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要

箴言书是以天上的智慧,表现在地上信徒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刚才读过诗篇,是论信徒心灵敬拜的经验,本书是论信徒外面行事的法则;多有灵交经验的,自必显有行事的智慧,正如保罗的信心,与雅各的行为,信心乃行为的力源,行为乃信心的表现。有保罗的信心,必有雅各的行为;既有雅各的行为,必是根本于保罗的信心。本书与诗篇的关系,亦正是如此;如果信徒有了许篇的灵交经验,当然该有本书行事的智慧。 一、著者 本书乃所罗门所写,“他曾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本书内所载箴盲,只是关于我们属灵的日常生活。于第一章第一节,即明官为“以色列王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箴言。” (一)著者是所罗门——所罗门是平安的意思,这不但是表明他的心灵,也是表现他的国度。他的国家平安,他的心中也是满有平安。大卫一生多苦多难,所以他写一本诗篇,教训我们如何在难中祷告神,所罗门为平安王,所以他写一本箴言,训教我们如何在平安时,行事为人,并如何用这箴言规劝他人。 (二)是大卫的儿子 作大卫的儿子,这不但是极荣耀的事,且是于他平生作人与事工,极有关系的事。他曾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受了特别的代祷,神为大卫的原故,格外在他身上有恩惠(王上11:12)。耶稣曾屡次被称为大卫的儿子,在这件事上,他也是耶稣的代表,所以也正像耶稣“开口就说比喻的话。” (三)是以色列的王 他虽是以色列王,却也是一个教育家;虽坐在高位上,也注意儿童的生活。以色列王如此大有智慧,使以色列民自然得了极大的教训,且是以色列人权大的荣耀,列国的王都差遣人来听他的智慧话。不但“你的臣子、你的仆人常侍立在你面前听你智慧的话。是有福的”(王上10:8)。四围的列国,以及历世历代的人,也都因他得了智慧。 二、著时 解经者每有人以所罗门在幼年时写雅歌;多言爱情,且既只说是“所罗门歌中之歌”,未言及他作王,谅来他写雅歌时,尚未登王位。他在中年时写箴言,不但十分表现他是智慧充足,且明言“他是大卫儿子,以色列的王。”表明他写书时大有权柄,管辖以色列全地。到他老年时就写传道书,表明他看透世事,且只言他“在耶路撒冷作王。”这是表明他年老时,势力已衰,百姓渐渐不听信他,好像他的势力,仅可表现在耶路撒冷。此种说法,虽有一部分理由,但是极不圆满。在雅歌书所言爱情并非私爱、俗爰、情爱,乃极高尚神圣之爱情,决非一个幼年尚未被灵充满,未蒙神赐他智慧之前,所能写出来的。且明明说这是所罗门“歌中之歌”,是说这歌是他一切诗歌中,最美好、最有价值、最神圣、最有灵感的。当他未登位之前,还未蒙神赐他智慧,谅来尚未写出什么诗歌来,如何说这是他一切诗歌中的诗歌呢?若说箴言书为他中年所作,也极不通;因他中年正是度列王纪上11章一至三节,“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的生活,谅亦不能说出这样属灵的话来。所以解经家则多以为这三卷书,皆是他老年悔改以后写出来的;以当他年老时,已阅尽人情,看透世事,且已悔悟以往的罪过,灵性上既已恢复,始能写出这三卷属灵的书来。 本书既明言希西家王之时,有人誊写所罗门的箴言(25:1)。 解经家每以为本书虽是所罗门时所写,却是在希西家王时编辑成书。 三、要旨 箴言意即“人生规则,”是为规劝信徒,如何在日常生活里,表现出灵交的经验。更是为劝以色列的少年人,当如何凡事作智慧人,书中所载亦适合于日常生活的教训。或以本书为圣经中的商业书,商人读之于往来交际之间,必大有智慧。所以教中人多以此书为“人生哲学”,或为“幼年须知”。 四、钥节 第一章四节“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或是第一章七节“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书中用此金句——敬畏耶和华——共有14次。 五、目的 写书之目的,即一章二至六节。 六、体载 我们看以上的圣经,有经典——摩西五经,有史书——十二卷历史;有诗歌——诗篇与约伯。本书则为箴言,可为法式标准的格言,或为劝善规过的训词,集合成书,以为我们处世为人的规戒,箴谏。这是圣灵藉着著者的文笔,用一种新写法,把属天属灵的智慧,实验于信徒日用伦常之间。其体式略分三种:(1)对偶,如16章22节。(2)比较,如17章1O节。(3)譬喻,如27章15节。其中单纯的箴言,在l0章l节——22章l6节,有375对偶,每对自成单位。 (一)这是哲学家常用之法 尤其是在希腊的圣贤口中常用的,此等箴规劝教之言,在人的日常生活里,实具着最深的感力。 (二)这是一种最明显之法 用箴言、用比喻,是一种最显明,容易叫人领受的教授法,不论教者学者,皆可减去多少困难。所以历来教中普通信徒,虽不易领会他卷圣经的要义,却最欢喜接受箴言的教训,连非信徒对于箴言的意义,也最容易领悟。 (三)这是一种最有益之法 一切箴规之语,最易提醒感格人的心灵,更是容易使少年儿童注意,就在他们的人生里,表发了效感;就如大卫不加害于扫罗,不也是有古语的力量吗?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撒上24:13)常有人说:“从一个民族习用的成语、箴言,就可以断定该民族道德习惯的真相。”不过各族各民中,亦常有不良的成语,其败坏力亦不为小,所以本书虽是记载历代智慧的言语,却亦有家庭与社会的背景,我们藉此箴言,即可知道所罗门时代,与希西家时代的家庭与社会的状况。 七、分段 (一)一种分法: 1.序言(1:1-6)说明编辑之宗旨。 2.箴言第一集——所罗门的箴言(l章-9章) 智慧的训教,真智慧的价值,与智慧人所行的道路。 3.箴言第二集——所罗门的箴言(l0章-24章) 论道德实际,并劝人研究智慧。 4.箴言第三集——所罗门的箴言(25章-29章) 系希西家王之人誊录者,论伦理与经济。 5.附录(30章-31章) 亚古珥及利慕伊勒王之箴言,是家庭格言。 (二)二种分法: 1.对儿子们的箴言(1-7章) 2.赞美智慧之箴言(8-9章) 3.犯罪的愚拙(10-l9章) 4.警戒与训诲(20-29章) 5.亚古珥的箴言(30章) 6.利慕伊勒的箴言(31章) 八、于信仰之关系 或以箴言书不过是一种人生哲学,关于人日常生活之箴规语,究于信仰无甚关切。殊不知本书正是表现信仰的人生,把属天属灵的智慧,表现在人的日用生活里。而且本书开宗明义,即说道:“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所有一切的智慧、知识,皆是从敬畏耶和华而来。而且书中所言“智慧”二字,原是耶稣的代名词,即用此名词隐然表示智慧的主耶稣基督。且是明明说到,圣灵于我们的关系,“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1:23)这是对于三位一体的神,皆有清楚的表明,其于宗教的关系,可想而知。在新约内引证此书之处亦不一而足,如:(1:l6)较(罗3:15),(3:11-12)较(来12:5-6,启3:19),(3:34)较(雅4:6,彼前5:5),(11:3l)较(彼前4:18),(25:21-22)较(罗l2:20),(26:11)较(彼后2:22)可知新约的作者,如何重视此书。总言本书虽不直接多讲宗教,却以信仰神为大前提。神为智慧,敬畏神是智慧,行善去恶的动机与力量,亦是由于敬畏神(5:21,15:11,16:6,l9:29,23:17-19,26:10)。 九、书之地位 箴言书在五卷诗歌中,占了紧要的地位。这是中间的一卷,要旨是真智慧,是信徒灵性生活中紧要的经过。解经者,每以约伯之要旨是苦难,诗篇的要旨是祷告,箴言的要旨是智慧;传道书的要旨是虚空,雅歌的要旨是灵秘。我们的灵程,是先由苦难——约伯,而祷告——诗篇;由祷告而有真智慧——箴言,既有智慧,自能看透万事,以万事为虚空——传道;既能看透万事,方可进入灵秘的地步——雅歌;这是很自然的次序。解经者亦有以五卷书的要义,可以表现信徒的成圣生活: (一)约伯表明自我死 即藉苦难试炼,将自我置之死地。 约伯是“自我”太大的人,曾在一章书内,用“我”字四五十次,及至经过试炼,即“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6)。 (二)诗篇表明复活 诗篇是表灵性生命的苏醒,亦即复活起来与主亲近。凡读诗篇的人,亦莫不灵性苏醒起来。 (三)箴言表明以天上的规例,实验在地上的生活里,即属天属灵的信徒,在世为人行事的态度。 (四)传道表明万事不能将信徒吸住 信徒虽然在地亦在天,世上万事万物,不能把信徒系恋住了,终必超出世外,直向天城。 (五)雅歌是表明飞升天界的信徒 如何在主怀中的生活,即与主彼此亲密,“我属良人,良人属我。”此即信徒成圣生活的经过。这五卷书可为信徒灵程自然的次序。 十、书之主题 书之主題,即“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因为人敬畏耶和华就是智慧,敬畏耶和华就有智慧。书中尚有其他各种要题,如善恶、富贫、骄傲、谦卑、言语、舌头、公正友谊、懒惰愚昧、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勤苦娱乐、虚伪纷争、赦免报仇。其最重要者,即敬畏耶和华是智慧之源。 (一)所言智慧固极可贵 此敬畏耶和华的智慧,可以使人离开罪途邪路,行在光明的大路上,行在真理的正道中。使人不贪慕暂时的、虚无的、世俗的、物质的、荒淫的、日光之下的事;而专致力于上界的、属灵的、永久的、不可夺的、叫神喜悦的事。此智慧可以使人度敬虔的生活,入世面超世,超世而人世;虽在世、济世、救世,却不属世;在日光之下,度日光之上的荣美人生,凡事向着神心存敬畏。 (二)其中真理尚未圆满 书中所言智慧真理,诚可为暗中之光,使人认识神,寻求神,敬畏神。于处世为人有“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使智慧人听见,增长学问,使聪明人得着智谋”。但所注意的,多在今生之处世作人,其范围多偏重于伦理学。论理学,人生哲学;远不如新约的光亮,福音真理的救世恩光,足可以供给人生命的需要,使人的心灵内可以得着释放,得着满足;使人的灵命问题,来生问题等,皆可得圆满的解决。

第二章 书之要义

箴言书的要义即智慧,但智慧有真有假,有属地的智慧,有属天的智慧,主说:“我在这百姓中要行奇妙的事,就是奇妙又奇妙的事,他们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灭;聪明人的聪明必然隐藏。”“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人若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成为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人“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我们所讲的,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乃是“讲神的智慧,”即属天属灵的智慧: 一、智慧之实际 (一)智慧之正义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1:7,9:10)因为人敬畏耶和华就是智慧之源,是人智慧中之智慧,是人聪明中之聪明。约伯记也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伯28:28)“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3:7)。“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人愚拙中的愚拙,就是不认识神,大卫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诗53:1)。世上有多少大有智慧的哲学家,科学家,不信有神,正是神叫世上的智慧成了愚拙(林前1:20)。 (三)智慧的妙用 “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3:13,16-26)智慧说:“丰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井公义也在我。我的果实胜过黄金,强如精金;我的出产超乎高银。我在公义的遭上走,在公平路中行,使爱我的承受贷财,并充满他们的府库。”(8:18-21)“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8:32-36) (四)智慧的呼声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说:‘……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1:20-23)“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在城门旁,在城门口,在城门洞,大声说:‘众人哪;我呼叫你们,我向世人发声……你们当听,因我要说极美的话,我张嘴要论正直的事。我的口要发出真理,我的嘴憎恶邪恶。我口中的言语都是公义……”(8:1-36),这是说智慧不论在何时何事何地,皆有其呼声,指明人当走的道路,教导人适时的训诲;人若静耳以聆,也就无时无事无地,不可听到智慧教训的声音了。 (五)智慧之代名词 按本书所用“智慧”二字,原是耶稣的代名词;因为耶稣是智慧,“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3) 二、智慧于少年之关系 在本书论及智慧二字,特别注重青年人,因为真智慧于少年所关最重: (一)智慧少年于上主敬畏神 属灵的智慧不是从科学哲理中得来,当日始祖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遂即将属灵的智慧失去。属灵的智慧皆从敬畏神得来,一个人若常到神的宝座下,他必是个智慧人。一个常到宝座前的,不能不作智慧人。世人从科学哲理中求智慧,所得不过是形而下的,人要得属天属灵的真智慧,非常到神的隐密处不可。 (二)智慧少年于父母 人果于神前得了真智慧。必在家庭中为顺命子女,书内再三再四地说:“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因为这要作你头上的华冠,你项上的金链。”人若果常到神隐密处,决不轻忽父母的训教;在家庭中,所受的儿童教育,可作其一生为人的基础。 (三)智慧少年于朋友 家庭以外最密切的即朋友,一个常守父母训海的,心灵中必常听智慧的声音,说:“我儿,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我儿,不要与他们同行一道。”“我儿,你若为朋友作保……你就被口中的话语缠住。“可见真有智慧的,方能善于交友。“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18:24)(四)智慧少年于社会 若果在家庭朋友的环境中,作智慧人,入到社会上,也必“坦然行路,不至碰脚”。因为“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义人的路”。“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听父母的教训便得存活。“耶和华是你所倚靠的,他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 (五)智慧少年于职位 人若在社会上凡事有智慧不失脚,他的职位必要升高。“高举智慧,她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她就使你尊荣。她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凡事殷勤的人,“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质而言之,人若常敬畏耶和华,自然在家庭中必作顺命的儿女;既听父母的训教,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必结交益友,不至被恶人引诱,既不与恶人结交,在社会上即不至于失脚,他一生事业的利达,就不期然而然了。敬畏耶和华诚然是智慧的开端。 三、智慧之来源 真智慧究竟从何而得呢? (一)真智慧从上主而来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7)“因为耶和华屠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面出”(2:6)。雅各说:“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雅1:5) (二)真智慧凭寻求而来 要“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2:2-4)。“爱我的,我也爱他,恳切寻求我的,必寻得见。”(8:17)寻求世上的智慧,未必能得;寻求属灵的智慧,却是有求必得。 (三)真智慧从经验而来 要得智慧,必须要听智慧的话,按照智慧的呼声而行,即必成为有智慧的人。所以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地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决不可轻忽;如果肯虚心听受,即必成为有智慧的人了。“众子啊,现在要听从我……要听教训,就得智慧。(8:32-33)。“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瑾守我的诫命.……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3:1-4)“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6:6)人若在万事万物中,多有经验,自然必从阅历中,得了各样智慧。 总而言之,智慧从敬畏神而来,认识耶和华就是真智慧。一个不敬畏耶和华,不认识耶和华的人,虽自以为有智慧,却不知他就是“愚顽的人”。(诗14:1)

第三章 智慧之正意

箴言书以智慧为大题,究竟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岂但是为“人生哲学”吗? 奇妙啊!“智慧”二字在箴言书里,亦别有解释,有极隐秘的意义,亦最明显的意义。也是决无疑义的,即书内的智慧二字,乃为耶稣的代名词。正如新约所论之“道成肉身”,即神的真理,永远智慧之道,藉着肉身表现出来。此书内所言之智慧是永存的,是无始的,是创造万有的,是奠定诸天的(3:19)。故所言之智慧,并非指平常智慧而言。 一、耶稣原即神的智慧 “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赛11:2)他自孩童时,即“充满智慧”(路2:40)。“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4)。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神的奥秘,就是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2:2-3)。这是明说耶稣基督就是神的智慧,神一切的智慧都藏在基督里面。可见耶稣就是神无量的智慧,荣耀的智慧,在耶稣基督之道成肉身,就将这智慧明示于人。藉着他奇妙完全的救法,即将历世历代所隐藏的秘密,表现于世。耶稣基督就是智慧,他就是神的智慧。 二、本书明言耶稣就是智慧 本书所用智慧二字,无非是耶稣的代名词。本书所说的智慧,就是新约所论成为肉身的道,试即本书与新约比较如下: (一)“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箴8:23) “太初有道。”(约1:1) (二)“他立高天,我在那里。”(8:27) “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约1:l) (三)“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圓圈……为沧海定出界限……立定大地的根基。”(8:27-29)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约1:3) (四)“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8:30) “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来1:2) (五)“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我已被立。”(8:22-23) “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7) (六)“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8:30) “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3:22)“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17:24) (七)“我有谋略和真知识,我乃聪明。”(8:14)“擅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2:4) “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林前1:30)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 2:3) (八)“智慧在街市上呼喊。”(1:20-23)“惟有听从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静。”(1:33)“智慧岂不呼叫……众人哪,我呼叫你们。”(8:1-4)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7:37) (九)“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9:5)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十)“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8:35) 信的人有永生。(约6:27) (十一)“你们当听,因我要说极美的话……我的口要发出真理。”(8:6-7) “众人都……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路4:22) (十二)“我在公义的道上走。”(8:20) “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5:3) 读者可以将以上所引的圣经,两两对照,必立时看出箴言所说的智慧,必是指着耶稣基督说的。本处所说的智慧,并非将神某一种性德来人格化,或是将神对人的美旨来人格化;在真信徒的心灵中,认为智慧确是指耶稣基督而言。箴言八章22至36节,约翰一章一至三节,歌罗西一章17节,除非指耶稣而言,即不可解。 三、神儿子之名即是智慧——他儿子名叫什么? “谁升天又降下来? 谁聚风在掌握中? 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他名叫什么?他儿子名叫什么”(30:4)?这真是一节希奇的圣经,若是人问道一个犹太人说:“他的名叫什么?”他必要立时回答说:“耶和华”。若是再进一步问道说:“他儿子名叫什么?”他必不回答你,或说你说神有儿子是亵慢的话,但是这里清楚地说:“他儿子名叫什么?”且说他的儿子,就是那位从天降下仍旧在天,且是那位创造,并立定地之四极的。“我们也知道神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賜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约壹5:20)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子,就是真理智慧。他是成人身降世,将神无穷无尽的奥秘显示于世。本处之疑问,神的“儿子名叫什么?”就清楚解答了。 总言,本书所言智慧,的确是耶稣的代名词;若非指耶稣说,也就无法解释了。称耶稣为智慧,也是名实相符;因为神所积蓄一切的智慧知识,都在基督里藏着(西2:3)。基督就是智慧。

第四章 敬畏耶和华

本书用“敬畏耶和华”这句话,有l4次之多,可见作者在本书内,最要的教训,即“敬畏耶和华”。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说一切箴言,无非是希望人敬畏耶和华。人所发的干言万语,若是不能領人亲近耶和华,不能使人领受智慧,认识耶和华,一切话皆是徒然的。试言敬畏耶和华有如何之紧要: 一、为智慧开端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7)不但是知识的开端,也是智慧的开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9:10)“因为你们恨恶知识,不喜爱敬畏耶和华。”(1:29)“我儿,你若領受我的言语……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2:1-5)所以“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15:33)。人最大的知识,即认识神,敬畏神。人不认识神,不敬畏神,即无属灵的真智慧。人果能敬畏耶和华,即与智慧之源相通,凡真认识神的。也就真认识自己,便知神之所以为神,人之所以为人,物之所以为物,而为有真智慧之人。

二、是生命泉源 “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l4:27)所以“敬畏耶和华的,得着生命,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19:23)。耶和华是生命泉源,凡与此灵源相通的,自然必得着生命。耶稣曾论及他是生命的泉源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3-14) 三、是大有倚靠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14:26)耶和华原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山寨,我们的高台,我们的磐石,使我们可以在他里面藏身,不至陷于“死亡的网罗”。且是“恒久知足,不遭祸患。”诚然“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真是有倚靠,而且大有倚靠。他是永远靠得住的,凡仰赖他的,永不羞愧。 四、必存心谦卑 “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先知以赛亚曾在异象中,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侍立在神面前的撒拉弗,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面,两个翅膀遮脚,这是表明他们在神前谦卑的态度;用翅膀遮面,是显出他们不敢见神的面;用翅膀遮脚,是显出他们存心卑徽。一个常敬畏神,朝见神面的人,看见神的伟大,神的圣洁,神的尊荣与慈爱,能不在神前俯伏自卑吗? 五、必远离罪恶 敬畏耶和华不是在口头、舌头上,而应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所以著者说到:“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8:13)“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敬畏耶和华的,远离恶事。”(16:6)天使侍立在神面前昼夜不住地歌唱说:“圣哉!圣哉!圣哉!”我们若在神面前,活在神面光之中,荡漾于圣洁光明的天气里,怎能不与圣洁的神;并圣洁的天使,有一样的生活呢? 六、有知足平安 “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15:16)“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凡敬畏耶和华,在神前生活的,财物之多寡,自然不成问题了。因有“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我的产业实在美好。”有主耶稣实在满足我心。 七、无嫉妒不平 “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因为至终必有善报,你的指望也不至断绝。”(23:17-l8)最令人不平的一件事,就是常见罪人得意,恶人发达,未免叫人心生嫉妒,觉得他们不该有如此幸运。殊不知“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诗37:2)。所以“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诗37:l)。 “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要“终日敬畏耶和华,因为至终必有善报,你的指望也不断绝。”神既在天上执掌权柄,一切皆由他的美旨。凡敬畏他的,自当谦卑顺服,深知他所作永无错误,心中的嫉妒不平,即自然消释了。 八、使人日子加多 “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10:27)哦!敬畏耶和华是多上算哪!人固然不“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却是能因罪孽减少寿命,犯罪的人,是自促其寿。但敬畏耶和华,要“使人日产加多”。因为“义人的根基却是永久。”(10:25)”耶和华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10:29)“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10:l7)所以“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义人水不挪移。”(10:9,20)“义人所结的果子就是生命树,”(11:30)他的寿命加多,不是当然的吗? 如此说来,敬畏耶和华,既是生命的泉源,且是智慧的开端,使人有知识与智慧,可以躲避一切灾害,并远离一切罪恶,身灵大有倚靠。在神面前谦卑顺服,知足常乐,不怀怨,不妒嫉,凡事交托仰赖,这是何等有福与荣美的生活呢! 其寿命的日子加多,不但有神特别的护理与眷祝,这也是生理之自然。

第五章 贞洁的生活

箴言第一章一至六节是全书的引端,言及本书是何人所著。(1)著此书之目的(2-4)。是为什么写的。(2)写此书有何效感(5-6)。于第一章七节至第九章,是所罗门智慧的教训。此智慧的教训中,有一最要点,即关于信徒贞洁的生活;有时把智慧比作一个聪明荣美的妇人,把愚拙比作一个无知丑恶的女子。我们详阅其中训言,可知信徒贞洁的品格,如何紧要,本段共分五层: 1、智慧的呼声(1:7-2:15) 勿亲近外女(2:16-22) 2、智慧的呼声(3:l-4:27) 勿亲近外女(5:1-23) 3.智慧的呼声(6:l-23) 勿亲近外女(6:24-35) 4.智慧的呼声(7:1-4) 勿亲近外女(7:5-27) 5.智慧的呼声(8:l-9:12) 愚拙的妇人(9:13-18) 著者何以如此再三再四地大声疾呼,不要亲近外女呢?这其中的意义,是最紧要的,是历代信徒极宜注重的教训。 一、行为上的贞洁 这是关于少年人最要紧的教训。敬畏上主,乐于听智慧的呼声,能脱离少年的情欲,在品行上无圬点的人,有多少呢?或有人言:“唯在基督内始有真贞德。”这话虽不尽然,却亦不为太过.所以着者在本段内提了又提的,就是。智慧要救你脱离淫妇,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我儿,要留心听我智慧的话语……因为淫妇的嘴滴下蜂蜜……至终却苦似茵陈,快如两刃的刀.……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能保你远离恶妇,远离外女谄媚的舌头。……淫妇猎取人宝贵的生命。”“少年人立刻跟随她,好像牛往宰杀之地,又像愚昧人带锁链去受刑罚,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鸟急入网罗,却不知是自丧己命。”(2:16;5:1-4,15-19;6:23-26,7:22-23)这是明明说道淫妇的道路,何其可怕!她的诱力难以胜过!她的结局终必死亡。少年人啊!如何能远避她的网罗呢? 须知只有智慧能救你脱离淫妇。愚昧妇人虽然喧嚷呼叫过路的说:“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9:13--16)但是那“直行其遭的”,决不肯走弯路。“转到”她那里去。可怜哪,凡不肯走直路,在他生命的路程中,不肯“直行其道的”人,往往就走了弯路,不知不觉的,即转到淫妇的圈套里去。“却不知有阴魂在她那里,她的客在阴间的深处。” 二、灵性上的贞洁 本书所论智慧如此再三再四地呼喊,勿受淫妇的诱惑,当然不只是关乎行为上的贞洁。其最注重的,必是在灵性上要操守贞洁,不被世俗所诱惑。按照圣经,灵性的不贞是讲了再讲的一段要道。我们读何西阿书,神如何命先知何西阿去爱淫妇,娶淫妇为妻,无非是藉着先知的家庭,表演以色列人如何远离神,贪恋世界上的罪恶,在神眼中看他们真如淫妇一般。所可庆幸的,是以怜悯为怀的神,藉着先知何西阿娶淫妇,表明他仍然舍不得丢弃他的于民,虽然他们如淫妇,却仍然收纳他们回来。这真是神爱中之至爱,在我们这些不该蒙爱,不配蒙爱的人身上,仍然显出他的宽容。使徒约翰力此切切提醒我们:“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惟有经过了传道书的地步,作一个超世人世,人世超世的人,方可到雅歌书的地步,无愧为主的新妇了! 三、信仰上的贞洁 我们信徒不但是不可与世俗联婚,在灵性上不作淫乱的人,也当信仰纯正。凡信仰不纯的,也就是在信仰上失去了贞洁。看全部圣经,对于属神的人要保守信仰上的贞操,是最要紧的本分。因为人失了信仰,就是失了贞德,启示录书最后所载的大淫妇,即是把信仰完全失去的巴比伦宗教,也可说是不贞洁的宗教。每有人提议:“宗教信仰,理应随社会与时代而改变,因为宜于古人的,未必宜于今人,宜于野蛮的,未必宜于文明。当今科学发达,文明日新,信仰方面,自当及时变通”。殊不知,不论古今文野,其对于救恩灵需,究五分别;纵然形势可改变,而信仰却不能改变。教会应为社会的教会,而不能为社会化的教会,因教会非社会。教会应求合于时代的需要,而其信仰却不能随时代而改变,因救恩信仰永不变。若教会社会化,信仰随着时代转移,难免失去教会的本质,因教会即基督的身体。无奈教会中历来不乏信仰破产之人,“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3-4)不认耶稣基督是从肉身降生的(约壹4:2-3)。“说复活的事已过,”(提后2:18)或说哪有死而复活的事呢?(林前15:l2)“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彼后3:4)“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提前6:3)不信神迹、不信启示、不信圣灵、不信有撒但,谬解圣经,自取沉沦(彼后3:16)。这不是已经显出巴比伦宗教的显象了么?——大淫妇——这些失了信仰的亦即失了贞操,可称为不信的淫妇。按箴言书的智慧,就是真理,就是成为肉身之道所表现的真理。此智慧真理,在街头上、在巷口、大声疾呼,教中青年,勿受淫妇——即败坏人的灵性和信德的人——的诱惑;且是呼了又呼,喊了又喊,一次又一次地劝教训诲,切勿离开“直道”,走了弯路,去随从淫妇的脚步。我教中青年.即在灵性上尚幼稚的人,可不倾心听受吗? 我们信徒是以信仰为基础,在信仰上坚定,“直行其道”,不走信仰上的弯路,或小路,保守纯正信仰,就是保守信仰的贞操。果能在信仰上纯正,灵德上自然高尚,决不至在灵性上为淫妇.灵性既已纯粹,行为上的贞操,那就不期然而然了。

第六章 箴言第二集 (10:1至24:34)

自第一章七节至第九章末节,为箴言第一集.是智慧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即贞洁的生活。自第10至24章,是所罗门的箴言——第二集;其中所论,是包括了各种箴规之言,似无显然的次序。据考盼仰圣经,略分之如下: 一)对于众人之箴言(10:l-l0:l0) (一)有神无神生活之不同(10:1-l5:33) (二)有神无神为人之不同(16:1-19:19) 1、对于神的信靠(16章) 2、对个人的知足(17章) 3、对社会之生活(18章) 4、对自身之品行(19章) 二)对于王子之箴言(19:20-24:34) (一)最急切的呼声(19:20-27) 当如何处事为人(19:28-22:16) (二)最急切的呼声(22:17-21) 个人之行事为人(22:22-23:1) (三)最急切的呼声(23:22-25) 个人之行事为人(23:26-24:20) (四)最急切的呼声(24:21-22) 个人之行事为人(24:23-24) 详阅本集之箴言,关于事神,待人,持己,接物,各方面所言之教训、警告与劝戒,实是最要、最美。我们自然不能把各方面——详述,今只从消极方面,关于品德者,可略提几点,以为我们的鉴戒: 一、骄傲 或言骄傲如穿里衣,是先穿而后脱,人一切的罪,大概皆以骄傲为根基;一有骄傲,各种罪就都来了。 (一) 骄傲名为亵慢 骄傲的别名就是亵慢:“心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21:24) (二)骄傲乃是大罪 人类元祖,首先所犯的罪就是骄傲。天使变成撒但,也无非是由于骄傲。“恶人发达,眼高心傲,这乃是罪。”(21:4) (三)骄傲为神所恶 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其中第一样“就是高傲的眼。”(6:16-17)因此“耶和华必拆毁骄傲人的家。”(15:25) (四)骄傲自取羞辱 “骄傲来,羞耻也来。”(11:2)是羞辱随着骄傲而来;而且骄傲就是极大的羞辱。 (五)骄傲神使降卑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29:23)“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5:5)所以“凡自高的必降为卑。” (六)骄傲必致败坏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16:18)“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18:12)从未见有居心高傲,而不败亡者,甚至天使长,亦因骄傲而堕落为撒但。 (七)骄傲难与交际 “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16:19)“骄傲只启争竟。”(13:10)自难以与人和平相处。骄傲人“眼目何其高傲,眼皮也是高举。”(30:13)不但眼中无人,亦且目中无神呢! 二、争竟 骄傲人自尊自大,目中无人,不能不与人相争。 (一 )因愚昧起争端 “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18:6)让人不算痴,过后得便宜。好争竟不肯让人的,皆是愚昧人的行事。 (二)因怀恨起争端 “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10:12) (三)因暴怒启争端 “暴怒的人镜启争端;忍怒的人止息纷争。”(15:18)“小不忍,则乱大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怒火之燃烧岂不可怕吗? (四)因乖僻启争端 “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16:28) (五)因亵慢启争端 “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22:10) (六)因不慎始启争端 “纷争的起头如水放开,所以在争阔之先,必当止息争竟。”(17:14)若是不慎始,争端一起,即难收拾了。 (七)因冒失启争端 “不要冒失出去与人争竟,免得至终被他羞辱。”(25:8) (八)因有人喜爱争端 “喜爱争竟的,是喜爱过犯。”(17:19)哪有人喜爱过犯呢?但是多人喜爱争竟,凡“喜爱争竟的,是喜爱过犯”。“愚妄人都爱争闹。”(20:9)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17:1)人能“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20:3)。“弟兄结怨,劝他和好,比取坚固城还难,这样的争竟,如同坚寨的门闩。”(18:19)所以“在争啊之先,必当止息争竟”(11:14)。 三、忿怒 因骄傲而纷争,因纷争面忿怒。 (一)不发怒是大有聪明 “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14:20)凡“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14:17)所以“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19:11) (二)不发怒即止患纷争 “暴怒的人扰启争糟;忍怒的人止息纷争。”(15:18)“忍得一朝之忿,免得千日之忧。”如果遵来顺受,必能免去多少纷争。 (三)不发怒即胜过勇士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16:32)此可见忍怒之不易,果能胜过自己,就是大勇士。 (四)不发怒为自己荣耀 人能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19:11)。 有时亦当发义怒 “王的忿怒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恩典却如草上的甘露。”(10:12) 四、亵慢 骄傲、争竟、忿怒,或可容忍,最令人难耐,令神不容的,即亵慢。 (一)因酒而亵慢 “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20:l)以酒能使人神经错乱,颠倒是非,即易有亵慢的举动。 (二)因本性喜欢亵慢 “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1:22) (三)因无知而亵慢 “亵慢人寻智慧,却寻不着。”(14:6) 亵慢人必迷了智慧的心窍,如何能寻得智慧呢? (四)勿责备亵慢人 “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亵慢人不听责备。”(13:1)“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骂。”(9:7)不但不听责备,且要辱骂人。 (五)须鞭打亵慢人 亵慢人既不听责备,只好用“鞭打亵慢人。”(19:25) (六)勿受惑于亵慢人 “亵慢人煽惑通城。”(29:8) (七)宜赶出亵慢人 “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22:10) (八)要憎恶亵慢人 “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恶,亵慢者为人所憎恶。”(24:9) 总言:凡骄傲人最易启争端,一起争端,即易动怒;既已动怒,即易于亵慢,可见罪恶都是相连的。

第七章 箴言第三集(25章一29章)——愚昧的人——

自25至29章,为箴言第三集,是所罗门之箴言,经希西家王誊录的。在本集内最紧要之金句,如:(1)炼银成器,“除去银子的渣滓,就有银子出来,银匠能以作器皿”(25:4)。(2)以善胜恶,“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25:21-22)。(3)制服己心,“人不制服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26:28)。(4)出言合宜:“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25:11)。(5)朋友规劝,“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27:17)。(6)牧人于羊,“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27:23)。(7)勿掩己罪,“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28:13)。本集皆是劝勉和警告的箴言,难以说定他的次序与段落,其中最要的意思,是论及愚昧人,(26:1-12,27:3-12,28:26,29:9-20)以本集是以智慧为大题,讲智慧时,自然要连带论及愚昧,因智慧的反面就是愚昧。不但在本段内多有论愚昧之言,全书内论及愚昧之处亦不少,故将书中所论愚昧之言,略论之如下: 一、愚昧人的存心 愚昧人之所以愚昧,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存心愚昧。 (一)轻视智慧 “你不要说话给愚昧人听,因他必藐视你智慧的言语。”(23:9)“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1:7) (二)不爱智慧 “愚昧人不喜爱明哲,只喜爱显露心意。”(18: 2) (三)恨恶智慧 “你们愚昧人喜爱愚昧;亵慢人喜欢亵慢。愚顽人恨恶知识,要到几时呢?”(1:22)不但是轻视,不喜爱,且由藐视不喜爱,进而至于恨恶了。因为智慧最易显出他的愚昧来。 (四)自以为义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12:15) (五)狂傲自恃 “智慧人惧怕,就远离恶事,愚妄人却狂傲自恃。”(14:16) (六)心中自是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智慧人凡事不敢自是,所以更有智慧;愚昧人每师心自用,自以为是,因而即更加愚昧。 (七)顽固难化 “你虽用杵将愚妄人与打碎的麦子一同捣在臼中,他的愚妄还是离不了他。”(27:22)这是何等顽固,至死亦不能改变他的愚昧。 二、愚昧人的言语 (一)口吐愚昧 “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15:2)他的口自证其为愚昧。 (二)好说谗言 “隐藏怨恨的,有说谎的嘴;口出谗谤的,是愚妄的人。”(10:l0) (三)喜爱争闹 “远离分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都爱争闹。”(20:3) (四)自欺诡诈 “通达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诡诈。”(14:8) (五)好话说坏 “瘸子的脚空存无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好像荆棘刺入醉汉的手。”(26:7,9) (六)插嘴多言 “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18:13) (七)自取败坏 “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18:7) 三、愚昧人的行事 (一)行愚妄的事 “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转过来吃他所吐的。”(26:11)最可怜的,多少聪明的人,也往往行出愚妄的事来;且是行了又行,甚至不能自已,这岂不是更愚妄吗? (二)轻视管教 “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领受责备的,得着见识。”(15:5) (三)最不可靠 “藉愚昧人手寄信的,是砍断自己的脚,自受损害。……雇愚昧人的,与雇过路人的,就像射伤众人的弓箭手。”(26:6,10) (四)为人作保 “在邻舍面前击掌作保,乃是无知的人。”(17:18) (五)为智慧之仆 “愚昧人必作慧心人的仆人。”(11:29) (六)不能含忍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29:ll)“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12:16) (七)往淫妇家 “见愚蒙人内,少年人中,分明有一个无知的少年人,从街上经过,走近淫妇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7:7-23)“愚昧的妇人喧嚷……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又对那无知的人说:‘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9:13-18)

四、愚昧人的结局 (一)不免受惩治 “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必被愚昧惩治。”(16:22)“鞭于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26:3)“愚昧人张嘴启争端,开口招鞭打。”(18:6) (二)以愚昧为业 “愚蒙人得愚味为产业;通达人得知识为冠冕。”(14:18) (三)今父母忧伤 “生愚昧子的,必自愁苦;愚顽人的父毫无喜乐。”“愚昧子使父亲愁烦,使母亲忧苦。”(17:21,25)“愚昧的儿子是父亲的祸患。”(19:l3) (四)因无知死亡 “义人的口教养多人,愚昧人因无知而死亡。”(10:21)“愚昧人背道,必杀己身,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1:32) (五)使同人受损 “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13:20)此言愚昧人,不但因愚昧招来种种苦难,且与他自己有关系,不免有连带的影响。 本书所言之愚昧,究非平常所说无知识,无智谋的意思,凡一切不在真理中,不敬神,不爱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只知有我,不知有神;只知有身,不知有灵,即是人极大之无知,臣是人的真无知。

第八章 亚古珥的箴言(30:l-33)

第30至31章,是亚古珥与利慕伊勒王的箴言,附录于所罗门王箴言之后。第30章为亚古珥的箴言。或有解经家,每言此章并非亚古珥所写;不过是由他集成的;因他自己明说,他是蠢笨投有聪明,没有学问的人(2-3)。这是表明他的箴言,并非出于自己,正要教训我们一切著作家,不可把别人的文章,拿来算自己的,把别人的名字埋没了。但人不自以为有智慧,这正是他的智慧;不得以其自认为蠢笨,即以为非他所写。本章可略分四段,即对神,对己,对人,对物。 一、对神(1-6) 这是亚古珥的言语,是他的真言。箴言即真言,是出于灵感的真言。亚古珥意即畏惧,他诚然在神面前显出他的敬畏来。雅基是虔诚,即虔诚敬畏之真言。 (一)先降卑自己 人在神面前,原不算什么。凡真到神前的人,无不在神前俯伏自卑。 1、承认自己的无知(30:2) 人在神前,都成了毫无知识的(耶10:14),更是对于神自己,连像约伯那样敬畏神,远离恶事,在神眼中看为完全正直的人,也不过仅仅是“风闻有神”(伯42:5),并未曾亲眼看见神。如何能对于神有清楚的认识呢?人在神前觉得自己无知,方能有所知。或言他所知道的,就是他无所知,这正是他的真智慧。 2、需要神的启示 “我比众人更蠢笨,也投有人的聪明;我没有学好智慧,也不认识至圣者。”(30:2-3)非有上主的启示,我如何能认识至圣者呢?虽然我“没有人的聪明,”但认识至圣者原无需人的聪明,虽然我.“没有学好智董,也不认识至圣者”,亦无需学好智慧。神正是“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是要“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所以我虽然比众人更蠢笨,正是有了认识至圣者的资格。 (二)再表显基督 自称为比众人更蠢笨的亚古珥,真的比任何人更聪明;他对于主的认识,比任何人更清楚。 1、对于主的关系 “这人对以铁和乌甲说”,以铁,乌甲,好像是他的学生,或是他的代笔,如同巴录记述耶利米的预言。但这两个名字,正是表明神与人的关系: (1)按以铁意即与神同在——以马内利神与人同在,这是何等希奇而又重要有福的事啊! (2)乌甲意即大能者——神是大能者,我们可以在他面前凡事交托信赖,把一切担子,都可放在他的脚下,按这两个名称,也可说他是直接对神说:我的以马内利,我的大能者啊:神是我的以马内利,与我同在,又是大能者。他是大能者,好像不敢亦不能亲近的,却仍是我们的以马内利,常在我们中间。我的以马内利,我的大能者啊!能如此称呼神,这不是对神有最深的认识么? 2、对于主的作为 “谁升天又降下来?堆聚风在掌握中?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4)究竟谁是升天又降下来的?谁有权柄掌管天的四方的风呢?是谁定海的界限,使它不能越过呢?又有谁立定地的四极,使之坚固不摇呢?这不是主耶稣是哪一个呢? 3、对于主的神格 “他名叫什么?他儿子名叫什么?”耶稣是神的儿子,他的名字是以马內利——以铁,又是全能的神——乌甲(赛9:6)。他诚然从天降下来,聚风在掌握中,包水在衣服里,并立定她的四极。他是神的儿子,是我们的“至圣者”(3)。 (三)信仰神言 亚古珥对于神的话.有完全的信仰。不知我们对于神的话,有甚么观念。 1、是炼净的 神的话没有一句虚浮、不纯全的。因“神的言语句句都是炼净的”。全部圣经,每节每句都是要紧的。没有一句话是冗废的,连最长的家谱,也是极需要,并非多余的。 2、是可靠的 神的话句句是可靠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因为他的话如同大山稳固,永远不能落空,纵然天地都要废去,神的话一点一画也不能废掉。 3.是完全的 “他的言语,你不可加添”,若是有人增添或删减,神必从生命册上删去他的名,或将写在预言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4、是真实的 神的言语皆是真实的,若有人以为圣经某章某节,或不可靠,难免要责备他,他就显为说谎言的。凡批评圣经的,皆是编造谎言的,以圣经既句句真实,若有人以为神的话不可凭信,那是完全的谎话。凡不信圣经的,就是以神为不可信. 二、对于己(7-9) 对于自己,就是他的祷告。我们看他所求,可知他的希望,并不太高;他所想念的,并非过于所当想念的。按其所求,只有两样: (一)关系心灵的 即“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寓我”。虚假与谎言,就是一切罪孽的本源,当日元祖犯罪,无非是陷在虚假与谎言的阱中。若能免了虚假与谎言,那恶者就不易找到进攻的机会。所求者,也是要在“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未死之前,是我们事主荣主,作成永远得救事工的时间;若到死的日子,机会即过去了。今日是我们灵性发展的机会,是成圣生命深造的时候,是我们作买卖赚利的辰光,所以要在未死之前,不要不量给我。 (二)关系物质的 求你“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这正像主耶稣给我们的祷告文:“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使不贫不富,但求日用饮食,这原是我们当得的分。人若能有不贫不富两样的好处:(1)免得富了不认识主——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2)免得贫了陷于偷窃——偷窃是人生极大的试炼,极大的痛苦。有多少人,因为胜不过贫穷的试炼,作出不应作的事来,以致神的名被亵渎。所以求你使我不贫穷,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 三、对于人(10-33) 先言对于人要一律平等看待,“你不要向主人谗谤仆人”,这不但是于仆人极不利,也是于自己极不利的事。 (一)四宗可恶的人(11-14) 其中最可恶者,即不孝父母的人。(1)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眼睛要被乌鸦啄出来,因为乌鸦尚且返哺,不孝的人连乌鸦亦不如。 (二)四样不知足的事(15-l6) 蚂蟥是一种吮血虫,吮血永不知足,贪得无厌的人较此尤甚。 (三)四样测不透的事(18-20) 人行的恶事,灭了痕迹,令人难于辨明,这是世间常有的事。 (四)四样难忍的事(21-23) 四、对于物 本书是要人在凡事上求得智慧。 (一)四种极聪明之物(24-28) 世上有四种小物,极有聪明,很可令人取法:(1)蚂蚁之预备——“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壮狮有时缺乏,蚂蚁倒无所缺,“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6:6)。(2)沙番之建筑——建房子于磐石(30:6)。(3)蝗虫之成队——信徒当在主内团结,组织布道队,灵工团等。(4)守宫之用爪抓墙——守宫用手抓墙住在王宫,我们将要在王宫內,看信心的手所成的大事 于此可以教训我们:(1)可见人之价值不在体力、地位、权势,全在智慧之大小。(2)可见造物之主,如何注重微小软弱之物。(3)可见人若不殷勤尽力作智慧人,是何等可悲的事。(4)可见人不能藐视世上软弱无力的分子,他也或者更有用处,更有作为。 (二)四种极威武之物(29-31) (1)猛烈的狮子——狮是兽中之王,在百兽中最为猛烈。前行不转弯,无所躲避。人之能力不在权势与体格,全在有智慧。一个真有智慧的义人,行事也是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2)猎狗——要学它的机警。 (3)公山羊一一要学它在羊群的面前走,常引領羊群。 (4)无敌的君王——为谋求百姓的平安,不惜牺牲。 总言:人凡事上留意,必可处处寻得智慧;最要者,不可行事愚顽,自高自傲。敬畏神即智慧的本源。

第九章 利慕伊勒的箴言 ——贤德的妇人(31:l—31)——

本章附录于所罗门箴言之后,人多以为是与所罗门的箴言性质相同,且是出于灵感,所以就记于箴言之后,共成一书。有人想利慕伊勒就是所罗门王,按利慕伊勒意即奉献与神,是从祈祷由神的恩赐而来,又奉献给神;正可表明所罗门王,如何属于神。全书所言,可分两段。 一、良母(1-9节) 一至九节,是利慕伊勒王的母亲,教训儿子的真言。我们念这一段圣经,可知母亲对于教训儿女的关系,或较父亲尤重;以儿女小时的动作,绝不能瞒过母亲的眼,所以母亲对于儿女,实在负了较重的责任。 (一)呼唤(2节) 母亲对儿子的呼声,何其亲切入耳!我的儿,我当如何教训你? 1、你是我亲生的儿 你是我的儿,我腹中生的儿,你是我惟一所爱的。我曾为你受苦,为你牺牲;我对于你的教训,完全由于爱心,出于美意。 2.你是我奉献的儿 我已把你奉献给神,你是我许愿所生的儿子,如同撒母耳的母亲,对于撒母耳。我既是把你奉献给神,也在神前负了责任,若是教养之责尽不好,即是对不起神。 (二)警告(4-5节) 此处母亲警告儿子的话,即警戒他勿犯两样容易犯的罪——不洁与醉酒——若不警戒这两样罪,一定要败坏。 1、勿淫乱 “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3),淫乱不洁的行为,耗费了人的精神力量,败坏了自己的身体和灵性,更是污秽了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 2、勿醉酒 “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说,浓酒在那里也不相宜。”(4-5节)因为君王喝了酒,“恐怕喝了就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酒是最易乱人心性的东西,人一醉酒,是非曲直即不能分辨,自然最容易办错事。 (三)劝教(6-9节) 其教训最注意的有两点: 1、好怜悯 “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记念他的苦楚,”(7节) 2、行公义 “你当为哑吧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你当开口按公义判断,为困苦和穷乏的辨屈。”(8-9节) 二、贤妻(10—31节) 贤德的妻,是主的赏赐。 (一)论其本身 1、具才德之女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10节)“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29节) 2、难求得之女 这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有人像是贤德,究竟不能称为有贤德。贤德的妇人,究竟谁能得着呢?马太亨利说,看哪:“贤德的女子,究竟是利亚,不是拉结。” 3、有价值之女 “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10节)越有贤德的女子,即越难求得的女子;越难求得的女子,即越有价值的女子。 (二)论其品行 1、得丈夫喜悦 她的为人,足以得丈夫的欢心,使丈夫喜爱她。 (1)为丈夫所倚靠 “她丈夫心里倚靠她。”(11节) (2)使丈夫无所缺 她丈夫“必不缺少利益。”(11节) (3)使丈夫常获益 “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12节) 2、能殷勤作工 (1)不吃闲饭 “她观察家务,并不吃闲饭。”(27节) (2)昼夜作工 “她的灯终夜不灭”(18节)。这必是夜间作工。 (3)黎明即起 “未到黎明她就起来”(15节),这是何等殷勤。 (4)亲手织纺 “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作工。”“手拿捻线竿,手把纺线车。”(13,l9节)不限于尊贵之工作。 (5)尽其所能 “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17节) 3、长于经营 (1)好像商船 “她好像商船从远方运粮来。”(14节)所罗门的商船,曾运回来各种奇异的东西;贤德的妇女,亦如商船,从远方运粮来,使家中无所缺,更是要运灵粮来。 (2)置买田地 “她想得田地就买来;用手所得之利,栽种葡萄园。”(16节) (3)善于制作 “她不因下雪为家里的人担心,因为全家都穿着朱红衣服。”“她为自己制作绣花毯子……”(21-22节) (4)制作卖品 她不但制作各种物品,为家人应用;且是制作卖品,售于商人。(24节) 4、善于治家 “未到黎明她就起来,把食物分给家中的人,将当作的工分派婢女。”(15节) 5、眷念穷人 “她张手周济困苦人,伸手帮补穷乏人。”(20)慈善,是女子之本性,更是贤德女子的特点。 6、出言有智慧 “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则。”(26节) 7、敬畏耶和华 其所以成为贤德妇人,根本说来,就是因为她敬畏耶和华。“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30节) (三)论其福乐 1、个人的喜乐 “能力和威仪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25节)诚然,人的真福乐,不在如何“身上穿着朱红衣,”墙上铺着“绣花毯子”等,乃在以能力威仪为衣服,女人“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彼前3:3-5,提前2:8-10) 2、家人的福气 “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28节) (1)儿女因为从母亲得来关于身体方面、知识方面、灵性方面种种的福气,就一面感谢神,有此贤母;一面也称谢母亲各样的厚赐,因而就一同起来称赞她。 (2)丈夫因为终身从妻子所得的深思厚爱、随时的帮助、安慰、与同情,一生的福气,多是因为有此快乐家庭,因而也就满心地称赞她。 3、邻友的同情 贤德的女子,当然是与邻友和睦相处,与大家同情,相帮相助,自然也就得邻友的称赞。“在城门口荣耀她”(31节),如同路得(得3:11)。人有此善德,当然要得称赞。(腓4: 8)“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罗2:29) 总言:这样贤德的女子,不但是为教中女信徒的模范,也是基督新妇的表现。我们教会当如何在主面前,作一个贤德贞洁的女子,蒙他的喜爱呢?

第十章 关于财富之箴言

——美名比大财好,恩宠胜于黄金—— 基督徒的生活,原不在于物质,其最足以妨害基督徒生活的,亦多在于物质(太13:22)。“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16)。从未见有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者,如一人事二主,自不免爱这个,恶那个,重这个,轻那个。于本书内,关于财富的箴言甚多,试略略选出几节,作我们的教训: 一、财富的正用 信徒要善用资财,而不为资财所用。 (一)用资财事主 当以财物事主,而不为财物之主。“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3:9-10,资财最美的用途,就是为服事主,连蓄有的目的,亦无非为服事主;若非为服事主、荣耀主,即失了财物的正用。 (二)用资财利人 所以利人,亦无非为荣耀主,乃是要藉着帮助人而荣耀主。“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3:27-28)“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19:17)所以“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11:24-26) (三)用资财养生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但也不是不靠食物。过于丰富,固然恐怕饱足不认主说:“耶和华是谁呢?”若是贫穷,又恐“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所以最好还是求神“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为足。(30:8-9) 二、金银的价值 (一)远不如智慧 “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8:11)智慧的果实。“强如精金,我的出产超乎高银”(8:19)。“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珍珠宝贵。”(3:14-15) (二)远不如美名 “美名胜过大财。”(22:1) (三)远不如恩宠 “恩宠强如金银。”(22:1)当然神的恩宠,比一切都宝贵;有神爱我,心愿已足.“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 (四)远不如才德妇人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31:10-11) (五)远不如为主受苦 “摩西因着倌,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来11:24-26)哦!人为基督受苦,真是有价值啊! 在本书所说的智慧,原是指着耶稣基督;言及“智慧比珍珠更美”等语,自然更是指着全世界的万有,对于主就无价值。所以使徒保罗把万事都看为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因为只有“基督耶稣为至宝”。 三、世物的虚浮 财物原是虚浮无定的。 (一)有翅会飞 “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夭飞去。”(23:4-5)“因为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27:24)所以“他的家产必然过去”。(伯20:28) (二)最易消灭 “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13:11)“起初建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20:21)“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39:6)“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诗62:10) (三)仗财必倾 “倚仗自己财物的,必跌倒。”(11:28)在。发怒的日子,资财无益,惟有公义能教人脱离死亡。”(11:4)“富足人的财物是他的坚城,在他心想,犹如高墙。”(18:11)岂真如坚城,如高墙么?不过是“在他心扭”而已! 四、钱财的危险 人世越有钱财,越有危险。 (一)生命的危险 “人的资财,是他生命的赎价,穷乏人却听不见威吓的话。”(13:8)可怜哪!今日在世有钱财的,多少人不是以钱财作了他生命的赎价呢?只有穷乏人,方能平安度日,“听不见威吓的话”。 (二)道德的危险 钱财总是不义之物,“为仁不富,为富不仁”。人“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13:8)。有多少人被钱财迷惑,落在网罗和无知的私欲里。”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8-10) (三)灵性的危险 财物最大的危险,就是关于人的灵性方面。耶稣曾说第三等地,不能结实,全是因为财物的迷惑等,把道挤住了(可 4:19)。“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申8:13-14)所以耶稣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太19:23-24) 五、真实的财物 财物原分两等,即“不义的钱财”,与“真实的钱財。”(路16:11) (一)恒久的钱財 真实的钱财,即恒久的钱财,“恒久的财并公义也在我”(8:18)。此恒久的财,即“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10:22),即在灵性上富足。我们在基督里,有各样属灵的福气(弗1:3),是令我们享受不尽的,且是要我们在信上富足。(雅2:5) (二)天上的府库 耶稣说:“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 6:20)又对那少年人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太19:21)“你们这小群……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无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路12:32-33)使徒保罗说:“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提前6:18-19) (三)最好的储蓄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毕,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19:17) (四)属灵的交易 “你当买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23:23)买卖人“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启3:18)由此可见我们所当买的,就是真理,就是信心,是值得我们付上代价的永久产业,属灵的资财。 总言之:“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褥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3:13-14)

第十一章 关于言语的箴言

箴言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书,关于人的耳、目、手、足、心等,莫不各有清楚的说明,言及人当如何处世,如何为人。今只略述言语一方面,已足令我们深得教益: 一、嘴唇 汉文有时分得不清楚,凡汉文所用“嘴”字皆应译嘴唇。 乖谬的嘴唇(4:24) 知识的嘴唇(5:2) 引诱的嘴唇(5:3) 谄媚的嘴唇(7:21) 正直的嘴唇(8:6) 明哲的嘴唇(10:13) 说谎的嘴唇(10:10,18:22) 要禁止的嘴唇(10:19)公义的嘴唇(10:21,32,16:13)过带的嘴唇(12:13)真诚的嘴唇(12:19)大张的嘴唇(13:a, 智慧的嘴唇(14:3,15:7,20:15)多言的嘴唇(14:23)君王的嘴唇(16:10)甘甜的嘴唇(16:21)学问的嘴唇(16:23)烈火的嘴唇(16:27,26:23)奸诈的嘴唇(17:4)愚昧的嘴唇(18:e)网罗的嘴唇(18:7)致富的嘴唇(18:20)传言的嘴唇(20:19)恩惠的嘴唇(22:l1)咬定的嘴唇(22:18)直话的嘴唇(23:16)应对的嘴唇(24:26)欺骗的嘴唇(24:28)粉饰的嘴唇(26:24)自夸的嘴唇(27:2)

二、口 智慧的口(2:6,5:7)语言的口(4:5,7:24,8:8)邪僻的口(4:24,6:12,8:13)缠住的口(6:2)恶人的口(10:6,32,15:28)愚妄的口(10:14)不虔敬的口(11:9)倾覆的口(11:11)正直的口(12:6)结果的口(12:14,13:2,18:20)谨守的口(13:3,21:23)愚昧的口(15:2,14,18:7)无错的口(16:10)教训的口(16:23)催逼的口(16:26)充满的口(20:17)淫妇的口(22:14)不开的口(24:7)不宜说箴言的口(26:7--9)谄媚的口(26:28)擦光的口(30:20)手捣的口(30:32)当开的口(31:8)

三、舌 撒谎的舌(6:l7,12:19)外女的舌(6:24)义人的舌(10:20)乖谬的舌(10:31)智慧的舌(12;18,15:2)温良的舌(15:4)应对的舌(16:1)弄是非的舌(17:20)关人生死的舌(l8:21)诡诈的舌(21:6)谨守的舌(21:23)柔和的舌(25:15)谗谤的舌(25:23)虚谎的舌(26:28)谄媚的舌(28:23)仁慈的舌(31:28)

四、言语 箴言(1:l,6,26:7,9)通达的言语(1:2)智慧的言语(1:6,5:l,23:9)谜语(1:6)如珍宝的言语(2:1-4)讥诮的言语(3:34)生命的言语(4:4,10,13)如良药的言语(4:20-23,16:24)聪明的言语(5:1)假见证的言语(6:19,14:5)极美的言语(8:6)公义的言语(8:8)多言多语(10:19,14:23)乖谬的言语(10:32,23:33) 浮躁的言语(12:18) 真实的言语(12:l9) 劝勉的言语(13.10) 暴戾的言语(15:1) 正直的言语(16:l3) 奸诈的言语(17:4,22:12) 戏笑的言语(17:6) 启争端的言语(18:6) 威吓的言语(18:23) 长存的言语(21,28) 愚妄的言语(26:5) 甜言蜜语(26:25) 炼净的言语(30:5) 教训的言语(31:1) 旧约有箴言书为人生哲学,新约亦有雅各书,为伦理的人生,或道德的人生。其内容所论,有关于信徒自身的行为,并待人的行为,于第三章则专论信徒的言语——要出言有智慧。一则言及无智的舌头(雅3:1-12),先警告领袖,再警告众人,务要出言慎重,以舌虽小,为患甚大(雅3:3-6);舌虽小却难制服(雅3:7-13)。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二则论及智慧的言语(雅3:13-18),先说慎言的能力(雅3:13-l6),再说智慧的表象(雅3:17-l8)。总之:“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

第十二章 箴言类集

箴言一书原是将各种箴言,编集成帙,好像无定秩序,难以分清段落。尤其是箴言第二集与第三集,决不能条分缕析。今将二集中近同之箴言,归为一类,可助阅者更明箴言的意义。 一、愚昧子与智慧子对于父母(10:1,15:20,17:21,25,19:13,26,23:15-16,24-25,27:11,29:3)。 二、物质的满足与灵性的满足(10:2-3,11:4,15:16-17,16:8,16,17:1,l9:1,28:6,ll) 三、懒惰与殷勤(10:4,26,12:11,24,27,13:4,23,15:19,16:26,18:1,19:15,24,20:4,13,21:5,25,22:13,29,24:30,34,26:13,]6,27:18,23,27,28:19,6:6,10:5) 四、义人的福祉恶人的痛苦(l0:6,9,16,24-25,27,30.11:3,5,8,18,21,12:2-3,7,13,l4,21,26,28,13:6,9,14-15,21-22,25,14:11,14,19,32,15:6,8-9,24,28-20,20:7,21:12,15-16,18,21,22:12,28:10,18,29:6) 五、称赞与羞辱(10:7,12:8-9,18:3,22:1,25:14,27,27:21,2) 六、智慧听命愚昧违命(10:8,17,12:l,15,13:1,13;18,15:5,l0,12:31-32,19:16,28:4,7,9) 七、败坏与无智慧之事( 10:10,23,11:9,11,23,27,12: 5-6,12,18,22,13:2,14,22,14:29-30,17:11,21:10,28:8,23,26-27) 八、智慧的言语与无智的舌头(10:11,13-14,20-21,31-32,11:30,l4:3,13:2,4,7,23,28,l6:20,23-24,17:7,18:4,20-21,20,15,21,23.23:9,24:26,25:11) 九、爱与恨之结果(10:12,15:17,17:1,9,14,19,18:6,17,19,20:3,25:8,26:17,21,29:9) 十、富与貧之比较(10:15,22,ll:28,13:7-8,14:20,24,18:11,23,19:1,4,7,22,22:2,7,28:6,11,29:l3) 十一、谎诈与诚实(10:18,12:17,19,22,13:5,17:4,20:14,17,24:18-19,24,26,28) 十二、多言与静默(10:19,11:12,12:23,13:3,17:27-28,29:11,20) 十三、义与不义(11:1,13:17,16:8,11,17:15,26,18:5,20:10,23,22:28:10-11,29:27) 十四、骄傲与谦卑(11:2,l3,l0,15,25,33.16:5,18-19,18:12,21:4,25:6-7,28:26,29:23) 十五、不思与考虑(11:14,15:22,18:13,19:2,20:5,18,21:29,22:3,25:8,1O) 十六、贤德妇人与恶劣妇人(11:16,22,12:4,14:1,18:22,19:13-14,21:9,19.25:24,27:15,16) 十七、慈怜与忍心(11:17,24-26,12:10,14:21,31.19:17,21:13,17:5,22:9,16,22-23,28:27,29: 7) 十八、貪心与知足(11:29,15:16-17,27,23:4-5) 十九、动怒与和平(12:16,14:17,29,16:1,18,16:32,17:12,26,19:11,19,22:24,25,25:15,28,26:21,29:22) 二十、忧闷与快乐(12:25,14:10,13,15:l3,l5,17:22,18:14,25:22,25) 二一、谨慎与最昧(13:16,14:8,18,33,15:21,16:21-22,17:24,18:2,15,24:3,7,27,26:6,11,28:5) 二二、好同伴与恶同伴(13:20,24:1,28:7,29:3) 二三、儿童教育(13:24,l9:18,20:11,22:6,15,23:13-14,29:15,17) 二四、真见证与假见证(14:5,25,19:5,9,21:28,25:l8) 二五、君主与百姓(14:28,34-35,l6:l0,12,15,19:10,12,20:2,8,26,28,21:1,22:11,24:21-22,25:2,5,28:2-3,15-16,29:4,12,14,26) 二六、神的全知与宰治(15:3,11,16:1,4,9,33,17:3,19:2l,20:12,24,21:1,30-31,29:26) 二七、靠赖交托神(16:3,18:10,23:26,27:l,28:25,29:25) 二八、寻求智慧之热力(16:16,18:15,19:8,20,22:17,21,23:15-16,22-25,24:13-l4,27:11) 二九、责备与惩罚(17:l0,19:25,29,20:30,21:11,25:12,26:3,27:5-6,22,28:23,29:1) 三十、交友 (1)勿滥交(18:24), (2)勿受诱(1:l0),(3)勿交易怒之友(22:24), (4)勿与恶人相交(24:1), (5)勿以财物相交(19:4), (6)宜交智慧之友, (7)宜交善于规劝之友(27:17), (8)交友贵于有恒(27:1O), (9)贵能相爱(17:17), (10)勿离间挑拨(17:9), (11)勿为友作保(6:1-3,17:18,22:26), (l2)赖神化敌为友(16:7)。信徒相交当效大卫与约拿单(撒上18:1-2,20:17)。 当与神为友,并与基督为友。 质而言之:读箴言书足可以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使人处世作人,领受仁爱公平正直的标准。读诗篇对于神,可以增加虔敬;读箴言书足可以帮助人的常识。每有信徒,日读诗篇及箴言数章,内而对于信仰的体验,外而对于处世的阅历,双方并进,则信仰与行为即可渐达高尚完美地步了。

第十三章 总论全书的中心意义

箴言是实际的伦理学,是真人生哲学,根本于“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9:10)。因为“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敬畏耶和华的,得着生命,他必恒久知足,不遭祸患。”(19:23)其中心意义,即把从天上来的智慧,实验在地上的人生里,把历代的箴规,都集中在日常生活里。虽是特别侧重在现世的生活,但其视线,却常影射到来世的生活,全书纲领即以“神为人生的中心”。今撮要略述,以作我们生活的指导。

一、神为个人生活的中心 智慧而有福的人生,即与神保持着正当的关系: (一)存心敬畏神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1:7,9:l0)又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15:33)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因为耶和华是你所倚靠的,他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14:26-27,)“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10:27)“你藉着我,日子必增多,年岁也必加添。”(9:1l) (二)专心仰赖神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3:5-6)“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16:3)“耶和华的名是坚固台,义人奔入,便得安稳。”(l8:10)“耶和华赐人智慧……给行为纯正的人作盾牌。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护庇虔敬人的道。”(2:6-11)“惟有倚靠耶和华的,必得安稳。”(29:25)“倚靠耶和华的,必得丰裕。”(28:25) (三)凡事悦乐神 “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耶和华的眼目眷顾聪明人。”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15:3,22:l2,17:3,20:27)“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2l:3)“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15:8)“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12:22) (四)事事顺服神 “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16:9)“心中的谋算在乎人,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16:l)“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20:24)“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19:21)“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3:11-12) (五)倾心祷告神 “正直人祈祷,为他所喜悦。”(15:8)“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15:29)“恶人所怕的必临到他,义人所愿的必蒙应允。”(l0:24)“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30:7-9) (六)乐意奉献神 “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这样,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3:9-10)“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19:17) (七)心常对着神 时时事事常觉主与同在。“因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华眼前,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阴间和灭亡尚在耶和华眼前;何况世人的心呢?”(5:21,l5:11)“你行走,它必引导你,你躺卧,它必保守你,你睡醒,它必与你谈论。因为诫命是灯,法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6:22-23) 二、神为人家庭生活的中心 家庭是人生福乐之地,敬畏神,是家庭快乐的原则。 (一)家庭妇女 妇女在家庭中占极重要地位: 1.有才德智慧的妇女 “才得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12:4)“恩德的妇女得尊荣。”(11:16)“智慧妇人建立家室。”(l4:1)“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31:30) 2.贤妻为主的赏赐 “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18:22)“房屋钱财是祖宗所遗留的,惟有贤慧的妻是耶和华所赐的。”(l9:l4) 3.夫妇纯爱的幸福 “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她如可爱的麋鹿,可喜的母鹿……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5:15-21) 4.虔诚的贤妻良母 “才得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她好像商船从远方运粮来,未到黎明她就起来。……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愿她享受操作所得的,愿她的工作,在城门口荣耀她。”(31:10-31) (二)父母与儿女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22:6)“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20:11)“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22:l5)“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20:30)“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l3:24)“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29:l5)“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29:l7)“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19:18)“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23:13-14) (三)儿女与父母 1.孝顺的本分 “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因为这要作你头上的华冠,你项上的金链。”(1:8-9)“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23:22)“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父亲教训我说:‘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4:1-4)“我儿,你要听受我的言语,就必延年益寿,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导你行正直的路。”(4:l0-ll)“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因为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谨守我的诚命。因为它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項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首蒙恩宠,有聪明。” 2.孝顺的福乐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10:l)“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羹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悦我的道路。”(23:24-26)“我儿,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欢喜,你的嘴若说正直话,我的心肠也必快乐。”(23:15-16)“我儿,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欢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讥诮我的人。”(27:11)“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13:1)“爱慕智慧的,使父亲喜乐。”(29:3) (四)老年与少年 “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20:29)“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16:31)“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亲是儿女的荣耀。”(17:6) (五)治家之道 1.对工作宜殷勤 (1)要殷勤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10:4)“人手所作的,必为自己的报应。”(12:14)“夏天聚敛的,是智慧之子。”(10:5)“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12:11)“义人的勤劳致生;恶人的进項致死。”(l0:10)“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景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27:25)“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12:24)“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在公义的道上有生命,其路之中并无死亡。”(12:27-28)“殷勤人必得丰裕。”(13:4)“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殷勤人的手必掌权”(22:20,12:24)。 (2)勿懒惰 “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着手躺卧片时,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6:6-11)“我经过懒惰人的田地、无知人的葡萄园,荆棘长满丁地皮,刺草遮盖了田面,石墙也坍塌了。我看见就留心思想,我看着就领了训诲。……”(24:30-34)“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19:15)“不要贪睡,免致贫穷。”(20:13)“懒惰人放手在盘子里,就是向口撤回,也以为劳乏。”(26:15)“懒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烟薰目。”(10:26) 2.对经济宜节约 以上第十章,我们已经专论经济,本处自无须多论。今特言及经济对家庭生活之重要性,以为考证,特别注重者,只两方面。 (1)要节约 “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16:8,15:16)“不义之财毫无益处。”“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10:2,22)求你“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30:8)。 (2)勿浪费 “我儿,你当听……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23:l9-2l)“爱宴乐的,必致穷乏;好酒,爱膏油的,必不富足。”(21:17)“……谁眼目红赤?就是那流连饮酒……的人。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23:29-32)“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22:9,28:27,19:17) (六)善待邻里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不可对邻舍说:‘去吧!明天再来,我必给你。’”(3:27-28)“不可泄漏人的密事。”(25:9)“谄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29:5)“作假见证陷害邻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25:18)“强暴人诱惑邻舍,领他走不善之道。”(16:29)“你的脚要少进邻舍的家,恐怕他厌烦你,恨恶你。”(25:17)“传舌的离间密友。”(16:28)“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20:19) (七)爱惜牲畜 “家里无牛,槽头干净土产加多,乃凭牛力。”(14:4)“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12:10) 。 三、神为人社会生活的中心 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生活是一贯的,莫非以神为中心。 (一)当如何交友 1.交友宜慎 “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18:24)“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l3:20)“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22:24)“不要与反复无常的人结交,因为他们的灾难必忽然而起。”(24:21-22)“施行仁慈的,令人爱慕,穷人强如说谎言的。”(l9:22) 2.交友之益 “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27:9)“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27:17)“水中照脸,彼此相符;人与人,心也相对。”(27:19)“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20:5)“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仇敌连连亲嘴却是多余。”(27:5-6) 3.真实之友 “你的朋友和父亲的朋友,你都不可离弃。你遭难的日子,不要上弟兄的家去,相近的邻舍强如远方的弟兄。”(27:10)“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17:17) 4.虚假的朋友 “富足人朋友最多。”“爱送礼的,人都为他的朋友。”(14:20,l9:6)“患难时倚靠不忠诚的人,好像破坏的牙,错骨缝的脚。”“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25:19,17:9)“传舌的离间密友。”(16:28) (二)宜如何复仇 你“不可说:‘人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报复他。’”(24:29),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25:21-22)“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17:5)“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16:7) (三)交易勿诡诈 “恶谋为耶和华所憎恶。”(15:26)“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12:22)“买物的说:‘不好,不好’;及至买去,他便自夸。”(20:14)“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21:6) (四)量器宜公道 “公道的天干和秤都属耶和华,囊中一切法码都为他所定。”(16:11)“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干的法码为他所喜悦。”(11:1)“两样的法码、两样的升斗,都为耶和华所憎恶。”(20:10) (五)见证须真实 “作真见证的,救人性命;吐出谎言的,施行诡诈。”(14:25)“诚实见证人,不说谎话;假见证人,吐出谎言。”(14:5)“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见证的,显出诡诈。”(l2:17)“不可无故作见证陷害邻舍,也不可用嘴欺骗人。”(24:28)“作假见证的,必不免受罚;吐出谎言的,终不能逃脱。”(19:5)“作假见证的必灭亡,惟有听真情而言的,其言长存。”(21:28) . (六)贿赂必拒绝 “人的礼物为他开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18:16)“贿赂在馈送的人眼中看为宝玉,随处运动都得顺利。”(17:8)“爱送礼的,人都为他的朋友。”(19:6)“暗中进的礼物,挽回怒气;怀中搋的贿赂,止息暴怒。”“恶人暗中受贿赂,为要颠倒判断。”“恨恶贿赂的,必得存活。”(21:14,17:23,15:27) (七)古界勿挪移 “你先祖所立的地界,你不可挪移。”(22:28)“不可挪移古时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儿的田地。因他们的救赎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为他们辨屈。”(23:10-11) (八)勿与人作保 “在邻舍面前击掌作保,乃是无知的人。”(17:l8)“为外人作保的,必受亏损;恨恶击掌的,却得安稳。”(11:15)“我儿,你若为朋友作保,替外人击掌,你就被口中的话语缠住,被嘴里的言语捉住。”(6:1-2)“不要与人击掌,不要为欠債的作保,你若没有什么偿还,何必使人夺去你睡卧的床呢?”(22:26-27)“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女作保,谁就承当。”(27:13) 四、神为人灵德生活的中心 (一)人心的内在生活 “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23:26)“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4:23)“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l7:3)人的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23:7)。“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16:32,25:28) (二)人的道德生活 “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稳。”(19:9)“正直人的路,是平坦的大道。”(15:19)“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4:l8)“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20:7)“正直人为他所亲密。”“在公义的道上有生命。”(3:32,12:28)“智慧人从生命的道上升。”(15:24)“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15:33) (三)人的灵性生活 “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20:27)“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1:23)“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14:27)“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9:l0)“我儿,要谨守你父亲的诫命,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要常系在你心上,挂在你项上。你行走,它必引导你;你躺卧,它必保守你,你睡醒,它必与你谈论。”(6:20-22)“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8:35)耶和华“赐恩给谦卑的人”(3:34)。“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 (四)人的灵工生活 “义人所结的果子就是生命树,有智慧的必能得人。”(11:30)“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25:25)“眼有光,使心喜乐;好信息,使骨滋润。”(15:30)“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里舒畅,就如在收割时,有冰雪的凉气。”(25:13)“作真见证的,救人性命。”(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