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耶稣之受洗

(太三13至四11可一9至13路三21至22四1至13)

当约翰于约但河滨宣道施洗之顷,基督亦自加利利不惮跋涉之劳,迤迤而来。约翰一见,惊而异之,以为「我应受洗于尔,尔反就我乎」?盖约翰虽自母腹,即感于灵(路一15),为自有生民以来之最大者,犹急需基督所施之洗也。耶稣特明其受洗以尽诸义之本意,约翰亦姑许之。迨礼毕,由水而上,天为之开,灵降于首,并闻自天有声曰:此我爱子,我所悦者。后则被圣灵引至旷野,见试于恶魔。是基督所受之洗,显有三步焉。

一、水洗 (外表之洗)

基督受水洗之原因,即其对于约翰之答辞而观之,乃为尽诸义也。

(一)以义而言,人之诸罪,应在其身涤除也(为人之代表)。 耶稣平生之所为,莫非立于罪人之境地,而为罪人之代表。其所以就洗于约翰,职此故耳。

(二)以义而言,神之礼律,应于其身完成也(为人之替身)。 盖「以一人顺从,众皆称义」(罗五19)。其如此置身于律法下,以尽法律之义,始克赎法律下之人也(加四4至5)。

(三)以义而言,其应于诸事为人立表式也(为人之模型)。 其所以为世人唯一之标准,乃以凡人应尽之道,其必身先行之,而为世人立,完全之模型也。

(四)以义而言,其应及时实行受膏也(为人之基督)。 夫施洗之约翰,亦先知而祭司者也。耶稣既为天国之君,可不及时诣祭司前,行膏立之礼,实显为众人殷望之基督乎(基督受膏之意也)?

耶稣既先吾人而行水洗,亦为吾人而行水洗。吾等教徒,安得漫视乎此,以为无足重轻之外礼,或行与否,可听其自便乎?

二、灵洗(心灵之洗)

耶稣既受水洗之后,忽见天为之开,此非言天为破隙,乃言其灵目遽见云外之神灵界,为人俗目所不及见者。有若司提反之所见,无以异焉(徒七56)。并见圣灵如鸽,临于其首。斯乃耶稣于受水洗之后,复受灵洗也。其所以受灵洗之故:

1 乃印证之意。 如约翰由此识之为基督是也(约一33)。举凡真基督徒,固无人不受圣灵之印证(弗四2-14)。

2 为封立之意。 盖耶稣即吾人之先知祭司君王也。立此三职,均行敷油之礼,今圣灵临主首,亦封立之意也。

3 亦受宠恩之意。 盖圣灵乃恩膏也(约一27)。耶稣获此灵膏时,遂闻自天有声曰:「此乃吾之爱子,吾所悦者也」(太三17)。耶稣受灵洗后,固特受上帝之宠恩,而为上帝之爱子,今之信徒果能确受灵洗,亦莫非上帝之爱子也。无如会中教徒,仅受水洗,而未受灵洗者,所在多有。犹如撒马利亚之教徒(徒八16),或以弗所之会众无殊(徒十九2至3)。岂不深可惜哉!

当耶稣受洗之顷,亦三位同显之时,有如圣父之声也,圣子之行也,圣灵之像也,皆同时表显,三位一体之神,尝公同造人(创一26)。复公同罚人(创十一7)。今日救人之工,亦三位同任其事焉。

三、火洗 (完全美备之洗)(太四1至11)

耶稣非特以灵洗人,亦且以火洗人。如约翰所言:「其将以灵与火于尔曹施洗」是也。致之圣经,举凡信徒之灵程,耶稣莫不先吾人而躬行。故此火洗一端,固为耶稣所施行,亦为耶稣所亲历。所言之火洗为何?即于四十日野,(耶路撒冷与耶利哥之间,有某地人呼之为四十日野)。所受之试法是也。第此亦仅火洗之伊始,其后将有必受之洗,必饮之杯,以为此火洗之终极焉。

(一)被试之原因:

1 为补亚当之缺陷。 盖耶稣乃后亚当也。其与前亚当所受之试诱虽同,但胜负迥异。万世代皆以前亚当厄于撒但权下,终以后亚当制胜自由矣。

2 为操练其德性。 耶稣既膺先知祭司君王之重任,自必预为操练之,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历试诸艰,动其心,忍其性,以增益其所不能也。

3 为体吾人之荏弱。 有如经言,其诸事受试与吾侪同,故能深体吾人之荏弱云(来二17至18四15)。

4 为吾人之矜式。 吾人固属血肉,耶稣亦如我然(来二14至15)。盖撒但之试主,与试吾侪,初无二致也。第耶稣遇试,不罹于罪。彼一遇试诱,寻即陨越之信徒,对于连番胜捷之基督,可以知所取法矣。

(二)所受之试诱。 夫耶稣之所受,适如吾人平日所受者无殊。读书诸君,可不于此三致意乎?

1 欲。 试之者曰:「尔若为神子,何不以石化饼乎」?此乃借口腹之欲也。观此滔滔浊流,而不为形形色色之欲海所陷溺者,有几人哉!言「尔若为上帝子」,设此疑问,乃撒但惯用之手段也。「何不以石化饼」,足征撒但善于乘机也。

2名。 试之者。引耶稣立于神殿之顶曰:「尔为上帝子,请投身而下」。记有之,「神将命使者扶尔,免足触石」。果能如是,声名之洋溢,在所必然。似此妄用经言,亦魔鬼试诱信徒所常用之妙法。耶稣固深明经义者也,故明以经言答之曰:「勿试主尔之上帝也」。

3 利。 其最后之试诱,更为险恶,盖基督之素怀,乃欲以十架制胜世界,以死而获王位,以牺牲而受天地诸权者也。果能于瞬息之间,成其愿望,达其目的,无须过艰苦悲惨之血路,讵非快事欤?第狡恶之撒但,乃以大言欺人耳。况基督亦决不牵心于虚荣,且惟以上帝为当受崇拜者。故猛然叱之曰:「撒但其退我而去」。如是试诱暂息矣。

综此名、利、欲、三字言之,可为世人之三大陷阱,几无人可以幸免。耶稣已先吾人预为经试,固深悉吾人厄难者也。

(三)制胜之方法。 至耶稣制胜之法,固可恃其神权,以灭撒但之火箭。第我主未尝妄用其神权,其制胜之法,亦吾信徒所宜用之方法也。

1 持有圣灵宝剑。 保罗尝言,圣灵宝剑,即敌撒但之利器(弗六17)。观耶稣之连番制胜,愈信斯言之不诬(太四4、7、10)。今之教徒,每有对于圣经无坚确完备之信仰者,吾深恐若辈,既已失却此宝剑,犹欲制胜撒但,亦难矣哉。盖此宝剑,即敌撒但惟一之利器也。

2 赖己灵性健全。 夫撒但之侵袭,皆以为其留有余地(弗四27)。果能灵命健全,灵性高尚,撒但虽险恶,亦必无隙可乘。一如身体健康者。病毒亦无从而入矣。我主耶稣,固具有肉体,与吾侪同,第其生活,非专恃食品,亦赖神言也(太四4)。且其既不贪名,复不求利,魔王之计虽巧,亦无可如何矣。今之被诱陷罪者,无一而非心灵中有弱点耳。

(四)被试之遗训。

1 其受试乃在受洗获荣之后。 盖人受荣之时,每为陨越之始,观于彼得之故事,更可晓然(太十六13-23)。

2 其受试乃在禁食祈祷之顷。 热心事主之际,亦魔鬼最注意之时也。

3 其受试乃在荒僻幽静之地。 彼遁迹隐居之修士,亦未始不遭撒但之毒箭也。

4 其受试乃在开工任事之始。 其隐居三十载,撒但未尝致意,盖试诱之来,每在有为之时也。

5 其受试亦以屡次多端之事。 按撒但试耶稣之事,乃先令之疑圣经,再令之谬解圣经,终令耶稣背乎圣经。而且先使之疑上帝,复使之试上帝,更使之违上帝。既试之以欲,复试之以名,又试之以利,其诡谲万端,可谓险矣。吾人讵可以偶尔胜之。即安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