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一部分 浪漫温馨的爱情——婚姻形象的灵修操练

追求属灵的得与失 by 温伟耀

第一部分浪漫温馨的爱情——婚姻形象的灵修操练

第一章罗马天主教灵修学传统背景

一、历史传统及主要流派

罗马天主教灵修学在二千年历史里面,可以分为四种最主要的传统:

1、方济会(Augustinian-Francican)灵修学傅统

(1)重点人物

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其灵修心得为《忏悔录》(Confessions)。他对

灵修学有深刻的了解,影响深远。其后在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由圣方济(FrancisOf

Assisi,1181-1226)承继发扬,他的代表作是TheLiHeeFlonersofSt.Francis,

这是别人写关于他的着作,他自己则很少着书。这本书很代表他的味道。第三个是波拿

文土拉(Bonaventura,1217-1274),他是集这个传统的大成,其代表作是Soul-s

JourneytoGod。

(2)重点体验

奥古斯丁与神的关系可说是三部曲,就是由外至内,再由内至上,在哪里可以找到神呢?神与人在哪里有深度的接触呢?由开始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注意,然后往自己的内心去

寻找。

在他的神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心灵是自己最重要的地方。由于人是按照神的形

象来造,所以人心灵里最深切、最真实、最真的我就是神的形象所在的地方。

人有时由于受到世界的引诱,会不知自己的真我何在,所以奥古斯丁认为寻求神的第一

步是由外面散乱的自己找回内心的真我。真我在那里可以碰见神的形象,在神的形象里

就可以开始接触到神。神的形象有爱,有神的真理,有神的知识。但由于那是在你的心

灵里面,所以最后一步是由心灵超升上去,和神的形象进至拥抱?然后和神自己连合,

到此,人才寻索到真正的我,满足地找到自己。

到圣方济时,他更提出静观万物的观念。圣方济本身不是一个神学家,不会有深澳的神

学,但他在思想上对自然万物很有感受,他在所写的诗歌中,曾说太阳是他的父亲、弟

兄;月亮是他的姊妹;所有花草树木也可以和他谈话。相传圣方济会对雀鸟讲道,对花

对鱼讲道。他不是有神经病,而是他从世界每一样神所创造的事物,都可以看见神自己。这一点补充了奥古斯丁的由外而内、由内而上的属灵体验。他认为奥古斯丁的内在很

真实,但是从外面的世界也可以去到上面。于是波拿文土拉总括两者,认为无论在自己

的心灵或是看见这个世界,每一处都彰显神自己。有属灵深度的人由朝到晚无论向内心

看,向别人看,甚至向一朵花看,都会看见神的同在,这是最高的境界。

2.改教前的英、法灵修学传统

(1)重点人物

第二种传统不是很有系统的传统。在宗教改革前,特别是英国和法国一群个别的灵修学

者所着述的一些代表作品,有雷同之处。宗教改革之前是天主教最黑暗的时代,教会黑

暗,民生和社会亦充满混乱和痛苦,十四世纪的欧洲陷于战争时期,经过百年战争,再

加上黑死病,令欧洲大部分人口死亡,在如此痛苦无助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个别很有属灵

深度的灵修作品。这些作品并不多,作者是在痛苦困难之下对神仍有绝对的信心,追寻

神的慰藉。其中一本《不知之云》(CloudofUnknowing)是一位不知名的英国作者所

着述他与神的关系的作品,表达得很深切,其深切是无法用言语去表达出来。同期的英

国灵修作者诺立赤的犹利安(JulianofNorwich,1342-1413),着有《神圣之爱的启

示》(RevelationsofDivineLove)。他年青时患病,在医学上已经宣布他死亡,但

他后来又复苏过来。他在昏迷期间,见到神给他的异象。他苏醒后,反覆思想这异象究

竟是什么,他不断思想,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在晚年时写出这本着作。在他之前

的法国人克勒窝的伯拿尔(BernardofClairvaux,1090—1153)亦是一个有深度的属

灵作家,他的作品较多,代表作是ConsiderationsonLove。这几个人中有英国人、有

法国人,但他们却有接近类同之处。

(2)重点体验

他们体会的重点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爱』。他们对神的爱特别敏锐,这是一切属灵经

历的核心,他们对神的爱体验很深,而这种体验可以用爱情来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他们最喜欢用来表达爱的书卷是圣经中的雅歌。雅歌表达了情侣之间深深的爱,从而

表达信徒和耶稣基督之间的爱。伯拿尔写了很多文章去诠释雅歌,他表示信徒和耶稣基

督的属灵经历可以分三个步骤,而三个步骤可以用三个吻来表达。第一个吻是吻耶稣的

脚,代表人对自己的罪的忧伤和忏悔;第二个吻是吻耶稣的手,吻手是表示耶稣将你提

升,代表耶稣赐给你的恩典,使你不再时常匍匐在地上,忏悔和认罪,而是因为耶稣爱

你,恩待你,你本来并不配得,但耶稣给你的恩泽把你提升,故此使你得以吻耶稣的手。

第三个吻是吻耶稣的嘴,吻嘴代表与他拥抱,代表属灵意义上与耶稣结婚,是情侣最深

的关系。吻耶稣的脚代表忏悔;吻耶稣的手代表他给你恩典,把你提升;而吻耶稣的嘴

代表与他一起,这样表达了与神建立关系的三部曲。

爱的关系是很感性的,表示和象征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犹利安在他的作品中提到:

我默想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思想究竟神给我的异象有什么意义,答案就是爱,一切异象

就是爱。为什么人与神会有关系?答案就是爱。

这一群人对爱有很深切的了解,也了解神的爱是透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表达出来。古时

人由于黑死病及战争而受苦,但耶稣基督的爱及痛苦却透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表达出来

,解开痛苦的迷惘。

3.圣衣会(Carmelite)灵修学傅统

第三个传统是圣衣会的传统。圣衣会传统重要人物有三个:第一个是大德兰(Teresa

ofAvila,1515—1582),西班牙人,她的代表作是《内在心灵的堡垒》(Interior

Castle)。她在这部作品一开始便说人的心灵象一座堡垒,一进一进地入去,一共有七

进,这段属灵的经历愈走愈深入。就是她开始将属灵经验分成七个层级。第二个继承者

是圣约翰十架(JohnoftheCross,1542-1591),西班牙人,代表作分别是《攀登迦

密山》(AscentofMountCarmeo)和《心灵的黑夜》(DarkNightoftheSoul)。第

三个人物是十九世纪的一个传奇女子,她二十四岁已经去世,这个人就是小德兰(Teres

aofLisieu,1873-1897)。她是法国人,生前籍籍无名,死后有人在她的自传和书信

中发觉她充满童真,在属灵上与耶稣是完全单纯的关系,使人感觉她象一个天使,吸引

了无数的人,那是最高的境界。那种单纯一如马利亚看见天使,因绝对对神信任所产生

的单纯。

这个传统有很深切的属灵经历,包括大德兰和神的七重经历;圣约翰十架之心灵的黑夜

提到神透过苦难去炼净我们内心的世界,以至我们与神有更深切的了解;以及小德兰对

神完全的、单纯的信任。无论如何,这个传统最重要的重点是他们与神的关系是很甜蜜

的接近,纯粹是情感的接近。

4.耶稣会(Jesuits)灵修学传统

(1)重点人物

第四个传统在感觉上较为强硬,有些军人的气质,因为创办人以前曾是军人。耶稣会的

创办人依立爵(1gnatiusofLoyola,1491-1556)是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他的代表作

是《属灵操练》(SpiritualExercises),他在作品中表达出属灵的操练方式与经历。

跟着的便是赛尔的圣佛兰西斯(St.FrancisdeSales,1567-1622)法国人,他的代表作

是IntroductionfoDevoutLife。

(2)重点体验

这两人对属灵体验的共同点是人与神的关系并不神秘,不是密切至不可言传,而是可以

透过属灵的操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或表达出来。耶稣会最大的贡献是退修操练,《

属灵操练》一书就提到四星期的退修,四星期的静修是帮助信徒学习如何安静自己、除

去罪恶。过程主要是按照耶稣的生平主要事迹去默想耶稣的生平,经历体验耶稣心灵的

进路,最后在自己到达心路历程的最高昂时踏出自己的世界。四星期有步骤的无声静修

在属灵产生很大帮助,因为静修最主要的内容便是默想,他对默想的操练产生了许多教

导和分析,包括如何投入,如何想象和想象耶稣的生平等。默想除了是自己默想之外,

最好是有师傅的指引。当有问题时可以和师傅研究,这是属灵的指引,因而有属灵导师

(Spirtualdirector)这种提议与制度的设立。这在我们属灵的成长路程上很重要,因

为属灵的成长并不是大规模制作,『属灵成长』不是写一本书而是建立一个人。每个人

与耶稣的关系都是度身订造的,度身订造的意思就是说不可以进行大规模制作。这种属

灵的指导在东正教传统是缺乏的,大规模制作是没有深度的生命的建立方法,但耶稣会

在这方面有很精彩的教导。

二、当代的重要代表

当代传统的属灵大师包括梅顿(ThomasMerton),在六十年代已逝世;另一位是亚德

良(AdrianvanKaam),他将天主教的灵修学传统与心理辅导结合;再另一位就是卢云

神(HenriNouwen)。

第二章罗马天主教属灵体验的重点

一、婚姻的象征

天主教灵修学最重要的体验何在?重点何在?如何用一种形象代表天主教的灵修学?答

案是婚姻的形象。人与神的关系在天主教传统里面,好象一段婚姻关系,就是配偶与配

偶之间的关系。想起婚姻就会想起爱情,同时联想起的意象有温馨、浪漫和感性,用这

个角度去了解就可以把握罗马天王教对神关系的了解。婚姻是两性之间最浪漫感性的契

合。罗马天主教最喜欢用的圣经书卷便是『雅歌』,许多属修学者均用雅歌代表他们与

神的关系。雅歌是爱情的诗篇或爱情的故事,但雅歌所叙述的事比较露骨,令人有点尴

尬,这并不是错的,因为谈及两性身体的契合,当然离不开性的关系,所以当我们看灵

修作品时,有时会很感性,谈及吻耶稣的脚、手和嘴,表达两者的关系很密切。

二、属灵追寻的高峰

与神的密契关系可以用两性关系中的性关系作为类比。我们要从一个很神圣的角度去性。性并不是污秽的,而是神所设立的,在婚姻关系中两个异性透过心灵的了解,进而一

起生活,到两个身体联合,无论在感性方面、直觉方面、情意方面均是一个最高峰的发

展。性关系中的高峰是性的高潮,在性高潮中两人完全浑然忘我,两人的关系已不是理

性可以表达,只有在感觉与经验才可以完全表达。两人成为一体,可以用来描述人与神

的关系和婚姻关系中那种完全忘我和联合是一样的。天主教的灵修神学学者经常尽量去

描述这种深切关系和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高峰经验就是完全浑然忘我,自己

已经不是自己,甚至经验过后,亦说不出那种经历,那是一种完全令整个人消逝的关系。天主教神学传统就是向往和神的关系到这种高峰关系。他们追求最高峰,就是与神联

合(UnionwithGod),恰如两夫妇在婚姻中的联合一样。伯拿尔、大德兰、圣约翰十

架,这几位灵修神学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与神的关系是一个属灵婚姻(Spiritual

Marriage)的关系,他们在属灵上与神结婚。除此以外,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作品再具

体一点去了解他们。

圣约翰十架所写的诗《爱的焚焰》(LivingFlameofLove)是一五八五至一五八七年

的作品,是他属灵经验中高峰时期的作品。他用诗来表达与神的关系,内容非常精彩,

甚至到一个地步,他的弟子亦不能明白,于是他将这首诗诠释(commentary)出来,后

来的人觉得这篇诠释出来的作品很精彩,反倒忘记了原来的作品。他在诠释的序言中说

明原诗才是表达属灵的经验,属灵的经验不可能用普通的字句去表达,只可以用诗去表

达。假如读者不明白的话,我可以尝试去解释,但要清楚一点,就是无论怎样都不会解

释得清楚明白。这首诗分为四节,代表与神的四段经历:

1.啊!爱的焚焰,你何等温柔地灼伤了

我的心灵最深处!既然现在你不再折磨

我,倘若你愿意,就把这一切都带向幸福的终局吧!

请撕破那遮掩着我们甜蜜邂逅的怅惘。

2.啊!甜蜜的烙伤!啊!令人欢愉的创痛!

啊!那温柔的手,那微妙的触摸!

正是求生的滋味,偿还了一切的亏欠!

透过杀害,你把死亡变成生命。

3.啊!燃点的灯台!在亮光之中,

那感情的深洞,本来曾经是昏暗和盲目的,

却因着绝妙的爱,将温暖和光明带给它们所锺爱的那一位!

4.何等温柔和可爱;你在我的怀里苏醒过来,

在那隐密之处,独有你躺着;

在你甜蜜的呼吸中,溢出良善和荣美,

你是何等优美地使我堕入情网!

Olivingflameoflove

howrenderlyyouwound

thedeepestcentreofmysoul!

Sincenownomoreyouafflictme,

Bringall,ifyouwill,toahappyending;

Breakthewebofhissweetencounter.

Osweetcautery!

Odelectablewound!

Ogentlehand!Odelicatetouch!

Thattastesofeternallife.

Andpayseverydebt!

Inkillingyouhavechangeddeathtolife

Olampsoffire!

Inwhosesplendors

Thedeepcavernsoffeeling,

Whichwereonceobscureandblind,

Withexquisiteloveliness

Giveforthbothwarmthandlighttotheir

Beloved!

Howgentlyandlovingly

Youawakeninmybreast

Wheresecretlyaloneyoudwell:

Andinyoursweetbreathing

Filledwithgoodandglory

Howdelicatelyyoumakemefallinlove!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爱情诗,圣约翰十架终生从未结婚。若说他曾结婚,他只和耶稣结婚

,他就是耶稣的新娘,耶稣就是他的新郎。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所写的,代表些什么呢?我

们可以细心研究和欣赏。第一,这首诗用了很多意象和象征(imagery)去描述,凡是人

不能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象征去表达,例如你觉得神是一个父亲,这就是一个象征。第

一节和第二节是一幅图画——爱的焚焰,表示木在燃烧,意即烈火干柴,这是第一个意

象。木代表作者的心灵;火代表神自己的圣灵,神自己的同在,这是爱的火焰。第三节

的图画是灯、灯光与感情的深洞。在黑暗无底的深洞,有光照射下去,表示心灵象一个

无底的深潭,幽暗、永远不会满足,但当神自己成为亮光照耀时,便可得到满足。第四

节的图画是一个温馨浪漫的房间里面,有一对情侣,一个躺在另一个的胸前,苏醒后,

在黑暗中融融细语,蜜蜜情怀,双方贴近得可以感受对方的呼吸,然后两人双双堕入爱

河。三幅图画加起来就是在黑暗中有亮光、有火焚烧,一双情侣互相依偎。作者用不同的

象征去描述与神的关系,究竟用火的象征是什么意思?火,就是爱火。火一方面代表焚

烧、炼净;另一方面则代表温暖和能力。作者用很特别却有冲突的字眼来表达与神的亲

密经历和默契:『温柔地灼伤』、『甜蜜的烙伤』、『令人欢愉的创痛』。为何温柔又

会灼伤?温柔灼伤就是一块木在火中被燃烧的感受,在焚烧中令自己愈来愈消失。火焰

来时令木块变干,木块干后被破坏,随即消逝,但是在消逝的过程中,木与火已经分不

开。如果木仍是湿的话,则火仍然不可以贴近木。作者就是透过在焚烧的过程中,藉着

自己这种消失,与神再无隔阂。这是第一幅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第二个意象就是第三节的光和深洞。感情的深洞就是人的心灵。作者受奥古斯丁的影响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最精釆的说话是:『神啊!你创造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空位,

除了你之外,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有肚子便会感到饥饿,除非有食物充饥,才

会舒服。由中世纪至现在,由奥古斯丁至圣约翰十架,都相信人的心灵仿如肚子一样,

饿了要吃饱,人生出来就有渴求神的饥饿,要满足心灵的饥饿只有得到神自己。但是,

人很多时候都很愚昧,不知道或是不相信只有神才可以充饥,故一生转往寻找其他食物

,渴望可以充饥,引致『昏暗』与『盲目』。这种情况代表着心灵上的渴求,但人在过

去的日子中往往用很多其他东西去填补这种渴求,这种行为和现今社会上许多现象很相

似。一位着名的心理学者JerenyMay,着有《沉溺与恩典》(AddictionandGrace)一

书,研究上瘾的人。沉溺的行为包括饮酒、抽烟和吸食毒品,除此之外,世界上有很多

人在其他的事情上上瘾,只不过并不明显。有人对钱、某人、某种事业、某类生活上瘾。总之,上瘾的人没有这些东西便会整个人不舒服。上瘾最大的特色是没有了自由,那

种东西其实控制着你,普通人说毒品控制着人的一生,令人变得没有希望;其实基督徒

也会在某种事奉上上瘾,只是我们看不见或感受不到而已,但两者的发生其实也是同一

个原理,就是我们尝试用神以外的其他东西去填补心灵上的饥渴。根据奥古斯丁和圣约

翰的了解,这是错误的。人在半饥渴的状态中,人的心灵好象个菱形,那些东西象一个

半圆形,永远不能把这个菱形的心灵填满。例如抽烟,抽第一口时往往令人咳嗽,跟着

有人对你说抽烟的样子很帅,令你觉得满足,这种满足感来自朋友的欣赏,跟着你抽第

二口、第三口,到一个地步,你便上了瘾。人的生命中,亦有一个深洞,我们要用某种

东西来填满它,填的时候似乎有少许满足,但又会愈来愈不满足,结果一生人就被这种

东西控制着。

再谈钱的问题,钱能使人满足,但绝对不能完全使人满足,结果人的一生就被钱所控制。心灵的深洞是一个无底深潭,曾经昏暗过,盲目过,但却因着这个微妙又绝妙的爱,

将温暖和光明带给『它们』。『它们』是指当时的心理学所相信人心灵中的三部分:记

忆、理性和爱,每一样都有其胃口,只有神自己才可满足它们的胃口。只有神的同在才

可满足记忆;理性要神的真理方可吃饱;人的意志要神的爱方可满足。但人却朝其他方

向到处寻找,以致永远不能满足,要到神自己来到才可带给人真正的满足。

到第四节时发觉没有痛苦,没有追寻,是完全的满足,用的是正面、相当感性和与身体

有关的字眼,例如『温柔的手』、『微妙的触摸』、『在胸怀中』、『懒洋洋的苏醒』

、然后是他的『呼吸』等,都是相当感性的字眼。苏醒是什么?连接着第三节来看,其

实很有趣,究竟是谁人苏醒呢?这儿所指的应该是心灵的苏醒。人一生的追逐,到后来

才发觉『原来是你』,这是对神一种的了解,了解只有神自己才能满足自己。这种苏醒

并不是一种纯粹在描述上的苏醒,而是真正的经历过、体验过的苏醒。圣约翰十架在他

的作品中说:『神是很残忍的,当你知道这种东西有用的时候,神就将它取去。』我也

有这样的经历,我以前以为有一个好家庭便很满足,但神就取去我的妻子。我现在再婚

,但后母与女儿的性格不同,形成了一种压力。你会发觉世界没有一样事物可以满足你

,却会带给你痛苦,给你压力,因此其实经历痛苦也很有意思。我以为传福音可以带来

满足,但又发觉它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当你到了一个地步,经历过痛苦,如木在焚烧

之中,你的生命便会扭转(transform),到再没有木在你生命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苏醒

的生命:『主啊!除你以外,我再无别的,在天、在地也不要紧!』说这些话要经历过一

连串的痛苦和琢磨,然后才可说出来。当你苏醒时,就可以看见一个崭新的世界,呼吸

时可以看见一切的荣美。你因得到神的满足而以崭新的角度看事物,世界虽仍然是这个

世界?但世界已成为美丽的世界,美丽得来没有引诱,因为我已经得到了满足。例如美

食当前你也没有被引诱,这是与神联系和产生默契之后的经历。你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世

界变得美丽,美丽得使人堕入情网中,这表达出神的关系就是很甜蜜的爱情关系,也就

是高峰的关系。

三、爱的追寻——属灵经历的层级与境界

大德兰的《内在心灵的堡垒》:由外到内心灵好象堡垒,一进一进地进入,到最深处就

是与神联合。

第一层:离开世界的吸引及支配。虽然世界上有很多引诱,但却不希望被世界支配。世

界令人烦躁,于是心灵由外转向内。

第二层:开始对神有一种敏锐触觉。第一层的重点在于与世界竞争,而现在心灵开始转向

神,与神同在,开始稍微听到神的声音,世界的声音开始减弱,而神的声音开始增强。

第三层:在属灵生命的祈祷会经常听到神的声音,经常得到神的启示,生命较为成熟,

较为安顿。

第四层:较为特别和复杂,是一个转折点(transtion)。由主动努力变成被动;由自己

主动追求到神带领属灵的提升。有一段时间会经历心灵的黑夜,经历靠自己不能离开原

处。心中想谦卑下来,但信心不足,对自己无能为力,于是神在此时提升你。我多次试

过在讲道前头痛欲裂,只得呼求神帮助,之后便经历到圣灵亲自讲道,所讲的不是自己

的说话。第四层就是受过挫败而深深经历神的力量和提升。

第五层:让神自己工作,经历与神同在,有一种满足,才发觉与神同在和与神绝对联合

原来是这样美妙的。

第六层:内心变成火焰,被神的爱火焚烧,向往与神同在,发觉原来除了神之外,世间

没有其他事物可以令自己满足。

第七层:真正的与神同在。心灵融化在神里面,完全溶为一体,再无其他。

天主教灵修传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或三步骤。第一步相当于第一和第二层,是涤净

之路(Purgativeway),将自己由外放弃外面的引诱,到里面开始对神有些敏感;第二部

是光照之路(Illuminativeway),被神光照,看见神的恩典,尝过天恩的味道,然后

透过神的改造、焚合之路(Unitiveway),这成为经典的划分,属灵的三部曲——避世

离罪,被神吸引,然后与主联合,代表了天主教最重要的灵修学传统。

附图

(第一层)回转向神,努力摆脱世界

(第二层)对神的声音较敏锐涤净之路

(第三层)祷告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灵命成熟

(第四层)由主动努力变被动(神)提升光照之路

(第五层)经历与神绝对联合的滋味

(第六层)神的爱火焚烧,向往彻底联合

(第七层)属灵的婚姻,心灵融化在神的里面联合之路

第三章罗马天主教灵修学的强处与弱点

一、强处

1.属灵经历是一份感性、浓浓的情(passion)

天主教最大的贡献是点出属灵经历并不是一种修养,也不是对自己一种修练,而是你与

神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一种很感性、很浓烈的情(passion)。很多人还未明白这种『

情』有多重要,我也经历了六、七年才开始明白。很多时,我们论到属灵经历所说的都是

指方法,甚至是潮流,但其实属灵经历所说的是与神的关系,这是情。情是指你与神之

间的关系,不是指你有没有祈祷,有没有读经,而是你与神之间的情是不是比其他事物的

情更强烈。纵然你有祈祷,但是你在祈祷中,你与神之间的情,是不很浓烈?是不是神

最能满足你呢?我曾诚实地反问自己,发觉自己并不是。虽然我曾教灵修学,但也不能

欺骗自己。当我念到腓立比书第一章,保罗说他『情愿离世都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

得无比的』时,我突然被『情愿』这两个字抓住,保罗说他『情愿』,表示这是一份情

,表示保罗最喜欢的,就是与耶稣在一起。当时我不禁反省自己究竟是不是情愿与耶稣

在一起,比其他事物更深?我发觉我自己情愿讲一篇好的道;情愿设计一个好的课程,使

学生满足;情愿听莫札特的音乐;情愿与太太拍拖;情愿看一本深奥而精彩的书;我情

愿……。虽然我很喜欢阅读圣经,但是我不是最情愿与耶稣在一起,我不能欺骗自己。

如果你觉得圣约翰十架的诗很陌生,你便没有圣约翰十架那种情。有没有情是不能骗人

的,情是一切属灵经历的动力。不管你一切属灵经历和一切信仰活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在天主教,属灵的动力就是情。因为与神之间的爱情而产生动力去做事情。克勒窝的

伯拿尔(St.BernardofClairvaux)认为与神的爱有四步:就是(1)人为自己的缘故

而爱自己,属于最低层级,是自私的;(2)为自己去爱神,因为神曾经帮助自己,对自

己有利,所以爱神;(3)为神的缘故而爱神,因为被神吸引,被神的爱和荣美感动,没

有其他原因;(4)纯粹为了神的缘故而爱自己。第一层与第四层都是爱自己,但分别是

动机已经转变,第四层的爱自己和爱世界都是为了神的缘故而爱。这并不是一种理论,

而是一种经历。

经历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在积极方面,一个人经历过以后,从今而后去做一些

事情,全是因为与神有很深的情而做的。他会因爱的缘故,可以做一些本来不愿意做的

事。因为有爱,他可以用新的角度去享受自己本来喜欢的东西,例如我以前喜欢深沉的

颜色,蓝色、灰色等,我以前在英国念书时,一切都是灰沉沉的;但我的太太是在日本

和夏威夷留学,一切都是色彩斑斓。我因爱的缘故,受了她的影响,穿衣服的色调也转

为鲜艳。我看见她的笑容,便乐于改变。这种改变是不知不觉的。又例如听音乐,以前

我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听,但现在一个人去音乐会会觉得不舒服,一定要与太太同去。

同是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与她分享时,感受会不同。与神的关系也是一样。与神的

关系甜蜜时,得到满足时,看见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美丽,但现在却看见更有深度的美丽。当与神同在时,会觉得音乐更加好听。又例如我喜欢教书,当我与神的关系深切之后

,我仍然会喜欢教书,但是在下课以后,不用理会别人怎样看自己,而是因为教得好而

感谢神。因为可以与神分享,本来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变得更加甜蜜。因为与神同在,可

以分尝那种兴奋,那种享受,这就是爱。与神有深切的爱,会产生一种完全崭新的能力

,无论做一些本来喜欢做或不喜欢做的事情,都会变成美丽、快乐。反之,当你是因被

迫或被鼓励去做时,你就不会明白什么是爱。

在消极方面,因着你对神的爱,你会不去做错事。很多时,我们不去犯罪就是出于恐惧

神的惩罚,或是恐惧被人看见。如果是因为恐惧而不去做错事,便是不明白爱。在传统

的灵修学中,人是因爱神的缘故而不会去犯罪。我在一次中学同学的团聚中,其中很多

位都是做生意的,他们分享出外公干时,通常第一晚都会花天酒地,尽兴之后便各自带

一个**到公寓去。但是,其中一位同学虽然不是基督徒,他却拒绝诱惑。他说:『我

不是纯情,我亦是男人,每次当我遇到这种诱惑时,也会有冲动,但是当我想起我的太

太,可能正在哄三岁的儿子上去睡觉,并且告诉儿子说父亲很快便会回来,不用害怕,

父亲会带礼物回来。每次当我想到太太和儿子正在期待我回家时,我便会拒绝诱惑。』

他的话提醒了我,他之所以不受诱惑,不是因为他害怕被太太知道,而是因他对太太的

情。因为他的太太对他充满信任,对他的爱和期待,所以他没有办法做出对太太不忠的

事。今日我们抚心自问,自己不犯罪是否因为与神之间的情,还是因为害怕被人揭发呢!

真正的情令人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之下,不会因为恐惧,不会因为怕事败而会颜面无全而

不去犯罪,而是因为对神的情而令自己不会犯罪。这是属灵经历中最重要的一点。『情

』在与神的关系中,是历代中讲得最好的。

2.属灵经历是一种有进程的探索历程

情是一个高峰,之前有一段进程,有探索的历程。譬如两个人结婚之前有拍拖和成长的

过程,这是感情发展和进展的过程。罗马天主教最重视层级,层级有一种吸引力,因为

不断向上攀簦,会有发现的兴奋和进步的挑战。这种属灵的进度有令人向上的动力。举

例来说,在游乐埸中,年纪较大的朋友喜欢玩过山车,而年纪较轻的小朋友则喜欢骑旋

转的木马。旋转木马没有变化,初时好象很刺激,但是转了一个圈之后又是一样;过山

车就不同了,不断有高有低,不断有变化。如果有向上追寻属灵层级的体验,就有很强

的挑战性。当爬到最高的时候,有一种独特境界的魅力。当境界到达最高峰时,便会完

全的超越自己、没有自己,与神完全在一起,这种境界不能以言语形容,所以有一种神

秘性,令人觉得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好了。这种最高的境界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所以这灵

修学传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不断描述一种最高的境界,令人不断的向往而向上爬。这是天主教灵修传统的第二个特色。

3.神很亲切而且在万物之中(immanent)

上面提到神与人的关系有如婚姻的关系,可见得神是很亲切的。在属灵的传统,天主教

的神是最亲切的,甚至亲切到一个地步是在人的内心里面。人在心灵的深处便可以接触

到神。神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人很亲近,遍在万物之中。因为神是人的配偶,所以与

人之间没有隔膜。神将人心灵之间的隔膜除去,与人完全直接地拥抱,人仿似躺卧在神

的胸怀,甚至亲切到感觉到神的呼吸,人与神的关系亲切到像夫妻一样,融合成为一体。万物就是神自己的一部分,神直接与人在一起,例如一朵花虽然不是神,但也是神自

己的一部分。正如文学作品说『人生如梦』是不足够的,而『人生是梦』就更为直接。

『人生如梦』表示人生正如梦一样有许多变幻,这是透过理智去推理。文学家这样说是

不够力的,如果真是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话,『人生是梦』就无需推理,因为人生就是

梦。这样就会感觉到那种味道。又例如在情人节时收到住在外国的情人寄来的情人卡,

虽然感觉甜蜜温馨,但彼此间仍有距离,纵然手中持着对方的一部分,仍然只能了解对

方一部分。天主教则不然,天主教的灵修观仿似神就在你身旁,拥抱着你,把卡送给你

,然后与你一起看情人卡,读这卡给你听,赞你是世间上最温柔的人。他一面读一面握

着你的手,神就是这样的与你视近,有人问德兰修女为什么会有这般的爱心,可以在印

度如此落后的地方,面对着躺在地上肮脏的人,而去抱起他们呢?德兰修女回答说:『

当我看见每一个躺在地上肮脏的人,向我伸出双手的时候,我就看见他就是耶稣基督,

所以他伸出双手时,我不会理会他是否肮脏,马上就会把他抱起。』这就是一种爱的经

历。她在那人的面上看见耶稣基督,于是马上把他抱起。她与我们的看法不同。有些人

会说,这个肮脏的人也是神所创造的人,所以有价值,因此不能让他躺在地上受苦,所

以我们凭着基督徒的责任与爱心,就要去帮助他,于是扶起他。这种服事是出于理性的

推理,是理性的责任感驱使你去做。而德兰修女的动机却是出于她视地上的人就是耶稣

,所以她要拥抱他。这就是理论和情的分别。

二、弱点

1.缺乏对神尊崇敬畏的心

因为婚姻是平辈(reciprocal)的关系,以这种意象和感受来了解与神的关系是很接近

,但是弱点就是不够远。因为神与我们的关系虽然很接近,但是神永远都比人大。用婚

姻关系来完全表达与神的关系,永远都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来,因为神永远不可能是人的

配偶。神的地位比人高,所以这种密契不能完全代表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灵修

观对有很深经历的人来说就很精彩,但却忽视了神与人有永远无法完全打破的距离。从

神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无限的差距。神就是神,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自己。如果信徒在

高峰时以为神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神,那就很可怕和危险了。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

』其实也有危险的地方,只不过保罗的看法有他的神学根据。但是以纯感性来说『我就

是神』,那就不对劲了。感性很容易混淆『感性的爱』(eros)和『神圣的爱』(agape)。爱有许多种,有『感性的爱』,是指异性之间强烈的吸引,甚至是指向**的爱。

这并不是完全的错误,因为如果以神圣化的角度来了解也是非常美丽的。圣约翰十架的

诗中也曾暗示他与神在树下**,这是相当感性,有**的爱存在。但是,我们知道神

与我们之间的爱除了这种感性的爱之外,我们还有一种『神圣的爱』,是超越了**的

感性。如果纯粹将两性之间二人成为一体的婚姻关系来看与神之间的爱,会浓烈到一个

地步容易混淆地将『感性的爱』取代了『神圣的爱』。这种浓烈的感情会有走火入魔的

危险。曾有一位姊妹透过默想与耶稣有亲密关系时,每一次也幻想与耶稣有性的关系,

这就有点走火入魔了。这种感性十分危险,与耶稣的关系也不是正常的关系。

2.容易发生在教义上的扭曲

第二个危机是因为纯感性。感性强时容易发生在教义上的扭曲或信仰上的危机。上述那

种联合是纯感性和个人性,圣约翰十架在第四节的诗中所说的是十分私隐,他与耶稣好

象一对小情人在房中关了灯彼此融融细语,十分甜密,但是个人性到一个地步,全世界

的人也不能干涉。这种纯粹个人的关系也有危险的地方,因为缺乏了客观的标准去衡量

教义的对错。客观性对教义的挑战少了,而纯感性又是完全的接纳,什么都可以包容,

耶稣是什么也可以,那么只要能帮助感性更加深的,便什么也是对的。天主教在过去的

二、三十年,发展到一个地步,就是其他宗教的经验也被接纳,这就是发展的危机。因

为神是遍在,故在其他宗教的经验的高峰中也可以接触到神,因为缺乏了客观教义上的

分辨。容我大胆地说,我们所佩服的德兰修女都有她危险的地方,在她精彩的祈祷文中

,到结束时却是一段印度教的祷文。这危险在于太过强调纯感性的接纳,以致没有教义

上的排斥性(exclusive)。若完全接纳的话,可能会引致教义上的偏差。

3.由于向往内在化容易忽略信仰在群体和社会的意义

由外至内已经排斥了这个世界,由内至上又是完全满足,因而令人不会走出这个世界,

这是修道主义最大的危机。与神在一起便满足,就不理会这个世界,忽略了对世间社会

群体的意义,变成退隐式的修道,满足于向上的感觉,而忘却反回社会。当代的灵修学

者如梅顿和卢云神父等已超越这界限,可以反回世界,已经有了改变,但是还有许多人

没有留意这个弱点,就会很热烈地追求,有些弟兄姊妹追求到一个地步花了很多时间祈

祷,积极地学习禁食,很是满足和感谢神,很享受与神在一起,于是不理会社会上公义

的问题,这不是健康的属灵气质。

附录一:问题解答(—)

1.天主教在整个灵修进程中,圣经有什么位置?如果有,是否可以免除你说弱点中的第

二点?

答:天主教灵修学不可说没有圣经基础,他们也有引用圣经的经文。圣约翰十架的作品

中也经常引用很多圣经,但是相比之下,圣经的地位和重要性却不及经历那么强烈。例

如他们引用雅歌的意象,他们便发挥到有很多东西都是雅歌中所没有的。他们越过圣经

,加上了许多经验;又如谈及与神之间黑暗的关系,他们会引用摩西进入会幕,在黑暗

当中与神相处,又会引申到以利亚在山洞中听到细微的声音。他们所说的本来没有问题

,但是他们将这些事件引申到很多经验上,发挥得愈来愈多,以致圣经在天主教的地位

不在于规范性(normative),而是触发灵感(inspiration)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他们

自己经验的描述,虽然未至于和圣经冲突,但却超越了圣经。如果强调圣经及神的原则

,则教义上偏差的危险性就可以降低。因为灵修学的接纳性很强,他们的经历都可以被

接纳,因而缺乏了标准,甚至到一个地步,圣经中所说『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父那

里去,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都被忽略。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之

后,天主教更觉得其他宗教每一条路也可以通到神里去。甚至曾经有人说从来都不知怎

样经历耶稣基督,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位尼姑面上的平安,才知道耶稣基督是怎样的。开

放到如此的地步,就十分危险了。在这情况下,圣经已完全失去应有的地位,因为这很

明显违背了圣经。

2.灵修学者如圣约翰十架终生没有结婚,怎会在婚姻关系上有这样深的体验?

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容格(CarlYong)认为每一个人内里都有第二性。即是男性的潜

意识中有女性;女性的潜意识中亦有男性。总括来说,人的潜意识中最深处都有倾向女

性,因为那种纯直觉的感受是有女性的感受。灵修学者自己本身有一种女性的感受,所

以神父并不表示就对女性完全不认识。虽然他没有结婚,但是如果他与神有很深的关系

,尤其是如果神代表一切关系的话,他便可以体会到一些很深切的关系,甚至是夫妇的

关系。耶稣没有结婚,但他也可以向我们讲及婚姻和离婚的问题。卢云神父也没有结婚

,没有儿女,但他对家庭问题也可以一矢中的,比许多已婚人士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

理解更深。他不是应用心理学来理解问题,而是用属灵的角度来点出问题的症结。第一

是因为他属灵的深度;第二我相信是圣灵给他的启迪。他的着作中有提到独身的关系,

他的Intimacy提到两性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他的另一本书Outof

Solitude也提到关系。他的见解比许多结婚十多年的人的更精辟。

3.据我的理解,中国哲学中如儒、释,道都有一些思想与灵修学颇接近,而基督教和中

日哲学有没有契合之可能?在儒家的思想如脸自至微冲至大,直言不动感而通,这思想

能否补充天主教的缺点?

答:属灵的经历一定是关系,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如果儒、道、佛的思想

,重点不是在于与神建立关系的话,就在这一点有不同之处。儒、道、佛虽然有『天』

,但是『天』没有位格,我们不可能爱『天』,因为『天』是道德最崇高的基础和标准

,但是与人没有情的关系(1—thourelationship)。只能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

道,修道之谓教』。『天』是人生中最基础的背景,是道德标准的源头,所以关系是不

同的。在中国佛学的观念中,基本上无需相信有神,因为佛学基本上只是一种解脱。昔

日佛教从印度教中分出来的时候,是因为佛教不信需要梵天的帮助,所以佛教基本上是

人生的哲理,而不是一个有神的宗教。只不过后来才发展成民间信仰的传统。道家主张

与自然调协,更加不需要有神。如果我们要与神建立关系,却建立不到的时候,问题永

远不会在于神,因为神永远都爱我们,永远都愿意与我们相亲,神永远都想将他的旨意

告诉我们,不然就不会给我们一本圣经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往往都在于我

们,因为我们接收不到神的声音。神就正如一个电台,电台本身没有问题,随时都在播

放音乐或其他节目,但是我们就好象一部收音机,有时因调较频率不准确,有时因为收

音机坏了,又有时因为电池耗尽了,以致收听不到电台的节目。这就是我们属灵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属灵操练。操练就好象修理我们的收音机,目的是要收到正常节目。因

此,基督教需要属灵操练,需要修养,也需要下苦功。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我们与神

的关系也是一样,我们透过改造自己,以至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可以贴近神。在自我修

改的过程中,较为接近中国人儒、释、道修身的功夫,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这种修身的功

夫。譬如无我、放下自我,就是我们修理这部收音机的其中一种方法。要放下自我才可

以有空间容许神与我们有更深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自我很强烈、只顾自己的话,神就会

被排除之外。因此,放下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先决的条件,以至我们可以与神建立亲密的

关系。在佛教的文献中,也有教我们放下自我,不要执着,摆脱自己。这些方法我们都

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修理自己的收音机,但是不能代替电台。所以,我们可以借用儒、释

、道的修养工夫,但是只可以作为参考。他们有时也会有很深的体会。在中国人的自我

修养功夫中,真是有些很深的体验。例如王阳明毕生反省体验良知的声音。如果我们用

他的方法,虽然我们不是要听取良知的声音,但是也可以敏锐到圣灵声音。王阳明认为

因为日头的纷乱,以致人不能听到良知的声音。他的第一个办法是**。当静下来的时

候,外间的活动完全停止,内心平静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良知的活动。同样,当我们安静

的时候,就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当良知出来的时候,人欲也同时出来,这时,情形就好

象猫捉老鼠,猫完全静止地停留在洞口,老鼠的影子有动静时,猫都可以看得清楚,由

于有足够的准备,到老鼠出来的时候,就把它捉住。**的人有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当

人欲出来的时候,便立刻把它掉丢。如果当引诱来到时,我们立刻把它弃掉,愈弃掉得

快,那引诱所产生的支配力就愈弱。这些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引用到属灵

生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调较我们的接收器,使我们可以接收到神,但是不能代替神。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第一部分浪漫温馨的爱情——婚姻形象的灵修操练 第一章罗马天主教灵修学传统背景 一、历史传统及主要流派 罗马天主教灵修学在二千年历史里面,可以分为四种最主要的传统: 1、方济会(Augustinian-Francican)灵修学傅统 (1)重点人物 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其灵修心得为《忏悔录》(Confessions)。他对 灵修学有深刻的了解,影响深远。其后在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由圣方济(FrancisOf Assisi,1181-1226)承继发扬,他的代表作是TheLiHeeFlonersofSt.Francis, 这是别人写关于他的着作,他自己则很少着书。这本书很代表他的味道。第三个是波拿 文土拉(Bonaventura,1217-1274),他是集这个传统的大成,其代表作是Soul-s JourneytoGod。 (2)重点体验 奥古斯丁与神的关系可说是三部曲,就是由外至内,再由内至上,在哪里可以找到神呢?神与人在哪里有深度的接触呢?由开始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注意,然后往自己的内心
去 寻找。 在他的神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心灵是自己最重要的地方。由于人是按照神的形 象来造,所以人心灵里最深切、最真实、最真的我就是神的形象所在的地方。 人有时由于受到世界的引诱,会不知自己的真我何在,所以奥古斯丁认为寻求神的第一 步是由外面散乱的自己找回内心的真我。真我在那里可以碰见神的形象,在神的形象里 就可以开始接触到神。神的形象有爱,有神的真理,有神的知识。但由于那是在你的心 灵里面,所以最后一步是由心灵超升上去,和神的形象进至拥抱?然后和神自己连合, 到此,人才寻索到真正的我,满足地找到自己。 到圣方济时,他更提出静观万物的观念。圣方济本身不是一个神学家,不会有深澳的神 学,但他在思想上对自然万物很有感受,他在所写的诗歌中,曾说太阳是他的父亲、弟 兄;月亮是他的姊妹;所有花草树木也可以和他谈话。相传圣方济会对雀鸟讲道,对花 对鱼讲道。他不是有神经病,而是他从世界每一样神所创造的事物,都可以看见神自己。这一点补充了奥古斯丁的由外而内、由内而上的属灵体验。他认为奥古斯丁的内在很 真实,但是从外面的
世界也可以去到上面。于是波拿文土拉总括两者,认为无论在自己 的心灵或是看见这个世界,每一处都彰显神自己。有属灵深度的人由朝到晚无论向内心 看,向别人看,甚至向一朵花看,都会看见神的同在,这是最高的境界。 2.改教前的英、法灵修学传统 (1)重点人物 第二种传统不是很有系统的传统。在宗教改革前,特别是英国和法国一群个别的灵修学 者所着述的一些代表作品,有雷同之处。宗教改革之前是天主教最黑暗的时代,教会黑 暗,民生和社会亦充满混乱和痛苦,十四世纪的欧洲陷于战争时期,经过百年战争,再 加上黑死病,令欧洲大部分人口死亡,在如此痛苦无助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个别很有属灵 深度的灵修作品。这些作品并不多,作者是在痛苦困难之下对神仍有绝对的信心,追寻 神的慰藉。其中一本《不知之云》(CloudofUnknowing)是一位不知名的英国作者所 着述他与神的关系的作品,表达得很深切,其深切是无法用言语去表达出来。同期的英 国灵修作者诺立赤的犹利安(JulianofNorwich,1342-1413),着有《神圣之爱的启 示》(Rev
elationsofDivineLove)。他年青时患病,在医学上已经宣布他死亡,但 他后来又复苏过来。他在昏迷期间,见到神给他的异象。他苏醒后,反覆思想这异象究 竟是什么,他不断思想,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在晚年时写出这本着作。在他之前 的法国人克勒窝的伯拿尔(BernardofClairvaux,1090—1153)亦是一个有深度的属 灵作家,他的作品较多,代表作是ConsiderationsonLove。这几个人中有英国人、有 法国人,但他们却有接近类同之处。 (2)重点体验 他们体会的重点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爱』。他们对神的爱特别敏锐,这是一切属灵经 历的核心,他们对神的爱体验很深,而这种体验可以用爱情来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他们最喜欢用来表达爱的书卷是圣经中的雅歌。雅歌表达了情侣之间深深的爱,从而 表达信徒和耶稣基督之间的爱。伯拿尔写了很多文章去诠释雅歌,他表示信徒和耶稣基 督的属灵经历可以分三个步骤,而三个步骤可以用三个吻来表达。第一个吻是吻耶稣的 脚,代表人对自己的罪的忧伤和忏悔;第二个吻是吻耶稣的手,
吻手是表示耶稣将你提 升,代表耶稣赐给你的恩典,使你不再时常匍匐在地上,忏悔和认罪,而是因为耶稣爱 你,恩待你,你本来并不配得,但耶稣给你的恩泽把你提升,故此使你得以吻耶稣的手。 第三个吻是吻耶稣的嘴,吻嘴代表与他拥抱,代表属灵意义上与耶稣结婚,是情侣最深 的关系。吻耶稣的脚代表忏悔;吻耶稣的手代表他给你恩典,把你提升;而吻耶稣的嘴 代表与他一起,这样表达了与神建立关系的三部曲。 爱的关系是很感性的,表示和象征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犹利安在他的作品中提到: 我默想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思想究竟神给我的异象有什么意义,答案就是爱,一切异象 就是爱。为什么人与神会有关系?答案就是爱。 这一群人对爱有很深切的了解,也了解神的爱是透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表达出来。古时 人由于黑死病及战争而受苦,但耶稣基督的爱及痛苦却透过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表达出来 ,解开痛苦的迷惘。 3.圣衣会(Carmelite)灵修学傅统 第三个传统是圣衣会的传统。圣衣会传统重要人物有三个:第一个是大德兰(Teresa ofAvila,1515—15
82),西班牙人,她的代表作是《内在心灵的堡垒》(Interior Castle)。她在这部作品一开始便说人的心灵象一座堡垒,一进一进地入去,一共有七 进,这段属灵的经历愈走愈深入。就是她开始将属灵经验分成七个层级。第二个继承者 是圣约翰十架(JohnoftheCross,1542-1591),西班牙人,代表作分别是《攀登迦 密山》(AscentofMountCarmeo)和《心灵的黑夜》(DarkNightoftheSoul)。第 三个人物是十九世纪的一个传奇女子,她二十四岁已经去世,这个人就是小德兰(Teres aofLisieu,1873-1897)。她是法国人,生前籍籍无名,死后有人在她的自传和书信 中发觉她充满童真,在属灵上与耶稣是完全单纯的关系,使人感觉她象一个天使,吸引 了无数的人,那是最高的境界。那种单纯一如马利亚看见天使,因绝对对神信任所产生 的单纯。 这个传统有很深切的属灵经历,包括大德兰和神的七重经历;圣约翰十架之心灵的黑夜 提到神透过苦难去炼净我们内心的世界,以至我们与神有更深切的了解;以及小德兰
对 神完全的、单纯的信任。无论如何,这个传统最重要的重点是他们与神的关系是很甜蜜 的接近,纯粹是情感的接近。 4.耶稣会(Jesuits)灵修学传统 (1)重点人物 第四个传统在感觉上较为强硬,有些军人的气质,因为创办人以前曾是军人。耶稣会的 创办人依立爵(1gnatiusofLoyola,1491-1556)是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他的代表作 是《属灵操练》(SpiritualExercises),他在作品中表达出属灵的操练方式与经历。 跟着的便是赛尔的圣佛兰西斯(St.FrancisdeSales,1567-1622)法国人,他的代表作 是IntroductionfoDevoutLife。 (2)重点体验 这两人对属灵体验的共同点是人与神的关系并不神秘,不是密切至不可言传,而是可以 透过属灵的操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或表达出来。耶稣会最大的贡献是退修操练,《 属灵操练》一书就提到四星期的退修,四星期的静修是帮助信徒学习如何安静自己、除 去罪恶。过程主要是按照耶稣的生平主要事迹去默想耶稣的生平,经历体验
耶稣心灵的 进路,最后在自己到达心路历程的最高昂时踏出自己的世界。四星期有步骤的无声静修 在属灵产生很大帮助,因为静修最主要的内容便是默想,他对默想的操练产生了许多教 导和分析,包括如何投入,如何想象和想象耶稣的生平等。默想除了是自己默想之外, 最好是有师傅的指引。当有问题时可以和师傅研究,这是属灵的指引,因而有属灵导师 (Spirtualdirector)这种提议与制度的设立。这在我们属灵的成长路程上很重要,因 为属灵的成长并不是大规模制作,『属灵成长』不是写一本书而是建立一个人。每个人 与耶稣的关系都是度身订造的,度身订造的意思就是说不可以进行大规模制作。这种属 灵的指导在东正教传统是缺乏的,大规模制作是没有深度的生命的建立方法,但耶稣会 在这方面有很精彩的教导。 二、当代的重要代表 当代传统的属灵大师包括梅顿(ThomasMerton),在六十年代已逝世;另一位是亚德 良(AdrianvanKaam),他将天主教的灵修学传统与心理辅导结合;再另一位就是卢云 神(HenriNouwen)。 第二章罗
马天主教属灵体验的重点 一、婚姻的象征 天主教灵修学最重要的体验何在?重点何在?如何用一种形象代表天主教的灵修学?答 案是婚姻的形象。人与神的关系在天主教传统里面,好象一段婚姻关系,就是配偶与配 偶之间的关系。想起婚姻就会想起爱情,同时联想起的意象有温馨、浪漫和感性,用这 个角度去了解就可以把握罗马天王教对神关系的了解。婚姻是两性之间最浪漫感性的契 合。罗马天主教最喜欢用的圣经书卷便是『雅歌』,许多属修学者均用雅歌代表他们与 神的关系。雅歌是爱情的诗篇或爱情的故事,但雅歌所叙述的事比较露骨,令人有点尴 尬,这并不是错的,因为谈及两性身体的契合,当然离不开性的关系,所以当我们看灵 修作品时,有时会很感性,谈及吻耶稣的脚、手和嘴,表达两者的关系很密切。 二、属灵追寻的高峰 与神的密契关系可以用两性关系中的性关系作为类比。我们要从一个很神圣的角度去性。性并不是污秽的,而是神所设立的,在婚姻关系中两个异性透过心灵的了解,进而一 起生活,到两个身体联合,无论在感性方面、直觉方面、情意方面均是一个最高峰的发 展。性关系中
的高峰是性的高潮,在性高潮中两人完全浑然忘我,两人的关系已不是理 性可以表达,只有在感觉与经验才可以完全表达。两人成为一体,可以用来描述人与神 的关系和婚姻关系中那种完全忘我和联合是一样的。天主教的灵修神学学者经常尽量去 描述这种深切关系和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高峰经验就是完全浑然忘我,自己 已经不是自己,甚至经验过后,亦说不出那种经历,那是一种完全令整个人消逝的关系。天主教神学传统就是向往和神的关系到这种高峰关系。他们追求最高峰,就是与神联 合(UnionwithGod),恰如两夫妇在婚姻中的联合一样。伯拿尔、大德兰、圣约翰十 架,这几位灵修神学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与神的关系是一个属灵婚姻(Spiritual Marriage)的关系,他们在属灵上与神结婚。除此以外,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作品再具 体一点去了解他们。 圣约翰十架所写的诗《爱的焚焰》(LivingFlameofLove)是一五八五至一五八七年 的作品,是他属灵经验中高峰时期的作品。他用诗来表达与神的关系,内容非常精彩, 甚至到一个地步,他的弟
子亦不能明白,于是他将这首诗诠释(commentary)出来,后 来的人觉得这篇诠释出来的作品很精彩,反倒忘记了原来的作品。他在诠释的序言中说 明原诗才是表达属灵的经验,属灵的经验不可能用普通的字句去表达,只可以用诗去表 达。假如读者不明白的话,我可以尝试去解释,但要清楚一点,就是无论怎样都不会解 释得清楚明白。这首诗分为四节,代表与神的四段经历: 1.啊!爱的焚焰,你何等温柔地灼伤了 我的心灵最深处!既然现在你不再折磨 我,倘若你愿意,就把这一切都带向幸福的终局吧! 请撕破那遮掩着我们甜蜜邂逅的怅惘。 2.啊!甜蜜的烙伤!啊!令人欢愉的创痛! 啊!那温柔的手,那微妙的触摸! 正是求生的滋味,偿还了一切的亏欠! 透过杀害,你把死亡变成生命。 3.啊!燃点的灯台!在亮光之中, 那感情的深洞,本来曾经是昏暗和盲目的, 却因着绝妙的爱,将温暖和光明带给它们所锺爱的那一位! 4.何等温柔和可爱;你在我的怀里苏醒过来, 在那隐密之处,独有你躺着; 在你甜蜜的呼吸中,溢出良善和荣美,
你是何等优美地使我堕入情网! Olivingflameoflove howrenderlyyouwound thedeepestcentreofmysoul! Sincenownomoreyouafflictme, Bringall,ifyouwill,toahappyending; Breakthewebofhissweetencounter. Osweetcautery! Odelectablewound! Ogentlehand!Odelicatetouch! Thattastesofeternallife. Andpayseverydebt! Inkillingyouhavechangeddeathtolife Olampsoffire! Inwhosesplendors Thedeepcavernsoffeeling, Whichwereonceobscureandblind, Withexquisiteloveliness Giveforthbothwarmthand
lighttotheir Beloved! Howgentlyandlovingly Youawakeninmybreast Wheresecretlyaloneyoudwell: Andinyoursweetbreathing Filledwithgoodandglory Howdelicatelyyoumakemefallinlove!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爱情诗,圣约翰十架终生从未结婚。若说他曾结婚,他只和耶稣结婚 ,他就是耶稣的新娘,耶稣就是他的新郎。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所写的,代表些什么呢?我 们可以细心研究和欣赏。第一,这首诗用了很多意象和象征(imagery)去描述,凡是人 不能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象征去表达,例如你觉得神是一个父亲,这就是一个象征。第 一节和第二节是一幅图画——爱的焚焰,表示木在燃烧,意即烈火干柴,这是第一个意 象。木代表作者的心灵;火代表神自己的圣灵,神自己的同在,这是爱的火焰。第三节 的图画是灯、灯光与感情的深洞。在黑暗无底的深洞,有光照射下去,表示心灵象一个 无底的深潭
,幽暗、永远不会满足,但当神自己成为亮光照耀时,便可得到满足。第四 节的图画是一个温馨浪漫的房间里面,有一对情侣,一个躺在另一个的胸前,苏醒后, 在黑暗中融融细语,蜜蜜情怀,双方贴近得可以感受对方的呼吸,然后两人双双堕入爱 河。三幅图画加起来就是在黑暗中有亮光、有火焚烧,一双情侣互相依偎。作者用不同的 象征去描述与神的关系,究竟用火的象征是什么意思?火,就是爱火。火一方面代表焚 烧、炼净;另一方面则代表温暖和能力。作者用很特别却有冲突的字眼来表达与神的亲 密经历和默契:『温柔地灼伤』、『甜蜜的烙伤』、『令人欢愉的创痛』。为何温柔又 会灼伤?温柔灼伤就是一块木在火中被燃烧的感受,在焚烧中令自己愈来愈消失。火焰 来时令木块变干,木块干后被破坏,随即消逝,但是在消逝的过程中,木与火已经分不 开。如果木仍是湿的话,则火仍然不可以贴近木。作者就是透过在焚烧的过程中,藉着 自己这种消失,与神再无隔阂。这是第一幅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第二个意象就是第三节的光和深洞。感情的深洞就是人的心灵。作者受奥古斯丁的影响 ,奥古斯丁在《忏
悔录》中最精釆的说话是:『神啊!你创造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空位, 除了你之外,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有肚子便会感到饥饿,除非有食物充饥,才 会舒服。由中世纪至现在,由奥古斯丁至圣约翰十架,都相信人的心灵仿如肚子一样, 饿了要吃饱,人生出来就有渴求神的饥饿,要满足心灵的饥饿只有得到神自己。但是, 人很多时候都很愚昧,不知道或是不相信只有神才可以充饥,故一生转往寻找其他食物 ,渴望可以充饥,引致『昏暗』与『盲目』。这种情况代表着心灵上的渴求,但人在过 去的日子中往往用很多其他东西去填补这种渴求,这种行为和现今社会上许多现象很相 似。一位着名的心理学者JerenyMay,着有《沉溺与恩典》(AddictionandGrace)一 书,研究上瘾的人。沉溺的行为包括饮酒、抽烟和吸食毒品,除此之外,世界上有很多 人在其他的事情上上瘾,只不过并不明显。有人对钱、某人、某种事业、某类生活上瘾。总之,上瘾的人没有这些东西便会整个人不舒服。上瘾最大的特色是没有了自由,那 种东西其实控制着你,普通人说毒品控制着人的一生,令人变得没有希望;其实基
督徒 也会在某种事奉上上瘾,只是我们看不见或感受不到而已,但两者的发生其实也是同一 个原理,就是我们尝试用神以外的其他东西去填补心灵上的饥渴。根据奥古斯丁和圣约 翰的了解,这是错误的。人在半饥渴的状态中,人的心灵好象个菱形,那些东西象一个 半圆形,永远不能把这个菱形的心灵填满。例如抽烟,抽第一口时往往令人咳嗽,跟着 有人对你说抽烟的样子很帅,令你觉得满足,这种满足感来自朋友的欣赏,跟着你抽第 二口、第三口,到一个地步,你便上了瘾。人的生命中,亦有一个深洞,我们要用某种 东西来填满它,填的时候似乎有少许满足,但又会愈来愈不满足,结果一生人就被这种 东西控制着。 再谈钱的问题,钱能使人满足,但绝对不能完全使人满足,结果人的一生就被钱所控制。心灵的深洞是一个无底深潭,曾经昏暗过,盲目过,但却因着这个微妙又绝妙的爱, 将温暖和光明带给『它们』。『它们』是指当时的心理学所相信人心灵中的三部分:记 忆、理性和爱,每一样都有其胃口,只有神自己才可满足它们的胃口。只有神的同在才 可满足记忆;理性要神的真理方可吃饱;人的意志要神的爱
方可满足。但人却朝其他方 向到处寻找,以致永远不能满足,要到神自己来到才可带给人真正的满足。 到第四节时发觉没有痛苦,没有追寻,是完全的满足,用的是正面、相当感性和与身体 有关的字眼,例如『温柔的手』、『微妙的触摸』、『在胸怀中』、『懒洋洋的苏醒』 、然后是他的『呼吸』等,都是相当感性的字眼。苏醒是什么?连接着第三节来看,其 实很有趣,究竟是谁人苏醒呢?这儿所指的应该是心灵的苏醒。人一生的追逐,到后来 才发觉『原来是你』,这是对神一种的了解,了解只有神自己才能满足自己。这种苏醒 并不是一种纯粹在描述上的苏醒,而是真正的经历过、体验过的苏醒。圣约翰十架在他 的作品中说:『神是很残忍的,当你知道这种东西有用的时候,神就将它取去。』我也 有这样的经历,我以前以为有一个好家庭便很满足,但神就取去我的妻子。我现在再婚 ,但后母与女儿的性格不同,形成了一种压力。你会发觉世界没有一样事物可以满足你 ,却会带给你痛苦,给你压力,因此其实经历痛苦也很有意思。我以为传福音可以带来 满足,但又发觉它不会带来真正的满足。当你到了一个地步,
经历过痛苦,如木在焚烧 之中,你的生命便会扭转(transform),到再没有木在你生命的时候,那就是一个苏醒 的生命:『主啊!除你以外,我再无别的,在天、在地也不要紧!』说这些话要经历过一 连串的痛苦和琢磨,然后才可说出来。当你苏醒时,就可以看见一个崭新的世界,呼吸 时可以看见一切的荣美。你因得到神的满足而以崭新的角度看事物,世界虽仍然是这个 世界?但世界已成为美丽的世界,美丽得来没有引诱,因为我已经得到了满足。例如美 食当前你也没有被引诱,这是与神联系和产生默契之后的经历。你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世 界变得美丽,美丽得使人堕入情网中,这表达出神的关系就是很甜蜜的爱情关系,也就 是高峰的关系。 三、爱的追寻——属灵经历的层级与境界 大德兰的《内在心灵的堡垒》:由外到内心灵好象堡垒,一进一进地进入,到最深处就 是与神联合。 第一层:离开世界的吸引及支配。虽然世界上有很多引诱,但却不希望被世界支配。世 界令人烦躁,于是心灵由外转向内。 第二层:开始对神有一种敏锐触觉。第一层的重点在于与世界竞争,而现在心灵开始
转向 神,与神同在,开始稍微听到神的声音,世界的声音开始减弱,而神的声音开始增强。 第三层:在属灵生命的祈祷会经常听到神的声音,经常得到神的启示,生命较为成熟, 较为安顿。 第四层:较为特别和复杂,是一个转折点(transtion)。由主动努力变成被动;由自己 主动追求到神带领属灵的提升。有一段时间会经历心灵的黑夜,经历靠自己不能离开原 处。心中想谦卑下来,但信心不足,对自己无能为力,于是神在此时提升你。我多次试 过在讲道前头痛欲裂,只得呼求神帮助,之后便经历到圣灵亲自讲道,所讲的不是自己 的说话。第四层就是受过挫败而深深经历神的力量和提升。 第五层:让神自己工作,经历与神同在,有一种满足,才发觉与神同在和与神绝对联合 原来是这样美妙的。 第六层:内心变成火焰,被神的爱火焚烧,向往与神同在,发觉原来除了神之外,世间 没有其他事物可以令自己满足。 第七层:真正的与神同在。心灵融化在神里面,完全溶为一体,再无其他。 天主教灵修传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或三步骤。第一步相当于第一和第二层,是涤净 之路(P
urgativeway),将自己由外放弃外面的引诱,到里面开始对神有些敏感;第二部 是光照之路(Illuminativeway),被神光照,看见神的恩典,尝过天恩的味道,然后 透过神的改造、焚合之路(Unitiveway),这成为经典的划分,属灵的三部曲——避世 离罪,被神吸引,然后与主联合,代表了天主教最重要的灵修学传统。 附图 (第一层)回转向神,努力摆脱世界 (第二层)对神的声音较敏锐涤净之路 (第三层)祷告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灵命成熟 (第四层)由主动努力变被动(神)提升光照之路 (第五层)经历与神绝对联合的滋味 (第六层)神的爱火焚烧,向往彻底联合 (第七层)属灵的婚姻,心灵融化在神的里面联合之路 第三章罗马天主教灵修学的强处与弱点 一、强处 1.属灵经历是一份感性、浓浓的情(passion) 天主教最大的贡献是点出属灵经历并不是一种修养,也不是对自己一种修练,而是你与 神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一种很感性、很浓烈的情(passion)。很多人还未明白这种『 情』有多重要,我也经历
了六、七年才开始明白。很多时,我们论到属灵经历所说的都是 指方法,甚至是潮流,但其实属灵经历所说的是与神的关系,这是情。情是指你与神之 间的关系,不是指你有没有祈祷,有没有读经,而是你与神之间的情是不是比其他事物的 情更强烈。纵然你有祈祷,但是你在祈祷中,你与神之间的情,是不很浓烈?是不是神 最能满足你呢?我曾诚实地反问自己,发觉自己并不是。虽然我曾教灵修学,但也不能 欺骗自己。当我念到腓立比书第一章,保罗说他『情愿离世都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 得无比的』时,我突然被『情愿』这两个字抓住,保罗说他『情愿』,表示这是一份情 ,表示保罗最喜欢的,就是与耶稣在一起。当时我不禁反省自己究竟是不是情愿与耶稣 在一起,比其他事物更深?我发觉我自己情愿讲一篇好的道;情愿设计一个好的课程,使 学生满足;情愿听莫札特的音乐;情愿与太太拍拖;情愿看一本深奥而精彩的书;我情 愿……。虽然我很喜欢阅读圣经,但是我不是最情愿与耶稣在一起,我不能欺骗自己。 如果你觉得圣约翰十架的诗很陌生,你便没有圣约翰十架那种情。有没有情是不能骗人 的,情是
一切属灵经历的动力。不管你一切属灵经历和一切信仰活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在天主教,属灵的动力就是情。因为与神之间的爱情而产生动力去做事情。克勒窝的 伯拿尔(St.BernardofClairvaux)认为与神的爱有四步:就是(1)人为自己的缘故 而爱自己,属于最低层级,是自私的;(2)为自己去爱神,因为神曾经帮助自己,对自 己有利,所以爱神;(3)为神的缘故而爱神,因为被神吸引,被神的爱和荣美感动,没 有其他原因;(4)纯粹为了神的缘故而爱自己。第一层与第四层都是爱自己,但分别是 动机已经转变,第四层的爱自己和爱世界都是为了神的缘故而爱。这并不是一种理论, 而是一种经历。 经历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在积极方面,一个人经历过以后,从今而后去做一些 事情,全是因为与神有很深的情而做的。他会因爱的缘故,可以做一些本来不愿意做的 事。因为有爱,他可以用新的角度去享受自己本来喜欢的东西,例如我以前喜欢深沉的 颜色,蓝色、灰色等,我以前在英国念书时,一切都是灰沉沉的;但我的太太是在日本 和夏威夷留学,一切都是色彩斑斓。我因
爱的缘故,受了她的影响,穿衣服的色调也转 为鲜艳。我看见她的笑容,便乐于改变。这种改变是不知不觉的。又例如听音乐,以前 我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听,但现在一个人去音乐会会觉得不舒服,一定要与太太同去。 同是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与她分享时,感受会不同。与神的关系也是一样。与神的 关系甜蜜时,得到满足时,看见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美丽,但现在却看见更有深度的美丽。当与神同在时,会觉得音乐更加好听。又例如我喜欢教书,当我与神的关系深切之后 ,我仍然会喜欢教书,但是在下课以后,不用理会别人怎样看自己,而是因为教得好而 感谢神。因为可以与神分享,本来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变得更加甜蜜。因为与神同在,可 以分尝那种兴奋,那种享受,这就是爱。与神有深切的爱,会产生一种完全崭新的能力 ,无论做一些本来喜欢做或不喜欢做的事情,都会变成美丽、快乐。反之,当你是因被 迫或被鼓励去做时,你就不会明白什么是爱。 在消极方面,因着你对神的爱,你会不去做错事。很多时,我们不去犯罪就是出于恐惧 神的惩罚,或是恐惧被人看见。如果是因为恐惧而不去做错事,便是不明白爱。在
传统 的灵修学中,人是因爱神的缘故而不会去犯罪。我在一次中学同学的团聚中,其中很多 位都是做生意的,他们分享出外公干时,通常第一晚都会花天酒地,尽兴之后便各自带 一个**到公寓去。但是,其中一位同学虽然不是基督徒,他却拒绝诱惑。他说:『我 不是纯情,我亦是男人,每次当我遇到这种诱惑时,也会有冲动,但是当我想起我的太 太,可能正在哄三岁的儿子上去睡觉,并且告诉儿子说父亲很快便会回来,不用害怕, 父亲会带礼物回来。每次当我想到太太和儿子正在期待我回家时,我便会拒绝诱惑。』 他的话提醒了我,他之所以不受诱惑,不是因为他害怕被太太知道,而是因他对太太的 情。因为他的太太对他充满信任,对他的爱和期待,所以他没有办法做出对太太不忠的 事。今日我们抚心自问,自己不犯罪是否因为与神之间的情,还是因为害怕被人揭发呢! 真正的情令人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之下,不会因为恐惧,不会因为怕事败而会颜面无全而 不去犯罪,而是因为对神的情而令自己不会犯罪。这是属灵经历中最重要的一点。『情 』在与神的关系中,是历代中讲得最好的。 2.属灵经历是一
种有进程的探索历程 情是一个高峰,之前有一段进程,有探索的历程。譬如两个人结婚之前有拍拖和成长的 过程,这是感情发展和进展的过程。罗马天主教最重视层级,层级有一种吸引力,因为 不断向上攀簦,会有发现的兴奋和进步的挑战。这种属灵的进度有令人向上的动力。举 例来说,在游乐埸中,年纪较大的朋友喜欢玩过山车,而年纪较轻的小朋友则喜欢骑旋 转的木马。旋转木马没有变化,初时好象很刺激,但是转了一个圈之后又是一样;过山 车就不同了,不断有高有低,不断有变化。如果有向上追寻属灵层级的体验,就有很强 的挑战性。当爬到最高的时候,有一种独特境界的魅力。当境界到达最高峰时,便会完 全的超越自己、没有自己,与神完全在一起,这种境界不能以言语形容,所以有一种神 秘性,令人觉得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好了。这种最高的境界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所以这灵 修学传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不断描述一种最高的境界,令人不断的向往而向上爬。这是天主教灵修传统的第二个特色。 3.神很亲切而且在万物之中(immanent) 上面提到神与人的关系有如婚姻的关系,可见得神是
很亲切的。在属灵的传统,天主教 的神是最亲切的,甚至亲切到一个地步是在人的内心里面。人在心灵的深处便可以接触 到神。神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人很亲近,遍在万物之中。因为神是人的配偶,所以与 人之间没有隔膜。神将人心灵之间的隔膜除去,与人完全直接地拥抱,人仿似躺卧在神 的胸怀,甚至亲切到感觉到神的呼吸,人与神的关系亲切到像夫妻一样,融合成为一体。万物就是神自己的一部分,神直接与人在一起,例如一朵花虽然不是神,但也是神自 己的一部分。正如文学作品说『人生如梦』是不足够的,而『人生是梦』就更为直接。 『人生如梦』表示人生正如梦一样有许多变幻,这是透过理智去推理。文学家这样说是 不够力的,如果真是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话,『人生是梦』就无需推理,因为人生就是 梦。这样就会感觉到那种味道。又例如在情人节时收到住在外国的情人寄来的情人卡, 虽然感觉甜蜜温馨,但彼此间仍有距离,纵然手中持着对方的一部分,仍然只能了解对 方一部分。天主教则不然,天主教的灵修观仿似神就在你身旁,拥抱着你,把卡送给你 ,然后与你一起看情人卡,读这卡给你听,赞你是世
间上最温柔的人。他一面读一面握 着你的手,神就是这样的与你视近,有人问德兰修女为什么会有这般的爱心,可以在印 度如此落后的地方,面对着躺在地上肮脏的人,而去抱起他们呢?德兰修女回答说:『 当我看见每一个躺在地上肮脏的人,向我伸出双手的时候,我就看见他就是耶稣基督, 所以他伸出双手时,我不会理会他是否肮脏,马上就会把他抱起。』这就是一种爱的经 历。她在那人的面上看见耶稣基督,于是马上把他抱起。她与我们的看法不同。有些人 会说,这个肮脏的人也是神所创造的人,所以有价值,因此不能让他躺在地上受苦,所 以我们凭着基督徒的责任与爱心,就要去帮助他,于是扶起他。这种服事是出于理性的 推理,是理性的责任感驱使你去做。而德兰修女的动机却是出于她视地上的人就是耶稣 ,所以她要拥抱他。这就是理论和情的分别。 二、弱点 1.缺乏对神尊崇敬畏的心 因为婚姻是平辈(reciprocal)的关系,以这种意象和感受来了解与神的关系是很接近 ,但是弱点就是不够远。因为神与我们的关系虽然很接近,但是神永远都比人大。用婚 姻关系来完全表达
与神的关系,永远都不能完全地表达出来,因为神永远不可能是人的 配偶。神的地位比人高,所以这种密契不能完全代表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灵修 观对有很深经历的人来说就很精彩,但却忽视了神与人有永远无法完全打破的距离。从 神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无限的差距。神就是神,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自己。如果信徒在 高峰时以为神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神,那就很可怕和危险了。保罗说『我活着就是基督 』其实也有危险的地方,只不过保罗的看法有他的神学根据。但是以纯感性来说『我就 是神』,那就不对劲了。感性很容易混淆『感性的爱』(eros)和『神圣的爱』(agape)。爱有许多种,有『感性的爱』,是指异性之间强烈的吸引,甚至是指向**的爱。 这并不是完全的错误,因为如果以神圣化的角度来了解也是非常美丽的。圣约翰十架的 诗中也曾暗示他与神在树下**,这是相当感性,有**的爱存在。但是,我们知道神 与我们之间的爱除了这种感性的爱之外,我们还有一种『神圣的爱』,是超越了**的 感性。如果纯粹将两性之间二人成为一体的婚姻关系来看与神之间的爱,会浓烈到一个 地步容
易混淆地将『感性的爱』取代了『神圣的爱』。这种浓烈的感情会有走火入魔的 危险。曾有一位姊妹透过默想与耶稣有亲密关系时,每一次也幻想与耶稣有性的关系, 这就有点走火入魔了。这种感性十分危险,与耶稣的关系也不是正常的关系。 2.容易发生在教义上的扭曲 第二个危机是因为纯感性。感性强时容易发生在教义上的扭曲或信仰上的危机。上述那 种联合是纯感性和个人性,圣约翰十架在第四节的诗中所说的是十分私隐,他与耶稣好 象一对小情人在房中关了灯彼此融融细语,十分甜密,但是个人性到一个地步,全世界 的人也不能干涉。这种纯粹个人的关系也有危险的地方,因为缺乏了客观的标准去衡量 教义的对错。客观性对教义的挑战少了,而纯感性又是完全的接纳,什么都可以包容, 耶稣是什么也可以,那么只要能帮助感性更加深的,便什么也是对的。天主教在过去的 二、三十年,发展到一个地步,就是其他宗教的经验也被接纳,这就是发展的危机。因 为神是遍在,故在其他宗教的经验的高峰中也可以接触到神,因为缺乏了客观教义上的 分辨。容我大胆地说,我们所佩服的德兰修女都有她危险的地方
,在她精彩的祈祷文中 ,到结束时却是一段印度教的祷文。这危险在于太过强调纯感性的接纳,以致没有教义 上的排斥性(exclusive)。若完全接纳的话,可能会引致教义上的偏差。 3.由于向往内在化容易忽略信仰在群体和社会的意义 由外至内已经排斥了这个世界,由内至上又是完全满足,因而令人不会走出这个世界, 这是修道主义最大的危机。与神在一起便满足,就不理会这个世界,忽略了对世间社会 群体的意义,变成退隐式的修道,满足于向上的感觉,而忘却反回社会。当代的灵修学 者如梅顿和卢云神父等已超越这界限,可以反回世界,已经有了改变,但是还有许多人 没有留意这个弱点,就会很热烈地追求,有些弟兄姊妹追求到一个地步花了很多时间祈 祷,积极地学习禁食,很是满足和感谢神,很享受与神在一起,于是不理会社会上公义 的问题,这不是健康的属灵气质。 附录一:问题解答(—) 1.天主教在整个灵修进程中,圣经有什么位置?如果有,是否可以免除你说弱点中的第 二点? 答:天主教灵修学不可说没有圣经基础,他们也有引用圣经的经文。圣约翰十架的作品
中也经常引用很多圣经,但是相比之下,圣经的地位和重要性却不及经历那么强烈。例 如他们引用雅歌的意象,他们便发挥到有很多东西都是雅歌中所没有的。他们越过圣经 ,加上了许多经验;又如谈及与神之间黑暗的关系,他们会引用摩西进入会幕,在黑暗 当中与神相处,又会引申到以利亚在山洞中听到细微的声音。他们所说的本来没有问题 ,但是他们将这些事件引申到很多经验上,发挥得愈来愈多,以致圣经在天主教的地位 不在于规范性(normative),而是触发灵感(inspiration)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他们 自己经验的描述,虽然未至于和圣经冲突,但却超越了圣经。如果强调圣经及神的原则 ,则教义上偏差的危险性就可以降低。因为灵修学的接纳性很强,他们的经历都可以被 接纳,因而缺乏了标准,甚至到一个地步,圣经中所说『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能到父那 里去,天上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都被忽略。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之 后,天主教更觉得其他宗教每一条路也可以通到神里去。甚至曾经有人说从来都不知怎 样经历耶稣基督,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位尼姑面上的平安,
才知道耶稣基督是怎样的。开 放到如此的地步,就十分危险了。在这情况下,圣经已完全失去应有的地位,因为这很 明显违背了圣经。 2.灵修学者如圣约翰十架终生没有结婚,怎会在婚姻关系上有这样深的体验? 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容格(CarlYong)认为每一个人内里都有第二性。即是男性的潜 意识中有女性;女性的潜意识中亦有男性。总括来说,人的潜意识中最深处都有倾向女 性,因为那种纯直觉的感受是有女性的感受。灵修学者自己本身有一种女性的感受,所 以神父并不表示就对女性完全不认识。虽然他没有结婚,但是如果他与神有很深的关系 ,尤其是如果神代表一切关系的话,他便可以体会到一些很深切的关系,甚至是夫妇的 关系。耶稣没有结婚,但他也可以向我们讲及婚姻和离婚的问题。卢云神父也没有结婚 ,没有儿女,但他对家庭问题也可以一矢中的,比许多已婚人士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 理解更深。他不是应用心理学来理解问题,而是用属灵的角度来点出问题的症结。第一 是因为他属灵的深度;第二我相信是圣灵给他的启迪。他的着作中有提到独身的关系, 他的Intima
cy提到两性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他的另一本书Outof Solitude也提到关系。他的见解比许多结婚十多年的人的更精辟。 3.据我的理解,中国哲学中如儒、释,道都有一些思想与灵修学颇接近,而基督教和中 日哲学有没有契合之可能?在儒家的思想如脸自至微冲至大,直言不动感而通,这思想 能否补充天主教的缺点? 答:属灵的经历一定是关系,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如果儒、道、佛的思想 ,重点不是在于与神建立关系的话,就在这一点有不同之处。儒、道、佛虽然有『天』 ,但是『天』没有位格,我们不可能爱『天』,因为『天』是道德最崇高的基础和标准 ,但是与人没有情的关系(1—thourelationship)。只能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 道,修道之谓教』。『天』是人生中最基础的背景,是道德标准的源头,所以关系是不 同的。在中国佛学的观念中,基本上无需相信有神,因为佛学基本上只是一种解脱。昔 日佛教从印度教中分出来的时候,是因为佛教不信需要梵天的帮助,所以佛教基本上是 人生的哲理,而不是一个有神的宗教。只不过后来
才发展成民间信仰的传统。道家主张 与自然调协,更加不需要有神。如果我们要与神建立关系,却建立不到的时候,问题永 远不会在于神,因为神永远都爱我们,永远都愿意与我们相亲,神永远都想将他的旨意 告诉我们,不然就不会给我们一本圣经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往往都在于我 们,因为我们接收不到神的声音。神就正如一个电台,电台本身没有问题,随时都在播 放音乐或其他节目,但是我们就好象一部收音机,有时因调较频率不准确,有时因为收 音机坏了,又有时因为电池耗尽了,以致收听不到电台的节目。这就是我们属灵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属灵操练。操练就好象修理我们的收音机,目的是要收到正常节目。因 此,基督教需要属灵操练,需要修养,也需要下苦功。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我们与神 的关系也是一样,我们透过改造自己,以至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可以贴近神。在自我修 改的过程中,较为接近中国人儒、释、道修身的功夫,所以我们可以借用这种修身的功 夫。譬如无我、放下自我,就是我们修理这部收音机的其中一种方法。要放下自我才可 以有空间容许神与我们有更深的关系。如
果我们的自我很强烈、只顾自己的话,神就会 被排除之外。因此,放下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先决的条件,以至我们可以与神建立亲密的 关系。在佛教的文献中,也有教我们放下自我,不要执着,摆脱自己。这些方法我们都 可以用来帮助我们修理自己的收音机,但是不能代替电台。所以,我们可以借用儒、释 、道的修养工夫,但是只可以作为参考。他们有时也会有很深的体会。在中国人的自我 修养功夫中,真是有些很深的体验。例如王阳明毕生反省体验良知的声音。如果我们用 他的方法,虽然我们不是要听取良知的声音,但是也可以敏锐到圣灵声音。王阳明认为 因为日头的纷乱,以致人不能听到良知的声音。他的第一个办法是**。当静下来的时 候,外间的活动完全停止,内心平静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良知的活动。同样,当我们安静 的时候,就可以听到神的声音。当良知出来的时候,人欲也同时出来,这时,情形就好 象猫捉老鼠,猫完全静止地停留在洞口,老鼠的影子有动静时,猫都可以看得清楚,由 于有足够的准备,到老鼠出来的时候,就把它捉住。**的人有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当 人欲出来的时候,便立刻把它掉
丢。如果当引诱来到时,我们立刻把它弃掉,愈弃掉得 快,那引诱所产生的支配力就愈弱。这些都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引用到属灵 生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调较我们的接收器,使我们可以接收到神,但是不能代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