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复习与背景:箴言教导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在各种关系的处理中,与朋友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17:17中说,“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18:24中说,“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本章中多处讲到与朋友的关系,提醒我们当如看重及处理这样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与分段:与朋友的关系:5-6、9-10、14、17、19;夸口:1-2;愚妄人:3、12、22;人的各种表现:4、7-8、13、20-21;作智慧人:11;争吵的妇人:15-16;殷勤的人生:18、23-27。 
三、启发性问题及应用:1,            本章的头2节对于人的夸口有何特别提醒?A)不要为明日自夸(1节):因为你自己并不能把握今日或明日所要发生的事。路12:16-20中无知财主的比喻对我们是极好的提醒:当人以为自己凭着所积存的财物可以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时,没有想到他的灵魂却被取走了。雅各书4:13-16中也劝戒我们说,“瞎,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作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 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为着明日,人当以神夸口,正如箴16:9所指出的,“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这句话对我们的提醒是多方面的。因着明日不在我的把握之中,我们当趁着还有今日作最要紧的事:与亲人当传的福音,趁早传;在神面前当作的奉献,趁早作;趁着年青的日子,多服事神。B)不要自己夸自己(2节):人不该为将来的事夸口(1节),因为那是不确定的。本节指出人也不该为过去或现在而自夸,而“要别人夸奖你”。这是圣经中一个不变的原则:“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14:11)。 
2,            本章从哪几个方面描述愚妄人(或愚蒙人)?A)愚妄人的恼怒(3节):愚妄人的恼怒会成为一个重担,比石头还重,比沙土更沉,把此人自己活生生地缠住。因此愚妄人若不晓得控制自己的怒气,他必然落入极可怕的网罗中。愚妄人的恼怒不但会害自己,还会影响别人。我们遇见愚妄人恼怒时要警醒自己,否则我们也会被这比石头更重,比沙土还沉的愚妄人之恼怒压垮了!我们自己常活在这种恼怒中吗?B)愚蒙人在祸患中受害(12节):通达人与愚蒙人的主要区别在于:通达人有见识,能预先看见祸患,因而及时藏躲。愚蒙人未能看见祸患,还往前冲,因而受害。愚妄人是虽然也预先看见祸害,但依然还前往受害。这是最可悲的一种人。神的话提醒我们,“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顺着情欲撒种,一定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一定收永生。因此透过神的话,我们已预先看清楚,凡出于情欲去行事的,必定收败坏,因为我们当及时藏躲,照着圣灵或神的话语而行。C)愚妄人的愚顽(22节):箴22:15中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但对于愚妄人来说,虽然受了极大的击打,“他的愚妄还是离不了他。”今天我们的脾气已叫我们吃了多少亏,但我们依然没有改变?我们的骄傲已叫我们跌了多少跤,但我们依然如故?我们的家庭和夫妻关系落在极大的难处中,我们自己还是无所改变?
3,本章如何讲论朋友的关系?A)朋友的劝教(5-6,9):一个真正的朋友,出于忠诚,是一个勇于当面责备的人,这比所谓“背地的爱情”及“仇敌连连亲嘴”要强得多。当我们自己有错时,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不是“连连亲嘴”的仇敌,乃是当面责备的朋友。宁可领受朋友出于忠诚而加的伤痕,也不要沉溺于仇敌的连连亲嘴。这里的仇敌可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像犹大一样的,心中存卖主之心,当表面上似乎是亲近主,以亲嘴来卖主(太26:49);另一种是明知对方作错了,但鉴于各种原因,没有勇气诚实地指出这种错误来,而依然说一些恭维的客套话,这亦算是“仇敌的连连亲嘴”。对照5-6节,有两件事我们不得不问自己:第一,我们有忠诚的朋友吗?第二,我们自己是忠诚的朋友吗?亦或是:连连亲嘴“的仇敌?本章9节把朋友诚实的劝教与膏油和香料相提并论:我们怎样喜悦膏油和香料,我们亦当怎样喜悦朋友诚实的劝教。诗141:5中说,“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我的头不要躲闪。”当朋友出于忠诚,诚实地劝诫我们时,这是把膏油和香料加在我们的头上,我们谁不需要这样的祝福呢?求神开阔我们的心!注意这几处圣经所提到的朋友的态度:“出于忠诚”及“诚实的劝教”。不是定罪、论断、批判,乃是关心、造就、扶持,是帮助及建立对方。惟有这种诚恳,才是我们在劝诫人时当有的心态。B)朋友不可离弃(10节):不但包括自己的朋友,也更是包括父母的朋友。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不听从在他父亲面前侍立的老年人(王上12:1-15),因而国在他手中分裂。当人看重朋友时,在遭难的日子,便有倚靠。血缘关系虽然要紧,但比不上经过试炼的真正朋友之关系,正如中国话所说,“远亲不如近邻”。C)给朋友的祝福(14节):神的教导与人的作法实在不一样。人通常认为祝福的话要多说,但圣经中指出作为朋友,当面的责备更要紧。在给朋友祝福时,要注意时间和方式。若是清晨早起,便大声祝福,这不合时宜。会使被祝福的人及其他听见的人觉得莫名其妙,还以为是否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因此这种祝福实在与咒诅差别不大。因此不管说什么话,“话合其时何等美好”(箴15:23)。D)磨朋友的脸(17节):本章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朋友的功用在于彼此有真正的造就。铁磨铁,磨出刀来;朋友之间相感也是如此。真正的朋友是可以在一起“相磨”的,惟有如此,这种果效就显明出来了。如果人只能在“你好我好”之中,未能真正进入“相磨”的状态,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关系。19节亦讲到朋友之间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本节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种是新译本的解释,“水怎样映照人面,人的心思也怎样反映其人”,这里所说的是人自己的心思反映出这个人来;指的是同一个人。另一种解释是“人与人心也相对”讲到两个不同的人。当这个人用好心来对待另外一个人时,那个人也用好心来回应,当这个人用坏心眼来对待另外一个人时,另一个也用坏心眼来回应,有“物以类聚”的意思。这第二种解释告诉我们一个极为重要的属灵原则:在与人相处时,我们怎么种,也就怎么收。我们用爱来种,也把别人心里的爱显出来;我们照着神的话语去行,也会在别人的心里让别人愿意照着神的话语去行,这正应验了主在太7:12中所说的,“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4,本章讲到哪些与人的表现有关的经文?A)嫉妒的可怕(4节):忿怒和怒气都是可怕的,表现得残忍,又象是狂澜。但嫉妒比这忿怒要可怕得多。怒气是一时的,而嫉妒却是长久的,如同骨中的朽烂一样(14:30)。不但是残忍,更如“阴间之残忍”(歌8:6)。我们自己心中是否有嫉妒呢?若不靠神的恩典,我们无法抵挡嫉妒,必将被活活吞噬! B)饱足与饥饿(7节):对于饱足的人来说,什么都没有味道;但对于饥饿的人来说,连苦物都觉甘甜。这既是人所面临的困境,也看出神不偏待人的作为:人富足原是好的,但到那时什么也提不起兴趣;而贫穷的人的感恩和乐趣则可能比富足人更多。一种在饱足中依然能有饥饿感觉的操练是禁食。人在神的恩典中若能有这种节制的操练必能蒙福。以上都是针对物质层面来说的。但人却有更深的需要,就是属灵的需要。主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太5:3)。当一个人灵里贫穷的时候,“一切苦物都觉得甘甜”。每一次听道、每一次聚会,他都能有得着;但一个自以为饱足的人,甚至连蜂房的蜜他都厌恶,再好的属灵书,再好的道他都能挑出毛病来。神“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3)。C)人的漂流(8节):雀鸟离窝游飞,没有着落,人离开本处漂流也是如此。人无论到哪里,都当有自己的处所,这是就着住宿的环境来说的。但人的心灵更是如此。人若是没有寻着心里的故乡,则更是一个流离失所的浪子。离开耶稣基督,没有一个人能有真正的安宁,神是我们真正的居所!正如神人摩西所祈祷的,“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90:1)。8节中的“本处”还可有另一层的解释,就是人所当尽的位份。为人儿女者不站在自己所当站的位份上,去孝敬父母,他的心不安宁;为人丈夫者不爱自己的妻子,他离开了“本处”,不可能有真平安;为人妻子者不敬重自己的丈夫,她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喜乐。因此人站在“本处”是极为要紧的。D)人的眼目(20节):在日光之下,人的心定规不满足;人的眼目也永远不够看。但感谢赞美神!一旦人学回仰望神,定睛在耶稣的身上,他就可以过一个有满足喜乐的人生(约16:24),也象诗人所说的一样,“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73:25)。E)人的称赞(21节):箴17:3中说“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结合本节,可以看出来,人的称赞是耶和华熬炼人心的一种方式。人是否在称赞之下依然能站稳,便显明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耶稣提醒说,“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6:26)。当众人听见希律的讲论,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圣经告诉我们,“希律不归荣耀给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徒12:21-23)。我们也要谨慎人的称赞,免得被虫子所咬。 
5,11节对我们有何提醒?为人儿女者当有智慧,这样父母就不致于蒙羞。箴17:21及25中分别讲到,“生愚昧子的,必自愁苦;愚顽人的父,毫无喜乐”,“愚昧子使父亲愁烦,使母亲忧苦”。我们这些作神儿女的人,更是如此。主吩咐我们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6,本章如何讲殷勤的事?A)神的律是:“劳力的农夫,理当先得粮食”(提后2:6)。因此“看守无花果树的,必吃树上的果子;敬奉主人的,必得尊荣”(18节)。正如主耶稣所说的,“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12:26)。B)23-27节透过牧养羊群和牛群,来提醒我们当殷勤作我们自己手中的工,原因是“因为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吃老本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需要。23节是劝勉,24节是原因,25节是劳作的内容,26-27节是劳作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