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9:10)。箴言作为讲智慧的书,必然也要花相当的篇幅提到神的作为。从第10章开始,箴言书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到神自己各样奇妙的作为,包括:耶和华所赐的福(10:22),他是“正直人的保障,却成了作孽人的败坏”(10:29);他憎恶诡诈的天平(11:1);善人必蒙耶和华的恩惠(12:2);“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14:26);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15:3)。第16章更是讲到神绝对的主权。
二、分段和主要内容:神的主权:1-7、9、11、33;王的作为:10、12-15;财物:8、16;谨守:17、20;骄傲:18-19;言语:21-24、27-28;其它:人以为正的死路(25节);人劳力的原因(26节);强暴人(29节);表情(30节);白发(31);治服己心(32节)。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1,            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到神主权的事?A)舌头的应对由于耶和华(1节):人的心中可以有自己的谋算,但若要用言语把它表达出来却不在自己手中,真正在舌头上掌权的乃是神。神对人言语的掌控有几种不同的作法:任凭(连这也是神的作为,罗1:24、26、28),引导(太10:19-20)及强行(民22-24,巴兰要说咒诅的话,但神却把祝福以色列的话强行放在他口中)。在说话的事上,人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人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若是神给你智慧的话,也别忘了归荣耀给神。既知道神在人的言语上掌权,我们更当认定神,把言语的事交托给他,好使我们在一切的环境中能说合宜的话。3节、9节、11节及33节的内容也与此相关。人要使自己所谋的得以成立,就要把所作的,交托耶和华。你是一个把自己一切所行的放在神手中的人吗?你愿意神在你生活的每个层面上来掌权吗?包括你最里面的心思到最外面所作的每件事?人可以筹算自己的道路,似乎从头到末了都可以描绘出来,但真正开始实行,即每一步往前走,却全然在耶和华的手中(9节)。唯有他指引人的脚步,因为生命气息都在乎他。神不但在人的舌头上掌权,神也在人的脚步上掌权。11节说,“公道的天平和秤,都属耶和华;囊中一切法码,都为他所定”。真正衡量的标准是出于神,而不是人。因此我们什么事也不要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33节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许多迷信之人以为定事是由于签。但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签如何,最后定事的依然是耶和华。签是针对偶然、没有把握、随机的事情来说的。在神这里,却没有偶然的事。人若仰望神,万事都可以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当一个人真心仰望耶和华时,因为定事由于耶和华,因此我们可以在凡事上坦然无惧。这句话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敬畏神的事:不要以为我们可以在神面前玩一些侥幸的花招,因为定事乃由于耶和华。B)耶和华衡量人心:神借着第2节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都觉得自己所行的是对的,不但对,还清洁。惟有耶和华才最清楚人的心,以致可以判断人所行的一切事。每次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应当到神面前,求神来光照我们的心,以致我们能更认识自己,“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雅1:23)。C)耶和华所造的:人对神的主权常有质疑,常问为何世上有如此多的恶人。但神的话说,“耶和华所造的,各适其用;就是恶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4节)。这句话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祸患的日子,会有恶人起来作恶,连恶人的作恶也不能越过神的主权,这里所说的祸患的日子,是指恶人作恶的时候;另一种含义是,恶人最终的结局就是遭祸患。无论是法老的例子或是犹大的例子均有这两个方面的功用:法老的心刚硬,拦阻以色列人出埃及,甚至派军兵来追赶,看上去是以色列人遭祸患;但最后他们所有的长子被杀,而且军兵在红海覆没,自己落在祸患中;犹大卖主,使主遭祸患;但他自己最后吊死,落在祸患中。这对我们是极大的提醒:我们能行善是神的恩典,我们若是行恶,也不过是“各适其用”。D)耶和华使人与仇敌和好:世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敌我的问题。但人若是在神面前行得对,“人所行的若蒙耶和华喜悦,耶和华也使他的仇敌与他和好”(7节)。今天有多少的人因为信主,夫妻和好,父母与儿女和好,与同事和好。若是我们信主之人在与人的关系上没有改进,我们便当反省:我所行的蒙耶和华喜悦吗?
2,            本章是如何来论述一个作王者的身份的?所罗门自己作王,晓得神对于一个王者的托付,因此他把一个王所当有的表现用箴言的方式叙述出来:A)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罗13),因此王的嘴中有神语-即神赐下审判的权柄给王,借着他的口可以说出来。B)12节说“国位是靠公义坚立”,这是很好的提醒:因为今天人均以为国位是靠经济、军事或教育而得坚立。但神的话说,“国位是靠公义坚立”。今天多少时候,在选举国家领导人时,若是有人能在经济上有手段,选民可以不顾他的人品而选举此人,因为对自己有经济的利益。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神的儿女该为公义来站稳,而不能因着其它缘由在这些事上有妥协。C)一个作王的人当喜悦公义的嘴及正直的话,而不是奉承拍马的话(13节)。D)王的权柄极大,因此他的震怒如杀人的使者(14节)。但既使是王这样的身份,遇上智慧人时,他的震怒也可以止息,因此寻求智慧实在是何等重要!E)如果王的震怒会要人的命,那么王的脸发光时,便给人带去生命。他的恩宠(his favor)好像春云时雨,叫人得益。 
我们这些信主的人,将来都要与主一同作王(启20:4)。因此这一段圣经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的。
3,本章中讲到哪些有关骄傲方面的事?共有3处圣经讲到骄傲的事:5、18、19节。神憎恶骄傲的人,他们的结局是受罚(5节)。这里的“连手”亦有两种翻译:一是既使所有骄傲的人合在一起为自己图谋,他们也免不了受罚的命运。二是“连手”的原文是“hand to hand”,作为一个惯用语翻译为“毫无疑问地,完全确定地”。因此第5节的翻译又可为:“心里骄傲的人都是耶和华厌恶的;他们必不免受罚”(新译本)。18节告诉我们一个千古不变的律:“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当一个人非常骄傲及猖狂时,离他跌倒及败坏已经不远了。个人、家庭及国家均是这样。作每一件事也是如此:好比一个开车的人,当他对自己开车极有把握而因此骄傲的时候,他离出事故就不远了。19节提醒我们宁可心存谦卑而居下,也不要与骄傲人同分掳物。这里讲到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穷乏的日子,另一种是丰盛、即分掳物的日子。神告诉我们,宁可有谦卑的心过穷乏的日子,也不要存骄傲的心过丰盛的日子。今天多少人因为自己能多作一点,多挣一点,多跑一点,而心高气盛蔑视别人。主说与其有掳物可分而骄傲,不如心存谦卑而穷乏。
4,如何体会21-24节中的甜言良语?21节中说“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学问”。新译本的翻译为“动听的话能增加说服力”。NIV 为“pleasant words promote instruction”。甜言原文是gracious and friendly words, 即恩慈、良善的话。这是一个极为实用的教导。如果我们的话要能真正落入别人的心中,需要加一些润滑剂在其中。今天我们在家庭中是否有这样的作法?能否对孩子或是对方有更多肯定的话以致我们在讲别的话时,他们能听得进去?22节提醒我们,若是我们讲话能有智慧,就好比是生命的泉源,落在别人心中,造就别人的生命。若是我们愚昧,必为愚昧所惩治。今天处理各样问题时,我们是愚昧人或是智慧人?主耶稣基督自己就是智慧,正如他所说的,“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8)。因着心中智慧的源泉,使得他的口蒙教训。所说出来的话能叫别人容易理解,即增长学问(23节)。智慧者当晓得如何讲良言,这个字与21节的甜言在原文里略有不同,有pleasant的意思,更有delightful 的意思。这种话如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既管心灵,又管肉体。 
5,如何理解25-30节?25节在14:12中亦出现过。26-30节是这句话的解释和应用。如果人的劳力只是为了胃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人不该单单停留在“活着为了吃饭”这个层次上。圣经中有更多的教导,如以弗所4:28中说,“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帖后3:10中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27-30节中的匪徒、乖僻人、强暴人等均是行在“死亡之路”上的人。匪徒说话的方式如同会烧焦东西的火。他的话传到哪里,就点着哪里。一个强暴的人(a man of violence)不但在糟蹋自己,还把他周围的人一同往死亡之路上引。一个家里若有一个强暴的人,整个家都活生生被拉入死地。乖僻人是a man of perversity, 即歪曲真理的人。他借着谎言、不实的话在播散纷争、离间密友。30节在讲面目表情所传达的邪恶。新译本的翻译为“眯着眼睛的,图谋乖谬的事;紧抿着嘴唇的,作成恶事。”有一些表情乃是神所不喜悦的,我们亦当禁戒。
6, 32节有何重要的地方?人在世上有两件要作的事:一是改变里面的生命;二是成就外面的事业。今天有许多的勇士可以“取城”,成就外面的丰功伟绩。但是却不能改变自己内里的生命。32节告诉我们,人当看重改变生命的事,胜过事业的成功。这两者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但却有优先次序之分。 
7, 其它章节:6节:“因怜悯诚实,罪孽得赎”。这里的怜悯诚实若是指着神,较易理解,因着神的怜悯与信实,为人预备了救恩,使罪孽得赎。若怜悯与诚实指着人来说,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诚实,认自己的罪;因为怜悯,能善待别人,因此在神在人面前能站稳,使罪孽得赎。

31节:白发是神赏赐给年长者作为荣耀的冠冕用的。一个人若是行在公义的道上,因着年日增长,必能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