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史铁生,在苦难中寻找上帝

雁子文选 by 雁子

雁子

史铁生走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当然,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作品,从《我的地坛》开始,我就买全了他所有的书,我为他伤心,为他痛苦,为他不平。但是此时,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不再被他那沉重的肉身捆绑,终于可以不再每周3次去医院洗血,不再被那些溃烂的褥疮折磨了,他终于解脱了。

他虽然还不到60岁,但他其实已经活得很长了,从21岁,刚刚开始爱情的年纪,就截瘫了,30岁,又得了严重的肾病,双侧肾都坏了,开始不断地和疾病搏斗,居然在病床上奋斗了40年,而且还完成了好几本著作,这是一个何等坚强的人啊。我常常思想,如果是我,不是早早病死,也早早自杀了。60年,真的是“铁生”啊!

我又翻出了他的《病隙碎笔》,这是他浓缩的灵魂,思想的结晶,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写到信仰,我信了主之后,又格外关注他在这方面的变化。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能确定他是否是基督徒,我没有看见这方面的印证,也没有看见他的“主内语言”。但是我确信他是一个朝圣者,是一个信徒,他是信神的,他始终相信有一位超越大自然的掌控者,也是创造者,在控制着整个宇宙。

史铁生一定是反复地读过《圣经》的,他能够在文章中熟练地引用圣经的句子,而且还写出了深刻的阅读笔记,这一点,要远远地强于大多数基督徒。我常常听见基督徒们熟练地背出圣经的某段落,却很少见基督徒有史铁生这样的认识。

他读的最多的,应该是和苦难有关的章节,比如《约伯记》。看看他是怎么说的:“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苦难的意义。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给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

听到这些话,你会不会以为是在听牧师讲道,而且是很有水平的老牧师。我们这些基督徒有多少是能够如此地分析和理解约伯和苦难的呢?我曾经因为上帝的全能和人间普遍的苦难非常的困惑,曾经反复地读《约伯记》,还写过3篇有关读后感,但我自认没有史铁生认识的深刻。史铁生从圣经中悟出了上帝的用意:第一,上帝是全能的,他给了我们一切,包括苦难。第二,苦难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命中拿不掉的一部分。第三,正是借着苦难,让我们加添与神同在的感受和信心。

上帝终于把约伯失去的又加倍还给了他,是不是想说明一个中国人的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这是许多人会提到的问题,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约伯并没有做错什么,他是一个“完全人”,这一点和铁生想的一样,他这样说到:“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现实的希望啊!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是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也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行,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真的要拍案叫绝。只有在苦难中的人,才能有如此真切的体会。想想我们,常常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呼唤上帝,祈求上帝,常常因为上帝没有回应而埋怨,失望,以至于软弱失去信心。在这位几乎失去了生命的全部乐趣和意义的病人面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

我听说,在二战后,有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很简单,他们认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怎么会眼看着他的选民受难而不管?答案只有两个,要么他不存在,要么他不是全能全善的。这就是人狭隘的思维,这就是大多数人信上帝的动机和目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基督徒”注定要离弃上帝的。

是爱让铁生延续了生命,这是他自己和大家的共识。在他自己病得不能动的时候,他还想着别人,他的家人,亲人,包括地震中的人们,还想着如何去安慰和帮助他们。除了对人类的爱,对生命的爱,我觉得他的爱中,应该还有对上帝的爱。他在《病隙碎笔》中这样写到:“第三类神,才是博大的仁慈与绝对的完美。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完美则要靠人的残缺来证明,靠人的向美向善的心愿证明。在人的字典里,神和完美共用一种解释。”

可以看出史铁生对上帝的敬畏和爱,在他的字里行间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对于上帝的美好描述,但是,是的,我不得不说到“但是”,他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基督徒呢?(或者是,而我不知道)在他的文章里我还看见一些无奈,即便是铁生,他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无奈。比如他说自己当作家,就是一种无奈,因为他无法做别的事情,当作家在当时是唯一可以糊口的“工作”,他还说他的工作其实是“生病”,而写作不过是业余的。很无奈的自嘲,却是事实。他说到:“向美向善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再怎样走,月亮走我也走,它也还是可望不可及。”“人与上帝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他是这样认为的,或许正因为这个判断最终使得他和上帝保持了“永恒的距离”。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铁生一定比别人考虑的更多,他也曾经想到过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但是最终他没有,其实这也是一种顺服,一种对神圣力量的顺服,既然生是上帝造的,死也必然要服从上帝的旨意,个人是没有权利决定自己何时去死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铁生相信灵魂不死,他一直在考证这个问题,他说既然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那就不应该否定死后灵魂的存在。而且他认为信其存在,可以为人的行为找到终极评判乃至奖惩的可能,为人性找到了法律之外的监督。“恶念便得到了管束。”

对于这个问题,铁生看来还是在探讨中,他相信有神的存在,相信灵魂不死。但是他并不能确定天堂和地狱的存在,不确定人死可以复活,不确定信的人必得永生。他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尚的猜想。”他认为:“神拒绝我们。”他认为:“在人性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他最后说:“信与不信,常让我暗自踌躇。”难道史铁生就这样一生在朝拜,并在朝拜的路上与神擦肩而过了吗?

我曾经很想去见见他,真的想过,我想去告诉他上帝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上帝其实每时每刻都和我们在一起,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吗?你一生都在寻找上帝,上帝其实也在寻找你啊!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刚刚信主,没有能及时给他传福音,他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也很难相信神的存在,但他是个高尚的人,几乎完美的人,难道他就一定要去地狱吗?为此我很想不通。巴金老先生去世时我再次为此痛苦,今天,铁生兄走了,如果他没有决志祷告,难道他也要去地狱吗?

哦,上帝啊,愿你伸出仁慈的手,接纳他吧。

作者介绍:雁子,基督徒作家、诗人,音乐人,出版有音乐专辑、诗集、随笔集等。住西安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雁子 史铁生走了,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当然,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作品,从《我的地坛》开始,我就买全了他所有的书,我为他伤心,为他痛苦,为他不平。但是此时,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不再被他那沉重的肉身捆绑,终于可以不再每周3次去医院洗血,不再被那些溃烂的褥疮折磨了,他终于解脱了。 他虽然还不到60岁,但他其实已经活得很长了,从21岁,刚刚开始爱情的年纪,就截瘫了,30岁,又得了严重的肾病,双侧肾都坏了,开始不断地和疾病搏斗,居然在病床上奋斗了40年,而且还完成了好几本著作,这是一个何等坚强的人啊。我常常思想,如果是我,不是早早病死,也早早自杀了。60年,真的是“铁生”啊! 我又翻出了他的《病隙碎笔》,这是他浓缩的灵魂,思想的结晶,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常常会写到信仰,我信了主之后,又格外关注他在这方面的变化。说实话,到现在我也不能确定他是否是基督徒,我没有看见这方面的印证,也没有看见他的“主内语言”。但是我确信他是一个朝圣者,是一个信徒,他是信神的,他始终相信有一位超越大自然的掌控者,也是创造者,在控制着整个宇宙。 史铁生一定是反复地读过《圣经》的
,他能够在文章中熟练地引用圣经的句子,而且还写出了深刻的阅读笔记,这一点,要远远地强于大多数基督徒。我常常听见基督徒们熟练地背出圣经的某段落,却很少见基督徒有史铁生这样的认识。 他读的最多的,应该是和苦难有关的章节,比如《约伯记》。看看他是怎么说的:“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苦难的意义。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给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 听到这些话,你会不会以为是在听牧师讲道,而且是很有水平的老牧师。我们这些基督徒有多少是能够如此地分析和理解约伯和苦难的呢?我曾经因为上帝的全能和人间普遍的苦难非常的困惑,曾经反复地读《约伯记》,还写过3篇有关读后感,但我自认没有史铁生认识的深刻。史铁生从圣经中悟出了上帝的用意:第一,上帝是全能的,他给了我们一切,包括苦难。第二,苦难是世界的一
部分,也是我们生命中拿不掉的一部分。第三,正是借着苦难,让我们加添与神同在的感受和信心。 上帝终于把约伯失去的又加倍还给了他,是不是想说明一个中国人的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这是许多人会提到的问题,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约伯并没有做错什么,他是一个“完全人”,这一点和铁生想的一样,他这样说到:“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现实的希望啊!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是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也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行,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真的要拍案叫绝。只有在苦难中的人,才能有如此真切的体会。想想我们,常常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呼唤上帝,祈求上帝,常常因为上帝没有回应而埋怨,失望,以至于软弱失去信心。在这位几乎失去了生命的全部乐趣和意义的病人面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 我听说,在二战后,有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很简单,他们认为,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怎么会眼看着他的选民受难而不管?答案只有两个,要么他不存在,要么他不是全能全善的。这就是人狭隘的思维,这就是大多数
人信上帝的动机和目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基督徒”注定要离弃上帝的。 是爱让铁生延续了生命,这是他自己和大家的共识。在他自己病得不能动的时候,他还想着别人,他的家人,亲人,包括地震中的人们,还想着如何去安慰和帮助他们。除了对人类的爱,对生命的爱,我觉得他的爱中,应该还有对上帝的爱。他在《病隙碎笔》中这样写到:“第三类神,才是博大的仁慈与绝对的完美。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完美则要靠人的残缺来证明,靠人的向美向善的心愿证明。在人的字典里,神和完美共用一种解释。” 可以看出史铁生对上帝的敬畏和爱,在他的字里行间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对于上帝的美好描述,但是,是的,我不得不说到“但是”,他为什么最终没有成为基督徒呢?(或者是,而我不知道)在他的文章里我还看见一些无奈,即便是铁生,他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无奈。比如他说自己当作家,就是一种无奈,因为他无法做别的事情,当作家在当时是唯一可以糊口的“工作”,他还说他的工作其实是“生病”,而写作不过是业余的。很无奈的自嘲,却是事实。他说到:“向美向善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路,再怎样走,月亮走我也走,它也还
是可望不可及。”“人与上帝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他是这样认为的,或许正因为这个判断最终使得他和上帝保持了“永恒的距离”。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铁生一定比别人考虑的更多,他也曾经想到过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但是最终他没有,其实这也是一种顺服,一种对神圣力量的顺服,既然生是上帝造的,死也必然要服从上帝的旨意,个人是没有权利决定自己何时去死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铁生相信灵魂不死,他一直在考证这个问题,他说既然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那就不应该否定死后灵魂的存在。而且他认为信其存在,可以为人的行为找到终极评判乃至奖惩的可能,为人性找到了法律之外的监督。“恶念便得到了管束。” 对于这个问题,铁生看来还是在探讨中,他相信有神的存在,相信灵魂不死。但是他并不能确定天堂和地狱的存在,不确定人死可以复活,不确定信的人必得永生。他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尚的猜想。”他认为:“神拒绝我们。”他认为:“在人性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他最后说:“信与不信,常让我暗自踌躇。”难道史铁生就这样一生在朝拜,并在朝拜的路上与神擦肩而过了吗? 我曾经很想去见见他,真的想过,我
想去告诉他上帝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上帝其实每时每刻都和我们在一起,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吗?你一生都在寻找上帝,上帝其实也在寻找你啊!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刚刚信主,没有能及时给他传福音,他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也很难相信神的存在,但他是个高尚的人,几乎完美的人,难道他就一定要去地狱吗?为此我很想不通。巴金老先生去世时我再次为此痛苦,今天,铁生兄走了,如果他没有决志祷告,难道他也要去地狱吗? 哦,上帝啊,愿你伸出仁慈的手,接纳他吧。 作者介绍:雁子,基督徒作家、诗人,音乐人,出版有音乐专辑、诗集、随笔集等。住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