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1:1-8
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这两封信,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引人注目的。我们将谨慎地来一一研读。
首先请看开宗明义的第1-2节: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有一两件简单但是重要的事值得一提。保罗写这封信是在回覆早先哥林多人写给他的信。这是很明显的,因为第7章开头保罗写道:「论到你们信上所题的事。」他并未一开始就答覆他们信上题的问题,因为他心中有更重要的事,必须先向教会交待。他首先对付他们的光景,这是他早已留意到的。1:10里我们看到他如何发现这些事实:
「弟兄们,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题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分争。」
我们对革来氏所知不多,只知道她住在哥林多,是教会的一份子,与保罗有交通。她曾写信告诉保罗关於教会的一些光景。所以保罗在回答哥林多人提到的问题之前,先对付他所知道哥林多教会里存在的一些事实。
我们首先留意这封信的结构;
1.第一部分是从1章-11章;
2.第二部分从第12章-16章。
这两部分的区别很明显,但彼此也有密切之关连。
第12章开头说,「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在英文圣经里,「恩赐」(gifts)一词是用斜体字印刷(译注:中文圣经则在两字旁有小点),通常表示这一个词在希腊文里原无相等的字,是翻译的人为了达意而增加上去的。大半时候这一类添加的字都非常有助於阐明原意,但有时也会造成妨碍。我认为此处的「恩赐」一词就加得有点画蛇添足,它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离了使徒心中真正的想法。加果我们继续读12:4说,「恩赐原有分别,」那里的「恩赐」则用得恰到好处。但是此处的希腊文pneumatika,直译成「属灵的事」才符合保罗的本意──「弟兄们,论到属灵的事。」那么在此前,保罗谈论的是些甚么事呢?我敢说,是一些他很乐意去对付清楚的事。11:34说,「若有人饥饿,可以在家里先契;免得你们聚会自己取罪。」可见他前面一直在对付他们的错处和不正确的习惯。但他接著说,「其余的事,我来的时候再安排。弟兄们,论到属灵的事……」他已经谈够了前面的话题。他从革来氏家听来的消息,和哥林多人在信上对他题出的问题(见第7章),显示他必须先对付他们中间那些混乱的事,纠正一切错误。他作完这一切之后,显然还有一些事是他不赞成的──「其余的事,我来的时候再安排。弟兄们,论到属灵的事……」
那么,他在第一部分所对付的是甚么?他对付的是情欲的事,世上的事,属肉体的事,就是那些进入他们中间,破坏哥林多人见证的事。如今他似乎说,『让我暂时将这话题告一段落,来谈谈更崇高,更美,更正面的事。」就是「属灵的事」。这是一道清晰的分界限,将整封信划分为二。
因此我们可以说,哥林多前书分成两部分:
1.第一部分论到属世的事,目的在矫正;
2.第二部分论到属灵的事,目的在建立。
他对付哥林多人,因为他们有责任去纠止失败之处,头十一章将理由叙述得很清楚。然后他引领他们到属灵的事上,我们将发现在属世和属灵的事之间,有著一种奇妙的平衡。
甚么是属世的事?分争,轻忽职守,生活中的难处,这一切都是情欲引起的。这三部分是头十一章主要的论题。待他转到属灵的事时,首先谈到合一的灵;其次是爱的不变法则,然后是复活得胜的福音,这三项属灵的事将纠正一切属情欲的事。
我们先来看本书的开头部分,是向读者介绍这封信的作者。
作者是谁?
是保罗和所提尼。「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在希腊文原文里没有「作……的」二字,是后来译者添加上去的。保罗不是说,他被召去作一个使徒,而是说他就是一个使徒。他在宣告他的职位和工作。他特别强调这一点。
接下去一节,「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保罗不断用这样的话作为信件的开头语,只有帖撒罗尼迦书,腓立比书,腓利门书例外。我们知道他在这三封信开头省略这番话是有其原因的;但除此之外,他写的-一封信,包括哥林多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和其余的书信,不管在开头或结尾,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话,申明他的权柄。毫无疑问的,保罗要不断地为他的使徒地位争战。他曾告诉人,他「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参15:8)。在许多人看来,保罗没有正统的使徒地位;但他说,我是「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不管他写信给这些人是要纠正他们,或指导他们,他都提醒他们他的身份。虽然有人对这事实心存怀疑,但他一开始就坚持这一点,「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
然后,很有趣的是,他介绍所提尼。他说,「同兄弟所提尼。」希腊文「兄弟」前有定冠词,「这兄弟,」似乎要特别指明他的兄弟身份。他的名字在使徒行传18:17又再度出现,当时他曾被众人揪打。我们不敢确定两处指的是同一个人。无论如何,这里保罗和他同列名,作为这封信的发信人。他是他的「兄弟」。保罗将论到有关属灵的奇妙事务,但他和一个有著兄弟心肠的人同时具名。我毫不怀疑保罗曾和所提尼谈论过这封信,并徵询他的意见。这卷书信是两人合作写的。
然后来看读者──「在哥林多神的教会。」我们这些处於基督徒时代、拥有新约的人,很熟悉这话的含义。但假设当时负责传递此信的人在抵达这城时将信遗失了,而信被一个哥林多市民拣到。由於当时写信的习惯是一开始就注明发信人和受信人,不像我们现在开头是「某某先生大鉴……」,结尾才写上名字「某某敬上」。那人打开书卷,开始读下去。「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嗯,我听过保罗的名字,他曾来过这里,我也听过有关耶稣基督的信息。但这个拾信的人若不是教会的人,一定会对接下去的话大感纳闷:「在哥林多神的教会。」那是甚么意思?「神的教会」原文是神的聚会──在-一个希腊城市里都有聚会之处,套用现在的话,就是议会。它是希腊城镇里的政府组织,由市民代表组成,负责监督市政。奴隶无权担任这项职位,只有自由公民才可以参与其事。这位哥林多人当然知道哥林多的议会,但哥林多神的聚会又何所指呢?他一定喃喃自语:「这到底是甚么意思?这个人写信给神的聚会。我从末听过这类名词。」
但我们却知道保罗的意思。他写此信时心中想到的,不单单是古代希伯来人对教会的观念──会堂,聚会处,以及使徒行传所译的「旷野会」──而且也包含了希腊人的观念,就是一群人在某种权柄下形成的聚集,就是属神之人的聚集。这就是教会的意义。「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9)。这是主的话,教会是道德的权威,可以捆绑,可以释放,她握有代表文士职位的钥匙。保罗就是写信给形成聚会的人,他们是属神之人的聚集,是在哥林多神的教会。
哥林多在当时是罗马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它的财富、奢华、放纵而闻名,它拥有世上最顶尖的知识和哲学。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在当时被认为是希腊语的最高层次。那时流行一句话「说话在哥林多」,意思是哥林多人的语言极典雅精致,深富艺术品味。哥林多也是各种知识的枢纽;但本质上它是顽梗的、腐败的,充满淫乱秽行。
保罗写信给位於这样一个城市中的教会,「在哥林多神的教会。」有趣的是,他并末说「哥林多的教会」,因为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圣经。教会是普世性的,而在不同的地点彰显出来。教会只有一个,但位於许多不同的地方。保罗是写给位於哥林多的神的教会。
从下一句里,我们看到自已也是受信人之一。这封信不是单单写给在哥林多的教会,而且也是给「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我深信保罗写这信时一定有一种感觉:这信将广被流传。所以他将受信人的范围扩大到神教会里的-一份子,就是在哥林多及世界各地凡求告主名的人。这些人是谁?他们是圣徒,是分别为圣的人。
这是一封奇妙的书信,由保罗发信,他将兄弟所提尼与他并列,寄给一处教会(就是在道德权柄下的聚集),组成教会的这一群圣徒带有一个福音的信息,要传给他们所住的那个充满引诱,欺骗,骄傲,痛苦的城市。他们被称为神的教会。他们在基督耶稣里被分别为圣,称为圣徒。这是一群在生命中与主联合的人,他们「蒙召作圣徒」。
要记住,这封信的运用范围极广。它不仅仅是写给那个许久以前曾鼎盛一时,如今一切繁华烟消云散,只剩一堆废墟的城市,并且也是写给所有求告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这是一封写给我们的信。
接下去的一段(3-8节),有三件事需要细加研讨;
1.使徒对哥林多教会的问安(3节);
2.其次,他为他们而献上的感恩(4节);
3.他们的装备,这也是他感恩的缘由(5-8节)。
对哥林多教会的问安(3)
他已称呼他们为神的教会,他们是成圣的人,接著就是他的问候,「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他用了两个词──「恩惠」和「平安」,那是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所赐的。
「恩惠」是新约圣经里极宝贵的一词,我们几乎可以在保罗的-一封信的-一段落里找到它的踪迹。不论保罗在辩论,责备,教训,或安慰人时,「恩惠」一词总是会出现。圣经其他作者固然也使用这词,但它似乎格外受到保罗的喜爱。
恩惠是甚么?恩惠的全部意义都涵盖在这句问安的话里。「恩惠」一词首先是指整个有关美、秩序的领域。它是一个智识的,艺术的用语,是与丑恶相对的美,与疾病相对的健康,与混乱相对的秩序;它的整个范畴都是美丽的。这是它的第一个含义。其次,在希腊文里这个字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添上了新的意思,这也是我们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希腊文的「恩惠」后来的意思是指神这方面的心意──他渴望将这些井然有序、美丽生动的事物赐给人。那就是恩惠,是一种给予。最后,是它在新约里的最终意义,这是其它希腊文里所未见的。新约的「恩惠」一词已不单单指美丽、秩序的领域,和神愿将这一切赐给人的心意;它同时指神实现这心意的行动。那就是神的恩惠,神的行动。恩惠最终乃是神的行动将他所喜悦的一切美好事物,赐给原本有罪的男人,女人,任他们支配。那就是保罗一开头所用的问安语──「恩惠」。
「平安。」我们无法把它和恩惠的次序倒过来。这是圣经的特色。我们必须依照神所定的次序。「恩惠平安」这词的次序本身也具意义。我们读到「主耶稣基督」时也当谨慎,不可说成耶稣基督主。同样的,「愿恩惠平安」一词次序也不可颠倒。平安是恩惠所产生的结果。神的行动为他的儿女带来平安。「平安」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用词之一。希腊文里「平安」一词有特定的时态,不是静止的,或中断的行动,或停留的状态。希腊文的「平安」(eirene)意指超越冲突的平安。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指劳苦、冲突的结束。这种平安只有透过恩惠才能临到。「恩惠与平安。」
「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留意这里用奇妙的方式将这些名字连在一起。在所有恩惠的行动,和其带来的平安里,这些名字都是紧紧相连的。恩惠已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那里临到。请注意使徒的含义:本质的一致和行动的一致,「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这是保罗对基督徒的问候。他不是期望他们能得到恩惠和平安,他乃是认识到他们已拥有了这些。恩惠平安也属於我们,属於基督徒,和神的教会,属於「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
然后是他的感恩。他以感恩的心想到他们。「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那就是感恩的理由。他的感恩主要是根据前面提到的事实:恩惠平安从神和基督耶稣归与他们。这里他没有说到平安,但已将它包括在内。他感恩是为了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他们的恩惠,也就是透过主自己(他既是神,也是人)所彰显出的神恩慈之行动。基督是导管,透过他,恩惠才能临到人类。藉著他自己,和他的死,我们蒙恩惠;这恩惠最大的价值在於我们得以被洁净,被神所悦纳,与他的生命联合。因为他是得胜的主,我们可以靠著他得胜;因看他的死,他的生命,他的同在,我们向罪死,在他面前有圣洁的生命,并且透过我们与他的关系而常常得胜有余。他不是为某一项的富足感谢,而是为肯定的事实感谢。他总是为神在基督耶稣里赐给他们的恩惠感谢,而不是为他们的表现感谢。在哥林多基督徒里面,有许多事是他无法为他们感谢的,但他为他们能够达到的潜在光景感谢。不论我们如何失败,在耶稣基督里我们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然后是他们的装备。紧接著感恩之后,他指出所谓的恩惠是那些事,以及他们所作所行的。第5节以下提到的-一件事,都是在阐明这恩惠。他为这些事而感谢。如今他要说明这些事是甚么。「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以致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
他所为他们感谢的事是甚么呢?
1.「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
2.「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
3.「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
这里有回顾,有现况,也有前瞻。「你们……凡事富足」──这是回顾。「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这是现况。「他必坚固你们到底」──这是前瞻。这一切都是从恩惠产生的结果。
回顾
「你们……凡事富足。」多么美好!「富足」一词,在希腊文里是「ploutizo」,意指极为富有之人。我们成为富足!这乃是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所赐的恩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他们在甚么方面富足?乃是在「口才知识都全备」上。我们或许以为,保罗是因他们在私人的、属世的事上之富足而感谢。不!「口才知识都全备。」「口才」在希腊文里是「logos」。他们有丰富的财富,只待去领取。他们有一个信息,就是「道」,但这智慧的言语不仅仅是供他们拥有而已,也要他们去说出来。他提到神的恩惠为他们成就的事,现在又提醒他们,他们必须为所领受的恩惠负责任,必须将这恩惠传讲给别人。
然后是知识,这不单指经验,也包括智识上的领悟。恩惠使我们富足,使我们拥有一个必须去传达的信息,并使我们能明白这信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传讲了信息,也看重这信息,但却末花时间去真正明白它。因此我们需要好好思想属神的事,试著抓住它们的含义。恩惠是任由我们支取的,它不仅提供信息,并且也照明人的心思,意念,和理智,使我们能明白这信息。哥林多人的情形亦如此。保罗不是写到他们的生活如何蒙福,快乐,或者属天的盼望等等。他对哥林多人说,藉著神的恩惠,他们成了富足人,那是哥林多城内其他富人所未曾拥有的财富。哥林多教会的财富蕴藏在所交托给他们的信息里。神已经使他们知识全备,光照他们的心,使他们能明白这信息的意义。这是回顾的部分。
他接著说,「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基督的见证在他们心里得到坚固。透过他们,基督被启示、彰显出来;基督的信息必须被宣告,不单单是用口,用智慧宣告,并且也表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人们相信,是因为他们看见你里面有基督耶稣的恩惠和平安。
回顾过去的历史,圣灵藉著使徒将教会启示出来,我们也看见基督在他的教会里得著了甚么。他得到了见证,那是出於知识的领悟,这见证包含著一个伟大的信息,是关乎恩惠与神的作为。我们不可忘记这一点。新约的整个教训就是,神已经得著了,并且仍然在透过教会得著见证。教会是异象的工具,是彰显的媒介,是神在人中间工作的方法;若没有教会,他就无法在世人中间作工。保罗在另一封书信里用一种醒目的表达法来说到教会:「神的基业。」神在圣徒里有基业,基督在教会里有基业。让我们心中记住哥林多,记住这一个黑暗,富裕,腐败的城市。神在那里有一个教会,有一群圣徒。保罗向他们问安。他为他们感谢神,不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得著,而是因为他们在耶稣基督里.并通过耶稣基督已拥有这恩惠。他告诉他们这恩惠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富足、全备。从这里我们看见基督在他的教会里所得到的:他在哥林多已拥有一批圣徒,在为他作见证,在遵行这恩典的福音的一切。这恩典的福音最终必能在这一群属基督的人身上得到印证。
现况
然后他谈到他们的现状。「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他们拥有一切必要的恩赐。这里最重要的词是「恩赐」,指圣灵的恩赐,是基督透过圣灵赐下的恩赐。他们拥有一切完成他们的功用所需之条件。他们有口才,有知识,在生活里已成为基督的见证。他们拥有在哥林多城内作工的一切必要条件。
前瞻
最后是瞻望未来,「等候。」这个动词在希腊文里是指完全的期待,完全的确定。等候甚么?等候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显现,「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因此他感谢神的这「恩惠」,涉及他们的过去,他们已成了神教会的一份子;也涉及他们现在的富足,并且确立未来的盼望。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