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序言
我们在前章讨论过四步解经法概览分析,这里要介绍后两个步骤:综合应用。读者若要复习这四个步骤的纲要,可翻阅第11章序言。介绍完这个解经法之后,接着会提出一个应用的例子,就是将解经成果发展成简单的讲道(或教导)大纲。这方面的训练本不属本书范围,笔者提出来,是为了帮助经常参与教导与讲道的读者,看到解经与教导、讲道之间的关系。本章仍用诗篇第100篇为例:
诗篇第100篇 称谢诗
1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2你们当乐意事奉耶和华;
当来向他歌唱。
3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神。
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
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
4当称谢进入他的门,
当赞美进入他的院;
当感谢他,称颂他的名。
5因为耶和华本为善,
他的慈爱存到永远;
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12.1综合
(一)解释难题(Interpretive Difficulties
1.列出本经文含有的或引起的一个难题(历史的、文学的或神学的),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一个到两个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
2.如果觉得经文没有什么困难,那就在此写下一个与经文有关,值得将来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对于经文的难题,这里的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一方面在将来可以补充资料,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醒自己,经文有哪些不清(或至少在目前对自己而言仍是不清)的部分,好在综合的过程里,帮助自己对经文囊有适当的推论和结论。
 
12.1 诗篇第100篇中的难题
本首诗的著作年代与历史背景不可考,这是解释时要面对的难题。不过,在这整卷书中的不少诗篇都有相似的问题。
一般来说,背景不确定,大致上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意义的了解。
 
(二)中心信息(Central Message
根据上述历史的、文学的与神学的分析,写出经文主要的教训,尤其是对圣经当时代人所教导的中心教训。
 
这一步将与下一步的原则化有直接的关系;应用过程中的原则化乃是由综合过程中中心信息引申而来。
不过我们要注意两者的不同:中心信息仍然不离开经文对原来之听众与读者的意义,因此记录时应尽量包含经文所有重要思想,并要尽可能的详细,包括要记录下经文背景中有关的人名、地名(例如诗篇第100篇暗示的以色列)。
原则化就不同,因此原则是不受人、地的限制。
 
12.2 诗篇第100篇的中心信息
诗人呼召全地的人都与以色列一同事奉敬拜神,因为祂是创造我们和看顾我们日常生活一切需要的主,并要因为祂的全善和永恒不变的慈爱与信实,欢喜快乐地赞美祂,向祂感恩。
神的属性和关怀超越时间限制,神的供应与同在也不限于集体事奉敬拜的时候。
 
12.2应用
 
(一)原则化(Principalization
1.从经文的中心信息引申出一个最明显的教导和原则。理论上每一段经文只有一个中心信息,但却可能含有几个属灵原则。
2.假如中心信息是一个普世性的命令(例如经文是十诫的第一诫),其命令本身就是一项原则,那么中心信息和原则就是相同的内容。
 
前面我们在谈中心信息的时候,就已经提及原则化问题了。
由于经文的中心信息和原时代的读者相关,因此不会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但由中心信息而引申出来的原则不一定只有一个,所以读者在不同时间研读这段经文,并在未来回头看自己过去所作的解经笔记时,由于有了新的经历,或者面对新的需要,就可能会从经文的中心信息引申出另一个原则(但要有经文内容支持才可),也因此会引出不同的应用。
在将中心信息原则化的时候,有时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要确定经文的内容究竟是普世性的还是局恨性的,这在一些历史体裁的经文里尤其常见。
例如在撒母耳记上第17章中大卫击杀歌利亚的那一段经文,作者所给我们的教训(原则),是要我们学习使用简陋的武器来作战?还是要指出神必使用那些关心祂名的人?
对于这类经文的分析,我们除了要留意历史与文学的分析外,特别要注重神学的分析,因为当我们留意经文关乎神方面的教训,就会看出圣经描写人物或情节的最终目的,这样也就更容易看出经文所要教导的原则。
 
12.3 诗篇100篇中的原则
因为神是创造我们与看顾我们的主,所以我们要自省,以感恩的心敬拜祂,以感恩的心每天为祂而活。
 
我们在前面提过,每一段经文都有一个中心信息,但从中心信息引申出来的原则却不限于一个。
比方说,我们如果要从像普天下宣扬的角度来看诗篇第100篇,那么所引申出来的原则,就会跟例12.3中所得的原则不同。
像普天下宣扬的角度所得的原则可能是:神不单呼召我们信祂的人事奉敬拜祂,祂的呼召也包括普天下的人,因为惟有祂是创造主和供应我们一切需要的主。
 
(二)认明(Identification
找出生活中可应用经文原则的情况。即从原则来推想,找出一个以上有关个人、教会或社会在这时代可应用这原则的情况。
 
原则的含意愈广泛,所牵涉的应用情况可能就会愈多,而不易落实。
因此,为了将来能更具体的实现经文的原则,我们在一个步要把思想范围缩窄,尽可能从自己的处境中,找出与经文最有关联的应用场合。
 
12.4认明应用诗篇第100篇之原则的情况
我们要重新检讨自己在教会崇拜中的态度。我们常容许自己在敬拜时仅仅注意到本身的需要或兴趣,而非将注意力放在神的身上。我们不知道,我们若能仰望他,生命的视野就会大大得以扩展。
教会中常常会出现无关紧要的纠纷,这常与缺乏敬拜神的态度有关。当我们不能尊主为一切侍奉活动的主,肢体之间就不容易合作。
 
(三)实现(Implementation
1.一般的建议
提出在所认明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经文原则或命令的方式。这里重于行动的建议,尤其是与作为信徒的个人生活和教会生活直接相关的建议,例如,我们有什么罪要对付?有什么态度或行为要改变?有什么神的事工或社会的贡献要参与?
2.个人的回应
详尽地说明经文的原则或命令对个人的意义,包括作为一个丈夫或妻子、为人父母者、为人子女者或为公民者等等。例如,我们是否因着圣灵藉这段经文向自己说话而有所改变?是否因此而向神献上赞美?或是否需要认罪?是否有必须立刻采取的行动?
 
而能详细地列出行动上的各个步骤,当然是很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解经的操练所要求的,只是一些起步的建议。更详细、更具体的建议或计划,可以到后来再设计。
在各人的回应方面,则要按照各人的不同情况的而定,但至少我们可以藉著祷告,来作为自己对于经文教训的第一步回应。
 
12.5实践诗篇100篇中的原则
1.一般的建议
鼓励弟兄姐妹在教会崇拜前默想诗篇的话,思想神大能的创造,神作牧者的供应等等。再一次认清自己来到神面前的特权,并为此感恩。思想神在过去这个星期的带领,虽然曾经过难处,但仍然有机会活着和众人一齐敬拜,一齐团契交通,这都是神的恩典。
真正的敬拜是全人的事奉;真正的敬拜能使自己更得力地事奉神。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中正确地事奉神,自己应该本着敬拜的心来从事一切的活动。
 
2.个人的回应
(祷词)造我的主,我的牧者,帮助我明白我不属自己,也不要靠自己而活。帮助我乐意尽心服事你,时时体会你的同在。帮助我学习感恩,帮助我的信仰与生活不脱节。让我知道在教会崇拜的时候,是事奉的时候,不问自己得着什么,乃问自己给了你什么。让我在每日生活工作时,存着敬拜你的心,因为这样的生活在你面前也是事奉。(注1
 
12.3建立讲道或教导大纲
有很多方法可以应用解经所得的结果,而写出一个教导上可使用的简短大纲便是其一。这里所介绍的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而且除非解经者在教会有教导的责任,或正在神学训练的阶段中,否则不太需要将解经的结果写成讲道大纲。
笔者在此列出这个写讲道大纲的方法,只是为了让读者看看应用解经结果的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前面我们所讨论过的解经方法,将解经所得的结果用任何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教导大纲。
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所使用的方法是关键词(key word),这也是众多讲道法中的一个方式。如果这不是读者所习惯的方式,那么也不妨藉此机会试试看。
 
(一)决定关键词
虽然在中文里看不出来,但原则上这关键词虽复数的(例如:理由reasons、方法ways、方面areas、后果consequences),但所决定的关键词必须得到解经结果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一篇讲章可以穷尽一段经文之意,而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点出一个中心主题,所以若可以在经文本身找到与主题有关的关键词,就当采用它。
 
(二)写出主题句
写出主题句时,必须将解经过程中所找出的原则和经文的关键词同时列入考虑。
 
(三)建立大纲
若讲章的大纲是基于分散在经文中的不同部分,那么它们应该是很自然地渐进式的叙述。在这简短的练习中,可以约略提到应用和解释,或甚至可以省略。
 
(四)结论
简单地叙述讲道者想要向听众表达的中心观念。
 
12.6 由诗篇第100篇发展出简单讲道大纲
(一)决定关键词:
以(敬拜的)理由reasons)作为关键词。此词有助于将讲道的范围集中于一个重点。
(二)写出主题句:
我们必须敬拜神。诗篇第100篇中提到三个我们必须敬拜祂的理由。
(三)建立大纲:因为
A.在敬拜中,我们顺从神对我们事奉祂的呼召(诗10012)。
B.在敬拜中,我们表明对祂是造我们的神,是我们牧者的信心(诗1003)。
C.在敬拜中,我们宣扬对神的善良、慈爱和信实的感恩(诗10045)。
(四)结论:
我们必须敬拜神,因为我们的敬拜是事奉,是见证,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