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作与行善,意义何在?

有位宣教士名叫以利俄德  (Elliot)  ,他与几位弟兄到南美洲的民族宣教,这民族是一个非常野蛮、吃人的民族。当地的族人发现了他们,用箭射死他们,而且还宰了他们来吃。当这消息传返美国后,他们的妻子及教会都非常震惊,甚至要求美国派军消灭这个民族。但是,身为护士的以利俄德太太,竟然要求再到那地方,她说:“盼望借着我们的服侍,来完成我丈夫未能完成的心愿,就是把这民族改变成一个基督教的民族。”于是,这几位姊妹要完成丈夫还未完成的使命,再到那地方。她们在那里不但没有被吃掉,族人更因她们的温柔而接纳她们。那时族里有小孩患上疾病,这几位姊妹便透过药物把他们治好,族人就以为她们是神,非常尊崇她们。这几位姊妹就借着这机会向他们介绍耶稣,后来整个民族都信了主。有一次,在国际基督教聚会中,犹长公开宣讲见证,说从前他们是吃人族的,但耶稣基督改变了他们,他的见证令很多人都受了感动。

以利俄德生前留下来的日记,他妻子发现上面写着:“一个晓得放弃他不能够保存的东西,去得着他不能够失去的东西的人,绝对不是愚人。”他太太看见后非常感动,到底什么是我们不能够保存,什么是我们不能够失去的呢?传道书三章  9  至  15  节,“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

工作行善意义何在呢?圣经清楚写着,“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 (  传三  9)  所罗门王继续给了一个在日光之下正确的答案,“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原来其中一个目的,是要人在劳苦中受试炼。“经练”这个词原是叫人谦卑,使人顺服的意思。人经过试练,学习顺服神。同样,人在劳苦中学不到虚空的功课,也是枉然劳碌。最重要是在工作的磨练中,学习待人友善,让我们更知道依靠神。经过磨练,让我们学习品格上的功课,而把我们不好的品格磨去。

神要我们受经练,目的是要建立我们。今天的人把人当作工具,目的是要建立他们的工作,所以,当人再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象垃圾一样被丢了。感谢主,神看我们却是不一样,因为祂看工作为工具,主要是借着工作建立工人,绝对不是借着工人建立工作。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  传三  11)  创造有两种,一种是从无变有,神说有就有,神命立就立。另一种是已经存在,而且把不好的变成好,使乱的变成井井有条,把有罪的变成圣洁的。我们看见神创造万物,是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目的是把一切都看着为好。我们怎样才能注重好的一面,按照神的心意管理一切呢?神把一个重要的心意给我们知道,又将永生安置在人的心里;祂要我们在日光之上看工作、看我们的行为、行善及各种不同的劳碌。“永生”这个词乃是永恒或永远的意思。因此,若我们以永远的目光去看永恒,就会发现今天世人的做法和我们有很大的分别。

“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 (  传三  12)  当我们从日光之上看,我们就知道什么事情是行了以后,就永远不会失去的。所罗门指出,从日光之上看我们的工作,知道唯一叫我们得到后永远不会失去的,就是终身喜乐行善。“行善”是珍惜、喜爱或享受行善的意思。神盼望我们行善,我们为自己所做的终会失掉,我们为自己保存的终有一天会失去;惟有为别人的需要,为神付出的一切,才是永远属于我们的。为他人舍出的,神说祂一定偿还给我们。今天我们有什么是得了以后,永远不会失去的呢?这就是永生。我们有没有把握已经得着永生呢?神乐意万人都悔改,祂不愿意有一人沉沦,我们有没有重生的把握呢?

启示录十四章  13  节这样说: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息

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做工的果效包括了福音的果子,这是我们得着后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而且要归在我们的账上。

在品格方面我们是否已学习了爱心、忍耐、温柔、节制,这些属灵的果子呢?若我们真正学习到这些品格上的功课,将来我们见神的时候,祂会称赞我们是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

马太福音二十五章记载了耶稣的话,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我渴了,你给我喝;我赤身露体,你给我衣服;我病了,你探望我;在监房里,你来看我。”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事呢?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最小的一个弟兄身上,就是作我身上。”原来那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就是当我们看见一个最小的弟兄或姊妹有需要时,我们立刻以爱心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果效是永远属于我们的,将来神会赏赐给我们。因此,作者清楚说,“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 (  传三  12)  因为他看见日光之上,有些东西我们得着后是永远不会失去的,所以他劝告我们不要忘记行善。

“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 (  传三  13)  工作行善另一个意义就是叫我们的人生可以享受劳碌得来的果子。一位心理学家名叫马斯劳,他说一个丰盛的人生,要满足五方面的需要。第一,生理上的需要,就是衣食住行,因为人如果连吃也不饱,便很难享受丰盛。第二,是安全感,一个人除非有安全感,否则他不会留在某一个地方。第三,有爱的经历,人需要有爱,要是家里感受不到爱,也不会留在这个家。第四,被受尊重,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第五,自我实现,意思是有理想和目标,也能达到这目标。神了解人的需要,所以在我们劳碌的过程中,祂乐于看到我们有果效。

“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  传三  14)  作者表达了他对神的认识,凡神所作的必永存,所做的无需增添减少,因为祂是没有错误的神,只在于要我们认识祂。神的旨意既然要我们行善,只要存敬畏的心跟从祂,我们就能享受到丰盛的人生。“敬畏”这词在传道书共出现了七次,在整本圣经中出现了三百三十次,是贯穿整本圣经最重要的两个字。“敬畏”是指我们对神的态度与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乐意行善。这方面的忠告,在摩西五经中已经提了许多次,作者非常熟悉这方面的教训,所以他告诉我们,要真正享受丰盛的人生,必须要学习敬畏神的功课。

传道书三章  15  节,“现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将来的事早已也有了,并且神使已过的事重新再来。”因为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中,祂是全知的神,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事祂都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必须把握机会,在永恒的事中有分,按神的旨意行事。盼望以利俄德这句话能够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一个晓得放弃不能够保存的东西,去得着他不能够失去的东西的人,绝对不是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