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军 模范家庭
去耶路撒冷约二英里(约十一18),经耶利哥之道,而近伯法其,于橄榄山麓,有一村名伯大尼(可十一1路十九29)。乃耶稣心爱之处。每于耶路撒冷讲道时,即住宿于此(可十一11)。其升天之地亦适为是处之对面(路二十四50)。主耶稣之所以爱其地,无他,乃以该处,有其最知心之友在焉。盖伯大尼,即马大姊妹,与拉撒路之家园。按圣经所述此家,真无愧为基督教之模范家庭焉。
一、家庭之宗教
(一)有耶稣乐寓家中 耶稣传道之顷,每遇有种种伤心惨目之事,迨夜宿于伯大尼,所有一切伤心处,即皆消归于乌有。以耶稣在世时,最足以慰其心者,即门徒之爱情是。故于耶路撒冷传道时,每不辞往返之劳,宿于其友拉撒路家。此非特耶稣之乐,亦拉撒路家之福也。吾人家中,果亦有耶稣时寓于内乎?
(二)有宣道所设于家中 耶稣于徒众至伯大尼村时,每假拉撒路家,为宣道所。与信徒或邻友谈道(路十38-41)。举凡基督徒之家,皆应为研究神道宣布真理之地点也。
(三)有祭坛立于家中 此家中人,非特时祷于上帝,亦且常与耶稣亲面谈心。遇有艰难伤心之事,亦明诉于主。似此无形之祭坛,即各基督徒家,必不可或缺者也。
(四)有招待室建于家中 拉撒路家,固时有耶稣同处,且为耶稣之门徒设有招待室,以备门徒往来驻足之地。此亦基督徒之良模也。(路十38可十一11)
二、家中之教徒
(一)马大(供事耶稣之徒) 马大者,善于供事耶稣之徒也。亦教中不可或缺而不能多得之人也。(1)欢迎耶稣(路十38约十一20)。「耶稣至己地,人不欢迎之」。如马大其人者,可以深慰耶稣之心怀矣。(2)供奉耶稣(路十40-41)。以己之所有,供献与主,俾主与徒辈,不至匮乏。此亦女徒之特行(路八2-3)。(3)服役耶稣(约十二2路十40)。其如此殷勤,服役于主,并供事主徒,是亦教中女执事之矜式也。
(二)马利亚(在主足前之徒) 圣经中仅三次述及马利亚之名,无一次不言其在主足前。故宗教家每言其为在主足前之徒云。
1 在主足前受教训(路十39) (1)听主讲道。其所以坐主足前,乃以主之训言最宝贵,最甘美,最紧要故也。其如此坐主足前,亦可表示其如何切心受教,专心受教,并欢心受教也。(2)观主模范。安坐于主足前,非特耳聆主之训言,亦目覩主之模范。所受教益,自不可以言喻矣。
2 在主足前得慰藉(约十一32) 耶稣乃善于慰藉人之大祭司(来二17-18)。犹如大山之庇所(赛三十二1-4),善于抚慰子女之慈母(赛六十六13),不问人有何忧苦伤痛,一投主怀,必立将眼泪拭去矣(启二十一4)。
3 在主足前表爱情(约十二3) 为爱耶稣不惜资财。为爱耶稣甘自屈抑,其盛爱之香气,较瓶膏之香气尤盛。如至西门家之筵席前,观其心瓶俱碎,爱香盈溢之盛情,不能不深赞女徒之更爱基督矣。
(三)拉撒路(死而复生之徒) (约十一38-44) 拉撒路之死而复生也,诚可以表示教徒灵性之复苏。
1 请主来(34) 历古以来,教会之复兴,多由信徒热忱祈祷,请主亲来观看也。
2 移去石(39-41) 耶稣既能一言而苏拉撒路,岂不能命墓自启乎?第「移去石」,乃人力所能为,耶稣则命人尽其应尽之分。迨石一去,死者自复苏矣。尝见教会每有种种防害罪人复生之巨石(有如妒嫉分争等事),如信徒不遵主令而除之,终难期望罪人之得生也。
3 解其缚 拉撒路既出自墓中矣,耶稣复命徒辈,将其手足所缚之布等物,尽为解除,而使之行(约十一44)。此亦信徒对于罪人复生后应尽之分。盖初蒙拯救之人,不有为之解除种种牵累萦绕,其亦不能为自由活泼之教徒也。
三、家庭之交际
(一)家人极相爱 或曰:马大于事物冗忙,思虑憧扰之际,马利亚不前来相助,或以与其姊有隙之故。殊不知马利亚之行事,既深蒙主赞许,可知其如此行,乃以慕道心切,不暇旁及他务也。如详审约翰十一章之所述,当无人不叹美其姊弟之相爱焉。
(二)与主有密交 伊姊弟二人,尝称为主所爱者(约十一5)。拉撒路遘疾,遣人告知耶稣。不及姓名,惟言「为主所爱者」(约十一3)。耶稣亦尝以友称之(约十一11)。其与主之交秘,可晓然矣。
(三)与信徒为至契 审约翰十一章十一节之言,可知拉撒路等,非但与主为友,亦与众徒为友也。观伊姊弟等,如何殷勤款待主与门徒,知其为众徒之密友无疑矣。
(四)与邻友最亲慕 观「有多人自耶路撒冷至伯大尼,就马大马利亚为其兄弟而唁之」(约十一19)。并「犹太同来者皆哭」(33)。等语,可知其素与邻友如何亲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