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12:8-31
保罗在本段(12:8-31)里仍继续论到教会的合一,探讨合一的实现。恩赐是服事的才能,「这人……那人……又有一人……又叫一人……」,这一类的词总共出现九次。如今保罗一一列出各种恩赐。此处的名单并非包罗无遗的。他也末自称已列出所有恩赐。从保罗其它的书信里(例如罗12:3-8;弗4:7-16等),我们还可以发现此处未包括的恩赐。这里所列的恩赐名单相当具有说明性,让我们来一一探讨。
「智慧的言语」
这是一种恩赐,指一个人能直接洞察真理。
「知识的言语」
它不是对真理的直接领悟,而是透过审察来明白真理。并非所有的基督徒都有这两种恩赐,它们是在主的身子(教会)之内赐下的,为的是叫这身子得益处。
「信心」
这也是恩赐,是前二者的基础。信心是看见那不可见的事物,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靠著信心,人可以忍耐,好像见到那不可见的主。没有信心,人无法直接洞察真理,也不可能审察真理。信心是分别的恩赐;有人得到,有人未得到。
「医病的恩赐」
直译就是使病人康复的恩赐。
不要奇怪为何我们今日比较少见到这项恩赐。答案很简单,因为主现今比较少赐下这样的恩赐了。我这一生中也曾看过一些人显然有医治的恩赐。他们将手按在病人头上,病人就得到了痊愈。我不是说,他们对病人说,你若信就必得医治。那完全不是医病的恩赐。医病的恩赐是超自然的。我相信今日我们的国家中确实有一些人有这种恩赐,但它不是广泛赐给众人的。这恩赐在教会里赐下,为了叫人得益处。
「行异能」
这种恩赐能使领受的人作一些完全超自然的事。是的,这是神所赐的,直到今日仍然如此。
「作先知」
就是能使神的旨意被人知晓。作先知并不一定要说预言,除非有必要。有先知恩赐的人能够将真理述说出来(forth-telling),有时也说预言(foretelling)。
「辨别诸灵」
是一项重要的恩赐,有能力区分灵的真与假。今日某些人有这恩赐,某些人则没有。
「说方言」
通常指狂喜的语言。新约里凡出现「方言」一词,都是指狂喜的的语言,它不是用来讲道,而是用来赞美的。五旬节那一天,他们都受圣灵充满说起别国的话。但这恩赐不是为讲道,敬拜,而是为赞美而赐下的。群众见状都甚惊讶,因为他们听见使徒用他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这是一项特别的恩赐。早代教会中,说方言是非常普遍的。
「番方言」
下一个恩赐也有密切的相关性,「番方言。」有些人所讲的方言,无法为别人明白。於是有人有特别的恩赐去解释这些人所讲的方言。
这份单子并未包括全部恩赐,还有别的末列入。仔细研究会发现有些恩赐如今已不再赐给教会了。但请留心结尾的话,「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我们无权说,我要这个恩赐,那个恩赐。「随己意。」他若赐下,我们就使用这恩赐。他若收回,并且不赐下任何特别的恩赐,那么这仍是在他的旨意之内,出於他无限的智慧。我们已看到保罗对这九种恩赐的解释。这些都是在教会里面赐下的。从头至尾都可以看见分别所在。我们可以随己意安排吗?不!「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这句话多么美妙!恩赐原有分别,但-一个恩赐彼此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你有第一项恩赐,我有第二项,别人有第三项或第四项;-一项恩赐都紧密相关。它们是分开的,却是彼此相关的。合一的原则是:圣灵只有一位。
这里我们看见,教会正在建立;稍后还会有更多的讨论。教会是一个有机体(organism),而不是机构(organization)。我并不反对机构,但我相信过去我们太强调机构,而忽略了教会功能上的合一和完整。我们在这里看见,教会是一个有机体。恩赐原有分别,但它们彼此绝不冲突,它们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教会(而不是个人)的功能。所以你使用你的恩赐,我运用我的恩赐,我们一齐在圣灵的能力和主的管理下,就能使教会在尊耶稣基督为主的基石上,发挥她在世界中作见证、荣耀神的功用。
我们已探讨过圣灵的恩赐。现在来看主的职事。「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职事,行政,指导,恩赐的管理,这一切都在同一位主的管理之下。请看:
1.使徒在这里采用的比喻(12-13节),
2.注意他提到的分别(14-24节)。
3.保罗用他前面提到的比喻指出分别的合一(25-27节)。
身子的比喻(12-13)
使徒先从比喻开始。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比喻了,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花时间思考过这个比喻所牵涉的范围。只有当一个比喻所传达的意义精采到脱离这比喻就无法为人明白时,这比喻就具有无上的价值。一个比喻的价值与它能帮助人了解事实的程度成正比。让我们将这两点铭记於心。保罗在这里用了身体的比喻。我们不妨暂时忘记这段经文的属灵含义和内容,只将心思集中在使徒采用的表号──身体上。保罗也在他其它书信,包括罗马书,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里采用这比谕,他把教会比作基督的身子。但在本章中,保罗特别花时间仔细地论及这比喻。留意第14节,「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再跳到第27节,「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这是本段经文的界限。开始和结尾都提到他以比喻所强调的真理。
来看看这个身子的比喻。我不知道我们多久没有坐下来好好思想一下我们的身子了。整段经文提到身子时都是用「soma」这个字。从第12-27节,保罗一共用到「身子」十六次,至於整大段经文里则用了十八次。有些人认为,保罗这些年一直饱受身体病痛之苦,我相信是如此;但此处他看到的是一个理想的身子,他知道这身子是何等奇妙,美好。想想看,这个比喻揉合了平凡与崇高。许多年前芝加哥有一位科学家柯瑞克博士(Dr. Graig),曾在芝加哥医学协会的会议上演讲,讲到人的身体。他指出我们看一个身子时,除了它的物质部分以外,还要加上一些其它的东西。他说,「从化学的观点来观察一个约一百五十磅重的人体。它所含的石灰足以粉刷一个鸡笼,所含的糖足以装满一个小糖罐子,所含的铁足以作成三英寸长的大铁钉,另外还有许多的水分。这一切总值九十八分美元,或者说,-一百磅的身体约值六十分钱!」
你作何感想?用化学来分析,我们只值这么些钱?从我们的身体所析出的石灰,糖,铁,水,加起来不到一块钱美金,这就是身子!
但-个人都知道,身子的价值不在於此。回到诗篇,我们可以引用一段非常熟悉的话:
「我要称谢你,
因我受造奇妙可畏;
你的作为奇妙;
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我在暗中受造,
在地的深处被联络,
那时,我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
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
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
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4-16)。
我这用石灰,糖,铁,水组成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受造奇妙而可畏。我们可以说,这人所含的铁较多,那人的石灰较多,但这样说并末包括他的整个形体。在物质的事实后面,有一奥秘的实体,它的造成是奇妙可畏的。-一个人出生之前,都已被同一位主所知晓。保罗现在就是用这比谕,即身体的比喻。它的物质成分几乎一文不值,然而它却是人类所知最精密奇妙的有机体。基督的身子也是如此。这是何等卑微的陈述,又是何等高贵的观念!我们算得了甚么?一无所值!除非我们被带入他生命和身子的奥秘中!
保罗说,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为奴的,自主的,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归於基督自己。无用的物质藉著基督的生命被用在基督自己的奥秘里,就形成了他的身子──教会。
肢体的分别(14-24)
保罗提出这个比喻,用来论分别的事。「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记住这一句话,然后来看第20节,「但如今肢体是多的,身子却是一个。」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同一个原则。保罗提出两件重要的事实。他正写信给哥林多的教会(也是写给全体教会),他的主题是教会的合一,就是基督身子的合一。本段经文毋需多作解释。记住哥林多的分争,今日教会显然也有同样的趋势。保罗首先指出,没有人可以贬低自己。这正是他以脚为例的用意。脚对手说,我不是手,不属乎身子;脚是没用的,如果它是手,就属乎身子;眼和耳也一样。保罗用身体的一些器官来指身子的功用。耳说,我不是眼,我缺乏眼的明亮,所以我不属乎身子。这是自贬身价,保罗说,我们不可轻看自己。
这并不骶触基督徒要舍己的伟大原则。我们主的教训是,我们若舍了自己,就会寻到自已。不要忘记这一点。那舍弃自己生命的,必要得著生命。但是虽然我们必须将自我意识降服、击碎在基督的主权下,然而我们没有权利四处对人说,只要我是某某人,我就能在教会里服事。只要我有那个职位;只要我有他的聪明,他的地位就好了。保罗说,这是不对的。身子最软弱,最卑微的肢体,在整个身子的功用上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的。我们不可轻看自己。
接下去是,「肢体是多的,身子却是一个」(20节)。眼不能对手说,我用不著你;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著你。如果说前面几节他强调的是不可贬低自己,那么现在他要指出的是不可贬低别人。身子的任何一个肢体都不可对另一个肢体说,我用不著你。为了身子的整体功用,为了完成身子的目标,以及维续它的生命,眼和手,头和脚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眼前立刻浮出一个身子的画面,各肢体在头的管理之下合作无间;你的任何一个肢体都无权说,我是不重要的,我算不得甚么;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算不得甚么。在基督身子的功用上,你和我都得倚靠身子的-一个肢体。
「神配搭这身子。」这话多么美妙!他设立肢体。我们的主曾对他的门徒说,不是你们拣选我,乃是我拣选你们,又分派你们去结果子。那节经文里所用的「分派」,和第28节的「设立」是同一词。钦定译本则译成「按立」。这两种翻译都未能表达原文的力量。我已经设立你,那不单单是接立或分派。「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神配搭这身子」,并照他的意思设立肢体。
至於我的身子,不妨在神启示的亮光下来看前面提到的化学分析,我们将看见,这个受造奇妙而可畏的身子原是神工作的一部分,是他工作的结果。再看这个比喻,留意神随他的旨意配搭这身子。-一个肢体的设立,都是为了整个身体的利益著想。「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是整个身子的仆人,-一个肢体也是如此。神不仅仅设立肢体,他又配搭各肢体,好叫他们彼此合作。
身子的合一(25-27)
最后的事实就是合一,让身子里面没有分裂。这对我们自己的身体是何等重要。当我们想到属灵的领域──基督的身子时,更当看清合一的重要性。基督是头,他的儿女是他身子的肢体,让我们以极虔敬的心,注意保罗的话;他说,头不能对脚说,我用不著你。即使在这奥秘的身子里,基督也需要最软弱的肢体,虽然从人愚蠢的标准来看,这些肢体是最软弱,最无关紧要的。对他而言,-一个肢体都是重要的,为了完成他奥秘身子在世上的使命,这个微小肢体和身子上的任何其他肢体都是一样珍贵、重要的。
这是何等美丽的图画!前面已说过,教会在这里被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这并不是在贬低组织的价值,它有它的地泣。但组织应该被视为方法,透过它,有机体可以发挥其特殊的功能。在大自然里,还有甚么比人类的身子更神奇的有机体呢?树是有机体,但它的奇妙绝对无法与人类的身子相比。保罗采用了自然世界最终极、最完美的有机体,来说明基督身子的合一性。我们从其中学到的重要功课是:
1.不可轻看自己;
2.不可轻看别人;
3.不可有分裂,结党,分争。
然后是一个极普遍的经历──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基督是头,我们是他身子上的肢体。
教会被看作是主的身子;圣灵赐下才能,主指导行动,神供应能力。这一切形成了教会真正的功能。神是信实的,藉著他,我们得以与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在生命和服事上合一。
「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现在保罗进一步讲到,「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有使徒,先知,教师,行异能的,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这些不同的工作,服事的装备,不同形式的能力,都表现在神的教会里。
我们先来看使徒的宣告,他说这一切都是在神的管理之下。「神……所设立的。」这是伟大的句子,稍早在第18节也出现过,「神……安排。」神不单单按立,分派,并且将各恩赐放在适当的地方,这就是「设立」一词(tithemi)的原意。神把恩赐放在教会里。有先知,有使徒……等等。神把他们置於教会中。从神所赐的恩赐里,我们看见了神的智慧。
然后保罗解释服事的不同能力。这里列出的单子并末包括所有的恩赐,他只是举出一些例证。他说,「第一是使徒。」关於这一句话,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第一」是指阶层,在教会里居最高位的是使徒,其次是先知,再其次是教师。我并不这样解释「第一,第二,第三」的意义。我认为这是标明教会历史上的一种程序。首先有的是使徒,然后是先知,再来才是教师。使徒最主要的工作是阐明真理。先知的工作是向外面世界宣告真理。教师的工作在历史的程序上较晚,他们是向已听过先知宣讲「道」的那些人施行教导,以帮助他们在信心上增长。
「使徒」是甚么意思?
我们不断听人说,使徒的意思是差派。这种说法虽然正确,却不够完备。那不是「使徒」一词最初的含义。它只是希腊原文的音译。它有差派的意思,但这不是最初的含义。使徒首先必须分别出来,然后才差派出去。看看我们的主在世上服事时他周围的使徒。他们首先被他拣选,分别出来,然后他才打发他们出去。马可清楚记载,主耶稣拣选他们,「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这十二个人是教会史上的第一批使徒。
「先知」
这词的意思不是指能预告未来事物的人,而是指能宣告神旨意的人。先知带著信息进入外面的世界。请留心这份单子末将传福音的列入。他们有他们的地位。再重复一遍,这里的单子并不完整。
「教师」
他们教导那在主道上作门徒的人。这是另外一种恩赐。
「行异能的」
这也是神给的恩赐。然后是医病的恩赐,意思是这个恩赐能使人奉主的名,确实医治人的疾病。我们或许会问,为甚么教会已失去了这两项恩赐?我们必须问神。如果有必要赐下这两项恩赐,他一定会如此作。他依照需要,在教会设立恩赐。不要将医病的恩赐与所谓的「神医」相混淆。事实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神医。我个人认识几位有医病恩赐的人。神今日较少赐下这恩赐,原是出於他的智慧。他视需要而赐恩赐。
「帮助人的」
这个恩赐在一连串的恩赐中格外显得可亲。「帮助」的意思是帮助者,亦即那些在各方面减轻别人重担的人。不久前我曾主领过一次丧事礼拜,我认识这位死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总是在这教会里担任带领人入座的工作。坦白说,我认为他所能作的也只有这份服事。其实他在作的就是帮助人。但我要强调的是,在神的殿中帮助人入座也是一种恩赐,是神所赐的。除非一个人有神所赐的这恩赐,我们不应该用他在教会里带领人入座。我看过有些人好装作在帮助人的样子,但心底深处我知道他们不该担任这工作。但愿这些人记住,帮助人是一种由神来的恩赐。
「治理事的」
指那些掌舵,导航,指挥的人。这是一种恩赐,并非人人皆有,它是神设立的恩赐。
「说方言的」
今日这恩赐已不多见。除非有人翻译方言,否则说方言的恩赐就没有多大价值。这些就是保罗列出的恩赐,他指出教会里面的不同功能,它们都是出於神的旨意和作为,而赐给教会的。
然后他指明这些都是神所分配的。「岂都是使徒么?岂都是先知么?岂都是教师么?岂都是行异能的么?岂都是得恩赐医病的么?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岂都是番方言的么?」这立刻显示,没有人拥有全部恩赐,它们都是神分配、赐下的。是神给我作教师的恩赐。是神给我的朋友帮助人的恩赐。是神赐下治理事的恩赐,和-一样其它的恩赐,好叫整个身体发挥完全的功用。若一个人有先知的恩赐,那是为了整体的利益。这就是合一的教训。我们这里看见神在作工。
保罗用一句话总结整段经文,「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甚么是更大的恩赐?我们继续读到第14章,就会找到答案。最大的恩赐是最能有助於别人的恩赐,第14章将有精采的论述。保罗说,「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最妙的道是生命的律,主宰著我们对神所赐恩赐的态度。那是甚么?「你们要追求爱」(14:1)。第13章里,他教导甚么是爱。他先说,你们要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然后他转去论爱。从这观点看,所有文学作品中,没有任何论爱的篇章堪与13章相比。保罗述说了爱的价值,爱的美德,爱的得胜之后,就在第14章说,「你们要追求爱。」但愿爱成为我们永久的律,管理著基督教会的-一个肢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