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6:14-7:16
在6 章14 節到7 章1 節,保羅力勸信徒要過一種分別為聖的生活。經文這麼講:“[14]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7]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18]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信主的人是屬神,是光明之子;拒絕主的,屬於世界或撒但,是黑暗之子。“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指的是生命和身份上的根本對立。“同負一軛”是以牛馬負軛作為比喻,提醒信徒不可與異教者妥協。申命記22 章10 節記著:摩西律法禁止人用牛與驢同負一軛耕地。如果要耕地,必須要把軛放在兩隻驢或兩隻牛的肩膀上,這樣那兩隻牛或驢走相同方向,步伐一致,共負重擔,才能一同耕田或拉車,如果勉強相配,一個往這方向,一個往那方向;一個步調快一個步調慢,就會相當辛苦,也不能完成工作。同樣道理,信主的和不信主的,在人生的目標和結果上有基本的不同,大家走不同的方向,是不適宜結成親密伙伴的。保羅在這裡所說的,並不是禁止信徒和非信徒有任何接觸,(林前5:9、10;7:12、13;10:27)事實上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是需要有交往的。但是,保羅就警告信徒要有底線,要記得神對祂子民要分別為聖的要求,不要和拒絕主的人結盟,跟隨世俗洪流,和拒絕主的人有一樣的目標和追求,因而妥協,影響自己的生活,任由他們的價值觀摧毀自己的屬靈生命和基督徒品格。所以,“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不但可應用在親密的婚姻關係上,也應該包括事業關係、申明宗旨的社團組織、深入的交誼等。因為一但建立親密的結盟,即或起先是純潔無罪的,但隨著關係的自然發展,總會走到一個意見不同的分歧路口上。再走下去,信徒極可能會放棄原則而妥協,犧牲對神的忠誠,貶退靈性的生活,使靈魂世俗化,削弱了見證的力量。有些弟兄姊妹往往過份自信,想必能引導不信的一方步向自己的方向來,可是在牧養的經驗中,我卻每每看見結果不是他們感化不信的一方,卻是被不信的一方感染影響,流失對神的忠貞,雖然經歷了結盟前一刻的愉快,賠上的卻是經年的痛苦和懊悔。
“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保羅一口氣用了五個論證式的問題,來加強警告的力量,提醒信徒信與不信的聯合,將是何等的不自然、不適宜、不安全。特別最后一個問題,更是突出了“歸耶和華為聖”的重要。“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神的殿是聖潔的。拜偶像,卻是不潔的。兩者之間是難以共容的。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不但每個信徒的心是這樣的一座至聖所,就是所有信徒,也組成這這樣一座殿,並且神應許祂要住在裡面,我們蒙召是要歸耶和華為聖,所以要對神忠誠。如此保羅懇求他的讀者要從拜偶像的世界中把自己分別出來。正如出29:45-46 節、結37:27-28所記:“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舊約時神要求以色列人與萬民有分別。照樣新約時代,神要求基督徒要跟世人有分別。這種分別,不是指肉身上的、區域上的、或社會上的,而是指到道德上的、靈性上的。哥林多的信徒們並不需要避世獨居,而是保守自己不被那些拜偶像的、屬世的人將他們帶入與神疏遠的拖累中。今天,信徒要在這世界生活,但能支持他們過有力的見證生活,不受俗世洪流影響,實有賴他們有好的屬神伴侶、靈友或伙伴。
哥林多后書6 章17、18 節,是引用了以賽亞書52 章11 節的話:“[11]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先知以賽亞呼籲以色列人,要從被擄的巴比倫出來,自己分別為聖,預備事奉神。保羅引用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出來的經驗,作為基督徒要從世界分別出來的象徵。巴比倫是一切敵擋神的權勢的代表,充滿偶僕崇拜、污穢罪惡、反叛神的文化、屬世的虛榮物慾,以及血氣情慾。以色列人要從巴比倫出來才可以作“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照樣基督徒也要從世人的各種罪惡、肉慾、虛榮、世俗中分別出來,才能與神兒女的身份相稱。
保羅之后在林后7 章1 節總結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注意這裡保羅提到污穢是有兩方面的:身體的私慾,和心靈上的不專不忠,要保守這兩方面的聖潔,就要有敬畏神的心。
從7 章2 節起,保羅筆鋒一轉,回到6 章11-13節,要求信徒寬宏相待的話題上。他繼續為自己的行為辯護,因他知道教會中有人在曲解、誣陷他,說他不公平、破壞、佔人便宜,但其實這正是攻擊他的那些人的大毛病。[ 6:11-13]曾說:“ 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這裡在7 章2-4 節,保羅又再說:“[2]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我們未曾虧負誰,未曾敗壞誰,未曾佔誰的便宜。”保羅為甚麼要請求哥林多人收納他呢?這“收納”的意思,就是不要再對保羅和他的同工存甚麼成見,不要因為保羅曾經指出他們的過失,就將保羅看作是跟他們作對的人。哥林多人要有寬大的心,收納保羅和他的同工。因為他們雖然態度嚴勵地責備他們,但到底還是為主的緣故。保羅和他的同工在生活為人方面,並沒有虧負哥林多人的地方,也沒有在物質上好處上貪圖甚麼便宜,更沒有甚麼品格上的污點把柄,所以能這麼坦然直說,要求哥林多人用寬大的心接納他們。也正因為哥林多人了解保羅為人清潔耿直,所以他們就不會因他的責備和忠告,而將他當作外人。弟兄姊妹,很多時候我們的責備未能達到果效,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見證做得不好。若我們的平日的生活見證如明光,心地坦誠,作事公正,那麼我們勸戒別人,就更有力量。
接下來保羅又用充滿關懷的語氣,真誠的態度,來表達對哥林多人的關愛。7 章3 到4 節:“[3]我說這話,不是要定你們的罪。我已經說過,你們常在我們心裡,情願與你們同生同死。[4]我大大的放膽,向你們說話;我因你們多多誇口,滿得安慰;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分外的快樂。“ 從這番話我們看見保羅怎樣勇敢地表達他對哥林多人的關心,對哥林多人的期許,對哥林多人的感情。他說願意跟信徒們同生共死。──弟兄姊妹,假如你教會中的傳道人跟你說這樣的話,你會有甚麼感覺?同樣是提醒,但出於恨和出於愛的動機,將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保羅待哥林多人如手足骨肉,所以信徒雖然受了責備,但還是能夠受教、順服,並因保羅待他們的真誠而感到快樂。因他們所感受到的,是父愛式的勸責,而不是審判官式的判罪,或是潑婦罵街那樣的反擊。保羅為哥林多人誇口,說自己從他們受了安慰,是指著哥林多的信徒接受勸告而悔改而說的。保羅對他們有信心,因為之前他們也曾聽受保羅的勸告。保羅知道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會聽勸告,心裡就滿有安慰。勸責人常要準備可能會受到反擊,甚至會被朋友看作是仇敵,但是一但發現自己的勸告發生了作用,自己惦記的弟兄姊妹從錯路上回轉,那種安慰和喜樂,只有用愛心勸告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保羅在哥林多后書中常用的一種敘述方法是插敘。也就在一段敘述中,突然插入另一段話題,之后再回到原來的話題上。例如,在6 章1 到13節與7 章2 到4 節談論信徒要存寬大的心彼此相待中間,加插了6 章14 到7 章1 節講論信徒要分別為聖的提醒;又例如,在經卷一開始,2 章13 節正解說著改變行期的事,突然加插了2 章14 節到7 章4 節談論使徒職分的話。表面上看來,好像保羅的思維跳躍,插話與主題無關,但實際上,這些插敘與前后要描寫的主題是一致的,不過是從另一角度加強解說主題。插話與主題,是相輔相成的。拿6 章1 到13 節至7 章2 到4 節的內容來看,其中6 章14 到7 章1 節講論信徒要分別為聖,而正是這種分別為聖的心態,才更能推動信徒更要存寬大的心彼此相待,因為信徒是不屬世的,不應以世俗的那套斤斤計較彼此相恨相猜忌的心來相處,卻要本著愛心信任來相待。又2 章13 節到7 章16節為例,這裡保羅正解說著改變行期的原因,卻加插2 章14 節到7 章4 節談論使徒職分的內容,實際上正因為使徒職分的尊貴,所以更當配得哥林多人的信任。如果哥林多人信服保羅的使徒職分,就更能理解他改變行程是有他的道理,為的是叫福音更為廣傳。
今天我們就要詳細地讀7 章5 到16 節,這裡是接續著上文2 章13 節交代行程改變的原因而講的。林后7:5-7:16 這一大段的主題,是爭戰中的安慰。內容主要提到保羅怎樣在重重困境中從神得著解脫,其中也談到信徒憂愁的問題。現在讓我們進入經文。
[林后 7:5-7]這麼說:“ [5]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身體也不得安寧,周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6]但那安慰喪氣之人的神藉著提多來安慰了我們;[7]不但藉著他來,也藉著他從你們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們;因他把你們的想念、哀慟,和向我的熱心,都告訴了我,叫我更加歡喜。”7 章5 節“我們從前就是到了馬其頓的時候”,原文中並沒有“從前”兩字。而這裡經文所講的事,也就是哥林多后書2 章13 節提到的行程。那裡保羅說起,他在特羅亞,心內很是不安。之前他寫了一封很嚴厲的信,托提多帶給哥林多的教會,他很想知道哥林多教會的反應,所以急於和提多碰頭,好得到一些消息。后來他去了馬其頓,在那裡見了提多,得知哥林多教會的消息,知道誤會已解除,因而大得安慰。當他在等候提多的時候,不單心裡惦著哥林多教會的事,同時又要面對外在許多反對他的人,所以心靈很是軟弱。但神藉著提多,及時出現,報告哥林多人盼望和保羅和好的消息,告訴保羅,他們正為給他帶來困擾而感到憂傷,又對支助保羅的事工再次發熱心,這都使保羅愁懷盡紓。從保羅這樣的分享,我們體會到,甚麼能帶給服侍我們的傳道同工和牧者安慰呢?一、是被牧養的人聽從教道勸化;二、是得著牧養羊群們的記念。正如保羅得知哥林多信徒改變,又知道他們想念保羅,就得安慰和鼓舞,同樣,今天我們也能用受教的態度和真切的關懷,使那些勞苦服侍我們的傳道同工大得安慰。
林后7 章8-9 節,更深刻地道出了保羅的憂和喜。經文這麼講:“
[8]我先前寫信叫你們憂愁,我后來雖然懊悔,如今卻不懊悔;因我知道,那信叫你們憂愁不過是暫時的。[9]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是因你們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這裡保羅說透了,先前寫信叫哥林多人憂愁,因為那信中有不少對哥林多人的責備。而那些責備的話叫哥林多人聽起來是很難過的。可那信同時讓保羅難過,因為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若不是關心到極處,又怎會作出那麼痛苦的責備。保羅不是不知道責備背后要冒著關係破裂的危險,可他還是忍下心來規勸教導。事實上,當保羅寫完並差人送出信后,他卻后悔起來,恐怕自己所說的話太重,不知道會不會傷了哥林多人的心。但后來他知道那封信收到了規勸的果效,哥林多人回轉悔改了,所以保羅領悟到,這背后有神介入,哥林多人的態度轉變有聖靈的感動與支配。那信的話雖然叫人難受,但這種難受是暫時的,也是必須的,因那勸誡對哥林多人的靈性。到底是有幫助的。所謂“忠言逆耳”幫助我們成長進步的苦口剖心話,並不都是好聽的。但那些願意為了我們進步而冒險進直言的朋友們,是不是真的為我們好,我們是知道的。有時我們更要省察:神會用一些人的口,來指出我們當改進之處。第9節保羅說“如今我歡喜,不是因你們憂愁”意思是說哥林多人受了責備以后,就照著神所感動的,為他們的罪憂傷懊悔,為這緣故保羅就歡喜。哥林多人受了保羅的責備,不將這看為是人的指責,而看為是神的教導督責,而在神面前為自己的過失而難過,這種態度,使他們的靈性得到復興。相反,他們如果將保羅的責備看作是人的惡待,那麼他們很可能因反叛不服,以惡報惡,靈性就因此而受虧損了。所以保羅說:“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
林后7 章10 到11 節,提到主裡的憂愁,能帶給人更新。經文這麼講:“[10]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后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11]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有人說,基督徒不該有憂愁,因為憂慮,是信心軟弱的表現。就連保羅,也在腓立比書的4 章4-7 節勸人要一無掛慮,將擔心的事藉禱告交托主。可是在這裡,林后的7 章10-11 節,保羅又好像說憂愁也有好處。到底該怎麼理解呢?原來憂愁有兩大類:一類是主裡的憂愁,一類是世俗的憂愁。如果能分清楚,就不會受到困擾。世俗的憂愁多為憂世界的物質福氣,如金錢、健康、名位、權利、事業、交情、手段、利益等,得不到時想要得,得到以后又怕損失;又或者是憂慮犯罪以后,罪行被拆穿、要受制裁、或是因失敗挫拆因感到有傷體面而難過,這些憂愁都是負面沒有建設性的,會使人郁悶引人進入死胡同裡去;可是主裡的憂愁卻是依照聖經或聖靈的指點,是正面有積極意義的,能引導人回轉走向神的慈愛裡。所謂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聖靈使人為罪為義自己審判自己,就由良知生發力量催人回轉歸向神。“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正是按聖靈的感動而有的哀傷懊悔,但不會停留在哀傷懊悔中,卻有動力要悔改回轉,想到神的恩典夠用,想到主的憐憫赦免,這就能生出更新的力量。這就是“生出沒有后悔的懊悔來”,這種催人回轉,仰望神恩典慈愛、仰望主赦罪更新的懊悔,讓人不停留在后悔中,卻會使人有力立志悔過歸正,在知罪自訴自責后,因敬畏神、想念神,而生發殷勤改過的熱心,立志自潔,以致得救。這得救並不是指靈魂的得救,而是指生活上的得救,是指他們從失敗中起來,重新振作,重新開始,在生活中得勝罪惡。
林后 7 章12 節,保羅繼續寫到:“我雖然從前寫信給你們,卻不是為那虧負人的,也不是為那受人虧負的,乃要在神面前把你們顧念我們的熱心表明出來。”這裡在呼應林后2:5 節。當中“虧負人的”指到2:5 節中那位問題人物;“受人虧負的”指保羅自己。保羅寫信不是要特別偏護是與非的任何一方,乃要哥林多體會使徒們的心意,並順從他們的教訓。他的信把哥林多人的態度顯明出來,證明他們還是敬愛保羅,願意接受他的勸告的。哥林多人的受教回轉,使保羅深得安慰。
之后,[林后 7:13-16]保羅說明了自己得安慰的另一原因,是提多受到禮遇。經文說:“ [13]故此,我們得了安慰。並且在安慰之中,因你們眾人使提多心裡暢快歡喜,我們就更加歡喜了。[14]我若對提多誇獎了你們什麼,也覺得沒有慚愧;因我對提多誇獎你們的話成了真的,正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都是真的。[15]並且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是怎樣恐懼戰兢的接待他,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16]我如今歡喜,能在凡事上為你們放心。”提多是代表保羅前去探訪哥林多人的。現在提多獲得哥林多人熱情的接待和尊敬,可見哥林多人是真心接納了保羅的勸告,為此保羅感到欣慰。其實保羅對哥林多人並非只有負面的看法,從14 節可知保羅在打發提多去哥林多前,曾對提多誇獎哥林多人,從中可見保羅對哥林多人的認識和信任。這裡沒有提到保羅誇了哥林多人甚麼話,大概講的是保羅相信他們會順從接受教導,現在他所預測的果然成真,就使保羅份外歡喜。哥林多人是敬畏神的,因此他們有尊重神僕人的心,這也使保羅放心,因為知道縱他們會跌倒,但是會從失敗中回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