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35

上一篇   下一篇

使徒行传十三42-52

 

 

    本段记载保罗在安提阿会堂讲完道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事。其中包括这城里奇怪的骚动、冲突,和兴起的运动;这故事掺杂着情感的表现,理性的挣扎,和意志的决定。他的范围限于安息日,但整个气氛是喧哗争斗的。

      我们已讨论过使徒的那篇讲道,现在要来看讲道的结果。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那些人在这两个安息日中间所作的事。可以想像那些听了保罗讲道的人,如何回到他们的学校和市场,在友朋中谈论他们从那个陌生人口中,所听到的奇妙、惊人、又具吸引力的话语。下一个安息日来了,这人又讲另一篇道,当时合城的人几乎都聚集起来。彼西底的安提阿全城为之轰动。我们试着来发现这种骚动的原因,并探讨这种冲突如何说明传讲基督福音时的一个重要原则。

    引起安提阿骚动的原因何在?第四十二节说,「他们出会堂的时候」——指那些在会堂听了保罗讲道的人——「众人请他们到下安息日,再讲这话给他们听。」第四十四节说,「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神的道。」第四十六节保罗对希伯来人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听。」第四十八节说,「外邦人……赞美神的道。」从这几句话,我们发现了安提阿全城骚动的原因。整个城市都被搅动了,因着一个人的信息,就是本段一开头所谓的「这话」,和路加所形容的「神的道」,全城分裂成数个阵营,在思想、情感、意志上互相对立。

    因此,要明白安提阿骚动的原因,必须记住这段记载的要点。毫无疑问的,他们争论的中心是那惟一的神。这主题吸引了会堂里改信犹太教的虔诚人,也引起安提阿人的注意。保罗所讲有关独一真神的真理,是论到神永远的管理和恩典。他回顾希伯来人的历史,由出埃及直到大卫的时代。他再略过所罗门到尼希米的那段时期,直接讲到耶稣的降临。

    保罗宣告的基本真理,就是神和他的管理,然后进一步指出他的管理总是充满无限恩典;他从宝座发出的一切行动,都是以无限的爱为出发点。接着他讲到中心的教训,确定神的一致性;他提出耶稣的十字架和复活,而使听到的人大惑惊讶。他并且向这些人证实他们的罪可得赦免;他使用了教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词——「称义」,以后他在罗马书里有更详细的解释。他结束时指出,凡相信耶稣的人罪都可得赦免,白白称义,不论是希伯来人,希利尼人,与他有血缘之亲的人,或素昧生平,与他在思想、信念上南辕北辙的人都一样。

这些就是安提阿人在会堂所听到的保罗的第一篇信息,结果引起了分歧的看法,情绪和对立的决定。

 一篇这样的信息,为什么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因为这信息触到了人类生命中最深的东西;是有关神的真理;论到一个永远长存的生命,这生命永不被毁灭,可以存到万代,绝不受时代巨流的影响;另外又提出罪的事实,以及罪得赦免,因信称义。保罗在会堂里的讲道,丝毫不涉及物质的事。他没有论及文化,食物,服装,建筑的潮流。他也未探讨一些知识上的问题。他未讨论希伯来主义和希利尼主义的区别。他没有触及政治,例如罗马政权的问题。他只对付每一个人生命最中心的事实:神,生命,和罪。我并不是说,他忽略了周围人的情绪,或对别人的感觉漠不关心。他对生命中属物质的事,如食物,衣着,住处,并非心存轻视。但他并未花时间在这些次要的,暂时的事上;他直接来到启示的中心。当他讲到神,永生,罪,和赦罪的可能性时,他是在对付人永远里面对的事;他的话吸引了他们,造成骚动,分歧。这些知识,情绪,意志上的分歧所产生的效果,在整本使徒行传中处处可见。

      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冲突。首先说到有些人「满心嫉妒」,然后我们又读到,「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注意其中的区别;一个是满心嫉妒,一个是满心欢喜。再看另一处对比,「硬驳保罗所说的话,并且毁谤」;「赞美神的道」。或者另一处,他们「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其他人是「豫定得永生的」。这两句话可以互相解释。「凡豫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这句话并未涉及神的行动。他是指人自己的态度。最后的对比是,有的人「毁谤」,有的人「信了」。这一系列的对比显示保罗传讲神的道所造成的结果:人们中间起了冲突,分裂,区别。

他们拒绝的理由何在?乃是出于偏见和自私。他们不是出于理性拒绝,而是因偏见而拒绝。他们听了第一个安息日的讲道;有证据显示,他们在知识上拒绝这篇信息,因为保罗在结尾时对他们说,「你们务要小心,免得先知书上所说的临到你们。主说,你们这轻慢的人,要观看,要惊奇,要灭亡。」

 但圣经对他们在第一个安息日的拒绝或刁难只字未提。我们只读到,「他们出会堂的时候,众人请他们到下安息日,再讲这话给他们听。」那么,为什么到了第二个安息日,他们又露出拒绝的态度呢?那乃是出于偏见。这些人看见外邦人也在场满怀期盼地聆听,并且保罗对外邦人宣告,他们和希伯来人一样可以罪得赦免。这些人是偏见而自私的;他们遗忘了真理的问题,却斤斤计较私人的利益。他们紧闭心窍,敌挡真理,只为维护传统的优越感,因此他们等于自认为不配得永生,又硬驳保罗的话,并且毁谤。

再观察其他人。正如我们刚刚看见,有些人因偏见而对真理紧闭心门,同样,另一方面我们也看见有些人敞开心门。这些人听见这位独一真神的道,他充满恩典的管理,她赐下救主,人可以称义,他们就让这真理进入他们的心。对这些人而言,这真理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他们里面就有了新的权利。真理对个人生命造成的影响,端赖他是紧闭或敞开心门而决定。约翰福音有一短句极富深意:「诚实的心。」当一个人有诚实的心,打开心门,愿意接受真理,明白真理,并且不计一切代价遵行真理,那么使徒的教训和讲道必然能为他带来生命。但若有人为了任河理由对真理关闭他的心,让偏见滋生,并由偏见产生辩驳,那么他的结局就是死亡。

 这些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第—,「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地方。」第二,逼迫接踵而至,并且一路尾随保罗到各地。第三,使徒满心喜乐,被圣灵充满。虽然城中起了冲突,但主的道因此传遍了那一带。一个施加逼迫的城市,可以将神的使者驱逐出去,却无法赶走他们所作的工。有一小群人留在安提阿。他们是听见,相信,并接受圣灵恩赐的人,他们已成了基督身子的肢体;他们满心欢喜快乐。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故事,看看我们能学到什么功课。留意这些基督徒传道人。传道人的工作一向是宣讲人生命中最深的事。他们并不是要完全不顾物质生活,或精神上的事;但他们的职责在于领人与神建立关系,对付人类本性中最重要的事。另外请注意讲道之后的工作。保罗和巴拿巴鼓励这些相信的人要继续长进,但是他们又断然转向外邦人。他们说,「只因你们……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保罗心中充满对弟兄的爱。他的书信中常常带着泪痕、焦虑。他从未须臾停止对这些肉身弟兄的爱。而这些希伯来人在他得救之后,没有帮他任何忙,只会逼迫他,使他受苦。细心读他的话,「神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这句话包含一个原则:当人听见基督的十字架可带给人永生时,如果他们不肯接受,那么先知,使徒,传福音的就有责任,转向其他人传讲。如果将保罗当日在安提阿会堂行动的原则应用在今日,岂不是许多传道人要离开讲台,转往人心饥渴的遥远异地?这个原则应当在今日应用多少?这是我们当深思的问题。

      另外,再注意基督徒信息的果效;那是由生命进入另一生命,或由死亡进入死亡。他引起了嫉妒或欢喜,毁谤或相信;他激起逼迫的地狱之灵,或寻求拯救的圣洁之灵。十字架的信息总是诉诸人的理智,引起他们中间的分歧。他搅动人的感情,产生敌对和分裂的情绪。他冲击人的意志,要求人或相信,或毁谤。宣讲神的道,能在这世上引起其他事物所无法造成的分裂。

      我们个人在默想这故事时,当发出什么问题?在一边是自己断定不配得永生的人,另一边是愿意接受永生的人。有人毁谤,有人相信。我们究竟站在那一边?每一个人都当在内心如此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