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

前三章分别讲到: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1章),人当竭力寻求智慧(2章)及智慧的益处(3章)。本章呼吁众人要听智慧(1节、10节、20节)。

二、 分段与主要内容:

本章分为三段:分别以“众子”,“我儿”开始。1-9节是第一段,指出父亲的教训是好教训,乃祖传的;10-19节是第二段,指出智慧的道乃是正直、光明的道,20-27节是第三段,指出要用心来领受智慧。

三、 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1, 为何父亲的教训是好教训?这其中有何法则是我们不可离弃的?
注意本段中父亲所讲述的自身经历。他的教训与法则不是空洞的,乃是他自己的实践:在他小的时候,他自己的父亲就用这个来教导他(4-9节);而且他在父亲面前是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3节)。这里有一个法则:一个人必须首先是“父亲的孝子”和“母亲的娇儿”,他才能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父亲。一个自己不听从父母,藐视父母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好父亲。这位为人儿子的父亲自己得了智慧,现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引导他的儿女们。

2, 第7节中说,“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换聪明”(7节)。今天你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来对待智慧呢?
主的教导是“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换。你是这样的人吗?主说, “天国好象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的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太13:44-46)。我们何以晓得某个人是得着智慧了?这个人一定是个变卖一切的人。
智慧与你有什么关系?智慧并不强求你,全在乎你怎样对待她:你不离弃智慧,她就护卫你;你爱她,她就保守你(6节);你高举智慧,她就使你高升;你怀抱智慧,她就使你尊荣(8节)。

3, 智慧的道有何特点(10-19节)?
智慧的道是正直的路,在这路上,“行走,脚步不致狭窄;奔跑,也不致跌倒”(12节)。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阻挡你走这样的路。在一切的境遇中以善待人、行正直的路是人所不能拦阻的。这也是一条光明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18节)。这等人心里亮堂,越走越有把握,越走越得力,越走越强壮。走智慧的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乃是一个生活的实际。正因为这样,人要格外珍惜智慧,“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她是你的生命”(13节)。在一切的境遇中,人有责任持定与谨守神所赐的。

4, 恶人的路有何特点(10-19节)?
这等人以奸恶当饼吃,以强暴当酒喝。他们昼夜所思尽是罪,家常便饭无不是恶。全然行在幽暗中,连自己跌倒都不知为何!活在幽暗之中的人之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跌倒自己还不知为什么。今天我们处在怎样的一种情形中呢?你是一个站着的还是跌倒的人?你的家庭是站着还是跌倒了?你的信仰是站着或是跌倒了?你知道为何吗?都是别人的错吗?“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约壹2:9-11)。你的心里若是有恨,依然不能饶恕,那正证明你活在黑暗里面。
神的话告诉我们,当人心中愤恨时,“这等人若不行恶,不得睡觉;不使人跌倒,睡卧不安(16节)。主警戒我们“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15节)。我们是依然行在黑暗之中的人,亦或是我们已经转离,而走向光明?

5, 背诵23节。这句话从哪些角度提醒我们人心有多要紧?
“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耶和华不象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16:7)。人要正视自己的心,否则既使有神的话,也是徒然,因为只有存清洁的良心,才能固守真道的奥秘(提前3:9)。
保守自己的心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存记神的话(21节)。在心中存记主的话语之后,还要注意自己的“口”(24节),“眼”(25节),及“脚”(26-27节)。人的口、眼及脚会把人心真正的情形给显明出来。
耶利米在耶17:9中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们是保守自己心的人吗?

6, 怎样理解22节?
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人得着智慧的话,就是得了生命。
人在世上均寻求秘方,在这里神把他自己的处方给了我们,人若能照着行,“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人所当作的是:“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即有耳到、眼到及心到。一个全身心专注在神话语上的人,这就是一个“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良药”之人。感谢神!在他这里有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