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问
1、 反对时代至何时起至何时止?
2 耶稣于该时退居北方何故?
3 迦南妇人之祷求如何可为吾人之模范。
4 耶稣何故拒阻之?
5 耶稣如何医愈低加波利之耳聋口吃者?
6 如何于加利利海东饱四千人。
7 于该撒利亚腓立比以何紧要问题训门徒?
8 人言耶稣为谁?
9 彼得言耶稣为谁?
10 耶稣自言其为谁?
11 耶稣对于十字架有何预知?
12 首次预言其死而复生系于何地并如何言之?
13 其二次如何?
14 其三次如何?
15 耶稣登山变像表明何事试详述之。
16 耶稣为何命徒谦卑。
17 有何谦卑之模范。
18 如何论谦卑之实际。
19 如何论谦卑之特行。
20 耶稣于构庐节如何讲活水问题?
21 如何讲世光问题。
22 如何讲自由问题。
23 耶稣如何言其为羣羊之牧。
24 于何时分遣大布道队?
25 试言其招募之工。
26 如何出发。
27 如何临场。
28 如何凯旋。
29 有何成效并特赏?
30 耶稣立何祈祷规范。
31 试述耶稣祈祷之特异。
32 耶稣如何论祈祷之厚颜并类别。
33 祈祷蒙允有何要需。
34 耶稣于社会如何交际?
35 耶稣如何改良当时之社会。
36 试言耶稣之社会主义。
37 耶稣论悔改之道有何三喻言。
38 此三喻有何要义?
39 三喻有何异同之点?
40 耶稣如何言勿事玛门?
41 借不义家宰之喻如何申论之?
42 借富翁与拉撒路之喻如何表明之?
43 拉撒路家如何可为信徒之模范家庭。
44 家庭对于宗教如何?
45 家中有何教徒?
46 家庭之交际如何?
47 富贵少年欲从耶稣之事如何可为吾人之鉴戒?
48 何以少年有似无所缺?
49 少年之所缺为何?
50 少年缺此一步有何结局?
51 耶稣经耶利哥有谁欢迎之?
52 如何欢迎之?
53 何以耶稣乐寓伊家中?
54 试详言巴底买求医之要训。
55 瞽者之所见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