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自 义(之二)

揭露教会内魔鬼的作为 by 张弓剑

——看不见自己的错
  成语说:“明察秋毫”。秋毫,就是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有人连空中飞、林间跑的野兽细毛都能看到,但却无人能看到自己的睫毛。目不见睫,科学上讲,这是盲点;在我们的意识里也有盲点,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那么在属灵领域上,我们有没有盲点呢?保罗为主发热心这样的动机很纯正,为什么在没有被神光照前却看不到自己的光景?可见心灵上也有属灵的盲点。这就说,盲点,是我们灵、魂、体共有的弱点。因此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谚语、比喻:
  “老鸦飞到猪身上,只见别个黑,不见自个黑。”
  “秃子笑和尚——只知笑人,不知笑己。”
  我们常常看不见自己、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就是这样的缘故。
  京剧《白蟒台》中的王莽边唱边骂,骂邓禹、骂芩彭、骂邳彤,骂他们一个个背叛自己,似乎感慨万端,怨气冲天,可是就不想想自己是否背叛过别人;
  有人作过一个问卷调查,让被调查的人为自己写一个鉴定,这些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但结果颇使人吃惊:这些鉴定对自己的评价都相当好,按该调查结果,世界上就应该没有贪官污吏、刻薄财主、奸诈商人和流氓、强盗、卑鄙小人、杀人犯、战犯等等。希特勒、秦桧、江青等是古今中外公认的“人类的败类” ,但人们研究他们的自传,留下的文字、言论等资料,发现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大好人、是英雄豪杰。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的坏人都到那里去了?
  无数事实讲明:人人都没有自知之明,自义是人皆有之的罪。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坏人。那么,如果都是好人,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败坏?
  这真是一个荒谬的悖论!
  在自义之一里,我们讲过,自义是一种心态。但耶稣说:“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20-23)”因此,自义的心态可以发出来成为一种表现。在前一章,自义还只是一种心态,我们不能论断别人有自义。但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自义的表现,那么,透过这些表现,就可以发现自义的人了。
  1.自义的表现:
  自义尽管是一种心态,但它总会从行动中暴露出来,因耶稣说过,人心的存的恶必会发出来,就变成行动了。
  <1>.看不见自己的错,总看到别人的错,又总爱指责别人
  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路6/41)” 这句话形象地刻划出自义的形态:把别人的小毛病看得一清二楚,又总不放过;但对于自己的毛病,甚至是比别人严重得多的也看不见:别人花许多时间做一件事是做事缓慢;我花许久时间做一件事却是办事彻底;别人未受命而做是越轨;我未受命而做是主动;别人意见坚决是顽固;我意见坚决是不屈不挠;别人在礼貌上疏忽是不懂规矩;我疏忽了是不拘小节的人。对待别人和自己是有两套标准的:严待的是别人,宽待的是自己——自己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原谅起来都很容易,但别人犯一点小错就不饶不让。我们对自己很会“遵行”圣经的要求:“凡事包容、凡事忍耐……”,但对别人却凡事挑剔,凡事生气。人太爱自己了,却难以“爱人如己”——难以用对待自己“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或者说,我们很少用指责别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
  有一个作家说∶“每当一个人宣称所有人类都是坏蛋之时,你尽可放心好了,在这当儿他是把自己作为例外的。”
  耶稣讲的话并不夸张,他的话最实实在在的:他指出的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弱点,因此每个人都要正视它。人看不见自己的毛病是因为人有“自义的梁木”,堵住了我们的灵眼,使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问题;除非除去自义,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毛病。有人看书看到这里,可能很同意本书所列举的问题,甚至含着泪看完此书。他(她)想到了别人怎样论断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谣言、怎么样被嫉妒、谁曾经这样那样伤害过他(她)……觉得此书为他(她)说了话,觉得遇到知音了,很解气。他(她)不是从这些揭露出来的现象来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看自己有什么地方也是这么论断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谣言、怎么样嫉妒别人、怎么样伤害过别人……仍然用自义的眼光去看,这样看书,就没有实际意义了,这本书对他(她)就失去了功用了。
  许多教会都在说别人怎么抢夺他们的教会,却没有人说自己从前是怎样抢夺另一个教会的;不少教会都在诉说别人怎样分裂他们的教会,但却不说他又是从什么地方分裂出来的;那些闹分争、分裂的教会,无一例外地总是指责对方怎样分争、怎样分裂,却从来没有听谁说过都是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听到谁去反省自己的错;当然,我也相信部分是对方有问题,但我肯定不会相信只是对方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常识。
  有一个妇女,多年来不断向人抱怨对面邻舍的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是洗不干净的,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真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有一天这个女人又在来访的人面前数落着,但这个访客却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不是对面女人的衣服洗不干净,而是主人的窗户玻璃上有灰渍,加上主人的视力不佳,就误以为是衣服的斑点。他用抹布把窗户擦干净,说:“看,还有斑点吗?”那女人才知道原来都是自己的问题。擦干净玻璃了,才看得清楚。
  原来,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得多;而责怪别人,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
  <2>.人非但看不见自己错,还会把自己的错看成是别人的错。
  这一个特点是这样:一方并无错,而错的另一方还指责是别人的错。
  可拉他们口口声声地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甚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
  但摩西说:“到了早晨,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谁是圣洁的,就叫谁亲近他;他所拣选的是谁,必叫谁亲近他。可拉啊,你们要这样行:你和你的一党要拿香炉来。明日在耶和华面前,把火盛在炉中,把香放在其上。耶和华拣选谁,谁就为圣洁。你们这利未的子孙擅自专权了!(民16/5-7)”
  事实上真正擅自专权的不是摩西,而是可拉他们,但他们恶人先告状,把自己的擅自专权看作是别人擅自专权。分争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其实就是指别人错的一方,往往错得更利害。正如俗话说:“恶人先告状。”这样就很容易混淆是非,使人很难分清谁对谁错,我们就象以色列“会众”一样上当了,支持了别人的分争。
  电影《生命的抓fit人》(又名《生命的主宰》)一个黑道中的年轻人不但自己吸毒,还使一个好好的女中学生吸毒上瘾,又使她未婚先孕;这年轻人后来因黑社会中的打杀而被捕判刑,出狱后又因吸吃过量的毒品而残废。这责任本来是在这黑道中人的身上,但他的妈妈却把责任都推到女学生身上,一点也没有责怪自己的儿子,于是把所有的怨恨都发在这个“媳妇”身上。
  有一次我去处理一位弟兄与他人的交通事故纠纷,这弟兄说他骑摩托车在公路上被别人的摩托车撞了,他的脚受了不轻的伤,对方还要他赔偿,他觉得被“屈”了,于是想让我出面主持公道。后来事故对方的人也来了,大家讲明事实,才知道是这位弟兄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使对方刹车不及,撞到了弟兄的摩托车上;对方也摔得很惨,被送往医院,故此要索取赔偿。
  如果只听一方的意思,我们听到的总是别人的错,这就是人的“德性”。我们在大街上更是常常听到大声的对骂,如果留意听,你就会看得更清楚人这种劣根性的滑稽表演了。因此有一个笑话就是形容这样的人的:有人无意踩了别人的脚,反而大声且恶狠狠地叫道:你的脚为什么要搁在我的鞋底下?!
  教会里有一些人,当别人劝勉他时,他觉得是别人跟他过意不去,是在逼迫他;当别人责备他时,他认为是魔鬼的攻击;有些人性格表现得很怪僻,搞得人人怕与他相处,他又说这是别人孤立自己,他要做约瑟、要背十字架。他总是能找到“是别人的错”的理由,并因此而心理平衡,在“我是对的。”的思想中心安理得。
  <3>. 明明是自己错,却死不认错,把自己的错看作是别人造成的。
  我发现人类诸多丑恶中,有一种丑恶几乎被人所忽视,那就是喜欢把自己的过错推诿到别人身上。
  有一次,我的小侄子扔东西打破了一个花瓶,我责问他时他说是猫打破的。我说:明明是你扔东西打破的,为什么说是猫打破的?他说:我本来只想打那猫,但它却走到花瓶那里。看,这种推诿责任的劣根性在小孩子身上就有,仿佛是与生俱来。
  粤语中有一句非常生动的谚语形容人的这种本相:“阿唔出屎赖地硬。”译成普通话就是:“拉不出屎来怪地硬。”正象流行曲所唱:“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月亮若的祸……”责任一概是别人的。
  另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我发明了一种机器人,简直和人一模一样。”一位科学家对他的同事夸耀道。“它从不出错吗? ”另一位科学家问道。“不,当他犯错误时,他会把责任推到其他机器人身上。”当我们会心地为此哂笑时,就证明这种“德性”是人类共通的毛病。
  未信主之前,一遇到挫折、失败等不愉快的事,我总喜欢把这些过错找一个推诿的对象,有时是别人,有时或者说“今天时运低”、“今天的天气害得我真倒霉”等,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样才觉得好过些。人很多时候就喜欢找这种心理平衡。例如有人走路不小心踢到石头,狼狈地向前打了一个踉跄,他总会回头向石头恶狠狠地踢去,明明是自己不小心,但却怪在石头上,这样他在心理上才舒服一点。
  读历史书时,我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是一个缺乏自省能力的民族,很难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中国历史是一串灾难深重的悲剧,但做历史的总结时,人们却认为一切的苦难都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都是因为别人欺负我们而侵略、瓜分的结果,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史学原则:历史是由自己写的!
  为什么不反省一下,我们为什么总给别人欺负呢?为什么小小的日本,没有给别人欺负、侵略、瓜分?日本人早就看出自己的封建制度不如别人,在1868年便进行了着名的“明治维新”,从而从一个岛国变成了世界列强。二战之后,几乎面临国家破产的日本人又重新审视自己,开展了新一轮改革复兴运动,从而使日本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但我们中国却一直处在感觉良好之中,不肯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常说“我们大清帝国如何如何”,不需要改革,别人改革就去逼害,从1898的“戊戌变法”到不久前的改革,都是以惨痛的失败告终,可见我们民族是一个顽固不肯认错、不思悔改的民族。我们的近代史简直是一场天昏地暗的惨剧,清朝、国共两党政府没有一个承认是他们把人民带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也没有哪个团体或个人能清醒地剖析历史的症结所在。现代史更似一场滑稽闹剧,什么大炼钢、什么农业放卫星、大跃进、人民公社,又有那一个出来承认是自己的错呢?我们国家在最错误的时候,反倒我们看自己是“最正确、最英明、最伟大”的时候。我们有什么错,也总能找到政治上的替罪羔羊——阴谋家、反党集团,或者帝国主义的封锁。谁要是提不同意见,谁就是右派、反革命、反党集团。这些现象不单是政治问题,而更是民族特性的问题。
  鲁迅 先生是对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看得非常透彻的一位先驱式人物,他说:“造物主的皮鞭没有打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根毫毛。(《呐喊·头发的故事》)”又说:“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热风·随感录三十九》)”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长的悲惨历史?就是因为我们不会从历史中反省,吸取教训,以至悔改!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但誓死不能认错。
  到我们的社会上看看,比如市场里,公交车内,马路上,我们常常会看见两个路人为一点小事大吵一场;本来只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却越缠越不可开交,没有两三个小时不能化解。凡事一旦涉及自身,仿佛全无心肝,本能地认为自是人非,于是强词夺理,胡搅瞎缠——真是奇哉怪也、怪也奇哉耶!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几千年都是这样!
  在欧美的政府咨情文告里,常看到他们的政府对自己工作失误频频道歉;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sorry(对不起)”,显然他们比中国人更懂得认错。基督教文化造就了别人这样的民族,龙的文化造就了我们这样的民族。
  人类自从吃了知识树(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就有了这一种“知识”:把罪恶推到别人身上,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夏娃听蛇的话过于听丈夫和神的话,自己吃了禁果,却把责任推到蛇的身上:“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意思是怪谁把蛇放到伊甸园的呢?亚当听老婆的话更过于听神的话,也吃了禁果,又把责任推到女人和神的身上:“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人类一直以来都在不住地重复着这种“遗传”:把自己该负的责任推到别人、神或魔鬼的身上。
  有人犯了罪推无可推时,就把责任推到魔鬼那里。的确,每一件罪的背后都有魔鬼参与,犯每一件罪都是人顺服了魔鬼的试探,上了魔鬼的当,是人与魔鬼同工造成的。但是如果可以把责任都算在魔鬼的身上,那就太好了,将来任何一个罪人都能免受审判、免受惩罚——假如这是真的话,就比福音更是“福音”了!可是这是愚蠢之至的自欺欺人!如果罪是人与魔鬼同工的结果,那末,我们的罪也是同魔鬼的罪相等的,魔鬼要受怎样的刑罚,我们就要受怎样的刑罚,那时候罪人和魔鬼都要被投到火湖里去的!
  一地有两个教会,一个较兴旺,一个较衰微,衰微的教会总是把原因归究到兴旺的那个教会头上,认为是他们对自己的破坏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相信这当中会有一点点因素,但肯定不是主要因素。只不过人的本性喜欢从外部找原因,而不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罢了:本来双方都有责任,或者某方应该承担主要、甚至是所有的责任,但却一古脑儿把责任都推到别人、神或者魔鬼的身上,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会认错、不知悔改!
  <4>. 自义的人不愿意认错,还恨恶别人指出他的错。
  犹太历史中最常被杀的角色是先知,因为这个职分本身就是为指出人在上帝面前的悖逆而设的;中国朝廷中最危险的官是御史大夫和谏官——专向皇帝或上司说“不是”的官职,从屈原到彭德怀等无数人的不幸遭遇中可以得知,凡敢指出上司错误的人,都要付上可怕的代价——可见“恨恶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这种情欲,有多么可怕。
  人类几千年来都处在这种状态——神在《圣经》中把以色列人作为一个典型展现给人类看——人在种种的劝说、指正、警告面前,所表现的就是顽梗、顶撞、恼怒、忌恨。中国传统的“龙文化”,造就了一些惯于唯我独尊的人,你试试向领袖、上司、长辈指正批评,正如俗话所说的:“在老虎头上找虱子——找死的”,这种文化也造就了一种民族“特色”:喜欢听恭维的话、巴结的话、好听的话,而不喜欢听诚实的话、不吉利的话、苦口婆心的话。使我们成为何等的国家,何等的民族。
  在教会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假如你向某人提意见,他却永远有理,永远有解释,并把死的说成活的,你只得败下阵来,还觉得自己有浑身的不是;有一些人还认为,别人向他提意见是魔鬼的攻击;有一些姊妹不但不认错,还认为别人抓她的把柄,她会哭哭啼啼来加以抵挡,说是对她心灵的伤害、人身攻击;或者有人恶言恶语地反驳:“看看你自己又如何?”或者干脆大吵大闹一场;从此他对提意见的你心存不快,怀恨在心,以后永远疏远你,有机会还可能报复你。
  2. 魔鬼的工作
  我在大街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疯子:他头戴一顶脏兮兮的大盖帽,身穿破烂的军装,腰系一条皮带,斜挎一个鼓胀的破皮包,还庄严肃穆地迈着步子,又不时停下来挥动着手臂,向空中愤怒地斥责几句;在旁观者看来,这是何等地滑稽、何等地疯癫;但在这个疯子看来,他俨然以为自己是一员大将,正八面威风地检阅着部队。为什么人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疯子被邪灵所蒙蔽,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是谁;又如一个醉了的人,也是不知道自己是醉的,他怎么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醉的,这是因为“酒鬼”正在辖制他。
  我看到主内有些人,最多的还是领袖、工人一层的人,旁观者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在生活、事奉上犯了许多罪和错误,因而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失败和跌倒中浪费着生命,许多人不忍心看他再这样下去,就用爱心多次指正他,劝勉他,但他却自有一套理论来“安慰”(欺骗)自己:他是神预备大大使用的器皿,因要被大大使用,就一定会有许多磨炼、苦难、考验等等,什么背十字架理论、什么破碎理论都搬出来(其实是认为别人造成了他现在这样可怜的),他把自己不合神旨意生活和事奉所造成的结果——失败,等同于摩西、约瑟的经历,这同那个疯子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将有什么分别?请原谅我用这么残酷的例子作对比,实在是因为这两者不仅有极相似的表现,而且两者背后的属灵本质也是一样的。请问是谁使这位主内的同工一错再错,并以此孤芳自赏、执迷不误?是谁把曲解了的经文放在他的心里,使他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就是那谬妄欺骗的灵(约壹4/6)。
  如果你敢对那个疯子“将军”说:你只不过是个疯子罢了!他一定会追上来打你。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千万不要在醉鬼面前说他醉了,要不他发起酒疯来打你,就难以收拾了,因为他己被酒鬼的灵所辖制,所蒙蔽。
  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已是对的,总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劝告,甚至生气、恨恶,这同疯子、酒鬼已无两样了,那么他就是一个自义得很严重、很危险的人了,甚至已经被邪灵所辖制(见《自义之三》)。
  圣经上多处(申29/4,赛6/9-10,结12/2,可4/12,路8/10,徒28/26,罗11/8……)提到一种很惊人的现象:就是有些人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太13/14-15)”这种现象原来是因为“油蒙了心”。我们要问,这油到底是谁蒙的?是什么样的油?
  人身上自以为是、自以为义的东西就是蒙蔽心灵的油,是眼中的梁木,它使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就如同我们看是看了许多遍《圣经》和属灵的书籍,听是听了许多道和别人的劝勉,但自己的生命实在没有起多大变化,这就说明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它就象空气一样普遍,是谁也避不开的。我常为自己被这些律所局限以至于软弱而感叹,我们的一生也就是与这种光景争战的一生。
  骄傲自义弄瞎了我们心灵的眼睛,使我们甘心接受欺骗,令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本相。使得吝啬人成为瞎子,他只见金子不见人;使贪婪的人成为瞎子,他只见享乐不见结局;使有学问的人成为瞎子,他看不见自己的无知;使罪人成为瞎子,他看不见上帝;使自义的人成为瞎子,看不到自己的错……
  所以那些所谓个性固执、顽固不化、主观性很强的人,不是性格上的问题,而是灵里面的问题。
  《圣经》接着说:“(魔鬼)恐怕(百姓)眼睛看,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神)就医治他们。(太13/15)” 这里揭示了灵界的一个秘密,原来魔鬼给我们自义,为的是害怕我们悔改(回转)。这是多么严峻的事实,多么可怕的现象呀,难道我们还敢轻看自义的存在吗?既然这是魔鬼对我们心灵的影响,就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这个律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中,没有人可以幸免,因此就不要以为,《圣经》里讲的反面人物和反面的事,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所看到的教会的问题和别人的罪,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3. 圣灵的工作:
  自义是一种怪异的心态——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模样,又恨人指出来,正如疯癫、醉酒一样,都是魔鬼的作为;圣灵来就是要除灭魔鬼的作为,扭转这种心态:“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过去,我们面对矛盾、问题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指责别人,但圣灵要改变这种次序:先对付自己,把眼中的梁木拔去,看清楚自己,这样再看别人时,才能清楚地知道别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恶,你要先检查自己,才会觉得可能更应该责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会首先自己责备自己。如果那个疯子将军能清醒地看看自己,就不会向想象中的军队愤怒地斥责;假如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自己,就会把审判的石头丢掉了。
  我们都有必要从心思意念上悔改,在圣灵里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常常感到自己总是对的、错都是因为别人的问题,那么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改变这种想法,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关于这件事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负什么责任?如果我不这样,问题可能不会这么严重……这是非常重要的悔改!
  在开车时,我有一种良好反应:夜间开车回家后往往忘了关车灯,第二天开车时灯仍然亮着(被交警遇见可能罚款),后来在路上看到对面的车亮着灯开过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自己的灯是否也亮着,这时才发现,自己的灯也同别人一样在白天亮着。这种经验让我知道:有时别人的问题对自己是一个提醒,自省后往往也发现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这种反应能够转成为心态上的悔改,那么对我们属灵生命是莫大的裨益:当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发现什么问题时,这些事虽然可能与我无关,但圣灵让我看到为的是要提醒我、警戒我,好使我免受惩罚。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往往从别人的缺点中比从别人的优点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学得更快。换句话说,即是人们有时更容易从别人的缺点中觉醒。
  有叫小玲的姊妹一日忽然心血来潮,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发现自己的脸竟然是那样难看,就不禁放声大哭。坐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小赖说:“如果你偶尔照一次镜子,就那么伤心,那我们天天看你,又怎么办呢?”有人偶尔被圣灵光照,看到自己某件罪是那么可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但对于那些常常看到这些丑恶,又要承受这些丑恶伤害的人,伤痛岂不更加利害?如果圣灵常看到我们犯罪,他的忧伤岂不更加利害?
  人看不见自己身体的盲区,照镜子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如果看不见自己灵里的盲区,那该怎么办呢?神知道我们的软弱,于是赐下圣灵给我们做镜子。
  “倘若你看到弟兄有什么不对,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着了你的弟兄;(新译本:太18/15)”在神的家里,我们看到有人犯了错、犯了罪,都应该去单独指出来,这是我们对另一个人的莫大爱心,也是我们信仰中,神给每个人的权利。
  我们从前可能以为只有灵里的责备才是圣灵的工作,不知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也是圣灵的工作,我们不接受,不高兴,实际上是拒不承认这是圣灵的工作,把它当作魔鬼对我们的攻击了,但这节白纸黑字的经文明明白白显明这是神的道,是不可否认的,以后要是有人遵循着这个道来向你提意见,如果你恼怒,或暗暗不高兴,说明你的情欲正与圣灵为敌。这节圣经谁默示的?圣灵!教会就是圣灵的殿,因此在教会里,圣灵更多地透过这样的事来作工的。圣灵能光照你,别人也能光照你——因为他们心中也有圣灵。正所谓“旁观者清”,别人就是你的镜子,照出你自己看不到的盲点。
  在情欲中,人都只喜爱听赞扬的话,不喜爱听指正、责备的话,并想方设法用各种方式:伤心、生气、怒气、疏远、不理睬……来抵挡这些话,使别人以后不敢向他提什么意见;若有人向他单独当面地提意见,他也会到处对人说,他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那么神的话(太18/15)是不对的了?什么是“受到伤害”?——如果有人到处说你的闲话、怨言、谣言,你受到了伤害,那还说得过去;如果别人是遵从主耶稣的教导来指出你的错,你却说是“受到了伤害”,这只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罢了,就象先前例子中的疯子、醉汉一样不可理喻。今后如果我们再对别人的批评指正生气懊恼的话,就要知道,这是在抗拒圣灵、抗拒神的话(太18/15),都要把它看作是魔鬼的作为,看作严重的罪。正是这种情欲,成为教会难于执行神的话(太18/15)最大的绊脚石。
  我们都有属灵的盲点,需要别人来提醒、指正,就好象身体有盲点,需要照镜一样。现在我倒害怕无人提醒、无人指正。如果有人不爱听劝导、责备的话,那他真是愚不可及,不知自己在什么光景之中,象那疯子无异。圣经说:愚昧人藐视责备(箴23/9)。谁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27/9,17)”“膏油与香料”是当时以色列人最贵重的礼物,相当于今天有人送别墅、送车给你,如果现在有人送别墅、送车给你,你会生气吗?怀恨在心吗?这不是疯子所为吗?其实弟兄姊妹间的相劝是送给你极其宝贵的礼物,但很少有人明智到这种程度:喜欢于己有利的责备,甚于喜欢会损害自身的赞扬。最真诚的话语莫过于别人指出你的错来;一个人敢于向你提意见,他必定要“不计算人的恶”, “不求自己的益处”才能做到的,如果考虑到你将会脸色难看,或者将来会报复,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那他就不可能去行《圣经》的教训(太18/15),送礼物,许多人都做得到,连世人也做得到,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不计较自己的脸子、益处,去向别人提意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爱,是不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另一处经文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箴 27:5)”因此我们不要做恨恶责备的愚昧人,倒要喜爱责备,要看到那个责备你的人是出于爱心,他关心你,只不过“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27/6)”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忠言逆耳”、“苦口良药”罢了。
  晏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相,很善于用人。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办事勤谨,为人老实,做了三年官,没有说错一句话,从来没有办错一件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却突然把他罢免了。高缭的朋友觉得奇怪,便去拜见晏子,为高缭求情说:“高镣在你手下做事,已经三年,从来没有什么过错,你不但不奖赏他,还把他罢免了,这好象太不近情理了吧!”晏子听了,微微一笑,说:“我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正象一块不成材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划线,用斧头削,用刨子刨,这才能造成一件有用的器具。这些年来,全靠你们指出我的过失,帮助我改正错误,才使得齐国强盛起来。但高缭呢,和我一起共事,已经足足三年了,却从来没有给我提过意见,只是一味顺从,这对我,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把他罢免了。”
  此君真是一个聪明的有识之士,他谦逊,喜爱责备,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虽然我们口说喜爱责备,但真正“喜爱”起来却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团契”里面建立,我们常说什么“团契、团契”的,实际上很多时侯并不知道什么是“团契”,也并无真正的“团契”生活。所谓团契,就是在圣灵的交通中,彼此坦白地将内心的想法以诚实和爱心说出来,并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无论领袖还是平信徒都是一律平等的弟兄姊妹的关系,谁都可以向任何人提意见,谁都要成为“喜爱责备”的人,人人都能平等交通,相互指正,并且养成习惯,这样才能胜过我们情欲中“忠言逆耳”的败坏,只有在教会里过真正的团契生活,才可以帮助我们除去自义。
  这时如果有人向你提意见、指正你,不要生气,甚至要高兴,还要以感谢的心去领受。试想一个瞎子正在向被洪水冲垮的断桥走去,有人向他指出前面的危险,如果你是这个瞎子,听了以后会生气吗?高兴还不够,应该满心感激。因此如果有人提醒你,你应该看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你理应用爱心去感谢他,对他要更好,才是正确的心态。
  不论别人向我们提出什么,我们都应该采取开放、接纳的态度,不管当时认为对或错,都要谦卑地听,承认他说的可能是事实;即便觉得有些意见并不对,也要把它看作是圣灵对你的提醒或警告,要对自己采取最大的保留态度——我可能就是他说的这样,只不过暂时我还没有看出来,把这些意见留作日后的鉴察和儆醒吧。正如古语说:“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接受别人意见的态度如何,就是谦卑的试金石,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谦卑看他如何对待别人提的意见就知道了。
  前面《自义(之一)》着重讲的是圣灵在心里责备我们,要从内心抵挡魔鬼的意念以致悔改;这一章着重讲用团契的方式互相指正,彼此认罪来达到知错悔改。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属灵人,感受圣灵的责备是有限度的,人不可能完全靠内心的责备来改变的,因而圣灵又用外部的方式:彼此劝免指正来责备我们。只有内在的圣灵工作和外在的圣灵工作——“内科”、“外科”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一个人更谦卑。
  4. 对付最大的敌人——自义
  ① 自义,是教会混乱的总根源:
  “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提前6/4,5)”圣经为我们找到了毒根——今日我们有许多宗派之争、教会分争、人的矛盾都是源自于自义!许多嫉妒、争论、批评、论断、争竞,都是出自于自义!
  当人总以为自己最正确、最好时,这就必定引出一系列的败坏:“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圣经》警告我们说:骄傲只能带来败坏——破坏教会、破坏人与人的关系,使教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是今天教会最大的敌人;
  教会里当然有许多破坏的行为,如上所述的论断、闲话、怨言……分争、分裂等,但归根到底,都是从自义中发展出来的,如果要对付教会里魔鬼的作为,最关键的就是从人的内心去对付自义,人人必须从自我开始对付。
  ② 自义,是我们新生命成长的大敌。
  新生命是怎样成长的?就是从不断悔改而来。我们的信仰是:信(悔改)以至于信(悔改)——新生命是从三个方面得来的:知错、认错、改过。但是当一个人有自义时他就看不到自己的错,更不肯认错,那怎么悔改呢?我们信仰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从神来的新生命,而魔鬼最想败坏的也是新生命,一个败坏的人最容易败坏教会、败坏耶稣的名。所以,魔鬼就是害怕我们悔改——恐怕我们回转过来,他自义的油抹在我们心上,使我们不晓得、不明白,就是不知错、不认错了。不认错(罪),不肯认错(罪)是人性中最严重的罪性。
  学会认错,是基督徒最难学、又最必要学的功课。是否认错是新生命里的一个重要指数,因为新生命是从悔改中获得的,而悔改必须有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如果不知错、不认错,何来悔改、何来新生命?所以学会认错是新生命中最难能可贵的的果子。
  如果我们不会认错,就很难与人相处,教会就显得更加复杂,更多争斗,更多的艰难。
  在大街上,我们常看到一种人,大大的头,还有胡子,但手脚短粗,身量只有八九岁的小孩一样高,怪模怪样,很惹人笑,这叫侏儒,是因为脑垂体患了“脑脊炎”所致。
  自义就是危害我们成长的“脑脊炎”,是生命成长的大敌,使得我们不能继续长进,使我们成为属灵的“侏儒”。
  有一个寓言是讲一个明察秋毫的猎人,他掉到陷阱里是因为他太专注于远处兽皮的毛色,反而看不到眼前的陷阱了。当我们太专注于别人的弱点和错误时,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犯比别人更大的错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别人,反而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危险。作教会领袖的人往往容易处在这种光景里而不自知的。法利赛人太专注于妓女、税吏的罪人,却没有专注自己的境况,因而使自己落在与救恩无缘可怕的结局。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太21/31.32)”
  人犯奸淫、贪污的罪反而比较容易知罪,所以后来那些娼妓、税吏遇到耶稣就悔改了,但自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自义的;我们犯了其他的罪时,我们尚且会有知错悔改的时候,但如果是自义,这人就已经落到不知错、不知悔改的地步了,法利赛人后来倒没有悔改,沉沦了。所以说自义是一种最隐蔽、最危险、最严重的罪,它比奸淫、贪污的罪更可怕。
  “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12/31,32)”圣经又说:“亵慢人不听责备。(箴13/1)”我们知道“责备”是一种圣灵的工作,但假如我们不听责备,甚至用恶毒的话驳回别人的责备,我们就不认错、不悔改,那么我们的罪就不得到赦免;而犯奸淫、贪污的罪,倒较容易知罪、认罪,所以倒得到了赦免,所以它是最可怕的罪。
  有一些人(领袖中居多),几乎达到了一种“属灵顶峰”,只有他说人、责备人,没有人可以说他、更不用说责备了。他责备人怎样都行,当人说他、责备他时,就会有不好的脸色、恼羞成怒、怀恨在心。这种人己经自义得可怕了。
  这种人,不知道他把自己置于何等的危险之中,再听不进任何的意见,别人再已不敢向他说些什么,他也更加看不到自己的光景。圣经说:“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箴15/10)”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小孩从来没有人指出他的错,没有责备管教,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他可能早早就被淹死、电死、烧死,被车碾死,吃了什么有害的东西给毒死……那是不可想象的。但如果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又会成为怎么样?我们从小不就是在父母不断的教育、指正、责备下成长的吗?我们为什么想逃避指正责备呢?正象有一个瞎子,正向被洪水冲塌的桥走去,别人提醒他,他却不爱听一样。这不正是魔鬼所想的吗?世人正是这样,他们顽梗、不愿意听指正的话,所以走在死亡的路上。
  自义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为它使人走在死亡的路上都不知道。
  我写完《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后,就有不少心思涌现在心头:“你才信主这么短的年岁,就能洞察基督教内部深层的病症,这是许多人未能发现的问题,你的目光太深刻了,这些东西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不知神会怎样大大使用你啊……”这样我有点自视甚高了,看问题也有点高居临下了,甚至以鄙视的目光去看待别人错误的领受。但我又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这时我知道是圣灵的提醒,自己正陷在骄傲里。圣灵又告诉我,异端的领袖从前就是这样:开始时曾经很有恩赐和才干,被神使用、甚至大大使用过,有过许多惊人的启示、神迹和成就等;但他们不警醒自义的陷害,最后掉进了魔鬼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这是多么可悲的啊;他们的经历就象你今天一样,开始时只是沾沾自喜,后来就目中无人。
  我想自己现在才刚开始一点事奉,就这样沾沾自喜,这样高高在上,将来还怎么事奉下去?又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不小心接受了自义的欺骗,将来的信息难保不会参杂一些谬妄错误,那将来如何向神交代。我感到害怕,感到一种可怕的危险正逼近自己,觉得它是将来面见神、或得冠冕所遇到的头号敌人,但却摆脱不掉它。于是我决定禁食来进行争战,过去禁食最多只有三天,但这次圣灵带领我四十天之久。这是一场艰难的搏斗,几乎是生死之战,有人可能为得恩膏禁食四十天,有人问起我为何这样禁食时,我几乎不敢告诉别人是为这样的事,因为也许还没有人理解自义为最大的敌人。
  一个肯承认自己缺点的人,其优点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而越是伟大的人物越如此。我们每个人,应该至少有几个属灵知己,让他们常常能指出自己的错,成为我们的镜子。
  圣灵的责备是多方面的,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看《圣经》、听道、领受别人指正,都看作是神向我们说话吧。甚至把平时看到、听到的别人的问题,也看作是神对你的提醒和警告吧。
  5.骄傲的下场
  看不见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危害。因此圣经说:“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28/26)”“你见自以为有智能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16:32)”用今天的话来说,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就是难以认错。学会认错,是治服已心、战胜自己的表现。世上曾经有许多夺城掠地的英雄,到头来都失败在不认错上。有一个人,他靠“小米加步枪” 就打下了无数的城池;就算长江天堑、琼州海峡,也让他用木船把它们攻下,他的谋略比取城英雄更了得;但他后来怎么样呢?他不听彭德怀等人的劝告,终于惨败了。因此懂得认错的人,比夺城掠地的英雄还强,人最难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我曾听过一个团队在十多、二十年前的大复兴,他们中有不少能行异能、医治恩赐、得神重用的人物,但今何在呢?他们不就是因为骄傲、因为不听人劝而跌倒了吗?想一想你我是谁?比这些“取城”的英雄还强吗?比这些在前的能人还强吗?如果听不得别人的劝告和责备,我们的下场将与他们一样。
  “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箴16/5)”现在我们才知道,神为什么那么憎恨自义骄傲了,因为骄傲自义是魔鬼的作为。
  自义骄傲带来的危害是那么大,所以神惩罚骄傲也格外严厉。“耶和华必拆毁骄傲人的家。(箴15/25)”“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自高的,必降为卑”……圣经有如此之多这些方面的教训,可见骄傲是很严重的罪。这也说明自义骄傲的人的下场,必自吃恶果、自己跌倒、被人唾弃、被神管教。法利赛人因着自义,而与救恩失之交臂,成为地狱客。
  “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8/12)”我深深感到,一切都要从谦卑开始,只有谦卑的人才能长进,才能不断被神更大使用,被神高升。将来的荣耀、赏赐、冠冕都在于谦卑。在此我再次语重心长地劝各位同路人,千万要对付自义,每一个人、尤其是事奉的人,要把对付自义当作头等重要的事。奉劝各位同工、长辈、领袖们,特别奉劝中国比较大的团队、有影响力的教会尤其要重视察验有没有自高自大,有没有高人一等的意念。越大更越应该谦卑,胜败荣辱全在这里了,古今中外,教内教外,无数事实都见证着这个真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谦卑再谦卑,千万千万。
  写到这里我深知道,尽管写是这样写,要我真正地看自己,除掉自义,却是一场艰难的争战。我们教会刚上完这个课时,同工们都很受感动,哭着认错,但不久问题来了,又都故技重演了;我妻子是一个领袖,讲道讲得“呱呱”叫,对人要求也很严格,动不动就责备人;但有一次开同工会时,同工们对她中肯地提了一些意见,她的态度立刻就蛮横起来,说“不事奉”了;当时还只是和风细雨的劝勉,假如用平时她严厉责备人家语气的十分之一去待她,她甚至就可能说“不做人”、要跳楼了。这给我当头一棒,透过她我更深地认识到人、尤其是自己的罪孽,也更深地认识到做领袖可能隐藏的败坏,我深深地叹息,并在神面前哀痛地恳求;我看到圣灵进入旧生命时,它的反应是抗拒、是痛苦的,犹如经历一场手术一样,是的,圣灵正在修剪一个人的生命时,他是很痛苦的;不要指望光听道就能解决问题,这将是是一场圣灵与情欲(旧生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战。只有不怕修剪、不怕痛苦的人才可以得胜。
  但愿我们都能从自义的困境中突围出来!
  ※王莽,古代西汉中期人物,是汉平帝时的大将。他背叛作乱,毒死汉平帝,夺权自己做了皇帝,后又被叛军所杀。
  默想与祷告:
  ①我真的要好好检查自己错误的地方,用更多的精力解剖自己,批评自己而不是别人。
  ②从现在起,我要从心思上改变,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审判自己。
  耶稣啊,医治我,好让我的灵眼能看见;圣灵啊,光照我,使我看到自己的不义、丑恶。我多么需要祢亲自的责备和你籍着别人对我的责备。从现在起,我学习喜欢听责备的话。
  悔改:
  找一些身边的弟兄姊妹,向他们谦卑求问:你生命上有什么缺点,工作上有什么错误,犯了什么不自知的罪,看自己如何对付。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看不见自己的错  成语说:“明察秋毫”。秋毫,就是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有人连空中飞、林间跑的野兽细毛都能看到,但却无人能看到自己的睫毛。目不见睫,科学上讲,这是盲点;在我们的意识里也有盲点,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那么在属灵领域上,我们有没有盲点呢?保罗为主发热心这样的动机很纯正,为什么在没有被神光照前却看不到自己的光景?可见心灵上也有属灵的盲点。这就说,盲点,是我们灵、魂、体共有的弱点。因此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谚语、比喻:  “老鸦飞到猪身上,只见别个黑,不见自个黑。”  “秃子笑和尚——只知笑人,不知笑己。”  我们常常看不见自己、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就是这样的缘故。  京剧《白蟒台》中的王莽边唱边骂,骂邓禹、骂芩彭、骂邳彤,骂他们一个个背叛自己,似乎感慨万端,怨气冲天,可是就不想想自己是否背叛过别人;  有人作过一个问卷调查,让被调查的人为自己写一个鉴定,这些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三教九流。但结果颇使人吃惊:这些鉴定对自己的评价都相当好,按该调查结果,世界上就应该没有贪官污吏、刻薄财主、奸诈商人和流氓、强盗、卑鄙小人、杀人犯、战犯等等。希特勒、秦桧
、江青等是古今中外公认的“人类的败类” ,但人们研究他们的自传,留下的文字、言论等资料,发现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大好人、是英雄豪杰。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的坏人都到那里去了?  无数事实讲明:人人都没有自知之明,自义是人皆有之的罪。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坏人。那么,如果都是好人,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败坏?  这真是一个荒谬的悖论!  在自义之一里,我们讲过,自义是一种心态。但耶稣说:“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20-23)”因此,自义的心态可以发出来成为一种表现。在前一章,自义还只是一种心态,我们不能论断别人有自义。但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了自义的表现,那么,透过这些表现,就可以发现自义的人了。  1.自义的表现:  自义尽管是一种心态,但它总会从行动中暴露出来,因耶稣说过,人心的存的恶必会发出来,就变成行动了。  .看不见自己的错,总看到别人的错,又总爱指责别人  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路641)” 这句话形象地刻划出自义的形态:把别人的小毛病看得一清二楚,又总不放过;但
对于自己的毛病,甚至是比别人严重得多的也看不见:别人花许多时间做一件事是做事缓慢;我花许久时间做一件事却是办事彻底;别人未受命而做是越轨;我未受命而做是主动;别人意见坚决是顽固;我意见坚决是不屈不挠;别人在礼貌上疏忽是不懂规矩;我疏忽了是不拘小节的人。对待别人和自己是有两套标准的:严待的是别人,宽待的是自己——自己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原谅起来都很容易,但别人犯一点小错就不饶不让。我们对自己很会“遵行”圣经的要求:“凡事包容、凡事忍耐……”,但对别人却凡事挑剔,凡事生气。人太爱自己了,却难以“爱人如己”——难以用对待自己“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或者说,我们很少用指责别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  有一个作家说∶“每当一个人宣称所有人类都是坏蛋之时,你尽可放心好了,在这当儿他是把自己作为例外的。”  耶稣讲的话并不夸张,他的话最实实在在的:他指出的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弱点,因此每个人都要正视它。人看不见自己的毛病是因为人有“自义的梁木”,堵住了我们的灵眼,使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问题;除非除去自义,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的毛病。有人看书看到这里,可能很同意本书所列举的问题,甚至含着泪看完此
书。他(她)想到了别人怎样论断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谣言、怎么样被嫉妒、谁曾经这样那样伤害过他(她)……觉得此书为他(她)说了话,觉得遇到知音了,很解气。他(她)不是从这些揭露出来的现象来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看自己有什么地方也是这么论断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谣言、怎么样嫉妒别人、怎么样伤害过别人……仍然用自义的眼光去看,这样看书,就没有实际意义了,这本书对他(她)就失去了功用了。  许多教会都在说别人怎么抢夺他们的教会,却没有人说自己从前是怎样抢夺另一个教会的;不少教会都在诉说别人怎样分裂他们的教会,但却不说他又是从什么地方分裂出来的;那些闹分争、分裂的教会,无一例外地总是指责对方怎样分争、怎样分裂,却从来没有听谁说过都是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听到谁去反省自己的错;当然,我也相信部分是对方有问题,但我肯定不会相信只是对方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常识。  有一个妇女,多年来不断向人抱怨对面邻舍的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是洗不干净的,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真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有一天这个女人又在来访的人面前数落着,但这个访客却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不是对面女人的衣服
洗不干净,而是主人的窗户玻璃上有灰渍,加上主人的视力不佳,就误以为是衣服的斑点。他用抹布把窗户擦干净,说:“看,还有斑点吗?”那女人才知道原来都是自己的问题。擦干净玻璃了,才看得清楚。  原来,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得多;而责怪别人,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  .人非但看不见自己错,还会把自己的错看成是别人的错。  这一个特点是这样:一方并无错,而错的另一方还指责是别人的错。  可拉他们口口声声地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甚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  但摩西说:“到了早晨,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谁是圣洁的,就叫谁亲近他;他所拣选的是谁,必叫谁亲近他。可拉啊,你们要这样行:你和你的一党要拿香炉来。明日在耶和华面前,把火盛在炉中,把香放在其上。耶和华拣选谁,谁就为圣洁。你们这利未的子孙擅自专权了!(民165-7)”  事实上真正擅自专权的不是摩西,而是可拉他们,但他们恶人先告状,把自己的擅自专权看作是别人擅自专权。分争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其实就是指别人错的一方,往往错得更利害。正如俗话说:“恶人先告状。”这样就很容易混淆是非,
使人很难分清谁对谁错,我们就象以色列“会众”一样上当了,支持了别人的分争。  电影《生命的抓fit人》(又名《生命的主宰》)一个黑道中的年轻人不但自己吸毒,还使一个好好的女中学生吸毒上瘾,又使她未婚先孕;这年轻人后来因黑社会中的打杀而被捕判刑,出狱后又因吸吃过量的毒品而残废。这责任本来是在这黑道中人的身上,但他的妈妈却把责任都推到女学生身上,一点也没有责怪自己的儿子,于是把所有的怨恨都发在这个“媳妇”身上。  有一次我去处理一位弟兄与他人的交通事故纠纷,这弟兄说他骑摩托车在公路上被别人的摩托车撞了,他的脚受了不轻的伤,对方还要他赔偿,他觉得被“屈”了,于是想让我出面主持公道。后来事故对方的人也来了,大家讲明事实,才知道是这位弟兄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使对方刹车不及,撞到了弟兄的摩托车上;对方也摔得很惨,被送往医院,故此要索取赔偿。  如果只听一方的意思,我们听到的总是别人的错,这就是人的“德性”。我们在大街上更是常常听到大声的对骂,如果留意听,你就会看得更清楚人这种劣根性的滑稽表演了。因此有一个笑话就是形容这样的人的:有人无意踩了别人的脚,反而大声且恶狠狠地叫道:你的脚为什么要搁在我的鞋
底下?!  教会里有一些人,当别人劝勉他时,他觉得是别人跟他过意不去,是在逼迫他;当别人责备他时,他认为是魔鬼的攻击;有些人性格表现得很怪僻,搞得人人怕与他相处,他又说这是别人孤立自己,他要做约瑟、要背十字架。他总是能找到“是别人的错”的理由,并因此而心理平衡,在“我是对的。”的思想中心安理得。  . 明明是自己错,却死不认错,把自己的错看作是别人造成的。  我发现人类诸多丑恶中,有一种丑恶几乎被人所忽视,那就是喜欢把自己的过错推诿到别人身上。  有一次,我的小侄子扔东西打破了一个花瓶,我责问他时他说是猫打破的。我说:明明是你扔东西打破的,为什么说是猫打破的?他说:我本来只想打那猫,但它却走到花瓶那里。看,这种推诿责任的劣根性在小孩子身上就有,仿佛是与生俱来。  粤语中有一句非常生动的谚语形容人的这种本相:“阿唔出屎赖地硬。”译成普通话就是:“拉不出屎来怪地硬。”正象流行曲所唱:“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月亮若的祸……”责任一概是别人的。  另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我发明了一种机器人,简直和人一模一样。”一位科学家对他的同事夸耀道。“它从不出错吗? ”另一位科学家问道。“不,当他犯
错误时,他会把责任推到其他机器人身上。”当我们会心地为此哂笑时,就证明这种“德性”是人类共通的毛病。  未信主之前,一遇到挫折、失败等不愉快的事,我总喜欢把这些过错找一个推诿的对象,有时是别人,有时或者说“今天时运低”、“今天的天气害得我真倒霉”等,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样才觉得好过些。人很多时候就喜欢找这种心理平衡。例如有人走路不小心踢到石头,狼狈地向前打了一个踉跄,他总会回头向石头恶狠狠地踢去,明明是自己不小心,但却怪在石头上,这样他在心理上才舒服一点。  读历史书时,我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是一个缺乏自省能力的民族,很难从历史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中国历史是一串灾难深重的悲剧,但做历史的总结时,人们却认为一切的苦难都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都是因为别人欺负我们而侵略、瓜分的结果,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史学原则:历史是由自己写的!  为什么不反省一下,我们为什么总给别人欺负呢?为什么小小的日本,没有给别人欺负、侵略、瓜分?日本人早就看出自己的封建制度不如别人,在1868年便进行了着名的“明治维新”,从而从一个岛国变成了世界列强。二战之后,几乎面临国家破产的日本人又重新审视自己,开展了新一轮改革复兴
运动,从而使日本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但我们中国却一直处在感觉良好之中,不肯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常说“我们大清帝国如何如何”,不需要改革,别人改革就去逼害,从1898的“戊戌变法”到不久前的改革,都是以惨痛的失败告终,可见我们民族是一个顽固不肯认错、不思悔改的民族。我们的近代史简直是一场天昏地暗的惨剧,清朝、国共两党政府没有一个承认是他们把人民带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也没有哪个团体或个人能清醒地剖析历史的症结所在。现代史更似一场滑稽闹剧,什么大炼钢、什么农业放卫星、大跃进、人民公社,又有那一个出来承认是自己的错呢?我们国家在最错误的时候,反倒我们看自己是“最正确、最英明、最伟大”的时候。我们有什么错,也总能找到政治上的替罪羔羊——阴谋家、反党集团,或者帝国主义的封锁。谁要是提不同意见,谁就是右派、反革命、反党集团。这些现象不单是政治问题,而更是民族特性的问题。  鲁迅 先生是对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看得非常透彻的一位先驱式人物,他说:“造物主的皮鞭没有打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根毫毛。(《呐喊·头发的故事》)”又说:“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
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热风·随感录三十九》)”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长的悲惨历史?就是因为我们不会从历史中反省,吸取教训,以至悔改!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但誓死不能认错。  到我们的社会上看看,比如市场里,公交车内,马路上,我们常常会看见两个路人为一点小事大吵一场;本来只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却越缠越不可开交,没有两三个小时不能化解。凡事一旦涉及自身,仿佛全无心肝,本能地认为自是人非,于是强词夺理,胡搅瞎缠——真是奇哉怪也、怪也奇哉耶!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几千年都是这样!  在欧美的政府咨情文告里,常看到他们的政府对自己工作失误频频道歉;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sorry(对不起)”,显然他们比中国人更懂得认错。基督教文化造就了别人这样的民族,龙的文化造就了我们这样的民族。  人类自从吃了知识树(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就有了这一种“知识”:把罪恶推到别人身上,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夏娃听蛇的话过于听丈夫和神的话,自己吃了禁果,却把责任推到蛇的身上:“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意思是怪谁把蛇放到伊甸
园的呢?亚当听老婆的话更过于听神的话,也吃了禁果,又把责任推到女人和神的身上:“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人类一直以来都在不住地重复着这种“遗传”:把自己该负的责任推到别人、神或魔鬼的身上。  有人犯了罪推无可推时,就把责任推到魔鬼那里。的确,每一件罪的背后都有魔鬼参与,犯每一件罪都是人顺服了魔鬼的试探,上了魔鬼的当,是人与魔鬼同工造成的。但是如果可以把责任都算在魔鬼的身上,那就太好了,将来任何一个罪人都能免受审判、免受惩罚——假如这是真的话,就比福音更是“福音”了!可是这是愚蠢之至的自欺欺人!如果罪是人与魔鬼同工的结果,那末,我们的罪也是同魔鬼的罪相等的,魔鬼要受怎样的刑罚,我们就要受怎样的刑罚,那时候罪人和魔鬼都要被投到火湖里去的!  一地有两个教会,一个较兴旺,一个较衰微,衰微的教会总是把原因归究到兴旺的那个教会头上,认为是他们对自己的破坏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相信这当中会有一点点因素,但肯定不是主要因素。只不过人的本性喜欢从外部找原因,而不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罢了:本来双方都有责任,或者某方应该承担主要、甚至是所有的责任,但却一古脑儿把责任都推到
别人、神或者魔鬼的身上,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会认错、不知悔改!  . 自义的人不愿意认错,还恨恶别人指出他的错。  犹太历史中最常被杀的角色是先知,因为这个职分本身就是为指出人在上帝面前的悖逆而设的;中国朝廷中最危险的官是御史大夫和谏官——专向皇帝或上司说“不是”的官职,从屈原到彭德怀等无数人的不幸遭遇中可以得知,凡敢指出上司错误的人,都要付上可怕的代价——可见“恨恶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这种情欲,有多么可怕。  人类几千年来都处在这种状态——神在《圣经》中把以色列人作为一个典型展现给人类看——人在种种的劝说、指正、警告面前,所表现的就是顽梗、顶撞、恼怒、忌恨。中国传统的“龙文化”,造就了一些惯于唯我独尊的人,你试试向领袖、上司、长辈指正批评,正如俗话所说的:“在老虎头上找虱子——找死的”,这种文化也造就了一种民族“特色”:喜欢听恭维的话、巴结的话、好听的话,而不喜欢听诚实的话、不吉利的话、苦口婆心的话。使我们成为何等的国家,何等的民族。  在教会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假如你向某人提意见,他却永远有理,永远有解释,并把死的说成活的,你只得败下阵来,还觉得自己有浑身的不是;有一些人还认为,别人
向他提意见是魔鬼的攻击;有一些姊妹不但不认错,还认为别人抓她的把柄,她会哭哭啼啼来加以抵挡,说是对她心灵的伤害、人身攻击;或者有人恶言恶语地反驳:“看看你自己又如何?”或者干脆大吵大闹一场;从此他对提意见的你心存不快,怀恨在心,以后永远疏远你,有机会还可能报复你。  2. 魔鬼的工作  我在大街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疯子:他头戴一顶脏兮兮的大盖帽,身穿破烂的军装,腰系一条皮带,斜挎一个鼓胀的破皮包,还庄严肃穆地迈着步子,又不时停下来挥动着手臂,向空中愤怒地斥责几句;在旁观者看来,这是何等地滑稽、何等地疯癫;但在这个疯子看来,他俨然以为自己是一员大将,正八面威风地检阅着部队。为什么人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疯子被邪灵所蒙蔽,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是谁;又如一个醉了的人,也是不知道自己是醉的,他怎么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醉的,这是因为“酒鬼”正在辖制他。  我看到主内有些人,最多的还是领袖、工人一层的人,旁观者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在生活、事奉上犯了许多罪和错误,因而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失败和跌倒中浪费着生命,许多人不忍心看他再这样下去,就用爱心多次指正他,劝勉他,但他却自有一套理论来“安慰”(欺骗
)自己:他是神预备大大使用的器皿,因要被大大使用,就一定会有许多磨炼、苦难、考验等等,什么背十字架理论、什么破碎理论都搬出来(其实是认为别人造成了他现在这样可怜的),他把自己不合神旨意生活和事奉所造成的结果——失败,等同于摩西、约瑟的经历,这同那个疯子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将有什么分别?请原谅我用这么残酷的例子作对比,实在是因为这两者不仅有极相似的表现,而且两者背后的属灵本质也是一样的。请问是谁使这位主内的同工一错再错,并以此孤芳自赏、执迷不误?是谁把曲解了的经文放在他的心里,使他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就是那谬妄欺骗的灵(约壹46)。  如果你敢对那个疯子“将军”说:你只不过是个疯子罢了!他一定会追上来打你。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千万不要在醉鬼面前说他醉了,要不他发起酒疯来打你,就难以收拾了,因为他己被酒鬼的灵所辖制,所蒙蔽。  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已是对的,总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劝告,甚至生气、恨恶,这同疯子、酒鬼已无两样了,那么他就是一个自义得很严重、很危险的人了,甚至已经被邪灵所辖制(见《自义之三》)。  圣经上多处(申294,赛69-10,结122,可412,路810,徒2826,罗118
……)提到一种很惊人的现象:就是有些人听是听见,却不明白;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太1314-15)”这种现象原来是因为“油蒙了心”。我们要问,这油到底是谁蒙的?是什么样的油?  人身上自以为是、自以为义的东西就是蒙蔽心灵的油,是眼中的梁木,它使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就如同我们看是看了许多遍《圣经》和属灵的书籍,听是听了许多道和别人的劝勉,但自己的生命实在没有起多大变化,这就说明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它就象空气一样普遍,是谁也避不开的。我常为自己被这些律所局限以至于软弱而感叹,我们的一生也就是与这种光景争战的一生。  骄傲自义弄瞎了我们心灵的眼睛,使我们甘心接受欺骗,令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本相。使得吝啬人成为瞎子,他只见金子不见人;使贪婪的人成为瞎子,他只见享乐不见结局;使有学问的人成为瞎子,他看不见自己的无知;使罪人成为瞎子,他看不见上帝;使自义的人成为瞎子,看不到自己的错……  所以那些所谓个性固执、顽
固不化、主观性很强的人,不是性格上的问题,而是灵里面的问题。  《圣经》接着说:“(魔鬼)恐怕(百姓)眼睛看,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神)就医治他们。(太1315)” 这里揭示了灵界的一个秘密,原来魔鬼给我们自义,为的是害怕我们悔改(回转)。这是多么严峻的事实,多么可怕的现象呀,难道我们还敢轻看自义的存在吗?既然这是魔鬼对我们心灵的影响,就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这个律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中,没有人可以幸免,因此就不要以为,《圣经》里讲的反面人物和反面的事,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所看到的教会的问题和别人的罪,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3. 圣灵的工作:  自义是一种怪异的心态——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模样,又恨人指出来,正如疯癫、醉酒一样,都是魔鬼的作为;圣灵来就是要除灭魔鬼的作为,扭转这种心态:“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过去,我们面对矛盾、问题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指责别人,但圣灵要改变这种次序:先对付自己,把眼中的梁木拔去,看清楚自己,这样再看别人时,才能清楚地知道别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恶,你要先检查自己,才会觉得可能更应该责备的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所以会首先自己责备自己。如果那个疯子将军能清醒地看看自己,就不会向想象中的军队愤怒地斥责;假如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自己,就会把审判的石头丢掉了。  我们都有必要从心思意念上悔改,在圣灵里心意更新而变化——我们常常感到自己总是对的、错都是因为别人的问题,那么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改变这种想法,逐渐养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关于这件事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负什么责任?如果我不这样,问题可能不会这么严重……这是非常重要的悔改!  在开车时,我有一种良好反应:夜间开车回家后往往忘了关车灯,第二天开车时灯仍然亮着(被交警遇见可能罚款),后来在路上看到对面的车亮着灯开过来,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自己的灯是否也亮着,这时才发现,自己的灯也同别人一样在白天亮着。这种经验让我知道:有时别人的问题对自己是一个提醒,自省后往往也发现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这种反应能够转成为心态上的悔改,那么对我们属灵生命是莫大的裨益:当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发现什么问题时,这些事虽然可能与我无关,但圣灵让我看到为的是要提醒我、警戒我,好使我免受惩罚。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往往从别人的缺点中比从别人的优点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学
得更快。换句话说,即是人们有时更容易从别人的缺点中觉醒。  有叫小玲的姊妹一日忽然心血来潮,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发现自己的脸竟然是那样难看,就不禁放声大哭。坐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小赖说:“如果你偶尔照一次镜子,就那么伤心,那我们天天看你,又怎么办呢?”有人偶尔被圣灵光照,看到自己某件罪是那么可恶,就伤心地痛哭起来。但对于那些常常看到这些丑恶,又要承受这些丑恶伤害的人,伤痛岂不更加利害?如果圣灵常看到我们犯罪,他的忧伤岂不更加利害?  人看不见自己身体的盲区,照镜子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如果看不见自己灵里的盲区,那该怎么办呢?神知道我们的软弱,于是赐下圣灵给我们做镜子。  “倘若你看到弟兄有什么不对,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着了你的弟兄;(新译本:太1815)”在神的家里,我们看到有人犯了错、犯了罪,都应该去单独指出来,这是我们对另一个人的莫大爱心,也是我们信仰中,神给每个人的权利。  我们从前可能以为只有灵里的责备才是圣灵的工作,不知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也是圣灵的工作,我们不接受,不高兴,实际上是拒不承认这是圣灵的工作,把它当作魔鬼对我们的攻击了,但这节
白纸黑字的经文明明白白显明这是神的道,是不可否认的,以后要是有人遵循着这个道来向你提意见,如果你恼怒,或暗暗不高兴,说明你的情欲正与圣灵为敌。这节圣经谁默示的?圣灵!教会就是圣灵的殿,因此在教会里,圣灵更多地透过这样的事来作工的。圣灵能光照你,别人也能光照你——因为他们心中也有圣灵。正所谓“旁观者清”,别人就是你的镜子,照出你自己看不到的盲点。  在情欲中,人都只喜爱听赞扬的话,不喜爱听指正、责备的话,并想方设法用各种方式:伤心、生气、怒气、疏远、不理睬……来抵挡这些话,使别人以后不敢向他提什么意见;若有人向他单独当面地提意见,他也会到处对人说,他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那么神的话(太1815)是不对的了?什么是“受到伤害”?——如果有人到处说你的闲话、怨言、谣言,你受到了伤害,那还说得过去;如果别人是遵从主耶稣的教导来指出你的错,你却说是“受到了伤害”,这只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罢了,就象先前例子中的疯子、醉汉一样不可理喻。今后如果我们再对别人的批评指正生气懊恼的话,就要知道,这是在抗拒圣灵、抗拒神的话(太1815),都要把它看作是魔鬼的作为,看作严重的罪。正是这种情欲,成为教会难于执行
神的话(太1815)最大的绊脚石。  我们都有属灵的盲点,需要别人来提醒、指正,就好象身体有盲点,需要照镜一样。现在我倒害怕无人提醒、无人指正。如果有人不爱听劝导、责备的话,那他真是愚不可及,不知自己在什么光景之中,象那疯子无异。圣经说:愚昧人藐视责备(箴239)。谁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279,17)”“膏油与香料”是当时以色列人最贵重的礼物,相当于今天有人送别墅、送车给你,如果现在有人送别墅、送车给你,你会生气吗?怀恨在心吗?这不是疯子所为吗?其实弟兄姊妹间的相劝是送给你极其宝贵的礼物,但很少有人明智到这种程度:喜欢于己有利的责备,甚于喜欢会损害自身的赞扬。最真诚的话语莫过于别人指出你的错来;一个人敢于向你提意见,他必定要“不计算人的恶”, “不求自己的益处”才能做到的,如果考虑到你将会脸色难看,或者将来会报复,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那他就不可能去行《圣经》的教训(太1815),送礼物,许多人都做得到,连世人也做得到,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不计较自己的脸子、益处,去向别人提意
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爱,是不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另一处经文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箴 27:5)”因此我们不要做恨恶责备的愚昧人,倒要喜爱责备,要看到那个责备你的人是出于爱心,他关心你,只不过“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276)”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忠言逆耳”、“苦口良药”罢了。  晏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相,很善于用人。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办事勤谨,为人老实,做了三年官,没有说错一句话,从来没有办错一件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却突然把他罢免了。高缭的朋友觉得奇怪,便去拜见晏子,为高缭求情说:“高镣在你手下做事,已经三年,从来没有什么过错,你不但不奖赏他,还把他罢免了,这好象太不近情理了吧!”晏子听了,微微一笑,说:“我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正象一块不成材的木头,必须用墨斗划线,用斧头削,用刨子刨,这才能造成一件有用的器具。这些年来,全靠你们指出我的过失,帮助我改正错误,才使得齐国强盛起来。但高缭呢,和我一起共事,已经足足三年了,却从来没有给我提过意见,只是一味顺从,这对我,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把他罢免了。”  此君真是一个聪明的有识之士,他谦逊,喜爱责备,能做到这一点
,是不容易的。  虽然我们口说喜爱责备,但真正“喜爱”起来却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团契”里面建立,我们常说什么“团契、团契”的,实际上很多时侯并不知道什么是“团契”,也并无真正的“团契”生活。所谓团契,就是在圣灵的交通中,彼此坦白地将内心的想法以诚实和爱心说出来,并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无论领袖还是平信徒都是一律平等的弟兄姊妹的关系,谁都可以向任何人提意见,谁都要成为“喜爱责备”的人,人人都能平等交通,相互指正,并且养成习惯,这样才能胜过我们情欲中“忠言逆耳”的败坏,只有在教会里过真正的团契生活,才可以帮助我们除去自义。  这时如果有人向你提意见、指正你,不要生气,甚至要高兴,还要以感谢的心去领受。试想一个瞎子正在向被洪水冲垮的断桥走去,有人向他指出前面的危险,如果你是这个瞎子,听了以后会生气吗?高兴还不够,应该满心感激。因此如果有人提醒你,你应该看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你理应用爱心去感谢他,对他要更好,才是正确的心态。  不论别人向我们提出什么,我们都应该采取开放、接纳的态度,不管当时认为对或错,都要谦卑地听,承认他说的可能是事实;即便觉得有些意
见并不对,也要把它看作是圣灵对你的提醒或警告,要对自己采取最大的保留态度——我可能就是他说的这样,只不过暂时我还没有看出来,把这些意见留作日后的鉴察和儆醒吧。正如古语说:“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接受别人意见的态度如何,就是谦卑的试金石,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谦卑看他如何对待别人提的意见就知道了。  前面《自义(之一)》着重讲的是圣灵在心里责备我们,要从内心抵挡魔鬼的意念以致悔改;这一章着重讲用团契的方式互相指正,彼此认罪来达到知错悔改。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属灵人,感受圣灵的责备是有限度的,人不可能完全靠内心的责备来改变的,因而圣灵又用外部的方式:彼此劝免指正来责备我们。只有内在的圣灵工作和外在的圣灵工作——“内科”、“外科”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一个人更谦卑。  4. 对付最大的敌人——自义  ① 自义,是教会混乱的总根源:  “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提前64,5)”圣经为我们找到了毒根——今日我们有许多宗派之争、教会分争、人的矛盾都是源自于自义!许多嫉妒、争论、批评、论断、争竞,都是出自于自义! 
 当人总以为自己最正确、最好时,这就必定引出一系列的败坏:“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圣经》警告我们说:骄傲只能带来败坏——破坏教会、破坏人与人的关系,使教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是今天教会最大的敌人;  教会里当然有许多破坏的行为,如上所述的论断、闲话、怨言……分争、分裂等,但归根到底,都是从自义中发展出来的,如果要对付教会里魔鬼的作为,最关键的就是从人的内心去对付自义,人人必须从自我开始对付。  ② 自义,是我们新生命成长的大敌。  新生命是怎样成长的?就是从不断悔改而来。我们的信仰是:信(悔改)以至于信(悔改)——新生命是从三个方面得来的:知错、认错、改过。但是当一个人有自义时他就看不到自己的错,更不肯认错,那怎么悔改呢?我们信仰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从神来的新生命,而魔鬼最想败坏的也是新生命,一个败坏的人最容易败坏教会、败坏耶稣的名。所以,魔鬼就是害怕我们悔改——恐怕我们回转过来,他自义的油抹在我们心上,使我们不晓得、不明白,就是不知错、不认错了。不认错(罪),不肯认错(罪)是人性中最严重的罪性。  学会认错,是基督徒最难学、又最必要学的功课。是否认错是新生命里的
一个重要指数,因为新生命是从悔改中获得的,而悔改必须有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如果不知错、不认错,何来悔改、何来新生命?所以学会认错是新生命中最难能可贵的的果子。  如果我们不会认错,就很难与人相处,教会就显得更加复杂,更多争斗,更多的艰难。  在大街上,我们常看到一种人,大大的头,还有胡子,但手脚短粗,身量只有八九岁的小孩一样高,怪模怪样,很惹人笑,这叫侏儒,是因为脑垂体患了“脑脊炎”所致。  自义就是危害我们成长的“脑脊炎”,是生命成长的大敌,使得我们不能继续长进,使我们成为属灵的“侏儒”。  有一个寓言是讲一个明察秋毫的猎人,他掉到陷阱里是因为他太专注于远处兽皮的毛色,反而看不到眼前的陷阱了。当我们太专注于别人的弱点和错误时,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犯比别人更大的错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别人,反而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危险。作教会领袖的人往往容易处在这种光景里而不自知的。法利赛人太专注于妓女、税吏的罪人,却没有专注自己的境况,因而使自己落在与救恩无缘可怕的结局。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
,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太2131.32)”  人犯奸淫、贪污的罪反而比较容易知罪,所以后来那些娼妓、税吏遇到耶稣就悔改了,但自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自义的;我们犯了其他的罪时,我们尚且会有知错悔改的时候,但如果是自义,这人就已经落到不知错、不知悔改的地步了,法利赛人后来倒没有悔改,沉沦了。所以说自义是一种最隐蔽、最危险、最严重的罪,它比奸淫、贪污的罪更可怕。  “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太1231,32)”圣经又说:“亵慢人不听责备。(箴131)”我们知道“责备”是一种圣灵的工作,但假如我们不听责备,甚至用恶毒的话驳回别人的责备,我们就不认错、不悔改,那么我们的罪就不得到赦免;而犯奸淫、贪污的罪,倒较容易知罪、认罪,所以倒得到了赦免,所以它是最可怕的罪。  有一些人(领袖中居多),几乎达到了一种“属灵顶峰”,只有他说人、责备人,没有人可以说他、更不用说责备了。他责备人怎样都行,当人说他、责备他时,就会有不好的脸色、恼羞成怒、怀恨在心。这种人己经自义得可怕了。  
这种人,不知道他把自己置于何等的危险之中,再听不进任何的意见,别人再已不敢向他说些什么,他也更加看不到自己的光景。圣经说:“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箴1510)”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小孩从来没有人指出他的错,没有责备管教,他会成为怎样的人?他可能早早就被淹死、电死、烧死,被车碾死,吃了什么有害的东西给毒死……那是不可想象的。但如果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又会成为怎么样?我们从小不就是在父母不断的教育、指正、责备下成长的吗?我们为什么想逃避指正责备呢?正象有一个瞎子,正向被洪水冲塌的桥走去,别人提醒他,他却不爱听一样。这不正是魔鬼所想的吗?世人正是这样,他们顽梗、不愿意听指正的话,所以走在死亡的路上。  自义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为它使人走在死亡的路上都不知道。  我写完《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后,就有不少心思涌现在心头:“你才信主这么短的年岁,就能洞察基督教内部深层的病症,这是许多人未能发现的问题,你的目光太深刻了,这些东西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不知神会怎样大大使用你啊……”这样我有点自视甚高了,看问题也有点高居临下了,甚至以鄙视的目光去看待别人错误的领受。但我又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对,这时我
知道是圣灵的提醒,自己正陷在骄傲里。圣灵又告诉我,异端的领袖从前就是这样:开始时曾经很有恩赐和才干,被神使用、甚至大大使用过,有过许多惊人的启示、神迹和成就等;但他们不警醒自义的陷害,最后掉进了魔鬼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这是多么可悲的啊;他们的经历就象你今天一样,开始时只是沾沾自喜,后来就目中无人。  我想自己现在才刚开始一点事奉,就这样沾沾自喜,这样高高在上,将来还怎么事奉下去?又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不小心接受了自义的欺骗,将来的信息难保不会参杂一些谬妄错误,那将来如何向神交代。我感到害怕,感到一种可怕的危险正逼近自己,觉得它是将来面见神、或得冠冕所遇到的头号敌人,但却摆脱不掉它。于是我决定禁食来进行争战,过去禁食最多只有三天,但这次圣灵带领我四十天之久。这是一场艰难的搏斗,几乎是生死之战,有人可能为得恩膏禁食四十天,有人问起我为何这样禁食时,我几乎不敢告诉别人是为这样的事,因为也许还没有人理解自义为最大的敌人。  一个肯承认自己缺点的人,其优点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而越是伟大的人物越如此。我们每个人,应该至少有几个属灵知己,让他们常常能指出自己的错,成为我们的镜子。  圣灵的责备
是多方面的,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看《圣经》、听道、领受别人指正,都看作是神向我们说话吧。甚至把平时看到、听到的别人的问题,也看作是神对你的提醒和警告吧。  5.骄傲的下场  看不见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危害。因此圣经说:“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2826)”“你见自以为有智能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16:32)”用今天的话来说,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就是难以认错。学会认错,是治服已心、战胜自己的表现。世上曾经有许多夺城掠地的英雄,到头来都失败在不认错上。有一个人,他靠“小米加步枪” 就打下了无数的城池;就算长江天堑、琼州海峡,也让他用木船把它们攻下,他的谋略比取城英雄更了得;但他后来怎么样呢?他不听彭德怀等人的劝告,终于惨败了。因此懂得认错的人,比夺城掠地的英雄还强,人最难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我曾听过一个团队在十多、二十年前的大复兴,他们中有不少能行异能、医治恩赐、得神重用的人物,但今何在呢?他们不就是因为骄傲、因为不听人劝而跌倒了吗?想一想你我是谁?比这些“取城”的英雄还强吗?比这些在前的能人还强吗?如果听不得别人的劝告
和责备,我们的下场将与他们一样。  “凡心里骄傲的,为耶和华所憎恶。(箴165)”现在我们才知道,神为什么那么憎恨自义骄傲了,因为骄傲自义是魔鬼的作为。  自义骄傲带来的危害是那么大,所以神惩罚骄傲也格外严厉。“耶和华必拆毁骄傲人的家。(箴1525)”“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自高的,必降为卑”……圣经有如此之多这些方面的教训,可见骄傲是很严重的罪。这也说明自义骄傲的人的下场,必自吃恶果、自己跌倒、被人唾弃、被神管教。法利赛人因着自义,而与救恩失之交臂,成为地狱客。  “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箴1812)”我深深感到,一切都要从谦卑开始,只有谦卑的人才能长进,才能不断被神更大使用,被神高升。将来的荣耀、赏赐、冠冕都在于谦卑。在此我再次语重心长地劝各位同路人,千万要对付自义,每一个人、尤其是事奉的人,要把对付自义当作头等重要的事。奉劝各位同工、长辈、领袖们,特别奉劝中国比较大的团队、有影响力的教会尤其要重视察验有没有自高自大,有没有高人一等的意念。越大更越应该谦卑,胜败荣辱全在这里了,古今中外,教内教外,无数事实都见证着这个真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谦卑再谦卑,千万千万。  写到这里我深知道,尽管写是这样写,要我真正地看自己,除掉自义,却是一场艰难的争战。我们教会刚上完这个课时,同工们都很受感动,哭着认错,但不久问题来了,又都故技重演了;我妻子是一个领袖,讲道讲得“呱呱”叫,对人要求也很严格,动不动就责备人;但有一次开同工会时,同工们对她中肯地提了一些意见,她的态度立刻就蛮横起来,说“不事奉”了;当时还只是和风细雨的劝勉,假如用平时她严厉责备人家语气的十分之一去待她,她甚至就可能说“不做人”、要跳楼了。这给我当头一棒,透过她我更深地认识到人、尤其是自己的罪孽,也更深地认识到做领袖可能隐藏的败坏,我深深地叹息,并在神面前哀痛地恳求;我看到圣灵进入旧生命时,它的反应是抗拒、是痛苦的,犹如经历一场手术一样,是的,圣灵正在修剪一个人的生命时,他是很痛苦的;不要指望光听道就能解决问题,这将是是一场圣灵与情欲(旧生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战。只有不怕修剪、不怕痛苦的人才可以得胜。  但愿我们都能从自义的困境中突围出来!  ※王莽,古代西汉中期人物,是汉平帝时的大将。他背叛作乱,毒死汉平帝,夺权自己做了皇帝,后又被叛军所杀。  默想与祷告:  ①
我真的要好好检查自己错误的地方,用更多的精力解剖自己,批评自己而不是别人。  ②从现在起,我要从心思上改变,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审判自己。  耶稣啊,医治我,好让我的灵眼能看见;圣灵啊,光照我,使我看到自己的不义、丑恶。我多么需要祢亲自的责备和你籍着别人对我的责备。从现在起,我学习喜欢听责备的话。  悔改:  找一些身边的弟兄姊妹,向他们谦卑求问:你生命上有什么缺点,工作上有什么错误,犯了什么不自知的罪,看自己如何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