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撒上十五1「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

 

【撒上十五2「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

 

【撒上十五3「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灭尽他们所有的」:原文为「灭尽他们所有的归 」,既然所有的要灭尽献给神,人就不能取出据为己有;扫罗违背这清楚的命令实在难辞其咎。──《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4「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

         「提拉因」:犹大南部的一个城(或称「提链」,书15:24)。

         「另有犹大人一万」:这里特别提到犹大支派,或许因为亚玛力人最接近他们的境域,这次战争与他们最有关连,所以他们派出这么多人参战。──《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5「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

         「城」:亚玛力人居无定所,「城」大概指当时他们住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6「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

         「基尼人」:属游牧的米甸族,摩西的妻子为基尼人。(参士1:16)──《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7「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

         「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大概是传统的术语(参串),哈腓拉在亚拉伯,而书珥则在埃及的东界。──《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8「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

 

【撒上十五9「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

 

【撒上十五10「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

         「后悔」在此是指神因扫罗的失职而大感失望。──《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11「“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

         「撒母耳 ...... 哀求耶和华」:撒母耳求神不要废掉扫罗的王位,但显然不得要领。──《串珠圣经注释》

 

【根据母耳记上十五11的记载,神因为自己立扫罗作王而后悔了。这节经文是否暗指神不预先知道扫罗有如此差劲的表现,当他拣选扫罗时,神已犯了错误?又或许这节经文只是人类对于神在此事上的感受的阐释?(D*)】

     神知道万事,他当然预知基士的儿子扫罗会在统治晚年彻底失败。虽然是这样,神仍认为可以在扫罗统治初期,使用他来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她的异教仇敌。事实证明,扫罗攻打亚扪人、亚玛力人和非利士人,足以令以色列十二支派重新获得勇气,并为着自己的国家而骄傲。然而,神预知扫罗的不顺服及反叛,他将完全弃绝扫罗,而施恩予耶西的儿子大卫。事实上,借着雅各临终时的预言,神早已显示了犹大支派将会永远作以色列这立约之国的王。扫罗属?便雅悯支派,并非犹大族(大卫却是),由此看来,神拣选了大卫,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无论如何,扫罗不尊重神借着撒母耳而给予他的谕令,将自己的意愿代替了神那已经显明了的旨意,这是令人极感遗憾的事情。因此,神对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经文所用的字眼是niham,这词暗示了很深的情感,而且有其他人牵涉入内)。这节经文并非暗示了神对扫罗的期望是错误的,却只显明因着扫罗,并因为他走离顺服的路径而使以色列国失败及受苦,以致神深感苦恼。第二十九节使用相同字眼,陈明神不会改变主意而采取其他计划。反之,他仍会进行原定的计划:「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致说谎,也不致后悔,因为神并非世人,决不『后悔』。」无论是撒母耳记上十五章十一或二十九节,无疑都是先知撒母耳在神默示之下所写成的,却不代表出自人类的会错误的阐释。在同一章圣经里的一个字——niham,却拥有两个不同的意思;一个希伯来字拥有两个或以上的意思,是常见的。──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上十五12「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

         「迦密」:此地位于犹大支派境内,在希伯仑的南面。

         「吉甲」:扫罗下到这里,大抵要为是次战役献感恩祭。──《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13「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

 

【撒上十五14「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

 

【撒上十五15「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 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

         「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这话表面看来有充分宗教理由,事实上却违背了神的命令,因为献祭的人虽在一些情形下可分享祭肉,但这些掳掠得来的牛羊是要全部归给神的(3), 百姓无权享用。──《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16「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住口吧!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扫罗说:“请讲。”」

 

【撒上十五17「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

 

【撒上十五18「耶和华差遣你,吩咐你说:‘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

 

【撒上十五19「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

 

【撒上十五20「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

 

【撒上十五21「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 神。”」

 

【撒上十五22「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这节是这章圣经的钥节,或多或少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听命胜于献祭。特别是对扫罗,和以后生在以色列和犹大宝座的所有继承者。君王要时常顺服,不可例外,不能因为他们不合意而承认其他人有比上帝更高的地位。此外,在实践中顺从意指顺从 的先知;上帝的话被扫罗所厌弃的(23节)是在第三节中,撒母耳给他的命令。在某些程度上,以色列君主制度的历史,乃是君王与先知之间的冲突之历史;因为君王拥有政治权力,但先知却拥有宗教和道德的权柄。在公开的宗教礼仪和庆典中,不容许君王不听从先知而不受惩罚。扫罗可能不是伪善者,但必定是沦入对许多君王而言是一种试探,要得到虔诚的声望,而过份浪费在宗教庆典上,目的是尽量向百姓掩饰事实,和他们背后的丑恶、贪婪和不义。——《撒母耳记上》圣经研读

 

〔撒上十五22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神所重看的,并不是我们所作的,乃是我们所服于祂的。这是每一个事奉祂的人必须记得的。

 

【撒上十五23「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撒上十五24「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

 

【撒上十五25「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

 

【撒上十五26「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

 

【撒上十五27「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

 

【撒上十五28「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

 

【撒上十五29「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

         『以色列的大能者』,原文没有『者』字。在希伯来文,这句话作『以色列的能力』或作『以色列的希望』。小注作『以色列的得胜』。全部新旧约圣经,头一次题起得胜就是此处。这里说得胜是不会说谎的,得胜是不会后悔者。以色列的得胜是一个人,就是基督!得胜不是你自己的问题,得胜是基督替你活出来。—— 倪柝声《得胜的生命》

         「以色列的大能者」:表明神的永恒与可靠,非变幻莫测,正如下半节指出神决不后悔。

         「决不后悔」:补充11节「神后悔」的说法,强调神不像人那样受到欲望、情绪左右而改变。 废掉扫罗王位并不是突然改变主意的缘故。──《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30「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 神。”」

 

【撒上十五31「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

 

【撒上十五32「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

         「亚甲就欢欢喜喜 ...... 过去了」:七十士译本则作「亚甲王战战兢兢的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确实是很苦的!」」。──《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33「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

         「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将亚甲杀死归神(参3)。──《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34「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

         「拉玛」:撒母耳居住地方,见7:17注。──《串珠圣经注释》

 

【撒上十五35「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

         「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撒母耳对扫罗实在有深厚的感情。──《串珠圣经注释》

 

【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

   一、扫罗与亚玛力人(十五1-16

   二、不顺从和弃绝(十五17-35

——《每日研经丛书》

 

【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

   一、基本的考验──顺服(十五1-16

   二、播种与收割(十五17-35

——《新旧约辅读》

 

【扫罗认罪之虚空(撒上十五23~30)

   一、被弃时才认罪(23~24)

   二、只向先知承认(24)──参大卫(诗五十一4)

   三、仍然饰词文过(14~15节;箴廿八13)

   四、光求先知饶恕(25节;可二7)

   五、单顾自己脸面(2530)

   六、行为并无改变──看他以后所行的事就可显明(太三8)

── 丁良才《经题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