文圣经的第一个字是“ashere”(blessed),有“喜乐”、“有福”、“满足”之意。当我们细看诗篇一二八的内容时,必会同意诗中主角实在是一位快乐有福的人。温馨家庭之特征包括:
  (a) 事业方面:他能享受劳碌得来的成果。原文中“事情顺利”乃“凡事都很好”的意思,虽然不一定代表他的事业有很好的成就,但他肯定享受他的工作,且从中得到满足。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亦同意,温馨的家庭生活,可以帮助一个人的事业。
  (b) 婚姻方面:他的妻子好象多结果子的葡萄树。这些果子不独是指肉身的子女,更包括各种品德──如温柔、忍耐、包容、慈爱、怜悯、信实、顺服、贤淑等。
  (c) 家庭方面:他好象橄榄栽子──全是首选的人才,充满希望、自信与能力,更难得者,这些子女围绕着他的桌子,两代没有代沟,沟通无阻。而且不独是他的子女,连儿女的儿女也是如此。较之现在普遍存在严重代沟的世代,有着何等大的分别!
  3. 诗人将诗篇一二七1-2放在“家庭诗”之中,显示出这二节经文原是指着家之建立及维系方面来说的。
  (a) 家庭的开始以耶和华为主:诗篇一二七1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在家庭建立之先,他已认定耶和华为主,他考虑婚姻、择偶条件、人生目的、爱的意义,乃至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奉、沟通需要等原则和优先次序,都非以世俗人所行为准,乃是看神的旨意,并顺着神的旨意而行。
  (b) 家庭的建立与维持,在于认定耶和华为一定之主:诗篇一二七1下说:“若不是耶和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他按着神的心意去维持婚姻及管理神所赐予的家。
  4.温馨家庭之秘诀:
  组长可先让组员分享他们的看法,然后看看圣经怎样说。
  (a) 首先要重视个人与神的关系(诗一二八1):他敬畏耶和华,遵行他的道。不会象今天一般人那样,因为忙以致牺牲了个人与神独处、亲近的时间。无论怎样忙,他将优先次序保留给神。忙往往使人容易烦躁、发怒,亦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工作狂(workaholic)的人肯定不是神所喜悦的。
  (b) 其次他看重勤劳服侍,付出而不是等人服侍(诗一二八2):“他要吃劳碌得来的”不独是指他工作认真,赚钱去养家、去供应(provide),且暗示他是负责任的,付代价服侍人的 handy-man。他不是等别人服侍,乃是主动服侍别人。家庭和谐幸福,肯定可以帮助一个人事业之建立,使他“事情顺利”。
  (c) 重视与妻子的关系(诗一二八3上):神在申命记廿四5吩咐人即使从军,婚后都应暂停服兵役一年,让他可多留在家,与妻子建立感情。诗一二八的主角为何能见到妻子象“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一般?不少解经家均认为,葡萄乃攀藤植物,葡萄树要多结果子,必须有好的供应及棚架支持。同样,夫妻二人能否在品格上一同成长,主要看二人能否彼此欣赏、支持、供应及鼓励。一个快乐、满足的人,不独不会将事业的优先次序置于个人与神的关系之上,亦不会将它置于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之上。惟有同心,我们的事奉才能有影响力。
  (d) 重视与子女的关系(诗一二七3-4;一二八3下):圣经形容那人的子女都“环绕他的桌子,好象橄榄栽子。”两代之间沟通无阻,家中关系和谐融洽,这不是必然的,乃是要付代价去建立的。
  这位主角平日一定是花很多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注意家庭生活,与子女打成一片,既是子女的父亲,亦是子女的朋友,常蹲下来聆听子女的问题,也尊重子女。子女的自信心,往往需要透过上一代的接纳、积极的欣赏和鼓励而建立。下面一首诗很清楚道出其中的关系:
  父母座右铭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批评,
  生活在仇视中的孩子学会斗争,
  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学会惧怕,
  生活在妒忌中的孩子学会内疚,
  生活在包容中的孩子学会忍耐,
  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学会信心,
  生活在称颂中的孩子学会欣赏,
  生活在诚实中的孩子学会明白真理,
  生活在公平中的孩子学会公义,
  在接纳中的孩子学会爱,
  生活在有安全感中的孩子有自信,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另外诗篇一二七3-4的信息也十分重要:“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象勇士手中的箭。”这里提出了诗人能享受福气(参诗一二八3)的三个重要秘诀:
  . 认定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他是主,我们是管家,必须按他的原则去管理他的产业,不可随己意责骂虐待儿女,伤害他们弱小的心灵及自我形象,亦不可放任他们,宠坏他们,否则他们很容易成为社会的败类和寄生虫。
  . 认定他们是神所赐的礼物:“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 赐”,不少父母厌烦子女,常想将子女交给祖父母、外 祖父母或佣人“监管”,造成两代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 “亲情”存在。子女长大了,他们亦绝不会与父母分享 心事。
  . 认定父母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导子女:圣经形容儿女为“勇士手中的箭”,即有方向、果效、能力的,因为勇士绝不会无的放矢。同样,父母亦须将健康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下一代。不少青少年在学业成绩 不如理想,在失败、失恋后便自寻短见,原因就是没有 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可失的视作不可失、短暂的视作永恒、可变的视作不变……痛苦自难避免。但有些父母连自己本身也不知道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怎么办?圣经说:“敬畏耶和华,遵行他的道。” ──从神的话语中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e) 重视家庭与教会的关系:诗一二八5说:“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锡安及耶路撒冷亦即圣殿的所在地,是神子民敬拜的中心。为何诗人期望我们一生一世看到耶路撒冷的好处?因为离开了属神的团契生活,我们与神的关系便很容易破裂,其他的关系亦会不保。我们的子女若自幼在教会、团契中长大,与人的沟通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最低限度,他们能认识到神的标准。他们的品德,亦不致太不象样。1982年在美国少年感化院、惩教署的一项调查中,逾二千位少年罪犯当中只有百分之五相信有神,曾经去过教会的更只有百分之一,经常参加教会生活的则一个也没有。教会生活,是我们下一代最佳的保障。
  5. 这是组员反省及回应的机会。在组长分享完后,组长可以作出结论,然后与组员分小组彼此代祷,向神立志,建立家庭祭坛。
  结论
  纽约一些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两位同时代,而在当时却是“死对头”的名人,一位是伟大的布道家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他妻子亦是虔诚的基督徒;另一位是祖克士(Max Jukes),他与太太都是出名的无神论者,常嘲笑爱德华兹所传讲的,甚至宣称其家族不可能有人信神。经过差不多二百年,两家之后代如下:
  上述数字明显指出,一个人的事业、对社会的贡献与他的家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另一方面,1984年家庭辅导专家亦搜集了下列一些值得我们反省的资料:当时美国人离婚率约为百分之七十,而教会之会友约有二十分之一是离了婚的;然而,那些经常出席崇拜、主日学者只有二百分之一是离了婚的;至于那些不但经常出席崇拜、主日学,且常在家中有家庭崇拜者,二千对夫妇中则只有一对离婚。这些资料显示,人与神关系愈密切,与人的关系愈好,两者是成正比的。
  注1: 参第九课《压力知多少》一表
  在写书的过程中,下列的书籍带给我不少启迪,盼望你也不要错过这些宝藏:
  1. 苏颖睿《屋檐下》(香港证主,1992)
  2. 韩瑞克《如何建立甜蜜温馨的家庭》(台湾大光,1984)
  3. 任吉儿《无价之宝──如何成为贤妻良母》(台湾中国主日学协会,1977)
  4. 哈玛丽《爱你一生──如何做个理想丈夫》(台湾大光,1980)
  5. 罗曼。赖特《老公老婆来谈天》(台湾大光,1988)
  6. 盖瑞。史迈勒及史提夫。司考特着/文素梅译《如何找住你的妻子的心?》(橄榄基金会出版,1985)
  7. 盖瑞。史迈勒及史提夫。司考特着/文素梅译《如何找住你的丈夫的心?》(橄榄基金会出版,1984)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引言(见组员本部分)  化冰问题  1. 这题主要目的是让组员分享他们心目中的“基督化家庭”是怎样的。组员所说的,组长可记在心中,而在查经过程中再问组员,那跟圣经的原则是否有分别?圣经中的基督化家庭又是怎样的?如何可建立?  2. 据Richard Rahe列出人焦虑主因的报告显示:人的焦虑与怒气,百分之七十以上源自人际关系的破裂。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同意,若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睦,大部分的痛苦是可以消除的。你认为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共处的原因是什么?  查经(赛十四12-15;诗一二七 、 一二八)  1. 据以赛亚书十四12-15的记载,那位主角极其痛苦,因他属于“阴间”,在“坑中极深之处”,不独他自己痛苦,他的族人亦同样痛苦。经文记载:“因为你败坏你的国,杀戮你的民”(赛十四20),可能他只是间接令国民遭殃,但很多时,这样的人会直接将痛苦带给自己最亲的人。  (a) 很多人认为,人与人不能和睦相处,主要是先天的性格合不来,是无法改变的,但圣经却有不同的看法。赛十四12-15说明了那“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之所以堕落阴间,在“坑中极深之处”,而且将自己的族人亦陷在痛苦中(赛十四20),主因是
他的“自我中心”,经文中(赛十四13-14)先后出现了五次“我要”。  这种“我要”的态度不独令自己痛苦(当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与要求),也会令自己所爱的人痛苦(因无 形中将压力加在他们身上)。家中若有一位完美主义者,将会鸡犬不宁。因人的自我中心,也就是圣经所说的“罪”(“SIN”:“I in the middle”),乃是人与人关系破裂的主因,所以当两人有嫌隙,圣经吩咐我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五16)。圣经告诉我们如何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并教导我们如何积极在家中建立家庭祭坛,成为蒙神赐福之居所。  (b) 这是给组员反省及回应的机会,组长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2. 诗篇一二七及一二八篇常被放在一起,主题很明显都是指向家庭。诗一二八1,据希伯来文圣经的第一个字是“ashere”(blessed),有“喜乐”、“有福”、“满足”之意。当我们细看诗篇一二八的内容时,必会同意诗中主角实在是一位快乐有福的人。温馨家庭之特征包括:  (a) 事业方面:他能享受劳碌得来的成果。原文中“事情顺利”乃“凡事都很好”的意思,虽然不一定代表他的事业有很好的成就
,但他肯定享受他的工作,且从中得到满足。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亦同意,温馨的家庭生活,可以帮助一个人的事业。  (b) 婚姻方面:他的妻子好象多结果子的葡萄树。这些果子不独是指肉身的子女,更包括各种品德──如温柔、忍耐、包容、慈爱、怜悯、信实、顺服、贤淑等。  (c) 家庭方面:他好象橄榄栽子──全是首选的人才,充满希望、自信与能力,更难得者,这些子女围绕着他的桌子,两代没有代沟,沟通无阻。而且不独是他的子女,连儿女的儿女也是如此。较之现在普遍存在严重代沟的世代,有着何等大的分别!  3. 诗人将诗篇一二七1-2放在“家庭诗”之中,显示出这二节经文原是指着家之建立及维系方面来说的。  (a) 家庭的开始以耶和华为主:诗篇一二七1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在家庭建立之先,他已认定耶和华为主,他考虑婚姻、择偶条件、人生目的、爱的意义,乃至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奉、沟通需要等原则和优先次序,都非以世俗人所行为准,乃是看神的旨意,并顺着神的旨意而行。  (b) 家庭的建立与维持,在于认定耶和华为一定之主:诗篇一二七1下说:“若不是耶和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他按着
神的心意去维持婚姻及管理神所赐予的家。  4.温馨家庭之秘诀:  组长可先让组员分享他们的看法,然后看看圣经怎样说。  (a) 首先要重视个人与神的关系(诗一二八1):他敬畏耶和华,遵行他的道。不会象今天一般人那样,因为忙以致牺牲了个人与神独处、亲近的时间。无论怎样忙,他将优先次序保留给神。忙往往使人容易烦躁、发怒,亦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工作狂(workaholic)的人肯定不是神所喜悦的。  (b) 其次他看重勤劳服侍,付出而不是等人服侍(诗一二八2):“他要吃劳碌得来的”不独是指他工作认真,赚钱去养家、去供应(provide),且暗示他是负责任的,付代价服侍人的 handy-man。他不是等别人服侍,乃是主动服侍别人。家庭和谐幸福,肯定可以帮助一个人事业之建立,使他“事情顺利”。  (c) 重视与妻子的关系(诗一二八3上):神在申命记廿四5吩咐人即使从军,婚后都应暂停服兵役一年,让他可多留在家,与妻子建立感情。诗一二八的主角为何能见到妻子象“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一般?不少解经家均认为,葡萄乃攀藤植物,葡萄树要多结果子,必须有好的供应及棚架支持。同样,夫妻二人能否在品格上一同成长,主要看
二人能否彼此欣赏、支持、供应及鼓励。一个快乐、满足的人,不独不会将事业的优先次序置于个人与神的关系之上,亦不会将它置于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之上。惟有同心,我们的事奉才能有影响力。  (d) 重视与子女的关系(诗一二七3-4;一二八3下):圣经形容那人的子女都“环绕他的桌子,好象橄榄栽子。”两代之间沟通无阻,家中关系和谐融洽,这不是必然的,乃是要付代价去建立的。  这位主角平日一定是花很多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注意家庭生活,与子女打成一片,既是子女的父亲,亦是子女的朋友,常蹲下来聆听子女的问题,也尊重子女。子女的自信心,往往需要透过上一代的接纳、积极的欣赏和鼓励而建立。下面一首诗很清楚道出其中的关系:  父母座右铭  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学会批评,  生活在仇视中的孩子学会斗争,  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学会惧怕,  生活在妒忌中的孩子学会内疚,  生活在包容中的孩子学会忍耐,  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学会信心,  生活在称颂中的孩子学会欣赏,  生活在诚实中的孩子学会明白真理,  生活在公平中的孩子学会公义,  在接纳中的孩子学会爱,  生活在有安全感中的孩子有自信,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另外诗篇一二七3-4的信息也十分重要:“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象勇士手中的箭。”这里提出了诗人能享受福气(参诗一二八3)的三个重要秘诀:  . 认定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他是主,我们是管家,必须按他的原则去管理他的产业,不可随己意责骂虐待儿女,伤害他们弱小的心灵及自我形象,亦不可放任他们,宠坏他们,否则他们很容易成为社会的败类和寄生虫。  . 认定他们是神所赐的礼物:“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 赐”,不少父母厌烦子女,常想将子女交给祖父母、外 祖父母或佣人“监管”,造成两代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 “亲情”存在。子女长大了,他们亦绝不会与父母分享 心事。  . 认定父母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导子女:圣经形容儿女为“勇士手中的箭”,即有方向、果效、能力的,因为勇士绝不会无的放矢。同样,父母亦须将健康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下一代。不少青少年在学业成绩 不如理想,在失败、失恋后便自寻短见,原因就是没有 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可失的视作不可失、短暂的视作永恒、可变的视作不变……痛苦自难避免。但有些父母连自己本身也不知道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怎
么办?圣经说:“敬畏耶和华,遵行他的道。” ──从神的话语中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e) 重视家庭与教会的关系:诗一二八5说:“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锡安及耶路撒冷亦即圣殿的所在地,是神子民敬拜的中心。为何诗人期望我们一生一世看到耶路撒冷的好处?因为离开了属神的团契生活,我们与神的关系便很容易破裂,其他的关系亦会不保。我们的子女若自幼在教会、团契中长大,与人的沟通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最低限度,他们能认识到神的标准。他们的品德,亦不致太不象样。1982年在美国少年感化院、惩教署的一项调查中,逾二千位少年罪犯当中只有百分之五相信有神,曾经去过教会的更只有百分之一,经常参加教会生活的则一个也没有。教会生活,是我们下一代最佳的保障。  5. 这是组员反省及回应的机会。在组长分享完后,组长可以作出结论,然后与组员分小组彼此代祷,向神立志,建立家庭祭坛。  结论  纽约一些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两位同时代,而在当时却是“死对头”的名人,一位是伟大的布道家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他妻子亦是虔诚的基督徒;另一位是祖克士(Max Juke
s),他与太太都是出名的无神论者,常嘲笑爱德华兹所传讲的,甚至宣称其家族不可能有人信神。经过差不多二百年,两家之后代如下:  上述数字明显指出,一个人的事业、对社会的贡献与他的家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另一方面,1984年家庭辅导专家亦搜集了下列一些值得我们反省的资料:当时美国人离婚率约为百分之七十,而教会之会友约有二十分之一是离了婚的;然而,那些经常出席崇拜、主日学者只有二百分之一是离了婚的;至于那些不但经常出席崇拜、主日学,且常在家中有家庭崇拜者,二千对夫妇中则只有一对离婚。这些资料显示,人与神关系愈密切,与人的关系愈好,两者是成正比的。  注1: 参第九课《压力知多少》一表  在写书的过程中,下列的书籍带给我不少启迪,盼望你也不要错过这些宝藏:  1. 苏颖睿《屋檐下》(香港证主,1992)  2. 韩瑞克《如何建立甜蜜温馨的家庭》(台湾大光,1984)  3. 任吉儿《无价之宝──如何成为贤妻良母》(台湾中国主日学协会,1977)  4. 哈玛丽《爱你一生──如何做个理想丈夫》(台湾大光,1980)  5. 罗曼。赖特《老公老婆来谈天》(台湾大光,1988)  6. 盖瑞。史迈
勒及史提夫。司考特着文素梅译《如何找住你的妻子的心?》(橄榄基金会出版,1985)  7. 盖瑞。史迈勒及史提夫。司考特着文素梅译《如何找住你的丈夫的心?》(橄榄基金会出版,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