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导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民数记――神的脚步】

      基督徒跟随神脚步的引导,在行走灵程中认识神,认识自己。

大纲

     一、西乃山神预备子民的行程     一章~十章10

     二、从西乃山到迦底斯巴尼亚的行程   十章11~十四章

     三、38年漂流的点滴记载       十五~十九章

     四、从迦底斯巴尼亚重新起程到摩押平原 廿~廿五章

     五、进入应许之地的准备       廿六~三十六章

      一、从行程前的准备,看见神的呼召主宰:

      1.(一章)计数20岁以上能打仗的人,看见基督精兵的身量。

      2.(二章)各营联结,看见宇宙教会的地方性。

      3.(~四章)特选利未支派的事奉,看见神与敬畏祂的人亲近。

   特选的起因:击杀拜金牛犊的人,挽回神的怒气(参出卅二26~29)

    摩西的祝福(申卅三8~9),神称赞利未人敬畏祂,惧怕祂的名(玛二4~9)

      4.(五章)从洁净的营,看见摸圣工的原则:

     大麻疯有罪的,漏症新生命不长的,摸死尸与世界、撒但、肉体有份,不活出生命的,都不能事奉面见神。

     对付罪,赔偿亏负人的,淫乱的刑罚(林前六18)

      5.(六章)从拿细耳人条例,看见奉献者的原则:

    奉献是甘心自愿的(参歌二7)。离弃世界归向神,远离属地的享受酒;留长发服神权柄,为主受羞辱(林前十一4)。不近死尸,不有份于世界、撒但、肉体。

     在奉献的日子犯罪,神都不纪念不算数;在神旨意中才算数(诗九十12)。神使用他时,献燔祭全然奉献;赎罪祭认罪悔改;平安祭与神和好合一;素祭活出基督生命;奠祭为主而死;摇祭接受神的恩赐,分别为圣,单事奉神。

      6.(七章)行程前的奉献,看见积财宝在天上(太六20)

     7.(~10)圣殿作工原则,看见事奉的圣洁:

     点灯发光不息,教会见证基督是永恒不断的。

     事奉前除罪水,剃头刀刮全身,不留点滴罪恶纔能摸圣工。

     守逾越节,看见纪念主的死。

     云彩覆幕,看见受圣灵管治,不能任意妄为。

     银号,看见顺服天上的呼召圣灵的引导而行动。事奉的根基在于基督的救赎,锤出来是基督经过痛苦的死打而产生一个身体教会。

    一切事奉由神发动开始,一切事奉过程依靠神的能力,一切事奉的结果荣耀归于神。

      二、从西乃山至迦底斯巴尼亚的行程:

      1.(11~36) 云彩上升,圣灵开路,各按各职事奉,开始行程,约柜领前,仇敌四散。

      2.(十一1~3) 众百姓怨言,看见人反叛的本性,神是烈火,中保代求,挽回神的怒火。

     3.(4~35)从肉体的贪欲,看见人无法追求天上的事。

      4.(十二章) 从米利暗,亚伦野心领袖欲,看见人罪性的自高,抵挡神的权柄而犯罪遭罚。

     5.(十四章) 从探子报恶信,看见站在神立场的洞察与站在己立场的短见,关键在于另有一个专心跟从主的灵,藐视神或尊重神的心态是关键,一生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时时不忘主问:你们的心如何?(路九55)

    (十四22)试探主十次,原因是为己活,不愿为主而活。

     列出试探主的12次,警戒我们末世的人:

   (1) 胆怯不信任神,怕法老(出十四11~12)

   (2) 不愿喝苦水,贪享肉体舒服(出十五23~24)

      (3) 留恋世界的肉,不喜欢天上的粮食(出十六2)

      (4) 为明天忧虑,不信任神的应许天天供应新鲜的生命之粮(出十六20)

      (5) 贪图肉体的享受,不愿在行程上出代价忍受干渴(十七1)

      (6) 不信任神的应许,弃绝神,回到世界敬拜鬼魔,金牛犊(出卅二7)

      (7)(民十一1~3) 不满意神的作为,发怨言,照私意来衡量神的作为。

      (8) 留恋世界的肉贪享肉体的情欲(民十一4~6)

      (9)(十四章) 报恶信,搅动人的心回世界去,为己利益放弃神的道路。

      (10)(十六章)可拉叛党领袖欲的野心。

      (11)(廿10)因无水喝,留恋世界,惹动摩西重钉主于十字架,不得进迦南。

      (12)(廿一4) 路难行,不愿走舍己背十字架的路而攻击神。

      三、漂流的开始:

      1.(十五1~31)从晓谕在应许地献祭条例,看见事奉的人与事奉的原则。

      2.(32~36) 从安息日的捡柴必死,看见事奉不从神而来的任意妄为的惨局。表示神的挽救的蓝色细带子,时刻记住属天的地位,不随从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竭力与主联合,运用向己死、向神活的能力。

      3.(十六~十七章) 从可拉叛党,看见擅自专权惹动神的忿怒。铜香炉包坛,神在背道的人中得着供献(诗六十八18)。从亚伦发芽的杖,看见神拣选的印证是复活生命的事奉。生命是事奉的基础,事奉是生命的发表。凡不从生命发出的事奉都是死亡。生命身量大,事奉能力强。

      4.(十八章) 事奉的圣洁与赏赐,得父神喜悦(约十二26)

      5. 从红母牛的灰,看见一次永远的救赎,主钉在十字架只有一次。主的血永远有功效,不需要重新得救(来六6).纯红是流血。无残疾是圣洁无瑕疵.无负轭,是无人工。母性是主观的真理。香柏木,牛膝草等是属人的,都与主同钉死。

    需认罪的事:摸死尸,没有生命交通,腐败的光景。敞口的器皿,向世界开门,不进入基督里的交通。摸坟墓骨头,生命关闭枯死的光景。教会是无瑕疵的,凡污秽的犯罪必赶出教会。

      四、经过38年漂流,回到迦底斯巴尼亚向摩押平原

      1.(廿1)从米利暗死,半年后亚伦死,第40年摩西死;看见先知,祭司,律法都不能使人进入救恩,唯有约书亚预表的耶稣基督纔能赐给人生命进入救恩。

      2.(2~13)摩西第二次击打盘石,藐视神的命令,把主耶稣第二次重钉十字架,不得进入迦南。取神的杖,乱用神的权柄,领袖犯罪,神仍祝福百姓使他们有水喝。

      3.(廿一4~9) 从杆子上的铜蛇,看见耶稣钉十字架的意义。无罪的成为罪身的形状(罗八3),为全人类受审判,人只须仰望祂就必得救。看自己的伤口无拯救之路(赛四十五22)

      4.(廿三~廿五章) 从巴兰先知贪爱不义之工价而说出神的话,看见生命跟不上恩赐的事奉,如同神叫驴子开口,生命幼小恩赐很大,本身受亏损。会众仍得听见神的话。

      五、进入应许地的准备:

      1.(廿六章) 第二次计数,事奉神的人有多少。

     2.(廿七1~11)西罗非哈的女儿看重神的产业,不放弃这权利。

      3.(12~23) 设立约书亚率领进入救恩迦南之地,预示救主耶稣的来到,律法的终极是基督。

      4.(廿八~廿九章) 又嘱咐事奉的祭和节期。

     5.(三十章) 许愿之例,看见受神管治约朿的实行。

      6.(卅一章) 杀米甸人,除灭巴兰与神的仇敌世界、撒但、肉体。

      7. 二支派半停留在约但河东,不愿向前最终首先被掳,在以色列王比加年间,亚述王先夺河东地(参王下十五29)

      8.(卅三1~49)42站行程,回忆神的脚步。

      9.(50~卅六章) 分产业的地界与人,设立逃城,看见神对每个人量定地界,是座落在佳美之处(诗十六6;徒十七26)。主是我们的逃城,祂流血使我们得释放。―― 张向晨《圣经六十六卷》

 

【名称】『民数记』(Numbers)这个名称,是从希腊文的Arithmoi,再由拉丁文的名称Numeri转变过来的。希伯来文的名称是『在旷野』("In the Wilderness"),根据拉比(The Rabbis)的意见,它是这卷书开始几句中最重要的一个词(在希伯来文中,『在旷野』是一个字)。传统上称呼这卷书为民数记,是从书中出现人数的表格而得名的,虽然这些人民的数字表在书中并非最重要。从书中有关人口(一149,廿六章)及在第七章十至八十三节、廿八章一节至廿九章卅八节、卅一章卅二至五十二节中找到的表格,可见主要的调查方式有两种。——《每日研经丛书》

 

【卷名】《民数记》是摩西五经的第四卷。卷名来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Arithmoi,英文译名Numbers则转译自拉丁文Numeri。希伯来人称该卷书为 Bemidbar,意为“在旷野”。

 

【作者】自古以来,大多数信徒认为五经系摩西所著。《出埃及记》记载了摩西的早期生活、蒙召,被托以神圣的使命,以及被百姓接受为领袖。《民数记》则表现他为一位成熟的领袖。他与百姓一同经历的艰难险阻,使他成为最适合记录这些历史事件的人选。没有其他的作者写过五经这样的书。摩西作为其作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历史背景】《民数记》是很有价值一卷书,因为它详细记录了以色列人旷野时期的历史。这段故事仍能激起今日每一个真实信徒的信心。通过这部不偏不依的记录,我们可以熟悉希伯来人在摩西领导下的生活和际遇。这位天才的作家在圣灵的感动下挑选编排了他的材料。摩西不仅是一位能干的领袖,在上帝的引导下把以色列人组织成一个紧密的,经得起时间和苦难考验的宗教团体,而且出色地记叙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和特点。我们从《民数记》中可以看到出于灵感的叙述,和无法轻易抛弃的历史可信性。

  本卷语言规范,采用标准的古希伯来语文字,与公元前330年左右的文本基本一致,很少有抄写的错误。某些文稿之间略有差异,但无关紧要。学者们所推定摩西在圣灵感动下采用某些材料的年代,充其量只不过是大致上假设的时间。

 

【主题】五经前几卷叙述了以色列先祖的历史,从创世一直到在埃及地为奴,出离埃及,行进到西乃山,《出埃及记》就写到这里为止。《民数记》一开始,就是在西乃统计男丁,并记载了《利未记》所没有列举的一些律例,叙述了从西乃山出发,在旷野里流浪,到达摩押平原,最后又是一系列律例。

  这是一卷充满生命力的书,在整个历史中供应人类属灵生活的需要。其主要宗旨就是高举耶和华为至高,圣洁,尊贵的上帝,祂看顾自己的选民。在选民奇妙的行程中,发生了可拉,大坍和亚比兰出于自私目的的叛变。当时的百姓发怨言,失去耐心。本卷突出表现了摩西,米利暗,亚伦,巴兰, 亚伦的儿了们等宗教领袖的优点和缺点。本卷最后点出摩西为上帝所拣选作祂子民领袖的崇高地位。

耶和华的居所是在祂的百姓中间。祂为他们所作周密的安排,与杰出的个人,祭司和利未人有关的感人事件,均在本卷生动而出色地描述出来。这些人物组成上帝所设立的警戒线,使怒气不落在会众身上。本卷的描述对今日的教会有着很重要的宗教价值。它是以上帝住在祂子民中间这一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纲要】本书实际上是关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民族,在上帝的指引下的一次朝圣旅程,而其中所记载的事件和所反映的史实,随故事的拓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这里称它们为以色列民族和在旷野的试炼以色列民族和调整适应的试炼以色列民族和定居迦南的试炼。更进一步,这里有三个一般的地理区域,包括西乃迦南南方摩押和以东——《每日研经丛书》

 

【目的】创世记叙述以色列人的先祖如何蒙神拣选;出埃及记则指出以色列人蒙神救赎,在西奈山与神立约,愿意绝对顺从神;利未记进一步解释选民应如何守神的诫命,作神的圣民;但是,民数记却让我们看见选民刚离开西奈山便违背神,卒导致在旷野漂流三十八年之久,等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才可进入应许之地。

  当摩西写民数记时,出埃及那一代可能已全部死光;摩西撰写本书警告新一代,他们若是像上一代违背神的诫命必被刑罚;惟有遵守律法才会蒙福。对于今日的信徒,民数记中的选民亦是前车可鉴,千万勿像他们一样背逆神。──《新旧约辅读》

 

【六十三、何谓民数记?作者是谁?(民—1~3)

    答:1 民数记The Book Of Numbers,希伯来文作[在旷野中],即旷野流浪记之意。本书为摩西五经第四卷,历述以色列百姓在旷野漂流四十余年的经历。书中二次数点核记民数,首次在西乃旷野(一章),末次在摩押平原(廿六章),遂称为民数记,以示亚伯拉罕子孙繁衍之盛况也 

    2 本书为摩西所著(生平参一题),系接续利末记后。两书之间并无间隙,书中内容部分为历史,部分为律法,记述游行、战争、服务和失败。按预表说,讲到工作与行为,起自西乃旷野,终于摩押平原。历时卅八年又十个月,约在主前一四九○—一四五一年间,(参民—1,卅三38,申—3)。诚然是选民以色列人一部伟大旷野漂流旅行记,为今日信徒蒙恩得救以后灵程道路之写照也。──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民数记以及整本旧的圣经所记载的统计数字是否可信?】

     民数记一至四章及二十六章记载了两次人口统计所得的数字,有某些学者怀疑这些数字的可信性。两次核民数,都显示出成年男子约有六十万,还未将他们的妻儿子女计算在内;然而,西乃旷野的干燥环境,实在很难维持如此庞大的人口于其上生活。因此,以色列十二支派逃离埃及,我们若要使他们的人口资料符合当时的历史及环境,就必须把他们的数目减至二万左右,才可与当时的客观情况相符。迈敦厚(GMendenhallJBL 77[1958]:52-66)、布赖特(John BrightHistory of Israel,[Philadel PhiaWestminster1959],P144)及罗拔克拉克(REDClarkJournal of theTransactions of the Victoria Institute 87[1955]82ff)都认为民数记中翻译成「千」字的希伯来原文,其意思只是「家族」罢了。虽然更理逊通常都以保守的态度解释圣经,但他也否定民数记数字资料的真确性,而认为这些数字只表示了相对的数值,代表各支派之间的人口比例。

    翻译成「千」字的希伯来原文是'elep,这字的源起可能与「粗壮的人」有关。综观所有希伯来经文,虽然'elep没有明显代表过「家庭」或「家族」的意思(参Brown-Driver-BriggsLexiconpp48-49),但与此字有关的另一字'allup却可解作「领袖」、「一千个士兵的指挥官」。此外,有几段经文用了双数的写法'lapi,表示了由支派细分出来的部族(参KoehlerBaumgartnerLexiconP.57)。若要建立起一个减低十二支派人口的理论,上述证据实在异常脆弱。不过,假如我们将民数记中有关核民数这几章内的lapim翻译成几个家庭的组合或「家族」,也可以将以色列民中可以去打仗的男子数目减低至三万人。这样,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期间,就只需要维持较少的人口。究竟有何支持或反对的论证,以下有详细的陈述。

根据民数记经文,有某些决定性的困难,足以令减低十二支派人数的理论不能成立。第一项经文上的证据:当经文用了lapim这个字后,接着便是me'ot(「百」),然后有十位及个位的数字。民数记一章二十一节记载流便支派成年男子的数目,这是有关人口的第一个记录,原文是:sissah wearbaim 'elep wahames me'ot(照字义翻译是「四万六千五百」)。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无理由说在整个数字里'elap的意思是四十六个家族(或家庭)及五百人。这数字显然是46500。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在旷野期间,以色列人为建会幕的银子共有「一百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参出三十八25),每一个成年的以色列男子,都要献半个舍客勒。一他连得有三千舍客勒,因此,一百个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这数目,确实由603550的半个舍客勒组成(根据民三32,这是以色列成年男子的数目)。此外,出埃及记十二章三十七节亦肯定了这数目的真确「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由上述论证看来,民数记有关人口资料的经文没有翻译错误,亦没有显出在经文流传过程中被窜改了。

有人认为西乃旷野的资源有限,不足以支持二百万或更多的人口于这区域内漂流四十年;这个反对理由是异常真确的。然而,持这个理由的反对者忽视了五经明确地指出的事实;以色列人没有依赖从西乃旷野天然资源而得的食物及泉水。五经指出,以色列人于旷野漂流期间,透过神奇的方式,从上天获得吗哪,从盘石获得泉水。以云柱及火柱带领以色列人走旷野的神,亦因他们的缘故,以超自然的方式供应他们日常饮食。撇开这方面不谈,若以色列人倚靠旷野的天然资源维持生命,那么,三万人和六十万人一样,很快就会在旷野饥渴而死。因此,又借着将以色列人的数目减低,使人数乎合当时的环境,却忽视了神迹的因素,这是极愚笨的行为。

我们现在处理的,是神迹可能性这问题。综观整本圣经,从第一章至最后一章,都记载着神迹。圣子道成肉身,成为拿撒勒人耶稣;若脱离了这个神迹,信徒就没有福音可传,而根本也没有加略山上的十字架可以相信了。事实上,我们毋须因为圣经有记载神迹而烦忧,因为由起首至结尾,圣经的先设都是神迹。假如其中所记的神迹从未发生过,那么,圣经就太不值得相信了,因为它是人类幻想力的另一个例子而已。由此看来,假若圣经中的一段插曲是基于神迹而写成,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提出有效的反对。若我们已预设了神迹无可能发生来重新解释某一段经文,并基于此而提出自己的论点,这所作的一切都只有枉废心机了。

    民数记三章四十二至四十三节记载:「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头生的数点了。按人名的数目,从一个月以外,凡头生的男子,共有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这段经文显示出头生子的数目偏低,于是,有某些权威人士便据此为证据,质疑希伯来人的数目是否超过二百万之众。在摩西所带领的群众中,头生子当然远超这数目,比六十万还多。然而,当我们小心查察这件事的背景后,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根据民数记一章一节的记载,以色列人走到旷野的第二年,摩西数点完十二支派及利未支派的男了数目后,神便命令摩西数点非利未支派头生子的数目,看看比利未人的数目超过了多少,目的是计算向亚伦及他的儿子缴交多少赎银。摩西数点的结果是,利未人数目比其余十二支派头生子约少了百分之十。根据民数记三章三十九节,利末人的数目是22000,而非利未支派的头生子有22273名(参民三43);后者比前者多了273名,而每人要献上五舍客勒作赎银。(这件事其实是所谓殿税的起源,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缴纳这种税。)

    德里兹(Delitzsch)指出,缴赎钱这要求只可应用于出埃及后才出生的婴儿身上,却没有追讨的效力(参Keil and Delitzdsch,Pentateuch3:9-13)。根据圣经记载,以色列可以打仗的男子共有603550名,可能在一年或稍长的时间内,有19000对新婚夫妇;假如他们之中,有些妻子有足够时间两次怀孕,而头生男婴的数目可能会有22000名或稍多。这种推算,与经文记载22273的确实数目非常吻合。

此外,亦有些学者根据出埃及记一章十五节,认为居住在歌珊地的希伯来人,人数不多。该节圣经记载,两个收生婆已足以为这小区内的妇人服务,替她们接生。这些学者的观点颇真实,假如当时真的有二百万人,那么,要有远超过两名收生婆,才可应付这小区的需求。今天的学者观察到这个事实,公元前八世纪的作者(诸如被假定存在的「伊典作者」[Elohist])当然也会察觉这个问题。若只得两个收生婆,要为三万个男人及其妻子服务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莫说是二百万个男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了。其实,埃及当时的情况显而易见,有一组的收生婆为歌珊地的希伯来人服务,而施弗拉及普阿是收生事务上的主管。我们很难想象全部收生婆向法老报告希伯来产妇的情形;与此相反,法老透过自己允准的监工,以达到控制希伯来收生婆的效果。我们知道古埃及政府有着高度层系性的架构,埃及文件中亦有「监工」这个字(埃及文的词汇是imy-r,意即「在(他的雇主或大地主)的嘴内」;根据埃及文件的记载,在埃及社会,差不多各行各业都有监工;他们负责向政府报告自己监管那行业的情况,并将政府的命令传达至他们所负责的区域。从上述证据看来,学者基于收生婆数目少而作出的论证,毫不真确。

    另一个使人质疑的地方,就是旷野移动的问题。依五经记载,摩西带领群众,在旷野由一处地方移动至另一地方;但引人怀疑的是,如此庞大的二百万人,如何有足够时间作出这移居行动。例子之一是出埃及记十四章二十一至二十四节,如此庞大的人口,如何能迅速地过红海(或作「芦苇海」)。根据出埃及记,当海水神奇地退向两边,与他们过海的地方有一段距离时,干热的东风刮了一整晚,便将海底局部地吹干(参二十一节);出埃及记十四章似乎显示出,海底干涸后,以色列人便过红海了。

    可能是第二日的四更天(即上午三时至六时),埃及大军便追赶着以色列人过红海;于是以色列人便仅仅有二十四小时来过海了。当以色列人前进时,假如他们依着某些公路来走,二十四小时当然不足够;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无路可循。(那会有大道直伸向海中呢?)前一天在那里扎营,就在那里过海,不需要排队走那一条路线,而只是脚踏起伏不平的红海海底。他们就像整个部队一起冲前,与敌军交锋;前线可能伸展至二或三里阔,包括人或牲畜。因此,他们毋须排队等候,不用浪费任何时间;整批人同时前进,就像走向前线与敌军交锋一样。假如实际情况正如以上所述,那么,过红海就没有时间上的问题了。

    相同的解释,可应用于以色列人四十年旷野漂流期间每一日的旅程之中。夜间扎营,停留一宵,到了第二天起程上路了;假如以色列人要排成一长长的队伍,那么,先头部队出发了数小时,最后的人还在原地等候呢!我们从民数记第二章三至三十一节得知,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下,在本族的旗号那里,对着会幕四围安营;会幕的东南西北,各有三个支派,刚好组成一个四方形。于是,十二支派分布得像一支庞大的探险队伍,有中心点、双翼、前锋及后卫。遇到敌人时,他们毋须多久便来到前线与敌人交锋。在旷野里以色列人毋须四处寻找可走的路径,只是踏足于起伏不平的地带(假如地面崎岖),并尽量保持队形齐整。事实上,除了王道可能通过西乃旷野,此外别无路径了,纵使有的话,也只是车子需要沿路而行(不过,以色列人只有极小量的车子)。早上,当起行的号角吹响后,他们便同时出发,开始那一天的旅程。他们可以轻易地走十里路,牲畜及小孩也不会过劳;亦毋须排队等候出发。

    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的历史中,也有庞大的军队;高举理性的学者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兵士时,也采取怀疑态度。以下陈述几个例子;在玛利沙之役,犹大王亚撒以五十八万军力,抵抗古实王谢拉的入侵,而谢拉拥有由一百万人组成的军队(参代下十四8-12)。回溯至大卫的时代,在主前十世纪初叶,北面十支派有八十万军兵,犹大则有五十万;合起来共有一百三十万。亚哈斯统治期间,以色列王比加一日杀了犹太人十二万,还俘掳了二十万人(参代下二十八6-8)。现在学者怀疑历代志所记庞大数目的真确性,他们认为历代志作者出于热诚地希望荣耀以色列过往的历史,于是时常将数目夸大。

    为要回答某些学者对于圣经统计资料的怀疑,下文陈示我们观察所得的几个结果。

1        古代的作者存活时间只与他记载事情的发生时期相隔数百年,甚至与那些事情并存。然而,现代的怀疑者已与圣经相距了三千年以上;由此看来,古代作者似乎更能掌握事情的真相。

2        我们现在用以衡量某事情有可能或无可能发生的标准,若建基于一个假设——不常见的事永不会发生,那么,这些标准根本无用。看似没有可能或极不寻常的事情,事实上确有发生;因为,历史所教导我们的,是在过去最常发生的事情。

3        基于近来的观察和经验而作推论,可能导至完全错误的结果。若只从公元五百年以来圣地的气候状况,而假设这块地方从未有比目前的土地更肥沃的条件,并因此而认为这地区不能支持较早时期于其上生活的庞大人口;这样的推断是毫无保障的。考古学及地质学上的证据显示,自从公元前三千年以来,这地区的降雨量极不稳定。公元一世纪亚历山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记载的天气日志,显示了在他那时候,埃及夏天的干燥期比现时为短,雷雨较现时大,冬天时的北风比现时的强烈而盛行(详参Denis BalyGeography of the Biblereved.[New YorkHarper1974],p66-67)。考古学及地质学证据显示,公元45003500年间,中东地区的气候干而热:35002300年间气候温和,有较凉快及湿润的气候;其后,有300年干旱期(圣经也记载亚伯拉罕下埃及);由公元前2000年开始,又有较温和多雨的气候,虽然在这地区的人类活动增加,致使显示雨量变率的证据受到干扰而不大明确(见前引书,页68)。上述气候数据显示,圣经中常见的形容语句「流奶与蜜之地」,是指公元前十五世纪迦南地的情况,那时应是摩西的时代,而非上溯至亚伯拉罕存活之时。因为气候温和及湿润,巴勒斯坦成为肥沃的可耕地,物产丰富,因此,可以支持庞大的人口。

4        另一些古代资源亦有提及,在特别重要的军事行动中,会包括数量庞大的军队。埃及在这方面的记录无大帮助;第六王朝的伊尼(Uni)刻文记载,彼拜王一世(King PepiI)派遣往亚洲的远征队有「很多万(十千)人」(PritchardANETp.228)。杜得模西士三世记录米吉多之战时(约主前1468年),却没有记载有多少埃及军队(同前引书,页238)。兰塞二世为歌颂推崇自己而作的加低斯之战的记录,也是一样,在这次战役中,他成功能阻止赫人军队继续向南推进。然而,他只记载此次战役兵分三路,却没有记多少军队(见前引书,页255-56)。至于亚述方面的文件,亚述王似乎从未记述己方的军队有多少,而只提及他杀死或俘掳的敌军的数量。在夸夸之战中,亚述王于主前853年与便哈达及亚哈作战,亚述王撒曼尼色三世记载Adadizri(他用这名字称呼便哈达)有二万步兵及一千二百骑兵及一千二百辆战车;亚哈有一万步兵及二千辆战车;哈玛王亦提供一万步兵,七百骑兵及七百辆战车(见前引书,页278-79)。除了上述三个王的军队,还有九个国家的较少量军兵,都联合起来攻打亚述王;撒曼尼色宣称杀了一万四千个敌军,并追赶其余奔逃的人。他更记载自己在其他战役中,杀死二万九百个“Hadaezer”的战士(见前引书,页280)。主前七O一年,西拿基立攻打希西家及非利士联军,西拿基立的记录指出,他从四十个犹大城掳走二十万零一百五十人,将他们带往亚述境内(见前引书,页288)。回溯至主前七二一年,他的父亲沙根二世从撒玛利亚掳走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个俘掳(见前引书,页285)。在大利乌一世贝希斯敦石(Behistun Rock)的刻文上,没有记录有多少波斯军队(约主前四九五年)。希腊的历史家希罗多德指出,当波斯王薛西回顾他入侵希腊时所率领的军队,「全地的军队共有一百七十万人」(Historia 7)。每一万士兵排列在一起,直至所有士兵都被点数过,就得出上述总数。海军方面,有1207只战船,还有来自埃及\基提(塞浦路斯)、腓尼基及其他濒海国家的特别分遣部队。主前三三一年的高加米拉之役(Battle of Gaugamela),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所参与的最大战役。据亚利昂(Arrian)的估计,在该战役中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率领了步兵1000000,骑兵40000;亚历山大则以步兵40000来攻打大流士(详参Charles AnthonA Classical DictionaryContaining o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Proper NamesMentioned in Ancient Authors [New York:Harper and Bros1871]p107)。

    从上述证据可知,在一次重要军事行动中,古实王谢拉所率领的庞大军队数目,也并非不足为信(参代下十四9)。亚述从巴勒斯坦掳获极多人;由此看来,主前七及八世纪时巴勒斯坦地的人口颇稠密。因此,若从考古学发掘的遗迹而推断当时近东的人口稀少,这就是错误的观念。最近,学者从伊浦拉(Ebla)发掘出一组记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内中的记载使人感兴趣(已由GPettinatoPMatthial出版,刊登于“Aspetti Amministrativi e Topografici diEbla nel III Millennio AvGr,”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50 [1976]:1-30),其中一块泥版列出了主前二四00年的时候,首都内四个主要监督和长官。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估计到伊浦拉当时的居民约有260000人(参看Heinrich von SiebenthalDiekoniglichen Tontafelarchive von Tell Mardikh-Ebla,n38。由Suzne

Ruckstuhl译成法文,刊登于附录四,GArcherIntroduction a l'Ancien Testam,ent,Edition EmmausSwitzerlandSt-Legier1978]pp570-85O亦参看GPettinato,“The Royal Archives ofTell Mardikh-Ebla,”Biblical Archeologht 3921976144-52)。上述发现结果,反映出約拿时代尼尼微城人口数目的可信性——「不

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意即婴儿及年纪老迈的人),暗指尼尼微大城当时大约有一百万名居民。

抱着怀疑态度的圣经批判学者,质疑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数字的准确性;然而,上述古代证据正好将怀疑者的基础拆毁。与此同时,值得一题的是,在众多古代近东文件中,唯独希伯来文的历史记录了各次战役中兵士的数目。所以,若要将以色列及非以色列有关战争方面的文件加以比较,以期将战士的数目,或人口统计的结果加以对比参照,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没有与圣经历史年份相若,而记述同一事件的异教文件;故此,无可能将两者的记录加以比较。──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纲要】

一、准备出发(一1至四49

  1、营地的编制(一1至二34

    (1)统计以色列人(一146

    (2)关于利未人的命令(一4754

    (3)各支派营地的安排(二134

  2、利未人的组织(三1至四49

    (1)祭司的家庭(三14

    (2)利未人代替头生的献身(三551

    (3)利未人行军时的职责(四149

二、仪文律法(五1至六27

  1、各种宗教法规(五1至六21

    (1)凡不洁净的不准进营(五14

    (2)赔偿和献祭之例(五510

    (3)疑妻行淫试验之法(五1131

    (4)拿细耳人的愿(六121

  2、祭司祝福之语(六2227

三、建立会幕和可拉事件(七1至十四45

  1、圣所崇祀的开始(七1至九14

    (1)族长献礼(七188

    (2)圣所中的声音(七89

    (3)会幕中的灯(八14

    (4)洁利未人之例(八526

    (5)第二次逾越节(九114

  2、从西乃山出发(九15至十36

    (1)云彩遮盖帐幕(九1523

    (2)银号(十110

    (3)行军的秩序(十1128

    (4)邀请何巴(十2932

    (5)第一段行程(十3336

  3、怨言和背逆(十一1至十四45

    (1)在他备拉犯罪(十一13

    (2)在基博罗哈他瓦犯罪(十一435

    (3)米利暗和亚伦的罪(十二116

    (4)探子的使命(十三133

    (5)百姓的背逆(十四145

四、仪文律法部分(十五141

  1、献祭(十五131

    (1)献燔祭, 甘心祭, 献初熟果子之例(十五121

    (2)赎愆祭和误犯罪之例(十五2231

  2、各种法规(十五3241

    (1)干犯安息日者(十五3236

    (2)衣边缀繸之例(十五3741

五、对于亚伦祭司职务的挑战(十六1至十七13

  1、可拉的叛逆和平息(十六150

  2、亚伦的杖发芽(十七113

六、补充律法(十八1至十九22

  1、祭司和利未人的费用和酬劳(十八132

  2、红母牛之例以及死人的污染(十九122

七、最后一段行程中的事件(廿1至廿二1

  1、从加低斯到外约旦(廿1至廿一9

    (1)争斗之水(廿113

    (2)以东人的蛮横(廿1421

    (3)亚伦之死(廿2229

    (4)阿拉得王(廿一13

    (5)铜蛇(廿一49

  2、走近迦南(廿一10至廿二1

    (1)最后的进军和最初的胜利(廿一1032

    (2)战胜噩(廿一33至廿二1

八、在摩押平原上发生的事(廿二2至廿七23

  1、巴兰的故事(廿二2至廿四25

    (1)巴兰的来到(廿二238

    (2)巴兰的预言(廿二39至廿四25

  2、摩西生平的最后事件(廿五1至廿七23

    (1)在什亭犯罪和报应(廿五118

    (2)以色列民第二次人口统计(廿六165

    (3)西罗非哈之女的请求(廿七111

    (4)约书亚继承摩西(廿七1223

九、补充律法(廿八1至卅16

  1、常年献祭之例(廿八1至廿九40

  2、女子许愿之例(卅116

十、在约旦河东的胜利(卅一1至卅二42

  1、打败米甸人(一154

  2、二个半支派的定居(卅二142

十一、从兰塞到约旦河(卅三149

十二、最后的指示(卅三50至卅六13

  1、关于迦南土地的安排(卅三50至卅四29

    (1)占领圣地之例(卅三5056

    (2)圣地的界限(卅四115

    (3)拣选分地之人(卅四1629

  2、关于城市的安排(卅五134

    (1)分给利未人的城市(卅五18

    (2)逃城(卅五934

3、女继承人的婚姻(卅六113

——SDA圣经注释《民数记》

 

【民数记的划分】

一、就清楚玲珑而划分

  1、旧的一代(一至十四)

  2、过渡时期(十五至二十)

  3、新的一代(二十一至三十六)

二、就其地理环境而划分

  1、西乃山至加低斯巴尼亚(一至十四)

  2、旷野飘流(十五至二十)

  3、加低斯至摩押平原(二十一至三十六)

——巴斯德《民数记研究》

 

【本书两部分重迭的模式】

一、以色列民族和在旷野的试炼

1西乃(一1至十10

2迦南南方(十11至二十13

3摩押和以东(二十14至卅六13

二、以色列民族和调整适应的试炼

三、以色列民族和定居的试炼

——《每日研经丛书》

 

【教训的摘要】

一、上帝总是亲切而满心关怀的

二、上帝经常管教——这表现在两方面

1、当百姓背叛,埋怨上帝,或者只是怀疑祂的时候

2、当耶和华用试炼试验祂的百姓时,祂要求人顺从祂的旨意

三、上帝的旨意总要成就

四、上帝的爱、管教和目的都是神圣的

——《每日研经丛书》

 

【民数记大纲】

        154 在旷野

        134 以神为中心

        151 事奉神(上)

        149 事奉神(下)

        131 圣洁的事奉

        121 奉献的生活

        2227 祝福

        111 敬拜与奉献

        1289 神──关注

        126 蒙选召事奉神的人

        123 听从神得福

        136 银号──大众传媒

        十一115 埋怨的结果

        十一1623 神对埋怨的处理

        十一2435 自私的危险

        十二116 和谐团契的腐坏剂

        十三124 为未来计划

        十三2533 两种眼光

        十四112 胜过萎缩后退的秘诀

        十四1319 伟大主仆的美德

        十四2035 自招恶果

        十四3645 面对事实的正确态度

        十五121 当守礼仪

        十五2241 圣洁生活的强调

        十六124 面对嫉妒怨言

        十六2550 抗拒神的结局

        十七113 真仆人的记号

        十八132 祭司与利未人的职务

        十九122 洁净之礼

        二十113 错误的态度

        二十1429 接受现实

        二十一19 仰望而得救

        二十一1035 面对仇敌

        二十二114 灵命危机

        二十二1530 巴兰精神的活现

        二十二3141 神使我们清醒过来

        二十三112 勇敢的见证

        二十三1330 蒙恩的写照

        二十四125 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

        二十五118 巴兰主义的再现

        二十六165 再次作人口调查

        二十七123 新领袖的兴起

        二十八131 献祭的要素

        二十九140 平静安稳的追求

        三十116 遵守誓约

        三十一154 公义的神

        三十二115 勿安于现状

        三十二1642 守望相助

        三十三156 赐恩看顾人的神

        三十四1~三十五8 以信领受应许

        三十五9~三十六13 坚固保障

──《新旧约辅读》

 

【民数记纲要】

   一、西乃山下( ~ 十﹕32)

         1.第一次数点百姓(一章)

               (1)时与地

                     时间 -- 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

                     地点 -- 西乃山下

               (2)数点的目的

                     a.数算﹐述说自己的家谱(218)

                     b.编组成军队(13)

               (3)数点的标准

                     a.以色列人

                     b.男丁

                     c.廿岁以上

                     d.能出去打仗的

               (4)负责数点者 -- 摩西﹐亚伦及十二支派首领(44)

               (5)数点之后的编制

                     a.照各支派的家室与宗族数点

                     b.十二支派各有其首领作代表

                     c.数点结果根据安营顺序排列 -- 超越肉身关系

               (6)利未支派不在其中(47-53)

                     a.利未人特特属神﹐另有其特殊数点(47-49)

                     b.利未人在行路时的特别职责(50-53)

               (7)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他们就照样行了(54)

         2.各支派的安营(二章)

               (1)安营的原则

                     a.各归本营﹐各归本纛﹐在本族的旗号下(15222)

                     b.对着会幕安营(2)

               (2)安营的分布

               (3)行军的顺序(34及参见1014 - 28)

         3.有关利未人的条例( ~ 四﹐八﹐十八章)

               (1)利未人的特殊身份

               (2)利未人的特殊职任

                     a.是神赐给亚伦家的赏赐 -- 服事亚伦家(36819)

                     b.办理会幕的事(37-881519)

                     c.为以色列人赎罪(819)

               (3)利未人职任之分配(321-3941-34)

                     a.革顺子孙的职任(321-26421-28)

                           (a)在帐幕后(西边)安营(323)

                           (b)负责看守及扛抬帐幕﹐罩棚及盖﹐会幕的门帘﹐院子的帷子﹐门帘及绳子等

                     b.哥辖子孙的职任(327~3241~20)

                           (a)在帐幕的南边安营(329)

                           (b)负责看守及扛抬约柜﹐桌子﹐灯台﹐两座坛及圣所内使用的器皿,帘子及一切使用之物

                 (c)扛抬圣物的特殊讲究(41~20)

                    ?包裹圣物的要求(41~14)

                    ?扛抬圣物的要求(15~20) -- 三个会致死的规定

                         i.不可摸圣物(15)

                          ii.各人办所当办的﹐抬所当抬的(v19)

                           iii.片时不可进去观看圣所(v20)

                     c.米拉利子孙的职任(333~37429~33)

                           (a)在帐幕北边安营(335)

                           (b)负责看守及扛抬竖板﹐闩﹐柱子﹐卯座﹐橛子﹐绳子

                     d.亚伦家(338)

                           (a)在帐幕前(东边)向日出之地安营

                           (b)负责看守圣所﹐替以色列人守耶和华所吩咐的

               (4)利未人的数点(三﹑四章)

                     a.特特属 神﹐不能与百姓一同数点(147~49)

                     b.有特别独立的数点

                     c.不只一种的数点

                           (a)凡是一个月以外的男子(315~51) -- 为了替代以色列头生的

                           (b)卅岁至五十岁的男子(446~49) - 为了在会幕中任职

                  P.S. -- 25岁以外就要前来任职﹐学习办理会幕之事(824~26)

               (5)利未人的洁净条例(八章)

                     a.选召 -- 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5)

                     b.洁净(v7)

                     c.献祭(v8)

                           (a)赎罪祭 (b)燔祭 (c) 素祭

                     d.献利未人(9~18)

                     e.尽职责

                           (a)办耶和华的事(v11)

                           (b)办以色列的事(v19)

                           ?为以色列赎罪(v19)

               (6)祭司与利未人的职份与福份(十八章)

                     a.祭司们的赏赐

                           (a)祭司职任本身就是赏赐(7)

                           (b)利未人(4~6)

                           ?祭物(8~17)

                           (d)利未人的十一奉献(26~30)

                           (e)神自己(v20)

                     b.利未人的产业

                           (a)利未人的职任本身(v23v4)

                           (b)以色列人出产的十分之一(21~24)

                           ?神自己是他们的产业(v4﹐书1333)

         4.洁净的条例(五章)

               (1)凡不洁者﹐屏诸营外(1~4) -- “…免得污秽他们的营﹐这营是我所住的”

               (2)凡犯罪者﹐须为罪负责(5~10)

                     a.干犯神 -- 献祭赎罪

                     b.得罪人 -- 如数赔还外加 1/5

               (3)疑妻行淫之处理(11~31)

         5.拿细耳人条例(六章)

               (1)立拿细耳人条例的目的(1~2)

               (2)拿细耳人的条例

                     a.三个特别要求

                 (a)远离清酒与浓酒(3~4)

                 (b)不可剃头(5)

                 (c)不可摸死亡(6~8)

              b.离俗期间被玷污的处理(9~12)

              c.满了离俗日子的条例(13~21)

                 (a)献祭(13~17) -- 燔祭 + 赎罪祭 + 平安祭 + 奠祭

                 (b)剃离俗的头(18)

                 (c)献摇祭与举祭(19~20)

                 (d)可以喝酒

               (3)拿细耳人的历史(补充)

         6.会幕建立后各族长献礼(七章)

               (1)献礼时机 -- 摩西立好帐幕并抹膏分别为圣之后(188)

           (2)奉献者 --十二支派都献相同的礼﹐由各族长代表献上

           (3)献礼方式 -- 每天一个首领来献供物﹐共12

           (4)奉献内容

              a.献给利未人办事用的篷车与公牛

                 (a)每两位首领奉献一辆车

                 (b)每位首领奉献一只公牛

                 (c)革顺子孙 -- 得两辆车﹐四只牛

                    米拉利子孙 -- 得四辆车﹐八只牛

                    哥辖子孙 必须以肩抬圣物﹐所以没分给他们

              b.献坛的礼

               (5)重复记载之属灵意义(补充)

         7.守逾越节(91~14)

           (1)时间 -- 出埃及地以后第二年正月14日黄昏的时候

           (2)方式 -- 按着这节的律例典章而守

           (3)例外 -- 2/14 的特殊用意

           (4)推辞不守节者必剪除(13)

           (5)外人寄居者可同守

         8.云柱﹑火柱与百姓的关系(915~23)

           (1)悦纳百姓(15﹐出4034~35)

           (2)覆庇百姓(15-16﹐出1419-2024)

           (3)引导百姓(17-23﹐出4036-38)

         9.制银号并定其用法(101-10)

           (1)银号的制法(2)

           (2)银号的目的

           (3)银号的用法

           (4)吹银号的要求

         10.摩西岳父求去(1029-32)

   二、由西乃山到迦底斯巴尼亚(1033 ~十四章)

         1.自西乃启程(1011~1333~36)

           (1)因神动才动(11)

           (2)乃“按站”往前行(12)

           (3)约柜与百姓的特殊关系(33-36)

              a.为百姓寻求安歇之处

              b.约柜起行时

              c.约柜停住时

         2.他备拉百姓发怨言受惩(111-3)

           (1)起因

           (2)神的反应

           (3)摩西的反应

           (4)结果

          (5)属灵教训

         3.基博罗哈他瓦事件(114~35)

           (1)事件起因

           (2)神的反应

           (3)摩西的反应

           (4)结果

           (5)属灵教训

           (6)插入 -- 招七十位长老辅助摩西(16-1724-30)

         4.米利暗与亚伦毁谤摩西受管教(十二章)

           (1)事件背景

           (2)神的反应

           (3)亚伦与摩西的反应

           (4)结果

           (5)属灵教训

         5.摩西遣探窥美地(十三~十四章)

           (1)探地的原因(1﹐申119-46)

           (2)探地的人 --各支派的族长

           (3)探地的内容(17-20)

           (4)探地的时间 -- 40(25)

           (5)探地的结果 --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然而…

              a.10个探子的恶信

               b.迦勒与约书亚的信心劝勉

           (6)百姓的反应

           (7)迦勒﹑约书亚的反应

           (8)神的保护与干涉

            (9)摩西的祷告(13-19)

           (10)神的回应

             a.垂听摩西的祷告

             b.赐迦勒﹑约书亚特别的应许(243038)

             c.对百姓的审判

                (a)对探子

                (b)眼前的审判

                ?未来的审判

           (11)百姓对神审判的反应

           (12)属灵教训

   三、卅八年旷野漂泊(十五~廿一章)

         1.圣别条例(十五章)

               (1)献祭之例(151-31)

              a.有关燔祭﹑平安祭﹑素祭﹑奠祭条例(1-13)

              b.有关外人献祭条例(14-16)

              c.有关举祭条例(17-21)

              d.有关赎罪祭条例(22-31)

           (2)犯安息日者的处置(32-36)

           (3)衣裳上的蓝细带子(37-41) -- 神子民属天的分别记号

         2.可拉党叛逆(十六章)

           (1)参与叛逆者(1-2)

           (2)叛逆的原因(3)

           (3)摩西的反应(4-11)

           (4)叛党的态度(12-14)

           (5)摩西的求告与处理(15-19)

           (6)神的反应与审判(20-40)

              a.可拉党被地吞吃

              b.250位首领被火烧灭

           (7)百姓不知悔改致遭瘟疫(41-50)

              a.因摩西﹑亚伦代求疫灾才止住

              b.百姓死了一万四千七百人

           (8)属灵的教训

         3.复活权柄的明证(十七章)

           (1)神特别的要求(1-7)

           (2)神特别的显明(8-9) -- 亚伦的杖发芽开花

           (3)神特别的教育(10-11) -- “作记号…使怨言止息”

           (4)百姓的硬心(12-13)

         4.祭司与利未人的职份与福份(十八章) -- ()()(F)

         5.除污秽的水(十九章)

           (1)除污秽水的作法

           (2)除污秽水的用法

           (3)除污秽水的适用对象

              a.接触死尸者

              b.接触受死亡沾染过者

           (4)属灵的教训

         6.卅八年漂泊之后期(廿章)

           (1)米利暗卒(1)

           (2)在迦低斯因缺水而争闹

              a.百姓的埋怨(2-5)

              b.摩西因击打盘石而干罪(6-13﹐诗10632-33)

           (3)以东人拦阻以色列人﹐不许其过境(14-21)

           (4)亚伦卒(22-29)

         7.由何珥山到摩押平原(廿一章)

           (1)何珥玛之役(1-3)

           (2)火蛇的审判与铜蛇的拯救(4-9)

              a.受审的原因 -- 心中烦躁﹐怨讟神和摩西

              b.埋怨内容(5)

              c.审判过程(6-7)

              d.神的救法(8-9)

              e.属灵教训

           (3)比珥井的见证(16-20)

           (4)连败亚摩利和巴珊二王(21-35) -- 除去一切前进拦阻

   四、摩押平原(廿二 ~ 卅六章)

         1.巴勒召巴兰(廿二章)

           (1)背景(1)

           (2)召巴兰的原因(v2-6)

           (3)召巴兰的过程

           (4)神对此事的态度与反应(9-12)

           (5)天使阻拦巴兰(21-35)

           (6)巴兰险被击杀的原因(彼后214-16﹐犹11﹐申235﹐启214﹐民318)

           (7)巴勒迎见巴兰

         2.巴兰的四次歌诗

           (1)巴兰第一次的作诗(238-10) -- 歌颂神的子民

              a.是蒙福﹐蒙爱的子民

              b.是被分别出来特特属 神的子民

              c.是强大且极其兴盛之民

              d.是满了生命见证之民<巴勒的反应> (2311-14)

           (2)巴兰第二次的作诗(2319-24) -- 歌颂神子民蒙福之因

              a.神的信实与大能

              b.神的救赎与赦免

              c.神的同在与掌权

              d.神的带领与护庇<巴勒的反应> (2325-30)

           (3)巴兰第三次的作诗(245-9) -- 歌颂神子民所蒙之福

              a.是特别令人羡慕的子民

              b.满了丰盛生命的见证

              c.福杯满溢﹐成为众人的祝福

              d.国势兴盛﹐胜过众仇敌

              e.伟大的神及其后盾与倚靠<巴勒的反应> (2410-11)

           (4)巴兰第四次的作诗(2417-24) -- 预言诗﹐基本上分为三段

              a.预言弥赛亚的降临与得胜(17-19)

              b.预言邻国列敌的倾覆(20-22)

              c.预言敌基督的出现与沉沦(23-24) <巴勒的反应> (2425)

         3.百姓陷巴兰网罗 -- 在什亭犯罪遭惩(廿五章)

           (1)巴兰的诡计 -- 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214)

           (2)百姓陷入网罗(1-2)

              a.仇敌的诡计

              b.百姓的责任

           (3)神的忿怒与惩置(3-59)

           (4)危机中的转机

              a.非尼哈的忌邪之心(6-11)

              b.神的反应

                 (a)瘟疫止息(9)

                 (b)怒气止息(10-11)

                 (c)与非尼哈立平安之约(12-13)

                 (d)命摩西击杀米甸人(16-18)

           (5)西缅支派的失败(14-15)

           (6)属灵的教训

         4.再度数点百姓(廿六章)

            (1)数点的背景(1363)

            (2)数点的标准(24)

            (3)数点的目的 -- 为着承地为业(52-56)

            (4)数点的结果(5-51)

            (5)利未人的数点(57-62)

            (6)此次数点的特点(64-65)

         5.西罗非哈之女求产业(廿七 1-11﹐卅六章)

            (1)西罗非哈的众女儿请求得地为业(271-4)

            (2)摩西的求问与神的允准(5-11)

            (3)众族长们对产业的关切(361-4)

            (4)摩西的定规(5-9)

            (5)西罗非哈众女儿甘心顺服一切安排(10-12)

         6.指示摩西将归列祖(2712-14)

         7.立约书亚承继摩西职份(2715-23)

            (1)摩西的美好灵性

            (2)约书亚 -- 蒙神拣选﹐新一代的领袖

         8.献祭条例(廿八~廿九章)

            (1)每日(Daily)当献祭之祭(281-8)

               a.献祭时间 -- 早晨﹐黄昏各献一次

               b.献祭内容

            (2)安息日(Weekly)当献之祭(289-10)

            (3)月朔(monthly)当献之祭(2811-15)

            (4)每年(Annually)几个重要节期当献之祭(2816 - 廿九章)

               a.逾越节当献之祭(16-25)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b.七七节(五旬节)当献之祭(2826 -31)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c.吹角节当献之祭(291-6)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d.赎罪日当献之祭(297-11)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e.住棚节当献之祭(2912-40)

                  (a)时间

                  (b)内容

                  (c)意义

         9.许愿之例(卅章)

            (1)许愿原则(1-2)

            (2)本章主要通用对象与范围 -- 女子

            (3)本章主要属灵教训

         10.戮米甸人(卅一章)

           (1)报仇(1-12)

              a.为以色列人报仇

              b.为耶和华报仇

              c.杀巴兰

           (2)得胜之后

              a.不给仇敌留地步(13-18)

              b.洁净兵丁与掳物(19-24)

              c.均分掳物(25-47)

                 (a)1/2归打仗兵丁﹐其中1/500归祭司

                 (b)1/2归会众﹐其中1/50归利未人

                 d.献掳物﹐归荣耀给 (48-54)

         11.流便﹑迦得二支派求业于约但河东(卅二章)

         (1)想留约但河东之因

         (2)所提之要求

         (3)摩西的提醒与嘱咐

         (4)结果

            a.短期上

            b.长期上

         (5)属灵教训

         12.数点百姓脚踪(卅三章)

         (1)数点脚踪的重要意义

         (2)整个行程的主要特点

         (3)从兰塞到摩押平原

         13.神对摩西最后几次的晓谕(3350 - 卅五章)

         (1)重述进入迦南地的使命(3350-56)

            a.赶出那地居民(5255-56)

            b.除灭一切偶像(52)

            c.承受产业(53-54)

         (2)定出迦南地的界限(341-15)

            a.迦南地的明确界限(341-12)

            b.河东支派不在其内

         (3)拣选负责分地之人(3416-29)

            a.祭司以利亞撒

            b.嫩的儿子约书亚

            c.每个支派中的一位首领

               (4)嘱咐以色列人要分别城邑给利未人(35:1-8)

                  a.从各支派地业中分些城邑归未人-- 使利未人得以散居各地﹐教导百姓律法与事奉

                  b.48座城归利未人

                  c.6座为『逃城』-- 3座在河东﹐3座在河西

                  d.利未城分布的原则-- “人多的就多给﹐人少的就少给”(8)

                  e.城邑的特点

               (5)设立逃城及使用条例(359-34)

                  a.设立逃城的目的

                  b.逃城使用条例

                     (a)进城资格 -- 纯因“误杀”才得逃入

                     (b)出城时机 -- 直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

                  c逃城的分布(191-13﹐书廿﹐廿一章)

                  d.基督永是我们的逃城

―― 于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