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从第10章起乃所罗门的箴言。言语是这些箴言中几乎每一章都多次提到的内容,如10:19,“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11:13,“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12:19,“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13:3,“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14:3,“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15章也用许多的篇幅来讲口舌的事。

二、分段和主要内容:言语的事:1-2、4、7-8、14、、26、28;耶和华神的作为:3、9、11、25-26、29、33;管教与责备:5、10、12、21、32节;家庭:5-6、20、25;财物;6、16、17、27节;喜乐:13、15、20、21、23、30;敬畏耶和华;16、33;心与口:14、28;祷告:8、29;其它:15(愁苦);18(暴怒的人);19(懒惰的人);22(谋略)。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1,            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到言语的事?A)言语与怒气有关:柔和的回答能使怒气消退。西4:6中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象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暴戾的言语,即急躁怪僻的言语,会把人心中的怒气给触动起来。撒上25章所记载的拿八与他妻子亚比该对大卫的回答正显明了言语在这两个方面的果效。基甸在士8:1-3中的柔和回答及耶弗他在士12:1-6中的强硬回答也正是这样。你我又有何体会呢?B)主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太12:35)。因此“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2节)。第七节的内容亦相似。C)“温良的舌,是生命树”(4节)。新译本为“说安慰话的舌头是生命树”。NIV的翻译为“The tongue that brings healing is a tree of life”(即“使人得医治的言语是生命树”)。我们的舌头是说安慰之话吗?我们的言语是给人带去医治吗?儿女或配偶对我们的言语是怎么看呢?“乖谬的嘴使人心碎”(4节)。新译本为“奸恶的舌头使人心碎。” NIV为“but a deceitful tongue crushes the spirit.”NASB为“But perversion in it crushes the spirit.”今天多少人的言语使人心碎?你的言语是否使你儿女或是你的父母心碎呢?你的舌是温良的,亦或是乖谬的?D)话语有两个方面要注意的:一是内容,二是时间。内容正确,即“口善应对,自觉喜乐”。时间还要合适-“话合其时,何等美好”(23节)。E)在回答问题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经过思量,谨慎地回答;另一是张开口就说恶言(28节)。

2,            本章中讲到哪些耶和华的作为?A)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你我都在他的鉴察之下(3节)。你真的明白无论善恶,他都在鉴察吗?你我在人前人后的一切动作、言语他全都晓得吗?你喜欢神在凡事上鉴察你吗?或是你只喜欢他鉴察别人?神的鉴察有两种不同的果效:为恶人所恨恶,因为心中黑暗,不愿意面对神;为义人所欢喜,因为憧憬光明,得以靠着神,改变自己的生命,正如大卫在诗139:23-24中所祷告的,“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今天神也更是透过他自己的话来鉴察我们。一个愿意为神所鉴察的人,当是一个常常读神的话并以此来对照自己的人,因为“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耶和华的眼目不但鉴察恶人善人,连阴间和灭亡尚且敞开在他的眼前,更何况世人的心呢?(11节)。B)耶和华憎恶和喜悦的事:人若不对,或是献祭、或是他所行的道路,都为神所憎恶(8-9节),更别提恶谋了(26节)。神远离恶人(29节)。人若对,有追求公义的心,则为神所喜爱(9节),他的祷告神也垂听(29节)。 
3,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到发生在家里的事?A)为人儿女:愚妄人蔑视父亲的管教(5节),但领受责备的乃智慧子,不但自己得着见识(5节),也使父亲喜乐(20节)。凡不把父母放在眼中的,均是愚昧人(20节)。我们作为神的儿女,对于神的管教又是怎样一种心态呢?我们是否常常作一个急于责备自己儿女的不是,但却忘记我们在天上的父乃是借着这一切来管教我们的?每次我们自己管教儿女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在天上的父也在鉴察我们!B)财宝与家庭:神说“义人家中,多有财宝”(6节)。首先要作对的人,只要人对了,财宝也就多了。这种财宝远超过可见的物质范畴,实在是隐藏的宝贝。正如主在太13:44-46中所说的,“天国好象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人若晓得义人家中所隐藏的宝贝,这实在是何等大的一种福分!人实在该“变卖一切”来到神面前作一个对的人。这也正应了太6:33中所说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人若离开神去寻求财利,会扰害己家(6、27节)。多少的家庭因为钱财的事而破裂,我们今天当寻求什么?愿神的话显明在我们心中,正如提前6:9-10中所说的,“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C)骄傲与家庭:耶和华必拆毁骄傲人的家。一个人若是心中无神,目中无人,他的家终必要被拆毁,因神抵挡骄傲的人,但神却是寡妇的帮助,因神替寡妇立定地界(25节)。 
4,人当如何领受责备?今天人在世上最不愿意的就是接受别人的责备,这也正是这个世界的风气。神的话说,“恨恶责备的,必致死亡”(10节),正因为人不接受责备,今天因各种原因走向死亡的越来越多。一个在婚姻中不领受责备的人,他的婚姻必定走向“死亡”,既使从外面上看似乎婚姻的关系还存在,但婚姻的实质已名存实亡。一个神的儿女若是没有领受责备的心,他的生命也不再成长,这是另一种的“死亡”。在任何的关系中,只要有一方拒绝责备,就有了一个死结,这也是一种“死亡”。“亵慢人不爱受责备,他也不就近智慧人。“(12节)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一个常常听从生命责备的人(31节)。谁弃绝管教,谁就是轻看自己生命的人,求神恩待我们,好使我们有智慧的心来领受责备。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人能给你提出真正生命的忠告?若是没有,你要求神为你兴起这样的人来,以便你能在生命的道是成长。

5,如何理解15节?NIV的翻译为,“All the days of the oppressed are wretched,  but the cheerful heart has a continual feast”。这里讲到两种人的生活方式,一种是“困苦人”,即心灵受压迫的人,另一种是“心中欢畅者”,即有喜乐之心的人。前一种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他都是愁苦:在中国苦,出了国还是苦;没钱苦,有了钱还是苦;单身苦,结了婚还更苦;没儿女苦,有了儿女更苦。一辈子脱不开“劳苦愁烦”四个字!后一种人因为有一个喜乐的心,所过的乃是“常享丰筵”的日子。每一件临到他生命中的事,都是一场筵席。今天你所过的日子是愁苦的日子呢?亦或是“常享丰筵”的日子?你的选择是什么?人或是愁苦或享丰筵不在乎外在的环境,而在乎心里。耶稣若真在你心里,你不能不喜乐,因为他来了,叫“被掳的得释放,叫那受压制(或作‘困苦的’的得自由”(路4:18)。 
6, 16节及33节讲到“敬畏耶和华”。这些对我们有何特别的提醒?16节把敬畏耶和华与多有财宝作对比,提醒人当作怎样的一个选择。人若选择敬畏神而因此“少有财宝”,他也会照样过喜乐的日子:因为敬畏神,人彼此相爱,这样吃素菜,也强如吃肥牛,而彼此相恨(17节);不是出于敬畏神而得的财宝会生出烦乱不安来,也导致彼此相恨。这样的财宝实在对人毫无益处。33节讲“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这句话把敬畏耶和华等同于智慧的训诲。一个真正想在智慧上有学习的人,便是一个时常在心中敬畏神的人。只要凡事敬畏耶和华,便是最好、最有效学习智慧的方式。真正的谦卑并不是别的,乃是因为敬畏耶和华。敬畏耶和华的人必得尊荣。
7, 另外一些章节:21节;无知的人,NIV译为“a man lacks judgment”, NASB译为“him who lacks sense”。一个缺乏判断或分辨能力的人,作了愚妄事,他都不知道,甚至还以此为乐。今天有多少人口出脏话,在网络上传送一些无聊、甚至下流的东西,却以此为乐。聪明译为“a man of understanding”,真正能分辨是非的人,他按正直而行。 
24节:“智慧人从生命的道上升”。这里的上升当有三层意思:一是针对脱离“在下的阴间”,只要能从这里出来,便是上升;二是生命的长进:一个智慧人是行走在生命的道上,必时时长进而上升;三是远指将来永远的生命:人因为持续行走在生命的道上,必将上达永远的天堂。

26节有不同的翻译,NIV译为“The Lord detests the thoughts of the wicked, but those of the pure are pleasing to him”。新译本为“邪恶的思想是耶和华厌恶的,恩慈的话却是纯净的。“现代中文译本为:“上主憎恨邪恶的思想;他悦纳纯洁的言语”。 
30节:NIV 的翻译为“A cheerful look brings joy to the heart, and good news gives health to the bones”。 本节的难处在于:究竟是谁的“眼有光”,而使谁的“心喜乐”。结合“好消息使骨滋润”,因为“好消息”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人听了之后,会使骨滋润,因此这里的“眼有光”很可能是别人的,而自己看见别人眼中的这种光之后,内心中便喜乐起来。如果把30节作为一个整体:一个人来报好消息,别人尚未听见这个消息本身,看因看见他的眼,心中便开始喜乐了,等听了好消息之后,更是骨头得滋润。如果本句是在讲自己的眼有光使自己的心喜乐,那么30节前后两句就是对比用的:正如好消息会使骨头滋润一样,人若是能保持眼中有光,他的心就可以因此而喜乐。人若是常常给别人笑脸,自己也能更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