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伟人之母——撒母耳生在母亲信心中

 当以色列国士师时代告终,列王时代开始的时候,于犹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之神人撒母耳,即在母亲的信心中,承神旨而诞生了。本书一开卷,即先述明此伟人之诞生,不是偶然的。西谚有云:“教养子女,当自祖母始。”正是因为“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一、哈拿信心之祷告   

犹太妇女,以不生育为极大的耻辱(1:25;士11:37-38),因为不生育便不能承受“女人的后裔,将要伤蛇头”的应许。此时撒母耳的母亲哈拿,因为不能生育,也就大大被人激动。但她不能生育,乃是出于耶和华(1:5),为要藉此锻炼她的心。以备成全神的旨意,当以利加拿携二妻到示罗献祭时,虽然常以双分分给哈拿,但哈拿心中仍然不能得安慰,则不得不到神的殿中,把她的心愿奏告神,她的祷告非常有信心,大可以为我们祈祷的模范。

  ()进到神前      “哈拿就起来”,那时祭司以利,坐在耶和华神殿的门旁边。“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1:9-12)进到神前,在耶和华面前祈祷,这是祷告的第一重要条件。人若不进到神前,即开口祷告,不是向空中说空话吗?所以人祷告时,首先要真确地进到神前,然后再如同大卫王就“进去,坐在耶和华面前”(撒下7:l8)

  ()心中静默     “那时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人祈祷的时候,既已进到神前,就要安静自己的心,默然仰望主,直到他那信心的眼睛,见了不能见的主,他的祈祷处,无愧为“毗努伊勒”,如此方为有信心的祈祷,如诗云:“我今静默主前,仰瞻恩主圣面,默默无声以灵交谈,陈明我心所愿。”

  ()痛痛哭泣    “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1:10)大凡迫切地祈祷,其祷词,常是和眼泪一同在神前涌出来。“神啊!我的心切慕你……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42:1-3)

  ()倾心吐意    “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1:15)人忧苦的心意,只好在耶和华面前,彻底地倒出来,不必掩藏隐瞒,可和盘地托出来吧。人在任何人面前倾吐心怀,甚至在父母面前,也多半是无益的,因人终究不能擦你的眼泪,慰你的心怀,满你的心愿;只好在主面前倾心吐意。人若不肯在主前倾心吐意,也决不能得主的安慰。

  ()不住祈祷    “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1:12)既已在神前倾心,再继之以恒切不住地祈祷,心中目的即不难达到了。耶稣说:神虽忍了多时,岂不终究要伸他们的冤吗?我告诉你们,必要快快伸他们的冤了。

  ()祈求到底      哈拿说:“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祈祷直到如今,尚未止息,是决意要祈求到底,神不允所求,必不止息,直到如今,还是祈祷,祈祷不息,要祈祷到底。

  ()神前许愿      哈拿“并且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如此许愿,并非是和神交换条件,好像向神买卖,乃是表明所求非为己,乃为主,如此祈祷,不是出于私心。

二、信心的接受

  人虽有信心祈求,未必有信心接受,祈祷的真心,更是在于能伸出信心的手,接受所祈求的。主耶稣曾教训门徒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11:24)所言:“只要信是得着的,”其意:即用信心接受了所求的,信神已经听了我的祷告,即用信心接受,虽然所求尚未得到,但在信心的接受中,就如已经得到无异,所以就深信所求的必得——只要信是得的。既有此接受的信心,凡所祈求也就莫名其妙地如愿以偿了。当哈拿听到以利对她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就像从以利口中听到神的话,并用信心接受了,“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1:17-l8)她即“信是得着的,也得着”。

 ()走去吃饭    未用信心接受时,只是哭泣不能吃饭,或者禁食祈祷不愿吃饭。哈拿只是哭泣不吃饭,他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心里愁闷呢?但是哈拿心中忧苦,不能受安慰。几时把她的重担卸给神,用信心接受了神的应许,几时心中就得了安慰。于是就欢欢喜喜地去吃饭,也不用为此放不下心,再去禁食祷告了。

 ()面无愁容    诚于中、形于外,这是自然的,哈拿既将重担卸在主前,用信心接受了主的应许,深信“所求的必得着”,她的面上当然就再不带愁容了。有人虽然在口里说是信,在口里说是将重担卸给主,但在心灵里,却未真确相信,虽是勉强去吃饭,面上未免仍然带着愁容。哈拿此时乃真相信,真用信心接受,她的愁容自然必被心灵的喜乐化除了。

 ()果蒙神眷   次日他们就回到“家里,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哈拿用信心接受,就是接受了神的赏赐。于是神旨与人事,也就两相符合地,在哈拿身上成全了。信心的能力与成功,真是奇妙!

 ()由求得子   哈拿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1:20)哈拿既用信心接受,也就深信她所生的,不是出于人意,不是由于血气,乃是从神生的:是从神那里求来的。毫不疑惑的,她所生的就是神听她祷告的结果,所以就叫他撒母耳,即“从神那里求来的”意思。此撒母耳三字好像作了她祈祷蒙允的记念碑,这也是她终身成全了大事功的秘诀。

三、信心的养育(1:21-23)

  ()以家庭为圣地   “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去,要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哈拿却没有上去……在家里乳养儿子,直到断了奶。”不上圣殿去,在家里育养儿子,这是哈拿以家庭为圣地。事奉神不一定要到圣殿里去,自己的家庭未尝不能化为圣殿。哈拿的态度,是为妇女的、为母亲的极大的教训,人若不能在家庭里服事主,不能以家庭为圣地,他的宗教生活,必是枯燥失败。若是不能以家庭为圣地,即使到圣殿、圣堂去,在他也就不算为圣地了。

  ()化俗务为圣     在家育养孩子,“……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乳养儿女究竟是俗务呢?是圣工呢?如果是为主而教养儿女,这教养儿女的事,就成为圣事圣工了,哈拿教养撒母耳,确乎是为主而作的,所以她在家中乳养儿子之工,也就成为主的工,亦即化俗务为圣工了。这是教训为母亲的若能为主教养儿女,把她在儿女身上所费的心力、所发的爱情、所受的劳苦,都归到主身上,这是何等紧要而荣美的事。人能教养几个荣耀神的儿女,就是为主作大事工了。换一句话,为母亲的若不能把她在儿女身上所作的工,化为主的工,她的一生是何等可怜!因为母亲一生的精力,多是用在儿女身上。

四、信心的奉献

  ()未生以前之奉献     儿童教育,究自何时开始呢?我们看哈拿的奉献,“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顾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可知她不但注意胎教,且于未怀胎之前,就将小儿献给神。果如此奉献:一则、在己身方面必格外慎重;二则、在小儿方面,必更加意教养;或谓教训儿女,有三个要字:一即“血”——胎教,二即“教”——身教,三即“祷”——灵教。哈拿可谓深得此中的秘诀了。

  ()既生以后的奉献     等孩子“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到了耶和华的殿,……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1:24-28)将刚断奶之独生娇儿,离去母怀,送到示罗,于理于情皆像说不过去,但是哈拿不但有信心祈祷,也是有信心奉献,即按照愿词奉献与主。历来神家众仆人,多有自孩提时代,或未生人世之前,即为父母所奉献者。我们看撒母耳的事迹,可知天国伟人之兴起,于父母方面的关系如何重大。

 一个把儿子——自己最爱的——奉献给神的母亲,她的心是何等的欢畅喜乐。我们看哈拿献上儿子以后,并非是心中满了难舍难离的忧苦,乃是开口赞美,心被灵感,发出一首感恩歌来(2:1-10)。在这歌中,一方面表显了她喜乐的来源: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一力面也显出神的慈爱和公义:哈拿因为将她最宝贝的奉献给神,后来神又赐她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哦!人把所爱的奉献给神,真不是吃亏的事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