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祈祷规范 (路十一1-13 十八1-14)
或有将万物分类者,惟以人为祈祷之一类。盖以祈祷之特性,即人类所独具,为人类所共有。亦即人类之所以别于他生物者也。人以下之生物无祷告,人以上之诸灵,亦无须祈求(天使等有颂赞而无祈求)。耶稣基督,既以道成人身,而具有人性,故亦有人类之祈祷。且基督之生涯,一若为祈祷之生涯。非但时以祈祷之要义训教门徒,亦且立有良好之模范。路加福音书,对于耶稣祈祷之事,记载最详。或以路加为「人子祈祷书」观。至书内所详耶稣祈祷事宜,并所论祈祷要训,实言之不尽。谨择一二处,约略述之:
一、耶稣祈祷之特异
(一)基督与天父之交秘,于祈祷表(显)见之(路十一1)。细玩路加十一章一节之言曰:「耶稣在某处祈祷毕」,有门徒曰:「主教我侪祈祷」。可知耶稣之祈祷,与门徒之祈祷,两两相形之下,其殊别为如何矣。盖门徒皆犹太教中人,自幼即习于祈祷者也。何以闻耶稣祈祷毕,即请求耶稣训之祈祷哉?此无他,以门徒闻耶稣之祷语,并观耶稣之态度,逈异寻常,恍悟一己平日之祈祷有似祷如未祷,则不能不虔诚请示于主。盖以基督对于天父之热爱,之亲密、之通情、之同心,俱在于祈祷时表见之。惟称之为天父(太十一25约十一41十七5太二十六39路二十三39)。未尝以上帝称之也。
(二)基督真醇之人性,于祈祷表现之。 基督固为神,亦为人。其人性之呈露,多于祈祷一端表见之。
1 祈祷之时 每于早晨、日中、夜晚、必祈祷(可一35 六45至47路六12)。于大事之前,必先祈祷(路六12-13九18-21),于大事之后必祈祷(太十四23 可十四32,35 路三22),于喜乐时祈祷(太十一21-23),于忧心时祈祷(太二十六38-42)。
2 祈祷之地 (约十八2路五16六12可一35)
3 祈祷之事 每多为人,少为己。时有颂赞之语,鲜有祷求之事。
4 祈祷之心 乃由于一种依顺、信托、热切、亲爱、之心而祈祷(太十一26二十六39-44)。
(三)基督以人之生涯,在于祈祷感应之 基督一生,固为祈祷之一生。无时不祈祷,无地不祈祷,无事不祈祷。甚至视祈祷如呼吸之不可须臾离也。于非常之事,固宜仰感神恩(太十一25-26约十二27)。即寻常之事,亦在天父掌握之中,惟以神恩是赖也(太十五36路九16太十30,42)。
(四)基督祈祷时,每有特效显与之 如其受洗毕祈祷时天开,圣灵临于其首,状如鸽。自天有声曰:「尔乃我爱子,我所悦者」(路三21-22)。于黑门山祈祷时,遽然容色变化,面耀如日,衣皎如光。亦闻云际有声曰:「此我爱子,尔宜听之」(太十七1-5)。于希利尼人求见时,耶稣亦仰天而呼曰:「父乎,愿尔显名」。自天有声曰:「我既显之,必再显之」(约十二28)。其于客西马尼祈祷时,「有天使自天而显以壮之」(路二十二43)。诸如此类之事,亦不一而足也。
二、耶稣所教之祷文(路十一2-4)
耶稣所教之祷文有二:其一、即马太六章所载。其二、即本处所记。二者亦同而异。此处所训祷文,显有神人之两面观。
(一)显天父之尊荣 (1)吾之父在天。(2)尔之名为圣。(3)尔之国临格。(4)尔之旨得成。此四者,已概括上帝无穷之丰富、尊贵、与奥妙。且此四者亦有自然之序,盖以人果克归依在天之父矣,自必尊其名为圣,既尊其名为圣矣,神国之临格即伊迩。至神国临格时,即所谓神旨得成在地如天时也。
(二)显世人之卑弱 (1)原为子。(2)继为民。(3)为乞人。(4)为罪奴。是亦递层表显世人之陷溺,终至深罹于罪,为撒但拘囚之罪奴魔隶而已。如不追原返本,诚切祈祷,复归于上主,则深堪悯痛矣。
三、耶稣所论祈祷之厚颜(路十一5-10)
耶稣所言友人借饼之喻。其最足以训教吾人者,即借饼者之「不顾脸」。耶稣亦明言:「非以友故起而予之」。乃「以其不顾脸之直求,起而予之也」。所言嫠妇求官伸寃之喻。亦表显此意。如果神民,竭诚求之,终必如愿以偿。以不畏神不礼人之长官,尚且为一嫠妇伸寃,况上帝对于选民乎。(1)上帝。……奸官。(2)选民。……嫠妇。(3)昼夜呼吁。……再三烦渎。此无情之长官,对于嫠妇再三之请求,尚不得不听允。仁爱之上帝,对于选民昼夜之祈祷。焉得不速为伸冤也。
四、耶稣表显祈祷之类别(路十一11-13)
或谓耶稣于此处所论,足以表示人所求者不等。即其所求之物,足以表征其道心之程度。本处含括三种人之祈祷。(1)求「石头」、「蛇」、「蝎」。尝见人所祷求者,皆无益之事。即石、蛇、蝎、之属也。(2)求「饼」、「鱼」、「鸡蛋」。饼、鱼、鸡蛋,乃寻常之用品,仅有关于肉身之物质而已。此亦属世界之教徒,多数人之祷求也。(3)求圣灵。非特不求无益有害之事,亦且不注重物质界之事,所愿望祈求者,惟灵恩是已。此乃天父所乐赐,亦吾人所急需者。综此三者而言,即信徒祈祷显然之别。且亦不出此三者之外焉。
五、耶稣所述祈祷蒙允之需要
(1)有信心(太十七20可十一24)。(2)有恒心(路十一5-8十八1)。(3)须儆醒(太二十六41)。(4)须谦卑(路十八6-14)。(5)进密室(太六6)。(6)勿烦言(太六7-8)。(7)先求神国神义(太六33)。(8)有同心(太十八19-20)。(9)必全偿(太五23-24)。(10)饶恕人(太六12-15)。(11)赖主名(约十五16十六24)。(12)以性灵与诚实(约四24)。此耶稣所言祈祷要训之大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