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二1】「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
当神道成肉身降世,来到祂的子民中间时,只有一小撮人在期望以色列蒙救赎。他们相信神要行事,并且要因着他们和借着他们来行。以后,当主耶稣在世上的日子,有大量的群众跟随着祂,但仍然只有那更少数的一班人在声明:「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还有一次,当主耶稣升天以前,祂嘱咐祂的门徒「要等候父所应许的。」这个命令很可能传达到那五百多位看见祂从死里复活的弟兄们。然而,在五旬节的时候,只有一百二十人聚集在一起祷告,在神最新的行动中与祂同工。其余的那三百八十多位弟兄们在哪里呢?他们大概在以后都到齐,但问题是:在神要行动的那个时辰,他们却不在场。
在实际上,神常常从祂大多数的子民中间,借着一班少数忠心的人而行动。这一班人,为着神在全教会中的旨意,甘愿在今日就完全向祂顺服。――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五旬节』一词,意思是『第五十』,另一个名字是『七七节』(Feast of Weeks)。其所以如此称呼,因为它是在逾越节的几个星期后,即第五十天。逾越节在四月中,所以五旬节在六月初。那个时候最适宜于旅行,因此参加五旬节的人至少有参加逾越节的一样多。这个节期本身有两个主要意义。(一)它有历史的意义。它纪念西乃山颁给摩西律法。(二)它有农业的意义。在逾越节要把收割的大麦的初熟俄梅珥献给上帝,在五旬节要把收割的庄稼中的两个饼献上,表示感恩。律法规定在那天,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利廿三21;民廿八26)。所以那是假日,而街上的人群更是空前的多。──《每日研经丛书》
【142 五旬节圣经降临有何意义?(徒二1-13)】
答①五旬节是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注),最为通国所遵守,是在基督复活后之五十日,升天后之十日,圣灵降临,是福音时代的开始,是教会的设立,这个特殊的五旬节是在日曜日,即七日的第一日,是在礼拜日,因此这也是信徒遵守礼拜日原因之一。五旬节又曾被称为初熟节(民廿八26原文),并收割节(出廿三16),在这节期要将收成中初熟之果奉献与神,而这一日圣灵浇灌下来恰成为福音宣告,并收割普世福音收成中初熟之果的一天,其意义该是何等适合而美好。
②在约翰福音七章三十九节,耶稣曾经提到那时还没有赐之圣灵来,因为祂尚未得着荣耀,需要等到祂回到天上以后,圣灵才能降临(约十六7),祂说要差遣圣灵来与信徒永远同在(约十四16,十五24),这个应许当他在复活以后,升天的前夕,向门徒显现的时候,还要他们在城里等候,直到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廿四49,徒一4)。现在到了这五旬节,借着伟大奇妙的圣灵降临显现,像大风的响声,如火焰的舌头,落在每个人的头上,使他们都被圣灵充满,向当时来自十五个国家的人,甚至全世界上之人公开宣告基督复活的信息,讲说上帝奇妙的大作为,从此主的应许已经成全了,圣灵的工作在耶路撒冷(徒二1),在撒玛利亚(徒八5,14-17),在该撒利亚(徒十1,34-48),直到地级各处各方的见证展开了。
注:参拙著旧约圣经问题总解——六一题 ——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131.使徒行传多次顾及“圣灵充满”,是他们自己说自己被圣灵充满呢?还是别人看见他们被圣灵充满呢?(徒二章4节)】
使徒行传和新约书信共有十次之多,记载使徒和门徒“被圣灵充满”,都是用第三身的语气来说出这事。从来没有一次说:“我现在被圣灵充满了”。下面是这一次的记录:
一、“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二章4节)。
二、“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四章8节)。
三、“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四章3l节)。
四、“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六章5节)。
五、“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晴望天(七章55节)。
六、“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九章17节)。
七、“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十一章24节)。
八、“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十三章9节)。
九、“门徒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十三章52节)。
十、“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弗五章18节)。
除使徒行传题过九次之外,其他书信上只题过一次,即上述第十次的经文。
所以如果现在有任何人说“我被圣灵充满了”,而且以此自夸为属灵,是不合圣经的。因为“圣灵充满”一个人,是别人可以看得出来,而加以鉴定的。
同时,人被圣灵充满是被动的,圣经也从来没有人“求圣灵充满”的事实,因为圣灵要充满心里圣洁的信徒。
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可以在生活、言语、态度、工作四方面表现出来的。圣灵充满信徒的主要任务,是使信徒生活更圣洁、更属灵、更爱主爱人、更温柔谦卑,而且更热心及更有能力去传道救人。――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Section:TopicID=315}彼得(徒二14)】
问;使徒行传二章十四节:「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怎么这里只有彼得的见证,没有别个使徒见证,难道彼得是那十一个的代表者?
答:这里应当没有甚么难处。照圣经的本文来看,十一使徒都站立起来,然而开声者只有彼得。我们不能说,彼得是十一人的代表;然而在福音书里我们常看见彼得常是十二使徒中先讲话的人。这自然是因他年长,和性情急切的缘故。但是,现在(五旬节)他站起来说话,并非因肉体的催促,乃是圣灵的激励。因为天国的钥匙乃是交与彼得(太十六19)的,所以,乃是他先开犹太人(就是五旬节),和外邦人(就是哥尼流家),听信福音的门。―― 倪柝声
【假如先知约珥的预言(二28-32)已在五旬节(徒二16- 21)应验了,那为什么没有报道当时有神迹奇事发生?】
耶稣基督降临世上,圣灵又将属灵恩赐赠与基督的教会,彼得引述约珥书二28-32,目的就是证明上述一切已开展了这世界的末期。彼得当众宣告,约珥先知的预言经已应验了。当时,约有一百二十个门徒用各种方言讲述基督福音,门徒有男有女,年长的年青的,甚至是作奴隶的,都在朝圣者面前用各地方言讲述福音。彼得于是宣告,约珥书二28-29的预言这时候应验了。
使徒行传二19-20是约珥预言的下半部分,指出基督第二次降临审判世界之前,天空及地面都会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现象。那时候虽是白天,太阳却变得黑暗无光,月亮光辉反映出血红的颜色,环绕着地球的大气,全是血、火、烟雾。彼得继而引述约珥书二30-32,为指出旧约先知所预言的是末日的情况,主再来审判世界、统管世界的日子不会远了。换言之,五旬节开展了这世界的末期阶段,而启示录十六至十八章刻划出末期结束时这世界的状况,到那时候,基督随即再来。由神的儿子钉死十架上那一刻开始,直至他再来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为止,正是人类救赎历史的最后一幕了。──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132.彼得在五旬节看见众人被圣灵充满时,曾引用约珥书二章的豫言,但该豫言的未段题及天上异象并未出现,是否约珥的豫言不确实,抑彼得引用得不适宜?(徒二章17一21节;珥二章28一32节)】
先知豫言弥赛亚之两次降临,如人在山顶眺望众远山,只见山顶相连,不见山与山间的山谷。弥赛亚首次降临与未次降临之中有一深谷,即“教会时代”,此教会时代不被先知看见,所以在先知书中未曾题及教会。
彼得引用约珥先知的豫言,并无不合。不过,约珥先知所豫言的是包括弥赛亚首次降临与二次降临所要发生的事在一起。弥赛亚首次降临与末次降临之中有一深谷,即“教会时代”,不被先知所见(见附图)。约珥豫言应分为两个时期,即包括基督两次降临所发生的事。
一、徒二章17一18节(珥二章28一29节)已应验了。
二、徒二章19一20节(珥二章30一31节)尚未应验。
已应验的一段就是约珥豫言当时门徒被圣灵充满的景况。
未应验的一段是基督再临的时候,将要发生的天地日月的可怕现象。两者之中还经过千多年的时间,尚未应验,但我们看启示录八章以后所载,便知约珥豫言的未段一定会实现。――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徒二21】「到那时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这怎么可能呢?因为神已经应验了约珥书上那一部份豫言说:「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圣灵既已倾倒出来在全人类的身上,为此罪人只要向主呼求,就必得救。
每一个传福音的人,如果不相信这件事,就没有多少用处。圣灵如何紧紧的接近罪人,这件事对我们所传讲的是极其重要!神在天上,是远超过人类所能达到的。但是「你不要心里说,谁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领下基督来这道离你不远。」当我对人传讲基督的时候,我总是相信圣灵是在那人身上,正如在创造时期,祂拂煦在水面上一样。祂时刻等候着要将基督带进人的生命里去。祂的职事正如白天的日光,只要你将窗户上的百叶帘稍微打开一点点,它就会涌进来,并照亮了整个房间的每一部份。但愿我们从心里向主呼求,圣灵立刻就进入我们里面,开始祂那改变人的工作——使人知罪,悔改,并赐他信心。这就是重生的神迹!――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徒二32】教会通常只在复活节的时候才宣讲复活,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每一个礼拜日都是主日,而每一主日都应当作复活日来守。东方教会的人在复活日,两人相遇时,其一说,『主复活了』;另一个便说,『主果然复活了』!基督徒绝对不应忘记,他与复活主一起过活,一起行动。──《每日研经丛书》
【徒二33】「祂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浇灌下来。」
我怎样纔能得着圣灵的能力来事奉呢?我必须为此操劳吗?我必须为此向神苦求吗?我必须借着克己和禁食,叫我魂受苦,然后纔可以领受它吗?不必的!因这些都不是圣经的教训。请仔细思量:我们如何得着罪的赦免?保罗告诉我们,是按着祂丰盛的恩典,而这恩典是「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我们并没有做什么来得到这恩典,我们乃是借着祂的血得蒙救赎,这也是根据祂所做成了的工。那么,在圣经里,圣灵的浇灌是根据什么?就是根据主耶稣基督的高升。因为主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我的罪得到赦免,因为祂已经被高举在宝座上,我便得着从上而来的能力。――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这是多么庄严的开端!当雅各知道约瑟还活着,他看见那些从埃及来的车辆,他的心就苏醒了。教会也是这样,圣灵一来,教会的心就苏醒。这是应许的记号,主已经在父神的宝座右边,实现了祂向神所求的圣灵,来代表祂在地上,直到祂在荣耀里再来。
父神在基督里有形有体的充满与居住;基督徒乃是在圣灵里得以领受神的丰满,成为祂荣耀的身体。―― 迈尔《珍贵的片刻》
【徒二37】这一段清楚说明十字架的效果。只要人们知道了他们钉耶稣上十字架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便会伤心。耶稣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十二32)。人人在这罪行上都曾下过手。有一次,一个传教士在一个印度村子里,讲一个关于耶稣的故事。后来他在一个房子里,利用粉壁,放映耶稣生平的幻灯片。十字架在墙上出现时,有一个人从观众中出来,往前跑去。他喊道,「上帝之子啊,请你那十字架上下来吧!是我应当挂在那上面,不是你啊!」当我们明白在那儿发生的事迹时,十字架一定会刺破我们的心。──《每日研经丛书》
【徒二38】「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假如我进入一书店,选购了一部上下两册的书,付清书款以后,我就走出书店,在匆忙中不小心,把其中的一册书留在柜台上。当我发觉我的粗心大意时,我该怎么办呢?我必须立即回到书店去,把那本遗忘的书取回来,却绝不需要再付任何代价。我只要提醒店员,告诉他这两本的书款都已经付清了,并且为着第二本书再谢谢他。现今我可以毫无难处的,将那两本书挟在手臂里,昂然自得的步出书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岂不也是和我同样的做法么?
但你实实在在是处于同样的情况,你既然悔改,信主,并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受浸,这样你便被授权去领受两项恩赐,不是只有一面。你既获得赦罪的恩赐,为何现在不来(如果你从未曾领受过)向主感谢并领受圣灵的恩赐呢?――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徒二38受浸奉名】问:受浸既然非常重要的,在马太福音28:19,与使徒行传2:38中间,应选哪一个名受浸,才合乎真道呢?——菲岛林
答:马太福音28:19,与使徒行传2:38所指相同。前者说到受浸是归入父、子、圣灵的名下,后者说到受浸是奉主耶稣的名作的。── 江守道《问题解答》
【35.主那稣吩咐门徒要“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人施洗,何以使徒时代有人只“奉那稣的名”施洗?(太二十八章19节;徒二章38节)】
在使徒行传中曾有三次记载,使徒只是奉“那稣的名”或“耶稣基督的名,,为人施洗,该三处经文是二章38节,八章16节及十章48节。为什么他们不照那稣的吩咐,奉父、子、圣灵三位的名字为人施洗?
主那稣所说的“父、子、圣灵的名”那个“名”字,原文却是单数字,不是多数字,这就表示:不是奉父的名,子的名及圣灵的,共 三个名来为人施洗,乃是“父、子、圣灵”三者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名字就是,“那稣”或“耶稣基督”。所以使徒们奉主耶稣的名为人施洗,并没有违背主那稣的吩咐。
“耶稣”一名,原意为“耶和华拯救”。也许有人说,圣父的名字不是“耶和华”吗?其实“耶和华”也是三位一元神所共用的旧约名字。又,圣灵的名字不是“保惠师”吗?其实“保惠师”乃是“全助者”之意,并非一个名字,乃是一种表示工作或职份的称呼而已。――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143 洗礼用何方式为宜?一天如何为三千人实行浸礼?(徒二41)】
答①在使徒行传中曾经多次提及使徒们为信主的人施洗的事(徒二41,八12,16,38,39,九,18,廿二16,十47,48,十六33,十九5),但对于施洗的方式未有明确说明,这就表示洗礼的方式不被重视,无关紧要,而是在其洗礼本身的意义上最为要紧。自古以来在教会中就有洒水、浇水、和浸水三种洗礼,因此也常成为教内更迭辩论的问题,惟我们从使徒行传中所记的各处施洗情形看来,使徒们施洗的方式是随环境的需要自由而定的,如腓利给太监施洗是下到水里去的(徒八38),保罗是在犹大家站着受洗的(九11,17,18,廿一1-16),腓立比的禁卒是在监牢中受了洗(十六24,33),至于在五旬节这天,就有三千人受了洗,以后天天有人加入教会(二47),甚至过了不多的日子,男丁的数目约有到五千(四4)。圣经记这样众多的人,却没有提到他们受洗的地方,也没有说明用什么方式施洗,有人以为在耶路撒冷未必有一日能使三千人受洗的地方,但此地的原来水源虽然不多,却有好些水池,比如圣经上所提到王池(尼二14),西罗亚池(尼三15,约九7),希西家池(王下廿20),毕士大池(约五2),上池和下池(王下十八17,赛七3,卅六2,廿三9)等,另外还有自伯利恒附近的一道山谷中,那所谓是所罗门的三个水池中,借着水沟引进来多量的水(参传二6)。这样看来,在那一日对于容纳数千人受洗的用水与地方是没有问题的。
②有注释家以为惟独浸水礼是主所吩咐之洗礼的方式(太廿八19),其主要理由是:(1)施洗,受洗,或洗礼这些字的原文()就是浸入,投入或是沉入的意思(太三11,16,可一8),(2)旧约时代之礼仪上的清净条例,是要人全身在水中洗净礼仪,为诸般洗濯的规矩(来九10),这洗濯与洗礼二字原文相同,故可译作诸般洗礼的规矩(参六2)。在新约中凡用洗字的地方,其原文都含有浸水的意思(可七4,路十一38,来九10)。(3)圣经上所描写的洗是下水里去,从水里上来(徒八38,39,可一10,太三16),又说那里的水多(约三23),显明当时的人是浸水的礼。(4)圣经用洗礼作多处的比喻,如我有当受的洗(路十二50,可十38),指主受的苦难与受死,如同深水漫过祂(参诗六九1,2,14),我们祖宗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林前十1,2),挪亚家人方舟,借着水得救所表明的洗礼(彼前三20,21),这几处的话,也都暗指是浸水。(5)从圣经中洗礼的灵意来说,浸是表明信徒与主同死,同埋葬,同复活,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所以必需是浸水(罗六3-6)。从上面所说的这些理由看来,我们是以守浸礼的方式,乃为合乎圣经的教训和属灵的涵义,据史记记载,在主后一八七八年六月三日,于印度国的某处,在九小时中,就有二二二二个人受了浸,是由六个人主人更换着,两个人为他们施浸。这样可以使我们相信使徒们,乃在一日中给三千人施行浸礼,也是没有困难的(本题为解方式不同有用洗字)。——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徒二42~47教会的特质】
在这一段里,我们得到关于初期教会特质的一个闪电式的概要。
(一)它是学习的教会;它坚持在使徒教导时,要留心谛听。教会的一个大危险乃是回顾而不前瞻。因为基督的丰富是无穷尽的,我们便应一往无前。我们如果不学一些新事物,不往上帝的智慧和恩典中更深入钻研,我们便应把那一天当作浪费了。
(二)它是团契的教会;它具有某些人称在一起的大好质量。纳尔逊(译注:英国名将Horatio Nelson 1758-1805)解释他的一次胜仗说,『我有幸指挥一队弟兄作战』,惟有是一队弟兄时,教会才是真教会。
(三)它是祷告的教会;这些初期基督徒知道,他们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去应付人生,而他们也毋需如此。他们在未出去应付世界之前,常常先到上帝面前去;他们能以应付人生问题,乃是因为他们先去见祂。
(四)它是敬虔的教会;第四十三节『惧怕』一词,含有敬畏之意。据说一个伟大的希腊人把在这个世界过活,视作在殿宇里过活。基督徒敬虔度日,也因为基督徒知道,整个世界都是永生上帝的殿。
(五)它是大事发生之处;神迹奇事在那里发生(第43节)。如果我们期望上帝成就大事,也试图为上帝作大事,事情就这样成就。如果我们相信上帝与我们一起便能成就,于是更多的事也便会成就了。
(六)它是分享的教会(徒二44,45);这些早期基督徒热切地觉得对他人都有责任。据说威廉.莫理士(译注:英国诗人、美术家、社会主义者William Morris 1834-96)每见一个醉汉,便觉得自己对他有责任。同样,真正的基督徒在他人贫困时,也不会愿意自己太富裕。
(七)它是崇拜的教会(徒二46);他们绝不会忘记到上帝的殿去。我们要记着,『上帝不承认孤独的宗教。』众志成城,众擎易举。上帝的灵在崇拜的人群中运行。
(八)它是快乐的教会(徒二46);教会中有快乐。依此,忧郁的基督徒是不合常情的。
(九)它是人人喜爱的教会。『好』在希腊语中有两个字。agathos只说一件事物好。kalos却是说一件事物不只好,而且看来好;它具有一种迷人的吸引力。真正的基督教是一件可爱的东西。许多好人在他们的善良中却带上了一缕丑恶的冷酷。格林诺的史屈德(Struthers of Greenock)曾说,基督徒如果常常肯作好事,便会大大的帮助教会。初期教会中,上帝的百姓便有这种魅力。──《每日研经丛书》
【徒二43~45;四32~35】有人问,在今天的教会,是否也要这样作?过去在中国大陆山东省的马庄,就有一个『耶稣家庭』,他们是完全仿照使徒行传初期耶路撒冷教会的作法,凡物公用,但是否每一教会都必须如此呢?不是。因为到了使徒行传的后半部,这种情形便没有了,保罗的书信上,也没有鼓励信徒们要这么作。这只不过是教会初初建立起来,一个过渡时期的情形。那时候有很多远地来的犹太人,本来是要来耶路撒冷过节的,过完节之后马上就要回去,所带的钱粮只够维持几天。后来他们听到彼得等人传了福音后,悔改信主,希望能和当地的信徒们一起来过教会生活,就都留下来了。这许多的人,都需要生活上的供应。所以耶路撒冷本地的信徒才卖了田产房屋,将银子交给使徒们。但这都是出于信徒的甘心情愿,使徒们并没有强迫他们这么作。──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徒二46】它是团契的教会;它具有某些人称在一起的大好质量。纳尔逊(译注:英国名将Horatio Nelson 1758-1805)解释他的一次胜仗说,『我有幸指挥一队弟兄作战』,惟有是一队弟兄时,教会才是真教会。──《每日研经丛书》
【灵恩派强调五旬节的奇异经历】其实五旬节的经历,计有(1)说方言(徒二4);(2)神医──医病赶鬼(徒三1~8;五12~16);(3)神迹奇事──甚至叫死人复活(徒二43;九40);(4)一日三千人悔改归主(徒二41);(5)凡物公用(徒二44~45;四32);(6)为福音受迫害(徒五41);(7)传福音的热诚(徒五42)。灵恩只强调『说方言』与『神医』,对于其他五项,却略而不谈。── 吴恩溥《圣灵充满的真义》
【心如刀扎(徒二1~47,题目38)】
一、心如刀扎的原因
1.侃侃传道(14~36节)
2.高举基督(22,30~33,36节:亚十二10)
3.指出罪恶(36节)
4.圣灵感化(2~3,33节;约十六8~13)
二、心如刀扎的效果
1.悔罪改过(38节)
2.信从真道(41节)
3.得蒙拯救(47节)
4.领受圣灵(38~39节)
5.领洗信主(38,41节)
6.大得喜乐(46节)
── 丁良才《经题模范》
【教会奋兴之嘉范(徒二1~47)】
一、圣灵充满(1~4节)
二、听众踊跃(6节)
三、热诚作证(14~36节;三12~26;四8~12,19~31,33;五19~21,29~32。42)
四、承认己罪(37~40节)
五、信服救主(41节;四4,21;五14)
六、领洗入教(41,47节)
七、同心合意(42,46节;四23~30,32)
八、擘饼祈祷(42,46节)
九、恒守主道(42节;十一23)
十、乐于施舍(44~45节;四34~37)
十一、忍受逼迫(12~13节;四2~3,18,21;五17~18,28,33,40~41)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彼得传道的模范(徒二14~41)】
一、是大方无惧的任人质问(12末句)
二、是开诚布公的驳斥错想(13,15)
三、是由近及远的引人入胜(22)
四、是依次联系的陈述真理(14~36)
五、是赤赤裸裸的讲论基督(22~24,31~33,36)
六、是根据经言的发表议论(16,25,34)
七、是依从圣灵的教训众人(14~17)
八、是确实相信的宣布福音(32,46)
九、是侃砍直言的指出罪行(23,36)
十、是虚心下气的表示谦恭(22首句;29首句)
十一、是言词诚恳的动人天人良(37)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彼得在五旬节的信息】
一、他先解释(Explanation)这罕见的现象(徒二14~21)
二、他继而讲解(Exposition)圣经(徒二22~36)
三、他最后劝勉(Exhortation)人要悔改相信(徒二38~40)
四、他的信息乃是──有结构的(Structural),合乎圣经的(Scriptural)并属灵的(Spiritual)
── Archibald Naismith《2400 Outlines》
【教友的资格(徒二38~47)】
一、悔罪改过(38节;徒十七30)
二、信服耶稣(38节;可十六16)
三、领洗入教(38,41节;太廿八19;罗六1~14)
四、遵守真道(42节;雅一22~25)
五、彼此交接(42节;来十25;太十八20)
六、恒切祈祷(42节;路十八1;帖前五17)
七、领受圣餐(42,46节;林前十一24~26)
八、乐意捐输(44~45节;林后九7)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圣灵降临】
凡物公用;分给需用的人
一、门徒都聚集在一处
1.从天上有响声下来
2.说起别国的话来
3.有人讥诮说无非是心酒灌满了
二、彼得第一篇信息
1.先知约珥的预言
2.耶稣是主
3.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三、初期教会的情况
1.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
2.彼此交接
3.擘饼、祈祷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