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2:5,15,17,23

 

  

  第2章的一开头就具有历史性和预言性。整个故事都围绕著四个预言,说明它们在历史中最深刻的意义得到了应验。

  头一个预言载於旧约弥迦书,「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

  第二个预言出自何西阿书,「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第三个预言见於耶利米书,「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第四个预言是一项事实,曾出自许多位先知,「他将称为拿撒勒人……。」因此本章告诉我们,这位君王的来临正应验了从前的预言。

  但这不过是本章的重要性之一,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项强有力的预言。虽然它不是一个直接的,有意说出的预言,但它本身刚好就是一个预言。整个第2章是一个预言,启示了从王第一次降临一直到他第二次降临之间,王周围的事所显示的一页新的历史。

  研读圣经的人在读新约时,应从旧约找出引证,并细读这些引证。我们若当它们只在本章中出现,来看这些预言,就无从领略它们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看它们。

  首先我们要看弥迦的预言。马太所引的是弥迦书5:2,「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首先考虑预言的背景,并且记住这个预言中的大默示,这默示是以权柄这个主题作中心。旧约的-一个先知,都有一个默示和一个信息。默示虽多,但在-一个单独的预言中,你都会发现许多默示可以归纳成某一个真理的观念。弥迦的信息是有关权柄的,他严厉地谴责当代虚假的官长,并预见数百年之後那真正君王要来临的启示。因此弥迦的信息以王权与法制为中心。这位先知发出了全国对这君王的期待,并预言他的来临。

  现在回到我们所看的故事。耶稣藉著童女生在伯利恒,而不是生在拿撒勒。那时选民正屈服在罗马帝国的铁轭下,因为该撒下令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马利亚乃随著约瑟去他们的本城报名上册。因著这个缘故,这些原住在拿撒勒的人,到了伯利恒。因此耶稣是出自伯利恒──那是一座小城。从未有人会梦想,这么小的乡城会出甚么高官,会有甚么大人物兴起来。它在犹大诸城中为小,但将来有一位掌权的要从它那里出来。马太写这书时,已清楚认识了耶稣的性格。在他所引用弥迦的预言中,加上一点柔和的描写,以说明那掌权者的性情。马太更深地看到了这位掌权者的本质,因此说他将要牧养以色列民。

  现在请留意,当日预言应验时的光景。当时出现两种势力。他一方面受到拥戴,另一方面他被人仇恨。这两种势力相对并立:一是带著黄金、乳香、没药的博士;一是残酷,心怀仇恨的希律。因此从伯利恒兴起了一位执政的、掌权的,他是君王,又是掌权的牧者。他还没有登上宝座掌握权杖之前,就已经有人拥戴他,也有人仇视他。有人循引路之星的前导,不惜长途跋涉,在这位新的君王脚前俯伏,向这出自伯利恒小城的卑微君王献上他们的礼物──黄金、乳香和没药。另有一些心眼盲瞎的愚鲁之辈竟欲将他除灭。他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来临了。有关这位君王的来临,这先知老早就已经预言了,启示将有拥戴和仇恨两种态度相对并立。

  现在我们来看关乎他的第二个预言。马太所引的话,是出自何西阿书11:1,「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显然这里所指的是以色列这个国家。

  我们要将何西阿的预言作一个整体的观察。他的信息是关乎以色列的堕落与失败,这使他们不能实现最初的使命。何西阿预言中的主题是百姓犯了属灵的淫乱,这是最可怕的罪。他提到以色列所犯的恶行是这个国家历史上最败坏的。他在最奇特、最可悲的环境下向百姓说话。神藉著何西阿的生活经历,让他能同情神的感受。当何西阿的心破碎了,当他看见自己最珍贵的梦想在跟前碎为片段,当他受到人类最大的痛苦──所爱之人不忠於他时,神就对他说,何西阿,现在你能了解我对以色列的感受吧!因为以色列像娼妓一样,不忠於我。这位先知就是在这种痛苦的磨练中传达了这个伟大的信息。

  何西阿的信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头一层,论到恶行和恶行的原因;

  2.第二层论到恶行与它的刑罚;

  3.在第三层的开始,先知歌唱耶和华的爱。

  我们若再将这首爱之歌加以分析,就能看出它也可分作三段:

  1.先知从神以往对选民之爱,唱出百姓今日的光景。

  2.先知又从神今日对选民之爱,唱出百姓今日的光景。

  3.先知是从神将来对百性之爱,唱出百姓今日的光景。

  11:1-4,是神藉著先知唱出他如何从上古就爱以色列,「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马太所引的话出自这首爱之歌。他将这首歌应用在耶稣基督身上,初看很难明白。「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这是甚么意思呢?当他诉说对以色列的爱时,他告诉他们,我爱你,所以把你们从埃及领出来。埃及是你们受奴役,遭压制的地方,但我要将你们领出来。那是一次伟大的拯救,是我将你们领出埃及。结果百姓怎样呢?也们被分散到四处。他们听进一点何西阿的信息,但转眼就遗忘了。以色列民堕落之势不辍,直等到耶利米严厉地指责这百姓,宣告神已将他们弃绝。最後说话的一个先知是玛拉基。在他之後,先知的声音止息有四百年之久。

  如今,距先知最後的一个异象四百年之後,有一婴孩降生,神和人都将一切的盼望,全寄托在这婴孩的身上。这婴孩一出生,就分担了他自己百姓犯罪的後果。当这婴孩诞生之日,坐在宝座上执政的不是以色列人,而是以东人希律。他不在神所立的约内,却坐在宝座上。以色列民所犯的罪,是和外邦的列国结盟。随著主的来临,要显明真实的敬拜和虚假的敬拜。那腐化败坏的希律坐在宝座上,表示他的王权,完全与神的旨意相悖。他是将神所拣选的君王赶逐到埃及去,就是那充满压制、罪恶之所。但那蒙拣选的君王不会一直留在埃及,因神要「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何西阿所唱的爱之歌,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也有预言上的价值。如今这以色列人的希望,希伯来人信心的果实实现在这人子身上。我们看见这个历史性的婴孩,因以色列人的败坏而被赶到埃及。许久以前,神在以色列年幼时就爱他,并将他从埃及带出来。如今神的爱也集中在这将建立那永远的城邑和国度的圣婴身上。他必从埃及出来,并要带许多人随著他出来,一同实现他的理想。那是一个单纯的历史事实。希律发了狂怒,天使便去警告约瑟与马利亚。於是他们带著婴孩逃往埃及。从属天的观点看来,无异是以色列全民都随著这婴孩一同被赶逐到埃及去。马太说,他还要再回来。他去只是为与他的百姓同受一切苦害,这样他才能一同经历他们所有的忧患。一如古时候所记载的,「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他虽是一个婴孩,却率领了荣耀的大队,再一次离开埃及。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预言,出自耶利米书31:15,「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啕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这是马太所引用耶利米预言的一部分。耶利米是在何种环境之下发出这个预言呢?我们也得从它的上下文,方能找出这预言与王的诞生之间的关系。从某些情形来看,这是耶利米预言中最悲惨的一个。耶利米和其它的先知一样,在发出国将败亡的警语时,心中充满悲哀。等不多久,比耶利米更伟大的先知要来到。从他口中要发出带著烈焰的话语。他将坐在橄榄山麓,注视著夕阳余晖照射下的耶路撒冷城,不禁哀叹说,「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当他如此说的时候,他脸颊流下了眼泪。

  耶利米是耶稣的先驱,早他数百年。他在作先知的时候,历经各样的痛苦和哀伤。但耶利米的预言和其它先知的预言一样,带著一线希望的曙光。哦,这些希伯来的众先知真是伟大。他们的处境往往是厚云密布,狂风骤雨,道路崎岖,然而风雨之後总有彩虹出现。-一个预言总带著拯救的应许。从耶利米书30章-33章止,这四章是全卷的中心,其中满了安慰,满了鼓舞与欢欣。这些预言是耶利米穿透当时密布的黑云,远远望见另一个清晨即将破晓,那位後裔和救赎主即将来临而发出的。

  马太所引耶利米的预言,正是出自这些安慰之卷。但我们在读的时候,很少发现那是慰藉的话。拉结哭她的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这似乎毫无半点安慰的性质。紧接著我们看见,「耶和华如此说,『你禁止声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泪,因你所作之工必有赏赐,他们必从敌国归回。』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和华说,『你末後必有指望,你的儿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

  我们若看到後面发生的事,就明白为甚么这一段预言要放在这里。当婴孩耶稣被迫逃亡时,伯利恒的四境曾有许多婴孩被杀,使许多母亲号啕痛哭。马太听见她们的哭声,说是拉结(代表所有的母亲)哭她的儿女。接著马太说,「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马太未全部引用先知的话,只引用了哭泣的这一段。但无疑他是要我们注意这一段引文的上下文。

  第2章所引的头一个预言说到王的来临。第二个预言论到他率领百姓出埃及。第三个预言说到拉结应擦乾眼泪,止息哭泣。王已驾临,正如弥迦所预言的。率领出埃及的是他,正如何西阿的预言。拉结停止哭泣,正如耶利米所预言的。

  马太收集众先知的预言,他所排列的次序是一个凯旋的行列。我们跟随著来到本章末一个预言,「这是要应验先知所说,他将称为拿撒勒人的话了。」

  这拿撒勒人的称呼,意义何在?它是一个轻视的称呼。要明了马太如此说的含义,我们必须回到历史上当时的人对这称呼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当年,说一个人是拿撒勒人,那是一种轻蔑的称呼。关於拿撒勒这词的起源,很难考据其确定的字义。有两种解说:一种说它的意思是芽或枝条;另一种说它是保护者,守卫的意思。它很可能是从古希伯来文Ne{tzer,一字来的,意思是芽,这里面有轻视的意思。一棵树被伐倒砍去,只剩下断根在地面上,後来有人经过,发现从断根上有绿芽发生。这就是Ne{tzer,一无用处,能用的树已不在。拿撒勒这小镇就在山脚下,远离主要的道路。那路经常有希腊的商人,罗马的兵丁往来,祭司也常路过。没有人对这偏远的小镇加以重视。山谷之中时有盛事,但拿撒勒却从未参与,这些事似乎与它毫不相干。「他将称为拿撒勒人」就包含著这几种意思:这人属於一个没没无名的小镇;远离生活的平坦大道,从不闻问繁华世界,这就是拿撒勒。

  我们在以赛亚书11:1读到,「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这里的「枝子」在希伯来文中就是Ne{tzer,「拿撒勒」很可能就是从这一个字来的,是用一棵绿树被砍倒作比喻。以赛亚先前已预言以色列国的倾覆,城镇的荒凉要像一棵被砍伐的树。但他又说将有一嫩枝条发出。这枝条很小,以致人家都认为它毫无价值,瞧不起它。接著先知又说,「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预言中宣告,当弥赛亚来的时候,他将受人的藐视。人看他不过是一截绿芽,一条嫩枝。你再往下读这个预言,就会发现更多有关这枝条的话。

  我们又在耶利米书33:15读到,「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那被轻视的芽和嫩枝要为人重视;那遭厌弃的将掌权治理。何时世人方能学会这个功课呢?何时人方能明白?从外表上看起来,他出於拿撒勒,毫无价值,其实他是神差到人中间的君王。

  弥迦说王将出於伯利恒,他果然生在伯利恒。何西阿说他将身历多种压迫,然後从埃及上来,这话应验了,耶利米说拉结将号啕哭泣,但他将使她的哀号停止,因他将被掳者带回。最後,预言中说,他将被称为拿撒勒人,是一枝嫩芽,他将住在拿撒勒。但这嫩芽要长成枝条,以圣灵为衣,发出神威严的烈焰。

  第2章全章是一个缩影,它描绘了主再来之前的各时代一切的光景,也说明了基督将在未来这许多世纪中从世界之手中所受的待遇,直到他第二次来的时候。-一个世纪,我们都可以看见人们对本章经文的评论。

  从这四个预言我们看到的是甚么?

  拥戴与仇恨。

  被掳与归返。

  悲伤与爱歌。

  卑贱典威严。

  今日这王何在?他仍被人憎恨。但是感谢神,我们已为他带来黄金、乳香和没药,恭敬的放在他赐福的脚前。

  今日这王何在?仍被放逐在人心,人的家,和人的生命之外。但是感谢神,今天他正率领许多男女,从埃及(世界)出来。

  他来到世上的结果如何?世上多处仍有悲伤,拉结仍在为她的儿女哭泣,多处仍有受苦的圣徒。但是在哀号之中已有歌声扬起。

  今日人如何看他?今日仍有人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他们虽用过去的话,却是在说基督教的盛日已经过去了,已经是陈迹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万民的喧嚷争闹声中,我们却要尊他为王,高声歌唱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