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11:53-12:21

 

  

  12章一开头就说,「这时,有几万人聚集。」甚么时候?就是11章末了所说的,「耶稣从那里出来,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极力的催逼他。」这里的连接非常重要,很明显的标出了时间。他本来在一个法利赛人家,他严厉地以三重祸害来谴责法利赛人。後来有一个律法师向他提出挑战,他又以另外三祸责备他们。

  11:53 说到两件事,首先是身体方面,其次是心理方面。他出去的时候,他们故意拥挤他。他们心怀愤怒,走近他,几乎用手碰到他。这是身醴方面。然後他们「极力的催逼他,引动他多说话」。有一位作家说的很有理,「这种暴戾的场面,在耶稣的事工中是很罕见的。」

  这时有许多的人聚集,「甚至彼此践踏。」

  路加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故事,这故事一直持续到13:9。我们先来把段落弄清楚:

  1.他开始教导他的门徒(12:1-12)。

  2.「众人中有一个人」打岔,他就回答那人(12:13-21)。

  3.他继续教导他的门徒(12:22-40)。

  4.彼得打断他的话,他就回答彼得(12:41-53)。

  5.又对百姓讲话(12:54-59节)。

  6.另一次的打岔,以及他的答覆(13:1-9)。

  教导他的门徒(12:1-12)

  我们现在要讨论主最先的教导,和第一次的打岔。主教导门徒,是在一个混乱的场合中。当时的情形是:领导阶层对他满怀敌意,群众则兴致勃勃,他的门徒却是困惑为难。他当著众人的面先对门徒说话,他明明知道众人可以听到他的谈话:

  1.他警告门徒(12:1-3),

  2.指引他们(12:4-5),

  3.安慰他们(12:6-12)。

  警告门徒(12:1-3)

  「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

  他这话是甚么意思?法利赛人的历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他们兴起於马加比时代。他们对犹太民族的关系,就好像极盛时期的清教徒对英国人的关系一样。法利赛人形成了一种阶级,目的在阻止这个国家与其它国家接触,避免以色列国丧失其纯洁与合一。他们有最大、最佳的影响力。法利赛人这个运动的兴起,是出於人的热诚,他们渴望神对於这个国家的理想能实现。但是到了耶稣的时代,他们完全变质了。他们失去了他们在属灵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力。他实际上是说,使他们腐化的酵,就是假冒为善。在这个警告里,我们的主解释了这个神古代百姓的历史上最辉煌的运动,其失败的原因。是假冒为善的酵摧毁了它。甚么是假冒为善?直译就是戴著面具。假冒为善的人戴著面具,不让别人看到他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人是不诚实的。那些法利赛人都是善於装假的。

  他说,要防备这事,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面具早晚会被人家揭穿的。

  12:2,3很巧妙的运用了比喻的技巧,它与前面的话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的主应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同样的一个思想。这些人想要传达一个信息,他们是在黑暗中说的,是附在耳上说的。那是一个真理的信息,它要公诸於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悄悄私语,这信息仍要在光明中显露出来。即使你是在内室附耳所说的,也要在房上被人宣扬。假冒为善的人戴著面具,但面具迟早要被揭穿。真理可能会被蒙蔽片时,但终必显在光亮处。任何事情,不论善恶都要显露出来。

  所以,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它已经毁灭了法利赛人这个运动,如果你允许它在你里面作工,它也会毁灭你的见证。但是要记住,另一方面,纵然人是以恐惧、战兢的心说出真理,是在黑暗里,在内室中说,但真理终必赢得胜利,显明出来,就好像假冒为善终必被人识破一样。

  指引他们(12:4-5)

  注意他的语气多么温柔!他称呼他们「我的朋友!」他是在对他的门徒说话,他们已经看见他们的夫子被人推挤、催逼。他们看见他四周的人眼中所流露出来的狠毒眼光。他们必然感到战兢、惧怕。因此他对他们说了12:4,5的话。

  这段话里,他给他们一些指引。他告诉他们,要脱离虚假的惧怕,心中应该充满真实的畏惧。他说,那杀身体的不要怕他。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生活的哲学。他没有说,不要怕那杀你的;他是说,不要怕那杀身体以後,不能再作甚么的。「以後」这词颇醒目,也发人深省。杀身体「以後」,还有其它的东西吗?如果有人杀了我的身体,难道我还不死吗?耶稣说,人可以杀身体,但他们只能作到这一点,以後的事他们就无能为力了。他实际上说,如果一个人杀了别人的身体,他就束手无策了,他再也不能造成其它的伤害了。显然这就是他走向十字架时的态度、语气。他知道他们要杀他的身体,却丝毫伤不了他。因此他在另一个场合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

  所以他望著这一小群人说,不要怕那样的人。事实上,他的十二个门徒,除了一人例外,其他都是被别人杀了他们的身体。

  但是,有一种惧怕是正当的,就是惧怕那杀了以後,又能丢在革赫拿(即欣嫩子谷,位於耶路撒冷城外,是焚烧垃圾之处)的。他将这个地点提升到属灵的范畴,他说,有一位神,他能将人抛入地狱里,你们当怕的是他。这是他对他们的指引。

  安慰他们(12:6-12)

  这一段非常美丽。他已经警告他们,指引他们,现在他以无可言喻的安慰语气对他们说话。

  这段话是他前面所说的话之结果。注意这里的步骤何等希奇而美丽。不要怕那杀身体的,要敬畏神。因为你们认识神,所以就可以不惧怕人。五个麻雀不是卖二分银子么?但在神面前,一个麻雀也不被忘记。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有一个人问我说,「你真的相信神数过你的头发吗?」我回答他,圣经从未如此说。「数过」在希腊原文中的意思是他一一标明头发,那远比「数过」更详细!

  12:8-12有一个很明显的意图。他想要在门徒面对日益明显的敌意时安慰他们。在神面前,一个麻雀也不会被忘记。他们-一根头发都被标明了,他们远比麻雀贵重。他们若承认他,他也必在天使面前认他们。他们若被下到监里,圣灵必引领他们。

  圣父、圣子、圣灵都看顾著耶稣的门徒。那连麻雀跌落都知道的神,就是圣父,他的眼目正看护著门徒。圣子则在等待,有一天他要认他们。圣灵则随时预备好,要在他们遇见困难的时刻,伸手帮助他们。

  「众人中有一个人」打岔,他就回答那人(12:13-21)

  以上是他的警告,指引和安慰。接下去是一个人的打岔(路12:13)。群众中突然发出这个声音,中断了他和门徒的谈话。听起来这人似乎是求耶稣主持公道,但不久我们就看见,他显然是一个贪心的人。

  我们的主如何回答他?他首先提出一个尖锐、制止性的问题,「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我们最好在此处稍作停顿。基督来到世上,不是要作这一类的事。他说,我来不是要作断事的官,不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物质的财产。

  然後他设立一个原则。「於是对众人说。」这里的「众人」原文是「他们」,究竟是指谁?指门徒吗?我想不是。指群众吗?有此可能,但我相信是指这人和他的兄长。这兄弟俩,一个想要分家业,另一个不肯。他怎么说呢?他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接著他转过来对群众说了一个比喻。

  他首先说的是一个原则,警告他们,要避免贪心。然後说明这个警告的原因,「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这裹的「生命」在希腊文里是zoe,意思是任何一种生命(不论是花朵、蝴蝶、野兽、人)的生物本质。很奇特的是,新约圣经的作者在说到生命的时候,都采用这一个较低层次的字,但是却将它提升到最高的境界里。我们-一次读到的永生,用的就是zoe。耶稣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时,用的也是这个字。

  这人说,「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我想要得到一些东西,我的兄长拥有一切家业,请告诉他分给我一点。今日世界的生活,若离了圣洁,就会被物质所控制。人们把他们的生活和物质紧紧相连,却与神分离。但耶稣说,一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然後他说了一个故事,是关於一个无知的富人。注意这人的话,「我的出产……我的仓房……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我的灵魂。」再看看神的话,好像平地起了一声雷。「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末了这句,充满了怜悯,也具有无限的讽刺意味。

  最後,主用一个结尾,总结了整个情况,「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