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有人认为是撒母耳作于示罗。示罗是以色列人进迦南以后的一个敬拜中心,会幕在那里,约书亚在那里议过事(书18:1-4)。以后士师时,那里有节期(士21:19),以利在示罗(撒上1:3),撒母耳也在那里服事神(撒上1:24-28),后来,在非利士人战败以色列人后,约柜被掳,示罗才被废弃,在圣经上不再出现它的名字(撒上4:12-17,诗78:60-61)。
本书介绍:
有认为本书中心思想是扰乱,因为本书中见到以色列没有王,所以内部多扰乱事情;由于以色列人对神远离,所以外部--迦南诸族,相继来扰乱以色列人。其实,以色列人内部“扰乱”引来的是神的审判,而外族来的“扰乱”就是神审判的具体表现。审判之后,以色列人表现了“悔改”,于是神兴起士师来拯救以色列人,这是神的“救恩”。所以本书的中心思想可说是“审判和救恩”。
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审判和救恩”,具体表明在外族欺压和士师兴起的交替上,但以色列人终于失败了,同在本书的最后五章中,表现了以色列人大大犯罪,应当被神审判。在撒母耳做士师的前廿年,以色列人是一直被非利士人辖制的(撒上7:2-3)。
路得记是本书的姊妹篇。中心思想却表明了神的救恩,路得得到了救恩,进入了基督的家谱(路4:17,太1:15-16)。
所以这二卷书的结尾有一个极重要的暗示和预表,那就是本来与基督无份的外邦人,得到了“救恩”,而那为本国子民的以色列人倒被审判。这是历来先知向以色列民所呼喊的和保罗心中感到忧愁的(罗9:25-27)。
但士师记长而路得记短,在篇幅上不太协调,这又说明了另一个暗示和预表,那就是在旧约时代,救恩尚未显明,仅仅是给了一线提示,只有在旧约时代遵行律法,使人感到绝望时,基督的救恩才会明显(加3:23-24)。
士师记留给事奉神的人重要教训有三:一、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林后6:14-16);二、何时以色列人信仰与异教混染,何时就被辖制;三、要靠圣灵为神争战以及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晚节,尤其是晚节。
本书分段:
一、士师以前情况(1-3:6);二、士师俄陀聂、以笏和珊迦(3:7-31);三、士师底波拉和巴拉(4-5);四、士师基甸(6-8);五、亚比米勒(9);六、士师耶弗他(10-12);七、士师参孙(13-16);八、士师以外情况(17-21)。
在本书第一章中见到神大能的作为;第二至七章中见到神的一些作为;八章中不大见到神的作为了,这是由于以色列人一心偏向于罪恶,并没有真正悔改(所说的悔改是悔而改正之,不是后悔了,过一段时候又犯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