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家人

与南方古猿相比,Homo属的主要成员,如直立人erectus和尼安德特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 ,都很像现代人。(见图3.7,头颅的比较。)他们彼此相似到一个程度使一些古人类学家将他们,erectus和neanderthalensis, 全部都归入我们这物种,智人Homo sapiens。(注116)

在化石记录中Homo erectus的出现稍早于2百万年之前。Homo erectus这名字的意思是“直立人”,它自颈部以下的骨骼的确非常像我们,这也没有什么奇怪。 (注117) 事实上,与南方古猿和工具猿(habilines)相反,Homo erectus“最早”展示出现代人半规管的形态”, (注118)正如上述,这是意味着[双足]行走模式的指标。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能量支出总量 (TEE) ,这是联合身材大小、食物质量、和采集食物活动等特性的复杂指数,“到了Homo erectus就显著增加,比其他更早的南方古猿大”,并且开始趋向接近TEE很高的现代人。 (注119)

2007年牛津大学出版的一本书中有一章指出,“尽管Homo erectus的牙齿和颌骨比较小,它的体型比南方古猿要大很多,无论在身材、体重和身体的比例上都更像人。”(注120) 虽然Homo erectus脑子的平均值比现代人小,但erectus的脑容量还是落在现代正常人的范围(图3-8)。

图3.8已灭绝与现存人族的脑容量比较(注121)

分类

脑容量

类似

大猩猩 (Gorilla gorilla)

340-752 ml

现代猿

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27-500 ml

Australopithecus

370-515 ml (平均 457 ml)

Homo habilis

平均 552 ml

Homo erectus

850-1250 ml

现代人

Neanderthals

1100-1700 ml (平均 1450 ml)

Homo sapiens

800-2200 ml (平均 1345 ml)

唐纳德·约翰森认为,如果erectus 今天仍活在世的话,它可以与人类交配生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注122) 也就是说,若不是时间的隔阂,我们可能被认为在生物学上彼此是能共同繁殖的同一物种。 (注123)

虽然尼安德特人被刻板地认为是笨手笨脚的现代人的先驱,但事实上,他们与我们非常相似,如果有尼安德特人在街上从你身边走过,你可能完全没留意有什么分别。伍德(Wood) 科拉德(Collard)用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这样说﹕“H. neanderthalensis那众多整套的骨骼表明他们的身体形态落在现代人的变异的范围之中。” (注124)

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考斯(Erik Trinkaus)同样认为﹕“他们虽然有较粗大的眉骨、较宽的鼻子和粗壮的体格,但从行为、社会和繁殖上来说,他们完全是人。” (注125) 2007年特林考斯受《华盛顿邮报》访谈时,排除尼安德特人在智能方面低劣的神话说﹕

虽然尼安德特人在公众的印象中是粗大笨拙的“胡同大汉Alley Oops”, 但特林考斯和其他人说,没有理由叫人相信他们比较晚出现的‘现代人’更笨拙。尼安德特人的确比较高大,眉骨较粗,牙齿较尖锐,下巴较突出,但他们的脑容量显然与后来者没有什么差别。 (注126)

原来不只是“公众的想像力”误以为尼安德特人为笨拙的野兽。 2003年《史密森杂志》追溯这些神话至早期欧洲的人类学家, 他们受达尔文的启发, 错误地促销“次等人”的观点﹕

弗雷德·史密斯(Fred H. Smith)是一位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体质人类学家,他曾研究尼安德特人的DNA说,“当欧洲的人类学家首次研究尼安德特人时,他们心中认为它就是低等人类,或说次等人的化身。”“他们被认为是捡腐食的清道夫,只会做简单的工具,甚至没有语言或抽象的思维。”至今,他说,研究者相信,尼安德特人“非常聪明,可以适应各种生态区域,并且能够发展高度功能的工具来适应环境。他们有很大的成就。”(注127)

玻尔多大学的考古学家弗朗西斯·狄亚理高(Francesco d’Errico)证实这些意见,并说,“尼安德特人所用的技术跟当时的现代人用的一样先进,并且同样地使用象征符号”。 (注128)

硬梆梆的证据支持这些宣称,人类学家斯蒂芬·莫尔纳(Stephen Molnar)解释说“根据估计,尼安德特人脑容量的平均值(1,450 ml)事实上比现代人的平均值更高(1,345 ml)”。 (注129)《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人类说话功能的基本结构”在尼安德特人中“已经发育完全了”。 (注130)的确,尼安德特人的遗物中已经找到有文化的标记,包括美术、埋葬死人,和工艺技术,包括使用复杂的工具。 (注131) 至少有一件手工艺品显明尼安德特人制造了乐器如笛子。 (注132) 以下的例证或许陈旧或未确定:1908年《自然》杂志有一篇报道宣称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骨架穿着一套锁子甲[用小金属环做的盔甲] 。 (注133) 无论这篇报道是对是错,很明确地,尼安德特人的智能与当时的“人类”并没有什么差别。就如实验考古学家密丁.艾伦(Metin Eren)所说,谈到制造工具,“有很多方面,尼安德特人跟我们一样聪明或说一样高明”。 (注134) 同样,特林考斯说,若将古代的欧洲人与尼安德特人相比﹕“在我们如今人的眼中,双方都是又脏又臭,不过一但清洗之后,我们会认出他们都是人类。有很好的理由认为他们都有一样的地位。” (注135)

其中有一个好的理由就是“形态学上的镶嵌,就是说骨架显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特征参杂难分。”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都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共同生育。” (注136) 2010年《自然》杂志报道,在活的人群中找到尼安德特人的DNA标记:“分析了世界各地2,000人的遗传基因,发现那已灭绝的物种曾与现代人的祖先有两次混种,在如今活人的DNA中留下了他们的基因。”(注137) 用杰弗·朗(Jeffrey Long),一位新墨西哥大学的遗传人类学家的说法,“尼安德特人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几乎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有一点点尼安德特人的痕迹”。 (注138) 难怪这些观察导致有人倡导尼安德特人是我们这物种中的一个亚族。 (注139)

从上文我们已看到莱斯利·艾洛(Leslie Aiello)说,“南方古猿们都像猿,而人属的各物种都像人。” (注140) 这说法跟我们在人属的主要成员如H. erectus和尼安德特人中可以看到。根据西格丽德·哈特维希-舍雷尔 (Sigrid Hartwig-Scherer),这些像人的Homo成员可以用微进化在“身材大小, 气候的压力, 基因的漂移和[共有] 基因在表达时的差异来解释”。 (注141) 这些小的差异并没有提供证据来支持人是从早期似-猿的动物进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