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第九讲

上一篇   下一篇

甘心樂意的奉獻

    經文:哥林多後書九:1—15

    讀使徒保羅的書信,我們看到他非常堅定地在維護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信息—除耶穌基督之外,沒有拯救的途徑。另外一點也是與此點相同並行的,就是要信徒們以實際行動表明信仰的意義。實際的信仰行動,就是不空談,也不只徒有理想,而是要確實地執行出來。因此,當大家在說「愛」的時候,就要用實際的行動將「愛」表明出來。否則,空談「愛」,是很空蕩的,甚至很可能落得只剩下一個名詞而已。

    在使徒保羅的書信中,都會提到一點:耶路撒冷教會信徒的需要。因此,他無論到哪裡去,都會提醒當地的信徒踴躍捐款賙濟在耶路撒冷教會貧困的兄姊。他對羅馬教會的信徒說,之所以需要幫助耶路撒冷教會的兄姊,是因為:「既然猶太的基督徒讓外邦人分享屬靈的恩賜,外邦人也應該在物質上幫助他們。」(羅馬書十五:27)要特別注意的是,使徒保羅已經將這種原本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種「施捨」、「賙濟」的事,在信仰裡將之昇華到「信仰責任」。如果是「信仰責任」,那就不是「施捨」、「賙濟」,而是「分享」,是信仰裡應該做的事。也因此,幫助耶路撒冷教會信徒的需要,就沒有甚麼好誇耀的事,因為那是責任。盡責任,是本份。既是本份,就談不上甚麼可誇口、炫耀的地方。因為那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若是再用來誇口,那就不對了。

    使徒行傳可看出早期教會之所以發生信徒生活陷入貧困而需要賙濟,我想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早期教會實行所有財物公用的制度。作者路加這樣記載早期教會發展出這種財物公用的背景:

    「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人人都因此起了敬畏的心。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他們又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使徒行傳二:—)

    「這一群信徒都同心合意,沒有一個人說他的財物是屬自己的;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在他們中間,沒有人缺乏甚麼。那些擁有田產房屋的,都賣了,把賣產業的錢交給使徒,照各人的需要分給各人。」(使徒行傳四:32—35)

    從上述兩段經文,我們看到最早教會成立之初,確實大家都是以聚會敬拜為主軸,然後發展成大家變賣財產,並且將之拿到教會來一起分享、公用。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項分享、公用,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發生甚麼問題,因為「沒有人缺乏甚麼」。這在短時間中確實是很美的一幅景像,能生活在一個「均富」、「沒有匱乏」的環境中,這也是共產主義在許多貧窮或是貧富懸殊的社會中,最容易發展的基本原因。人是很軟弱的,要使富有的人願意降低生活需求,使貧窮的人沒有飢餓的掛慮,那是需要相當堅定的信仰基礎才能做得到。就像使徒保羅自己所說的,他的信仰境界已經使他達到這樣的地步:

    「我已經學會對現狀滿足。我知道怎樣過貧困的生活,也知道怎樣過富裕的生活。我已經得到秘訣,隨時隨地,飽足好,飢餓也好,豐富好,缺乏也好,我都知足。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腓立比書四:11b—13)

    看起來要像使徒保羅這樣的人實在不多,這真的需要在信仰上很有根基才能辦得到。我們從使徒行傳第六章一至七節的記載,就發現早期教會因為發展得很快,人數激增很多,且是因為「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個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總是會有疏忽的地方,因此,就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和說希伯來土話的猶太人之間發生了爭執。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使徒在分配每日的生活費這事上疏忽了他們當中的寡婦。」

    人的團體會發生這種事情在所難免,我們可以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反省這樣的事。不過,真正的問題是:如果大家都不事生產,即使是再富有也會有吃空的一天。要將所有的東西公用,短時期之內或可以撐得過去,時間一久,馬上會發生問題。除了上述從外地返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和說希伯來土話的猶太人之間的衝突外,經過了二十多年以後,信徒人口已經多達「數以萬計」(使徒行傳廿一:20),單靠大家變賣財產來公用,就會發生嚴重短缺的情形。我們知道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信徒之所以會「天天在聖殿裡聚會」,專心敬拜,且過共同的生活,這是因為他們相信復活的主耶穌升天之後,馬上就會再回來。他再來,就是要審判世界,那時就是世界末日了。既然世界末日已經快要來臨,世上的東西就沒有甚麼好保留的,甚至留著世上的東西,反而會使人無法專心一意地敬拜,以聖潔的心等候主耶穌的再臨。可是,等候時間一久,人的信心就會越薄弱,甚至發生欺騙的行為。亞拿尼亞撒非喇這對夫妻的事件就是個例子(參考使徒行傳五:1—11)。

    二是就在人數激增的同時,卻又發生了大饑荒,這件事發生在羅馬皇帝克勞第執政期間(參考使徒行傳十一:27—30),對於已經有食物短缺的耶路撒冷教會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也就是為甚麼當主後四十九年開完耶路撒冷使徒會議後,使徒們會要求使徒保羅巴拿巴在外邦人中傳福音時,要「記得猶太人中窮人的需要」(加拉太書二:9—10),這也就是使徒保羅每到一個地方開拓教會傳福音,都提醒當地的信徒要記得捐款濟助在耶路撒冷教會窮困信徒的需要。雖然有一種說法是:使徒保羅認真要做這件事,有另外一種目的,是為了要使耶路撒冷教會保守派的信徒,也會以開闊的心胸接納外邦人基督徒,如同自己的同胞、是在耶穌基督裡的兄弟姊妹一樣。不過,即使是真的有這樣的背後目的在裡面,基本上,使徒保羅努力要達成這項救助工作,也是在訓練外邦教會的信徒,必須在信仰上有確切的見證。他強調這是信仰的責任,並不是在累積甚麼「功德」,也不是要用這樣的方法來換取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

    從第八章開始,使徒保羅提到有關接濟耶路撒冷教會信徒的事,第九章是繼續談論有關這件事的問題。在第八章,使徒保羅特別提到馬其頓教會的美好見證,說該地教會在幫助耶路撒冷教會貧困兄姊的事上,是「竭盡所能的,甚至超過了他們的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馬其頓的教會參與此項接濟的事,是出於「自願」,並且是主動地向使徒保羅「懇求,讓他們在接濟猶太的信徒這一件善事上有份」(八:3—4)。我們可以說,基督教信仰最有見證的地方,就是對於人類苦難,會主動伸出援手,而不是出於被動,或是勉為其難。使徒保羅馬其頓教會最有力的見證,來鼓勵哥林多教會也積極參與這件有意義的事。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幫助別人,在信仰上乃是一件愛心的「考驗」(八:8)。確實是這樣,當一間教會在說「愛」的時候,如果沒有實際行動來證明,那是很抽象的「愛」,這也是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諷刺基督教會說:只會說,不會做。甚至是說了一大堆愛的理論,付之實踐的是少之又少。

    在第九章,使徒保羅更進一步地指出,對於接濟猶太信徒的事,他希望哥林多教會能有積極的態度。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的經文內容:

    第一至五節:關於接濟猶太信徒的事,我不必給你們寫信。2我知道你們是願意出力的,因此曾向馬其頓人誇耀你們的慷慨。我說:「亞該亞的信徒們從去年就有了準備。」你們的熱心已經感動了許多人。3現在我派這幾位弟兄去,希望你們正像我所說的早已把捐款準備好了,使我們在這件事上稱讚你們的話不是空話。4假如有馬其頓人跟我們一起去,發現你們並沒有準備好,我們就會很難為情,因為對你們太相信了。至於你們會覺得慚愧,那就更不用說了!5因此,我認為必須派這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你們所答應的捐款先湊齊,等我到的時候都預備好了;這可以表示你們的捐助是出於甘心樂意,而不是出於勉強。

    第一節使徒保羅提到有關接濟耶路撒冷教會猶太信徒的事,他在這裡說「不必給你們寫信」,原因是在前一封書信第十六章一至四節就曾這樣說:

    「關於籌款幫助信徒的事,你們可以依照我從前吩咐加拉太各教會的辦法去做。每星期天,你們每一個人應當按自己的收入照比例撥出一些錢,積存起來,不必等我來時才現湊。我到的時候,會派你們所信任的人,給他們介紹信,讓他們把你們的捐款帶到耶路撒冷去。如果需要我親自走一趟,他們可以跟我一起去。」

    從這段話可看出使徒保羅哥林多教會已經提過關於接濟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現在如果再提要怎麼辦的話,很容易讓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以為使徒保羅對他們不夠信任。而在第七章,他曾一再表示對哥林多教會信徒是「絕對信任」(七:4、16),也就是相信哥林多教會應該知道對於接濟的事,他們會明白,也知道該怎樣配合使徒保羅的計劃才對。

    第二節提到哥林多教會準備要接濟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之事,是從「去年」就開始的。這裡並沒有說是在「去年」的甚麼時候,使徒保羅是提醒他們,既然早就已經準備要做的事,現在應該有了成果,這就是第四節所說的,如果是早在「去年」就說要做的事,到現在都還沒有動靜,而使徒保羅卻一再對馬其頓教會的信徒誇耀說他們很早就有反應,那就會讓別人以為使徒保羅撒謊,也會讓哥林多教會在眾人面前感到慚愧。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確實是個很會鼓勵信徒的人;他以哥林多教會的例子來鼓勵馬其頓教會的信徒,然後,又用馬其頓教會信徒的見證來鼓勵哥林多教會。其實,使徒保羅雖然對哥林多教會也有不少嚴厲譴責的話,甚至對那些不聽勸導而敗壞生活紀律的信徒,他很明確地表示要將這些人趕出教會(參考哥林多前書五:2、9、11)。不過,對於那些忠心、敬虔的信徒,他是稱讚甚多。像在第八章七節,他說:「無論是信心、口才、知識、幫助別人的熱誠,和對我們的愛心,你們都那麼豐富,我希望你們在這件善事上也格外慷慨。」看,這樣的稱讚如果用在今天,也是很讓人覺得溫馨,受到鼓舞。也許這樣的「格外」的稱讚並不是使徒保羅原來的風格,因為他喜歡講究真誠,有多少,就說多少。也許是因為提多哥林多教會回來,告訴他在該教會受到相當特別的款待,讓使徒保羅大受感動有關(參考第七章五至七節)。

    第五節說要派幾位弟兄先去哥林多教會。這裡所說的「幾位弟兄」,應該是指提多,以及第八章十六至廿三節所說的那些不具名的弟兄,其中有兩位還是「各教會的代表」。這就讓我們看出一個清楚的輪廓:為了募款接濟耶路撒冷教會的事,使徒保羅不是自己在做,而是有一群信徒在幫助他,這些人有的還是教會的代表。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委員會在處理,為的是讓這樣的事工有足夠的公信力。使徒保羅相當小心這些事,原因是常有人喜歡在他的背後扯他的後腿。在哥林多教會內部,就有人說他貪婪、愛錢,甚至說他不是真正在傳福音,而是為了要「靠傳福音吃飯」(哥林多前書九:4)。為了防範這樣的謠傳傷害福音的事工,使徒保羅在開拓教會時,都有一個特別的方式:由開拓起來的教會,出力來幫助新地區開拓新教會。他不從新開拓的教會領取任何生活費用,這樣可以避免讓人說他開拓教會是為了要謀取生活的需要。

    對公家的錢必須相當小心,尤其是在信仰團契裡更需要小心處理,因為稍一不慎,就會使許多人信心跌倒,而錢也是最容易誘惑人犯罪的力量。最近台北就發生一間相當有名的寺廟,因為財務的問題鬧到法院去,結果原先「開廟」的人,其後代被管理該廟的董事會控訴侵佔罪,還被檢察官起訴求刑。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最近的報紙有很大的廣告,是在台灣佛教密宗發生彼此揭發對方不具有「法王」的身份,會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有人利用「法王」的身份在行斂財的事。錢財確實對人的影響、誘惑力相當大。因此,我們在教會裡都會相當小心處理財務的事。在咱長老教會甚至禁止傳道者管理教會的財務,都是長執在負責,主要是為了讓信徒安心。另一方面,教會也設立檢帳委員,這些委員不可以從長執中推選出來,而必須是會友才可以,之所以會這樣規定,並不是在懷疑負責會計、出納的人不誠實,或是對他們信心不夠,都不是這樣,而是要證明受託在處理財務的同工,確實是很盡責。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和猜忌。

    第六至九節:6要記住: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7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心願捐助,不猶豫,不勉強,因為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8上帝會更加豐富地賜給你們,使你們不但自己充足有餘,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9正如聖經上說:
    他慷慨救濟窮苦人;
    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第六節可能是當時社會一句很流行的諺語。特別是在農業社會的時代,這句話也是大家共同的生活經驗:誰栽種的多,誰收穫也多。使徒保羅用大家熟悉的經驗作比喻,在說明一個重要的信仰觀念:幫助別人,就像撒種子一樣;誰幫助別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相對的,一個吝嗇的人,只會得到更貧乏的心靈而已。如果我們讀申命記,就會發現上帝透過摩西一再交代以色列人民,必須對那些貧窮的人伸出援手,雖然以色列人民還在曠野流浪,但上帝卻要他們緊緊記住他們曾在埃及過著痛苦的奴隸日子。奴隸,是不能擁有財產的,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屬於主人的。以色列人民在埃及的時候可說一無所有,也因此,經驗到缺乏的痛苦。現在,他們準備要進入迦南地—流奶與蜜的富庶之地,上帝要他們必須學習知道怎樣幫助那些窮困的人。例如:

    「在上主—你們的上帝賜給你們的土地上,無論哪一城,如果發現有貧窮的同胞,你們不可自私不幫助他。相反地,你們要慷慨,把他所需要的借給他。不可因為安息年快要到了,就不借給他;你們心裡不可存著這種惡念。如果你們不借,他向上主控訴,你們就有罪了。不可自私,要慷慨施與,上主就會事事賜福給你們。你們居住之地常會有貧窮的同胞,所以我命令你們,必須向貧窮和有需要的同胞伸援手。」(申命記十五:7—11)

    「你們經過別人的葡萄園,可以隨便吃園中的葡萄,但是不可把葡萄裝在籃子裡帶走。你們經過別人的麥田,可以用手摘麥穗來吃,但是不可用鐮刀去割取。」(申命記廿三:24—25)

    「困苦貧窮的雇工,無論是以色列同胞或住在你們當中的外僑,你們都不可剝削他。要在太陽下山以前付給他當天的工資,因為他需要錢;他靠工資維持生活。如果你們不付給他,他向上主控訴,你們就有罪了。」(申命記廿四:14—15)

    「不可剝奪外僑或孤兒的權利;也不可拿寡婦的衣服作抵押。要記住,你們曾在埃及作過奴隸。上主—你們的上帝釋放了你們,所以我命令你們遵行這誡命。」(申命記廿四:17—18)

    「你們收割而忘記帶回家的穀物,不可轉回去拿;要留在田裡,讓外僑、孤兒,和寡婦拾取。這樣,上主—你們的上帝會事事賜福給你們。你們摘橄欖,摘了一次以後,不可再去摘剩下的;要把剩下的留給外僑、孤兒,和寡婦。你們摘葡萄,摘了一次以後,不可再去摘剩下的;要把剩下的留給外僑、孤兒,和寡婦。要記住,你們曾在埃及作過奴隸,所以我命令你們遵行這誡命。」(申命記廿四:19—22)

    從以上的經文我們看到申命記這本法律的經書,是那樣關心貧窮、外出的人。在三千多年以前的以色列社會,就已經制定了這樣的法律,即使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制訂這樣相當具有人道精神的法律。摩西這些法律的內容有一共同的中心思想:對貧困、需要救助的人,不可手短。要盡能力所及的去做。

    第七至九節使徒保羅強調幫助貧困的人的一個基本原則:甘心樂意。類似這樣的教訓在箴言裡面也有不少。例如:

    「濟助窮人等於借錢給上主;
    他的善行,上主要償還。」(箴言十九:17)

    「慷慨把食物分給窮人的,必然蒙福。」(箴言廿二:9)

    這都是在說明喜歡幫助窮人的人,上帝一定會加倍賜福給他。使徒保羅在第七節這裡用「樂意」這個詞,在希臘文的意思,不僅僅是沒有怨言而已,而且還帶有歡欣、滿足感的意思。
    第八節使徒保羅說上帝「會更加豐富地」賜福給幫助貧窮人的人。這句話可參考耶穌基督所說的話:

    「施與別人,上帝就會施與你們,並且用大升斗,連搖帶按,盡你們所能攜帶的,滿滿地倒給你們。你們用甚麼量器來量,上帝也要用同樣的量器來量還給你們。」(路加福音六:38)

    看,上帝就是富有的上帝,我們甚至可以說,救助貧窮人,就是在替上帝做工,因此,上帝必定會賜給這樣的人「工資」並且還會加上「獎賞」。這就是耶穌基督所說的,上帝不但用「大升斗」來償還,並且是「連搖帶按,盡你們所能攜帶的,滿滿地倒給」這樣的人。如果我們從馬太福音第廿五章卅一至四十六節經文,看耶穌基督所講的天國比喻時,就會明白他說的那做在最卑微者身上的一點點小善事,都會得到天國的獎賞。就算是一杯水、一碗飯、一件衣服也都會有天國的福份。想想看,天國的福份就是這樣子容易就可以換取得到。怎麼能不高興呢?怎能掩蓋著那份心中的喜悅呢?不可能。真正得到的人,必定高興得跳躍起來。但是千萬要記得,這是從甘心樂意的基礎開始才有。

    第九節是引用詩篇第一一二篇九節的詩句。詩人特別強調「慷慨賙濟窮苦人」的人,將會「強盛,受人敬重」。這是一句很實在的話,一個會受到尊敬的人,就是對貧困的人充滿憐憫的心。我們看到前年去世的德蕾莎修女,就是窮她一生的力量在幫助極度貧困的人。也因為這樣,她受到舉世的尊敬,即使在戰亂不停的地方,只要聽說她要去探望因為戰火而成為孤兒的孩子們,戰地就馬上宣佈停火,這樣的例子不僅發生在一九九五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也發生在更早的中東以阿」戰爭之間,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全世界的人都尊敬她,並不是她很有錢,也不是她很有權勢,更不是她擁有龐大的軍事武力,而是因為她用生命所有的力量,帶領她的仁愛修會所有的同工在關心世界各地貧困的人,特別是關心在印度半島那些因為貧窮,且窮乏到餓死的人。

    第十至十五節:10那位賜種子給撒種的,又賜食物給人吃的上帝,也必定把你們所需要的種子賜給你們,又使它長大,讓你們的義舉結出豐豐富富的果子。11他也要使你們富足,隨時有慷慨施捨的能力,使許多人因為從我們手上接受你們的禮物而感謝上帝。12因為你們的捐助不但供應了信徒的需要,也使許多人更加流露對上帝的感謝。13這件慈善工作是一種證據,使許多人知道你們對基督順服,對所宣認的福音忠誠,也能慷慨地救濟別人,他們就會將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14他們也要因上帝將非凡的恩典賜給你們而更愛慕你們,熱切地為你們禱告。
    15我們要感謝上帝!他有無法形容的恩典!

    在第六節說到「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是以撒種子作比喻。在第十節,使徒保羅再次用種子來說明上帝對甘心樂意行善賙濟窮人的賜福,就是賜給這樣的人更多的種子。換句話說,甘心樂意行善的人,就好像撒種子一樣,而上帝賜福給這樣的人的方式,就是賜福給這樣的人更多的種子,這就產生一種循環—種子越撒越多。這樣的觀念在拉丁諺語中也有類似的話:「捐贈兩次以上的人,捐贈的步伐總是最快。」意思就是指:一個人如果經常樂善好施,他隨時都會注意去幫助人,而且是越幫助人,因為喜樂,所以越幫忙,速度越快。相對的,吝嗇的人,他的手頭永遠是緊緊的。而且是隨著日子的過去,他的手頭越握越緊。更糟糕的是,這樣的人,永遠覺得所擁有的不夠。

    第十一至十四節是很有意思的觀念;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信徒,他們對貧困的人的濟助,會幫助更多的人感謝上帝。這也是基督徒與上帝同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人來認識上帝,並且因為基督徒的甘心樂意救助,而感謝上帝。請注意,是感謝上帝,不是感謝濟助的人,並且因此歸榮耀給上帝,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因為基督教信仰讓我們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的賞賜。而捐贈或施與的人,所得到的就是受贈的人的代禱。請不要忘了,禱告乃是與上帝對話。這些受到救助的人的祈禱中,如果提起捐贈者的名字,等於是在與上帝對話中提起捐贈、施與者的名字,這意義是非常大的。
    祈禱也是使人與上帝結連在一起最好的方法,當受到恩惠的人,在祈禱中紀念幫助他的人的時候,也等於是在祈求上帝永遠紀念甘心樂意幫助人的人。這也就等於是在祝福這個人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幫助人的人,會從貧窮的人的身上得到真實的祝福。同樣的,也只有吝嗇的人會被人經常在祈禱中祈求上帝的詛咒。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樂意奉獻,是使我們得到喜樂之心的主要因素。

    所謂「樂意奉獻」是指心甘情願。沒有人逼,也沒有任何誘惑在催動,而是因為愛的緣故,使徒保羅說「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

    我在台東關山牧會的時候,那兒有一間天主教醫院,是瑞士聖十字架寶血會」修女所開設的一所專門關心照顧原住民的醫院。我在廿六年前到關山牧會的時候,也去參與關心協助該所醫院,我的工作是幫助從瑞士志願來該醫院服務的醫生。有一年,來了一對醫生夫婦,他們自己有一個幼兒尚且在哺乳中。但是,這對夫婦時常到山上去「出診」。有一次,他們帶回來兩位原住民幼兒,我問他們那是誰的孩子,他們告訴我說:「因為母親去世,父親有肺結核病,因此,我們將這兩個小孩子帶回來照顧。」我說:「你們不是已經有一個孩子,且夠忙的了,怎麼還想要帶兩個小孩回來?」他們告訴我說:「如果不帶回來,這兩個小孩很快就會被父親的肺結核病感染,這樣恐怕對小孩的生命有危險。醫院工作雖然忙,不過,看這些孩子長大、健康,會很快樂。」他們每天除了醫院的事,就是忙著照顧包括自己的孩子在內共三個小孩,就這樣足足有兩年的時間,他們除了照顧這兩個布農族小孩,也同時醫治孩子父親的肺結核病,直到痊癒,然後才將孩子送還給這位父親。有一天他們要回瑞士,我問他們在台灣工作的心得,他們告訴我說:「最快樂的事,就是照顧那兩位布農族小孩子。」我問他們為甚麼?他們告訴我說:「每當他們帶這兩個小孩子上山去的時候,整個村莊的人都會跑過來爭著要抱這兩個小孩,然後也爭著要抱我們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和他們之間幾乎沒有甚麼種族的距離。這和起先我們剛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我們,那種感受很不一樣。在這裡兩年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已經決定回瑞士後,將準備到非洲去,我們已經體會到史懷哲所說的:生命最大的喜樂,就是能夠給予。」

    真心的奉獻,心甘情願地奉獻,帶給我們生命最大的祝福,就是喜樂之心會隨著而來。使徒保羅說這樣的奉獻,會得到上帝「更加豐富」的祝福,不但心中有喜樂,且是自己充足有餘,並且「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

    一間教會也是這樣,如果是很高興地、樂意地奉獻,這樣的教會所得到的將會是上帝更多的祝福,不但歡喜的聲音會時刻從這間教會發出,甚至是越給予,力量越增添。相對的,越是吝嗇的教會,內部會增添更多的怨言,原因是他們總是會覺得不夠,不會有滿足感。沒有滿足,就不會喜樂,心靈就更空虛。

    二、照顧貧窮人,就是與上帝同工。

    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信徒,上帝是賞賜「種子」的上帝。「種子」,是財富的來源,因為「種子」越多,收穫就越多;收穫越多,財富就會累積越多。但必須注意的一點,就是當上帝賜福我們累積更多財富時,並不是要我們單獨享受用的,而是要用來幫助更多的人。箴言有這樣的話說:「貧窮人和有錢人有一處相同,二者都是上主所造。」(箴言廿二:2)我們不曉得為甚麼上帝要造出貧窮人,但我知道上帝揀選富有的人成為祂的同工,有一重要的用意,就是要富有的人替上帝照顧貧窮人。這也是箴言作者說的:「欺壓窮人等於侮辱創造主;憐憫貧寒就是敬虔的行為。」(箴言十四:31)雅各書的作者說:「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腐化。」(雅各書一:27)耶穌基督對那位一心一意只想到要累積更多財富,卻不知道要將財富的一部份與貧窮人分享的財主,說他是「糊塗人」(路加福音十二:20),因為他忘了上帝隨時可以從他手中將其所擁有的財富拿回去。然後耶穌基督在這個比喻說了一句結語:「那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路加福音十二:21)當稅務長撒該遇到耶穌基督時,最使耶穌基督感動的一句話,就是:「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耶穌基督聽了之後很感動,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路加福音十九:8—9)

    我們從這裡學習到一個重要的功課:信仰是帶有社會責任的,這種責任就是去替上帝照顧那些貧窮、困苦的人。因為這樣,會使那些受到幫助的人,因此而感謝上帝,並且將榮耀歸給上帝。

    (講於二○○一年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