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应用释经学
第13章 圣经神学
前面几章的重点,是判断经文原意的方法论,在导论中,我指出这是「第三人称」式的研究法,将经文视为研究的对象,以发现作者的信息。本章中,我们将把经文(意义)改成现在的处境(重要性)。由图13.l可以看出,离开经文的解析,迈向对今日教会重要性的说明,要踏出的第一步便是圣经神学。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要将贯穿一卷书(或某位作者之作品)的主题加以收集、整理,也就是要统合各段经文的题目。这需要三个步骤:首先,我们要研究各卷书中的神学主题;然后,我们要探索某位作者的神学;最后,我们要追溯启示的进展,看它如何结合新约或旧约,甚至整本圣经(亦即,探究这些主题在整个圣经时期的历史发展)。这样一来,圣经神学便能将解经的结果整理起来,并为系统神学家提供资料,以进行处境化的工作,为今日教会发展出神学教义。
近日有些学者认为圣经神学处于「危机」之中(对这个问题最佳的介绍,参Childs 1970;Reventlow 1986)。强调差异性过于合一性的潮流,让人怀疑是否有可能找到「前后一致」的神学。此外,许多作品声称发现了旧约或新约的「中心」主题,但是意见却未能获得共识,甚至没有两本书是一样的!但是这项任务并非没有盼望,在方法论的层面已经有几股思路可以连在一起,打开僵局。这种释经的解决法,乃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将圣经神学定义为「神学研究的一支,旨在从圣经各个不同的部分(如:智慧作品或保罗书信)追溯主题,然后寻找将圣经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因此,这里面包括两方面的探讨:在两约或圣经的背后,寻找连合性或中心性的主题(这是学者的任务),以及透过圣经时期各个阶段,追溯某个主题(如圣灵,或忍耐到底)的发展(这是每个研究圣经之人的任务)。所以,圣经神学固然是通往系统神学与圣经处境化的桥梁,它本身仍隶属于解经研究的范畴,因为它的主要目的乃是发现圣经时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