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论自卑
你所知道的越多,所明白的就越深,那么,你所要受的审判也就更加严格,除非你的生活也具有同等程度的圣洁。
不要为你所擅长的艺术或知识而自鸣得意,却宁可让你的知识使你更加谦卑和谨慎。
假若你觉得你所明白或知道的已经非常之多,你就也应该知道还有更多的事物是你所不知道的。
不要自以为聪明,宁可承认自己的无知(参罗12:16:“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为聪明。”)
为什么你要在人前自显高大呢?圣经中比你更加博学多才的人多着呢!
最高深且最有益的学问就是对自己具有正确的认识和低微的估计。
大智和有德的人常常自视若无,却常常思想他人的长处与好处。
你若遇见他人公然犯罪,或是陷于某些可憎的罪恶之中,你却不应该认为自己比他们更强,因为你并不知道你能有多少时候继续保持自己在善的境界之中。
所有的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我们深思,让我们自卑在神的面前吧!
112、论知足
基督徒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上帝的祝福,但传道者若是比平信徒更加富足,那么,他就是假的。跟随基督的门徒没有过一天的富裕生活。更何况,我们主耶稣在世时亦是身无分文,祂要求我们撇弃一切的跟随,如果我们宣称我们已经回应了祂的要求,的确是跟随基督的人,那么,我们奢华的生活和丰厚的积蓄又该如何解释呢?所以,福音的使者过贫穷的生活实在是一种福气。圣洁的贫穷乃是属天的美德,本不是我们这些卑微的人所配拥有的,但上帝将之赐予我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持守吗?
作为福音的使者,我们应该明白我们作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金钱、自己、家庭吗?不是的,我们乃是为上帝而作。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领取工价呢?自然是上帝那里!所以,我们不要在意人的馈赠,而只当专心仰望神,从神那里领受,持守圣洁的贫穷。
为神作工的人应当学会知足,我们的情绪不能被金钱所左右,不可以因金钱而转移我们侍奉神的态度。所以,作为神的仆人,我们应当学会如何处贫穷,正如使徒保罗所经历过的那样(参腓4:11-13:“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每个人都会过富足的生活,但有几个人肯甘心乐意过贫穷的生活呢?人的天性不喜欢贫穷,但就侍奉神而言,贫穷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我们应当追求敬虔,更应追求比敬虔更大的大利(参提前6: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113、识破恶者的诡计
沮丧往往表示你正依恋着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那样的目标是不健康的。
在神的国度里,惟一衡量人的公式是:你+基督=完整和有意义的人生。
当你认为圣灵充满的生活是一条公式,那可能已经不是真正的圣灵充满了。
神不勉强你行在圣灵里,撒旦也不能勉强你行在肉体之中,尽管牠极力地心音你那样行。你是自由的,你可以选择跟随圣灵的引导,或是随从肉体的情欲。
撒旦不喜欢看到你的自由,所以,牠将用尽一切的诡计来拦阻你得着和享受你在基督里所领受的自由。
认识神的性情和祂的道路,能帮助我们识别恶者的诡计!
114、追求生命的长进
真正的敬拜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同样,无论是听道、读经还是祷告,都必须带来生活实际的改变。
听道的时候,我们要作的不是评析和比较,乃是存着谦卑受教的心,甘心领受那能养育我们灵魂至圣的真道。
读经的时候,不是先入为主,试图将自己个人的“亮光”和“思想”加入圣经,乃是将圣经当做我们灵魂的镜子,显明我们内在的肮脏和丑陋,努力改变自己。
祷告的时候,对于自己所求的当有信心和确知:信心是对神的信靠,相信神一定能够成就我们所求的;确知是明确自己所求的的确是在神的旨意之中,而非仅仅是要满足自己肉体的情欲。
如果你的读经、祷告和聚会不能是你有片刻的温柔,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就没有丝毫的价值和益处。如果你的读经祷告和聚会,并没有使你更加谦卑,反而成为你骄傲炫耀的资本,那么,你所有的一切都处在神的咒诅之下。
亲爱的弟兄啊,不要自欺,真实的生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体现,而非仅仅存在于宗教的圣事之中。(注:这里所说的圣事是指基督徒每日都需要作的祷告、读经和聚会。)
115、论合一的拦阻
今日教会都谈合一,也都知道合一的重要性,但至今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归根结底,乃是因为许多领袖都普遍缺乏国度的胸怀,所拥有的是地盘观念。只想要别人来跟从自己,不愿意去顺从别人;只愿自己高高地居于首位,却不愿屈居人下。因此,虽常常谈论合一,却不愿放下自己心中的骄傲,迟迟不肯合一,最终导致复兴的延缓。
116、灵命操练
常圣洁在其《》一书中,论及圣徒灵性的操练时这样说道:“旧我以爱己为中心,新我以爱主为目的。所以基督徒不但实行舍己,也要培养爱人的美德。有无无主,多受痛苦,有主无我,多收效果。若能纯粹为主,不为己,就是真爱主,真虔诚,真属灵的人。”
可叹这样的人在今日教会之中极少。许多人虽信主多年,但是这个己就是去不掉。今日教会推崇疾病得医治,环境得通达,生意得兴盛。没有人愿意为主受一点点的亏损,受一点点的损失。更多的时候,信仰变成一种生活的附属品,成为生活的一点点缀。这样的信仰不要想得主喜悦,更不要想能够经历圣灵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