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书之要意

    撒母耳记上下二卷,原是一书,二卷意义亦一脉贯注,即文法与词旨亦属一气。其书之内容,上卷即论以色列国之过渡,如何从士师秉政,过到神权政治之王国;从祭司掌权,过到先知掌权。撒母耳即一过渡人物,他是末一个士师,是第一个最幼的先知,也是一个特别的祭司,承先启后地自神权转移至君王,由祭司过渡到先知,他兼为先知、祭司、士师三职。且开先知学院,留拉玛遗风。全书所论,乃撒母耳、扫罗、大卫三人的历史,表显政治与宗教的过渡。

一、幼年神交的撒母耳——祭司而先知式的末一个士师(1-7)

本书首七章述撒母耳的历史,同时亦说到以利的历史。以利约与参孙同时,为祭司亦为士师。撒母耳生时,其已年迈,身体固衰弱,灵性更昏暗,其二子“行恶”得罪耶和华,神即废除以利,而兴起撒母耳。

    ()撒母耳之幼年神交      撒母耳是由祷告产生,由祷告得名,藉祷告拯救同胞,家中筑有祷告祭坛,有时终夜祷告,以不常为会众祷告为有罪,最感人的,是其为儿童时,已与神有交通,于教会黑暗时,因有一个小撒母耳,神殿的灯得以不灭,耶和华的殿门天亮即开,耶和华自己的话……可以传达以色列地。

    ()撒母耳之奋兴会众     撒母耳幼年与神有密交,以后即成为会中的奋兴家,我们可以从米斯巴之大奋兴,深知训教。(1)基列耶琳之预备(7:2-4)——基列耶琳意即森林城,约柜在此二十年,为待撒母耳长成;即神所兴起“有名的植物”——或产物(34: 29),即树林中超然特起之“产物”。(2)米斯巴之祈祷会(7:5-11)——米斯巴意即守望楼,这守望楼即成了当时的马可楼。一则、聚集以色列众人,在米斯巴祷告。二则、在米斯巴打水、浇在耶和华面前,表活水之浇灌。三则、禁食认罪,在耶和华面前当日禁食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不但认罪,且是“审判”了他们的罪,“在米斯巴审判以色列人。”四则、献羔羊与耶和华为燔祭。五则、蒙神听允他们的祷告,呼求耶和华,就听允他们。六则、神为他们争战,“当日,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土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七则、追杀敌人,直到伯甲——牧地。(3)以便以谢之见证石(7:12-14)——以便以谢意即“得救磐石”,即“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此磐石:一则、为纪念;二则、为见证;三则、为谢恩;四则、为警告。这石头好像说话,警告会众,要切切记念,唯要倚靠耶和华,只有主可靠。

()撒母耳之巡视各地(7:15-17)      “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且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其为士师,不仅为审判会众,更是为灵道上的训练:(1)至伯特利——伯特利意即神的殿,或神的家,原为雅各事神之处。会中领袖宜领会众进到伯特利。(2)吉甲——吉甲意即辊开,或转离,可表明人的悔改,转离罪恶,如以色列会众,在吉甲第二次行割礼。(3)米斯巴——意即守望楼,正好在此为会众代祷,聚集会众,在此聚奋兴会。(4)拉玛——拉玛意即高地,多为人敬拜神之地。把这四个地方的意义合起来,可见他实在是一个属灵的士师,领导会众,在灵道上进行。他自幼年即与神有密交,成人后即为当时的奋兴家。即游行各地,审判会众,奋兴圣会。

二、高人一头的扫罗——第一个王(8-l5)

扫罗为王,原是由于神允许之旨,并非原于神命定之旨,是因为百姓“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所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8:5-8)“耶和华说:他们一切的恶事,都在吉甲,我在那里憎恶他们。”即言他们在吉甲立王的罪,是罪中的罪,是罪源之源,为神所憎恶。所立头一个王扫罗,既是由会众的要求,并非出于神的原旨,他的身量“高人一头”,正是显出他那自高自大,属于肉体的表象。他为王的历史可分三时代。

 (一)早晨一线曙光     扫罗初为王时,像是很属灵,曾“藏在器具中”。而且亦屡次战胜敌人(11-l4),其事工亦颇利达。

  ()终日愁云密布      扫罗最堪痛惜的,即中途失败,其一生之早晨虽显有朝气,晨光四射,可惜不久即阴云密布。其失败之最大原因,即因其属于肉体,而爱惜亚玛力人,虽不遵神命,却不悟其罪,而推诿其过,虽有撒母耳终夜为他代祷,亦无效力。甚至妒贤忌能,追杀大卫,只求自私,不顺神旨,肉欲之私,为害匪浅。

  ()晚间黑暗惨痛      扫罗是高人一头,合人私心之王,迹其平生,莫非自我的表象,至日暮穷途,自戕而死,使神的名,大受羞辱,是何等黑暗惨痛啊!

三、合神心意的大卫   

大卫名字为“蒙爱”之意,本书只论其幼年,已足以表显其如何蒙神爱,并蒙人的爱戴。

 ()为神所爱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是“蒙神爱的人”,其所以蒙神爱,最大的原因亦在于信仰;他是生在乃祖若父的信心中,其牧童之年,已表显其信心的伟大,曾徒手打死狮子与熊;其打死非利士的大将军歌利亚,更显出信心的能力,以后被扫罗追逐,飘流无家,又使他的信心受了相当的训练。这一个自幼小有伟大信心的大卫,怎能不为神所爱呢?其在兄弟行中,是最小的;他的位分小,年纪小,身村亦小,但“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所以在兄弟中,特膏立小大卫。

  ()为人所爱      他是历史上的伟人、是世界的伟人、是灵界的伟人、其人生对于世界与灵界的影响至大。在本书看见他是个牧童、是个音乐家、是个勇士、是个诗人。曾有一个少年人论到他说:“我曾见伯利恒城耶西的一个儿子善于弹琴,是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16:18)按此少年人对于他的品评,已足够令人爱的了。

  ()为友所爱      “大卫对扫罗说完了话,约拿单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一则、约拿单爱大卫如同自己的性命。二则、甘让王位。约拿单爱大卫,甚至愿意牺牲性命,并牺牲王位,愿将王位让与大卫。三则、胜于妇女之爱。——或胜于爱女子之爱——大卫曾追悼约拿单说:“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故大卫与约拿单,即成了标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