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构庐节(住棚节)宣道 (约翰七至九章)

昔以色列会众,年中有三大节期(代下八13),必赴耶路撒冷而守之。一即逾越节,亦名除酵节(利二十三5-8)。二即五旬节,又名七七节。(利二十三15-22)三即构庐节,或曰住棚节,张幕节。按圣经所载,耶稣亦每逢节筵,赴耶路撒冷。此非但表示其遵守规例之至意,亦所以乘此布道之良机也。时届构庐节,耶稣亦隐然而至。趁人不及料时,于广众之下,宣讲有关吾人灵命之种种要道,试言其所讲之问题如下:

一、活水问题(约翰七章)

当节期之末,即最大之日。有祭司长往西罗亚池以金杯汲水入殿,倾于祭坛,表示先祖于原野无水时,摩西以杖击石,使流活水之故事。此乃圣灵之预表(林前十4)。耶稣目覩此情况,即立而呼曰:「人渴宜就我而饮,信我者其腹必流活水如巨川。耶稣言此,盖谓信者将受之圣灵而言。时圣灵犹未降,乃以耶稣尚未受荣也」。此耶稣所讲饮活水之要训,欲获圣灵充溢之恩赐者,不可不三致意焉。按耶稣此处所言欲畅饮活水,有五要字(约七37-39):

(一)渴(约七37) 渴字乃表示心灵中之急需,之缺陷,之欲望,之深切欣羡企慕怀思。不得所求,不已于心之意。此渴慕之诚,即充溢灵恩之初步也。

(二)来(约七37) 惟耶稣为施灵洗之牧师,不有敬诣主前,将己之身、心、灵,完全归服奉献于主,亦决无充溢灵恩之希望也。

(三)喝(约七37) 喝字,即接纳之意。欲获灵恩之充溢,须启尔心门,欢迎圣灵之来临,尽量而饮此活水之恩泉可也。

(四)信(约七38) 圣灵既已来临矣,即宜信其时寓己之心内,顺从之,依赖之,敬聆其隐微之声,自得其充溢之恩。无奈教徒祈祷时,每絮絮不休曰:「恳求圣灵降下。……」虽圣灵久已临格其心,仍发此无谓之祷语,岂不可惜。

(五)荣(约七39) 时圣灵未降,乃以耶稣未受荣。盖圣灵惟一之事工,即荣主是已。今人欲求圣灵充溢,非以荣主为目的,决不得其所求也。且以吾人愈荣主,则愈获灵赐,果能全心荣主,自必全心充满圣灵矣。

二、世光问题(约八1-30)

际兹构庐节,每悬金灯二枝,于殿堂之女院。当最大日之次日,谅金灯犹在,耶稣即藉以语众曰:「我乃世之光,从我者不行于暗,必得生命之光」(约八12)。历来宣道士,每取以为讲经之佳题。盖以其中寓有深切之教益也。

(一)耶稣如何为世光。 (1)乃自具之光(我即光)。基督之光,非受于他发光体而反照者,乃以基督之本体,即真光之渊源。灿烂炫耀,以光照乎世界者也。(2)乃最大之光(世光)。若夫世之圣人贤士所发之光,较之吾主之光,犹星月之于太阳,讵可同日而语哉!(3) 乃众光之源。基督之光,即由其本性本体所发;圣徒贤士所发之光,亦不过返射基督之光耳。

(二)耶稣之光有何效力。 按本处所载,耶稣亲言其光之效力有二端:(1)烛暗。世界之黑暗,人心之阴翳,不幸赖有基督之光,以渐而光明乎。时有文士及法利赛辈,携一犯奸时被执之妇,问耶稣当如何处治之(约八1-11)。耶稣仅藉一言,即烛照众人之肺肝,使其内心自讼,洞悟一已之罪污(约八7),一若无人堪立于耶稣之前。遂自长至幼,相继而出。盖以耶稣之光,足以烛照其心中之黑暗也。(2)生物。耶稣即生命之源,以「生命在道中」,万人万物之在于基督而生,一若动植物之赖太阳而生也。

(三)人如何可得耶稣之光。(1)就之。欲被光照,并非难事,就光而去,自得光照矣。(2)从之。此从字内寓起而行之意,既蒙基督之照临,明基督之真理,即宜从之而行。此不第(但)不行于暗,亦且受有丰盛之生命焉。众人闻言,竟不以为是(约八13-19)。盖其灵目已盲,虽有太阳射照,亦终不能见一线之光矣。惜哉!

三、自由问题(约八31-59)

自由二字之价值无量,之幸福无尽。于今日时代,其令人最有趣味精神兴致者,莫自由二字若也。惜世人所企想所希望者,往往非真自由。试言耶稣于圣殿所发明自由之真义,以为吾人之要训。

(一)何为真自由。 (1)即以礼法而行之自由。耶稣曰:「我诚告尔,犯罪者即罪之奴」(34)。彼废弃礼法,肆意而行者,虽自号为自由,殊不知乃罪奴也,非真自由也。保罗尝言,信徒乃「更使律法坚固」。正如行星之各依轨道而行,不越乎轨道以外。孔子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此义也。某名牧言:「真自由必合礼法,真律法即自由」。或言:「真自由非因一己之特别权利,肆行无忌,乃对于众人正当之权利,以表敬崇耳」。又某君云:「自由分二等:凡欲如何行即如何行,乃伪自由。凡理应如何行即如何行,为真自由」。谅哉言乎!(2)乃灵道中之自由。耶稣曰:「尔若常在我道中,诚我徒也」。「若常守我道,即永不见死]。盖谓基督徒之自由,乃道中之自由,亦灵性之自由。决不能以外体气质习俗等所拘囿。任何愁苦,任何事物,不能妨害心灵中之真自由。即身在缧绁之中,亦不能有碍于灵性之自由也。(3)乃永久之自由。耶稣曰:「人守我道永不死」。「永不尝死味」。尝见有以暂时之自由,招来永久之不自由。在耶稣内之自由,乃迄于永久不死不灭之自由也。

(二)真自由如何而得。 真自由之由来。耶稣尝恳切明言之曰:「儿子使尔自由」(36),是真自由之由来。即在于耶稣内而得也。(1)耶稣使人有自由之智识。如言:「尔将识真理,而真理必释尔」(32)。人为世俗、肉欲、名利、鬼魔、等所萦绕,所拘囿,皆以无真理之智识也。果明乎真理,即必轶越于世情、俗虑、罪欲、魔力、之外。超然自由矣。(2)耶稣使人有自由之权力。其所以有自由之权力,乃以为子,非为奴也(35)。尝见人非不欲自由,亦非不知为罪奴、为魔役、之可悲可叹,奈无胜罪欲敌魔权之能力。何也?盖以非为神子,则无此权力也(约一12)。(3)耶稣使人有自由之福分,非复回天真,具有天性,而为上帝之子,决不克享此真自由(35-36)。以非但不称,亦不能也。所谓奴隶性质,讵可为主人翁哉!

(三)真自由有何幸福。 (1)为上帝之子(35)。既为上帝之子。即有分于上帝之性。胞与为怀,博爱为心,行道义,重公德,而为上帝所爱所悦之人,是即自由幸福之根本。(2)寓上帝之家(35-36)。果能居上帝之家,与神同在,与主偕行者,其幸福与天乐,岂可以言语形容乎?所谓人间无形之乐园,惟上帝之子,居于上帝家者,始得之。(3)行上帝之事。耶稣语犹太人曰:「尔果为亚伯拉罕之子,必行亚伯拉罕之事」(40)。「若尔以上帝为父,亦必爱我。……而听我道」(42-43)。奈「尔所自出之父魔鬼也,尔父所喜者,尔欲行之」(44)。人果以上帝为父,时寓上帝之家,其所言行,自肖乎上帝,而为属天属灵之世外人物。此中之乐乐如何也。

耶稣出殿,即令生来之瞽者得明,以为其所讲各种问题之实征(约九)。盖以瞽者之真像,即未饮活水,未见真光,因有种种之不自由,痛何如之也。幸蒙耶稣医愈,其所得之幸福,即饮活水,见真光,而得真自由者之表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