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九 充实讲章大纲

-- 以可以解释、证明、应用或扩大要点的支持材料来充实大纲。

听众不会对抽象的概念有什么反应。同样地,没有人会因阅读一个大纲而受感动。所以,倘若大纲没有加以发展,听众便可能误解其意义而不能被说服。正当讲章发展时,听众会在自己心中提出几个问题:『我不知他是什么意思?』『他对那个句子有什么证据?』『听起来很吸引人,但这怎么在生活中实行呢?』为要澄清、扩大、证实或应用讲章的概念,并使它们易于了解且引人注意,讲员常会使用各类的支持材料。

重 述

『重述』是应用多重原则,以『另外的话』来陈述同一个概念。它有两大基本目标。第一,『重述』增进明确度。听众不像读者,他们必须在讲话时抓住其中所说的。他们不能回去再听一次。倘若一开始他们不明白,我们就必须再说一次,使我们所讲的更清楚。Clovis G.Chappell应用重述的方法在他讲章的的引论中,谈到奸淫时被抓的女人:

学者们对于这个故事所源自的神圣记录都不肯定。有人认为它不属于任何神圣的记录。的确,某些古卷里没有这段故事。然而,单从一位圣经读者而不从一位学者的角度来看,我确定它实在是属于神圣记录的。在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其实的故事。倘若它不是真实的,它也是一个我们可以从其中学习到真理的。不仅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在我的判断中它还是依据事实而写的。它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只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天才才会虚构出如此真实而栩栩如生的故事。确实如此,它与我们所了解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一致的,它更是与我们所认识的主耶稣自己相符合。

『重述』加深了真理在听众心中的印象,一下子说一些事,可能被忽略掉,但重述几次就会深深烙印在听众的思想和感觉里。广告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在收音机、电视以及杂志上,为了重述他们的概念。Peter Marshall在他一篇名为『移山的艺术』的讲章中强调这个要点:

我确信你们每一位都曾多次读到下面这个句子:

祈祷改变万事

你看见过它印在我们主日学教室墙壁上的海报上。

你也看见它被刻在金属板上,

在圣经中读过它,

从讲坛上听过它许多次。

但是,你是否相信它?

你是否真实、诚实地相信祷告确能改变万事?

你曾否经历过祷告为你改变任何事情?

你的态度

你的处境

你的阻碍

你的恐惧?

重述与重复不一样。重复是用同样的话说同样的事;重述却是用不同的话说同样的事。在整篇讲章中,重述可以有效地被使用来加强一个要点,如同一个叠句,但是有技巧的讲员会学用不同的方式,多次重述一个要点。

解释与定义

定义在于限定一个界线,它以一个用语或句子界定什么包含在内以及什么不包含在内。解释也是在设定范围,但它是以扩大各概念间彼此的关联性以及概念本身所隐含的意义来设定范围。请注意Earl F.Palmer如何解释eros这个希腊字的意义:

Eros是赚得的爱,是从我们赢去的爱。它不像我们对双亲、儿女或我们的家庭、社会或种族结构那种本能的爱,它不是我们对智慧或人类的爱。它却是因着某人、某物、某事的强迫性卓越而从我们赚去的爱,它是美艳的爱、强权的爱、能力的爱。

定义和解释是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我们通常为一个名词或句子下定义时,会把它放在更广的品类中(而它是这一类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它与同类中的其他事物不同的地方。因此,分类解释了其间的异与同。Palmer说:『Eros是赚得的爱(更广的品类,而它是该类中的一部分),是从我们嬴去的爱(它与其他种类之爱的不同)。』有时我们借着同义词来下定义和解释。但同义词只能在它激动听者过上的经历并使他明白和感受该词所意指的涵意时才能奏效。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异端,但是可能他们不明白我们所要指出的某一特殊形式,我们可以这么说:『异端是教会未付的帐单。』

比较和对比也能发展并解释概念。Palmer应用这两种方式来解释eros的意思。

讲员也可以在解释中使用例子。Ray C.Stedman在他的一篇讲章中间:『当我们说一件事物是圣洁的时,它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时,他就是用这种方法。他回答说:『看一看手中的书,它叫做「圣经」。是什么使它称为「圣」呢?以色列的土地被称为「圣地」,耶路撒冷城被称为「圣城」,为什么?这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它们都属于神。圣经是神的书,以色列是神的土地,耶路撒冷是神的城--它们是神的财产!这就是为什么它们是圣的,因它们都归属于神。』

倘若解经讲道者不了解他的听众,解释就变得很困难。他越是对那个题目熟悉,他就越会忽略了会众对它的无知。坐在座位上的人们,与他们的牧者活在不同的理性世界中。事实上,他们在经济上支持他,使他可以研究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他不可以假想说,他的听众会立刻明白他所讲的。他总是欠他的听众一个他所要表达之事物的明显而正确的解释。作为一个指导的原则,讲员必须以听众所能明白的语言,为每一个重要名词下定义。而且,宁多勿少。在解释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涵意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必须了解该解释,不能有任何模棱两可的东西存在我们的逻辑与心理的秩序中。讲台上的轻烟,会成为座席上的浓雾。

事实的资料

事实包含了观察、例证、统计及其他可以证实的资料(不是由讲员证实的)。当讲员宣告说:『希腊文是丰富且多变化的语言,对于爱就有几个不同字。但在这些字中,只有philia和eros两字在希腊文学和第一世纪的思潮中最具影响力』时,他就是在说明一项事实。倘若听者想要查证,他可以查考希腊文有关爱的单宇,去证实该说明的准碓性。在解经讲道中对一段经文的观察,其实就是事实的呈现,因为听众可以自己看到圣经中所说的。

与事实随行的是掩饰的意见。一位讲员说:『事实上,对美国人道德的最大威胁,莫过于电视机。』当然,这不是一项事实,它只是个人的意见而已。该意见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不是,这有赖于事实的证明。当然,事实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把它们彼此关联起来,并从它们引伸出结论来。另一方面,意见也是无意义的,除非它们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解经讲道者像任何有伦理意识的讲员一样,必须知道他所用的事实,并要确定它们的准确性。Bernard Baruch观察到:『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但没有人有权利发表与事实不符的论调。』事实不但能使听众更加明白,它们也确保他们对讲员的尊重。

统计是事实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使我们很快测量到一个更大的领域。它们特别会引起对数字意识强烈之社会人士的兴趣。事实上,美国人对统计的胃口看起来永远不会满足。而且,统计师绞尽脑汁提供源源不绝的数宇,从平均每个家庭看电视的时间,到他们文化中不愉快的家庭百分率。对数字的热忱,产生了对无知者的陷阱--同时也为投机者制造了机会。依赖小数点或分类百分比来确定的风气非常流行,有时其连测量方法是无从得知,或甚至是可笑的。一个典型的例了是多年前的一个报告,它指出Johns HoPkins大学的所有同学中,有33.3%的人嫁给学校里的教职员。这个百分比是准确的。因为在那时候,Johns Hopkins只有三位女生,其中一位嫁给了一个老师。急着想说明要点的讲员,必须特别注意那些没有根据的统计。一位著名的布道家曾如此报导说:『不久前我读到一个报导,50﹪的摇滚乐队参与鬼魔崇拜和巫术,并且我深信这个数宇天天都在上升。』谁算的?计算的对象是谁?什么时候算的?在哪里算的?

在一篇讲章中所使用的数字,应当尽量简单却又不失其准确性。通常约数已经足够了。虽然会计师对于1950年芝加哥的人口是3,620,962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们大部分人会认为是『超过350万』,追比较容易掌握。在使用统计数字的过程中,资料可以借着它们与听众所经历的事物加以比较而变得有意义和生动。在描述以弗所的亚底米女神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它是180尺宽,超过375尺长,柱子有60尺高,』然后加上一句:『那庙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而且它的柱子比我们的五层搂房还高。』如果讲员要使一个电子的大小明朗一些,他首先要说出它的小数点数字,但那是很难明了的,然后他应加上说明:『如果一个电子把它的尺寸增加到像苹果这么大,那么照这个比例,一个人将增大到能够将整太太阳系置于掌内,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

引 用

我们为要支持或扩大一个要点而引经据典,主要是因为两大理由:加强印象与建立权威。当我们发现到别人陈述某概念比我们更有效时,我们就会引用他的话。James S.Stewart在一篇有关以赛亚书五3O的讲章中,引用了Robert Browning的一句片语:『从所有的怀疑中--这些怀疑正如Browning所说的,能「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灵魂里」,最具破坏力的,就是对神最终目的的怀疑。』Stewart以一系列的其他引用句发展他的引论,而选用它们的理由是因它们的措辞能带出力量。他说:

 ......这正如骇人的重担压在今日许多生灵中的怀疑一般。在他们需要三思之后,才能赞同Tennyson的信念:『我从未怀疑一个日渐增进的目的正随着世纪的演进而进行着,而人们的思想也随着太阳的起落而得以开展。』『哪里有这个目的的证据呢?』他们想要问。......于是他们回到了传道书所说的光景中:『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Thomas Hardy如此呼喊:

当你的祷告只不过是

那些梦想、暗淡而无聊的东西

那只能转动耗费时间的展览会的手把

那么,所有你的祷告和你所代祷的人们有什么益处呢?『一个糟糕的笑话』--这是伏尔泰对生命的最后评论。『鸣钤落幕,』这位快要断气的演员继续说着:『闹剧已经结束。』

有许多种方式可以讲到痛苦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有位讲员用比自己的话更有吸引力的引句总结他的看法:『痛苦在背叛的心灵城堡上插上了真实的旗帜。』

以一些能深入人心的话来描述一个要点,可能是讲员在讲章中转向引用句的主要理由。当我们认为所要引用的句子是有价值时,我们上要是为着伦理的理由才如此作的。

我们也会为了权威而使用引用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所引用的为有价值,是因为以那位讲者的地位来看比我们更合适讲这句话。在讲述『许多时候当我们所作的工作看起来徒劳无功,以致促使我们不去参与社会工作』时,Ernest T. Campbell采用这种方法,他这样说:

有一天,我受到Leonand Woolf对他生命中工作的看法所感动。他说:『我清楚看见,实际上我并没有成就什么。今日世界和过去五至七年中人类累积的历史完全一样,不管我是在玩乒乓球,或坐在委员会中,或写书或作备忘录。因此,我必须作一个不名誉的自承:在一段很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一共花了十五-廿万小时在完全没有用处的工作上。』

我们也引用别人的话,因为他们有更好的身份知道或解释那些事情,或是因听众比较可能接受他们的评语。解经讲道者明白圣经,也知道人们已经相信原罪,但他却引用明尼苏达州罪犯委员会的报告,向一群怀疑心很强的听众说:

每位婴孩开始他的生命时,就像小蛮夷一般。他是完全自私又自我中心。当他要他所要的东西时,他非得到不可--他的乳瓶、母亲的注意力、他同伴的玩具、他叔叔的手表。不给他这些东西,他会以愤怒和攻击性的态度捣蛋,要不是他没有力气,他可能会杀人的。他是污秽的。他没有道德,没有知识,没有技能。这意味着,所有的孩童(不只是某些孩童)一生下来就都是年轻罪犯,倘若允许他继续活在婴儿期自我中心的世界里,且让他完全自由根据他内在的冲动去满足他的需要的话,那么每个孩童都会长成罪犯、小偷、杀人犯和强奸犯。

在某些时候,专家比较有资格用权威讲某个题目。D. M.Baillie引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来显示早期基督徒在他们的信仰上是很有才智的:

T.R.Glover博士是那时期历史的权威(指主后的早期历史),他告诉我们一个为何基督教能征服世界的原因:因为基督徒比其余的世人更有思想。基督徒不只知道如何活得更好或死得更有价值,他们也知道如何正确思考。他们超越了世界的思想,这里有个很有趣的说词:『基督徒读最好的书,整合它们,并在世上过着最自由、最有理性的生活。耶稣已经释放他,使他自由面对事实。没有一个基督徒是无知的。从一开始,每位基督徒必须知道并了解,他必须读福音书,他必须对自己的信仰给予合理的理由。他们不但读有关耶稣的事,他们还要认识他。他们知道自己的立场......谁在那古代世界中有这种思想?永远只有基督徒。他们在思想上超越了全世界。』

权柄必须带着证书。任何专家要建立他的合格资格,必须回答一些问题:(1)是否他的经验或训练使他有资格、有权威去传讲这个题目?(2)他的见证是否根据第一手资料?(3)这个权威是否有偏见?一个有成见的权柄并不能激发信任感,因为他会倾向于重视支持自己见解的证据而忽略其他的证据。一个有偏见的权威,当然可以为自己的偏见构筑卓越的见证。George Bernard Shaw代表基督教所说的话将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因为他时常讲话攻击这种偏见。(4)听众如何看待他的见证?他们是否认识他?他们是否尊重他?当听众不熟悉的人物被用来作为权威时,我们应当告诉听众,这位针对论题发表见解者的资格是什么。

在一篇讲章中,引用句应当越少越好。从讲台发出的信息,不应该听起来像一篇学期报告。一般来说,引用句应该是简明的。太长的引用句常变成得不清楚,且妨碍传播。有时一句较长的引用句可以加以解释,然后只从该引用句中读一些重要句子给听众听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以新鲜的方式在讲章中采用引用句,它们就能收到加强效果。『司布真如此说』『保罗曾写道』,或『圣经上说』,这样的引句只要下点功夫改写成:『明显地写在圣经中的就是这个片语......』『保罗强烈感到......』,『这就是Charles Dickens试着要告诉我们的,正当他观察到......』『然后你就会看见隐藏在第10节中这些字的重要件......』。这虽然要花些思考的功夫,但也比较能达到目的。

叙 述

当我们闲谈时,我们所闲谈的并非关乎概念,而是关系到人们。当盛行的新闻杂志,譬如Time在处理诸如中国大陆的政经发展这一类繁杂混合的题目时,他们多半是借着与有关人士的讨论写成。在一篇讲章中的叙述,是在描述圣经记录中的人物和事件。每个段落都有它的人物--有时他们站在那里笑、在那里咒诅、祈祷,但另外一些时候他们是隐藏的,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他们。因此在每一句经文中,都会有人在写,有人在读,只要你暂时把教义摆在一边,就会找到人物。举个例子说,恩典并不是存在于天上的冰箱里,必须有人赐恩,也必须有人受恩。圣经早已知道叙述的价值,正当他以叙述充满经卷时,主耶稣也同时在他所讲的比喻中显示出叙述所带来的震憾力。

叙述能借着填补历史、境况或有关的人物,为讲章提供背景。当John Hercus写到有关诗篇廿四篇时,他有效地应用了这种技巧,使我们能够活生生地与大卫一起生活:

大卫直直坐着,张开双手伸伸懒腰,打起呵欠。已经是一整天的排演了,他看过整个过程,有乐师、歌手、舞者。乐谱和舞蹈设计都相当完美,大卫感到很满意。圣诗唱得很好--简短、清楚,而且适合场合。嗯,嗯,嗯,嗯......就选择这句『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这句,好极了!铙钹、喇叭和诗班,构成壮观的背景。同时舞队也有极佳的机会,在他的领导之下表达他们属灵戏剧高涨的情调。

进入圣所的四个条件--它们都是正确、简明、精致而灵巧。手洁、心清、不向虚妄以及不怀诡诈。是的,事实上那是你所有欲想中所有能完整测量一个人的标准。

手洁......像他自己清洁的双手......忽然间,某个回忆在他的思维中闪烁。回忆着自己正洗啊!洗啊!洗出他『清洁』的双手,想洗掉那除不去的斑斑血迹。那是怎么发生的?哦,是的,是因为米甲的缘故。

当所用的动词和名词在我们的思想中构成一幅图画时,叙述就变得更有力量了。有时,一个不同的观点可以为一件平常的事带来新鲜感。那位行浮时被抓的妇女或是那位在井旁的妇女,当她们第一次遇见主耶稣时,她们会怎样看待他呢?在书信中,保罗想像到一位反对者跳起来和他争论说:『那么犹太人有什么长处呢?』(罗三1)也有人会争论:『食物是为肚腹,肚腹是为食物?』(林前六13)正是当代的唯乐主义的争辩。他们像什么?你是否可以描述他们如何进行这些讨论?

运用对话。福音书的叙述和比喻充满了对话。我们要把话语放在人们的口中。若是只有一个人出现时,就用『自言自语』或『对自己说话』。这就是Hercus(前面提过的一位的作者)形容大卫的方式,也是主耶稣形容那位聪明机灵的管家(路十六2-7)和流落他乡的男孩(路十五11-32)所用的方式。那孩子问自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么?』(17节)

叙述意味着以想像力来传达信息,并反映出对信仰的洞察力。想像是解释的孪生兄弟,因为两者都与经文本身有关系。我们是从一段经文所说的来确定经文的意思。因此,想像是超越圣经事实的进一步叙述,但仍应受经文的限制。

例 证

S.I.Hayakawa劝那些想要讲得更清楚的讲员,要像研究食谱那样研究讲章,因为菜单是用食物的类别来解释它的一般概念。例如威灵敦牛肉的制方是这样的:『把下腰肉放在不加盖的烤锅架上,不加水,不加盖。在425度的炉中烘烤20-25分钟。』Hayakawa的劝告对一些专业人士特别有帮助,因为他们对于一个题目的广泛知识,可能抑制了他们成为有效的传播者。他们的教育使他们忽略了抽象领域的细节。

例如:神学家会用『罪论』来取代『罪』,因为这个抽象用词能涵概该题目的不同方面。当这位神学家向一群不熟悉他专业知识的会众讲道时,他必须从他的抽象世界中走出来,而谈论到杀人、说谎、偷窃或奸淫等类的罪行。倘若他不能或不愿这样作,虽然他能成功地当上一位学者,但却不能成为好的传播者。齐克果抱怨说,当他向黑格尔这位哲学家问哥本哈根某条街的方向时,他收到的却是欧洲地图。

高明的讲员会处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抽象概念,就像梯子上的工人能爬上爬下一般。为了得到意义,细节必须用综合的方法集合起来。同时,抽象概念也必须分析成为易于了解的细节。『引人兴趣的作家,满腹资料的讲员,准确的思想家,以及头脑清醒的人,都在抽象阶梯的不同层次上快速地移动着,并且合宜而有秩序地上下升降着--思想流畅、灵活而美妙,就像树上的弥猴。』

一个使我们的讲章落实的方法,就是例证应用的适当选择。例证要用得高明,就得把它们和活生生的经验关联在一起。想要把一个概念钉进心里上,需要再三锤击。由于大部分的重述都是以重复的命题出现,因此例证可以在不令听众感到厌倦的情况下,再一次表达所要传达的真理。理解同样也可以借着类比和某些奇闻而获得。一个好的例证,如同电视的画面,使讲员所解释的更清楚。

例证也能使真理更容易叫人相信。当然,在逻辑上例子不能成为证据,但在心理上它们与论证一起工作,赢取别人的接纳。一位讲员在辩证说:『所有的真理都同等有效,但并非有同样价值』时,他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使他的听众接纳他所说的。他可以这样说:一个银币和一张纸钞两者都是真实的,但不都是一样的价值。所以,我们必须分辨银币和纸钞的真理。这个类比和理智化的论证同时赢得认同。

例证也能把概念应用到经验中。一位听者不只是需要明白和接受一个概念,他也要知道它能产生什么不同。例证是在行动中显示真理。William E.Sangster基于创世记四一51发展了一篇有关『我们必须记得遗忘』这概念的信息。他以一个稀奇的新闻总结他的讲章:

有一次,我在家里举行圣诞聚会。有一位我邀请的客人早几天前就来了,并且看着我寄出最后一张圣诞卡。他很惊奇地看见某人的名字和地址。『你不是真要寄张贺卡给他吧!』他如此说。

『为什么不?』我问他。

『难道你忘了,』他开始回忆,『十八个月前......』

后来我记起来了,那人在公众面前讲过我的事。但我也记得,靠着神的帮助,在那时解决了这件事,而且我也已经记得忘了这件事了。同时,神也已经

『使』我忘了!

我寄了那张卡片。

例证在其他方式上也能帮助讲员和他的会众。它们帮助我们记忆,激动情感,产生需要,掌握注意力,并且建立讲员和听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例证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例证明。根据这词的字源来看,『以例证明』意谓着『使某件事物清楚可见』,因此并没有所谓好例证坏例证的问题,有的只是某个特殊真理的好例证而已。例证好像一排排的脚灯,照亮舞台上的动作。倘若一盏脚灯照着观众的眼睛,它就会使他们看不到所当看的了。为故事而讲故事,可能会令人发笑,但却干扰了讲道的程序。某个奇闻,只有当它把注意力集中在概念而非它本身时,才能真正发挥它对真理的贡献。

例证也应当是容易明白的。借着举例,我们可以用熟识的事物去澄清那些不清楚的事物。倘若我们需要解释例证才能使它更明朗化,我们就不应当采用它。解释某项例证,本身就是解释一个概念。这样会变成以不熟悉的事物来澄清不熟悉的事物,会越弄越糊涂的。从圣经取得的例子,有时也会因为以未知处理另一个未知而违背这项法则。在现今对圣经盲目的时代,圣经中的故事对当代听者来说,可能就像我们对占代历史那么陌生。使用它们作为其他圣经段落的例证,可能会是毫无意义的作法。如果要讲圣经里的故事,解经讲道者必须花时间和精力详细说明,使听众能身历其境并感受到这些故事的力量。一名传播者借着已知的事物启发未明的事物时,最有效的例证就是那些最接触听众生命的东西。其中最好的,就是一些关系到人的故事,就如我们目常生活中的话题,比如小孩啦、动物啦、漫画故事等等。

例证应该有说服力。讲员应当尽所能的确定他所讲的事实。虽然一个实际上不准确的故事也能明显地说明某个概念,世听众若察觉到其中的不准确度,那就会使讲员失去他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例证不当得罪听众的良好洞识。真理可能比故事更陌生,但不可能的奇闻只能使听众感觉到这个讲员很奇怪。如果一件事情听起来不自然,你就得先认定,然后再找证据支持。

传道人在讲述例证时,看起来像在生孩子。如果讲道中的故事人多以致中断了讲章,多疑的会众就不得不怀疑讲员是否一直在传讲真理了。由于个人性的例证常带着能力,因此讲员会陷入讲述一些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的故事的诱惑中。福音本身会判断那些用来宣扬它的方法是否真实。而且,神的真理不能因我们的虚伪而得到任何益处。如果会众怀疑我们所说的任何一点不真实,他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也会为了使人归正而说谎。

例证应当配合讲章的主题和听众的需要。伟大的题目可能受挫于它们的例证。一位急着要强调神的无所不在的讲员如此宣告:『上帝甚至在垃圾桶里。』虽然这个例证很有准确度,但缺乏文雅和尊敬。有些例证可以被这群会众接受,却对另一群会众很不合适。

例证应当富有戏剧性。当有人问一位雕刻家,在他没有模型时,他如何雕刻一只狮子的雕像,他这样解释:『我只是很简单地把不属于狮子的部分去掉就成了。』这对讲员也是很好的忠告。高明的小说家会删减过多的细节,就是那些不能对故事的高潮有所贡献的细节。叙述性的例证应该使用对话或直接引用,使得讲员可以重现该故事,而不只是重讲一周而已。故事应当尽量讲得戏剧化一点,这样听众才可以进到例证中,去感受、去了解所说的要点。

好的例证随处可得,尤其是个人的经历,更是丰盛的资源。每个生命都是旅程,但有些人在散步中比另外一些环游世界的人更会收集资料。分别之处不在于我们所经历的,而是我们在经历中所看见的。我们必须观察才能看见。倘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见类比和属灵真理的应用,那么全世界就是神的一本插画图集。

个人性的例证能使讲章更诚恳而更具生命力,但在应用时有三大原则。第一,例证应该是真实的,它也应该是谦逊的。讲员若常常显示自己是英雄人物,会众会厌恶第一人称的故事。我们对一位夸口自己多么聪明、幽默、属灵的健谈者,会产生负面的反应。如果在讲台上夸口,那么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那种反应了。当然,大多数的经历都不会使我们成为得胜者,也不会使我们变成暴徒,它们只是要让我们谦逊地从回忆中获得益处。第二,如果我们要采用个人性的例证,也不该带有任何歉意。当讲员说:『如果你能原谅这个个人性的例证』时,他是把注意力瞄准在那不该被注意的事物上。倘若一件事应该被采用,它就没有必要道歉。如果它不适用,就是道歉也无济于事。从个人性例证的应用所观察到必须谨慎的第三个法则是:我们不可使人对我们失去信任。如果有人出现在他们牧师的讲章中,他们必然对这个牧师感到愤怒,并会怀疑『这事与你何干』,即使是一些不致叫人受伤的个人事件,在分享前也应事先寻求当事人的许可才行。虽然你可能觉得你是在夸赞某些人,但他们仍可能因为公开的暴露而愤怒。

例证也可得自阅读。在阅读时,很少牧者能不用笔记录那些能够启迪讲章的材料。无论是漫书故事、童诗、杂志、报纸、小说、历史等,都能提供信息的材料来源。有才华的讲员的讲章,能够按脉络的需要随时提供适当的例证,这就使他们超越了那些故事与例证要点脱节的讲道集。

当然,很多例证是在讲员预备讲章时才想到的。我们应该让讲员清楚写下他所要表达的要点,然后从该要点去思想它与例证之间的关系。他的思想和记忆,往往会提供他所需要的。创制合宜类比或提出适当应用的能力,是从不断操练中发展而成的。

无疑地,讲员最常寻找支持资料的地方是他的档案。他如何为一篇讲章从他的档案中取材,完全有赖于他如何把材料放进他的档案。目前已经发展了许多系统,可以帮助牧者节省研究和阅读时间。一个牧者通常需要保存两种档案。一种像信纸般大小的纸张,用来储藏讲章笔记、专题报告、小册或从旧书上撕下来的单张。这种档案可以根据圣经的题目和书卷加以分类。大多数图书馆所采用的杜威系统,可以作为题目档案的基础。另一种由杜威改良的Rossin-Dewey系统,它的题目分类也使用杜威系统,很适合牧师们的特别需要。另一种为牧者设计、筒单又有效率的系统是New Baker's Textual and Topical Filing S ystem。

除了大张信纸型的档案外,牧者也应该发展另一种比较小的卡片档案(3×l)。这种档案的其中一部分,可以按圣经各卷加以分类,并且每书卷的卡片还可以按章节排列。我们可以把例证、解经笔记、参考文献等,都储存在这里。卡片档案的另一部分,应当按题目编列索引。这种档案可以用英文标题的第一个字母--母音排列,或按中文笔划或注音符号顺序编排。英文系统可以排列如下:

 Aa Ae Ai Ao An

 Ba Be Bi Bo Bu

 Ca Ce Ci Co Cu

 Da De Di Do Du

 Ea Ee Ei Eo Eu

中文系统可以按一般字典或百科的笔划次序或注音顺序排列,这都视各人的习惯而定,只要熟练、省时即可。譬如有关『爱』这个题目的例证,可以编入Lo(Love的第一个字母是L,第一个母音是o)的部分,中文则可排在Ai或13划的部分。这系统的优点,在于其简单而多变化。而应当存留作为支持讲章的大部分资料--如轶事奇闻、引句、诗歌、解经笔记、类比、参考书目等--都可以储入3×5卡片中。

牧者需要一个档案系统。任何一个能允许他储存消息的系统,都比没有系统好得多。档案系统也需要牧者。没有一个系统能自动操作,除非牧者自己下定决心去完成。箴言的一位作者亚古珥,称赞蚂蚁的大智慧:『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箴卅25)而更有智慧的,就是从蚂蚁学习这门功课的讲道者。

定 义

解释 -- 也是设定范围,但是以扩大各概念间彼此的关联性以及概念本身所隐含的意义来设定范围。

定义 -- 设定界线,以一个用语或句子界定什么是包含在内和什么不包括其中。

事实的资料 -- 包括讲员不必去证明的观察、例证、统计及其他可以证实的资料。

叙述 -- 描述圣经纪录中谁对何人作了何事以及它的用意如何。它可以借着讨论一个段落中的相关历史、背景或各种人格特性,为讲章提供背景资料。

例证 -- 把概念和具体的经验关联化,并重述、解释、证实或应用概念。



上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