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讲

第七十九讲

上一篇   下一篇

申请要职

读经:太20:20-34;可10:35-52,路18:35-4322:23--27

内容:

一、详细分解

    1、申请要职

20:20  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 

西庇太儿子就是雅各和约翰(参102),他们的母亲据说是耶稣的肉身姨母撒罗米(参约19:25;可15:40;太27:56)。

马可记载只是雅各和约翰的请求,他们的母亲没有参与。

20:21  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1928节那里主应许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或许被这母子三人理解成了耶稣这个弥赛亚使被罗马人奴役的以色列复国的时候,十二使徒一个个加官进爵,在未来的以色列国度里共同执政。

当然,之所以雅各、约翰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请求,就是在耶稣的国度里做左右丞相,大概是因为他们估计作为门徒之首的彼得已经失势:先是劝阻耶稣受难被斥责(1621-23),后骄傲自满被耶稣批评(19:30)。而他们与彼得是耶稣最爱的三个门徒。

2、伤心的主

20:22  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 

马可那里多了“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

是指神所量给我们的分(参诗16:5-6)。神差遣耶稣降世,原是要他背负世人的罪孽,在十字架上担当我们所该受的刑罚(参赛53:4-6),因此他所要喝的杯是指神忿怒的杯(参2639;赛51:17),也就是指十字架的苦难。

他们说:“我们能。”他们如此说,乃因他们不认识自己(参26:3156)。

耶稣已经接近耶路撒冷(29),受难即将开始。他最爱的门徒竟然在这个时刻提出这样的要求,很显然他们政治性的弥赛亚观根深蒂固,根本不能明白耶稣的弥赛亚之路意味着什么。

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听得见主的伤心,他们真的不知所云。

这还不算,他们对主的反问充满自信!——只要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将来身居要职,不管遭遇什么,他们认了!或者,他们以为耶稣再三预言的受难,只是考验他们的忠心而已。他们的老师能力、权柄是何等之大,还能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怎么可能呢?!

3、深深的叹息

20:23  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马可那里多了“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

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果然后来他们都为主受了苦,雅各是第一个殉道的使徒,约翰虽然年高自然死去,但年老的时候被放逐拔摩海岛(参徒12:2;启1:9)。其他门徒也相继殉道。

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主在这里是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尊重父神的主权,把一切都交在父神的手中,毫无自己的爱好和倾向。

显然主没有把话题点破,毕竟他们还没有亲眼见到耶稣的受难,解释只能是多余的。很多时候,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明白。

4、恼怒的众人

20:24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 

这就证明十二个门徒没有一个例外,彼此争论谁可算为大(路2224),互不相让,竟至嫉妒、恼怒。

显然,在其他哥十个看来,这弟兄俩太嚣张,简直是目中无人。他们两个作左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哥十个摆在哪里?特别是门徒之首彼得呢?再怎么说这丞相应该非他莫属啊!

主的眼在流泪,主的心在滴血,这一群愚顽的人!人的心是多么的难以降服啊!

5、温柔的教导

20:25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20:26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为大,是指较一般人尊大。用人,是指服事别人的工人。

20:27  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 

为首,是指最大;仆人,是指失去主权的奴隶。

类似的教导,在18:1-4节那里已经见过,详见“第七十一讲:天国的尊卑观”。

耶稣先提出在世人当中常见的现象,就是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权力大的管束权力小的,有权力的管理没有权力的。而权力的获得,或是凭借能力、武力,或是凭借关系、背景、金钱等等手段。

然后耶稣指出,在基督徒里面,或者说在神的国度里面,正好相反。不是位置越高权力越大,可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而是位置越高,责任越大、侍奉越多、托付越重。而权力的获得,是凭借忠心的服侍,爱心的牺牲,谦卑的服务。

当然,如果是为了获得权力而故作姿态,是被神咒诅的。

20:28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作多人的赎价在原文中这个前置词,是用来强调基督之死的代赎性质。多人基督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提前二6);救恩是给“万人”的,但只有多人(即信徒)得着。赎价按原文的用途,这个字通常是指买回奴隶的赎价;同样,基督以他自己的生命为赎价,把我们从罪的奴役中释放出来。

主在这里提出了自己作为榜样。本来,他是神的儿子,三位一体当中的第二位,世人的救主,配得所有人的尊敬和顺服。如果按照世人的模式,世上的君王、首领都是备受尊崇、前呼后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主耶稣也应当接受这样的尊崇和服侍。但是,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腓立比书》那里说:

2: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6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 

2: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2:8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稣在受难前夕,为了给门徒作出谦卑的榜样,虽然是门徒的拉比,却以一个奴隶的身份给门徒洗脚,并且要求门徒效法他(约13:1-16)。

6、最后的医治

20:29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路加记载此事是发生在将近耶利哥的时候(参路1835);我们必须了解耶利哥城的背景,才能明白其间有出入的原因。耶利哥在当时有新、旧二城,新城是大希律王所建,两城之间有一条道路相通。马太是记载耶稣出旧城之时,而路加是记载耶稣进新城之时,所以两者并没有矛盾。

20:30  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马可和路加均只记载“一个瞎子”,马可福音更提到他的名字是“巴底买”(参可1046;路18:35),或许是因为巴底买的态度比较积极,所以其它两卷福音书只提到他。

大卫的子孙,是弥赛亚的代名词。

这两个瞎子听说耶稣经过这里,就迫不及待的呼求耶稣的医治。显然,他们对耶稣弥赛亚的身份和能力已经有所耳闻,并且深信不疑。现在机会来了,他们竭力呼喊,不让这个机会溜走。

20:31  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做声。他们却越发喊著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众人吩咐他们不要喊叫,他们使人讨厌。按照巴勒斯坦当地的风俗,拉比走在路上教导人,旁人是不可以喊叫;那些在耶稣四围的人一定因着这喧闹的嚷叫声,听不见耶稣所说的话。可是没有方法可以拦阻这两个瞎子;因为这是关乎自己的眼睛看见与看不见的大事,没有什么能使他们放弃或退后。

我们时常很容易在寻求 神同在的事上灰心。只有那一位下定决心不与基督隔绝的人,终于找到基督。

20:32  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说:“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20:33  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 

20:34  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 

这两个瞎子并不害怕提出大的要求。他们虽是乞丐,但他们所求的不是金钱,而是要看见。没有一件请求过于庞大,大到不能够带到耶稣基督的跟前。

耶稣就动了慈心,在很多地方我们看见这样的文字(9:3614:1415:3218:27)。他是一位慈爱的主,他体恤我们的痛苦。

这两个瞎子执着的结果是他们终于见到光明,马可那里记载耶稣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这两瞎子是会感恩的人(路加那里记载“就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神”)。当他们接受了他们所求的赏赐,他们并没有走开、忘记;他们跟从了耶稣。有许多人得着了物质和灵性上的恩赐,就忘记感谢。忘恩是最丑恶的一种罪行。这些瞎子从耶稣那里得到他们的视力,他们就献给他感恩的效忠。我们永远也无法偿还神为我们所作的一切,可是我们能够随时向他感恩。

肉体的疾病容易医治,灵里的疾病却难以根除。这两个瞎子见到了光明,但是更多的瞎眼者还在黑夜摸索。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的盲眼者。

求神怜悯我们,求神开我们的眼睛和心窍,引领我们更多认识神、认识自己,更多顺服神,行在神的旨意当中。

二、反省反思

1、  雅各和约翰为什么向耶稣提出在他的国里做左右丞相?

2、  耶稣要喝的“杯”、受的“洗”是什么?

3、  教会里面的位置、权力意味着可以高人一等、颐指气使吗?

4、  耶稣在服侍方面有什么榜样?

5、  耶利哥两个被医治的瞎子有什么值得你学习和反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