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姓集体认罪祈祷 

 

  一、七月二十四日,百姓聚集认罪  9:1-5

      「这月二十四日」:住棚节的严肃会到七月二十三日结束,这里是隔天二十四日。许多人质疑欢乐的住棚节過后怎么能有悲哀的认罪节日,因而认为此段应該与第八章互换。不過认为经文应該互换的理由太過牵强。这里很可能是 8:1-9 大复兴的接续。在住棚节的欢乐敬拜之后转入严肃的圣礼来处理「罪恶」的問题。

      「禁食」:通常用於表示「为罪悲慟」。在摩西五经里面并没有「禁食」这个字,而是用「克苦己心」( 利 16:29-31  23:27-32 民 29:7 )这個字,通常与赎罪日有关,并在其后的旧约经文里常与禁食一起出现( 拉 8:21 斯 4:3, 16 )。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在被掳時代禁食逐渐成为犹太人表示懊悔认罪的惯例。

      「身穿麻衣」:圣经中包括为死者或灾难而哀痛,或者为罪悲慟而呼求神的拯救等等,都可身穿麻衣。「麻衣」是用山羊或骆驼毛织成的粗布衣服,束在腰际。通常是深暗色,表示当事人的心情沈重。  

      「头蒙灰尘」:有時身穿麻衣的忏悔者会将尘土掷在自己身上表示自卑。在此也是表示悲哀。 

      「以色列人」:原文是「以色列的种子(或后裔)」。律法要求,即便是普通的种子,也不可以混合参杂( 利 19:9  申 22:9 )」。

      「外邦人」:这名词主要指外人,而不是指外帮女子。

      「離绝」:「分離」、「分開」。不是指与外族妻子離婚,而是指与外族人(未信者)分開,立志過「分别为圣」的生活。参 利 20:26

      「那日的四分之一」:大约是三小時。

      「利未人的台上」:因为是单数,所以应該就是指 8:4 的木台。因此此处百姓聚集的地点可能为水门前的广场。

        9:3  就像前一章欢乐是由於宣读神的话语而来( 8:9-18 ),认罪也是由宣读神的话语而来。

      「哀求」:「哀号」、「呼求帮助」。

        9:4,5 两组利未人的名单上各有八人,有五人相同,三人不同。这两组人显然有不一样的任务,第一组站在台上为神子民受苦而大声呼求神赦免其罪過,而第二组则是教导以色列人如何从历史開始认罪并带领会众赞美神。

      「永世无尽」:「直到永永遠遠」的意思。

      一般学者将第九章和第十章连在一起看,在第九章百姓以禁食认罪聚集来追述神過去对他们的恩典( 9:1-37 ),然后再对上帝做出新的承诺( 9:38-10:39 )。

      今日的基督徒的行为准则是否真的跟其他人不一样,以致可以被清晰的分辨出来?

  二、认罪的祷告  9:6-38

      这段认罪祷文总共32节,希伯来文圣经中是以诗体写成,而且并没有说明是谁负責这段祷告,但是在七十士译本的第五节開始有加上「以斯拉说」,只是这些字在原文是没有的,其他译本也没有。    

      其中  9:6-31  记述以色列民与神的历史可分成以下幾段:

        1)述说神的创造  尼 9:5-6

        2)亚伯拉罕之约  尼9:7-8

        3)出埃及  尼 9:9-11

        4)旷野生活   尼 9:12-15

        5)进迦南  尼 9:16-21

        6)士师時期   尼 9:26-31

       相关历史分别记载在圣经  创 1 创 12 创 17:5 出 2:23-25

        出 7:1-12:51 |出 13:21 出 14 出 16 出 19:1-24:18

        出 32 民 1:21-35 书 1:1-12:24       

    (一)耶和华是造物者,也是以色列的呼召者与拯救者  9:6-15

          「天上的天」:这里是用复数形式来强调「最高级」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最高的天」之意。

          「天上的万象」:与后面的「天军」是同一個字,意思可以是「天体」,也可以是「天使」、「天军」。

          「保存」:「维持生命」、「使其存活」。宇宙万物的存在是依赖上帝来维系。

          「诚实」:「忠心」、「确信」、「坚定」、「可靠」的意思。对照以色列人的背逆善变。

            9:8  这里提到六個民族的名称,是被掳以后的用法,与

              创 15:19-21  不太一样。        

          「神迹」:「记号」的意思。

          「奇事」:「异常的现象」。

          「神迹奇事」:这是一個惯用语。神的大能。

          「你也降在西乃山」:上帝在火中降临西乃山,赐给以色列百姓治国的典章、律法与诫命( 出 19:1-24:7 )。

          「粮食」:指吗哪。吗哪又称「天上的粮食」( 诗 78:24  105:40

 、「大能者的食物」( 诗 78:25 )。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時,曾抱怨不像在埃及時有肉吃,於是神降下「吗哪」。「吗哪」一词是从希伯来文「这是什么呢?」转意而来的词汇( 出 16:15 ),因为当以色列百姓第一次看到它時,惊讶地問道「这是什么呢?」,因而成为它的名字。圣经说这是「如白霜的小圆物」( 出 16:14 ),「彷佛芫荽子,又好像珍珠」 民 11:7 ,「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饼( 出 16:31 )。在旷野四十年中,耶和华按時赐下吗哪,作他们的「粮食」,直到他们「进迦南」安營於吉甲,第一次守逾越节后吗哪才停止( 书 5:10-12 )。             

          「地」:上帝应许的礼物是以色列永遠的產业( 创 15:16  出 6:8

。律法书规定「地不可永卖」( 利 25:23 ),因为地的主权是属於上帝的,以色列不過是寄居的「客旅」。

    (二)以色列人任意妄为、背逆神,但神还是不停止施恩带领。9:16-21

          「硬著颈项」:形容人桀骜不驯,如同牲畜不听主人的使唤。从旷野时代以后,这個词用来描述以色列不信、不听从神。

          「行事狂傲」:「任意妄为」、「又固执又傲慢自大」。

          「乐意饶恕」:原文没有「乐意」这個字,这里应該是指「富有赦免」,表达神的饶恕是无穷止的。

          「有怜悯」:圣经中用到这個形容词都是指神的(只有一次例外)。

            9:17  描述神的好,和人的败坏并拒绝恩典的形容字眼:「狂傲」( 9:10 )、「硬著颈项」 ( 9:16  9:29 ) 形成强烈的对比。

          「他们铸了一只牛犊」:直译为「他们为自己铸造牛犊的雕像」。受埃及崇拜供奉牛神的风俗影响,以色列百姓在西乃山下迟迟等不到上山与神立约的摩西,就铸造金牛犊代替神的形像( 出 32:1-4 )。

          「惹动...怒气」:原意是「亵渎」、「凌辱」、「藐视」。

          「良善的灵」:这是说明耶和华在旷野時代在人间做教导工作的方式 。耶和华的灵曾在旷野的時候,让比撒列与亚何利亚伯「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做会幕内各样的器具(出 31:1-11 )

          神从不舍弃以色列民,虽然他们不停跌倒、骄傲、固执,但神却乐意饶恕。除了感谢神对於我们莫大的赦免恩典,我们自己是否也能在需要饶恕别人的事上学习像神一样,乐意去饶恕呢?

    (三)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后,仍然背逆神、拒绝先知与律法,以致神让以色列人被掳,却仍施恩没有将以色列人全然灭绝。9:22-31

          「希实本」:本来是摩押的城,后来亚摩利人西宏占领这城,并以之为京城 民 21:25-31 ,因此西宏又称为「希实本的亚摩利王」。

          「子孫多如天上的星」:参 申 1:10  10:22 。当初雅各全家下埃及时,总数才七十人而已 创 46:27 ,等摩西率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妇孺不算,步行的男子共有六十万人左右,神确实实现了他对亚伯拉罕的应许 创 22:17  26:4         

          「杀害...先知」:杀害先知的罪状是以色列历史中不可思议的事件,这显明表示以色列人不願意顺从先知所传讲的话。(见 王上 18:10  19:10,14 代下 24:10-22 耶 2:30  26:2-23 )。新约圣经責备以色列是杀害先知的民族。(见 太 23:29-37 路 11:47-51  徒 7:52  罗 11:3  启 16:6 )。

          「磨难」:跟「敌人」是同一個字根,连续用这两個字,表示强调。

          「又在你面前行恶」:指祭拜别神,这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列国之民」:指亚述与巴比伦人,参 拉 9:1

            9:6-31  这段祷文往返在「神的恩慈良善」( 9:15 9:17

              9:19-25  9:27  9:28  9:31 )和「百姓不停犯罪」

             9:16-17  9:18  9:26  9:28  9:29-30 )当中。整段经

             文常透過「但」( 9:17 )、「你还是」( 9:18-19 )、「然而」

             9:28 )这些连些词来表明神的恩典和怜悯之於他们何等浩大。

          圣经当中引述以色列民的历史之经文: 申 1 耶 2 结 20

              诗 78 诗 105 诗 106 诗 135 诗 136  。每篇有

             不同的重点,但主要是为提醒以色列人神過去的作为,让他们能借镜历史,知道自己拥有的、避免错误、还有重提神的应许。上述的经文中,以 诗 78    诗 106  和尼希米记这段经文很主题较为类似,在说明虽然以色列人在历史中反覆悖逆神,但神的恩典和怜悯却不曾断绝過,因此百姓悔罪。

          为何记载这些事迹?是为了把前代的特性(尽管耶和华慈爱,但百姓却一再叛逆)反映在自己身上引以为戒,并且为国家或整個群体所犯的罪感到懊悔。如今当我们认罪時,是否也能不是只是自扫门前雪或自以为义,而是从神的眼中看到自己的罪之外,也能为其他人或其他教会的失败谦卑祷告,求神的恩典和怜悯。

          以色列一再悖逆,神间或藉敌人的手管教他们,至终仍照著他丰盛的怜悯等待他们回转。这令我们想到 罗 5:20 说的:「罪在那?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但我们怎能故意犯罪,以显出神恩的浩大呢?

          利未人在尼希米時代,是帮助以色列人回到上帝面前的人,但是到了新约時代,却成了以色列人认识耶稣的阻力。人要不是有自省与時時查验圣经教导的习性,很容易沦为传统的盲目护卫者。

    (四)今日以色列人归回,知道自己苦难的根源是因为離弃神,於是签名立约。9:32-38

            9:26-31  这段描述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后因为悖逆而被在敌人手中而神兴起士师救他们脱離敌人之手的这段历史之后,就没有继续详细记载以色列后来的苦难(例如:分裂成南北国、被亚述灭国、圣殿被毁、被掳至巴比伦等等)。反而是在  9:32  用「从亚述列王的時候直到今日所遭的苦难」来一言带過。至於为什么没有具体地描述这段历史?目前并没有合理的解释。

          「可畏」:不是残暴得令人畏惧,而是满有威严,「令人起敬畏之心」的意思,表示神有他的地位。

          「求你不要以为小」:这里的「小」意为 to be little / few,意为「求神不要以为这些苦难是微不足道或轻微的」。

            9:34-37  这段祷文从過去直接跳到「现今」。此处可以看到这時期的领袖们并不认为当下已经是可以安逸的時候,因为当時城墙已重建好,但他们还是宣称「我们今天竟成了奴仆」、「我们遭遇大患难」( 9:36-37 );可见他们并不以为满足,毕竟他们现在是在神应许赐给他们的土地上,然而却要在自己的地上作奴仆,每年进貢给波斯王,叫他们情何以堪?也因此更让他们知道必须更新与神的立约。

          「确实的约」:原文没有「约」一字,直译为「约的可靠」、「忠信的行动」、「坚定的应许」,与 9:8 亚伯拉罕「诚实」的品格是同样的字根。