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添同工
(15:36 至16:10)
假设:中国教会估计有3,000万名信徒,如果平均每100名信徒需要有一间教会、两位传道同工,那么,便应有30万间教会和60万名工人。现在神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只有500名,而培训班只有3,000名。
问题:工人的缺乏使供求的差距愈来愈大。耶稣说:“庄稼多、作工的人少。”看来教会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一. 布道队的扩展
1. 巴拿巴带同马可 (15:39)。
2. 保罗拣选了西拉 (15:40)。
由一队布道队演变成两队。中国着名布道家宋尚节先生,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东南亚,他在所到的每一处,都组织起布道队。
二. 工人的增添
1. 保罗为了实践使命,他增添了好些同工:
a. 西拉—狱中的同工 (15:40,16:25);
b. 提摩太—他是门徒,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两地弟兄都称赞他。保罗带他同去,给他行了割礼。他的父亲是希利尼人 (16:1-3);
c. 路加—医生、文字专家、历史学家 (16:9);
d. 保罗后来更陆续增加同工 (参提后4:9-12)。
2. 保罗在宣教的日子中,选召同工,并栽培和训练他们 (包括实习事奉)。他既重质,也重量。
3. 培训的方式—现在常见的有:门徒训练、培训、神学院。
三. 主耶稣的培训工作 (可3:13-19)
1. 选召:
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 (13节)。
2. 同在:
主要门徒和自己同在 (14节),他把生活和训练连结在一起。
3. 传道:
实习事奉 (14节)。
4. 权柄:
赶鬼 (15节),他要求事奉的人拥有属灵的权柄。
5. 造就:
改变 (17-19节),他由选召开始,要求工人渐渐改变。
a. 西门:要改名彼得,神的心意是要他更加刚强。
b. 约翰:要改名半尼其,即雷子,神的心意是要他学习爱心的功课。
c. 卖主的犹大:耶稣呼召他时,他应还没有卖主的意念,后来却变成卖主的人。
d. 事奉的人应该着重生命、品格及恩赐的培养。
e. 主有大使命,他只呼召了十二门徒,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去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他特别着重工人属灵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