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年
耶稣幼年之传记极简略,盖圣经罕言其事,后人亦未由揣测而知也。然耶稣为万世之师表,其幼年之事迹,仅即圣经所载之三四语而论之,亦足为青年人之模型焉。
一、岂不知我当以父事为念乎 (表示耶稣之怀抱)(路二49)
此一语也,乃按圣经所载耶稣所发之第一言。即此言,亦可晓然于耶稣毕生之怀抱与目的矣。盖耶稣年甫(方始)十二,偕双亲诣圣京守节,七日节筵已毕,约瑟等旋归就道,途次忆及耶稣不与偕,异哉!练达老成虔笃审慎如约瑟夫妇,受有上帝之任命,之重托,堪为耶稣之父母者,竟然将耶稣遗忘,遂于拿撒勒亲友中往觅之。庸讵(岂)知神子耶稣,决不克遇于俗人之中也,顾此时耶稣,果安在哉?乃在于上帝殿中,以父事为念焉。
(一)乃奋然以父事自任,而以为念也。 信徒中之在于父事,不负责任者,对于耶稣能无赧颜乎?
(二)乃年当幼冲(幼小),即以父事为念也。 耶稣年仅十二,已觉悟其对于父业之关系,即引为己任,讵(岂)非我幼年诸生之懿型哉!
(三)乃在父家,而以父事为念也。 非在于父家作生活,恐所怀慕者,究非我父之圣事也。
(四)乃无心娱乐,而以父事为念也。 以乡村儿童,初入京师,不免游玩嬉戏,无心于圣事。而耶稣则异是。
(五)乃心热如焚,而以父事为念也。 耶稣在于圣京,作七日之勾留,犹以为未足。迨祭事既毕,复独留该处,与羣儒谈道,其热衷已可概见。
(六)乃不以己力薄弱,而以父事为念也。 以十二岁之幼童,竟言以父事为念,有似不自量力。实则出于爱父之赤心诚意也。
(七)乃不与血肉商榷,而以父事为念也。 耶稣之以父事为念也,父母尚未知情。盖以任父业,要于顺亲情,执是以言,一十余龄之幼重,竟然无普通幼儿之素性,其异日救世之伟大功业,要本此以父事为念之一语为兆端也。
二、年智并长神人共悦之 (表示耶稣之长进)(路二52)
此一语也,乃记耶稣之进益。盖耶稣既诞降为人,同具有人之体魄与魂灵。其渐以增进,一若与吾人无稍差别,其特异处,乃耶稣之真醇圣善,不染于俗耳。
(一)身躯之长进。 (体育)
(二)智慧之长进。 (智育)
(三)德性之长进。 (德育) 如言为人所悦是也。
(四)灵性之长进。 (灵育) 如言为神所爱是也。
是即圣经所言耶稣之身体发育,而智慧亦随之。其年智既日有增益,其德性与灵性,亦与之俱进。盖明言其益见悦于神人也。今之基督幼徒,果亦年智并长,而为神人共悦之人乎?
三、循其常规入会堂焉 (表示耶稣之于宗教)(路四16)
此一语也,乃记耶稣幼年时之于宗教。盖约瑟与马利亚,皆富有宗教思想者也。耶稣自幼小即受有宗教家之家庭教育,其对宗教之热诚,自不待言。即其循常规入会堂一语,更可晓然矣。
(一)进入会堂。 今人守安息,或有以个人守之,无须进入会堂者。观于耶稣进入会堂一语,可以憬悟矣。
(二)循规进会堂。 耶稣凡事,皆有一定之规。其进会堂一端,更与旅进旅退有异,乃按照规例而必须进之也。
(三)循常规进会堂。 是言耶稣循此规例,常年行之,无或间断也。
(四)自幼循常规进会堂。 如言耶稣至其长育之拿撒勒,即循常规进会堂。是明言耶稣自幼冲时所习惯之规例也。尝见教中有不注重于圣日携带子女,同入会堂者,观于耶稣幼年之动作,可为嘉模矣。
四、其非木匠乎 (表示耶稣之生涯)(可六3)
耶稣名义之父约瑟匠人也。以家道清贫,藉兹养生。耶稣自幼,即身为木工,襄助家政,不容或疑。迨约瑟死,耶稣既为长子,则必以家政自任。十数年来,执劳力之役,是以出世宣道时,人犹以木匠呼之也。至其所以择本工之故,虽曰子承父业,然亦不无要意存焉。
(一)乃具破坏性质之工也。 此与耶稣将来对于腐败社会,罪欲世界,所作消极方面之工,极有关系。
(二)为建设构造之工也。 既破坏之,复建设之,乃木工之常事也。
(三)寓玉成思想之工也。 盖以良匠手下无弃材,必思有以玉成之也。
(四)有规例法则之工也。 非以规矩准绳,不能成方圆平直也。
(五)乃劳动勤力之工也。 耶稣亦劳动家也,可于劳动界放一异彩焉。
(六)系服役于人之工也。 木工之职业,亦服役社会之工也。
(七)亦煅炼心性之工也。 当耶稣为木工时,每斫一木,或念及异日将有他木,成一十架,以悬其身。每锤一钉,或忆及将有他钉,以钉其手足,每断一剌,亦或意想将不免有荆棘刺其面额。甚至工场内一切丁丁锵锵之声,一若告以来日之悲风凄雨焉。此中况味,正所以煅炼耶稣之心性也。
综言之,按圣经所载,耶稣幼年之事迹,虽寥寥数语,亦适足表显耶稣之怀抱,之长进,之对于宗教,并其所为之生涯,无一而非青年人之矜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