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民三十二1「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的牲畜极其众多;他们看见雅谢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

  「流便子孙」流便子孙和迦得子孙安营在帐幕的南边,他们可能并不相邻,因为中间夹着西缅支派(民二1014)。流便是雅各的长子,因此按照长幼关系首先提到。在下面的几节中,先提到迦得,因为该支派带头要求在约旦河东边定居。这两个支派曾在一起生活了38年之久,所以他们在定居的时候也要住在一起。

  「牲畜极其众多」与其他的以色列人相对而言。圣经没有说明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牲畜(见士五16,17)。

  「雅谢地」在其他地方是一个城镇的名字。据认为在拉巴亚扪的北面或西北面。

  「基列地」在创卅七25中第一次提到,位于雅博河的南面和北面。以土地肥沃而闻名。基列有时用来指以色列在约旦河东的全部领土。

  「可牧放牲畜之地」包括巴珊在内。巴珊以其优质牛群而著称(见诗廿二12)。

 

【民三十二2「就来见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并会众的首领,说:」

  原文在第2节开头有“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迦得的子孙带头提出他们的意见。没有提到玛拿西,虽然他们也有许多牲口,并且与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共同分享约旦河东的领土(见申三12,13;四43;廿九8;书十二6;十三29,31;十四3;十八7)。

 

【民三十二3「“亚大录、底本、雅谢、宁拉、希实本、以利亞利、示班、尼波、比稳,」

  「亚大录」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底本」在西宏的国中(民廿一30),分给了迦得的子孙(第34节)。

  「雅谢」见第1节。也分给迦得的子孙(第34节)。

  「宁拉」在第36节中称为伯宁拉,意思可能是,“豹子之地”。

  「希实本」亚摩利王西宏的首都(民廿一2628),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7节)。

  「以利亞利」与希实本相邻(民卅二37;赛十五4;十六9;耶四八34)。可能是现代的埃尔勒(el~‘Al),在希实本的东北。

  「示班」又叫西比玛(Shibmah)(第38节)和西比玛(Sibmah;赛十六8,9;耶四八32)。以其葡萄园而出名。

  「尼波」分给流便的子孙(第38节)。

  「比稳」在第38节中称为巴力免。以色列人为要去掉巴力的名字而将其改为比稳。后来落入摩押人的手中,恢复了其全名,称为伯米恩(耶四八23)。在书十三17中,该地称为伯巴力勉。可能分给了流便的子孙。其废墟现名马因(Ma`in),位于尼波山以南约8公里。

 

【民三十二4「就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会众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仆人也有牲畜”;」

 

【民三十二5「又说:“我们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这地给我们为业,不要领我们过约但河。”」

         迦南的安息预表千年国。但是,未过约但河不得进迦南;未与主同死的,不得与主同王。流便和迦得子孙要:

1.不过约但河而安息,
2.在家人未安息之前安息:今世的福乐何尝差于千年国呢?―― 倪柝声

 

【民三十二6「摩西对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说:“难道你们的弟兄去打仗,你们竟坐在这里吗?」

  鉴于比较容易地征服约旦河东,迦得的子孙和流便的子孙无疑认为会很快占领约旦河西。

 

【民三十二7「你们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过去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那地呢?」

  「使……灰心丧胆」直译为“反对”、“疏远”。摩西担心这两个支派的行动会导致其他支派拒绝过约旦河,结果就像探子没有信心的报告那样,导致一整代人死在旷野里。

 

【民三十二8「我先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打发你们先祖去窥探那地,他们也是这样行。」

  「你们先祖」不只是这两个支派的先祖,而是整个民族的先祖。

  「加低斯巴尼亚」见民十三3,26

 

【民三十二9「他们上以实各谷,去窥探那地回来的时候,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不进入耶和华所赐给他们的地。」

  见民十三2123。那些探子把敌人描述得过于强大,无法对付(民十三31),使以色列人不敢进入应许之地。

 

【民三十二10「当日,耶和华的怒气发作,就起誓说:」

  

【民三十二11「‘凡从埃及上来、二十岁以外的人断不得看见我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没有专心跟从我。」

 

【民三十二12「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可以看见,因为他们专心跟从我。’」

  「基尼洗族」见民十四24。书十四6,14也提到基尼洗。该词源于基纳斯(见创卅六15,42;代上一36,53)。基纳斯很可能是俄陀聂和迦勒的共同祖先,俄陀聂的父亲也从他得名。耶孚尼被称为基尼洗族的人(书十四14)。

  「专心」见民十四24,30,38

 

【民三十二13「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的那一代人都消灭了。」

 

【民三十二14「谁知,你们起来接续先祖,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

  「增添罪人的数目」译为“一伙罪人”较好。原文在旧约其他地方从未出现。摩西因他们的请求大为不安。

 

【民三十二15「你们若退后不跟从他,他还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旷野,便是你们使这众民灭亡。”」

  「你们若退后」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结果死在旷野。

  「使这众民灭亡」百姓就可能拒绝过约旦河,去占领迦南地。当约书亚带着祝福解除了他们的兵役以后,这些支派做了一件事,使他们的弟兄担心会招惹上帝的忿怒,尽管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见书廿二129)。

 

【民三十二16「两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说:“我们要在这里为牲畜垒圈,为妇人孩子造城。」

  「圈」就是用田间的石头垒起石墙,是没有顶棚的。

  「城」可能是修复亚摩利人已有的住宅。这个计划的弱点是,如果没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强大军队保护,他们的妇女儿童,牛群羊群就很难生存在这个刚被征服,充满敌意的土地上。

 

【民三十二17「我们自己要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好把他们领到他们的地方;但我们的妇人孩子,因这地居民的缘故,要住在坚固的城内。」

  「要带兵器」直译为“马上准备战斗”。他们承诺过约旦河绝不犹豫,而且要作为先头部队走在主力部队的前面(见申三18;书四12)。

  「居民」指原来住在该地的亚摩利人和摩押人(民廿一26)。

 

【民三十二18「我们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产业。」

  就是承诺对国家尽忠尽职,直到完全征服迦南。根据申卅三21,迦得的子孙得到了第一份土地,就是西宏与噩的领土。他们还执行了上帝的命令,履行诺言帮助他们的弟兄占领迦南。

 

【民三十二19「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因为我们的产业是坐落在约但河东边这里。”」

  「我们不和他们在约但河那边一带之地同受产业」他们说自己对约旦河西的领土没有任何要求。

  「约旦河东边这里」这个希伯来词语既能译为“那边”,也能译为“这边”。该词源于动词“越过”,“穿过”。所派生的名词意为“那边的地区”,其阳性复数形式指希伯来人。

 

【民三十二20「摩西对他们说:“你们若这样行,在耶和华面前带着兵器出去打仗,」

  耶和华被视为一位战争之神,行在进军的百姓前面消灭他们的敌人(见民廿一14;书四5,1113;六8,9;士五23)。

 

【民三十二21「所有带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华面前过约但河,等他赶出他的仇敌,」

 

【民三十二22「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向耶和华和以色列才为无罪,这地也必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

  「无罪」该词源于动词“洁净”,“不受惩罚”。第二种含义在这里更加贴切。

  「在耶和华面前归你们为业」就是完全被上帝所认可。

 

【民三十二23「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

         认罪是必须的。一个罪若不认,这个罪要终身跟着你。罪不是老坐着的,不是离你老远的,罪是追上你的,跟着你的。── 倪柝声

  与上帝对该隐所说:“罪就伏在门前”(创四7)的意思相同。

 

【民三十二24「如今你们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为你们的妇人孩子造城,为你们的羊群垒圈。”

 

【民三十二25「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对摩西说:“仆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

  这是典型的东方语气。摩西所说的,正是他们想要提出来的(第17节)。

 

【民三十二26「我们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

 

【民三十二27「但你的仆人,凡带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说的话,在耶和华面前过去打仗。”」

 

【民三十二28「于是,摩西为他们嘱咐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并以色列众支派的族长,说:」

  摩西知道自己不会过约旦河,所以就把确保流便和迦得的子孙履行诺言的责任交给了以利亞撒和约书亚(见书一13,14;廿二16)。

 

【民三十二29「“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凡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去打仗的,若与你们一同过约但河,那地被你们制伏了,你们就要把基列地给他们为业。」

  这时尚未占领基列全地。他们正在建造许多的坚固城,不仅作为他们家庭安全的避难所,而且作为要塞,进而完全征服基列。

 

【民三十二30「倘若他们不带兵器和你们一同过去,就要在迦南地你们中间得产业。”」

 

【民三十二31「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回答说:“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

 

【民三十二32「我们要带兵器,在耶和华面前过去,进入迦南地,只是约但河这边、我们所得为业之地仍归我们。”」

  他们在以利亞撒和约书亚面前确认他们以前的承诺时,把约旦河东说成“这边”,因为他们当时在基列。

 

【民卅二32~33二支派半所得之地,与其余九支派半相埒。但是,这地虽大虽好,究是何等的危险(请读王下十33;代上五26)!在神旨之外,在世界之中,并无安息阿!―― 倪柝声

 

【民三十二33「摩西将亚摩利王西宏的国和巴珊王噩的国,连那地和周围的城邑,都给了迦得子孙和流便子孙,并约瑟的儿子玛拿西半个支派。」

  「玛拿西半个支派」他们被称为勇士(书十七1),由于基列还有空地,所以也分给他们一份。从第39节可以看出,玛拿西半个支派曾协助征服基列,并可能独自攻占了其中某些地区。

  「西宏」西宏和噩的领土是最先被以色列人夺取的。那里的百姓也被以色列人所征服(见民廿一24,29;王下十五29)。

 

【民三十二34「迦得子孙建造底本、亚他录、亚罗珥、」

  「迦得子孙建造」在第3438节所列出的城市与第3节完全一致。还有一份更详细的名单在书十三2428中。

  「底本」摩押石碑就是1868年在这里发现的。该城不断转手,这次分给迦得的子孙。在书三17中,该城划给流便的子孙(又见民廿一30;赛十五2;耶四八18,22)。

  所谓建造肯定主要是指修复战争所造成的破坏。居民被消灭了,但城邑并没有毁掉(申二34,35)。参耶罗波安的经历。圣经说他“建筑”了示剑,而实际上他只是修复了示剑(王上十二25)。同样,亚撒利雅为犹大收回了以拉他以后,又“重新修理”了该城(王下十四22)。

  「亚大录」现在的阿他鲁斯,位于底本(即现在的达希班)以北约11公里处。

  「亚罗珥」是西宏所征服的亚摩利城市(申二36;三12;四48)。现名阿拉艾('Arā`ir),靠近亚嫩河,位于现在的达希班以南4.8公里处。该地名还出现在书十三25;士十一33;撒上卅28中。

 

【民三十二35「亚他录朔反、雅谢、约比哈、」

  「亚他录朔反」尚未确定位置。

  「雅谢」意思是“有帮助的”。见本章第3节。

  「约比哈」现名犹比赫(Jubeihat),在拉巴亚扪西北约六9.6公里处。

 

【民三十二36「伯宁拉、伯哈兰,都是坚固城。他们又垒羊圈。」

  「伯宁拉」可能是现在的比利比废丘(Tell elBleibil),在约旦河以东9.6公里,死海以北约12.8公里的地方。

  「伯哈兰」有人认为这是现在的以坦努废丘(Tell Iktanu),在约旦河河口东北约11公里处。

  「坚固城」为了保护和驻军一同留下来的妇女和儿童。

  「羊圈」是在营垒的保护圈内建造的。这里是很好的牧场。对此摩押人十分了解(王下三4)。

 

【民三十二37「流便子孙建造希实本、以利亞利、基列亭、」

  「流便子孙建造」这里还是指修复在战争中毁坏的城邑,使之适合居住,而且安全。

  「希实本」另一座多次转手的城邑。在民廿一25中,这座城属于亚摩利人。书十三17和这里一样,该城由流便的子孙所控制。在书廿一39中,拥有该城的是迦得的子孙。据赛十五4;十六9;耶四八2,摩押人再次占领该城。它最终落在亚扪人手中(耶四九13)。

  「基列亭」圣经记载这是巨人族以米人所居住的城邑(创十四5)。可能位于达希班和死海之间的夸利约(elQereiyat)。

 

【民三十二38「尼波、巴力免、西比玛(尼波、巴力免,名字是改了的),又给他们所建造的城另起别名。」

  「尼波」可能与希伯来词“预言”和“先知”有关。可能是穆卡耶废墟(Khirbet elMekhaiyet),位于希实本西南约8公里处,靠近摩西去世的尼波山(见申卅二49),在死海北端的东边。

  「名字是改了的」更改尼波和巴力免的名字是因为它们代表当地所拜的假神。但这些古老的名称延续了下来(书十三17;结廿五9)。

  「西比玛。」见第3节注释。

  「所建造的」指修理或重建(见王上九17;代下十一6)。

 

【民三十二39「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的子孙往基列去,占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这里可能只指基列的北部,而不象第1,26,29节指基列全地。

 

【民三十二40「摩西将基列赐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他子孙就住在那里。」

 

【民三十二41「玛拿西的子孙睚珥去占了基列的村庄,就称这些村庄为哈倭特睚珥。」

  「睚珥」睚珥是西割的儿子、希斯伦的孙子。希斯伦娶了玛拿西的儿子玛吉所生的女儿(代上二21,22)。

  「哈倭特~睚珥」直译为“睚珥的一切城邑”,见书十三30。士十4;王上4:13;代上二22,23提到了这些没有城墙的村落,可能还包括其他的村落。

 

【民三十二42「挪巴去占了基纳和基纳的乡村,就按自己的名称基纳为挪巴。」

  「挪巴」参士八11。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首领。

  「基纳」。被认定为夸那瓦(Qanawat),在加利利海以东约96.5公里处(见代上二23)。

  「称基纳为挪巴」夺取的城邑可能有60个。睚珥作为此次行动的领袖,为自己保留了23座城,并将剩余的城邑分给了那些与他一同参战的人。挪巴就是其中的一位。

 

【以色列民族和定居的试炼(三十二142)】

一、迦得和流便:朋友或敌人(132

二、城市的重建(3342

——《每日研经丛书》

 

【民数记三十二章】

一、勿安于现状(115

1、为了目前而生活

2、以往的经验作为目前的借镜

二、守望相助(1642

——《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