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课

第三十五课

上一篇   下一篇

保罗的第二次传道旅程(六) - 在哥林多、回安提阿

经文:徒十八:1 - 22

主旨:保罗和同工亚居拉和百基拉在哥林多建立宣教基地。

1。不管是旧约教授 Douglas Stuart 还是新约教授 Gordon D Fee,他们都苦口婆心地提醒信徒:“Avoid especially the principle of imitation (the idea that because someone in the Bible does it, we can or ought to do it, too). This is the most dangerous and irreverent of all approaches to application since virtually every sort of behaviour , stupid and wise, malicious and saintly, is chronicled in the Bible. Yet the monkey-see-monkey do sort of approach to applying the Scriptures is very widely followed.....”大意是:不要因为圣经的记载,我们就有样学样,这样误用圣经是非常危险的。让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本灵恩派神医布道家 Dr Morris Cerullo 的小册子,他们学效徒十九:12 说的:“甚至有人从保罗身上拿手巾或围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恶鬼也出去了。”他们在办公室预备了很多毛巾,众人按手在毛巾上,为病人祷告;然后将毛巾寄送到病人的家中,只要病人摸到毛巾,病就得医治。还有,旧约圣经有很多教导是对以色列人说的,如律法中的行割礼、守安息日和其他节期,但在渐进的启示下,除非新约里有再次强调,不然的话,这些律法中的规条都被取代,而其精神则仍保留,如守主日为圣取代了守安息日为圣。初期教会里有很多犹太籍基督信徒,在从犹太教过渡到基督教的阶段里,很难适应,有的比较极端的甚至主张要保留所有犹太教的律法规条,特别是行割礼和守安息日,不然外邦人就不能成为基督的信徒。保罗在书信里就曾提及这些争论,如罗十四:1 - 6, 西二:16 - 17,20 - 23。《使徒行传》所记载的五旬节现象(徒二章)、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欺哄圣灵的事件(徒五章)、哥尼流事件(徒十章)、彼得和保罗从监狱奇迹般的被释放(徒十二和十六章)。。这些都不是给以后的教会“照抄照搬”的。

2。徒十八:1 - 4  “12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3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4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

“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 哥林多(Corinth)在哪里?(请看图一)它位于狭窄的哥林多地峡的南部,该地峡是接连中部希腊和南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路上桥梁,所以哥林多是处于东西海路和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它有东西两个港口,西边的是位于哥林多湾的 Lechaeum,可通往爱奥尼亚海和西地中海。东边的是坚革哩(Cenchreae),可通往爱琴海,东地中海及黑海。因它控制了越过海峡的交通,所以占有了商业和军事上最有利的地位,成为最繁荣的商业大城,也是罗马的亚该亚省的省会。在最盛时,自由人有二十万,奴隶则有五十万。这里的人民素以享乐骄奢淫逸闻名,许多神庙实际上就是妓院,其中以 Aphrodite 大神庙最著名,里头有千多庙妓,故道德低落,犯罪事件众多。

上一课,我已经告诉大家,保罗是很仓促地离开雅典,他在那里大概只逗留了三至四个星期。哥林多距离雅典只有五十多英里,又是犹太人聚居的地方,所以一定是他宣教旅程上必到之地。

“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 路加说亚居拉(Aquila)是生在本都(Pontus)的犹太人,他的太太是百基拉(Priscilla)。亚居拉可能是罗马的一个自由人,夫妇俩信了耶稣,他们是在罗马皇帝革老丢在主后 49年发令被迫离开罗马,按史学家 Suetonius 的说法,这是因为犹太人在罗马因着一个名叫 Chrestus (可能是犹太人给基督的称谓)的人所引起骚乱。当时在罗马有近两万犹太人。在新约书信里,百基拉的名字时常被列在丈夫亚居拉之前,如徒十八:18,26,罗十六:3,提后四:19,有圣经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百基拉是出自罗马高贵家族的自由人。保罗来到哥林多的时候应该是主后 51年九月。

“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 犹太拉比的教导是,传授律法者不能倚赖别人,自己要有一门赖以为生的职业,所以保罗无论到那里都以制造帐篷为业是不足为奇。所谓帐蓬,指的是用皮革或山羊毛做的轻便式的帐篷。在帖前二:9,帖后三:8,徒二十:34 都清楚说明了保罗用双手谋生,不愿拖累别人。(请参考林前九:1 - 18 保罗对靠着福音养生的看法。)毫无疑问的是,保罗必然从亚居拉和百基拉那里知道许多关于罗马的事,这对保罗以后传福音的策略有很大的影响。在徒十九:21,他说:“这些事完了,保罗心里定意,经过了马其顿、亚该亚,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到了那里以后,也必须往罗马去看看。’”他开始专注在大城市传福音,停留在那里比较长久,如十八个月在哥林多、两年在以弗所、再到罗马、甚至西班牙(罗十五:23)。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 我已经说了很多次,这是保罗传福音的策略,在会堂里一定有他的听众,希利尼人是那些敬畏上帝,皈依犹太教的外邦人。

3。徒十八:5 - 6  “5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6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注:‘罪’原文作‘血’),与我无干(注: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 还记得我在上一课说西拉和提摩太是怎样从马其顿回到保罗的身边吗?我再说一遍:

一、西拉和提摩太从庇哩亚赶来雅典和保罗会合。(帖前三:1)

二、保罗打发提摩太到帖撒罗尼迦,坚固那里的弟兄。(帖前三:1,5);西拉则被差派到一个不知名的马其顿地方。(徒十八:5)

三、保罗离开雅典到哥林多。(徒十八:1)

四、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回来,在哥林多和保罗会合。(徒十八:5,帖前三:6)

五、从哥林多,保罗、西拉和提摩太写了两封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

“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注:‘罪’原文作‘血’),与我无干(注: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为道迫切”的原文是 suneicheto toi logoi,意思是保罗现在全心投入在传道的事工上,不像过去只是在安息日才传道,因为西拉和提摩太可以挑起一点生活上的重担。“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这是保罗不变的信息。对今天的犹太人传福音,我们是否还是传讲这个信息呢?___________

“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注:‘罪’原文作‘血’),与我无干(注:原文作‘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就像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徒十三:45)、以哥念(徒十四:2)、帖撒罗尼迦(徒十七:5),犹太人因嫉妒而抗拒、毁谤,保罗就像往常一样,将福音的传讲转移至外邦人。“你们的罪(血)归到你们自己头上”-- 大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在太二十七:25 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说:“他(耶稣)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这成为犹太人永远的咒诅,除非他们归向耶稣基督。

4。徒十八:7 - 8  “7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上帝的,他的家靠近会堂。8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上帝的,他的家靠近会堂。”-- 提多犹士都(Titus Justus)是一个罗马公民的名字,他是敬拜上帝(God-fearer),可能已经皈依了犹太教,现在因为信了耶稣,就把自己的家让保罗住宿,由于他的家刚好毗邻会堂,提供保罗很多的机会接触到会堂敬拜的虔诚的外邦人。

“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基利司布(Crispus)虽然是犹太人,却有一个拉丁名字;他是管会堂的,原文是 archisunagogos,从下文的 17 节看来,会堂只有一个管理人。现在连管会堂的和他全家都信了耶稣,犹太人一定怒火中烧,要找保罗算账了。在林前一:14 保罗说他是亲自为基利司布施洗,并没有为别人施洗,可能是因为基利司布的特别身份。“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从哥林多前后书,我们可以看到保罗在这里的宣教是非常成功的,特别是在基层,有许多奴隶归向基督(林前一:26)。

5。徒十八:9 - 11  “9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10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11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上帝的道教训他们。”

 为什么突然跳出这样一个异象呢?可能是因为保罗的宣教有很大的果效,以致他开始受到犹太人和一些异教人士的逼迫。保罗深知这种逼迫的后果是怎样的,过去他在大马色、耶路撒冷、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帖撒罗尼迦、庇哩亚等地都尝尽过苦头。保罗毕竟也是人,他也有软弱的时候,在帖后三:2 他说:“。。也叫我们脱离无理之恶人的手,因为人不都是有信心。”在他信心有点动摇的时候,主耶稣在异象中激励他,叫他不要灰心丧胆,有主与他同在,谁也不敢动他一根毫发,况且城内还有很多等待福音拯救的人。

“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上帝的道教训他们。”-- 很明显的,这是宣教策略的改变,保罗以大城市作为福音基地,在这里停留比较长久,用真道建立教会,并扩展到附近地区,如坚革哩(林后十一:10,罗十六:1)。保罗在哥林多一共待了多久?从 51年九月到 53年初吧。

6。徒十八:12 - 17  “12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13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上帝。’14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15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16就把他们撵出公堂。17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

 “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 迦流(Gallio)是谁?他的全名是 Lucius Junius Gallio),是斯多亚派(Stoic)著名哲学家 Seneca 的兄弟,后者就是尼禄王的家庭教师。他跟随父亲在该撒提庇留(Tiberius)在位的时候来到罗马,被父亲的朋友,演说家 L Junius Gallio 收为养子,而且还改用养父的名作为自己的名字。他以温顺,令人喜欢著名。迦流在罗马的衔头本是民政官(Praetors),但来到亚该亚省后,就被提升为方伯(Proconsul,地方长官)。怀疑派喜欢指责路加的记载不确实,说亚该亚省是属于罗马第二级的省份,官衔是民政官,而不是方伯。石头还是会呼喊!后来考古学家掘得的戴费碑铭(Delphi Inscription),其上有记:“至于我们朋友迦流,则是亚该亚地方方伯。。”这块碑铭也帮助我们肯定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日子,他是在 52年七月一日(有说51年七月一日)上任,官期仅一年,理由是健康欠佳。他的哥哥 Seneca 后被尼禄皇帝在 65年所杀,迦流也因尼禄对他一家的猜疑而难逃一劫。

“犹太人同心起来攻击保罗,拉他到公堂,说:‘这个人,劝人不按着律法敬拜上帝。’”-- 犹太人是乘迦流刚上任的机会攻击保罗,也有人说是因为迦流的人以温顺著称,所以犹太人以为有机可乘。他们控告保罗,说他劝人不按律法敬拜上帝。

“保罗刚要开口,迦流就对犹太人说:‘你们这些犹太人!如果是为冤枉或奸恶的事,我理当耐性听你们。但所争论的,若是关乎言语、名目和你们的律法,你们自己去办吧!这样的事我不愿意审问。’就把他们撵出公堂。”-- 犹太人万万料想不到,迦流虽是温顺,但却非常智慧。犹太人指的不按律法,是罗马法律,还是犹太人的宗教律法?对犹太人来说,他们明知方伯是不理会宗教派别之争,特别是犹太教是罗马政权所允准的,所以是暗指保罗抵触了罗马法律,传的是不合法的宗教,扰乱地方安宁,这是方伯必须处理的。迦流绝不上当,他看得出犹太人是以保罗不按他们的律法敬拜上帝而控告他;对他来说,他根本分不清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差异。迦流以罗马法律的公正,不偏待谁,不理睬这一桩案件,不采取任何行动。蓝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 认为这场审讯等于为以后类似的案件创了先例,给保罗有自由在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宣讲他的信息。

“众人便揪住管会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这些事迦流都不管。”-- 所提尼(Sosthenes)是接任基利司布作会堂的主管(archisunagogos),会众把控告的失败归咎于管会堂的所提尼,迁怒于他,就在堂前重重地打他一顿。有人说,这个所提尼就是林前一:1 的所提尼;换句话说,这一顿毒打把他打进了基督教!

7。徒十八:18 - 22  “18保罗又住了多日,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19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20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21就辞别他们,说:‘上帝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22在该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

“保罗又住了多日”-- 究竟“多日”是多久,是否包括在“一年零六个月”内,我们不清楚。

“就辞别了弟兄,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和他同去。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 既然是坐船,那一定要过了冬天,才能渡过爱琴海,所以时间上可能是54年初了。除了百基拉、亚居拉外,相信西拉和提摩太也有同行。“他因为许过愿,就在坚革哩剪了头发。”-- 许什么愿?可能是路上平安之类的愿,现在是感恩还愿的时候,他就在上船之前,在坚革哩港口按犹太人的规矩剪了头发。我们要注意的是,保罗还有遵守犹太律法的习惯,但他并不强迫同行的人做。

“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众人请他多住些日子,他却不允,就辞别他们,说:‘上帝若许我,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于是开船离了以弗所。”-- 以弗所在哪里?请看图一。这是罗马亚细亚省(Asia)的省会,也是当代的第三大城,城内有很多犹太人,是宣教的要塞。(下一课再介绍)保罗在以弗所只是停留短暂的时间,他似乎要赶着回耶路撒冷,可能是过逾越节(53年3月22日)。相信他已经计划好,在下一次传道旅程会来以弗所建立宣教的基地。百基拉、亚居拉留在以弗所,直到 55年尾(林前十六:19),但在56年,他们回去罗马(罗十六:3)。我们在下一课还会见到他们。

“在该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 《使徒行传》记载了保罗五次到耶路撒冷,徒九:26,十一:30,十五:4,十八:22,二十一:17)。这是第四次。回安提阿是向母会汇报整个旅程的事。

默想:

“我必须承认,当我开始做白日梦之际,却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在世俗的战争中,每个走在前线的人,背后都有九个人在基地透过通信网络来支持他。’”  -- 引自皮鲁格(Neal Pirolo) 在《差遣者的事奉》(Serving as Senders)一书中的引言。

如果你是安提阿教会的会友,你要怎样为在宣教前线的保罗和同工祷告?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