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1-9章为引言。10章讲口舌及财富的事(19及22节)。11章讲施舍及义人和恶人必受报的事(24-26节及31节)。12章讲根基(3节)、言语(19节)及殷勤和懒惰人(27节)的事。13章讲管教及财富的事。

二、分段和主要内容:本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管教方面的,有1、10、13、18、24节;关于财富方面的有:7-8、11-12、22-23、25节;关于言语方面的事,有2-3、5节;智慧与愚昧的对比:14-17、19-21节。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1,            本章中哪些经文直接讲到家庭中的关系?共有3节:1、22及24节。1节说“智慧子听父亲的教训”,讲到作儿女的事。圣经给为人儿女者一个重要的教导便是听从父母,如西3:20,“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弗6:1:“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是否有拿出时间来听听父母的话?我们耳朵的工夫是否炼好了?22节说“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你我是怎样的人,便决定了我们的财富是给子孙呢,还是给别人。人若行善,便是给子孙遗留产业;这是真正的产业。当你为善,行得正直,罪人便是在为你积存资财。当所罗门只求智慧时,神将富足及尊荣都赐给他(王上3章)。当你行得不对时,既使你手中有极多的财,也不过是为别人积存而已。我们是否明白这一点,以致作一个行善的人呢?24节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圣经格外强调管教及杖打儿子的事,这与“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6:23)及“谨守训诲的,乃在生命的道上”(10:17)是一致的。人若不管教孩子,已应了“恶人的怜悯,也是残忍。”(12:10)这句话。主对自己的儿女也是这样,“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 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吗?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来12:6-10)

2,            本章从哪几个方面讲到口舌的事?第2节的后半节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和合本用“奸诈人必遭强暴”。新译本用“奸诈人的欲望却是强暴”。NASB用“The desire of the treacherous is violence”.KJV用“A man shall eat good by the fruit of his mouth; but the soul of the transgressors shall eat violence.” NIV用 “the unfaithful have a craving for violence”。因原文中的后半句省略了动词,因此导致不同的翻译。若照排比的说法,后半句的动词当与前半句一样,也用enjoy或 eat (“享”或“尝”)。从这个角度,和合本及KJV的翻译可能更合理。义人得尝美果,奸诈人就尝强暴,就是遭报应。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的言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你如何说,就结出怎样的果子来-或得享美福,或遭报应。

第三节说,“谨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张嘴的,必致败亡。”你的口直接关系到你的生命-不但是肉体的生命,还有永远的生命。若是谨守,就得保生命;若大张嘴-随便张口就说,则必致败亡。 第5节说,“义人恨恶谎言;恶人有臭名,且致惭愧。”“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8:13)。一个敬畏神的人是个恨恶谎言的人。新译本翻译为,“义人恨恶虚假,恶人行事,遗臭贻羞。”King James Version为“A righteous man hateth lying; but a wicked man is loathsome, and cometh to shame.”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ASB)为 “ A righteous man hates falsehood, but a wicked man acts disgustingly and shamefully”。恶人的行为有两个特性,一是臭,二是羞。臭是指行为的特性说,羞是指行为的结局说。人不该口无遮掩说大话,更不该口出谎言,以致行恶得罪神。

3,箴言书到目前为止从哪几个方面来讲懒惰和殷勤的事?本章4节中说,“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多少时候,我们羡慕别人所取得的成果,但自己却没有殷勤地去努力,因此永远只有羡慕的分。我们是否羡慕别人夫妻的恩爱,我们在自己的婚姻中努力了吗?我们是否羡慕别人活得喜乐、平安,我们自己是否在这些事是上用心了呢?是否羡慕别人祷告主,亲近主多多,而自己却是连门道都没有摸着?今年教会的主题是“主,教我们祷告!”难道半年、一年过去,我们依然活在“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之中吗?愿我们活在“殷勤人必得丰裕”之中。12:27中说,“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猎物已打好,但懒惰人却懒得去烤出来,让自己和别人享用。我们是懒惰人吗?主耶稣下入死地,升入高天,掳掠了仇敌,已全然得胜,如今坐在父亲的右边。各样属灵的福气在耶稣基督里已预备好了,但我们是否殷勤地去得着这些宝贵的财物?或者我们根本就是个懒惰人,连主预备好的我们也不得享用?“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岂不是在说我们吗?12:24中说,“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今天多少基督徒实在是在“服苦”,而不是“掌权”。神的话是说,“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more than conquerors”罗8:37)。我们有这样的生命吗?我们在属灵的事上懒惰还要多久呢?我们愿意过服苦的日子,还是作掌权的人?求神叫我们在属灵的事上殷勤!6:6-11呼唤懒惰人去看蚂蚁的动作,劝人不要在床上太耗时间,否则“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10:4中说,“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今天我们未能经历属天的丰富,对照如同云彩一般围绕我们的见证人,我们又是何等贫乏?主啊,怜悯我们!救我们脱离属灵上的闲懒!

 4,如何理解7-8节?箴言书的内容有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言语”;在为人处事上,“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1:2-3节)。有教诲和劝戒性的,也有知识性的,即“words of understanding”。7-8节是更偏于知识性的,它是在叙述一个观察到的事实。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劝戒,即叫人如何去行,而是在于提醒,会有怎样的一种情况。这是我们在读箴言时要留意的,这也是“分辨通达的言语”的一部分。第7节说,“有人自充富足,却一无所有;有人假装贫穷,财物却极多”(新译本)。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第8节说,“人的财富是他性命的赎价,穷人却听不见威吓的话”(新译本)。这里讲到财富会救人,遇上麻烦时,可用财富作赎价;但也会害人,要面对威吓的话。穷人虽然贫乏,但也不必听威吓之话。

5,“义人的光”和 “恶人的灯”是什么意思?主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太5:14)。神要我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腓2:15)。神的儿女在世上有好行为,这是光,乃是一种广义的光。但主耶稣说,“约翰福音 812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那光是真光”(约1:9)。他也是在讲一种狭义的光。将来我们这些作神儿女的人,眼睛被打开时,会发现每个人身上切切实实有光。正如摩西见了神之面之后,脸上发光(出34:29-30)。义人的光不但明亮,更是欢喜。当教会里神的同在明显时,人进来就欢喜;当我们心中注视主时,心里也是欢喜。

 6, 本章中从哪几个方面讲到财富的事?财富能成事,也会坏事(8节)。11节特别指出“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这提醒我们不要有任何贪财之心,任何赌博、买彩卷而得的钱必然消耗,没有任何益处,因此神的儿女实在该极为谨守。惟有“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属天的财富也不是不劳而得的。太11:12中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23节中说,“穷人耕种多得粮食,但因不义有消灭的。”新译本为,“穷人的耕地可产大量粮食,却因不义都被摧毁。”这句话的意思是:神给了人诸多的恩典,既使是穷人的耕地,神也定规使它可产大量粮食,使每个人都不缺。但因着不义-这个不义可能来自别人,也可能来自这个穷人自己,而使得这些原本可以多得的粮食尽都消灭了。25节告诉我们神的作为:“义人吃得饱足;恶人肚腹缺粮。”因为“耶和华不使义人受饥饿;恶人所欲的他必推开。”(10:3)

7, 关于听劝言,本章是如何说的?1节说,“亵慢人不听责备”。10节说“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13节说“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18节说“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一个不听责备的人活在世上的日子必“致贫受辱”,他的结局是“自取灭亡” ,他的表现是骄傲,与人相处“只启争竞”(10节)。今天哪一个争竟不是由于骄傲引起的?一个听劝言的人是智慧人,而且必得善报(13节)及尊荣(18节)。生命的泉源在智慧人那里,人若留心听,便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14节)。能否听劝言决定了人是走在生命的路上,或是死亡的网罗中。

8, 如何体会“奸诈人的道路,崎岖难行?”(15节)?就着本章来说,奸诈人的口“因大张嘴;必致败亡”(2-3节);因为懒惰,“却无所得”(4节);因为说谎,“有臭名,且致惭愧”(5节);因为骄傲,“只启争竞”(10节);因蔑视训言,而“自取灭亡”(13节);因愚昧,“张扬自己的愚昧”(16节);因弃绝管教,“必致贪受辱”(18节);为祸患所追赶(21节),又是肚腹缺粮(25节)。

9,如何理解“祸患追赶罪人”(21节)?任何罪都有代价,人一定会被这些罪所追赶。一个说谎言之人会被“臭名及惭愧”追赶(5节);败亡追赶着“大张嘴”之人(3节);邪恶会倾覆罪人(6节);死亡的网罗追赶着蔑视训言的人(13节)。神对该隐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创4:7)。在十诫中,神说,“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20:5)。

10,  12节及19节讲所盼望的事。    12节提到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所盼望的事一直迟延,人心就不免沮丧;所愿意的事情真正临到的,心里会得极大的满足。这句话给我们提醒:我们所盼望的事要对,即合乎神的心意,这样便必能得着。惟有一个真正活在神旨意中的人才可以真正领受“生命树”,即常常见到自己所愿的得以成就。19节指出愚昧人愿意行恶。因此当别人远离恶事时,就会为愚昧人所憎恶。  11, 17节讲用人的事。20节讲交友的事。无论是用人或是交友,都必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