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奧祕』
馬太福音13:1-23
馬太福音十三章是一章非常重要的經文,這一章的內容包括七個比喻,其中六個比喻的開頭都說:天國好像。雖然第一個撒種的比喻沒有談到天國,但在第二個比喻中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便把第一個比喻串在同一個主題裡面了。我們把這七個比喻放在同一個主題中來思想,這個主題叫做『天國的奧祕』。對耶穌的門徒以外的人來說,他們所聽到的是七個不同的比喻,但耶穌的門徒比群眾多聽到其中兩個比喻的解釋,和為什麼用比喻講道的原因。我們先瞭解一下當時的情況,才能明白耶穌在十到十六節的說明。
一開始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從房子裏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原來這不是一個事先安排的聚會,有很多人聽說耶穌在加利利海的某個地方,便主動的聚集過來,人數多到耶穌在岸邊沒地方站,他不得不到一艘船上去,免得被人群擠下水去。這麼一大群的人聽聞耶穌行神蹟醫病,也跟法利賽人和文士爭論過許多信仰上的問題,他們可能是帶著問題來求耶穌幫助的,或著只是因為好奇心想來看看耶穌的樣子。
面對這一大群的人,耶穌用最簡單,卻又是很深的道理跟他們說話。耶穌的門徒聽了耶穌所說的第一個比喻後,就忍不住的問耶穌,為何要用這種方式教導群眾。耶穌引用以賽亞書六章九、十兩節的經文,解釋他用比喻的原因。以賽亞書六章記載先知所領受的神的呼召的內容,以賽亞在異象中回應神的呼召,他要去對著一群看不明白真理,聽不進教訓、心蒙脂油的百姓傳講神的啟示,一直到那一個世代過去。神要先知去做看起來似乎不會有果效的工作。耶穌的時代和以賽亞的時代比較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在今天這個世代也一樣,神信息的傳講者要面對無動於衷的聽眾,信息的內容對大多數的人來說,變成一種無法明白的奧祕,因為在生活中不能體會。但對那些願意跟隨主的人來說,卻是不難明白的。
七個比喻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叫聽的人將來進到天國裡面。所謂『比喻』按字面的意義,就是將不一樣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較對照。用一件事物來解釋另一件事物。耶穌所說的這些比喻是用屬地的事物,去說明屬天的意義。把一些我們在地上很常見熟悉的事,放在天上奧祕事的旁邊,透過我們對於熟悉事物的瞭解,來認識關於天上的奧祕。
我們把耶穌所說的這七個比喻整理一下,撒種的比喻是一個引言,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聽過福音的人不一定到最後都會得救。後面的六個比喻可以整理成三個問題問我們自己。從麥子椑子和收網的比喻,我們應當問一下自己,我是不是合神標準的基督徒?
對耶穌當時代的人來說,稗子是農夫的咒詛,它是一種雜草,也叫作有鬚的毒麥。稗子和麥子長得十分相像,猶太人把稗子稱作『假麥子』。最開始撒種的階段,稗子與麥子落到田地裡,不可能把它們分別出來。當它們發芽以後,雖然很容易區別,可是那時候麥子跟稗子的根糾纏在一起,如果拔掉稗子,稗子的根會把麥子的根一齊扯出來。所以稗子和麥子一同生長的時候,不能把它們分開,但是到最後收割時一定要分別出來,因為稗子帶有一點毒性,不小心吃了會讓人感到暉眩、不不舒服,而且稗子有麻醉性。如果麥子裡參了很少一點的稗子,磨出來的麵粉就會帶有苦澀的味道,所以收割後一定要很仔細的把它們分別出來。
另一個收網的比喻很容易明白。巴勒斯坦地方有兩種主要的打魚方法:一種是撒網,漁夫站在岸上用手把網撒出去。魚網的形狀如同一頂鐘形的帳幕。頂端縛有一條長繩,繩的另一端綁在漁夫的手臂上。豫先摺好的魚網,一撒出去就會全部張開。魚網的四周綁著鉛塊使它立刻沉到水底。在網下面中的魚就會被網住。第二種打魚的方法是拖網,這個比喻中所提到的是這種網。拖網是一個大型的正方形網,四個角綁著大繩子,漁船拉著繩子航行,在魚網前的所有魚類都會被拖進來。魚夫收網後,開始分別網裡的東西,沒有用的便丟棄,好的收存在器皿中。
這兩個比喻最大的共同點是最後的分別,好的被保存,不好的被燒掉。教會就是這兩個比喻中的田地和魚網,在收割和收網以前,教會不能夠去選擇或判斷誰是好基督徒,誰將來要得救,教會原本就是一個混雜的地方,有各種背景和動機的人在裡面,主再來之前神容許所有的人加入。在兩個比喻中我們很請楚的看見,所有加入教會裡的人,不一定將來都是會得救的。
我們繼續從這兩個比喻思想下去,既然不是每一個說自己是基督徒的人會得救,那麼什麼樣的基督徒才能得救呢?其實在這兩個比喻中給我們答案了,能夠得救的基督徒,必須在兩方面證明出來,第一個是從生命的內在素質上證明出來,稗子外表的形狀跟麥子很像,但它裡面的的味道卻不一樣,它是苦的。稗子跟麥子都有外殼,當它們的外殼被碾碎以後,它們裡面的味道就不能隱藏了。我們在某些時候,會發現我們自己或別人生命的素質是不是苦的,遇見問題跟困難的時候,人的外殼便會破碎,生命的素質就會顯露出來。第二個重生得救的證明是從外表,也就是基督徒的生活表現。去年我跟美環去美國住在美滿家時,有一天她帶我們去抓螃蟹,那一天我們差不多抓到二三十隻,但最後一隻都不能帶回家,因為沒有一隻是合格可以帶走的。我們怎麼知道那些螃蟹是不合格的呢?我們有一把尺,那把尺有兩種標示,一個是告訴我們多大的螃蟹才是夠成熟的,另一個標示是告訴我們公螃蟹跟母螃蟹的分別,只有夠大的公螃蟹才能帶走,撒網的比喻讓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其實神對我們定了標準,什麼樣的生活表現才是重生得救,將來才有資格進天國。從稗子麥子何撒網的比喻,我們要省察自己生命的本質和外在的生活表現是不是合神的標準。
從比喻中第二個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是不是盡本份的基督徒,把神給我的恩賜發揮出來,對世界產生影響力?芥菜種和麵酵比的共同特點,就是它們的影響力。在巴勒斯坦地一顆芥菜種可以長大到四公尺高,像一棵樹的樣子,然後就會吸引飛鳥在上面搭窩。麵酵也是一種有影響力的東西,聖經說: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發起來。這兩個比喻告訴我們要怎樣才會有影響力。
第一種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且讓人樂意親近我們,就像長得像樹的大芥菜,飛鳥會過來在上面搭窩。引起別人注意的人,不一定會讓人喜歡親近。我記得小時候很喜歡去姑媽家,因為她家就在糖廠附近,每次去表哥表姊會帶我去吃糖廠的健素冰棒,附近的大水溝有魚可以撈。不過她們家有一個我很想去卻很怕接近的地方,就是她們家的小花園,因為每一次走過去腳就非常痛,那裡有一種很可怕的植物,後來我查書才知道那種植物叫咬人貓,葉子表面毛絨絨的,看起來很舒服的感覺,皮膚碰到卻會叫你痛得不得了。能引人注意又叫人樂意親近的祕訣,就是做一個不傷害別人的人。
第二種對人產生影響力的方法是先讓自己不見,被別人接納了,再改變別人。麵酵的作用就是這樣,它們先被充份的揉進麵團裡面,好像消失不見了,等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整個麵團就會被麵酵改變。你是不是像一塊帶著充滿活性酵母,用神賜給你的生命去影響改變別人。
最後要問自己的是,我有沒有把資金投資到最有價值的事上?耶穌用兩個跟錢有關的比喻,叫我們想一想我們正用生命做什麼投資。這兩個比喻很短,也很類似,用今天的話說,買地的比喻就像你投資股票時,不是盲目的亂買,而是要先看大盤中那一類的股票最有漲價的可能性,舉例來說,你看準了電子類股前景看好,雖然價位很高,你會願意把其他類股的股票賣掉去買電子類的股票。買珠子的比喻,就像你從某個管道知道某一隻股票快要增資除權了,確定在不久之後會大漲,你就把所有的股票賣掉,不惜成本的全部去買那一隻股票。很多人都很懂得理財,用錢滾錢的方式為自己增加更多財富,卻忽略去管理更寶貴的生命。
耶穌所講的這七個比喻,也是在問我們三個問題,你是一個合神標準的基督徒嗎?你是一個盡本份、有見證的基督徒嗎?你是一個懂得為生命做最好投資的基督徒嗎?在第一個比喻中就預先告訴我們,這三個問題對大部份的基督徒來說,都不是肯定的,因為同樣的種籽有落在路旁的、有落在石頭地上的、有落在荊棘裡的,落在這些地方,就如同是聽不進道理的人、聽進去卻沒有建立根基的人、還有把收生命寄託在今生的人。能夠得救的基督徒是在三個問題上,都有肯定答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