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末后教会的攀比
末后教会的攀比之风渐长,各地纷纷建堂,竞相创办神学班,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建堂往往是耗资甚巨、装饰奢华,根本不考虑教会目前的收支情况。在许多瞎眼的领袖眼中,建堂为首要之务,至于传福音、周济贫穷等事工,可有可无。于是,我们就看见许多豪华奢侈的教堂在各地纷纷而起,但是进到里面,却看见人数寥寥无几。这样的复兴岂能讨主喜悦?最多不过是满足领袖的虚荣罢了。
许多教会盲目创办神学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具备了创办神学班的实力,其目的只是一味的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你大,我要比你更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领导有方,教会复兴。这种世俗的功利主义在各地教会中已不属罕见。
于是,许多神学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起,而其中具体情况则错综复杂。大批神学生下山奔赴禾场,却迟迟不见捷报频传,教会的现状不见丝毫改善,反倒因私意解经而导致分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究上所述,其根源无非在于带领者渴望作大的野心。似乎工作开展的越多、越大,就表明自己越重要,表明自己是被神所重视、重用的工人。其实,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如此,正反应出他们对自我认知的缺乏,缺乏安全感,拥有错误的价值观,因此才急不可待地想用华丽的教堂、多而广的工作来证明自己。殊不知,外在的奢华正显明我们内在的空虚吗?在神眼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神所量给每一个人的地界各有不同,对每个人的带领都不一样,你不需要刻意作什么来讨好神。你只需要在你的人生中摸着神对你的旨意,活出神所渴望你活出的精彩!
72、教会的纯洁性
末后的教会早已失其原有的纯洁性,容许许多闲杂人进入教会,使教会日趋世俗化;教会对于罪恶的入侵,所采取的并不是抵挡,乃是令人大跌眼镜之举——妥协,而许多领袖则美其名曰:忍耐!教会纪律早已沦为一纸空谈,许多教会更是闻所未闻。你要进入任何组织,都必须遵守其纪律,违者将受惩罚。但是今日的教会,却是行销一般,苦求人们加入,不敢执行纪律。正是因此,教会的声望才一落千丈。
许多人涌进教会,但真正渴慕真理、寻求真理者能有几人?许多人为得是疾病得医;许多人则是为升官发财;也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有人是为求一生平安,更有人则是垂涎天堂福乐。接受基督为救主,不难!难的是一生尊祂为主,时时事事听主号令。许多人只为求今生通达,实在可悲!
73、真正的复兴
末后的教会大谈复兴,但真正的复兴又岂是教会人数的加增、奉献的增多、亦或是物质的富裕?真正的复兴并不是神秘的经历,乃是你的心归向上帝的程度、渴慕神荣耀的程度、顺服的程度以及你这个人为神燃烧的程度。
真正的复兴绝对不是短暂的,它有持续的时间,并能引发长远的果效。真正的复兴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你的情感方面,它还会改变你的一切;真正的复兴临到的时候,它将要在你的身上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弟兄们,让我们一起为复兴的来临祈祷吧!
74、论团契的创立
末后教会的景况是令人担忧的,教会内部各种怪谬信仰的掺杂,各种团契的创立,所带来的不是真理的复兴,而是宗派的林立、争论的延续。在宗派消失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情形究竟是属于正常、自然亦或是偶然?
一个团契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其带领者尤为重要。量的增长不等于质的跟进。作为领袖,你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量的增长上,而应注重在质的跟进。质为量根,看看初期教会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几个无知识的小民竟能完成主耶稣所托付的大使命,征服整个罗马帝国,这就说明质的提升必会带来量的增长,反之则不然。
一个人对自己团契的热爱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能在这热爱之中把握分寸,克服团契的限制,培养出一种博爱宽宏的心则更为重要。团契的存在本是为使福音更加广传,但若只是一味地闭门自守,关注自己的得失,那么,团契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一个团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命名,那只是代表团契创立者神学思想的侧重点,最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团契的限制,积极和兄弟团契合作,以宽宏的心包容其他团契,分工合作,促进福音的广传,才为重要。
75、论教会的讲坛
末后教会最大的挑战就是讲坛的纯洁性和圣洁性。灵意解经的肆虐、异端的盛行、极端的兴起,都对教会产生压力。如何更新和洁净讲坛,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仅仅靠教会内部土生土长的传道者和短期培训仓促毕业的神学生绝不可能。缺乏对圣经和解经的基本认识,更新讲坛、建造教会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已。
末后教会最大的危机则是解经的异常混乱,虽有许多的神学培训班兴起,却丝毫不能使这种危机有所改观。神学培训缺少释经学或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所有的培训均为灌输式,忽略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致使学生成为一两个神学教师的门徒。更可悲的是,许多本土兴起的神学教师,本身对于释经方面就极为生疏,结果也就无从教导学生学习释经学。准备讲义也是照书翻抄,致使许多学生在接受培训之后仍是无道可讲。
末后教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太多的死人占据讲坛,向更多的死人传讲使人死的信息。岂有瞎子给瞎子领路的吗?神的羊聚集在牧人身边,却没有草吃;饥饿的羊抬起头来却没有吃饱;神的孩子围坐在父的桌前,却无肴可吃,岂有比这更讽刺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