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信心与道的关系
1
信救恩与信道是两件事,不能说信救恩就是信道了。救恩是罪人称义得生命,道是灵奶,灵粮和活水,是利剑。前者是叫人得生命,后者是叫人继续活着,并且得以使身量长大。
章节 |
经文 |
误解 |
按正意解 |
约十二章 48节 |
…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 |
…就是我所讲的“耶稣”在末日要审判他。 |
…就是我所讲的“真理”在末日要审判他。 |
约十七章 8节 |
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 |
因为你所赐给我的“耶稣”,我已经赐给他们… |
因为你(父)所赐给我(耶稣)的“真理”,我已经赐给他们… |
可八章 38节 |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也要… |
凡把我和我的“耶稣”当作可耻的,人子也要… |
凡把我和我的“话”当作可耻的,人子也要… |
来六章 5节 |
尝过神善“道”的滋味。 |
尝过神善“耶稣”的滋味。 |
尝过神善“言”的滋味。 |
来十三章 18节 |
按正“道”而行。 |
按正“耶稣”而行。 |
按正“道理”而行。 |
启三章 10节 |
遵守我忍耐的“道”。 |
遵守我忍耐的“耶稣”。 |
遵守我忍耐的“道理”。 |
来四章 12节 |
神的“道”比两刃利剑更快。 |
神的“耶稣”比两刃利剑更快。 |
神的“道理”比两刃利剑更快。 |
徒十八章 25节 |
亚波罗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 |
亚波罗已经在主的“耶稣”上受了教训。 |
亚波罗已经在主的“道理”上受了教训。 |
多二章 10节 |
以致尊荣我们救主上帝的“道”。 |
以致尊荣我们救主上帝的“耶稣”。 |
以致尊荣我们救主上帝的“道理”。 |
启一章 9节 |
为神的“道”并为耶稣作的见证。 |
为神的“耶稣”并为耶稣作的见证。 |
为神的“道理”并为耶稣作的见证。 |
这样看来,道字除了约翰一章以外,没有可作耶稣的名解的。
2
神的道很丰富,要分灵奶与干粮二种。
基督道理的开端是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永远审判,各等教训(来六:
懊悔死行:罪人的心中发起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自责的心肠,得蒙怜悯(林后七:
信靠神:信神是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罗四:
各样洗礼:血洗、水洗、圣灵与火的洗。这都是使我们的罪得赦免,成为圣洁。
按手之礼:按手有医病、祝福、受恩赐、设立工人等分别。
死人复活:十字架上的强盗说:
永远审判:我们众人都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按着各人本身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五:
像四福音及书信等属灵奶之类。希伯来书、启示录以及摩西和先知的书,是属于干粮一类的。吃灵奶的是要活人吃,是要得救赎的人才能吃灵奶。长大成人才能吃干粮。
3
保罗说:
主说:
“
惟有信主的话去行的,风吹、雨淋、水冲不会倒塌,主也必爱他们到底(约十三:
4
主耶稣每种教训,大概都带着一件未见之事的应许或警戒:
虚心的人有福了,天国是他们的。(天国是未见之事)
温柔的人有福了,他们必承受地土。(承受地土是未见之事)
清心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见神。(见神是未见之事)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天上的赏赐是未见之事),难免地狱的火(是未见之事),财宝存天上(是未见之事)。若不回转像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这是未见之事),和末世预兆、复活、被提、审判、来世、赏赐等等都是未见之事。但他们因为信心,就把这些事当作实底和确据。信心是把应许变为预言,若把承受地土、天国、地狱、永生这些事当作虚谈,就是不信了。
照
与信心相反的是凭眼见,看眼前(林后五:
5
万国的人即无论犹太和外邦,凡信耶稣为主的人,都要信真道。今天有人说:我只要得永生就够了,千年国作王不想了,所以不用信服真道。亲爱的弟兄啊,你也是万国之人中的一分子,所以你也该信服真道。他没有说,上天堂的人,不用把神所说的那些未见之事,当作实底的。弟兄阿,你愿意做一个真理不在心里,道也不在里面,一个里头空闲的人吗?你愿意知道,叫一个失迷真道的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雅五:
6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一书五:
如此说来,基督与道是有连带关系的,我们不能取基督而舍真理,若舍去真理,基督也必离开他(约二书:
今天教会中,有些人正像约翰所说:人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这些是单信救恩的。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在光明中行,即行真理,他的血就继续发生效力(约一书一:
可知要与神相交,要他儿子的血洗净我们的罪,我们必须在光明中行,勿在黑暗中行。你可知道魔鬼不守真理,因他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约八:
所以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基督)免去神的愤怒(罗五:
我们凡事不能敌挡真理,只能扶持真理。
所以凡属真理,不论长老制、受浸、蒙头、擘饼;或弟兄的地位,或是其余的真理,已经藉着这个弟兄,或那个弟兄所发现者,我们都乐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