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59课 差传的责任与教会的使命/林国安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by 黄子嘉等

一艘邮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搁浅,船身渐渐倾斜,船上三千名乘客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间。岸边一位船厂老板,正在厂中点货,因当天是假期,工厂只有他一个人,他看见形势危急,便驾了一艘小船前去救人。但是这么多人,不知应从哪里着手,后来他想到船厂有许多船可以利用,何不先抢救那些会驾船的乘客,然后由他们同时驾驶,使救人的工作加速进行?于是船厂老板把船驶近邮船,大声呼喊:“谁会驾驶船只,可先上船,再驾驶其他船回来救人。”有些人举手,船厂老板选了十二人,这是第一批,也是有重任在身的人,他们须像船厂老板一样,去拯救将死的人。

故事暂停在这里。先说明一下,三千名乘客代表世上三千个民族,他们失丧待救;船厂老板代表神,他要拯救危难中一切的人;救人策略代表神救赎的计划,第一批十二人代表以色列民,他们有重任在身,须负起拯救灵魂的工作。

但故事的结局很不幸,首批十二人上了船,救人救了不一会,便开口埋怨,左顾右盼找食物寻享受,又要求船主给工价,船主费了很多唇舌,才鼓励他们继续工作。但不一会,他们又停顿下来,回复本来的态度,最后船主忍无可忍,大发雷霆,责打他们,赶散他们,把救人的工作交给其他有心救亡的人。

从上诉故事,我们学到以下的功课。

前一课,我们提到神是万物的创造者及维持者(参创—26;徒十七26),从创造与被造的关系上,我们已看到神在我们身上有绝对的主权。当人犯罪离开他,失丧在魔鬼撒但的权势下及自我的情欲中,神的刑罚便临到人类(参创6:11~13)。

后来神与挪亚立约。挪亚代表全人类,他与儿子是以后人类的根(参创9:19)。可是义人挪亚的后裔变了质,竟建起巴别塔来扬名。神只好拣选亚伯拉罕,建立以色列国以达成他普世的救赎使命。这些都表明神的心意是为万民的,他的拯救不是单单为一族一民,他的拯救是为全人类。从拯救的策略来看,神拯救万民需要有一个起点,以及器皿、同工。这起点就是《创世纪》第十二章的亚伯拉罕,神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这里神说得很清楚,他的心意是要万族因亚伯拉罕的后裔得福。

万民与以色列人只有一点不同,万民都是神所创造,惟独以色列先经历神得救赎,“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纪念你的罪恶。”(赛43:25)因此,亚伯拉罕开始了以色列的历史,也同时开始了神救赎的计划。以色列民是救赎的器皿,把救恩传递给万民;以色列不是救赎的终点,乃是救赎的起点。

一、以圣洁生活见证神

“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赛43:10)

以色列国是神治的国度,他们实行旧约的教训,过一个高道德水平及敬虔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放纵的外族人成了强烈的对比,是无声的见证,好像在宣告说:“我们所敬拜的是创造天地独一的真神,他能给你崇高的道德标准,你们来认识他,敬拜他吧!”

以下的图表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以色列民见证神的方法:以色列希腊、罗马(新约时代)

政治健全、廉洁、道德高尚、一神信仰、经商守信、宗教虔诚、研读、抄写、传播旧约。政治暴力、贪财淫逸、不道德、多神信仰、商业诈欺、宗教虚假、迷信。

二、以祭司身分服侍外邦

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便指明他们在万民中是祭司的身分:“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5、6)祭司的职事是带领人亲近神,万民藉以色列民认识神,并他的神性和心意,先知以赛亚在异象中已看见:“……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2:2)他们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听训诲、敬拜神。

另一方面,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中间掺杂着很多外族人。犹太人在各处有犹侨的地方设立会堂时,也准许外邦人加入他们的会,享受同样的福利,神也教导以色列人爱护外邦人,看他们如同自己人(参利19:33、34)。在耶稣时代,会堂中已有很多敬畏神的外邦人,他们以后成了初期教会的中坚分子。

从以上所提,我们看到以色列从两个方式服侍外邦,一是用吸入的方式,二是用外传的方式。吸入的方式乃以耶路撒冷的圣殿作为吸力的集中点,《使徒行传》第八章记载,那位埃提阿伯的太监,便是从非洲到耶路撒冷寻道的代表。

自从以色列民王国分散后,他们以另一形式服侍外邦,这形式不再是大型的圣殿,而是深入外族民间的会堂,以色列人的信仰藉会堂的散播,把神的恩典传到外邦中(参徒13:5、14,14:1,17:1、10、17,18:4、19,19:8都提到会堂在外城设立)。

三、为弥赛亚预备道路

以色列对神普世事工最重要的的贡献,就是预备弥赛亚的来临。弥赛亚来临赐福给万族的应许,记载在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上(参创12:1~3),又出现在神与大卫所立的约上(参撒下7:12~17)。因这两个约,再加上以赛亚清楚的预言(参赛7:14:童女生子,9:1、2弥赛亚的工作),弥迦的预言(弥5:2:生于伯利恒城)等,犹太人便日夜在等候这救世主的降临,而且把这盼望重复地谈论及传讲。

果然,神子道成肉身,新约首句便证明耶稣是应验了旧约的两个约的预言。“亚伯拉罕的后裔”,应验了亚伯拉罕“施福与万民”的约;“大卫的子孙”,应验了大卫“作王直到永远”的约。马利亚得到这消息后,歌颂神说:“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路1:54、55)老西面抱过耶稣来,称颂神说:“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2:30~32)

是的,救恩乃从犹太人而出,这是旧约的应许,他要来施行拯救,建立和平、公义的国。他果然来了!神两千多年前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果真应验了!外邦人(包括中国人)的拯救者来了。

但非常可惜,以色列是失职的仆人。在旧约中,他们常常忽略了过圣洁敬虔的生活,没有把“-神的观念”影响外族,反而多次跟随了外邦**、没有道德的宗教。以色列也没有尽上祭司的职分,耶路撒冷的圣殿也没有吸引万民之力。以色列美其名是预备弥赛亚来临的民族,但却拒绝他们的王,又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到了新约,神的施福没有因为以色列的失职而停止,神继续召唤亚伯拉罕的属灵子孙(参加3:29)出来完成这个计划,将堕落的人类带回新天地的美境;因此,大使命是“亚伯拉罕计划”的下半部分,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耶稣差使的使命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大使命中的“去”字,原文是“越过障碍”和“跨越”的意思,“障碍”乃指“我”的障碍。每一个人都有“我”的墙将自己与未信的世界隔离,例如言语、文化、思想、世界观、社会阶层、经济阶层、地域等的不同,我若要“去”传福音,我一定要越过这些障碍。

基督耶稣是一位越障的宣教士。看他道成肉身:从无限变成有限,从全知变成学生,从全然圣洁来到污秽之地,从安定变成漂流,从喜欢之天堂来到痛苦流泪的尘世,他离开父怀成了人子,耶稣基督越过自己的界限到我们当中,用我们能听懂的言语与我们相交,他降到我们的层面与我们说话,否则我们怎能明白?

初期教会的门徒是一群“去”的人,他们越过“我”的界限去传福音,例如富户巴拿巴变卖了他的一切,去到穷人当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保罗越过地域和法利赛人的优越感,作一个福音的使者。西方宣教士来到中国,有穿上中国服装,也有乃穿西服及保持西方生活方式的。这两类宣教士哪一类事奉有效呢?岂不是那肯“去”、肯越障的人吗!

“生产”即带人信主的意思,大使命里有“洗礼”这两个字,洗礼是一项仪式,表示这人经过听道与慕道的过程,到了信主的地步。其过程需要很多弟兄姊妹经过生产之苦,时常为他的灵魂祈祷,向他表示爱心,把福音传给他,苦心栽培他等,洗礼的牧师不过是接生者,真正的生产者乃是顺服大使命的门徒。今天很多信徒愈来愈没有属灵生产的能力,有些人在教会很忙碌,但他们并不能生产;有些人认为个人传音只限于生活表现得好,因此忽略了迫切的口传。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两句话是吩咐每个基督**都要起来做教导的工作。但是教导之先,自己要能虚心学习。现今教会信徒很多,却少有门徒。新约很少用“信徒”这个词来形容基督徒,只出现两次(参徒5:14;提前4:12),其他地方都是用“门徒”。“门徒”的意思,就是遵守神话语的人:“你们若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约8:31)另外,耶稣基督也给“门徒”下了一个定义:“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就常再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7、8)谁是主的门徒?就是那些时常在神话语里面,祈祷满有功效,多结果子荣耀神的人。

大使命要我们看见万民的需要,并关心他们。万民的“民”原意是指一个人种的单元。中国人是一个总称,但中国人包括了很多单元,分为大陆的中国人、新加坡的中国人、台湾的中国人,讲华语的、粤语的、第二代土生操当地语的华侨等。大使命的“民”是指这些单元。

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的创办人威廉·卡海伦·汤森(WilliamCameronTownsend)在瓜地马拉(Guatemala)传道时,发觉自己患了“民盲”(peopleblindness),看不见万民在他面前。他起初以为当地人都说西班牙语(spaish),就出去派西班牙文圣经,用西班牙语传福音,可是工作全无果效。原来当地人虽然明白西班牙语,但心语(heartlanguage)却是另一语言,所以对福音没反应。有一次一位印第安人对他说:“你所传的神若真有能力,为什么不会说我们的话?”汤森觉得他言之有理,便开始留意,发觉那地有五百个“民族”。后来他组织了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逐渐发觉世界还有很多不同的“民族”。起初他只知道五百个,后来增到一千,再增加到二千、五千多。他的使命是把圣经翻译成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传福音。

今天万民已在我们当中,可惜我们很多人是“民盲”,只知在华人教会里。大使命要求我们作一个有普世感的基督徒,看见周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存在,认识他们的需要,向他们传福音。如果我们看不见近处的万民,我们便很难说要往远方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28:18),主耶稣用这“权柄”差派和装备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便很难有效地为主传福音。耶稣基督的工作有两方面:第一是真理的传递,第二是能力的彰显。今天在中国大陆福音工作发展迅速,因为能力与传福音的人同在,在未信的人面前显明神是一位有能力的主,故此很多人归信基督。“权柄”与“驱魔者”(exorcist)同字根,当我们领受权柄的时候,乃是领受了跟撒但争战的能力,去攻打撒但的营垒。“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1:8),你传福音时有没有感到撒但在人身上的破坏工作?你曾否奉主的名破坏撒但的工作?

耶稣基督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大使命要求我们一直工作,直到主再来。一个接受大使命的人,也是一个等候耶稣基督回来的人,当我们感觉到主快将回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留恋短暂属世的许多东西,有很多事情我们不须去争辩,我们也不会将生命投资在短暂无意义的事物上。

翟辅民牧师(Rev.RobertJaffray)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双手满了血,怎样也洗不掉,那时他正思想到福音还未传到东南亚很多地方,如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等,又想到时间那么短促,主回来的日子很接近,不知怎样才能将福音传开。所以,当他梦醒时,他觉得自己欠了东南亚千万人的债。结果,他离开了中国,带着数位传道人到印尼和越南开始工作,建立了很多教会。

但愿我们领受这个大使命后,生活能与大使命相称。

一、为什么以色列是失职的仆人呢?这与外邦人蒙拣选有什么关系呢?

二、“拣选是为了事奉,若基督徒不事奉,失去见证,便是违背了拣选的目的,也失去了存在意义。”你同意这句说话吗?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一艘邮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搁浅,船身渐渐倾斜,船上三千名乘客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间。岸边一位船厂老板,正在厂中点货,因当天是假期,工厂只有他一个人,他看见形势危急,便驾了一艘小船前去救人。但是这么多人,不知应从哪里着手,后来他想到船厂有许多船可以利用,何不先抢救那些会驾船的乘客,然后由他们同时驾驶,使救人的工作加速进行?于是船厂老板把船驶近邮船,大声呼喊:“谁会驾驶船只,可先上船,再驾驶其他船回来救人。”有些人举手,船厂老板选了十二人,这是第一批,也是有重任在身的人,他们须像船厂老板一样,去拯救将死的人。 故事暂停在这里。先说明一下,三千名乘客代表世上三千个民族,他们失丧待救;船厂老板代表神,他要拯救危难中一切的人;救人策略代表神救赎的计划,第一批十二人代表以色列民,他们有重任在身,须负起拯救灵魂的工作。 但故事的结局很不幸,首批十二人上了船,救人救了不一会,便开口埋怨,左顾右盼找食物寻享受,又要求船主给工价,船主费了很多唇舌,才鼓励他们继续工作。但不一会,他们又停顿下来,回复本来的态度,最后船主忍无可忍,大发雷霆,责打他们,赶散他们,把救人的工作交给其他有心救亡的人。 从
上诉故事,我们学到以下的功课。 前一课,我们提到神是万物的创造者及维持者(参创—26;徒十七26),从创造与被造的关系上,我们已看到神在我们身上有绝对的主权。当人犯罪离开他,失丧在魔鬼撒但的权势下及自我的情欲中,神的刑罚便临到人类(参创6:11~13)。 后来神与挪亚立约。挪亚代表全人类,他与儿子是以后人类的根(参创9:19)。可是义人挪亚的后裔变了质,竟建起巴别塔来扬名。神只好拣选亚伯拉罕,建立以色列国以达成他普世的救赎使命。这些都表明神的心意是为万民的,他的拯救不是单单为一族一民,他的拯救是为全人类。从拯救的策略来看,神拯救万民需要有一个起点,以及器皿、同工。这起点就是《创世纪》第十二章的亚伯拉罕,神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这里神说得很清楚,他的心意是要万族因亚伯拉罕的后裔得福。 万民与以色列人只有一点不同,万民都是神所创造,惟独以色列先经历神得救
赎,“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纪念你的罪恶。”(赛43:25)因此,亚伯拉罕开始了以色列的历史,也同时开始了神救赎的计划。以色列民是救赎的器皿,把救恩传递给万民;以色列不是救赎的终点,乃是救赎的起点。 一、以圣洁生活见证神 “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赛43:10) 以色列国是神治的国度,他们实行旧约的教训,过一个高道德水平及敬虔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放纵的外族人成了强烈的对比,是无声的见证,好像在宣告说:“我们所敬拜的是创造天地独一的真神,他能给你崇高的道德标准,你们来认识他,敬拜他吧!” 以下的图表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以色列民见证神的方法:以色列希腊、罗马(新约时代) 政治健全、廉洁、道德高尚、一神信仰、经商守信、宗教虔诚、研读、抄写、传播旧约。政治暴力、贪财淫逸、不道德、多神信仰、商业诈欺、宗教虚假、迷信。 二、以祭司身分服侍外邦 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便指明他们在万民中是祭司的身分:“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
”(出19:5、6)祭司的职事是带领人亲近神,万民藉以色列民认识神,并他的神性和心意,先知以赛亚在异象中已看见:“……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赛2:2)他们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听训诲、敬拜神。 另一方面,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中间掺杂着很多外族人。犹太人在各处有犹侨的地方设立会堂时,也准许外邦人加入他们的会,享受同样的福利,神也教导以色列人爱护外邦人,看他们如同自己人(参利19:33、34)。在耶稣时代,会堂中已有很多敬畏神的外邦人,他们以后成了初期教会的中坚分子。 从以上所提,我们看到以色列从两个方式服侍外邦,一是用吸入的方式,二是用外传的方式。吸入的方式乃以耶路撒冷的圣殿作为吸力的集中点,《使徒行传》第八章记载,那位埃提阿伯的太监,便是从非洲到耶路撒冷寻道的代表。 自从以色列民王国分散后,他们以另一形式服侍外邦,这形式不再是大型的圣殿,而是深入外族民间的会堂,以色列人的信仰藉会堂的散播,把神的恩典传到外邦中(参徒13:5、14,14:1,17:1、10、17,18:4、19,19:8都提到会堂在外城设立)。 三、为弥赛亚预备道路 以色列对神普世事工最重要的的贡
献,就是预备弥赛亚的来临。弥赛亚来临赐福给万族的应许,记载在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上(参创12:1~3),又出现在神与大卫所立的约上(参撒下7:12~17)。因这两个约,再加上以赛亚清楚的预言(参赛7:14:童女生子,9:1、2弥赛亚的工作),弥迦的预言(弥5:2:生于伯利恒城)等,犹太人便日夜在等候这救世主的降临,而且把这盼望重复地谈论及传讲。 果然,神子道成肉身,新约首句便证明耶稣是应验了旧约的两个约的预言。“亚伯拉罕的后裔”,应验了亚伯拉罕“施福与万民”的约;“大卫的子孙”,应验了大卫“作王直到永远”的约。马利亚得到这消息后,歌颂神说:“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路1:54、55)老西面抱过耶稣来,称颂神说:“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路2:30~32) 是的,救恩乃从犹太人而出,这是旧约的应许,他要来施行拯救,建立和平、公义的国。他果然来了!神两千多年前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果真应验了!外邦人(包括中国人)的拯救者来了。 但非常可惜,以色列是失职的仆人。在旧约中,他
们常常忽略了过圣洁敬虔的生活,没有把“-神的观念”影响外族,反而多次跟随了外邦**、没有道德的宗教。以色列也没有尽上祭司的职分,耶路撒冷的圣殿也没有吸引万民之力。以色列美其名是预备弥赛亚来临的民族,但却拒绝他们的王,又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到了新约,神的施福没有因为以色列的失职而停止,神继续召唤亚伯拉罕的属灵子孙(参加3:29)出来完成这个计划,将堕落的人类带回新天地的美境;因此,大使命是“亚伯拉罕计划”的下半部分,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耶稣差使的使命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大使命中的“去”字,原文是“越过障碍”和“跨越”的意思,“障碍”乃指“我”的障碍。每一个人都有“我”的墙将自己与未信的世界隔离,例如言语、文化、思想、世界观、社会阶层、经济阶层、地域等的不同,我若要“去”传福音,我一定要越过这些障碍。 基督耶稣是一位越障的宣教士。看他道成肉身:从无限变成有限,从全知变成学
生,从全然圣洁来到污秽之地,从安定变成漂流,从喜欢之天堂来到痛苦流泪的尘世,他离开父怀成了人子,耶稣基督越过自己的界限到我们当中,用我们能听懂的言语与我们相交,他降到我们的层面与我们说话,否则我们怎能明白? 初期教会的门徒是一群“去”的人,他们越过“我”的界限去传福音,例如富户巴拿巴变卖了他的一切,去到穷人当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保罗越过地域和法利赛人的优越感,作一个福音的使者。西方宣教士来到中国,有穿上中国服装,也有乃穿西服及保持西方生活方式的。这两类宣教士哪一类事奉有效呢?岂不是那肯“去”、肯越障的人吗! “生产”即带人信主的意思,大使命里有“洗礼”这两个字,洗礼是一项仪式,表示这人经过听道与慕道的过程,到了信主的地步。其过程需要很多弟兄姊妹经过生产之苦,时常为他的灵魂祈祷,向他表示爱心,把福音传给他,苦心栽培他等,洗礼的牧师不过是接生者,真正的生产者乃是顺服大使命的门徒。今天很多信徒愈来愈没有属灵生产的能力,有些人在教会很忙碌,但他们并不能生产;有些人认为个人传音只限于生活表现得好,因此忽略了迫切的口传。 “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
都教训他们遵守”,这两句话是吩咐每个基督**都要起来做教导的工作。但是教导之先,自己要能虚心学习。现今教会信徒很多,却少有门徒。新约很少用“信徒”这个词来形容基督徒,只出现两次(参徒5:14;提前4:12),其他地方都是用“门徒”。“门徒”的意思,就是遵守神话语的人:“你们若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约8:31)另外,耶稣基督也给“门徒”下了一个定义:“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就常再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7、8)谁是主的门徒?就是那些时常在神话语里面,祈祷满有功效,多结果子荣耀神的人。 大使命要我们看见万民的需要,并关心他们。万民的“民”原意是指一个人种的单元。中国人是一个总称,但中国人包括了很多单元,分为大陆的中国人、新加坡的中国人、台湾的中国人,讲华语的、粤语的、第二代土生操当地语的华侨等。大使命的“民”是指这些单元。 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的创办人威廉·卡海伦·汤森(WilliamCameronTownsend)在瓜地马拉(Guatemala)传道时,发觉自己患了“
民盲”(peopleblindness),看不见万民在他面前。他起初以为当地人都说西班牙语(spaish),就出去派西班牙文圣经,用西班牙语传福音,可是工作全无果效。原来当地人虽然明白西班牙语,但心语(heartlanguage)却是另一语言,所以对福音没反应。有一次一位印第安人对他说:“你所传的神若真有能力,为什么不会说我们的话?”汤森觉得他言之有理,便开始留意,发觉那地有五百个“民族”。后来他组织了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逐渐发觉世界还有很多不同的“民族”。起初他只知道五百个,后来增到一千,再增加到二千、五千多。他的使命是把圣经翻译成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传福音。 今天万民已在我们当中,可惜我们很多人是“民盲”,只知在华人教会里。大使命要求我们作一个有普世感的基督徒,看见周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存在,认识他们的需要,向他们传福音。如果我们看不见近处的万民,我们便很难说要往远方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28:18),主耶稣用这“权柄”差派和装备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便很难有效地为主传福音。耶稣基督的工作有两方面:
第一是真理的传递,第二是能力的彰显。今天在中国大陆福音工作发展迅速,因为能力与传福音的人同在,在未信的人面前显明神是一位有能力的主,故此很多人归信基督。“权柄”与“驱魔者”(exorcist)同字根,当我们领受权柄的时候,乃是领受了跟撒但争战的能力,去攻打撒但的营垒。“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1:8),你传福音时有没有感到撒但在人身上的破坏工作?你曾否奉主的名破坏撒但的工作? 耶稣基督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大使命要求我们一直工作,直到主再来。一个接受大使命的人,也是一个等候耶稣基督回来的人,当我们感觉到主快将回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留恋短暂属世的许多东西,有很多事情我们不须去争辩,我们也不会将生命投资在短暂无意义的事物上。 翟辅民牧师(Rev.RobertJaffray)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双手满了血,怎样也洗不掉,那时他正思想到福音还未传到东南亚很多地方,如越南(Vietnam)、印尼(Indonesia)等,又想到时间那么短促,主回来的日子很接近,不知怎样才能将福音传开。所以,当他梦醒时,他觉得自己欠了东南
亚千万人的债。结果,他离开了中国,带着数位传道人到印尼和越南开始工作,建立了很多教会。 但愿我们领受这个大使命后,生活能与大使命相称。 一、为什么以色列是失职的仆人呢?这与外邦人蒙拣选有什么关系呢? 二、“拣选是为了事奉,若基督徒不事奉,失去见证,便是违背了拣选的目的,也失去了存在意义。”你同意这句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