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

1-9章是引言;1章讲箴言书的主旨;2章讲追求智慧的方式;3-4章讲智慧的法则:慈爱与诚实、专心仰赖耶和华、以财物及土产尊荣耶和华、不轻看管教及延年益寿的法则。5-7章讲远避淫妇的法则;8章讲智慧的本身;9章讲智慧和愚妇向人所发的呼喊。10章开始乃是所罗门的箴言。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散,很难找出一个统一的主题。为了帮助记忆,下面只指出每章中所提到的最主要的内容作为这一章的中心。第10章讲财物和口舌的事:“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22节);“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19节)。

二、 分段与主要内容:

箴言书的分段及内容的结构不是那么明显,但依照1节及20节所提耶和华所憎恶及喜悦的事,本章的内容可略分为:1,神憎恶及喜悦的事(1、20节);2,恶人与义人结局的对比(2-11节、19、21、23、31节);3,待人接物的律(12-18节、24-29节);4,见识胜过美貌(22节);智慧能得人(30节)。

三、 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1, 什么是“诡诈的天平”(1节)?
“诡诈的天平”与“公平的砝码”相对,它们所涉及到的乃是一种作人的原则。神喜悦人在对人对己的事上有公平。

你我是否在用“诡诈的天平”?
-在夫妻中,我们对双方的父母一致吗?
-对自己的错及对别人的错是同样的态度吗?
-我们既为人儿女又为人父母者,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又祈盼自己的儿女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我们?你愿意你的儿女听你的话吗?你自己听父母的话没有?
-你怎样对待你的手下?你又如何对待你的上司?
-你指望别人的饶恕吗?你自己饶恕了别人没有?(太18:21-35)。
-你知道为人女婿或为人媳妇的难处吗?你又是如何对待你的女婿或媳妇的?你知道为人公婆或岳父母的难处吗?你自己是怎样对待公婆或岳父母的?

人当如何避免“诡诈的天平”呢?
当用太7: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来对照自己。凡事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

2, 人当如何避免骄傲(2节)?
“骄傲”和“羞耻”是孪生兄弟,“骄傲”为兄,“羞耻”为弟,两个从不分家:骄傲来,羞耻也来。要避免羞耻,一定要先弃绝骄傲。尼布甲尼撒王(但4;30)、哈曼(斯6:6-13)及希律(徒12:23)均是我们的鉴戒。人当如何避免骄傲呢?A〕敬畏神,认识神的恩典(林前4:6-7);B)认识自己(提前1:15-16);C〕效法基督(腓2:5-11)。

3, 人在生活中当如何蒙引导(3-8节)?
3节及5节中分别有“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及“完全人的义必指引他的路”。英文用“the integrity of the upright”来翻译正直人的纯正。人都想明白神的旨意,很多时候人以为寻求神的旨意是某个时刻特定的一件事,但神的话告诉我们寻求、明白神的旨意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这与“正直人的纯正”及“完全人的义”有关。

人如果不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来寻求神的旨意,而只是在遇上难处或是走投无路时才想起神来,他的生活常常会是一团糟。当施洗的约翰在旷野中呼喊时,“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弯弯曲曲的地方要改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为平坦!”(路3:4-5)人要预备主的道,要把“山洼填满”,“山冈削平”,“弯曲改为正直”,“高低改为平坦”。

要真正蒙引导,人当看重公义胜过看重资财(4节)。

4,恶人有何结局(3-8、18、21、23、31节)?
恶人终久会“毁灭自己”(3节);“因自己的恶跌倒”(5节);“陷在自己的罪孽中”(6节);“指望必灭绝”(7节);代替义人落入患难(8节);人欢喜他们的灭亡(10节)。他所得的是“虚浮的工价”(18节),“虽然连手,必不免受罚”(2节),遭报应(31节)。

5,“义人因知识得救”是什么意思(9节)?
“不虔敬的人用口来败坏邻舍”,看上去邻舍似乎倒霉透顶,无可逃脱;必然落在这种败坏中。但人若在神面前行得对,就必“因知识得救”。这个知识可能指义人晓得真理,不为不虔诚人之口头的影响。亦可指虽然义人遭毁谤,但最终因为真相大白(“知识”)而得救。

6, 本章中提到哪些言语上的事?
消极的方面:“不虔敬的人用口败坏邻舍”(9节):我们的口是造就人呢?还是败坏人?“城因邪恶人的口就倾覆”(11节):你的口是否使你的家庭、工作单位或所在的团契及教会陷入困境呢?“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我们是否是一个多嘴多舌的人?是否一传舌就来劲?一听道就犯困?我们周围的人还信任我们吗?

积极的方面:“城因正直人的祝福便高举”(11节):
我们常说祝福的话吗?我们是正直人吗?“明哲人却静默不言”(12节):能静默不言也是智慧。

7, 怎样理解15节?
“为外人作保”可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为你所不认识的人作担保,你就会受亏损。你把一个本该不属于自己的担子压在你的肩上,你就不得不面对这种结局。另外一个意思是:在你尚不知别人是否同意的情况下,你就自作主张、替他出面而作出承诺。你超越了自己权力的范围,因此你要面对苦果。“击掌”就是与别人联手敲定某事。人轻易不要作出承诺,因为一旦出口,你就要履行。

8, 在待人接物的事上,有哪些重要的原则?
(1) 要有仁慈(17节):通常人以为“仁慈”就是对别人好。这只是一个方面。“仁慈的人,善待自己”。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残忍的人,终归害了自己。人若行恶,看上去可得资财(16节),但那不过是虚浮的工价(18节)。人若仁慈,就可得尊荣(16节),那乃是实在的果效(18节)。

(2) 要有恒心(19节):“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终久行善,必得生命,而且后裔也得拯救(21节),将来尽得好处(23节),所结的果子乃是生命树(30节)。

(3) 要施舍(25节):神启示的律非常奇妙。人以为要增添,就是怎样去拼命争夺。但神说,“有施散的,却更增添。”“好施舍的,必得丰裕”。叫自己多起来的方式乃是多给别人。你是一个常常“滋润别人的人吗”?若是这样,你自己就多得滋润。人若明白这个律,在财物上就是自由了。人若只知为自己积财,而“屯粮不卖”,最终必蒙咒诅,因为他不顾念别人的需要。人要有社会理念,在遇到需要时,可以把自己的东西与大家共用。

(4) 要恳切求善(28节):“因为撒义种的,得实在的果效”(18节)。人若恳切求善,就求得恩惠。人若离善去寻求别的,就要面对苦果:有死亡(19节)、为神所憎恶(20节)、要受罚(21节)、面对穷乏(24节)、承受清风(29节)。

9,如何体会22节及30节?
神看重见识过于美貌。人在世上当先求见识,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象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1:24-25a)。人有美貌而无见识,亦诚如中国话所说的,“鲜花插在牛粪上”。

得人胜过得物,人是永存的,物是暂时的。生命树的果子就是结出生命的果实,就是能为主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