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证
都说这是一个没有神迹的时代,但正如一个兄弟在团契中说的,每个人能够信主本身就是一个神迹,我也不例外。我从开始接触基督教到信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我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信主,我想只能说是神的恩典,在我还不知道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准备我的心。
从上大学以来,我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迷惘之中,我在自己身上看到许多很矛盾的东西,许多问题没有答案,也很难表达出来。我知道生命里确实有真善美的东西值得追求,我对人或事的要求都很高,但结果发现现实和理想有很大差距,无论是自己、自己尊敬的人、友情、爱情、学习、工作……因此情绪变化很大,时而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时而郁闷得要命。我的出路常常是逃出去几天,有时一个人买张火车票就走了,有时跟同学一起。出发总是让我激动,觉得回来以后就可以跟过去说再见,那时我常说我要重新做人,自己都数不清重新作了多少回人,但隔不了多久又是“为起腿走在老路上,睁开眼看著老地方”。
当然,理想的头碰钉子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怎么觉得疼了。大家都说真实的生活就是处处充满了不如意,不要问为什么,只要适应就好。于是我适应,为出国而奋斗,不少同学都是如此,我们以为去了自由而繁荣的国度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像自己喜欢的那样。到了香港之后才知道,尽管这里(或者美国)人们可以享受到比较多的外在的自由权利,但人们的境况又如何呢?不是依然承受著各种各样的压力,疲于奔命吗?他们对这样的生活快乐吗?满足吗?我自己也一直都很忙,偶尔会问自己这样忙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度以为忙碌至少会使自己没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这类幼稚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也没有停止过迷惘,虽然我看起来很有主见,很自信,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样子。我可以讲许多笑话,就任何事情发表高谈阔论,但是心是虚的,只有自己知道。
我感觉香港是个很崇尚物质的社会,人深处其中,要抗拒他的诱惑是很艰难的,如果心中没有信仰的话。到香港后,我有了钱,可以买许多以往没钱时想要的东西,赶上打折就更高兴了,感觉自己渐渐被这个物质世界同化了,尽管悲哀,但毫无办法。然而我很快发现物质的东西带来的快乐很快就会消失,我也不想就这样在物质世界里堕落下去,于是开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出路。图书馆借书很方便,我倒真是读了不少书。最喜欢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全诗的第一句是“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我看到许多伟大痛苦的灵魂在不堪的世界里坚韧地生存著,他们给了我保守心的力量(后来见到《箴言》里说要保守心胜过保守一切,真是得到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我从来没想过宗教信仰。虽然觉得有信仰是件好事,至少有个心灵寄托,但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初到香港时的同屋是个基督徒,由于年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差距,也由于我对人不够宽容,我跟她相处得很差,话都很少讲。我想如果基督徒都像她那样儿,打死我也不会去信,尽管那时常见到楼道里面贴的福音讲座的资讯,也一直没当回事。
去年年底有个大学同学的同学到香港来读书,她在几年前就信主了。我们很谈得来(在香港能说心里话或能谈到生命感受的朋友实在不多),也许她自己还不知道,几次闲谈中她所说的一些话给当时颇郁闷的我不少安慰和鼓励。所以后来当她邀请我去普通话学人之家的福音讲座时,我很痛快地就答应了。那次是庄祖鲲牧师讲“卓越人生的四大原则”。虽然具体的原则我一个也没记住,但是他谈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们这样努力学习、工作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很吸引我,因为我一直没想明白过。以我浅薄的经验,人不光会在遇到困难时问“为什么”,即使在顺境里,在别人看你什么都挺好,而自己也觉得实在没什么可抱怨的时候,但心里仍然会觉得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郁闷?为什么?第二天,我又去了香港圣经教会,继续听庄牧师讲道。讲题是什么又忘了,但是记得他引用《以赛亚书》中的句子“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为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40:28-31)
这也是我的问题,做事有热情,但通常是三分钟热度,不能长久,而且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把一件事想得很悲观,就会自己陷入沮丧中一段时间。我想了解“从新得力”的奥秘。后来我坚持每个星期天上午去教会,自己也读了好多《圣经》。我是跟著心里的感觉被吸引而去的,没有人逼我。我觉得自己就像深夜跑去找耶稣的尼哥底母,感到这件事情与生命里其他东西有所不同,尽管还不能确知这到底是什么。
《圣经》实在是一本令人惊奇的书。小时候就读过许多圣经故事,我一直记得亚当、夏娃、诺亚、摩西以及瞎眼睛的参孙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读过《圣经》。《传道书》是《圣经》里面我真正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差不多在我开始去教会的同时,我好不容易从网上找到了一首歌,那是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插曲“turn,turn,turn”,根据情节,我以为这是首反战歌曲,觉得歌词写得很好,就发给一个朋友。歌词写到:
To everything, turn, turn, turn.
There is a season, turn, turn, turn.
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 under heaven.
A time to be born,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 time to reap.
A time to kill,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weep.
A time to build up, a time to break down.
A time to dance, a time to mourn.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
A time of love, a time of hate.
A time of war, a time of peace.
A time you may embrace.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A time to gain,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rend, a time to sow.
A time for love, a time for hate.
A time for peace, I swear it's not too
late.
没想到她看了以后丝毫不觉得惊奇,很平静的告诉我说这是从《旧约》的《传道书》里节选的一段。我赶快找到《圣经》,一口气读完《传道书》,以色列的王所罗门说凡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无论是智者或愚人,结局都一样,而且“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1:18)。我们的一切劳碌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还要追求智慧呢?
那时我还不明白,没有神的人生大约就是如此。后来读了福音书,印象最深的是耶稣总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I tell you the
truth)”,什么是真理呢?
他怎么那么肯定地说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呢?我看书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划下好的句子,但我发现不能划耶稣的话,因为他说的所有的话我都想要划下来。什么山上宝训、盐和光、不要忧虑、不要论断人、祈求就得到、进窄门、真理使人的自由、许多比喻等等等等,都说到我的心里。(主日学讲的《哥林多后书》和《约书亚记》以及许多主日崇拜的讲道对我理解《圣经》也有很大帮助。)从《圣经》里,我体会到神就是光,神的道与这个世界现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很不一样,是绝对的,真的和假的,善的与恶的,光明与黑暗,义与不义一点儿都马虎不得,而我心目中的真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也花了颇多时间读书、听以往讲座的录音带去比较进化论和创造论(冯秉承和张南冀的讲座很有说服力),觉得神的作为借著所造的一切叫人无可推委。
在教会里我确实感受到神的爱。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听他们祷告,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他们总是对著空气讲心里话,但是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温柔、良善常常感动得我落泪,尽管我不想。虽然我感到神的爱,也信他创造宇宙万物,为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但在决志的时候还是挣扎了一番,因为我一直是个好强的人,自以为有主见,骄傲,嘴硬,总觉得就这么信了我就不是我了。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主里的姐妹请我吃饭,其实我很清楚她想要做什么,果然她问我愿不愿意接受耶稣做我生命的救主,我心里虽然有感动,但嘴上坚持说等想清楚了再说。她问我可不可以为我祷告,我能说不吗?结果她一边说我一边流泪,真丢人,我讨厌当著人的面哭,可是心被爱感动,不受理智的控制。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得上神的爱带给我的长久深刻的感动!神的爱与人的爱不同,他永远不会离开你,永远不会让你伤心失望。回去以后,我又想了想,觉得除了要舍弃自己的骄傲以外,信主对我来说实在没有任何损失。过了一个星期是福音营,洪予健牧师的讲道更增强了我的信心。
信主以后我最大的改变是学会谦卑,对人宽容,不再为过多地为人的事情焦虑、担心或失望。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人,很容易骄傲,常常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说起别人来却能够滔滔不绝。有时尽管知道错在自己,还是拼命为自己找藉口。对于我看不惯的人或事,总是不假思索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也不管别人是否能接受,还以为这是有主见、有个性的表现,典型的只看见别人眼中的刺,却想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现在每读《箴言》我就心惊肉跳,因我见到自己跟里面所说的愚妄人一模一样,许多时候心里怀著苦毒恼恨,管不住自己的舌头。以前我看人容易看到人的缺点,但现在能“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神的恩典也使我想起过去许多我伤害过的人,在圣灵的帮助下我居然主动跟我以前有过很大矛盾的人讲话,而且觉得那个人也没那么讨厌了。这对于我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神迹,因为若没有神的爱,靠我自己的觉悟一辈子也做不到。
我个性比较独立,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搞定,爱急躁,没耐心。信主以来我经历到前所未有的平安。无论是搬家找房子、办签证延期或碰到挫折麻烦,我都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心里很轻松。因为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的安息。”(太11:28)遇到困难时,我就想约伯。我想约伯所遭受的苦难一定比我的困难多成千上万倍。而他经过神的试验,得到更多的恩赐。其实人不是不知道逆境能使人变得坚强,但是当真正遇到困难时,难免抱怨,总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倒楣的一个,陷入沮丧之中。现在困难使我感谢神,因为我知道他要用困难来改掉我身上的毛病,“我们经过水火,你却是我们到丰富之地”(诗66:12)。在困难中,我也更加转向神,因为除了他,没有其他人可以真正理解、帮助我。就像约伯的三个朋友得知约伯的遭遇后,大老远赶去安慰他,与他同哭,但是他们为不真正理解约伯的痛苦,反而给他火上浇油。然而神会自己给我力量和安慰,不光如此,我也理解了人的弱点,再也不会为人的事陷入很深的失望不能自拔了。“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诗27:1)
神不光给信他的人永生的盼望,也赐给他们今生丰盛的生命和智慧。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1-32)犹太人不知道耶稣所说的自由是指摆脱罪的束缚。其实他们对自由的理解跟以前我想的差不多,以为就是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但是在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即使有完全的自由,人也不一定有想象中的快乐,到时候我们仍然会觉得有所欠缺,因为人心的空虚只能由圣灵填满。耶稣带给信他的人的是内心的释放,对个人来说是真正的自由,它可以让人即使在不太自由的外在情况下,甚至逼迫重重的时候,仍有内在的安息。内心的自由与对罪的认识分不开。我相信遵守神的道可以使人不陷在罪里,但雅各说“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真和善,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该做,但行不行的出来却由不得我。常常是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主耶稣也深深体会到人的软弱,因为只要信了他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我们的罪就得了赦免。我越来越觉得这恩典是白白得来的,每次唱“你为何捡选我”时,心里就很感动,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神。
9月11日晚上我在电视里眼睁睁地看著世贸中心第二座大楼轰然倒塌,烟雾弥漫,火焰熊熊,人们惊呼、奔跑,载科幻电影里见到的景象竟然全都真实地发生了。人总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实际上,生命却是如此脆弱,能在世贸中心里面有间办公室的人不知道受到多少人的羡慕,什么成就、地位、金钱一下子全都消失了。我无法不去想我在为什么事情奔波烦恼,这些事情在我生命里有多么重要呢?又回到《传道书》得开篇,如果没有神,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因为人本来就是神用地上的尘土造的,有了神吹入的生气,人才成为有灵的活人。认识神实在是生命中最重要得一件事,因为他是赐给你生命、爱、光明、智慧等等一切美好事物的神。我真是幸运!
本文作者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