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评价
读经:太11:1-15
内容:
一、详细分解
1、过渡
11:1 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这节经文是明显的过渡,一方面总结第十章较大规模的差传,一方面引起下文。
2、再次质疑
11:2 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
11:3 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在第九章14节那里,约翰已经派来门徒质疑,因为耶稣和他的门徒都不禁食(详见第四十二讲“新旧难合”)。这里约翰再次派门徒来质疑。这次质疑的问题是:耶稣是不是要来的弥赛亚?施洗约翰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质疑呢?他不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是背负世人罪孽的羔羊(约1:29-36),是用圣灵与火施洗的吗(太3:11-12)?
以前的分解我们说过,约翰虽然是耶稣的先锋官,是“旷野人声”,也勇于为耶稣作见证,但是毕竟他是人,有人的局限。他同样对弥赛亚有思维定势,一方面他具有犹太人的政治性弥赛亚观,一方面希望弥赛亚应当过严谨的宗教生活,比如禁欲、禁食。但是,耶稣显然令他很失望。虽然耶稣可以按照先知预言广行神迹、大有能力,但是得到的是犹太人的拒绝,同时神迹并不在一般对弥赛亚的理解之内;作为弥赛亚先锋的他却身陷囹圄,迟迟没有得到耶稣的拯救;而且迟迟没有看到耶稣用“圣灵与火”施洗。这一切,怎能不让约翰怀疑呢?
3、耶稣的回答
11:4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
11:5 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 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11:6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如果单从中文字面上讲,似乎神偏袒穷人。当然仅仅按照中文字面解经是不足取的,解释圣经有个原则叫“忠于原文”。“穷人”,原文的意思是“谦卑的人”,与太5:3节“虚心”同义,就是指里面贫穷的人,是指被圣灵光照,发现自己里面的贫穷、无知、愚昧、亏欠、缺乏,知道自己需要神的怜悯、怜恤、帮助、开启、光照的人。《以赛亚书》61:1节说“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注: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跌倒,与太5:29-30的动词“被绊倒”本是一个。当耶稣的工作作风无法符合人们的期望,甚至违反那些成规定俗时,许多人便离开了耶稣。耶稣就是这样的一块石头,对于信靠的人是值得信赖的、稳固的磐石,对于反对拒绝的人是一块绊脚石(罗9:33,林前1:23,太13:57)。
耶稣面对约翰的质疑,作出了回答。但是,显然没有正面回答“是”与“不是”,只是叫约翰门徒把亲耳听到、亲眼见到事实告诉约翰,就是耶稣所行的惊人神迹。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耶稣所行神迹是对旧约弥赛亚预言的全面应验(赛29:18,35:5-6,42:7,61:1)。耶稣叫约翰自己作出判断。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这是登山八福之后的第九福。显然,耶稣话里有话,希望这位弥赛亚的先锋不要“跌倒”,不要因为耶稣没有满足他的愿望而怀疑甚至否定耶稣。这个呼召也是向所有的基督徒发出。
约翰信心的软弱值得我们基督徒引以为戒,应当放下我们的成见、偏见、思维定势,尊重神的主权,谦卑寻求神的旨意。
4、评价与教导
11:7 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甚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
11:8 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甚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
约翰的门徒走后,耶稣开始评价约翰。但是,耶稣同样没有直接切入话题,而是引导众人去回忆有关约翰的往事,启发他们结合约翰的言行举止和所传讲信息来评判他。
出到旷野,约翰是在犹太的旷野、约旦河边传道、施洗。看,仔细观看。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也有翻译成“你们并不是去欣赏风景的!”或者“你们不是去看弱不禁风之人的!”
这样,耶稣的意思是:“你们好好回想一下,你们从前成群结队对犹太旷野、约旦河边是去干什么的?是为要欣赏被风吹动的芦苇吗?显然不是;那么你们到底要寻找什么?是要看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吗?可是那些衣着华丽的大臣住在王宫。约翰决不是朝廷大臣,他不懂得谄媚国王那种朝廷艺术,他乃是神的大使,弥赛亚的先锋……”
11:9 你们出去究竟是为甚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圣经告诉我们,犹太普通民众知道约翰是先知(太21:26)。所以,耶稣没有要求民众回答,而是直接点出民众的看法:“是的,你们出去是要看先知,是四百年沉默之后再度出现的先知,就是约翰。我告诉你们,他不但是先知,而且比先知大多了。”
如何理解耶稣说约翰比先知大多了呢?先知本是神的代言人,没有大小之分,那么怎么说约翰比旧约的先知都大呢?
一个人在天国的地位,要看他参与的程度。从人类历史这方面来说,施洗约翰的地位无人能比:他不仅仅是预言,他还是天国的先锋,为弥赛亚来临预备人心;是神儿子的见证者,亲耳目睹神儿子的风采。
11:10 经上记著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
11:14 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
耶稣清楚的指出,约翰就是先知预言当中的旷野人声,是弥赛亚的先锋以利亚(赛40:3;玛3:1,4:5;太17:12-13)。当然,施洗约翰是以利亚本人吗?显然不是。耶稣登山变像的时候,门徒亲眼见到以利亚的出现(太17:1-4)。天使对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预言约翰降生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 路1:17)。
11:11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11:13 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有关天国的启示和预言告一段落,实体已经来到,新时代开始了。
耶稣一方面肯定了约翰无与伦比的地位,一方面却又说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似乎自相矛盾。但我们要注意到比较的范畴,前者是与世人相比,后者是在天国的地位。为什么比旧约众先知还大的约翰,在天国却极小呢?
我们看到,旧约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这些属灵伟人,他们只能从远处瞻望基督(来11:13);施洗约翰只能站在天国的门口为基督报信;而门徒因为跟随了耶稣,身临天国之境,这样他们当中最小的也大过约翰。
11:12 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这节圣经是对听众的劝勉,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经文。因为按照中文字面的意思就是教导人要想进天国,必须努力。曾经听过有传道人这样教导:“一个人要想得救进天国,单单信耶稣还不行;必须努力顺服神,努力到死,才能保证进天国;一旦松懈,哪怕是临时之前的动摇,都会下地狱。”
我们说这样的解释是误解了经文的意思,是完全错误的,里面渗透的仍然是“行为主义”的毒素(参考第十二讲“登山宝训——是光是盐”)。 努力,原文意思是“强暴、逼迫”。耶稣结合施洗约翰因为严厉责备希律安提帕而被下监的事实告诉听众,进入天国不是易事,要面对很多的艰难、逼迫;只有坚定仰望神信靠神的才能进去。正如《使徒行传》14:22节所说:“我们进入 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
因此,耶稣这里的教导是提醒跟随耶稣的人应当有的思想准备,而不是教导行为主义。进天国只有一个方法一个途径:信耶稣。
11:15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是耶稣语重心长的提醒,这样的提醒在很多地方出现(太13:9,43;可4:9,23;路:8,14:35;启2:7,11,17,29;3:6,13,22,13:9)。谁没有耳朵呢?除非是聋子,谁听不见声音呢?耶稣这样的提醒不是画蛇添足吗?
是的,是人都有耳朵;是健康人都可以听见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听话的耳朵的。特别是那些心里刚硬悖逆之辈,他们是听不见神的声音的。圣经告诉我们:“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箴20:12)又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求主给我们谦卑受教的心,开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叫我们能听见神的话语。
二、反省反思
1、从施洗约翰一再的质疑耶稣,你学到什么功课?
2、穷人一定上天堂、富人一定下地狱吗?
3、如何理解耶稣也可以叫人跌倒?
4、如何理解施洗约翰比先知大多了?为什么说天国里最小的比约翰还大?
5、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吗?
6、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进天国,对吗?
7、“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是否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